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領帶用法 » 蘇聯元帥星怎麼帶在領帶上

蘇聯元帥星怎麼帶在領帶上

發布時間: 2022-08-29 02:24:53

⑴ 請問在俄羅斯軍隊的高級軍事技術人員為什麼他們佩戴的是蘇聯時期大將標志(有點像蘇元帥軍銜

一枚大星+一枚合成兵符號(五星圍月桂枝圖案),本來就是七十年代以後大將的軍銜肩章圖案,由以前的四顆星改成這樣的。兵種元帥則基本一直是一枚大星+兵種符號,兵種主帥是一枚大星圍月桂枝+兵種符號

⑵ 蘇聯元帥肩章圖片

蘇聯的元帥軍銜共分四級,「蘇聯大元帥」為第一級,「蘇聯元帥」和「蘇聯海軍元帥」同為第二級;「軍兵種主帥」為第三級;「軍兵種元帥」為第四級。

「軍兵種元帥」與陸軍步兵的軍銜「大將」為同級軍銜,所以軍兵種元帥不應歸入蘇聯元帥級軍銜,而應歸入將官軍銜。

但蘇聯一度將大將軍銜圖案改為一顆大星,類似元帥的肩章圖案布局,和軍兵種元帥肩章圖案布局類似,且大將也佩戴元帥星,故也有人認為大將也應屬於蘇聯的元帥級軍銜。

前蘇聯時期,共先後授予1人「蘇聯大元帥」軍銜,40人「蘇聯元帥」軍銜,3人「蘇聯海軍元帥」軍銜,13人蘇聯「軍兵種主帥」軍銜(空軍主帥7人,炮兵主帥4人,裝甲兵主帥2人),60人蘇聯「軍兵種元帥」軍銜(空軍元帥25人,海軍元帥9人,炮兵元帥10人,裝甲兵元帥6人,工程兵元帥6人,通信兵元帥4人)。

⑶ 蘇聯的元帥級別是怎麼分的

元帥星 元帥章蘇聯的元帥軍銜共分四級,「蘇聯大元帥」為第一級,「蘇聯元帥」和「蘇聯海軍元帥」同為第二級;「軍兵種主帥」為第三級;「軍兵種元帥」為第四級。 前蘇聯時期,共先後授予1人「蘇聯大元帥」軍銜,40人「蘇聯元帥」軍銜,3人「蘇聯海軍元帥」軍銜,13人蘇聯「軍兵種主帥」軍銜(空軍主帥7人,炮兵主帥4人,裝甲兵主帥2人),60人蘇聯「軍兵種元帥」軍銜(空軍元帥25人,海軍元帥9人,炮兵元帥10人,裝甲兵元帥6人,工程兵元帥6人,通信兵元帥4人)。 與西方國家向被授予元帥軍銜者授予權杖的習慣不同,蘇聯向被授予元帥元帥軍銜者授予「元帥星」證章。其章體系一枚外金內鉑鑲以鑽石並用絲質綬帶掛在頸項上的同心五角星證章。其中蘇聯元帥、蘇聯海軍元帥的「元帥星」的直徑略大於授予軍兵種主帥、元帥和合成軍大將的元帥星證章。並通過綬帶的顏色去區別軍兵種: 蘇聯元帥、蘇聯海軍元帥、合成軍大將:紅色(蘇聯大元帥並未專門設計證章,斯大林佩戴蘇聯元帥證章)。空軍主帥、元帥:天藍色。炮兵主帥、元帥:金色。裝甲兵主帥、元帥:深紅色。工兵主帥、元帥:紫紅色。通訊兵主帥、元帥:藍色。海軍元帥:碧綠色 。

⑷ 圖說如何識別二戰前期蘇軍軍銜標識

蘇聯元帥:為蘇聯工農紅軍最高軍銜,菱形領章,底板為紅色,上兩邊綉金邊,用金線刺綉一顆月桂枝環繞的大金五角星,月桂枝交叉處有「鐮刀和錘子」符號,袖章為矢型,主圖與領章一樣,也是一顆金星,外加月桂枝和鐮刀錘子圖。

蘇聯邊防軍的綠帽子,注意帽牆不是藍色的,是黑色的!

