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夾克打領帶是什麼意思
㈠ 什麼是著裝的tpor原則
TPOR原則即著裝要規范、得體,就要牢記並嚴守TPOR原則。TPOR原則,是有關服飾禮儀的基本原則之一。 「tpor」原則,即著裝要考慮到時間「time」、地點「place」、場合「Occasion」和角色「Role」。
其中的T、P、O、R四個個字母,分別是英文時間、地點、目的和角色。這四個單詞的縮寫。它的含義,是要求人們在選擇服裝、考慮其具體款式時,首先應當兼顧時間、地點、目的以及自身的角色,並應力求使自己的著裝及其具體款式與著裝的時間、地點、目的與角色協調一致,較為和諧般配。
1、時間
從時間上講,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一天有24小時變化,顯而易見,在不同的時間里,著裝的類別、式樣、造型應因此而有所變化。
比如,冬天要穿保暖、禦寒的冬裝,夏天要穿通氣、吸汗、涼爽的夏裝。白天穿的衣服需要面對他人,應當合身、嚴謹;晚上穿的衣服不為外人所見,應當寬大、隨意,等等。
2、地點
從地點上講,置身在室內或室外,駐足於鬧市或鄉村,停留在國內或國外,身處於單位或家中,在這些變化不同的地點,著裝的款式理當有所不同,切不可以不變而應萬變。例如,穿泳裝出現在海濱、浴場,是人們司空見慣的;但若是穿著它去上班、逛街,則非令人嘩然不可。
在國內,一位少女只要願意,隨時可以穿小背心、超短裙,但她若是以這身行頭出現在著裝保守的阿拉伯國家,就顯得有些不尊重當地人了。
3、目的
從目的上講,人們的著裝往往體現著其一定的意願。即自己對著裝留給他人的印象如何,是有一定預期的。著裝應適應自己扮演的社會角色,而不講其目的性,在現代社會中是不大可能的。服裝的款式在表現服裝的目的性方面發揮著一定的作用。自尊,還是敬人;頹廢,還是消沉;放肆,還是囂張,
你的穿著打扮必須和考慮是什麼季節、什麼特定的時間,比如說工作時間、娛樂時間、社交時間等;必須考慮到要去的目的地、場合。工作場合需要工作裝,社交場合穿正裝。還有就是要考慮到你的目的性。
比如為了表達自己悲傷的心情,可以穿著穿深色、灰色的衣服。 等等;俱可由此得知。一個人身著款式莊重的服裝前去應聘新職、洽談生意,說明他鄭重其事、渴望成功。而在這類場合,若選擇款式暴露、性感的服裝,則表示自視甚高,對求職、生意的重視,遠遠不及對其本人的重視。
4、角色
「雲想衣裳花想容」,相對於偏於穩重單調的男士著裝,女士們的著裝則亮麗豐富得多。得體的穿著,不僅可以顯得更加美麗,還可以體現出一個現代文明人良好的修養和獨到的品位。
如果你的角色是學生,則你的著裝需要簡單清爽;如果你是職場人士,你的覺專責要得體,還要體現干練;如果你是孕婦,則你要選擇不一樣材質以及尺碼的服裝;角色不同,意味著你的選擇也不同。
(1)穿夾克打領帶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西裝穿著講究「三個三」,即三色原則、三一定律、三大禁忌。
(1) 三色原則
三色原則的含義是指男士在正式場合穿著西裝套裝時,全身顏色必須限制在三種之內。
(2) 三一定律
三一定律的含義是指男士穿著西服、套裝外出時,身上有三個部位的色彩必須協調統一,這三個部位是指鞋子、腰帶、公文包的色彩必須統一起來。最理想的選擇是鞋子、腰帶、公文包皆為黑色。鞋子、腰帶、公文包是白領男士身體上最為引人矚目之處,令其色彩統一,有助於提升自己的品味。
(3) 三大禁忌
三大禁忌簡言之是指在正式場合穿著西服、套裝時,不能出現的三個洋相。
西服穿著的三大禁忌
袖口上的商標沒有拆
袖口上的商標應該在買西裝付款時就由服務人員拆掉。如果在穿著西裝時,袖口上的商標還沒有拆掉,就顯得不懂行了。
在正式場合穿著夾克打領帶
領帶和西裝套裝是配套的,如果是行業內部的活動,比如說領導到本部門視察,穿夾克打領帶是允許的。但是在正式場合,夾克等同於休閑裝,所以在正式場合,尤其是對外商務交往中,穿夾克打領帶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正式場合穿著西服、套裝時襪子出現問題
一般人而論,穿襪子講究不多,最重要的講究是兩只襪子應該顏色統一。但在商務交往中有兩種襪子以不穿為妙,第一是尼龍絲襪,第二是白色襪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TPO原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著裝禮儀
㈡ 商務禮儀基本常識
第一講交往藝術與溝通技巧
第一節 交際場合中的交往藝術
1 使用稱呼就高不就低;2 入鄉隨俗;3 擺正位置;4 以對方為中心
交往以對方為中心,商務交往強調客戶是上帝,客戶感覺好才是真好。尊重自己尊重別人,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就能妥善地處理好人際關系。
第二節 交際交往中的溝通技巧
1 語言技巧
現代交往中,大家都明白一個常識「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不同行業有不同的要求,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結果可能大不一樣。例如從事外事工作的人有一個特點:說話比較中庸,如果你問他們:這場球賽你認為誰會贏?他們不會告訴你誰會贏或者誰會輸,而是告訴你都有勝的可能,不偏不倚,模稜兩可。這就是職業使這些人形成的語言特點。
舉例
2 看名片的技巧
交換名片時,從以下四點可以說明名片持有者的地位、身份以及國內外交往的經驗和社交圈的大小。
看名片的四個要點
名片是否經過塗改:名片寧可不給別人也不塗改。名片如同臉面,不能隨便塗改
是否印有住宅電話:人在社交場合會有自我保護意識,私宅電話是不給的,甚至手機號碼也不給。西方人講公私有別,特別在乎這一點,如果與他初次見面進行商務洽談,你把你家的電話號碼給他,他理解為讓你到他家的意思,覺得你有受賄索賄之嫌
是否頭銜林立:名片上往往只提供一個頭銜,最多兩個。如果你身兼數職,或者辦了好多子公司,那麼你應該印幾種名片,面對不同交往對象,使用不同的名片
座機號是否有國家和地區代碼:如你要進行國際貿易,座機號碼前面應有86這一我國的國際長途區號,如果沒有,那麼說明你沒有國際客戶關系,如果沒有地區代碼,說明你只在本區域內活動
3 解決問題的技巧
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有什麼樣思想,就有什麼樣的工作狀態。
4 打電話掛機時的技巧
打電話時誰先掛,交際禮儀給了一個規范的做法:地位高者先掛電話。
5。出入電梯的標准順序
(1)出入有人控制的電梯
出入有人控制的電梯,陪同者應後進去後出來,讓客人先進先出。把選擇方向的權利讓給地位高的人或客人
(2)出入無人控制的電梯
