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為什麼發領帶
1. 打領帶怎麼來的
人類是什麼時候開始系領帶的,為什麼要系領帶,最早的領帶是什麼樣的?這是一個難以考證的問題。因為記載領帶的史料很少,考察領帶的直接佐證也很少,而關於領帶起源的傳說很多,各人說法不盡相同。歸納一下,有以下幾種說法。
領帶保護說認為領帶最早起源於日耳曼,日耳曼人居住在深山老林里,茹毛飲血,披著獸皮取暖禦寒,為了不讓 獸皮掉下來,他們用草繩扎在脖子上,綁住獸皮。這樣一來,風也不能從頸間吹進去,既保暖以防風,後來他們脖子上的草繩被西方人發現,逐步完善成了領帶。另有人認為領帶起源於海邊的漁民,漁民到海里打魚,因為海上風大而冷,漁民就在脖子上繫上一條帶子,防風保暖,漸漸地帶子成了一種裝飾。保護人體以適應當時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是領帶產生的一個客觀因素,這種草繩、帶子便是最原始的領帶了。
領帶功用說認為領土完整帶起源是因為人們生活的需要,具有某種用途的,這里有二種傳說。一種認為領帶起源於英國男子衣領下的專供男子擦嘴的布。工業革命前,英國也是個落後國家,吃肉用手抓,然後大塊大塊地捧到嘴邊去啃,成年男子又流行絡腮鬍子,大塊肉一啃就把鬍子弄油膩了,男人們就用袖子去擦。為了對付男人這不愛干凈的行為,婦女們在男人的衣領下掛了一塊布專供他們擦嘴,久而久之,衣領下面的這塊布就成了英國男式上衣傳統的附屬物。工業革命後,英國發展成為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人們對衣食住行都很講究,掛在衣領下的布化成了領帶。
另一傳說認為領帶是羅馬帝國時代,軍隊為了防寒、防塵等實用目的而使用。軍隊去前線打仗,妻子為丈夫、朋友為朋友把類似絲巾的方巾掛在他們的脖子上,在戰爭中用來包紮、止血。到後來,為了區分士兵、連隊,採用了不同花色的領巾,進而演變發展到今日,成為職業服裝的必需品。
領帶裝飾說認為領帶起源是人類美的情感的表現。17世紀中葉,法國軍隊中一支克羅埃西亞騎兵凱旋迴到巴黎。他們身著威武的制服,脖領上系著一條圍巾,顏色各式各樣,非常好看,騎在馬上顯得十分精神、威風。巴黎一些愛趕時髦的紈絝子弟看了,倍感興趣,竟相仿效,也在自己的衣領上繫上一條圍巾。第二天,有位大臣上朝,在脖領上系了一條白色圍巾,還在前面打了一個漂亮的領結,路易十四國王見了大加贊賞,當眾宣布以領結為高貴的標志,並下令上流人士都要如此打扮。
綜上所述,領帶的起源說法很多,每一種說法都從自身的角度出發,都有一定的道理,彼此很難相互說服;但有一點卻是顯而易見的即領帶起源於歐洲。領帶是人類社會的物質和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是一種(機會)產品,穿著者和觀察者影響了它的發展。馬克思說:「社會的進步就是人類對美的追求。」在現實生活中,人類為了美化自身,使自身更完美,更富魅力,便產生了用自然界提供的或用人造的物品來裝飾自己的慾望,領帶的起源充分說明了這一點。1668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巴黎檢閱克羅埃西亞僱傭軍,僱傭軍官兵的衣領上系著的布帶;就是史料記載的最早領帶。領帶的歷史由此開始了;從此,服飾文化史上就盛開著一朵經久不衰且摧璨耀目的奇葩。
2. 為什麼要打領帶打了有什麼意義
美觀大方,又給人以典雅莊重之感,象徵著文明。
19世紀末,領帶傳入美國。美國人發明了細繩領帶(或稱牛仔領帶),黑色的細繩領帶是19世紀美國西部、南部紳士的典型配飾。
後來又出現了一種以滑動金屬環固定的細繩領帶,稱保羅領帶。領帶基本沿襲19世紀末的條狀款式,45°角斜向裁剪,內夾襯布、里子綢,長寬有一定的標准,色彩圖案多種多樣。
佩戴注意事項:
一定要系著干凈平整的領帶,否則會有失體面。因此不要長期使用同一條領帶,以免領帶結部分發黑、磨損,影響美觀。領帶因其成分不同,洗滌方法也各不相同, 水洗法:混紡領帶或合成纖維領帶可用水洗法。
