服裝行業為什麼男裝最大
1. 男裝的發展
我國男裝行業增長一向穩健。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男裝零售總額首次超過美國,達到2067.8億元,截至2011年已突破達3900億元,遠遠超過品牌女裝的市場表現。隨著休閑潮流滲透到正裝領域,商務休閑裝更是迎來了快速發展的好時期。預計未來五年內,商務休閑裝將能實現每年22%的速度增長,在男裝市場中的份額將達到近20%。
無論如何,上述各區域代表性企業近幾年通過品牌運作與渠道的快速拓展,已在我國男裝市場上嶄露頭角,並逐步成為國內男裝市場上的核心力量。
從國內外男裝的競爭態勢來看,男裝企業的競爭力越來越體現在:品牌推廣能力、供應鏈整合能力、門店拓展能力以及企業管理能力等幾個方面。其中,品牌延伸和精細化終端運營是男裝品牌實現盈利能力持續提升、提升市場地位的關鍵因素。 服裝由最初的保暖禦寒,到後來的美觀大方,再到追求品牌感,追求時尚度,再往下發展就是有機和健康。
有機服裝這個概念就這樣出現了。它以全天然環保有機材質為生產原料,生產工藝保證低碳無污染或低污染。這樣生產出來的衣服可以保證材質中不含有任何化學元素,及一些對皮膚有害元素。全部追求純天然的,無公害。 是以服裝功能為前提的技藝設計。服裝設計要素包括:色彩、款式、質感等三個方面。服裝設計過程是對服裝進行藝術造型並用織物或其他材料加以表現的過程。
服裝設計包括:
①收集資料、構思,按產品要求(美學、技術與經濟方面)繪圖;
②選定設計方案,研究服裝用料;
③樣品製做;
④審查樣衣(形式、衣料、加工工藝和裝飾輔料等方面);
⑤製做工業性樣衣和制定技術文件(包括擴號紙樣、排料圖、定額用料、操作規程等)。
2. 國內男士服裝品牌排行榜
2019年最受歡迎的男裝品牌排行榜,根據網路各大平台的數據研究總結而列出的排名,排名不代表本頭條號的觀點(非收費進行排名)。如果買衣服你有選擇困難症,那麼你可以根據本排行榜做為購物指南,本次排名男裝適合年齡(25歲-60歲)僅供參考!
NO.1 勁霸男裝
自1980年創立以來,始終專心、專注於以茄克為核心品類的中國商務休閑男裝市場。勁霸男裝以「著裝美學典範,家國實業楷模」為願景,以「著裝美學管家,夥伴事業平台」為使命。用獨特設計終結了茄克的單調,不斷引領茄克及配套服飾的研發設計,讓商務休閑裝更年輕、更時尚。
在專注茄克39年的發展歷程中,勁霸男裝以「更高品質」和「更好版型」獲得消費者良好口碑,並通過別具匠心的產品研發設計,強而有力的品牌運營管理,穩健齊備的專賣銷售體系,躍升成為中國休閑男裝行業標志性品牌。
NO.2 七匹狼
七匹狼創立於1990年,是中國男裝行業開創性品牌。2004年,福建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為福建省首家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服裝企業(股票代碼:002029)。2014年,福建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啟動戰略升級,確立了多品牌產業發展,秉承「引領時尚,讓生活更美好」的企業使命,把創建千億市值的時尚產業集團設立為企業願景。
七匹狼通過多元化品牌運作和產業投資,業務涉及時尚、金融、地產、投資等多個領域,在時尚產業板塊,除了自主品牌七匹狼男裝、狼圖騰、16N,還授權七匹狼針紡等品類,並收購國際時尚品牌KarlLagerfeld,入股現代傳播數碼業務。
NO.3 柒牌
福建柒牌集團有限公司,始創於1979年,經過三十餘載的創業、發展,現已成為一家以服飾研究、設計和製造為主、集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集團公司。目前企業凈資產9.7億元,公司佔地面積200餘畝,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擁有員工5000多名,擁有世界一流的服裝生產設備,已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設立3000多家專賣店。自2001年以來連續11年產品銷售收入、利潤總額名列全國服裝行業前十強。