出入無人控制的電梯時,陪同人員應先進後出並控制好開關鈕。
第二講交際交往中的禮儀重點
第一節 擺正位置,端正態度
(一)擺正位置,端正態度
學習禮儀首先要擺正位置,端正態度。如你到國外,就會出現一個問題,是按照自己國家的規矩辦,還是按照所在國的規矩辦?除此以外,還有人的因素,譬如說我是主人,我會強調主隨客便,尊重客人,但如果我是客人,我也會強調客隨主便。人際關系是互動的,需要你擺正位置,端正態度。
(二)交談的禁忌
1 忌打斷對方
雙方交談時,上級可以打斷下級,長輩可以打斷晚輩,平等身份的人是沒有權力打斷對方談話的。萬一你與對方同時開口說話,你應該說「您請」,讓對方先說。
2 忌補充對方
如果談話雙方身份平等,彼此熟悉,有時候適當補充對方的談話也並無大礙,但是在談判桌上絕不能互相補充。
3 忌糾正對方
尊重別人就是要尊重對方的選擇。除了大是大非的問題必須旗幟鮮明地回答外,人際交往中的一般性問題不隨便與對方論爭是或不是,不要隨便去判斷,因為對或錯是相對的,有些問題很難說清誰對誰錯。
舉例
4 忌質疑對方
對別人說的話不隨便表示懷疑。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質疑對方並非不行,但是不能寫在臉上,這點很重要。如果不注意,就容易帶來麻煩。
第二節 交際三要素
(一)交際三要素
1 溝通;2 認知;3 互動
(二)餐桌五忌
1 吸煙;2 給他人夾菜;3 勸酒;4 整理服飾;5 吃東西發出聲音
(三)正式場合自我修飾的注意事項
1 包與鞋的顏色一致;2 女士化妝要清新自然;3 男士腰上不掛任何物品
第三講交際交往中的禮儀互動
第一節 角色定位
1 干什麼要像什麼
2 看對象講規矩
禮儀就是各種各樣的規矩。它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到什麼山上要唱什麼歌」,因人而異是交際禮儀、交往藝術的基本要求。講禮儀強調看對象講規矩。
舉例
3 乘坐轎車的位次排列
(1) 公務
參與活動的車輛一般是歸屬單位的,駕駛司機一般是專職司機。就雙排座轎車而論,公務接待時轎車的上座是指後排右座,也就是司機對角線位置,因為後排比前排安全,右側比左側上下車方便。公務接待時,副駕駛座一般叫隨員座,坐秘書、翻譯、保鏢、警衛、辦公室主任或者導引方向者。
(2) 社交
第二種情況稱為社交應酬。工作之餘,三五好友外出吃飯活動,這時車輛的歸屬一般是個人的,開車的人是車主。車主開車時,上座是副駕駛座,表示平起平坐。在這種情況下讓上賓坐後座,是不允許的。
(3) 重要客人
第三種情況是接待重要客人。當你接待高級領導、高級將領、重要企業家時你會發現,他們喜歡選擇轎車的上座是司機後面的座位,因為該位置隱秘性比較好,而且是車上安全系數較高的位置。
第二節 雙向溝通
(一)雙向溝通
溝通是相互理解,既要了解別人,更要被對方所了解。通常,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一般人都有了解別人的意識,但在商務交往和公關交往中,只了解對方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有被對方所了解的意識,也就是說要有表現自己的意識。在雙向溝通意識中,最重要的問題是了解人尊重人。尊重的前提應該是了解對方,也讓對方了解你,否則就無尊重可言。
(二)請客時要考慮的問題
1 請客的藝術
請客有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吃飽第二個層次是吃特色,例如到北京一定要吃烤鴨,第三個層次是吃環境;第四個層次是吃文化。
2 民族飲食禁忌
滿族、蒙古族、藏族、回族忌食狗肉,蒙古族不食三鳥(雞、鴨、鵝)之內臟,穆斯林忌食豬狗驢肉、忌飲酒(嚴格的不僅不喝酒,而且所有含酒精的飲料都不行,如醪糟)抽煙、忌吃動物血液。
第四講交際交往中的禮儀理念
第一節 尊重為本
1 自尊三要點
(1) 尊重自我;(2) 尊重自己的職業;(3) 尊重自己所在的單位
2 尊重他人五要點
(1) 尊重上級;(2) 尊重同事;(3) 尊重下級;(4) 尊重客戶;(5) 尊重所有人
第二節 善於表達
在
1 擬談的問題;2 格調高雅的話題;3 輕松愉快的話題;4 時尚流行的話題;5 對方擅長的話題
第三節 行事規范
1 領帶打好後的標准長度
領帶打好後的標准長度是領帶的下端正好在皮帶扣上面。
2 有所不為有所為
所謂有所不為有所為,指的是在交際交往中要明確自己什麼事情不能做,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必須做。
3 穿西裝的三色原則
所謂西裝往往是指在西方國家較為通行的兩件套,或者三件套的統一面料、統一色彩的規范化的用於正式場合穿著的男裝。
第一節 文明待客
服務禮儀接待的基本要求是文明、禮貌、熱情。要做到文明、禮貌、熱情,就要做到「待客三聲」。所謂「待客三聲」是指來有迎聲、問有答聲、去有送聲。
1 來有迎聲
來有迎聲的含義就是要主動熱情而友善地與接待的客人打招呼,主動、熱情而友善地向對方問候致意。
2 問有答聲
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當班執勤時,面對客人有問必答,不厭其煩。論。
3 去有送聲
當客人離去時,不論對方有沒有主動與你道別,不論雙方洽談是否成交,本著自始至終,有始有終的原則。
第二節 禮貌待客
1 問候語
2 請求語
求助於人時,一定少不了一個『請』字。
3 感謝語
得到他人幫助、理解、支持時,必須使用感謝語:「謝謝!」
4 道歉語
打擾、怠慢他人時,需要向對方道「抱歉」或「對不起」。
5 道別語
和交往對象告別時,應主動對對方說:「再見!」、「保重」或者「慢走」。
第三節 熱情待客
接待來賓時,光有文明與禮貌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應當表現出熱情,真心實意。如果只講禮貌用語,只注意來有迎聲,問有答聲,去有送聲,但缺乏必要的熱情,就會給別人以被勉強,被脅迫,不耐煩的感覺。從接待禮儀的角度而言熱情待客有下列三個可操作的環節必須注意,即眼到、口到、意到,成為熱情三到。
1 眼到
所謂眼到是指接待來賓時,一定要目視對方,注意與對方交流眼神。面對客人時,必須養成雙眼正視對方的習慣,不看對方是失禮的行為,敷衍了事地看著對方也是失禮的行為,不用規范化的方法看對方更是失禮的行為。要注意自己看對方的時間長短是否合適,部位是否正確,要注意自己注視對方的角度是否給對方尊重友善之意,因為斜眼看對方,或者對對方進行全方位掃描的做法都是非常失禮的。
2 口到
待客之語,一定要讓對方聽清楚、聽得懂,否則勞而無功。所謂「口到」的含義,主要有兩個:
(1) 語言上無障礙