⑸ 蘇聯大元帥的肩章

蘇聯大元帥肩章有幾種設計方案,其中一種圖案與蘇聯元帥接近,亦為國徽和「元帥星」,不同的是「元帥星」周圍有麥穗。但從二戰結束後斯大林的照片和畫像上看,都是佩帶元帥軍銜。

⑹ 蘇聯元帥的「元帥星」證章

與西方國家向被授予元帥軍銜者授予權杖的習慣不同,蘇聯向被授予元帥元帥軍銜者授予「元帥星」證章。其章體系一枚外金內鉑鑲以鑽石並用絲質綬帶掛在頸項上的同心五角星證章。其中蘇聯元帥、蘇聯海軍元帥的「元帥星」的直徑略大於授予軍兵種主帥、元帥和合成軍大將的元帥星證章。並通過綬帶的顏色去區別軍兵種: 蘇聯元帥、蘇聯海軍元帥、合成軍大將:紅色(蘇聯大元帥並未專門設計證章,斯大林佩戴蘇聯元帥證章) 空軍主帥、元帥:天藍色 炮兵主帥、元帥:金色 裝甲兵主帥、元帥:深紅色 工兵主帥、元帥:紫紅色 通訊兵主帥、元帥:藍色 海軍元帥:碧綠色

⑺ 元帥星的由來

蘇聯元帥軍銜是根據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和蘇聯人民委員會1935年9月22日《關於在工農紅軍中實行軍銜制》的決議在武裝力量中設立的,決議規定,「蘇聯元帥」軍銜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政府授予那些在領導軍隊的事業中有傑出功勛者。元帥軍銜由此出現在蘇軍之中。
1935年11月20日,舉行了蘇聯元帥軍銜的首次授銜儀式。有5名傑出的軍事將領獲此殊榮,他們分別是:蘇聯國防人民委員克里門特·葉弗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1881年-1969年)、蘇聯副國防人民委員會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1893年-1937年)、工農紅軍總參謀長亞歷山大·伊里奇·葉戈羅夫(1885年-1939年)、工農紅軍騎兵總監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1883年-1973年)和遠東紅旗特別集團軍司令瓦西里·康斯坦丁諾維奇·布留赫爾(1890年-1938年)。
蘇聯衛國戰爭前,即1940年5月7日,有3人同時榮膺蘇聯元帥軍銜。他們分別是:蘇聯國防人民委員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鐵木辛哥(1895年-1970年)、蘇聯副國防人民委員兼總軍械部部長格里戈里·伊萬諾維奇·庫利克(1890年-1950年)和總參謀長鮑里斯·米哈伊洛維奇·沙波什尼科夫(1882-1945年)。
1940年9月2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頒布命令,宣布設立「蘇聯元帥」的識別標志――「元帥星」。與此同時,還發給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特別證章及證書。該標志從1955年3月3日起也開始授予蘇聯海軍元帥。
蘇聯元帥和蘇聯海軍元帥佩戴的「元帥星」證章是一枚中央隆起的雙棱面發光的金質立體五角星,五角星外接圓的直徑為44.5毫米。大五角星內同心套裝一個白金製作的小五角星。大五角星的各內角相交處各鑲嵌一粒鑽石,五粒鑽石總重3.06克拉(1克拉為0.2克);白金小五角星外接圓的直徑為23毫米,它正中鑲嵌一粒重2.62克拉的大鑽石;五隻角表面共鑲嵌了總重1.25克拉的25粒細粒小鑽石。「元帥星」的側面高是8毫米,上角尖背面是平的有安裝鑽石的透孔和白金的安裝端,整個「元帥星」總重是36.6克。這樣的「元帥星」一共製作了200個。