NO.4 利郎
利郎集團(LILANZ)始創於1987年,由王氏三兄弟--王冬星、王良星、王聰星始創於1987年,於國內首倡"商務休閑"男裝概念,經過20多年探索,已發展成為集設計、產品開發、生產、營銷於一體的中國商務男裝領軍品牌。專賣店三千多家,遍及全國31個省市。據2014年集團財報顯示,利郎凈利潤達5.55億,營業額達24.33億,名列中國本土男裝行業前茅。
NO.5才子
創建於1983年,由福建才子集團有限公司改組而成,總部「中國才子服裝城」坐落在湄洲灣北岸---莆田市城廂區東海工業區。才子股份主營業務為服裝設計、製造、銷售。產品涉及襯衫、西服、茄克、T恤、毛衫、西褲、休閑褲及男裝配飾品等系列,年生產能力近千萬件(套),在冊員工3017人,擁有各類技術人員252人。
NO.6 九牧王
九牧王(中國)有限公司擁有自主品牌「JOE|ONE九牧王」,主要生產、銷售商務休閑男裝(男西褲、休閑褲、茄克、西服等)。公司坐落在福建省泉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清蒙)九牧王工業園內。
九牧王是中國領先的商務休閑男裝品牌企業,公司核心產品九牧王男褲及茄克已經占據市場領導者地位。截至2011年,公司主導產品九牧王品牌男褲綜合市場佔有率連續十二年位居全國第一,商務休閑男裝綜合市場佔有率連續兩年位居全國第一,茄克綜合市場佔有率連續四年位居全國第二。(以上市場佔有率來自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對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商業集團的統計數據)
NO.7 太子龍
一家以鍛造自主品牌"太子龍"時尚商務男裝為主導的專業化、現代化大型民營企業,公司的總部――太子龍時尚產業園,位於杭州-國家級江東工業園內,生產製造中心位於西施故里--諸暨。現也涉足服飾、出口外貿、金融投資等領域。
太子龍是一個以服裝為主導的大型多元化集團,為全國服裝行業百強企業之一。品牌營運涉足太子龍服飾、太子龍標志包含了中國古代春秋時期的玉龍形象和西方國家盛行的盾牌徽章外形。
NO.8 虎都
虎都(中國)服飾有限公司始創於 1988年,是一家集產品開發、設計研究、生產製造、市場營銷為一體的專業化、系列化的服飾外資企業,是中國著名的大型服裝企業之一,隸屬於橫跨多行業的大型集團公司--香港虎都集團。虎都集團公司坐落於中國服飾品牌之都--福建泉州,其工業園佔地面積100多畝,建築面積近15萬平方米,企業員工超過6000人,是目前國內五大男裝生產基地之一及最大的西褲生產基地、也是目前中國服裝界最具規模、最具時尚、最具有競爭力的領導型企業。
2007年,公司耗資近億元打造世界上生產規模最大的服裝生產線,生產全程電腦數控化,專用數碼設備全部由德國製造,實現成衣的數碼化生產。並推行 TQM質量管理方式,引進一批高質量監控人員,嚴格把控產品的入市環節。
NO.9 海瀾之家
瀾之家"(英文縮寫:HLA)是海瀾之家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服裝品牌,主要採用連鎖零售的模式,銷售男性服裝、配飾與相關產品。2014年4月11日,海瀾之家正式登陸A股市場,證券代碼為:600398;2015年12月29日,根據標准普爾發布的統計數據,海瀾之家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值已超過600億人民幣(約合94.98億美元) ;截止2018年6月30日,海瀾之家品牌的門店數量已達到4694家(含海外店 11家)。
3. 服裝產業的宏觀環境分析