口到的第一個含義是語言上無障礙。使用普通話是在接待國內客人時必須注意的一個基本素養。會不會講普通話,不僅僅是個人素質問題,而且也是一個單位的服務意識和對外開放的程度問題,所以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接待歐美客人時,一定要有精通外語的人在場,否則就會出現溝通障礙。
(2) 說話到位
口到的第二個含義是要求在與別人進行溝通時,要說話到位,避免出現溝通脫節問題,即你所說的與對方理解的不一樣。如果客戶到銀行交違章罰款,交完罰款後,小姐仍然使用禮貌用語「歡迎再來」,此時客戶會做何感想?這就出現了口到的問題。講任何禮貌用語、文明用語都需要因人而宜,這是非常重要的。
3 意到
待客時,最佳的表情應當是自然而大方。意到就是表情、神態要熱情、友善而專注,具體而論,意到有以下幾個要求:
(1) 表情、神態自然
通常情況下,表情自然,表示我們見多識廣,臨陣不慌,表情過分嚴肅實際上有怯場之嫌,不合適。但是在非常危急的關口、非常重要的關口和突發性事件降臨時,則另當別論。
(2) 注意與交往對象進行互動
表情要注意與交往對象進行互動,即你的表情應與對方的表情相宜,對方高興的時候你不要不高興,對方不高興的時候你不要高興,絕對不要以一種表情,比如微笑,來以不變應萬變。
(3) 表情大方
表情應落落大方,不卑不亢。這樣的表情不僅代表本企業良好的管理水平,也代表員工的良好素質,會給客戶留下對企業的美好印象。
本講小結
商務接待工作是職業經理人的一項經常性工作。在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彼此往來的商務活動日趨頻繁,接待工作也隨著公司形象意識的增強而更講究規范。此時所使用的接待禮儀,要求主人文明待客、禮貌待客、熱情待客。如果商務接待工作在禮儀方面做到嚴謹、熱情、周到、細致,會大大加深客商對公司的了解,從而增強與公司合作的信心,促進雙方業務發展。
第六講公關社交禮儀
第一節 著裝禮儀
(一)商務人員職場著裝六忌
穿涼鞋不穿襪子,有病的才穿襪子
1 過於鮮艷
2 過於雜亂
雜亂的著裝極易給人留下不良的印象,容易使客戶對企業的規范化程度產生疑慮。
3 過於暴露
4 過於透視
5 過於短小
6 過於緊身
(二)商務人員職場著裝注意事項
1 符合身份
2 揚長避短
(1) 區分場合
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商務人員的著裝應當因場合不同而異,以不變應萬變顯然大為不妥。在不同的場合商務人員應該選擇不同的服裝,以此來體現自己的身份、教養與品味。一般而言,商務人員所涉及的諸多場合有三:公務場合、社交場合、休閑場合。
(2) 公務場合
所謂公務場合是指執行公務時涉及的場合,它一般包括在寫字間里,在談判廳里以及外出執行公務等情況。公務場合著裝的基本要求為注重保守,宜穿套裝、套裙,以及穿著制服。除此之外還可以考慮選擇長褲、長裙和長袖襯衫。不宜穿時裝、便裝。必須注意在非常重要的場合,短袖襯衫不適合作為正裝來選擇。
(3) 社交場合
對商務人員而論,所謂社交場合是指工作之餘在公眾場合和同事、商務夥伴友好地進行交往應酬的場合。雖然這些場合不是在工作崗位上,但往往面對的是熟人。社交場合著裝的基本要求為時尚個性,宜穿著禮服、時裝、民族服裝。必須強調在這種社交場合一般不適合選擇過分莊重保守的服裝,比如穿著制服去參加舞會、宴會、音樂會,就往往和周邊環境不大協調了。
(4) 休閑場合
休閑場合著裝的基本要求為舒適自然。商務人員的穿著打扮可以完全聽憑個人所好。一般而論,在休閑場合,人們所適合選擇的服裝有運動裝、牛仔裝、沙灘裝以及各種非正式的便裝,比如T恤、短褲、涼鞋、拖鞋等等。在休閑場合,如果身穿套裝、套裙,往往會貽笑大方。
3 遵守裙服穿著常規
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種女裝在塑造職業女性形象方面,能像套裙一樣「一覽眾山小」。對於女性經理人來說,適宜地穿好套裙,形象立刻就會光鮮百倍。氣質和風度顯現出來,事業也就擁有了更多成功的契機。但下述四大禁忌,不可不察。
(1) 穿著黑色皮裙
在商務場合不能穿著黑色皮裙,否則會讓人啼笑皆非。在外國,只有街頭女郎才如此裝扮。所以當你與外國人打交道時,尤其是出訪歐美國家時,穿著黑色皮裙絕對不可以。
(2) 裙、鞋、襪不搭配
鞋子應為高跟或半高跟皮鞋,最好是牛皮鞋,大小應相宜。顏色以黑色最為正統。此外,與套裙色彩一致的皮鞋亦可選擇。襪子一般為尼龍絲襪或羊毛高統襪或連褲襪。顏色宜為單色,有肉色、黑色、淺灰、淺棕等幾種常規選擇。切勿將健美褲、九分褲等褲裝當成長襪來穿。 襪口要沒入裙內,不可暴露於外。襪子應當完好無損。如你穿一身高檔的套裙,而襪子卻有洞,如此就顯得極不協調,不夠莊重。
(3) 光腳
光腳不僅顯得不夠正式,而且會使自己的某些瑕疵見笑於人。與此同時,在國際交往中,穿著裙裝,尤其是穿著套裙時不穿襪子,往往還會被人視為故意賣弄風騷,展示性感之嫌。
(4) 三截腿
所謂三截腿是指,穿半截裙子的時候,穿半截襪子,襪子和裙子中間露一段腿肚子,結果導致裙子一截,襪子一節,腿肚子一截。
4 遵守西服穿著常規
1) 三色原則三色原則的含義是指男士在正式場合穿著西裝套裝時,全身顏色必須限制在三種之內。(2) 三一定律:三一定律的含義是指男士穿著西服、套裝外出時,身上有三個部位的色彩必須協調統一,這三個部位是指鞋子、腰帶、公文包的色彩必須統一起來。最理想的選擇是鞋子、腰帶、公文包皆為黑色。鞋子、腰帶、公文包是白領男士身體上最為引人矚目之處,令其色彩統一,有助於提升自己的品味。
(3) 三大禁忌
三大禁忌簡言之是指在正式場合穿著西服、套裝時,不能出現的三個洋相。
袖口上的商標沒有拆 袖口上的商標應該在買西裝付款時就由服務人員拆掉。如果在穿著西裝時,袖口上的商標還沒有拆掉,就顯得不懂行了。
在正式場合穿著夾克打領帶 領帶和西裝套裝是配套的,如果是行業內部的活動,比如說領導到本部門視察,穿夾克打領帶是允許的。但是在正式場合,夾克等同於休閑裝,所以在正式場合,尤其是對外商務交往中,穿夾克打領帶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正式場合穿著西服、套裝時襪子出現問題 一般人而論,穿襪子講究不多,最重要的講究是兩只襪子應該顏色統一。但在商務交往中有兩種襪子以不穿為妙,第一是尼龍絲襪,第二是白色襪子。
第二節 交談禮儀
1 社交場合的忌選話題
在商務交往中,忌選的話題有六,統稱「六不談」。
(1) 不得非議黨和政府
(2) 不可涉及國家秘密與商業秘密
(3) 不得非議交往對象的內部事物
(4) 不得背後議論領導、同事與同行
(5) 不得涉及格調不高之事
(6) 不得涉及個人隱私之事
2 交談三忌
(1) 惡語傷人
(2) 三心二意
(3) 大聲喧嘩
第三節 會面禮儀
(一)介紹禮儀
在商務交往中,人們往往需要首先向交往對象具體說明自己的情況,即介紹。介紹一般可分為三種,即介紹自己、介紹他人、介紹集體。
1 介紹自己
應注意三點:其一,先遞名片;其二,時間簡短;其三,內容完整。一般而論,正式的自我介紹中,單位、部門、職務、姓名缺一不可。
