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打領帶怎麼寫
❶ 『著西裝打呔,攞大哥電話有咩用呀嚇!跟啲咁嘅大佬,吔屎丫你! 』 這句話怎麼讀翻譯成普通話
穿西裝打領帶,拿大哥電話有什麼用呀?跟著這樣的大哥,吃屎吧你!
粵語,廣東地區稱為廣東話、廣府話,廣西地區稱為白話= ,是一種聲調語言,屬漢藏語系漢語族漢語方言 。
是廣東地區廣府民系 和廣西地區白話人 的母語。在中國南方的廣東中西部、廣西東南部及香港、澳門和東南亞的部分國家或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社區中廣泛使用。
粵語總體來說比較晦澀難懂,畢竟音節什麼的比較多比較復雜
粵語主要分布在中國華南的廣東省中部和西部、廣西東南部 、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海南省個別地區 以及海外華人社區如澳大利亞、新加坡、北美地區、東南亞等國家處廣泛流行。
在全球使用粵語人數甚多,其中在廣東省使用粵語的人口大約有6700萬 ,加上廣西粵語使用人數大約為2500萬、香港700萬、澳門55萬、泰國500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500萬、美國和加拿大200萬,全球將近有1.2億人口使用粵語。
❷ 打領帶用粵語怎麼叫粵語也叫打領帶
打領呔,外傳詞語音.tie,英文領帶的意思. 同樣的粵語中小商鋪叫士多也是來源外傳詞語音store的意思
❸ 粵語穿西裝打太是什麼意思
穿西裝打太的意思是穿上西裝打領帶;
穿正規西服時,再繫上一條漂亮的領帶,既美觀大方,又給人以典雅莊重之感,然而,象徵著文明的領帶,卻是從不文明中演變而來的。
(3)粵語打領帶怎麼寫擴展閱讀:
領帶作為上裝領部的服飾件,系在襯衫領子上並在胸前打結,廣義上包括領結。它通常與西服搭配使用,是人們(特別是男士們)結婚以及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服飾品。
最早的領帶,可以追溯到古羅馬帝國時期。那時的戰士胸前都系著領巾,那是用來擦拭戰刀的擦刀布,在戰斗時把戰刀往領巾上一拖,可以擦掉上面的血。因此,現代的領帶大多用條紋型的花紋,起源在於此。
❹ 打領帶白話怎麼說
打呔/紥呔
❺ ''打''字什麼含義
基本字義
1. 擊,敲,攻擊:~擊。毆~。~殺。
2. 放出,發出,注入,扎入:~炮。~雷。~信號。~電報。
3. 做,造:~首飾。~傢具。
4. 撥動:~算盤。
5. 揭,破,鑿開:~破。~井。
6. 舉,提起:~燈籠。~起精神。
7. 塗抹,印,畫:~蠟。~戳子。
8. 寫出,開出:~證明。
9. 捆,扎:~包裹。
10. 合,結合:~伙。~成一片。
11. 獲取,購取:~水。~魚。
12. 除去:~消。~杈。
13. 定出,計算:~算。~腹稿。
14. 用,採用,使用:~比喻。
15. 玩,玩耍:~球。
16. 截,停,減,退:~住。~價兒。
17. 表示人體發出某種行為動作:~手勢。
18. 進行某種活動,從事或擔任某種工作:~交道。~短工。
19. 與某些動詞結合,基本上保留原動詞詞義:~掃。~擾。
20. 自,從:~哪兒來?
