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帶變形的時候用什麼成語表示
① 形容變形的成語
1、日異月殊:每天每月都有差異。形容變化大。 2、變化多端:端:頭緒。形容變化極多。形容變化快的成語。也指變化很大。 3、大起大落:大幅度地起落。形容變化大 4、鬼出電入:形容變化快、巧妙迅速,不易捉摸。 5、變化無窮:窮:盡,終結。形容不斷變化,沒有止境。 6、瞬息萬變: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有很多變化。形容變化快的成語。形容變化很多很快。 7、出沒無常:忽而出現,忽而隱沒,沒有一定,使人無法捉摸。
② 形容「變形」的成語有哪些
千變萬化
變化莫測
變幻無窮
變幻莫測
變化多端
③ 帶領、領帶是可逆詞
帶領、領帶是可逆詞
是的
類似的有講演--演講、覺察--察覺、依偎--偎依、喜歡--歡喜、緩和--和緩、累積--積累、互相--相互、代替--替代、問詢--詢問、並吞--吞並、煎熬--熬煎 、整齊--齊整、奮發--發奮、質朴--朴質、寂靜--靜寂、妒忌--忌妒、容顏--顏容、情感--感情、別離--離別、久遠--遠久、和平--平和、虛空--空虛、語言--言語、登攀--攀登等等。
有的內容相關聯的字顛倒後,意思仍然相近或相關,例如:積累--累積、夜半--半夜、膽大--大膽、質變--變質、開放--放開、焰火--火焰、少年--年少、雪白--白雪、水井--井水、痴情--情痴、蜜蜂--蜂蜜、黃金--金黃、報喜--喜報、向導--導向、毒蛇--蛇毒、蟲害--害蟲、油菜--菜油、彩色--色彩、畫筆--筆畫、肉豬--豬肉、雲彩--彩雲、奶牛--牛奶,等等
但是,還有不少由兩個意思相近的字組成的詞語是不能隨便顛倒用的,如:生產--產生、現實--實現、氣節--節氣、計算--算計、面相--相面、官宦--宦官、願意--意願、發揮--揮發;有些不由近義的字組成的詞也不能隨便顛倒,如人名--名人、上馬--馬上、當家--家當、調情--情調、動亂--亂動、得了--了得、人情--情人、鄉下--下鄉、故事--事故、帶領--領帶、海上--上海、文盲--盲文等等,上述類型的詞語如果顛倒了它們的意思就完全不同或相差很遠。
還有一種更有趣的現象,就是有些東西的名稱,如果把它倒過來說,正好表明了這種東西的用途,例如:羊圈--圈羊、鋪蓋--蓋鋪、鐵錘--錘鐵、門鎖--鎖門、鍋蓋--蓋鍋、瓶塞--塞瓶、牙刷--刷牙、床罩--罩床、手套--套手、口罩--罩口、鞋墊--墊鞋、水車--車水、風扇--扇風、魚網--網魚等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④ 領帶的歷史及演變過程是什麼
士穿上合體的西裝,顯得十分莊重、高雅、瀟灑和氣派,增添了俊美和風彩。"西裝革履"這一成語則從另一側面形容了西裝在人們衣著中所處的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使用者的身份。而領帶與西裝的合壁配套使用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與效果,因此,色彩斑斕的領帶便成為男士的寵兒。為什麼呢?因為西服上衣的設計給領帶的使用留出了恰到好處的空間,從脖子到胸前空著一個三角區,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個裝飾區,而領帶的佩帶正好是這個裝飾區內的裝飾點,成為西裝不可缺少的附件。在漂亮的西裝上配帶一條醒目的領帶,使使用者顯得氣質非凡。現在不僅男士喜歡佩帶領帶,而且職業女性(如售貨員、售票員、女兵、文藝女兵、銀行、郵局、稅務、工商、海關等職工)也紛紛仿效,成為現代服飾文化的一個亮點。
那麼,領帶起源於何時?是由誰發明的?已很難考證。據說,古時候住在深山老林里的日耳曼人身披獸皮衣禦寒,為了不使獸皮衣從身上脫落下來,就用草搓成的繩子扎在脖子上,後來逐漸演變成最原始的"領帶"。而其後的演變歷史,卻眾說紛紜。
第一種說法是在公元前50年,古羅馬士兵的脖子上就帶有領巾,據說那是士兵的妻子和戀人為了祈禱前方戰士的平安,送給他們的護身布;也有人認為這就是軍服,在戰場上遇到利器刺戳時,在脖子上系有厚布條的士兵要比脖子直接暴露在外的人少受皮肉的痛苦,這也許就是古代士兵佩戴"領帶"的直接原因吧!