(1) 姓名。應當一口報出,不可有姓無名,或有名無姓。
(2) 單位。供職的單位及部門,如可能最好全部報出,具體工作部門有時可以暫不報出。
(3) 職務。報出擔負的職務或從事的具體工作:有職務最好報出職務,職務較低或者無職務,則可報出目前所從事的具體工作。舉個例子,可以說「我叫唐里,是天秦廣告公司的公關部經理」。
2 介紹他人
(1) 介紹人的選擇
一般而言,家裡來了客人,女主人就是介紹人;單位來了客人,一般是專職人員,如公關人員、文秘等擔當介紹人;如果來了重要客人,應由本單位的最高領導擔任介紹人,表示對重要客人的尊重。
(2) 介紹他人的先後順序
介紹他人時,先後順序的標準是:介紹雙方時,先卑後尊。根據一般規則,為他人作介紹時的商務禮儀順序大致有以下幾種:
① 介紹上級與下級認識時,先介紹下級,後介紹上級。
② 介紹長輩與晚輩認識時,應先介紹晚輩,後介紹長輩。
③ 介紹年長者與年幼者認識時,應先介紹年幼者,後介紹年長者。
④ 介紹女士與男士認識時,應先介紹男士,後介紹女士。
⑤ 介紹已婚者與未婚者認識時,應先介紹未婚者,後介紹已婚者。
⑥ 介紹同事、朋友與家人認識時,應先介紹家人,後介紹同事、朋友。
⑦ 介紹來賓與主人認識時,應先介紹主人,後介紹來賓。
⑧ 介紹與會先到者與後來者認識時,應先介紹後來者,後介紹先到者。
3 介紹集體
介紹集體,一般是指被介紹一方或雙方不止一人。實際上是介紹他人的一種特殊的情況。鑒於此,上述介紹他人的基本規則是可以使用的。其基本規則是:介紹雙方時,先卑後尊。而在介紹其中各自一方的具體人員時,則應當自尊而卑。
(二)握手的禮儀
1 伸手的順序
職位、身份高者與職位、身份低者握手,應由職位、身份高者首先伸出手來。
女士與男士握手,應由女士首先伸出手來。
已婚者與未婚者握手,應由已婚者首先伸出手來。
年長者與年幼者握手,應由年長者首先伸出手來。
長輩與晚輩握手,應由長輩首先伸出手來。
社交場合的先到者與後來者握手,應由先到者首先伸出手來。
主人待客時應先伸出手來,與到訪的客人相握。
客人告辭時,應首先伸出手來與主人相握。
2 行握手禮的禁忌
握手時,另外一隻手不要拿著報紙、公文包等東西不放,也不要插在衣袋裡。
不要在握手時爭先恐後,應當依照順序依次而行。
女士在社交場合戴著薄紗手套與人握手被允許,而男士無論何時都不能在握手時戴著手套。
除患有眼疾或眼部有缺陷者外,不允許握手時戴著墨鏡。
不要拒絕與他人握手,也不要用左手與他人握手,不要用雙手與異性握手。
與基督教徒交往時,不要兩人握手時與另外兩人相握的手形成交叉狀。這種形狀類似十字架,在他們看來是很不吉利的。
握手時不要把對方的手拉過來、推過去,或者上下左右抖個不停。
握手時不要長篇大論,點頭哈腰,濫用熱情,顯得過分客套。
握手時不要僅僅握住對方的手指尖,也不要只遞給對方一截冷冰冰的手指尖。
不要用很臟的手與他人相握,也不能在與他人握手之後,立即揩拭自己的手掌。
(三)名片的索取與接受禮儀
1 名片的索取
一般而言,索取名片不宜過於直截了當。其可行之法有四:其一,交易法;其二,激將法;其三,謙恭法;其四,聯絡法。
(1) 交易法
交易法是指「將欲取之,必先予之」。也就是說想索要別人的名片時,最省事的辦法就是把自己的名片先遞給對方。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當你把名片遞給對方時,對方不回贈名片是失禮的行為,所以對方一般會回贈名片給你。
(2) 激將法
所謂激將法是指有的時候遇到的交往對方地位身份比自己高,或者身為異性,難免有提防之心。這種情況下把名片遞給對方,對方很有可能不會回贈名片。遇到這一情況,不妨在把名片遞給對方的時候,略加詮釋,如「王總,認識您非常高興,不知道能不能有幸跟您交換一下名片」。在這種情況下,對方就不至於不回贈名片給你。即便他真的不想給你他也會找到適當地借口不至於使你很尷尬。
(3) 謙恭法
謙恭法是指在索取對方名片之前,稍做鋪墊,以便索取名片。比如見到一位研究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專家你可以說:「認識您非常高興,雖然我玩電腦已經四五年了,但是與您這種專業人士相比相形見絀,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夠繼續向您請教,不知道以後如何向您請教比較方便?」前面的一席話都是鋪墊,只有最後一句話才是真正的目的:索取對方名片。
(4) 聯絡法
謙恭法一般是對地位高的人,對平輩,或者晚輩就不大合適。面對平輩和晚輩時,不妨採用聯絡法。聯絡法的標准說法是:「認識您太高興了,希望以後有機會能跟您保持聯絡,不知道怎麼跟您聯絡比較方便?」
2 名片的接受
接受別人名片時,應有來有往,此外還需注意四點。對於第三點,尤其需要重視。
他人遞名片給自己時,應起身站立,面含微笑,目視對方。
接受名片時,雙手捧接,或以右手接過。不要只用左手接過。
接過名片後,要從頭至尾把名片認真默讀一遍,意在表示重視對方。
最後,接受他人名片時,應使用謙詞敬語。如「請您多關照」。
第四節 禮品禮儀
在商務交往中,禮品往往必不可少。它既是一種紀念品,又是一種宣傳品。選擇禮品,關鍵要看對象、看關系、看場合、看目的,並據此確定有所為,有所不為。
1 宜選的禮品
在商務交往中,宜選的禮品均應具有一定的宣傳性、紀念性、獨特性、時尚性,有時還應令其具有便攜性。
(1) 紀念性
在商務交往中,所使用的禮品要能達到使對方記住自己,記住自己的單位、產品和服務的作用,使雙方友善和睦地交往。總之讓對方記住自己是商務交往中禮品的主要功效之一。
(2) 獨特性
商務交往中禮品應具有獨特性。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力戒千人一面,否則就會給人以敷衍了事的感覺。
(3) 宣傳性
在商務交往中,首先要注意禮品的宣傳性,即在商務交往中所使用的禮品,意在推廣宣傳企業形象,並非賄賂、拉攏他人。
(4) 時尚性
禮品不僅要與眾不同,還應特別注意禮品時尚與否。總而言之,在商務交往中選擇禮品時,不能太落伍,否則效果會適得其反。
(5) 便攜性
當客人來自異地他鄉時,送給對方的禮品,要不易碎,不笨重,便於對方攜帶,否則會為對方平添煩惱,因此商務交往的禮品要注意它的便攜性。
2 忌選的禮品
不能送大額現金和有價證券,否則就有收買對方之嫌。與此同時還要注意,金銀珠寶也不適合送給別人。
粗製濫造的物品,和過季的商品,不能送給別人。否則有愚弄對方、濫竽充數之嫌。
不能送給對方葯品和營養品,否則有暗示對方身體欠佳之意。老外
有違社會公德和法律規章的禮品是不能送給別人的。比如涉及到黃、賭、毒之類的物品。 有違交往對象民族習俗、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的物品不能送給別人,否則有不尊重對方之嫌。
帶有明顯廣告標志和宣傳用語的物品不能送給別人,否則有利用對方,為自己充當廣告標志之嫌。
西方不用「賀」(流氓),菊花是死人專用。