作為衣食住行之首,毫無疑問,服裝行業是個永遠的朝陽產業,因為人類對服飾的追求永遠沒有止境。如今,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發展,人們對服裝服飾類產品已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服裝不僅僅是要求能蔽體保溫。誰都會希望自己擁有更多的漂亮、健康、個性化的衣裳,而且由於服裝類產品更新換代的時間又比較快,所以服裝市場的蛋糕將會越來越大。到生產力足夠發達的時代,人均擁有幾十件甚至上百件服裝產品將不再是夢想。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消費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生產國,但中國服裝產業整體發展很不平衡。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福建、上海等東南沿海省份所生產的產品占據了全國8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中西部地區的服裝產業則還非常的落後。各服裝企業之間的競爭也還停留在比較低層面上,主要還停留在價格、款式等方面的競爭,絕大多數服裝企業的產品銷售還是以批發市場的大流通為主。而近年來服裝企業的品牌意識雖然不斷加強,但中國服裝行業目前還只有有限的幾個中國馳名商標,還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服裝品牌,主要還是通過低成本優勢在與國際品牌進行競爭。 中國服裝行業最為成熟和稍微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當屬男裝和羽絨服,這片領域誕生了杉杉、雅戈爾、波司登、雪中飛等眾多的知名品牌,集中了好幾家上市公司,他們品牌實力較強,規模和競爭力都處於服裝行業前列。而女裝、童裝、睡衣等市場則相對發展還不成熟,強勢領導品牌還很缺乏。 中國服裝業發展的困惑 1日益增大的庫存壓力 有人說:如果現在中國所有的服裝企業都停產,中國人不用擔心沒有衣穿。現在各企業所有的庫存加起來還都夠在市面上賣個兩年的。 服裝企業做大了,往往是伴隨著倉庫急劇增大的代價。企業的銷售翻了好幾倍,帳上的現金卻沒見增長多少。難怪很多老闆說,自己辛苦一年賺來的,都跑倉庫里去了。 由於服裝季節性明顯,且服裝產品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庫存問題成為最令服裝企業頭痛的問題之一。不處理吧,積壓只會導致更加庫存品的更加貶值甚至一文不值。進行低價拋售處理吧,一來那些過季的產品不見得有人要,二來低價拋出去對辛苦建立起來的品牌形象又是個很大的打擊,很容易讓消費者對產品的價格體系產生懷疑。 另外,庫存數與企業缺貨數量又往往是成反比的,因為服裝產品從采購面料到生產都有一定的周期,企業為了使自己的產品在旺季時候有足夠的數量可供銷售,往往不得不儲備大量的貨品,這就為庫存埋下了隱患。而有些較保守的企業為了減少庫存,往往限制貨品的生產數量,但一旦該貨品暢銷起來,卻又因為產品供不應求導致缺貨而錯失銷售良機。 2缺乏自主的設計風格。 服裝設計是中國服裝企業普遍的軟肋。中國服裝設計水準還遠較國際上落後,中國還沒有誕生具有世界影響的服裝設計師。眾多企業還是以抄襲仿版為主,這樣很難形成自己的產品風格。 國內的服裝企業一來缺乏完善的設計師培養機制,而很多有才華的設計師則更習慣於自己創品牌或開設計工作室創業,而不願意在企業發揮才華,使得中國的服裝設計水準很難提升到一個新台階,國際主流時裝周上甚至根本看不到中國設計師的身影。 3行業專業人才匱乏。 深入過服裝行業的人才會清楚的意識到,服裝行業整體人才隊伍非常貧乏。無論是從生產管理還是設計、營銷、廣告等。因為服裝行業多屬民營企業,很多是從夫妻店起步,家族企業色彩往往比較濃厚。很多企業根本不能給人才提供寬闊的舞台,因而吸引不了人才加盟,即使加盟了也留不住人才。 在一個以人為本的知識經濟年代,缺乏專才,對服裝行業的發展影響絕對是巨大的。 4產業鏈的不健全 誰都清楚,面料是服裝產品的關鍵,但目前處於產業鏈上游的國內面料供應商較國外的面料商還有比較大的距離,面料研發能力不足,高品質的面料大多還依靠進口,這也直接制約著整個產業水平的提升。 而處於產業鏈下游的經銷商隊伍則整體經營水平不高。由於服裝經營門檻低,很多有點資本的人都願意選擇服裝來投資經營,服裝經銷商隊伍素質良莠不齊,很多經銷商還不具備品牌經營意識,根本不能和企業一同成長。 