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從手,丁聲。本義:擊)
2. 同本義 [strike;hit]
打,擊也。——《說文新附》
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3. 又如:用棍打狗;打拍(敲擊);打火刀(用來敲打火石的刀形鐵片)
4. 毆打;斗毆。亦指武術表演或戲劇中的武打 [beat up;hit;exchange blows]。如:打捶(打架);打孽(報仇,械鬥);打把子(練武功)
5. 攻打;進攻 [attack;assault]。如:打援(攻打敵人的援軍)
6. 射擊 [shoot at]。如:打冷槍;打炮
7. 攻訐 [rake up sb.』s past and attack him]。如:打短(說別人短處)
8. 發出 [fetch]。如:打哨(吹口哨);打喚(呼喚)
9. 猜,猜謎 [guess]。如:打一字;打一物;打虎(猜謎);打燈虎(猜燈謎)
10. 圍棋術語。即叫吃 [play]。如:打劫(謂雙方在一處可以交換吃一子的爭奪戰)
11. 印上;拓印 [print;]。如:打本(即拓本);打鄭方(蓋公章);列印子(蓋圖章)
12. 扎入;注入 [inject]。如:打針
13. 往;去 [go]
你打華州,須從這條路走。——《水滸傳》
14. 製造;建造 [make;build;construct]
九子不葬父,一女找荊棺。——《荊棺峽譫》
15. 又如:打船(造船)
16. 砍;割 [cut;prune]
只在左近人家傭工,替人家挑土打柴。——《儒林外史》
17. 汲取;盛取 [ladle]。如:打米(盛米,裝米)
18. 捕捉;獵取 [catch;hunt]。如:打捕(打獵捕魚,漁獵)
19. 買 [buy]。如:打酒;打票;打勾(購買)
20. 振作 [raise]。如:打扳(振作);打迸(振作,煥發)
21. 除去 [remove;thrash;thresh]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22. 又如:打麥(用工具使麥子去皮或脫粒);打滅(打消;消除;消滅)
23. 搖盪 [rock;sway]
西江水闊 吳山遠,卻打船頭向北行。—— 王建《揚州尋張籍不見》
24. 收獲 [collect;reap]。如:打夾賬(謂經手人從中索取好處費);打抹(謂沒收額外所得酬金)
25. 貶;退;減 [discount;rece;play down]。如:打扣(降低商品的原定價格;減少或者降低事物的數量、質量);打短(剋扣)
26. 評定 [pass judgment on;evaluate]。如:打成分
27. 相處;交結 [deal with;have contact with sb.]。如:打交待,打交道;打伙計(交朋友,戀愛);打影(結伴;合夥)
28. 張、舉、提。亦謂攜帶 [raise;lift;hoist]。如:打旗
29. 編織 [knit;weave]。如:打草墊;打竹席;打領帶;打個結;打發辮
30. 轉;繞 [turn;revolve;rotate]。如:打方旋(徘徊);打胡旋(兜圈子);打旋磨(盤旋;圍繞著某物轉);打轉轉(旋轉,繞圈子);打獨磨(盤旋;徘徊);打踅(打轉。走江湖,跑碼頭)
31. 把一物附著在他物上 [daub;draw;paint]。如:打胭脂,打粉;打背(裱糊布片)
32. 謂用某種語言或腔調說話 [speak]。如:打牙配嘴(謂相互戲謔,閑扯說笑);打令(行酒令)
33. 謂從事某種工作或做出某種行動 [do]。如:打餅(做麵食);列印子(借印子錢);打行(保鏢、打手的行幫)
34. 表示通過一定手段完成某種任務 [finish;complete]。如:打鋪;打介紹信;打轎;打花(採花;摘花)
35. 與某些動詞結合成復詞,表示進行之意。如:打掠(用眼掃視);打勘(查問;拷問,審訊)
〈介〉
1. [口]∶從 [from;since]——帶有北方方言色彩,普通話里一般用「從」,在單音方位詞前只能用「從」。如:從南到北,從早到晚,從里到外
2. 表示處所、時間、范圍的起點。如:打這兒往東去;打縣里回來;打明兒開始
3. 表示經過的路線、場所。如:打水路走,三天可以到