㈢ 哪位高手告訴我一些正統的穿西裝的知識,我有重要的面試,和外國一個很古板的教授會面.謝謝
都過來,你慢慢看吧,呵呵。
談到西裝,它通常是現在公司企業從業人員、政府機關從業人員,在較為正式的場合男士著裝的一個首選。西裝,嚴格地來講是來自西方國家的一種制式服裝。西裝的穿著,有其自身的一定之規。
西裝從選擇、搭配的角度來講,有正裝西裝和休閑西裝的區別,首先我來談談休閑西裝和正裝西裝有什麼區別。正裝西裝和休閑西裝的最大區別在以下三個具體方面:色彩、款式、面料。
比較專業的講法,稱之為服飾三要素。一個會穿的人,是善於搭配的人,搭配什麼?搭配色彩、款式和面料。色彩、款式和面料是正裝西裝和休閑西裝的最大區別。
首先,顏色。從色彩的角度來講,正裝西裝的基本特點是單色的、深色的。單一顏色,深色。一般的是什麼顏色居多呢?一般是藍色居多,灰色居多,有時候也有咖啡色和黑色,但是黑色西裝一般是當做禮服穿著的。而休閑西裝,色彩上就會異彩紛呈,可以是單色的,也可以是艷色的,還可以是多色。有的顏色還不止一種顏 色。有的還有格或者條紋,或者是寶石藍的、灰藍的、淺藍的、咖啡的,或者是粉色的、綠色的、紫色的、黃色的都可以,比較隨意。而正裝西裝一般是藍、灰、黑 等幾種顏色,這是色彩方面的不同。
其次,面料。正裝西裝一般都是純毛面料,或者是含毛比例比較高的混紡面料。這種面料懸垂、挺括、透氣,顯得外觀比較高檔、典雅。當然其價格也比較貴。而休閑西裝的面料就無奇不有了,有麻的,還有皮的、棉的,比如條絨西裝就是棉的。還有真絲的,可謂無奇不有。 我有一次到日本去,人家還送了我一件號稱是什麼太空面料的西裝,後來一看才知道是塑料。外面有塗料而已。但是正式場合我們穿的西裝,很少有這種皮、麻、 絲、棉的。
沒有哪個國家的領導人、哪個企業的大老闆,在重要場合穿那樣的西裝。一般穿的都是毛料的。這樣西裝才會懸垂、挺括、透氣、舒服,自己穿著舒服,人家看著也舒服。
最後,款式。在款式方面,正裝西裝和休閑西裝最大的區別在哪裡呢?正裝西裝是套裝,而休閑西裝則是單件。我可以穿著黑褲子,上身穿藍色的西裝,但它不是套裝。套裝是色彩一樣的、面料一樣的、款式風格一致的,而休閑西裝則是單件的。正裝西裝一般是套裝,兩件套,或者三件套。但是很少見到穿休閑西裝有穿套裝 的。有的時候,冬天我也穿皮西裝,因為它耐臟,耐磨,還暖和。但是我絕對不會同時穿皮褲,因為我不開摩托。條絨西裝我也穿,但是我絕對不會在穿條絨西裝時,穿上一條條絨褲,那我就成了斑馬了。其實,衣兜也是個問題。休閑西裝一般都是明兜,明兜是什麼樣子的?就是沒有蓋的。而正裝西裝則屬於暗兜,它是有蓋的。公關人員一般而論,在重要場合所穿的西裝,都是正裝西裝。換而言之,深色套裝,白色襯衫,黑色制式皮鞋,通常是一名訓練有素的公關先生在大庭廣眾之前拋頭露面時的基本著裝選擇。
我看到一些公關人士穿的西裝,它有可能是有品牌的,也很昂貴,但是為什麼穿上就不好看呢?這就涉及到有關成規的問題。我們在談到著裝禮儀,說到遵守常規時總要強調的一句話:有所為,有所不為。那麼去看一個男士,他穿西裝,他會穿還是不會穿,主要應當考慮什麼問題?是穿著舒服重要呢?還是搭配合適重要呢?有一些穿法技巧上的問題要注意,我覺得主要是搭配得合適。比較專業的講法,講到一個男士穿西裝的問題時強調所謂的「三個三」。什麼叫「三個三」呢?穿西裝時有三大問題要注意,而每個問題里都有一個三字,所以叫「三個三」。
第一個「三」,三色原則。它規定:穿西裝正裝時,全身上下的顏色不能多於三種。我有個職業病,我在大庭廣眾之下見到一個男士,或被介紹與另外一位男士認識時,我一般不聽他自報家門,我也不過分迷信他名片上的頭銜。我一般喜歡把他身上的顏色數一數,我的經驗是:其人身上的服裝,三種顏色一般是正規軍,四種顏色一般是游擊隊,五種顏色一般比較傻外行了。身上顏色多於五種的一般不喜歡理他,因為他差勁死了,當然這是開玩笑的話。這是第一個「三」。當然休閑裝沒有這個問題,穿休閑西裝逛大街、軋馬路、吃飯、去玩都無所謂,沒必要打領帶的。
第二個「三」,三一定律。什麼叫三一定律呢?三一定律是告訴我們,男士在重要場合穿套裝出來的時候,身上有三個要件應該是同一個顏色。哪三個要件?鞋子、腰帶、公文包。它們應該是一個顏色,並且應該首先黑色。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懂行的男人都知道,看男人西裝有時候看不出名堂來。我有時發牢騷說男人很可憐,漂亮衣服沒得穿。不像女性穿的時裝,可以經常換。我們有什麼換的呢?除了西裝還是西裝,一個扣,兩個扣,三個扣,沒扣,沒多少差別。不穿西裝穿牛仔,不穿牛仔穿夾克,再就沒了。你上班的時候穿的則往往是制服,制服都是一樣的,頂多是號的大小不同。內行看門道,講究的男人花錢的地方是什麼呢?鞋子、 腰帶、公文包、手錶之類。這是男人身上的要件,飾品,也是重要的搭配。一名講究的男人在重要場合拋頭露面時,他的鞋子、腰帶、公文包應該是一個顏色,而且首選是黑色。這樣就比較好看。如果我現在戴的是金屬表帶的手錶,那麼金屬表帶的顏色,應該和我眼鏡鏡框的顏色一樣,和我皮帶扣的顏色一樣,這才叫協調。換 而言之,如果我現在戴的是一塊真皮表帶的手錶,它的表帶顏色應該也是黑的,和鞋子、腰帶、公文包的一樣,渾然一體、一氣呵成,比較好看。當然我也見過不在行的仁兄,我不止一次說過這個case。
我有一次見到一位仁兄腳穿白皮鞋,腰系紅腰帶,手拿咖啡色手袋,把我看暈了。人家還挺大方,和我打招呼:老金,你好。我邊上有人呢,我也只好自己給自己個台階下,我問他:老兄,今兒為什麼這么花呀?他告訴我:老子今年是本命年!他跟你劃的不是一套拳,不對路。所以這個三一定律非常重要。
第三個「三」,三大禁忌。有哪三大禁忌?三大禁忌指的是穿西裝時,有三個不能出洋相的地方。哪三個地方不能出洋相?其一,袖子上的商標不能不拆。你去買西裝,只要是在店裡買來的西裝,左邊袖子的袖口上都有一個綉上去的商標,有的時候還有一個純羊毛標志,那裡可能有兩豎。按照嚴格的說法,如果去買西裝,交錢刷卡之後,服務生要替你乾的頭一件事,就是要把商標拆掉,等於西裝啟封了。但是,我們國內有很多服務生不知道這件事情,還有的個別人知道了也不幹。久而久之,有不少男士誤認為袖子上有那麼一橫是名牌的標志。經常有人走路的時候有意做曲臂挺進狀,要露一手,我將其稱之為「草莽英雄」的基本特徵,當然這種人現在已經越來越少了。
