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嘉誠領帶故事上能學到什麼
A. 一代首富李嘉誠創業之初是做什麼的有哪些經歷
李嘉誠最開始是做中南鍾表公司的泡茶掃地的小學徒。
1943年冬天,李雲經病重,他把李嘉誠叫到床前,輕聲告誡道: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等訓言。失意時莫灰心,得意時莫忘形。
父親李雲經病逝,為了養活母親和三個弟妹,14歲的李嘉誠被迫輟學走上社會謀生,會看相的同鄉認為他「眼眸無神,骨架瘦弱,未來恐難成大器」。李嘉誠先在舅父庄靜庵的中南鍾表公司當泡茶掃地的小學徒。李嘉誠到這里之後,學到的第一個功夫就是察言觀色,見機行事。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李嘉誠被調入高升街的一間鍾錶店當店員,學會了鍾表裝配修理技術。1947年,李嘉誠因不願長期寄人籬下,便到一家五金廠當推銷員,開始了香港人稱之為「行街仔」的推銷生涯。1948年,由於出色的推銷成績,20歲的李嘉誠便升任塑料花廠的總經理。
(1)從李嘉誠領帶故事上能學到什麼擴展閱讀
李嘉誠旗下實業:
1,長江實業
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長實)為長江集團的旗艦。長江集團是一家建基香港的跨國企業,集團在香港的成員包括三家同為恆生指數成份股的上市公司。
2,和記黃埔
和記黃埔是業務遍布全球的大型跨國企業,一向銳意創新,並勇於採用新科技,經營多元化業務,包括全球多個市場最大的零售連鎖集團、地產發展與基建業務,以至技術最先進的電訊服務。
B. 名人故事
1994年8月的一天,李嘉誠外出談生意。在公司總部門口,一位員工攔住了他:「老闆,我覺得你今天的這條領帶有些問題。」李嘉誠愕然:「有什麼問題?」員工說:「老闆您穿著一身黑色的西服,不應該系紅色的領帶,這樣看起來不是很協調,而且,還可能影響到您談生意的效果。」李嘉誠看了看胸前那條紅色的領帶,思考了片刻,朝員工投去嘉許的目光:「你說得沒錯,謝謝你的提醒!」說完,李嘉誠轉身回到辦公室,換了一條黑色的領帶。
李嘉誠的領帶當他再次走出公司大門的時候,那位員工還在那裡,看到了李嘉誠換了一條領帶,他才滿心歡喜地離去。可是,等到員工離開,李嘉誠從手包里拿出原來的那條紅領帶,重新換上,而將黑領帶放回了包里。
這個舉動被一旁的保安看在眼裡。保安走上前來問李嘉誠:「老闆,你為什麼又要換上紅領帶?」李嘉誠笑著說:「我今天會見的是一位老朋友,每次與他見面,我都會系一條紅領帶,而他每次都會稱贊我系紅領帶顯得更精神。也就是說,他喜歡的是紅色的領帶,而不是黑色。」「那你為什麼不直接告訴剛才那位員工呢?」保安又問。「雖然他不知道我那位生意夥伴的喜好,但他能細心地發現我身上領帶與服裝搭配不協調,並熱心地告訴我,所以我必須用我的行動來保護他的熱情。」
員工在沒有了解事情真相的前提下,向李嘉誠提出了一個錯誤的建議。但李嘉誠沒有直接指出他的錯誤,反而保護了他的熱情和積極性。李嘉誠之所以會取得非凡的成就,是因為他懂得,員工都希望自己在老闆面前有尊嚴,被老闆重視,被老闆尊重。因此,善於給下屬留得尊嚴,這既是李嘉誠的管理秘訣,也是他為人處世的交際之道
C. 給你李嘉誠的背景,你能成為李嘉誠嗎
很多人存在這樣一個弱點:很難適應環境,總被環境所困,因此很難打開成功的局面。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缺乏順應環境、改變自己的能力。英雄與時勢的問題,在一定意義上也就是人與環境的問題。要想變革環境,首先必須適應環境。只有適應環境、才能在不利的環境中生存下來:才談得上改變環境。

從李嘉誠的青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可以看出,環境的作用確實是巨大的,因此不斷學習以適應環境,進而創造新的環境,是一種最重要的能力。李嘉誠開明識勢,能夠在艱辛的環境面前面對現實,果斷轉變觀念,懂得拋棄自己那些不合時宜的東西,吸收新環境中優秀的東西,這才適應了陌生的環境並在其中建功立業,在這個意義上,與其說香港改寫了李嘉誠的人生之路,造就了一代商界俊傑李嘉誠,不如說是李嘉誠適應了香港、戰勝了香港,他是一個真正強大的人。
所以說李嘉誠能成為首富,關鍵是堅持了父親要求的五個字:學做香港人。
D. 從李嘉誠的身上學到了什麼,有何啟發
摘要 《李嘉誠成功的20條人生啟示》讀後感 憑著勤勉好學、刻苦耐勞,靠自己不懈努力,從一個窮小子,到養家糊口,再到成功,我們能學到要抓住機會,懂得做人,能夠吃苦,要有遠大的眼光。善於決策
E. 簡單介紹一位歷史人物或成功人士,你從他身上學到了什麼
李嘉誠(他是華人首富,是我非常敬佩的企業家)
1928年出生於廣東潮州,父親是小學校長。1940年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壓迫,全家逃難到香港。兩年後,父親病逝。為了養活母親和三個弟妹,李嘉誠被迫輟學走上社會謀生。