而我們最終的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也欠成熟,對服裝的文化了解不深,很多消費者一味崇洋媚外,導致一些服裝企業無法堅持自己的品牌風格,而只能順應消費者的需求,做一些媚俗的產品。 5品牌含金量還不夠。 服裝品牌含金量普遍還不高,還無法與國際品牌正面競爭,很多企業對品牌的理解有限,品牌意識還不強,太注重目前利益,對品牌缺乏長遠的規劃。市場上總是充斥著一些急功近利的品牌運作手法,比如泛濫成災的打擦邊球的假洋鬼子品牌,堂而皇之的占據著中高檔商場的位置,倒是形成了中國特色 服裝產業的發展之路 雖然一系列問題在制約著中國服裝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但畢竟,這是一個很有前途和生命力的行業,如果地方政府和企業能意識到這些並引起重視,困難並非不可克服的。 1政府、協會引導,形成產業群,創建地域品牌。 中國服裝產業如今已經形成眾多的地方產業群,這是一種很好的趨勢。比如寧波的男裝、福建的休閑服、深圳的女裝、南海的內衣、增城的牛仔等等。產業群的出現有利於通過地域整體的影響,形成產業特色和優勢,同時促進技術、人才、面料等的交流和資源的共享,以實現共同發展。而且,形成地方產業群更有利於品牌聯合起來集中優勢向國外推廣,比如溫州服裝行業協會就經常組織服裝企業集體赴國外參展,擴大溫州服裝在國際上的影響。這就需要有政府或者行業協會牽頭作為紐帶,來指導並帶動各個地方產業群體的發展。 2大力培養專業人才。 這需要服裝院校和企業通力合作,來培養服裝行業真正需要的人才。畢竟,人才才是最大的生產力。現在,一些實力企業已經開始向高等院校「訂制」人才,要求高等院校根據企業的需要來培養人才,而企業則支付一定的培養費用。這也是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一種嘗試。同時,企業內部也應該有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給人才成長發揮的空間。 3向產業鏈的上游滲透 面料在服裝領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擁有最新潮的面料就相當於擁有了潮流,服裝企業應該加強與面料廠商的合作,甚至主動參與到面料的開發、設計中去,以占據競爭的主動權。 4強化品牌建設。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想不被淘汰,做品牌永遠是正確的選擇。眾多的服裝企業應該盡快從家庭作坊式生產中解脫出來,重視品牌的建設,樹立長遠的品牌目標。 5讓品牌走向國際 有條件的企業,則應該把眼光放眼國際,學習國外的先進生產、設計、管理經驗,同時大膽走出去,樹立國際品牌形象,把外匯賺回來。中國服裝有豐富的國際品牌加工經驗,說明我們的生產工藝質量已經不具備問題,缺的只是戰略,缺的只是眼光和實際操作能力。 商機無限,如何掘金? 整體說來,服裝行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准入門檻不高,經營風險亦不是很大,通常只要手上有一定資金就可以介入這個行業。巨大的市場衍生著無數商機,行業競爭雖然已經比較激烈,但還遠沒到白熱化的程度。而且,這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形成壟斷的行業,所以,只要你想脫穎而出,就永遠有機會。在進入這個行業以後,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發現商機呢? 1細分市場,抓住自己的專長切入。 在服裝行業,要追求產品線的大而全幾乎是不可能的,服裝產業是可以進行深度細化的產業。產品線可以分為男裝、女裝、童裝、休閑服、內衣、職業裝等等多個分支。而這些分支又可以進一步細化,抓住了任一細分市場都將是一片巨大的市場。比如男裝內褲、睡衣等分支市場都遠沒有成熟,機會還很多。 