第二種說法是這種領帶為克羅埃西亞士兵首先採用。但領帶是如何傳入法國的卻有兩種傳說:一種傳說,這種領帶可能是在1600年前後"三十年戰爭"時期傳到法國的,當時與瑞典人並肩作戰的法國士兵發現這種打結的領帶非常實用;另一種傳說認為這種領帶是1668年克羅埃西亞僱傭軍到達法國時帶來的;還有一種傳說是17世紀中葉,法國軍隊里有一個克羅埃西亞人兵團打了勝仗,凱旋迴到巴黎時每個人都在頸上結了一條彩色圍巾,以示歡慶勝利,引起了崇尚時髦的巴黎人特別是貴族的極大興趣,隨即爭相模仿。
第三種說法也是在17世紀,南斯拉夫的一位騎兵身穿制服,頸系布條出現在巴黎的大街上,這種新奇的裝束引起了法國軍官們的大為贊嘆和積極仿效,後來又引起了法國的達官貴族們的注意和喜愛。
第四種說法是17世紀法國向鄰國西班牙發動戰爭,當時奧地利出兵支援法國,每位奧地利士兵的脖子上都佩帶一塊白圍巾作為標志,這種標志頗受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欣賞和厚愛,很快便在皇宮和軍隊里流傳開來。法德之戰,法軍又將這種標志擰成蝴蝶結,插在上衣的鈕扣眼裡,結果法國奇跡般地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而戰場上那種擰成麻花形狀的領帶打結方法也隨著戰爭勝利的消息一起很快地傳到巴黎,並在一般市民中開始流行起來,並增加了許多新花樣,使領帶的形狀、用料和打結方法都有了許多新的變化。傳說後來有一天,一位大臣上朝,脖頸上系著一條白綢巾,並且在前面打了一個漂亮的結。國王路易十四見後大為欣賞,並當即宣布以領結為高貴的標志,並下令凡爾賽的上流人士都得如此打扮。在他的號召下,領帶逐漸從法國傳遍世界各地,並形成了與西裝配套的紡織用品。第五種說法是在中世紀(在歐洲歷史上指封建社會時代),歐洲醫學專家認為病從喉起,建議人們用織物裹住喉部,可起到防病消災的作用。第六種說法是,領帶是早期愛爾蘭漁民在出海捕魚時,常用條帶系在脖子上,以觀測風向,並由此而演變成領帶。第七種說法是在中世紀以後,英國軍隊出征歸來時,士兵們都要在自己的脖子上系一條白毛巾,用以掩蓋作戰時留下的刀疤。綜合以上各種傳說,大多數認為扎領帶的習慣源於軍隊,這是無庸置疑的,而且在法國這一領導國際時裝潮流的國土裡首先得到應用、推廣與發展,國王路易十四在領帶的推廣與發展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然而,當今廣為流行的領帶,其歷史並不長,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大約在1870年,領帶已變得比較窄小並淘汰了那些過分嬌柔造作的打結方法和華而不實的部分。到了19世紀末,領帶的式樣已經和現在的領帶十分相似了。今天的領帶,在西方一些國家不僅以衣帽取人,而且還以領帶取人,凡是有身份和地位的人士參加社交活動,他們都非常注意領帶的用料、花式、款式以及挺括與否。因此,現在國外的高檔領帶已發展到採用電腦提花機織造,花型圖案變化萬千,層出不窮,在各式各樣的領帶中較為流行的要數打結部分變細的瓶狀和直線狀的領帶。領帶寬窄的變化有規律可循,一般是寬窄交替流行,其變化周期為8~10年。如果印花成為主流,則興寬領帶;如提花織物流行,則興窄領帶。目前較為流行的是印花寬領帶。領帶在歷史演變和發展過程中,其款式不斷翻新,新品種層出不窮。法國人一貫喜好服飾打扮,是一個崇尚風雅的國家。1947年,一位名叫多米尼克·貝爾杜松(Dominigue Bercome)的法國人發明了方便領帶,並於同年11月8日獲得了專利。