領帶用後不要隨意丟放,可將領帶攔腰垂掛於衣架上以保持平挺。領帶不要折疊,以免出現褶皺,影響美觀。
3. 穿西裝為什麼要打領帶領帶的起源是什麼時候
與西式軍服配套的飾物。領帶最早起源於軍隊士兵脖頸上系著的細布條。在 17世紀的法國巴黎街頭,出現了一支來自南斯拉夫克羅埃西亞的騎兵部隊。這支部隊的士兵身著整齊的制服,脖子上系著一根細布條,巴黎市民看到覺得十分新鮮,一些愛趕時耄的貴族子弟便模仿起來,也在自己的衣領處繫上一根布條,作為飾物。這就是領帶的最早雛形。大約到了 18世紀,系領帶在西方國家的許多人中間已較普遍,人們在人際交往的正式場合或出席比較莊重的活動時,一般都要穿西裝、系領帶。系領帶到底有什麼實用價值?評論家們歷來觀點不同,著名的葡萄牙詩人費爾南多·貝索阿把領帶比作「絞索繩」,認為它毫無實用價值。但是它在世界上相沿三百多年而至今不衰,有如此強的生命力,原因是什麼呢?心理學家研究的結果認為,領帶是象徵男性的一種服飾,女性可以通過發式、高跟鞋、裙子、緊身衣褲來表現其特性的美,領帶或許就是男性用來表現其特性美的一種方式了。也有的人認為,領帶具有表現社會內容的意義,繫上領帶的人,會給人一種嚴肅守法、富有理想、責任感強的印象。 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將領帶列入裝備,作為夏常服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從 1988年改著「八七」式軍服開始的。男軍官系藏青色領帶,女軍官系玫瑰紅色領帶,後來士兵亦增配領帶,為草綠色。領帶分為若干個型號,按每個人的身高發放,適宜的尺寸是領帶尖不要遮住褲腰,穿背心時,領帶尖不要露出背心。領帶除著夏常服應佩帶以外,還可用於著軍襯衣時與肩章一起佩帶。美軍的領帶只在男軍人的范圍內佩帶,黑色活結式領帶是統一發放物,穿綠色長袖襯衣時必須佩帶這種領帶,穿短袖襯衣時也可以佩帶。黑色蝴蝶領結是個人選購用品,用以在夜晚穿著陸軍藍色或白色軍裝時佩帶,並可與藍色宴會服和白色宴會服配用。白色蝴蝶領結也是個人購買的物品,用於在穿著藍色晚禮服和白色晚禮服時佩帶。
4. 提問:領帶這個東西,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最早的領帶,可以追溯到古羅馬帝國時期。那時的戰士胸前都系著領巾,那是用來擦拭戰刀的擦刀布,在戰斗時把戰刀往領巾上一拖,可以擦掉上面的血。因此,現代的領帶大多用條紋型的花紋,起源在於此。
領帶在英國經歷了漫長而有趣的發展過程,
領帶
人們都開始穿西服了,領帶成為時尚,一種與西裝搭配而不可缺少的裝飾物。根據一些服飾專家的分析,領帶正好象胸衣、裙子一樣展現了人們的性別特徵,象徵著二種富有理性的責任感,體現了一個嚴肅守法的精神世界,而這恰恰是當時男性們所刻意追求的。這時領帶形狀為帶狀,通常斜裁,內夾襯布,長寬時有變化,顏色以黑色為主。據說第一個領帶結是1868年英國發明的。19世紀末溫莎公爵所打出的領帶結風靡一時,是19世紀末藝術家的象徵,那時領帶形狀結法基本影響到。
19世紀末,領帶傳入美國。美國人發明了細繩領帶(或稱牛仔領帶),黑色的細繩領帶是19世紀美國西部、南部紳士的典型配飾。後來又出現了一種以滑動金屬環固定的細繩領帶,稱保羅領帶。領帶基本沿襲19世紀末的條狀款式,45°角斜向裁剪,內夾襯布、里子綢,長寬有一定的標准,色彩圖案多種多樣。經過幾個世紀的演變發展,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領帶也越來越講究藝術和精細,從款式、色彩上趨向更美麗。
5. 為什麼現在軍人都穿西裝打領帶
呵呵!看情況啦!
1、自己懶得整,讓你們整!
2、傳說中的便裝啊!
3、暗示他們的一種權威,與眾不同!
4、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鄙人有一雙作戰靴,你不注意會以為我穿的是皮鞋!(嘿嘿!)
5、對於他們而言,對你們的訓練根本不必要穿的那麼便於運動。
6、那樣穿著........臭美的啦!!吸引小MM啦!
7、同SEAINI
(要是哪個教官看到的話!我就差不多了!哎!傷懷.......)