其二,非常重要的涉外商務交往中忌穿夾克時打領帶。穿夾克打領帶,內外有別。夾克一般屬於休閑裝,一般來講,和領帶這種正裝的搭配,並不協調。當然穿夾克打領帶,也有一些情況是允許的。大體上來講穿夾克打領帶,有兩種情況是允許的:一是穿制服式夾克。現在社會上,有些行業,比如,工商、稅務、警察,他們有統一的夾克式制服。所謂制服,就是制式服裝,統一色彩、統一面料、統一設計、統一款式的服裝,是企業形象的標志。它願意什麼款式,就是什麼款式;願意什麼色彩,就是什麼色彩,別人管不著。說個難聽的,穿制服的話,即使是光膀子打領帶別人也管不著。我統一要求,我與眾不同,所以人家要穿夾克打領帶,如果是制服,是可以的。還有一種人是可以的,是什麼人呢?就是行業領導或者單位領導。他們在自己行業之內參加內部活動時可以如此穿著。我打個比方,我是一個市長, 夏天天氣很熱,我到工地去慰問建築工人,到街上去慰問執勤的交警。人家都在那兒揮汗如雨,我西裝革履去了,是不是有高高在上脫離群眾之感?所以,我很可能領帶也打,表示正規;但是我會換一個夾克,顯得我平易近人,這是一種趨同,心理學上把它叫親和效應。大家見和自己狀態近似的人,性格、習性、講究、打扮、語言、交談內容相近的人,容易產生共鳴。我們的一些領導同志,在其參加內部活動時,這樣的情況是常有的。但在對外交往是絕對不可以的。因為按照國際慣例,夾克屬於休閑裝,在外國人面前如果穿著夾克打領帶,又不是制服,也不是行業活動,那麼人家會笑你。
一次在一個非常重要的涉外商務談判中,外商先到了,我們有一位地方領導去了。地方領導一進門,穿著夾克進去,外商起來就走掉了。外商表示強烈的不滿,因為他認為穿夾克是表示對他不尊重。我們這位領導還不高興了,還跟我解釋,說他那個夾克是名牌,鱷魚的,法國鱷,嘴巴朝外的。我說:嘴巴朝上的義大利鱷也用,因為夾克根本就不是正裝。
其三,忌襪子出現問題。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講究的男士在重要場合出來時,襪子是有說道的。他有兩種襪子是不可以穿的。一是不穿白襪子。穿西裝的時候,穿制服的時候,穿皮鞋的時候,男人有個講究,襪子和皮鞋一個顏色最好看,渾然一體。還有一種選擇,就是襪子的顏色和褲子一個顏色,它也是很好看的。至 少穿深色,絕不穿淺色的或者花色的,那樣就會不倫不類。要穿靠近的顏色,近似色。說實話,我們一般男人穿襪子講究不多,一般男人穿襪子就講究一條,兩只是不是一種顏色!但是講究的人是絕對不穿白襪子的。
二是不穿尼龍絲襪。有素質的男人不會穿尼龍絲襪,而是要穿棉襪或者毛襪。尼龍絲襪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吸濕、 不透氣、容易產生異味,會妨礙交際,這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男士,我今天晚上請他吃飯,我們吃的是日本料理或韓國燒烤。吃日本料理,吃韓國燒烤,他能 穿尼龍絲襪嗎?他當眾一脫鞋,裡面有別樣的芬芳,能熏死耗子。外面還有三個窟窿,其中一個露出大拇腳趾頭。那時自己不舒服,人家也不舒服,這一點非常重要。
除了這「三個三」之外,我們需要注意什麼呢?具體來講,選擇西裝、搭配西裝,有一系列的問題要注意。
擇西裝時,首先要注意麵料、色彩。我們在選擇西裝的時候,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要選擇毛料,純正的、質地良好的面料,因為它懸垂、透氣、輕、薄、軟,是 高檔西裝的標志。從面料上來講,一般要選純毛面料。當然有時候要考慮到季節性差異,夏天很熱,就要選那種混紡的,含毛比例高的面料。
此外,選擇西裝一定要注意色彩,一定要注意,休閑裝和正裝西裝是有其色彩方面的區別的。如果是休閑西裝,那麼可以個性化。正裝西裝不討論個性,講究的是深色的、單色的。在一般情況下,藍色、灰色的西裝,應為男士所常備。
選擇西裝時,其次要注意版型。版型其實挺重要的,中國人穿衣服,一般很少有人有版型的概念。所謂版型,指的是西裝的外觀輪廓。嚴格地講,西裝有四大基本版型:
第一種版型,歐版西裝。歐版西裝是什麼樣的呢?歐板西裝實際上是在歐洲大陸,比如義大利、法國流行的。總體來講,它們都叫歐版西裝。最重要的代表品牌有傑尼亞、阿瑪尼、費雷。歐版西裝的基本特徵是什麼呢?基本輪廓是倒梯形。還不是倒三角形,不可能倒三角,是倒梯形,實際上就是肩寬收腰,這和歐洲男人比較高大魁梧的身材相吻合。我經常跟那些比較苗條的男士講,選西裝時,對這種歐版西裝,要三思而後行,因為我們一般的人不夠肩寬。雙排扣、收腰、肩寬,也是歐板西裝的基本特點。
第二種版型,英版西裝。它是歐版的一個變種。它是單排扣,但是領子比較狹長,和盎格魯-薩克遜人這個主體民族有關。盎格魯-薩克遜人的臉形比較長,所以他們的西裝領子比較寬廣,也比較狹長。它是三個扣。英版西裝,一般是三個扣子的居多,其基本輪廓也是倒梯型。兩側開衩叫騎馬衩,騎馬的時候比較方便,這是英版西裝的特點,還有一種衩是中間衩,中間開衩。 騎馬衩,實際上和英國人的馬術運動有關。
第三種版型,美版西裝。就是美國版的西裝,美國版西裝的基本輪廓特點是O型。它寬松肥大,適合於休閑場合穿。所以美版西裝往往以單件者居多,一般都是休閑風格。如果到過美國的話就會發現,美國人一般著裝的基本特點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就是寬衣大褲。強調舒適、隨意,是美國人的特點、美國人性格就是這樣的,要強調個性化。說實話,歐版西裝和美版西裝在我眼裡,都不大適合我們一般的華人穿著,比較適合我們穿的是什麼服裝呢?是一種有東方特點的版型,日本版西裝。
第四種版型,日版西裝。日版西裝的基本輪廓是H型的。它適合我們亞洲男人的身材,沒有寬肩,也沒有細腰。一般而言,它多是單排扣式,衣後不開衩。這樣的服裝穿在我們身上,比較得體。日本版西裝大部分是無衩的,為什麼?因為我們身材不高大。而西方人一米八五,都是很常見的。我們的身高一般大概也就是一米七五、一米七八吧。如果個子比較矮小的話,兩側開了很高的衩,傻乎乎的,搞不好也把褲腰帶都露出來了,不好看。
選擇西裝時,再次要注意款式。正裝西裝一般是套裝。套裝又分為兩件套和三件套。套裝肯定不是單件。一件上衣,一條褲子,這是兩件套。一件上衣,一條褲子,還有一件西裝背心,這是三件套。一般來講,一般場合穿兩件套套裝就可以了。非常重要的場合,或者是地位身份非常高的人,可以選擇三件套西裝。三件套西裝有個好處,就是使你的形象顯得更加干凈利索,比如,穿襯衫要掖到褲腰裡去的,有的時候動作一大,比如我在課堂上一伸胳膊一輪腿,沒准襯衣就出來了。露出一截秋褲,或者內褲高於外褲,常有這種事情發生。如果穿個西裝背心的話,就等於把接縫的地方擋住了。歐美男士在重要場合穿燕尾服,西式禮服的時候,都使用腰封。腰部有一段非常寬大的綢緞用以束腰。實際上就是把襯衫和秋褲接縫的地方擋住了,這樣就比較典雅、筆挺。
從款式上來講,還有一個開氣的問題,開氣我們一般叫開衩。兩側開衩叫騎馬衩,騎馬的時候比較方便,這是英版西裝的特點,還有一種衩是中間衩,中間開衩。 騎馬衩,實際上和英國人的馬術運動有關。騎馬時這個西裝如果大小不協調,或者不注意的話,一下子就壓到屁股下面去了,所以他上去一撩,西裝就能夠搭配馬的兩側。中間衩是比較特殊的一種款式。但是日本版西裝大部分是無衩的,為什麼?因為我們身材不高大。而西方人一米八五,都是很常見的。我們的身高一般大概也就是一米七五、一米七八吧。如果個子比較矮小的話,兩側開了很高的衩,傻乎乎的,搞不好也把褲腰帶都露出來了,不好看。