福建的九牧王的成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通過自己的優勢產品西褲打造出品牌,並將西褲銷量做到了全國第一,也被業內評為第一個褲子的「中國馳名商標」,如今的九牧王,已憑借強的品牌優勢,向休閑服等領域蔓延。 2提高附加值,做高檔品牌 在中低檔品牌領域,眾多的品牌已經初步形成規模和競爭力,但在高端領域,國產品牌幾乎還是一片空白。很多世界頂級品牌加工基地就在中國,但為什麼我們就只能依靠幫別人加工掙點小錢,而人家卻賺取著品牌背後高額的利潤呢?一些有實力的服裝企業,應該抓住機遇,逐步打造自己的高端品牌,做出中國人自己的阿瑪尼,中國人自己的范思哲來。不求其多,但求其精。 3實現多元化產業擴張 在國外,著名的服裝品牌從來就是與化妝品、箱包等產品有機結合在一起的,構築成一個時尚帝國。服裝企業在打造出一定的品牌以後,有效利用品牌資源進行多元化延伸,也是一種迅速做大的方法。 4獲取國際化品牌授權 國際品牌渴望進入國內,但又不了解國情,所以大多是通過品牌授權尋找合作夥伴來運作的。夢特嬌、花花公子、皮爾卡丹等品牌在國內經營的成功可以為我們提供不少借鑒。做品牌經營畢竟是要一定的周期的,是要付出時間為代價的,通過授權獲取一個國際品牌的使用權,能讓你享受到一個成熟品牌帶來的效益,也能更快地讓你的產品走向市場,為消費者所接受。這也不失為一條成長捷徑。 來源:中國品牌服裝網
4. 對於男裝時尚發展趨勢,你有哪些看法
對於男裝時尚發展趨勢,你有很多看法。男裝最受歡迎的顏色是棕色,表現出一種像地球一樣的堅忍色調。在70年代復古風格的影響下,夾克、襯衫、毛衣、衣服等物品通過男裝從空間裝置的空間中涌現出來,這不僅展示了夾克的未來趨勢,但同時,時尚與星際融合的新理念也導致了品牌發展的重新設計和趨勢。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男裝行業也迎來了快速發展期,創業氛圍濃厚,各州企業的社會機會不斷增加。
那麼,目前男性服裝市場的趨勢是什麼呢。對「時尚」的認識和理解越來越深刻,男裝模特的設計也相對簡單。然而,許多人對軍裝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偽裝元素上。在時裝秀期間,他們的目光聚焦於有影響力的時尚人才。在一些時裝秀中,他們可以更加註意表達自己的時尚觀點。
5. 服裝市場容量的變化趨勢是什麼
從我國限額以上服裝類商品零售值來看,2014-2020年,我國服裝零售額整體呈先增後減的趨勢。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服裝業里生產需求減少,訂單延遲或被取消的情況較多,進一步阻礙了我國服裝業整體回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我國限額以上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為8824億元,同比下降9.76%。對於,困境當下的服裝企業,當務之急是做好內控,降低庫存,做好中長期的持續發展規劃。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服裝行業產銷需求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6. 服裝行業發展空間大不大,市場飽和度怎麼樣
2018年中國服裝行業龍頭企業兩級分化嚴重
伴隨著農歷春節的臨近,不少公司去年四季度業績報告及年度業績預告漸漸浮出水面。單看紡織服裝業,受消費增速放緩、宏觀經濟預期影響以及去年同期高基數業績對比等因素的疊加,2018年第四季度無論上游紡織製造企業還是下游服裝家紡類企業的增長速度,環比都略有放緩。
近兩年服裝行業步入轉型調整期,龍頭企業的表現漸成兩極分化的態勢。這一點,從近期披露的部分企業業績年底「變臉」的情況中,就可見一斑。