開始,李嘉誠為一間玩具製造公司當推銷員。工作雖然繁忙,失學的李嘉誠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進修,補習文化。由於勤奮好學,精明能幹,不到20歲,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廠的總經理。兩年後,李嘉誠把握時機,用平時省吃儉用積蓄的7000美元創辦了自己的塑膠廠,他將它命名為「長江塑膠廠」。
1958年,李嘉誠開始投資地產市場。他獨到的眼光和精明的開發策略使「長江」很快成為香港的一大地產發展和投資實業公司。當「長江實業」於1972年上市時,其股票被超額認購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輩大亨中已排眾而出。
1979年,「長江」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李嘉誠因而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1984年,「長江」又購入「香港電燈公司」的控制性股權。李嘉誠先生現任「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經理及「和記黃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所管理的企業,於1994年除稅後贏利達28億美元。1995年12月,長江實業集團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共已超過420億美元。
縱觀李嘉誠先生的成功史,使我深切地體會到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失敗。其一,一個人的成功是跟他的付出成正比的,一份汗水,一份收獲;其二,時勢造英雄,要懂得把握時機,利用時機,要敢為別人先,加上自己的聰明才智一定會創一番事業。其三最重要的是行動才是硬道理,讓我們從現在起就為自己的理想行動起來吧。
F. 李嘉誠的故事
李嘉誠,廣東潮安人,1928年7月出生於廣東潮洲市一個貧窮家庭。李嘉誠白幼喪父。他的母親出身於書香門第,從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她和所有善良的潮汕婦女一樣,始終相信「善惡必有報應。」
身為長子的李嘉誠,為了養家糊口及不依賴別人,決定輟學,先在一家鍾表公司打工,之後又到一塑膠廠當推銷員。由於勤奮上進,業績彪炳,只兩年時間便被老闆賞識,升為總經理,那時,他只有18歲。
1939年6月,剛讀初中的李嘉誠在與家人輾轉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靜庵的家裡。1957年歲尾,長江塑膠廠改名為長江工業有限公司,李嘉誠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當時廠房分為兩處,一處仍生產塑膠玩具,另一處生產塑膠花。
1979年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1981年獲選「香港風雲人物」和太平紳士。1989年獲英國女王頒發的CBE勛銜、1992年被聘為港事顧問、1993年度香港風雲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區籌備委員會委員。
李嘉誠有一句名言:「每個人都有很多選擇。為什麼要跟著你?你給我很多錢,但需要犧牲我的尊嚴,我不會跟著你;但如果你因為我有能力,尊重我,給我空間和舞台,我一定會跟著你。」李嘉誠就是這樣一位尊重每一個人的領導者。
(6)從李嘉誠領帶故事上能學到什麼擴展閱讀:
1、李嘉誠當年創建長江塑膠廠,把從義大利偷師學藝回來的塑料花生產技術應用上,一時間生意火爆。由於產品供不應求,出現了降低產品質量來應付訂單的情況。結果許多客戶對低質量的產品要求退貨,銀行追債,客戶追款,塑膠廠頓時陷入困境,瀕臨破產。
2、李嘉誠深知,不僅要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大膽起用不同才能的人,而且要在企業發展的同一階段注重發揮人才特長,恰當合理運用不同才能的人。因此,他的智囊團里既有朝氣蓬勃、精明強乾的年輕人,又有一批老謀深算的「謀士」。
3、取之社會,用之社會。自1980年創立基金會至今,李嘉誠已向其捐出145億港元。對於財富,李嘉誠說:多年前的一個晚上,他輾轉反側,最後豁然開朗,他頓悟了把基金會視作第三個兒子的道理,這樣才會全心全意愛護,使基金獲得所需資源,落實一切公益專案,把自己的心願永遠延續下去。
G. 華人富商李嘉誠堅持一生的「金錢觀」是怎樣的
真好奇那些坐擁數億資產的大佬們的金錢觀是怎樣的!