〈名〉
1. 武術 [fight]。如:教打;練打。亦指京劇里指武打。如:唱、做、念、打
2. 另見 dá
常用片語
1. 打熬 dǎ』áo
(1) [enre]∶支撐;忍耐
在商品買賣中打熬過來
(2) [suffering]∶磨礪;困難境況下的磨煉
(3) [toughen]∶鍛煉人
2. 打把勢 dǎ bǎshi
(1) [dance for joy]∶手舞足蹈
(2) [practise martial arts]∶練武功
(3) [do odd job]∶干零活
3. 打靶 dǎbǎ
[shoot at the target;target practise;shooting practice] 對准靶射擊
4. 打靶場 dǎbǎchǎng
[target range;shooting vange] 打靶用的場地
5. 打擺子 dǎ bǎizi
[suffer from malaria] 〈方〉∶患瘧疾
6. 打敗 dǎbài
(1) [defeat;win over;beat]∶戰勝對方
戰斗中打敗敵人
(2) [lose (a battle)]∶失敗,被對方戰勝
這一仗我們打敗了
7. 打板子 dǎ bǎnzǐ
[flog with the bamboo;cane] 舊時用竹片打罪人的刑罰
8. 打扮 dǎban
[dress;adorn;deck out;spruce;make up] 修飾外表
打扮素凈。——《西廂記》
9. 打扮 dǎban
[style of dressing oneself] 修飾裝扮出來的樣子
你那身打扮可不能去赴宴會
10. 打包 dǎbāo
(1) [pack]∶用紙、布、麻袋、稻草等包裝物品
(2) [bale]∶把某物打成包或捆
(3) [unpack]∶打開包著的東西
11. 打保 dǎbǎo
(1) [guarantee] 〈方〉∶為某事打保票
我敢為這事打保
(2) 也說「打保票」
12. 打飽嗝兒 dǎ bǎogér
[belch after a solid meal] 吃飽後打嗝
13. 打抱不平 dǎ bàobùpíng
[help victims of injustice;defend sb. against an injustice;right wrongs and defend innocence] 遇到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幫助受欺負的一方
你要是個男人,出去打一個抱不平兒,你又充什麼荊軻聶政?真真好笑!——《紅樓夢》
14. 打蹦兒 dǎbèngr
[jump]〈方〉∶跳躍,向上蹦
15. 打比 dǎbǐ
(1) [draw an analogy]∶比方
講抽象的事情,拿具體的東西來打比,就容易使人明白
(2) [compare]〈方〉∶比較
他六十多歲了,怎能跟小夥子打比呢
16. 打邊鼓 dǎ biāngǔ
[instigate;act or speak to assist sb.] 從旁應和鼓動,助長人意
17. 打辮子 dǎ biànzi
(1) [queue]∶梳成辮子;把…編成辮子
(2) [plait the qneue]∶用天然頭發或人造頭發梳打成辮子
18. 打並伙 dǎ bìnghuǒ
[go Dutch] 見「打平伙」
19. 打補釘 dǎ bǔdīng
[put a patch on] 補鞋或補綴衣服;在某物上加補片
20. 打不倒 dǎbùdǎo
(1) [unconquerable]∶不能征服的
堅持正義的人是打不倒的
(2) [that cannot be knocked down]∶不可能被打倒的
我這么有勁誰也打不倒
21. 打不得 dǎbude
(1) [cannot be beaten with impunity]∶懲罰不得
他是王子打不得
(2) [cannot beat and get away with it]∶不能打
他身體弱得打不得
22. 打不平 dǎ bùpíng
[help victims of injustice] 管天下不公道之事
23. 打不住 dǎbuzhù
(1) [more than]∶不止;超過某個標准
每人十元的伙食標準是打不住的
(2) [not enough]∶不夠
承包這項工程,3個月是打不住的