2018年中國服飾類零售總額突破1.37萬億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服裝行業產銷需求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2月份鞋帽服飾類零售總額達1541億元,與去年同期增長7.4%,較去年同期放緩2.3%,環比11月分別增加1.9%。這顯示臨近年底,服裝鞋帽類別產品的消費並未因消費高峰期的到來而有所提升。累計方面,2018年1-12月全國鞋帽服飾類零售總額達13707億元,與去年同期增長8%,較去年同期提升0.20%,服裝鞋帽行業的表現基本與去年持平,相較化妝品零售行業來看,仍基本維持穩健表現。
2018年1-12月中國鞋帽服飾類零售總額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男裝市場空間大
相比傳統的大趨勢的服裝定製,男裝定製市場似乎擁有更多發展空間。伴隨著消費升級,越來越成熟和理性的消費理念使消費者願意為品質買單,朋友圈甚至也出現了越來越多關於男裝定製的廣告。
根據此前波士頓咨詢和阿里巴巴共同推出的《中國消費新趨勢:三大動力塑造中國消費新客群》報告中顯示,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男性消費者都大量增加,消費額度逐漸向女性靠攏,無論是自己購物還是幫家中購買,男性消費者每年線上的開支甚至已經高於女性。報告顯示,73%的一線城市男性消費者認為,個人儀表對求職和約會至關重要。
在此背景下,不少男裝針對中國開啟了定製化之路。此前,義大利男裝CANALI聯合京東試水高定。據了解,CANALI高級定製西服套裝根據面料級別不同,分為基礎級、精英級、奢華級,價格分別為2.98萬元、3.98萬元、4.98萬元。用戶需要至少提前3個工作日撥打高級定製「京尊卡」指定門店電話預約量體服務。之後可以到指定線下店面挑選心儀面料,溝通著裝需求,享受一系列高級定製化服務。為凸顯定製產品獨特性,用戶的姓名將會被綉在商標上。產品的定製周期約為6-8周,用戶可以二次到店試衣。
高端女裝發展前景廣闊
高端女裝在我國發展迅速,因其質量和品牌優勢受到女性消費者青睞,高端女裝利潤空間較高,使許多女裝企業紛紛布局。另外高端女裝具有兩大發展特點,時尚變化較小,行業龍頭公司在特定產品或風格方面具備較強優勢,高端女裝行業相對其他的品牌服飾行業來說,其時尚變化度是比較小的,產品更多的是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款。另外,多品牌集團化運作是高端女裝公司發展的必經之路,所以高端女裝的發展前景較為廣闊。
7. 服裝行業的特點
1、產品生產周期短
服裝產品的結構相對簡單,而且流行周期短,這就使得無論是企業自行設計的服裝產品,還是客戶訂單上的產品,都必須在較短的時間內生產出來。
2、勞動密集
多人協作、流水線的生產方式,使得服裝產品必須由多名工人、經過多道工序製作出來,其中還有一部分手工的勞動,因而產品質量受個人的影響較大。
3、面輔料經常變化
同一類的面輔料,其加工性能也會稍有變化,不同類的面輔料變化更大。但因為時間緊,加工時往往會忽略這種變化,採取相同的生產工藝參數,從而影響到產品質量。
(7)服裝行業為什麼男裝最大擴展閱讀:
由於市場的開放,出口紡織品數量的增加,現行標准已不能滿足產品質量和市場變化的要求。大多數的合資企業、獨資企業以及有出口任務的企業,採用協議標准,按供需雙方的協議合同考核和驗收產品。而習慣於依賴國家標准或行業標準的企業,聲稱沒有標准制約了企業的產品開發。
縱觀國內紡織品市場尤其是製成品和服裝市場上涌現出的很多被消費者認可的名牌產 品,其生產企業無一不是執行嚴格的技術標准和檢驗制度,無一不是採用優於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企業內控標准。
名牌產品是以優良的產品質量為基礎,以高水準的標准為支撐,這些共識和實踐對促進紡織工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質量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8. 男裝發展前景