該領帶是將一塊鋁片壓成領帶結形狀,再把領帶粘貼在上面,佩戴時將領帶直接掛在襯衣領上就行了。後來,貝爾杜松又發明了一種新型的磁力領帶,可以直接吸在襯衣領上的金屬扣子上,據說這種領帶能經受4公斤的拉力而不會脫開。這種磁力領帶與近些年出現的"一拉得"領帶一樣,對於那些趕時間而又笨手笨腳的人來說,尤其是在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的今天,無疑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服飾。
⑤ 第三個字是領帶的帶字成語
拖泥帶水、
連湯帶水
含牙帶角
⑥ ABBA式的詞語有哪些
ABBA式的詞語:
1.藍天~天藍
2.桃紅~紅桃
3.音樂~樂音
4.雞肉~肉雞
5.雞蛋~蛋雞
6.高等~等高
7.盒飯~飯盒
8.公主~主公
9.動感~感動
10.上馬~馬上
11.牛奶~奶牛
12.香熏~熏香
13.蜜蜂~蜂蜜
14.路過~過路
15.放開~開放
16.糖果~果糖
17.明月~月明
18.上海~海上
19.愛情~情愛
20.井水~水井
21.黃土~土黃
22.開張~張開
23.名人~人名
24.計算~算計
25.黃金~金黃
26.貨運~運貨
27.易容~容易
28.雪白~白雪
29.水滴~滴水
30.客房~房客
31.正反~反正
32.由來~來由
33.火柴~柴火
34.兒女~女兒
35.水流~流水
36.推搡~搡推
37.來往~往來
38.演講~講演
39.雪白~白雪
40.雞肉~肉雞
41.蜂蜜~蜜蜂
42.計算~算計
43.故事~事故
44.算盤~盤算
45.刷牙~牙刷
46.罪犯~犯罪
47.花菜~菜花
48.水池~池水
49.兒女~女兒
50.語法~法語
51.實現~現實
52.牛奶~奶牛
53.牛肉~肉牛
54.人氣~氣人
55.大人~人大
56.社會~會社
57.中國~國中
58.樣布~布樣
59.著名~名著
60.兌現~現兌
61.黃金~金黃
62.答應~應答
63.子女~女子
64.回收~收回
65.開張~張開
66.開展~展開
67.體形~形體
68.名聲~聲名
69.關公~公關
70.愛心~心愛
71.茶山~山茶
72.打擊~擊打
73.答應~應答
74.法學~學法
75.感情~情感
76.公交~交公
77.工人~人工
78.公主~主公
79.好友~友好
80.和平~平和
81.後天~天後
82.畫筆~筆畫
83.家人~人家
84.獎金~金獎
85.近親~親近
86.進行~行進
87.覺察~察覺
88.客房~房客
89.藍天~天藍
90.流水~水流
91.前面~面前
92.情愛~愛情
93.情調~調情
94.情人~人情
95.情色~色情
96.球拍~拍球
97.球星~星球
98.色彩~彩色
99.上海~海上
100.上山~山上
101.地產~產地
102.電機~機電
103.動感~感動
(6)領帶變形的時候用什麼成語表示擴展閱讀:
ABBA式成語:
1)不了了之 了:了結,結束。用不了結的辦法去了結。指把事情放在一邊不管,就算完事。
2)春風風人 風人:吹拂人。指像春天的風一樣溫暖人,像夏天的雨一樣滋潤人。
3)上醫醫國 上醫:高明的醫生,比喻高賢;醫國:指為國家除患祛弊。高賢能治理好國家。
4)夏雨雨人 雨:前一個「雨」,名詞,雨水;後一個「雨」,動詞,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時給人幫助和教育。
5)言人人殊 殊: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見。同一消息或事情,各人卻說成各不相同的情形。