⑻ 元帥的標志誰什麼

1940 年9月2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發布命令,設立蘇聯元帥軍銜的標志——元帥星。1955 年3月3日設立的蘇聯海軍元帥也佩帶同樣的「元帥星」。中央隆起的金質立體五角星,五角星外圓直徑為44.5毫米,五角星內同心套裝一個白金製作的直徑為2.3厘米的小星,厚度為8毫米。外星每兩角處鑲嵌一顆鑽石,五顆鑽石總重3.06克拉,白金五角星正中先前一顆大鑽石,重2.62克拉,五個角上有25顆小鑽石,重1.25克拉。「元帥星」最上角有個長1.4厘米的小環,穿有紅色絲質綬帶,綬帶寬3.5厘米。「元帥星」規定佩帶在元帥禮服領口正下方或領帶結上。「元帥星」的授予有一個隆重的儀式,由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頒發。同時頒發一張特別證書。蘇聯元帥或蘇聯海軍元帥在去世或被降銜後,「元帥星」必須上交。「元帥星」制.造了200多個。在蘇聯解體、蘇聯元帥(MSU)和蘇聯海軍元帥(AFSU)廢除後,俄羅斯繼續使用「元帥星」。1997年11月21日,葉利欽總統授予國防部長謝爾蓋耶夫元帥軍銜,並授予「元帥星」。 1943 年2月27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頒布命令,設立炮兵、裝甲兵主帥軍銜,並相應設立「主帥星」。這種「主帥星」與「元帥星」大致相同,只不過尺寸小一些,兩角交接處不鑲嵌鑽石。1944 年3月20日設立通信兵主帥軍銜,同樣設立「主帥星」。1962年6月5日命令可以授予海軍元帥,1974年11月1日命令可以授予資深大將。「主帥星」中心鑽石重2.04克拉,五角上放置25顆0.91 克拉鑽石。金星直徑4.2 厘米,白金星直徑2.1厘米,厚度同樣為0.8厘米。「主帥星」大約制.造了370個。 1940年,最初的「元帥星」有多種設計樣式。

⑼ 元帥星的介紹

「元帥星」是前蘇聯和俄羅斯武裝力量中獲得高級軍銜的軍人的特別證章。「元帥星」特別證章作為原蘇軍部分高級軍官除其軍銜標志之外的另一種地位、權勢和榮譽的特殊象徵與標志,是伴隨著原蘇聯元帥軍銜的產生以及前蘇軍高級軍官軍銜體制的發展而出現並發展的。它由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或俄羅斯總統批准頒發。蘇聯的各級各種元帥和大將,佩戴著各種不同的「元帥星」,但蘇聯大元帥沒有「元帥星」。「元帥星」亦不同於其它的勛章,它自成體系,其數量很少。

⑽ 二戰蘇聯軍銜劃分

一、 最高軍銜:蘇聯元帥(1);
二、 陸軍和空軍指揮員和士兵軍銜,共5等14級:
1、高級指揮員:一級集團軍級(2)、二級集團軍級(3)、軍級(4)、師級(5)、旅級(6)


2、上級指揮員:上校(7)、少校(9);
3、中級指揮員:大尉(10)、上尉(11)、中尉(12);
4、初級指揮員:大士(15)、副排級(16)、班級(17);
5、紅軍戰士:紅軍戰士(19)
三、 海軍指揮員和士兵軍銜,共5等13級:
1、高級指揮員:一級艦隊級(2)、二級艦隊級(3)、一級分艦隊級(4)、二級分艦隊級(5)

、海軍上校(6);
2、上級指揮員:海軍中校(7)、海軍少校(9);
3、中級指揮員:海軍大尉(10)、海軍上尉(11)、海軍中尉(12);
4、初級指揮員:海軍大士(15)、海軍班級(17);
5、紅海軍戰士:紅海軍戰士(19)
四、 軍隊政工人員軍銜,共3等9級:
1、高級政工人員:一級集團軍政委級(2)、二級集團軍政委級(3)、軍政委級(4)、師政委

級(5)、

旅政委級(6);
2、上級政工人員:團政委級(7)、營政委級(9);
3、中級政工人員:大尉政治指導員級(10)、上尉政治指導員級(11);
五、 陸軍和空軍技術人員軍銜,共3等9級:
1、高級(技術)主管人員:集團軍級工程師(3)、軍級工程師(4)、師級工程師(5)、旅級

工程師(6);
2、上級(技術)主管人員:一級軍事工程師(7)、二級軍事工程師(9);
3、中級(技術)主管人員:三級軍事工程師(10)、一級軍事技術員(11)、二級軍事技術員(