講到款式的時候,要注意扣子的多少。首先要講的是雙排扣和單排扣的區別。雙排扣西裝,一般更多地具有時裝性質,表現男人的典雅和別致,往往適合於社交場合選擇。而單排扣西裝更適合作為公務套裝,英語有個詞叫商務套裝,suit,指的就是單排扣套裝。單排西裝又有兩個扣、三個扣,甚至四個扣的區別,什麼樣的最正式呢?兩粒扣最正式,三粒扣也可以,三粒扣比較古典一些。但是四粒扣、五粒扣或者一粒扣,甚至沒有扣的,則具有時裝和休閑的性質。
選擇或穿著西裝時,最後要遵守相關細則。穿西裝時,我們一般強調幾大細則,剛才我所講的「三個三」是大政方針,此外還有細則。
細則之一,衣扣的系法。單排扣西裝的扣子的系法,有什麼講究呢?最基本的講究,就是下面那粒扣子永遠不系。如果是兩個扣的話,肯定就是下面那裡可不系。那三粒或者四粒扣怎麼辦呢?三粒扣,四粒扣也是下面那個不系,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最上面的扣子不系,上下可以更敞開一些,這是比較時尚的穿法。但是很正規的穿法,只是下面那顆扣子不系。但是千萬千萬要注意,不要所有的扣子都不系,所有的扣子都不系就會顯得比較傻,成為休閑西裝了。
細則之二,西裝口袋裡面放的東西越少越好。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有的同志把西裝當作工作裝穿。西裝上衣,下面兩側口袋裡面原則上是不裝東西的,東西只裝在這個內兜里。我有個建議,如果西裝是剛買來的話,口袋都是封著的,那個線就不要拆掉,拆掉了就會放東西。不要拆它,它會比較協調。西裝內側口袋可以放什麼呢?可以放鋼筆、名片,其他的也不要放。其他東西放哪裡?放到自己的公文包里去,包括手機之類。「男人看腰」,腰上不要掛東西。那些東西放到包里去。
細則之三,襯衫的穿法。襯衫只能穿一件。在正式場合穿的襯衫,應為白襯衫,單色的,沒有過多圖案的,格子的、條紋的之類盡量少穿,彩色的一般不要穿。特別要注意的是,長袖襯衫是正裝,短袖襯衫則是休閑裝,後者不宜用來搭配西裝。長袖襯衫有幾個細節要注意。第一個細節,長袖襯衫裡面要穿內衣、背心的時候,要注意,領型要選U領或者V型,不能使之露出來。否則穿個高領襯衫,會露出一些花絮,有的同志說他一趴就會露出一截襯衫,露出一截羊毛衫,再露出一段內衣,跟梯田似的,非常不好看。還要注意,如果打領帶的話,上面扣子要繫上。不打領帶的話,襯衫上面那個扣子可以不系。如果是T恤配休閑裝 也可以,但是配正裝就不可以。
根據襯衫領子的不同,西裝襯衫分為很多類型。像我們一般配西裝的襯衫是什麼呢?是方領襯衫或者長領襯衫,此外還有一種襯衫叫扣領襯衫。那種襯衫尖上有個扣眼,把領帶打好之後,等於把領帶固定住。扣領是美式襯衫。還有立領襯衫。它的領子是立的,等於把襯衫領子外面這圈鉸掉了,立領襯衫一般是時裝穿法,或者休閑穿法,配休閑裝可以。還有一種翼領襯衫。翼領襯衫,就是領尖翻了一個邊過來,配什麼呢?配蝴蝶結的,穿燕尾服、穿禮服時用的。如果現在一位男士打了一個蝴蝶結,就是一個典雅的boy,即服務生。如果穿禮服的話,則是另外一回事。
細則之四,領帶及配飾。領帶可打可不打,穿套裝一定是要打領帶的,不穿套裝是可以不打領帶的,不穿西裝是絕對不打領帶。領帶一般要注意顏色。正式場合最好選單一顏色,就是不要有花紋的。要選什麼顏色呢?可以和西裝一個顏色,比如藍西裝打藍色的領帶,灰色的西裝打灰色的領帶。此外還可以選紫紅色領帶,比較莊重而熱情。艷色領帶,粉的、白的、綠的,盡量少打,領帶如果有圖案的也可以,但是圖案要簡潔,格子、條紋、點最佳。不要讓領帶上面色彩紛呈,阿貓、阿狗、熊貓盼盼、米老鼠、唐老鴨,再整一個美人的大嘴巴,再印上幾個字,難得糊塗、聖誕快樂,這些都不合適。這些都是演藝界人士的選擇,公關男士一般不選。
最後還有一點要注意,領帶夾的用法。講究的男士在重要場合,飾物要少而精。穿西裝時,手錶與包是最重要的飾物。此外,如果要選飾物的話,還可以選裝飾性的袖扣。裝飾性袖扣配法式襯衫,法式襯衫是翻邊的,它實際上是把那個翻邊的襯衫,下面固定了之後把袖扣穿上去,這是比較好看的。因為男人在辦公桌前,兩只手放在桌上,這個裝飾袖扣正好露出來,堂而皇之的展示自己與眾不同的獨特品位。
領帶夾可用可不用。一般時尚的穿法,是不用領帶夾的。只有兩種人用領帶夾: 其一,穿制服的人。像我們剛才講的,工商、稅務、警察、軍人,航空公司的人他們用領帶夾,他們領帶夾上有國徽、警徽、航空公司徽記,CIS。其二,VIP。高級官員、高級將領、大老闆,因為他們在大庭廣眾之下,眾目睽睽,引人注目。比如我們去喝湯,如果沒有外人的話,端著碗就灌。而講究的人是不灌的,彎腰,以調羹舀食。那你想想,他的領帶如果不夾注的話,一彎腰,誰先喝湯呢?領帶。其實時尚一族打領帶時,是不用領帶夾的。乍暖還寒時候,我去游春散步,漫步疾走之時,領帶不受領帶夾的束縛,隨風飄舞。說個時尚一點的,很酷,這是男人的味道。領帶是要飄的,誰夾住它誰傻得很呀。
B.襯衫 Shirt
優質襯衫都有硬質領襯來配合領口的形狀,不過現代襯衫的領襯一般是塑料的,有些高檔定製襯衫還會選擇黃銅領襯。領襯能夠保持領口形狀,尤其是系領帶的時候,領襯能讓襯衫的領口不卷邊。
襯衫的領子一定要合適,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緊。我們量領子時,要從喉結的下面開始量,然後放出1~1.25英寸,最重要的是襯衫領口要合得攏。如果太緊,整天都會感到不舒服;更糟糕的是如果較胖的人在穿領口太緊的襯衫,會顯得更臃腫。
襯衫最普及的顏色當然是白顏色了,當下中國男士們最喜歡的也是白色襯衫,但是在西方國家,男士襯衫的顏色就有很多變化,比較活潑流行的有藍色、粉紅、粉藍、嫩黃、粉紫的,還有大大小小的條紋和圖案。
如果襯衫是有圖案的,那你的領帶最好不要有圖案。
現在非常流行的是深顏色襯衫,像藏青色、黑色。這時搭配領帶就很有意思——黑襯衫配黑領帶,或者領帶、襯衫同一種顏色,都非常時髦。
戴領帶時穿襯衫要很貼身,不戴領帶時穿襯衫可以放鬆一點兒。但如果你穿的是有扣領的襯衣,一定要把領角的扣子扣上。
C.領帶 Tie
男士打扮的焦點是領帶,領帶是不可或缺的裝飾品。也就是說,即使西裝和襯衫都很好,如果領帶不對,那就全不對了。而且領帶會給你每天帶來不同的變化,這對於男人來說更有意義。
*領帶與襯衫的搭配:應該根據你的襯衫來挑選領帶的顏色。
最好的兩種顏色是紅和藍、或以黃色為主並帶有圖案的。色彩的搭配有規則的,例如,襯衫是白色的,那麼領帶上的圖案就應該帶有一點兒白色。領帶中的白色能襯托出襯衫的白色,這樣效果好,在和藏青色、深灰色西裝配,能產生多種視覺效果。換成藍襯衫,道理是一樣的。帶一點兒藍色的領帶配什麼藍色襯衫都可以。不同的領帶配上同一件襯衫,能產生出不同的視覺效果,這是非常經濟的辦法。
㈣ 穿西裝時的三大禁忌是什麼
第一個原則:三色原則,也就是說身上的的色彩不超過三種
第二個原則:三一定律:在港台又叫三一律。就是在休閑,睡覺,散步時不穿西裝。比如睡覺時穿西裝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挺屍」,再如:到市場買菜時不穿西裝,買菜穿西裝的唯一好處就是:菜價因此而上漲百分之十!這是國際慣例!