作為最為成熟的服裝子行業,我國男裝市場近年來持續了平穩增長。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男裝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0年國內廣義男裝(包含男正裝、男休閑和男運動)市場規模較2003年增長了3.2倍至5982億元,男裝在服裝市場總體佔比也由2003年36.6%上升至48.6%,國內逐漸形成了以男裝為主導的服裝市場。
我國高端男裝尚處於發展行業發展的早期,當前較低的渠道滲透率意味著行業龍頭企業在未來2-3年內仍能維持較快的渠道增長,主要原因是高端男裝當前的發展階段類似於2006-2007年的我國的運動品牌。男裝企業在急速外延擴張的同時,維持了可觀的同店增長。這表明新店對老店的攤薄效應尚未顯現,同區域渠道尚有加密的空間。
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我國高端男裝行業規模在2006-2010年增長了1.3倍,預計未來隨著富裕人群的增多,行業將保持19.6%的較高增速,至2014年達到1464億元的終端零售額。
總體來說,男裝行業前景是很不錯的,很有發展前景。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9. 中國服裝行業結構是怎樣的一個情況
應該概括為中間大、兩頭小
所謂中間,就是除了前期的設計開發,與後期的包裝零售之外的所有部分。
我做一個小小的糾正,服裝應該成為產業而非行業。在我國東南沿海特別是廣東,從事服裝產業的各個行業的各類人員數量,是最多的。特別是服裝紡織原材料加工生產、成品服裝的加工生產、配套設施的加工生產、附件配件的加工生產。
而兩頭,前期的設計開發與後期的包裝零售,卻弱得可憐。這里指的設計開發與包裝零售是廣義的。而非單純的某項工作。
設計開發:包括品牌、經營理念、產品細則、創新等各個方面,也可以說是服裝這種商品的靈魂所在,是大腦,中國服裝產業的現狀就是一個力大無比但頭腦簡單的巨人,這是中國勞動力低廉、工業技術不發達而造成的,我們在全球服裝的產業結構中撈到的最難啃的骨頭。而歐美的知名品牌雖沒有自己的規模加工,有得確實這些最最核心的技術,坐實了自己的知識產權,用一個小小的商標,在巨人面前可以呼風喚雨,而且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這種局面會持續至少200年。服裝產業可以說養活了不少人、也養肥了不少人,中國的服裝的發展方向似乎在改革開放30年裡基本定型,這種定型是可悲的,但仍將一直延續下去。
國產品牌的現狀似乎是百花齊放,有的也可以時不時的放些光芒,但曇花一現的多,持之以恆的少,而且都是越做越差。比方我們經常看到的10年前的一些休閑品牌如:班尼路、真維斯等等,當時的場面是何其的壯觀,而今呢?只能有超低價錢來強迫消費者。
人才市場的匱乏是導致這一局面的最直接影響。每年都有幾十萬學生從各類服裝院校畢業,而真正能夠有所發揮的寥寥無幾。有企業的問題更有從業者的問題。中國沒有服裝設計師的現狀就更加雪上加霜了。
包裝零售:指專業零售企業、終端市場規范、多元化銷售網路與途經、銷售服務等。我們都知道國美、蘇寧這兩個是國內十分成功的零售企業,我們可以通過他們再最短時間內買到我們想要的東西。那麼服裝呢?友誼商店算是老資格,苦苦支撐、步伐緩慢。我們去ZARA、去HM。原因就是這一塊市場我們沒有人做,可悲的不是沒有能力做,而是沒有資格做。消費者憑什麼進你的店買你的東西。
前期、後期的工作需要的是理念、文化、深入。中間的加工需要規模、資金。我們中國人恰恰就是差前者、而後者十分富裕。中國人喜歡做大家都在做的東西。
你的題目太大了,三言兩語說不了那麼透徹。總之,可以概括為還算健康的畸形
10. 我國服裝業的現狀
——2023年中國服裝市場規模有望突破4萬億元
數據顯示,2014-2018年,我國的服裝行業零售收入逐年增加,2018年國內服裝行業零售收入達2310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3.1%,並有望在2023年復合增速至40188億元。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服裝行業產銷需求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