(3) [try in vain to hit]∶沒打著
打不住狐狸反惹一手臊
24. 打草 dǎcǎo
[mow;cut garss] 割草
25. 打草驚蛇 dǎcǎo-jīngshé
[beat the grass and frighten away the snake;(fig) act rashly and alert the enemy] 原指懲罰了別人,也警戒了自己。後喻指作事不密,致使人有所戒備
空自去打草驚蛇,倒吃他做了手腳,卻是不好。——《水滸傳》
26. 打喳喳 dǎchācha
[whisper] 低聲說話;耳語
27. 打杈 dǎchà
[prune] 砍去、切斷或掐去植物的不需要的枝、芽使形態美觀或結更多的果實
28. 打杈 dǎchà
[pruning] 修剪枝條的過程
29. 打岔 dǎchà
(1) [interrupt;cut in;interrupt a conversation]∶打斷某一行動或談話;尤指在另一個人講話時用問題和評論或議論去打斷
(2) [talk off the mark]∶有意轉換話題
30. 打禪 dǎchán
[sit in meditation] 佛教徒閉目靜坐修行
31. 打長工 dǎ chánggōng
[work as long term hired hand] 為地主做較長期的僱工
32. 打場 dǎcháng
[thresh grain (on the ground)] 在禾場上將收割的麥子、稻子、高粱等脫粒
33. 打成平手 dǎchéng píngshǒu
[fight to a draw;fight to a stand off;come out even;end in a draw] 比賽中打成平局,不分勝負
34. 打成一片 dǎchéng yīpiàn
(1) [integrate;merge with;form an indivisable whole;unify as one]∶結合成一個更完整、更協調的統一體;作為一部分或一個因素與別的結合起來
能和一群人打成一片的孩子
(2) [identify;be unified as one]∶在某些方面(如利益、目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合為一個整體
長時期在一起的人們趨於彼此打成一片
長短好惡,打成一片,一一拈來,更無異見。——宋· 圓悟禪師《碧岩錄》
35. 打赤膊 dǎ chìbó
[bare the upper body] 〈方〉∶光膀子
李逵打著赤膊,手提板斧殺將過來。——《水滸傳》
36. 打赤腳 dǎ chìjiǎo
[bare the feet] 〈方〉∶沒穿鞋襪
37. 打沖鋒 dǎ chōngfēng
(1) [charge forward]∶向敵人沖擊;發起沖鋒
他帶領全排打沖鋒
這次戰斗由一連打沖鋒
(2) [lead the van]∶比喻做事、行動一股勁趕在別人前頭
做事磨洋工,吃飯打沖鋒
38. 打蟲 dǎchóng
(1) [get rid of intestinal parasites by means of drugs]∶用葯物驅除消化道寄生蟲(如蛔蟲、絛蟲)
(2) [swat a fly]∶拍打飛蟲
39. 打春 dǎchūn
[the Beginning of Spring;Spring begins] 「立春」的俗稱
40. 打從 dǎcóng
(1) [from]∶[表示起點]——從…起
他打從幼年時代就大顯身手
(2) [since]
(3) 從…以來
打從本世紀開始以來,已經有了一些改進
(4) 自從
打從那時起,這兩個敵對集團就互相敵對
41. 打當面鼓 dǎ dāngmiàngǔ
[speak in sb.'s presence] 比喻有話當面說,不背後議論
你怎麼想就怎麼說,噼哩啪拉,把什麼都擺出來,打當面鼓,不敲背後鑼,我就是喜歡這樣的同志。——羅旋《南國峰煙》
42. 打倒 dǎdǎo
(1) [knock down]∶用短促而猛烈的打擊使倒下
猛擊他的下巴,把他打倒在地
(2) [overthrow]∶推翻
那個腐敗的政府很快被打倒
(3) [down with]∶使進入一種低微的或惡劣的或失敗的狀態——常用於祈使句表達一種願望
打倒張三!