12)
六、 海軍工程技術人員軍銜,共3等9級:
1、高級(技術)主管人員:艦隊級工程師(3)、一級分艦隊級工程師(4)、二級分艦隊級工程

師(5)、

三級分艦隊級工程師(6);
2、上級(技術)主管人員:一級軍事工程師(7)、二級軍事工程師(9);
3、中級(技術)主管人員:三級軍事工程師(10)、一級軍事技術員(11)、二級軍事技術員(

12)
七、 各軍兵種各勤務部門軍事經濟和行政人員軍銜,共3等9級:
1、高級(軍需、行政)主管人員:集團軍級軍需(3)、軍級軍需(4)、師級軍需(5)、旅級

軍需(6);
2、上級(軍需、行政)主管人員:一級軍需員(7)、二級軍需員(9);
3、中級(軍需、行政)主管人員:三級軍需員(10)、一級軍需技術員(11)、二級軍需技術員

(12)
八、 各軍兵種各勤務部門軍醫人員軍銜,共3等9級:
1、高級(軍醫)主管人員:集團軍級軍醫(3)、軍級軍醫(4)、師級軍醫(5)、旅級軍醫(6

);
2、上級(軍醫)主管人員:一級軍醫(7)、二級軍醫(9);
3、中級(軍醫)主管人員:三級軍醫(10)、主任助理軍醫(11)、助理軍醫(12)
九、 各軍兵種各勤務部門獸醫人員軍銜,共3等9級:
1、高級(獸醫)主管人員:集團軍級獸醫(3)、軍級獸醫(4)、師級獸醫(5)、旅級獸醫(6

);
2、上級(獸醫)主管人員:一級獸醫(7)、二級獸醫(9);
3、中級(獸醫)主管人員:三級獸醫(10)、主任助理獸醫(11)、助理獸醫(12)
十、 軍事司法人員,共3等9級:
1、高級(軍事司法)主管人員:集團軍級軍法官(3)、軍級軍法官(4)、師級軍法官(5)、

旅級軍法官(6);
2、上級(軍事司法)主管人員:一級軍法官(7)、二級軍法官(9);
3、中級(軍事司法)主管人員:三級軍法官(10)、軍法官(11)、初級軍法官(12)
根據有關蘇聯法律、蘇軍條令規定,從1935年起,對軍人類別的稱謂作了一些變化:在法規條文

中,將各類指揮員/政工人員/主管人員統稱為「首長」,並按軍銜區分為高級、上級、中級、初

級。
1935年12月3日,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和蘇聯人民委員會制定並發布了蘇聯紅軍的軍銜領章、袖章

等軍銜識別標志。軍銜領章區分為軍服領章和軍大衣領章兩種(蘇聯元帥的軍服領章和軍大衣領

章相同),軍銜袖章區分為指揮員軍銜袖章和政工人員標志袖章兩種。軍銜領章以不同數量的五

角星、菱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符號區分軍銜,中級以上指揮人員的領章鑲金色邊(除領

口外),其他人員的領章非紅色地的用紅色邊、紅色地的用黑色邊,同時在領根綴軍兵種勤務符

號。
蘇聯元帥:一顆大金星;
高級首長:一級集團軍級一顆小金星、四顆菱形,二級集團軍級四顆菱形,軍級三顆菱形,師級

二顆菱形,

旅級一顆菱形;
上級首長:上校三顆長方形,少校二顆長方形;
中級首長:大尉一顆長方形,上尉三顆正方形,中尉二顆正方形;
初級首長:大士四顆三角形,副排級三顆三角形,班級二顆三角形;
紅軍戰士:紅軍戰士無符號。
指揮員軍銜袖章為金色、紅色角形飾條(角向下),佩戴在軍服、軍大衣袖子上。政工人員袖章