8)自欺欺人 指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⑦ 大家有像「領帶 帶領」這樣的詞嗎 要意思一樣(如領帶帶領)和不一樣(如瘦消瘦消)的
如:講演——演講、覺察——察覺、依偎——偎依、喜歡——歡喜、緩和——和緩、累積——積累、互相——相互、代替——替代、問詢——詢問、並吞——吞並、煎熬——熬煎 、整齊——齊整、奮發——發奮、質朴——朴質、寂靜——靜寂、妒忌——忌妒、容顏——顏容、情感——感情、別離——離別、久遠——遠久、和平——平和、虛空——空虛、語言——言語、登攀——攀登等等。
有的內容相關聯的字顛倒後,意思仍然相近或相關,例如:積累——累積、夜半——半夜、膽大——大膽、質變——變質、開放——放開、焰火——火焰、少年——年少、雪白——白雪、水井——井水、痴情——情痴、蜜蜂——蜂蜜、黃金——金黃、報喜——喜報、向導——導向、毒蛇——蛇毒、蟲害——害蟲、油菜——菜油、彩色——色彩、畫筆——筆畫、肉豬——豬肉、雲彩——彩雲、奶牛——牛奶,等等
但是,還有不少由兩個意思相近的字組成的詞語是不能隨便顛倒用的,如:生產——產生、現實——實現、氣節——節氣、計算——算計、面相——相面、官宦——宦官、願意——意願、發揮——揮發;有些不由近義的字組成的詞也不能隨便顛倒,如人名——名人、上馬——馬上、當家——家當、調情——情調、動亂——亂動、得了——了得、人情——情人、鄉下——下鄉、故事——事故、帶領——領帶、海上——上海、文盲——盲文等等,上述類型的詞語如果顛倒了它們的意思就完全不同或相差很遠。
還有一種更有趣的現象,就是有些東西的名稱,如果把它倒過來說,正好表明了這種東西的用途,例如:羊圈——圈羊、鋪蓋——蓋鋪、鐵錘——錘鐵、門鎖——鎖門、鍋蓋——蓋鍋、瓶塞——塞瓶、牙刷——刷牙、床罩——罩床、手套——套手、口罩——罩口、鞋墊——墊鞋、水車——車水、風扇——扇風、魚網——網魚等等。
⑧ 成語謎語:領帶生意蝕本
引而不發 [yǐn ér bù fā]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引:拉弓;發:射箭。拉開弓卻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於啟發引導。也比喻做好准備暫不行動,以待時機。
褒義
出 處
《孟子·盡心上》:「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⑨ 一個人穿西裝打領帶代表什麼成語
西裝革履
xī zhuāng gé lǚ
【解釋】身穿西裝,腳穿皮鞋。形容衣著入時。
【出處】孫犁《澹定集摘抄》:「這位『管樂』西服革履,趾高氣揚。後來忽然低頭喪氣起來。」
【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人的穿著
【反義詞】衣衫襤褸
【例句】〖示例〗~、華裙艷服,只有在演出的時候演員的身上才出現。 ★吳伯簫《記一輛紡車》
⑩ 兩個人打領帶打一個成語
西裝革履
xī zhuāng gé lǚ
【解釋】身穿西裝,腳穿皮鞋。形容衣著入時。
【出處】孫犁《澹定集摘抄》:「這位『管樂』西服革履,趾高氣揚。後來忽然低頭喪氣起來。」
【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人的穿著
【反義詞】衣衫襤褸
【例句】~、華裙艷服,只有在演出的時候演員的身上才出現。 ★吳伯簫《記一輛紡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