第三個原則:叫三大禁忌。1,穿西裝時袖子上的商標不拆。專業講法穿西裝不拆袖子上的商標被稱為「氓流的基本特徵」。2,穿白色襪子。大家都知道男士正裝西裝就是灰色,深藍色或是黑色。穿黑色西裝穿白色襪子被稱為「村夫莽漢的基本特徵」,但只有一種情況,就是穿白色西裝時穿白色襪子!另外不能穿尼龍襪子。3,領帶的打法。不打一拉得領帶,最好帶真絲的!另外,打領帶最忌諱的就是穿夾克打領帶,(這一點我們經常見的,在清華里就有啊!)在外國人眼裡,穿夾克打領帶是「具有中國特色的260度做法」(就是比250還弱智的那一種)
其它的還有,你像在正規場合不能穿皮西裝,不能穿布鞋,不能穿涼鞋等等!
不過上述情況都是在較正規的場合,比如像商務交往,商務談判,涉外交往尤為嚴重!
㈤ 穿西服的三大禁忌
1、忌袖子上的商標不拆。
在店裡買來的西裝,左邊袖子的袖口上都有一個綉上去的商標,或者有兩豎的純羊毛標志。在買西裝交錢刷卡之後,服務生要做頭一件事,就是要把商標拆掉,等於西裝啟封了。但是,國內有很多服務生不知道這事,有的知道了也不幹。久而久之,有男士誤認為袖子上有那麼一橫是名牌的標志。
2、非常重要的涉外商務交往中忌穿夾克時打領帶。
穿夾克打領帶,內外有別。夾克一般屬於休閑裝,一般來講,和領帶這種正裝的搭配,並不協調。當然穿夾克打領帶,也有一些情況是允許的:一是穿制服式夾克。現在社會上,有些行業,比如,工商、稅務、警察,他們有統一的夾克式制服。所謂制服,就是制式服裝,統一色彩、統一面料、統一設計、統一款式的服裝,是企業形象的標志。它願意什麼款式,就是什麼款式;願意什麼色彩,就是什麼色彩,別人管不著。如果是制服,穿夾克打領帶是可以的。
3、忌襪子出現問題。
在重要場合有幾種襪子是不可以穿的:一是白襪子,穿西裝的時候,穿制服的時候,穿皮鞋的時候,男人有個講究,襪子和皮鞋一個顏色最好看,渾然一體。還有一種選擇,就是襪子的顏色和褲子一個顏色,它也是很好看的。至少穿深色,絕不穿淺色的或者花色的,那樣就會不倫不類。要穿靠近的顏色,近似色。二是尼龍絲襪,尼龍絲襪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吸濕、不透氣、容易產生異味,會妨礙交際,穿襪要穿棉襪或者毛襪,這點是非常重要的。三是爛襪,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㈥ 穿衣服打領帶,領帶的真正用途是什麼
第一,領帶有裝飾作用:這是全世界公認的,也是大家打領帶的首要原因。
第二,領帶有保暖作用:打了領帶,脖子馬上會暖和許多,尤其是刮風的日子。
第三,領帶可以代替扣子:假如襯衫領口的口子脫落,領帶往上面一系,基本上天衣無縫。
第四,可以擦嘴:假如哪天出門忘了帶紙巾,吃過飯以後,拉出領帶一擦嘴,比紙巾還方便——不用送垃圾桶。
第五,可以當腰帶。
第六,可以當抹布:帶著女朋友去公園溜達,累了,坐石凳,結果發現石凳很臟,順手操起領帶,三下五去二,擦了個乾乾凈凈——就是回去要立馬洗領帶。
第七,可以當禮物。
第八,可以當繩子。
㈦ 穿西裝為什麼要打領帶
1、因為穿西裝戴領帶是一種社交禮儀。穿西裝應系領帶,長度以到皮帶扣處為宜,如果穿馬甲或毛衣時,領帶應放在它們後面,領帶夾一般夾在襯衫的第四五個鈕扣之間。
2、領帶常能體現出佩戴者的年齡、職業、氣質、文化修養和經濟能力等等,它同其服飾一樣是人類獨有的文化特徵。
3、領帶的產生受地理氣候、生活習俗及審美情趣的影響,也是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變化的一種客觀反映,同時它作為物質與文化的產物順應著歷史的潮流,在求新求美中,處於不斷的演變發展之中。
(7)穿夾克打領帶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西裝與領帶搭配方式:
1、穿銀灰、乳白色西服,適合配戴大紅、朱紅、墨綠、海藍、褐黑色的領帶,會給人以文靜、秀麗、蕭灑的感覺。
2、穿紅色、紫紅色西服,適合配戴乳白、乳黃、銀灰、湖藍、翠綠色的領帶,以顯示出一種典雅華貴的效果。
3、穿深藍、墨綠色西服,適合佩帶橙黃、乳白、淺藍、玫瑰色的領帶,如此穿戴會給人一種深沉、含蓄的美感。
4、穿褐色、深綠色西服,適合配戴天藍、乳黃、橙黃色的領帶,會顯示出一種秀氣飄逸的風度。
5、穿黑色、棕色的西服,適合配戴銀灰色、乳白色、藍色、白紅條紋或藍黑條紋的領帶,這樣會顯得更加莊重大方。
參考資料:
網路-領帶
㈧ 禮儀中的著裝三件原則是什麼
西裝穿著講究「三個三」,即三色原則、三一定律、三大禁忌。
(1) 三色原則
三色原則的含義是指男士在正式場合穿著西裝套裝時,全身顏色必須限制在三種之內。
(2) 三一定律
三一定律的含義是指男士穿著西服、套裝外出時,身上有三個部位的色彩必須協調統一,這三個部位是指鞋子、腰帶、公文包的色彩必須統一起來。最理想的選擇是鞋子、腰帶、公文包皆為黑色。鞋子、腰帶、公文包是白領男士身體上最為引人矚目之處,令其色彩統一,有助於提升自己的品味。
(3) 三大禁忌
三大禁忌簡言之是指在正式場合穿著西服、套裝時,不能出現的三個洋相。
西服穿著的三大禁忌
袖口上的商標沒有拆:袖口上的商標應該在買西裝付款時就由服務人員拆掉。如果在穿著西裝時,袖口上的商標還沒有拆掉,就顯得不懂行了。
在正式場合穿著夾克打領帶:領帶和西裝套裝是配套的,如果是行業內部的活動,比如說領導到本部門視察,穿夾克打領帶是允許的。但是在正式場合,夾克等同於休閑裝,所以在正式場合,尤其是對外商務交往中,穿夾克打領帶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正式場合穿著西服、套裝時襪子出現問題:一般人而論,穿襪子講究不多,最重要的講究是兩只襪子應該顏色統一。但在商務交往中有兩種襪子以不穿為妙,第一是尼龍絲襪,第二是白色襪子。
㈨ 打領帶有什麼講究
打領帶最忌諱的就是穿夾克打領帶.在外國人眼裡,穿夾克打領帶是「具有中國特色的260度做法」(就是比250還弱智的那一種) 其它的還有,你像在正規場合不能穿皮西裝,不能穿布鞋,不能穿涼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