為綉金色鐮刀和錘子圖案的紅地金邊五角星。
在蘇聯紅海軍中,軍銜標志為軍服袖章,用數量不同、寬窄不同的金色橫條紋、角線、金五星、

政工標志(綉金色鐮刀和錘子圖案的紅地金邊五角星)、紅五星標示軍銜。
一級艦隊級:1顆金星、1條寬條紋、4條中條紋;
二級艦隊級:1顆金星、1條寬條紋、3條中條紋;
一級分艦隊級:1顆金星、1條寬條紋、2條中條紋;
二級分艦隊級:1顆金星、1條寬條紋、1條中條紋;
海軍上校:1顆紅星、1條寬條紋;
海軍中校:1顆紅星、4條中條紋;
海軍少校:1顆紅星、3條中條紋;
海軍大尉:1顆紅星、2條中條紋、1條窄條紋;
海軍上尉:1顆紅星、2條中條紋;
海軍中尉:1顆紅星、1條中條紋;
海軍大士:1顆紅星、4條角線;
海軍班級:1顆紅星、2條角線;
紅海軍戰士:1顆紅星。
紅海軍的政工人員用政工標志(綉金色鐮刀和錘子圖案的紅地金邊五角星)替代指揮員的金星、

紅星,軍銜稱謂與陸軍政工人員相同。
這時期蘇聯軍銜帶有明顯的職銜混淆的痕跡。為方便各位理解,將各種軍銜與當時通用軍銜對別

如下:
蘇聯元帥——元帥
一級集團軍級、一級艦隊級——上將
二級集團軍級、二級艦隊級——中將
軍級、一級分艦隊級——少將
師級、二級分艦隊級——准將
旅級、海軍上校——上校
上校、海軍中校——中校
少校、海軍少校——少校
大尉、海軍大尉——上尉
上尉、海軍上尉——中尉
中尉、海軍中尉——少尉
大士、海軍大士——上士
副排級——中士
班級、海軍班級——下士
紅軍戰士、紅海軍戰士——二等兵
隨著蘇聯武裝力量的發展,軍銜的等級逐漸增多,軍銜稱謂也進行了部分的變動。1936年12月22

日,在紅海軍中實行有別於陸軍政工人員的「海軍政工人員軍銜」,調整海軍工程技術人員軍銜

稱謂:
海軍政工人員軍銜,共3等10級:
1、高級政工人員:一級艦隊政委級(2)、二級艦隊政委級(3)、一級分艦隊政委級(4)、二

級分艦隊政委級(5)、三級分艦隊政委級(6);
2、上級政工人員:一級海軍政委級(7)、二級海軍政委級(9);
3、中級政工人員:海軍大尉政治指導員級(10)、海軍上尉政治指導員級(11)。
海軍工程技術人員軍銜,共3等9級:
1、高級(技術)主管人員:艦隊級工程師(3)、一級分艦隊級工程師(4)、二級分艦隊級工程

師(5)、三級分艦隊級工程師(6);
2、上級(技術)主管人員:一級海軍工程師(7)、二級海軍工程師(9);
3、中級(技術)主管人員:三級海軍工程師(10)、一級軍海軍技術員(11)、二級海軍技術員

(12)。
1937年8月5日,在陸軍、空軍中級指揮員中增設少尉(13)軍銜,在軍隊政工人員中增設中尉政

治指導員級(12)軍銜,在陸軍、空軍軍隊中級(技術)主管人員中增設初級軍事技術員(13)


1939年9月1日,在陸軍、空軍上級指揮員中增設中校(8)軍銜,在隊政工人員中增設一級營政委

級(8)軍銜(註:此後,原「營政委級」在漢語中改稱「二級營政委級」,在俄語中稱謂不變)


新增設軍銜等級後,軍銜標志有所調整,原上校(含相當軍銜)的三顆長方形改為四顆長方形,

中校(含相當軍銜)定為三顆長方形,少尉(含相當軍銜)定為一顆正方形。

三、1940年至1941年

1940年5月7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頒布命令:在陸軍、空軍和海軍高級指揮員中實行將官軍

銜:
原一級集團軍級改稱大將(2),
原二級集團軍級改成上將(3),
原軍級改稱中將(4),
原師級改稱少將(5),
原旅級保留(6);
原一級艦隊級改稱海軍元帥(2),
原二級艦隊級改稱海軍上將(3),
原一級分艦隊級改稱海軍中將(4),
原二級分艦隊級改稱海軍少將(5),
原海軍上校改為海軍上級指揮員的第一級。
據此,實行了高級指揮員(將官)的新式軍銜標志,包括新式領章和新式袖章。蘇聯元帥、將官