小編想像的是他們出門開豪車,而且有專門的保鏢,乘飛機坐頭等艙,住宿是到高檔的賓館,總之一切都是與他們的身價相符。其實,有些大佬還真不是這樣的,越有錢越摳門,真應了這句話。
不過大佬們卻不這樣認為,比如李嘉誠,多次被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他完全可以不用在意到底花去了多少錢,但是他的「金錢觀」卻是「不要浪費」,非常簡單的四個字,李嘉誠卻堅持了大半輩子。
李嘉誠「摳門」到什麼程度呢?據了解,他那副眼鏡一戴就是45年,眼鏡框沒換過,除了這期間因為度數上漲更換過鏡片,這種節儉程度真的是讓小編很吃驚呢!
李嘉誠無論走到哪裡都是西裝皮鞋,搭配著藍白色的領帶,也不知道那身西裝到底穿了多少年,而李嘉誠本人從來不覺得這是一件丟人的事情,甚至很樂於像別人展示他節儉的這一面。
馬雲喜歡吃泡麵,劉強東喜歡吃韭菜盒子,這倒是很接地氣呢!而李嘉誠呢?每次請客吃飯,竟然都是簡餐,而且在餐桌上就餐時從來不浪費,他會把剩下的食物都吃完。
其實小編現在有些理解這些大佬為什麼這樣節儉了,其實不是因為摳門,因為他們親身經歷過創業過程中的艱難,知道一分錢的來之不易,所以格外珍惜現有的這些財富。正是憑借著勤儉節約的精神,他們的企業也才能一步步發展到今天這種龐大的規模。
這些企業家身上的這種精神是很值得現在的創業者去借鑒的,受益終身。
(綠之源家電清洗提示: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
H. 勵志的故事100個字
1994年8月的一天,李嘉誠外出談生意。在公司總部門口,一位員工攔住了他:「老闆,我覺得你今天的這條領帶有些問題。」李嘉誠愕然:「有什麼問題?」員工說:「老闆您穿著一身黑色的西服,不應該系紅色的領帶,這樣看起來不是很協調,而且,還可能影響到您談生意的效果。」李嘉誠看了看胸前那條紅色的領帶,思考了片刻,朝員工投去嘉許的目光:「你說得沒錯,謝謝你的提醒!」說完,李嘉誠轉身回到辦公室,換了一條黑色的領帶。
李嘉誠的領帶當他再次走出公司大門的時候,那位員工還在那裡,看到了李嘉誠換了一條領帶,他才滿心歡喜地離去。可是,等到員工離開,李嘉誠從手包里拿出原來的那條紅領帶,重新換上,而將黑領帶放回了包里。
這個舉動被一旁的保安看在眼裡。保安走上前來問李嘉誠:「老闆,你為什麼又要換上紅領帶?」李嘉誠笑著說:「我今天會見的是一位老朋友,每次與他見面,我都會系一條紅領帶,而他每次都會稱贊我系紅領帶顯得更精神。也就是說,他喜歡的是紅色的領帶,而不是黑色。」「那你為什麼不直接告訴剛才那位員工呢?」保安又問。「雖然他不知道我那位生意夥伴的喜好,但他能細心地發現我身上領帶與服裝搭配不協調,並熱心地告訴我,所以我必須用我的行動來保護他的熱情。」
員工在沒有了解事情真相的前提下,向李嘉誠提出了一個錯誤的建議。但李嘉誠沒有直接指出他的錯誤,反而保護了他的熱情和積極性。李嘉誠之所以會取得非凡的成就,是因為他懂得,員工都希望自己在老闆面前有尊嚴,被老闆重視,被老闆尊重。因此,善於給下屬留得尊嚴,這既是李嘉誠的管理秘訣,也是他為人處世的交際之道。
I. 從李嘉誠先生的身上學到了什麼有什麼啟發
李嘉誠是亞洲首富,他的生日有很多書都在李嘉誠,是一個勤奮的人,白手起家,從小做到大,而且做的都是實驗。他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的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勤勞質朴敢為天下先,再加上天生聰明伶俐,機智過人,善於發掘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