6. 中國軍隊用了20多年的領帶,之前的軍服上為何沒有
目前,中國軍隊的官兵穿常服時,打領帶是必須要做的。與那種傳統的領帶不同,部隊的領帶都是打好了的,只是戴上去就可以了。其實這段歷史的時間並不長,在80年代後期,中國軍隊的官兵才開始使用領帶。在此之前,由於軍服的限制,是沒有領帶的。那麼進入80年代後期之後,全軍官兵為何換發了領帶呢?其實,這是時代發展的結果。
1988年,中國軍隊開始配發87式軍服。與原來的軍服相比,87式軍服開始使用翻領,同時為官兵們配發了領帶。由於數量太大,很多部隊在90年代才換發新軍服。與同時期的他國軍隊相比,絕大部分國家的軍隊都已經使用領帶。在這樣的情況下,採用領帶也是與世界接軌的一步。在87式軍服之後,中國軍隊又換發了07式軍服。與之相比,07式軍服更加的國際化,在各方面都在與世界接軌,比如資歷章等等。
其實,世界各國的軍服基本上都採用了領帶。比如當年採用蘇式軍服的國家,這些國家的軍服也清一色都採用了領帶。放眼世界,現在沒有採用領帶的國家,也就非洲幾個小國。越南軍隊的軍服比較奇怪,越南軍隊一方面採用了國際流行的翻領和資歷章,另一方面又不願意放棄領章。把東西兩種風格混搭在一起,給人的感覺怪怪的。
7. 為什麼要打領帶,有什麼來歷嗎
因為領帶常能體現出佩帶者的年齡、職業、氣質、文化修養和經濟能力等等,它同其它服飾一樣是人類獨有的文化特徵。
領帶的來歷
領帶始於羅馬帝國時代。那時,士兵們脖子上戴著一種類似圍巾和領帶的東西。直到1668年,領帶在法國才開始變為今天這種樣式,並發展成男子服裝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那時候的領帶在脖子上要繞兩圈,兩端隨便地耷拉著。而領帶下面還有三或四個花結的波形絛帶。
1692年,在比利時的斯騰哥爾克的城郊,英軍偷襲了法國兵營。慌亂之中,法軍軍官無暇按照禮節系扎領帶,只是順手往脖子上一繞。最後結果,法軍擊潰了英軍。於是貴族時裝中又增加了斯騰哥爾克式領帶。
進入18世紀後,領帶交了厄運,取而代之的是白洋紗「脖套」(它折三下,兩端傳過系在後面的假發上的黑花結)。但從1750年起,這種男子服裝的裝飾就被淘汰了。這時「浪漫」式領帶出現了:這是一種方形白洋紗,它先對角折,然後再折幾下在胸前打結。領帶的系法十分講究,被譽為真正的藝術。
1795年到1799年在法國又興起了新的領帶浪潮。人們系起白色和黑色的領帶,甚至在盥洗時也系著馬德拉斯布領帶。領結比以前系得更緊了。
19世紀的領帶高高地遮掩了脖子。後來出現了「硬胸」式領帶,是用大頭針別著的。它由各種料子製成,如綢緞、天鵝絨等。黑色的和五顏六色的領帶都時興起來了。到70年代,首次推出了自結花結領帶。第二帝國時代(1852—1870年)素有領帶的發明時代之稱。本世紀20年代出現了領帶夾子,30年代出現了編結領帶;但最主要的變化是領帶的大眾化,它已成為各種年齡、各行各業的男子服裝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8.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軍換發87式軍服,為何增加了領帶
我國的軍服發展也歷經了幾個不同的時期,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鮮明的時代特點,比如土地革命時期我軍的軍服,在那個年代裡面,條件比較簡陋,因此軍服也是以簡單實用為主,而且由於個別情況條件艱苦,因此軍服上大多都是補丁摞補丁,後來抗日戰爭時期,出於統一戰線的需要,我軍換了灰布軍裝,制式採用了和國民黨軍相似的樣子。
其實我軍在實現現代化建軍的過程中,和世界接軌是一個必然趨勢,除了講究實際,在設計上接受我們東方人的特色外,還必須同世界的發展結合的看待,因此在80年代我軍恢復了軍銜制,並在禮服以及常服中增加了領帶的設計,而且隨著後來發展,我軍從士兵到軍官,都採用了領帶式設計。
9. 軍隊和警察作訓和偵查時,幹嘛還要系領帶不覺得很礙事嗎
軍隊的領帶是常服上的,訓練時都穿作訓服,是不系領帶的;警察同理,刑警辦案、片警巡邏時都不系領帶的,只有站崗時(如交警)才系領帶
10. 二戰為什麼有的日軍打領帶
因為二戰時期,有的日本軍隊覺得打領帶可以顯得自己更加帥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