新式領章為菱形,元帥為金線刺綉一顆大五角星和兩條月桂枝及「鐮刀和錘子」符號;大將為金

線刺綉五顆五角星;上將為金線刺綉四顆五角星和兵種符號;中將為金線刺綉三顆五角星和兵種

符號;少將為金線刺綉二顆五角星和兵種符號。新式袖章為復雜精美的金線刺綉符號,蘇聯元帥

為一顆大金星、兩條金色角線(角向下)夾兩條月桂枝及「鐮刀和錘子」符號;大將為一顆金星

(小於元帥星)、一條加紅邊的金色寬角線(角向下);上將、中將、少將為一顆金星(小於大

將星)、一條金色寬角線(角向下,比大將角線窄)。
在紅海軍中,海軍元帥沿用原一級艦隊級符號,海軍上將沿用原二級艦隊級符號,海軍中將沿用

原一級分艦隊級符號,海軍少將沿用原二級分艦隊級符號。
1940年11月2日,在紅軍和紅海軍初級指揮員、戰士中實行新的軍銜等級:
紅軍初級指揮員:大士(14)、上士(15)、中士(16)、下士(17);
紅軍戰士:上等兵(18)、紅軍戰士(19)。
紅海軍初級指揮員:海軍准尉(14)、海軍上士(15)、海軍中士(16)、海軍下士(17);
紅海軍戰士:上等紅海軍戰士(18)、紅海軍戰士(19)。
同時,在紅海軍中級指揮員中增設海軍少尉(13)軍銜,在海軍中級政工人員中增設海軍中尉政

治指導員(12)軍銜,在海軍中級(技術)主管人員中增設海軍初級技術員(13)軍銜。
1941年1月,為初級指揮員(軍士)制定了新式領章符號。領章的內上角鑲有一顆金色三角星——

寓意為「軍士即軍隊之母」(斯大林語),在領章中部橫綉一道紅色(紅地領章為黑色)飾帶,

用金色琺琅三角形區分軍銜,大士4個,上士3個,中士2個,下士1個。上等兵領章無三角星和琺

琅三角形,但綉橫飾帶。紅軍戰士領章仍無等級符號。
紅海軍中,將海軍中尉的袖章改為一道中橫條一道窄橫條,海軍少尉的袖章為一道中橫條;將海

軍上校以下指戰員的紅星改為金邊紅星;海軍初級指揮員用金色角線(角向下)區分軍銜,海軍

准尉4條,海軍上士3條,海軍中士2條,海軍下士1條。上等紅海軍戰士只有金邊紅星,紅海軍戰

士為一顆無邊紅星。
在1939年至1941年戰前,除上述的變化外,其他細微末節的變異不再一一列舉。

四、1941年至1943年

1941年6月22日,德國法西斯及其仆從國的強大軍事力量開始入侵蘇聯——偉大的衛國戰爭開始了


這時的蘇聯軍隊軍銜與1935年初設時已大不相同,現將其時和1941年至1943年間的變化一一列舉


一、 最高軍銜:蘇聯元帥(1);
二、 陸軍和空軍指揮員和士兵軍銜,共5等18級:
1、高級指揮員:大將(2)、上將(3)、中將(4)、少將(5)、旅級(6);
2、上級指揮員:上校(7)、中校(8)、少校(9);
3、中級指揮員:大尉(10)、上尉(11)、中尉(12)、少尉(13);
4、初級指揮員:大士(14)、上士(15)、中士(16)、下士(17);
5、紅軍戰士:上等兵(18)、紅軍戰士(19)。
三、 海軍指揮員和士兵軍銜,共5等17級:
1、高級指揮員:海軍元帥(2)、海軍上將(3)、海軍中將(4)、海軍少將(5);
2、上級指揮員:海軍上校(7)、海軍中校(8)、海軍少校(9);
3、中級指揮員:海軍大尉(10)、海軍上尉(11)、海軍中尉(12)、海軍少尉(13);
4、初級指揮員:海軍准尉(14)、海軍上士(15)、海軍中士(16)、海軍下士(17);
5、紅海軍戰士:上等紅海軍戰士(18)、紅海軍戰士(19)。
說明:海軍中的岸防部隊、步兵部隊(海軍陸戰隊)使用陸軍軍銜,但軍銜標志與同級海軍軍人

相同,以下同。
四、 軍隊政工人員軍銜,共4等15級:
1、高級政工人員:一級集團軍政委級(2)、二級集團軍政委級(3)、軍政委級(4)、師政委

級(5)、旅政委級(6);
2、上級政工人員:團政委級(7)、一級營政委級(8)、營政委級(9);
3、中級政工人員:大尉政治指導員級(10)、上尉政治指導員級(11)、中尉政治指導員級(12

);
4、初級政工人員(政工戰士):政工大士(14)、政工上士(15)、政工中士(16)、政工下士

(17)。
(註:政工戰士,是根據蘇共中央的命令,在1941年6月22日的命令設立的,其領章與一般軍士相

同,但在左袖佩戴「政工符號」——只是不鑲金邊。1942年2月取消。)
五、 海軍政工人員軍銜,共4等15級:
1、高級政工人員:一級艦隊政委級(2)、二級艦隊政委級(3)、一級分艦隊政委級(4)、二

級分艦隊政委級(5);
2、上級政工人員:一級海軍政委級(7)、二級海軍政委級(8)、三級海軍政委級(9);
3、中級政工人員:海軍大尉政治指導員級(10)、海軍上尉政治指導員級(11)、海軍中尉政治

指導員級(12)。
4、初級政工人員(政工戰士):海軍政工准尉(14)、海軍政工上士(15)、海軍政工中士(16

)、海軍政工下士(17)。
六、 陸軍和空軍技術人員軍銜,共3等11級:
1、高級(技術)主管人員:集團軍級工程師(3)、軍級工程師(4)、師級工程師(5)、旅級

工程師(6);
2、上級(技術)主管人員:一級軍事工程師(7)、二級軍事工程師(8)、三級軍事工程師(9

);
3、中級(技術)主管人員:一級軍事技術員(10)、二級軍事技術員(11)、三級軍事技術員(

12)、初級三級軍事技術員(13)。
七、 海軍工程技術人員軍銜,共3等11級:
1、高級(技術)主管人員:艦隊級工程師(3)、一級分艦隊級工程師(4)、二級分艦隊級工程

師(5);
2、上級(技術)主管人員:一級海軍工程師(7)、二級海軍工程師(8)、三級海軍工程師(9

);
3、中級(技術)主管人員:一級海軍技術員(10)、二級海軍技術員(11)、三級海軍技術員(

12)、初級海軍技術員(13)。
八、 各軍兵種各勤務部門軍事經濟和行政人員軍銜,共3等10級:
1、高級(軍需、行政)主管人員:集團軍級軍需(3)、軍級軍需(4)、師級軍需(5)、旅級

軍需(6);
2、上級(軍需、行政)主管人員:一級軍需員(7)、二級軍需員(8)、三級軍需員(9);
3、中級(軍需、行政)主管人員:一級軍需技術員(10)、二級軍需技術員(11)、三級軍需技

術員(12)。
九、 各軍兵種各勤務部門軍醫人員軍銜,共3等10級:
1、高級(軍醫)主管人員:集團軍級軍醫(3)、軍級軍醫(4)、師級軍醫(5)、旅級軍醫(6

);
2、上級(軍醫)主管人員:一級軍醫(7)、二級軍醫(8)、三級軍醫(9);
3、中級(軍醫)主管人員:一級助理軍醫(10)、二級助理軍醫(11)、三級助理軍醫(12)。
十、 各軍兵種各勤務部門獸醫人員軍銜,共3等10級:
1、高級(獸醫)主管人員:集團軍級獸醫(3)、軍級獸醫(4)、師級獸醫(5)、旅級獸醫(6

);
2、上級(獸醫)主管人員:一級獸醫(7)、二級獸醫(8)、三級獸醫(9);
3、中級(獸醫)主管人員:一級助理獸醫(10)、二級助理獸醫(11)、三級助理獸醫(12)。
十一、 軍事司法人員,共3等10級:
1、高級(軍事司法)主管人員:集團軍級軍法官(3)、軍級軍法官(4)、師級軍法官(5)、

旅級軍法官(6);
2、上級(軍事司法)主管人員:一級軍法官(7)、二級軍法官(8)、三級軍法官(9);
3、中級(軍事司法)主管人員:一級助理軍法官(10)、二級助理軍法官(11)、三級助理軍法

官(12)。
1941年戰爭開始到1943年初,紅軍中的軍銜主要通過領章體現:
蘇聯元帥(1):為金線刺綉一顆大五角星和兩條月桂枝及「鐮刀和錘子」符號;
大將(2):為金線刺綉五顆五角星;
上將(3):為金線刺綉四顆五角星和兵種符號;
中將(4):為金線刺綉三顆五角星和兵種符號;
少將(5):為金線刺綉二顆五角星和兵種符號;
一級集團軍級(2):一顆小金星、四顆菱形;
二級集團軍級(3):四顆菱形;
軍級(4):三顆菱形;
師級(5):二顆菱形;
旅級(6):一顆菱形;
上校及相當軍銜(7):四顆長方形;
中校及相當軍銜(8):三顆長方形;
少校及相當軍銜(9):二顆長方形;
大尉及相當軍銜(10):一顆長方形;
上尉及相當軍銜(11):三顆正方形;
中尉及相當軍銜(12):二顆正方形;
少尉及相當軍銜(13):一顆正方形;
高級軍校學員(15):一道金色折線、三顆三角形;
軍校學員(16):一道金色折線、二顆三角形;
大士及相當軍銜(14):一道橫杠、四顆三角形;
上士及相當軍銜(15):一道橫杠、三顆三角形;
中士及相當軍銜(16):一道橫杠、二顆三角形;
下士及相當軍銜(17):一道橫杠、一顆三角形;
上等兵(18):一道橫杠;
紅軍戰士(19):無符號。
1942年初,為前線野戰部隊設置了「保護色軍銜領章」,即不區分兵種地將從大將到列兵的領章

改為草綠色,釘綴深綠色塑料制五角星、菱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同時取消領章上的兵

種勤務符號。因領章上不再有飾條,故上等兵和紅軍戰士的領章改為相同。同時取消了指揮人員

和政工人員的袖章。
在1943年前,紅海軍軍人軍銜以金色橫飾帶、角線、五角星區分:
海軍元帥(2):金星一寬四中橫飾帶;
海軍上將/上將(3):金星一寬三中橫飾帶;
海軍中將/中將(4):金星一寬二中橫飾帶;
海軍少將/少將(5):金星一寬一中橫飾帶;
一級艦隊級(2):金邊紅星一寬四中橫飾帶;
二級艦隊級(3):金邊紅星一寬三中橫飾帶;
一級分艦隊級(4):金邊紅星一寬二中橫飾帶;
二級分艦隊級(5):金邊紅星一寬一中橫飾帶;
海軍上校/上校及相當軍銜(7):金邊紅星一寬橫飾帶;
海軍中校/中校及相當軍銜(8):金邊紅星四中橫飾帶;
海軍少校/少校及相當軍銜(9):金邊紅星三中橫飾帶;
海軍大尉/大尉及相當軍銜(10):金邊紅星二中一窄橫飾帶;
海軍上尉/上尉及相當軍銜(11):金邊紅星二中橫飾帶;
海軍中尉/中尉及相當軍銜(12):金邊紅星一中一窄橫飾帶;
海軍少尉/少尉及相當軍銜(13):金邊紅星一中橫飾帶;
海軍高級軍校學員(15):金邊紅星二窄橫飾帶;
海軍軍校學員(16):金邊紅星一窄橫飾帶;
(註:海軍學員穿水兵服)
海軍准尉/大士及相當軍銜(14):金邊紅星四角線;
海軍上士/上士及相當軍銜(15):金邊紅星三角線;
海軍中士/中士及相當軍銜(16):金邊紅星二角線;
海軍下士/下士及相當軍銜(17):金邊紅星一角線;
上等紅海軍戰士(18):金邊紅星;
紅海軍戰士(19):無邊紅星。
在紅海軍中,政工人員和政工戰士的「政工符號(鐮刀、錘子、金邊紅五星)」一直沿用到1945年10月。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3530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4533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3211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3680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2917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2903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3771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3474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2792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