打倒帝國主義! dǎ dēidei
(4) [shiver, quake] 牙齒顫抖撞碰的象聲詞
43. 打得好 dǎ de hǎo
[deserve the beating or spanking] 值得打或應該打
44. 打得好 dǎ de hǎo
[excellent performance] 出色地完成任務——對球類運動員或做編織活的婦女說
45. 打得火熱 dǎ de huǒrè
[ardent flirtation with;carry on intimately with] 形容關系極度密切(多指男女關系)
吳二浪子現同按 察司街南胡同張家裡士娼叫 小銀子的打得火熱。——《老殘游記》
46. 打燈籠 dǎ dēnglong
[carry a lantern lighted;hold a lighted lantern] 提點亮的燈籠
47. 打燈謎 dǎ dēngmí
[guess riddles;solve riddles] 編織燈謎
48. 打底,打底兒 dǎdǐ,dǎdǐr
(1) [eat before drink]∶先吃少量食物再飲酒
(2) [quiet]∶心裡踏實
這幾天他心裡總有些不打底
(3) [draft;lay a foundation]∶打下基礎
49. 打底 dǎdǐ
[bottom] 用基本顏色或媒染劑為染布作準備
可以用淺靛藍染料給染布打底
50. 打底稿 dǎ dǐgǎo
[prepare a draft] 同打草稿
打 dá
基本字義
1. 量詞,指十二個:一~鉛筆。
詳細字義
〈量〉
1. 12個構成的一組 [dozen]。如:一打火柴;一打雞蛋;一打鉛筆
2. 另見 dǎ
隱藏更多釋義
以下結果由HttpCN提供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扌丁 漢字部件分解:扌丁
筆順編號:12112
筆順讀寫:橫豎橫橫豎
基本信息
【拼音】:dǎ dá 【注音】:ㄉㄚˇ ㄉㄚˊ 田字格中的「打」字
【部首】:扌 【筆畫】:5 【五筆】:RSH 【倉頡】:QMN 【鄭碼】:DAI 【筆順編號】:12112[1]
編輯本段詳細解釋
【量】; 12個構成的一組[dozen]。如:一打火柴;一打雞蛋;一打鉛筆 【動】 (形聲。從手,丁聲。本義:擊) 同本義[strike;hit] 打,擊也。——《說文新附》 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又如:用棍打狗;打拍(敲擊);打火刀(用來敲打火石的刀形鐵片) 毆打;斗毆。亦指武術表演或戲劇中的武打[beatup;hit;exchangeblows]。如:打捶(打架);打孽(報仇,械鬥);打把子(練武功)。 攻打;進攻[attack;assault]。如:打援(攻打敵人的援軍)。 射擊[shootat]。如:打冷槍;打炮 攻訐[rakeupsb。』spastandattackhim]。如:打短(說別人短處)。 發出[fetch]。如:打哨(吹口哨);打喚(呼喚) 。 ——你打華州,須從這條路走。《水滸傳》 製造(器物、食品)如:打刀,打燒餅。 建造;修築。 如:打壩,打牆。 攪拌。 如:打鹵,打糨子,打雞蛋。 捆。 如:打包裹,打鋪蓋卷兒,打裹腿。 編織。 如:打草鞋,打毛衣。 塗抹;畫;印。 如:打蠟,打個問號,打墨線,打格子,打戳子,打圖樣兒。 揭;鑿開。 如:打開蓋子,打冰,打井,打眼兒。 舉;提。 如:打旗子,打燈籠,打傘,打簾子。 放射;發出。 如:打炮,打信號,打電話。 付給或領取。 如:打介紹信。 定出;計算。 如: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塊錢。 做;從事。 如:打雜兒,打埋伏,打游記,打前站。 做某種游戲。 如:打球,打鞦韆,打撲克,打麻將。 表示身體上的某些動作。 如:打手勢,打哈欠,打嗝兒,打踉蹌,打滾兒,打晃兒。 採取某種方式。 如:打官腔,打比喻,打馬虎眼。 器皿、蛋類等因撞擊而破碎。 如:碗打了,雞飛蛋打。 發生與人交涉的行為。 如:打官司,打交道。 ——九子不葬父,一女找荊棺。《荊棺峽譫》 又如:打船(造船)。 砍;割。 ——只在左近人家傭工,替人家挑土打柴。《儒林外史》 汲取;盛取[ladle]。如:打米(盛米,裝米) 捕捉;獵取[catch;hunt]。如:打捕(打獵捕魚,漁獵) 買[buy]。如:打酒;打票;打勾(購買) 振作[raise]。如:打扳(振作);打迸(振作,煥發) 除去[remove;thrash;thresh]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又如:打麥(用工具使麥子去皮或脫粒);打滅(打消;消除;消滅) 【介】 [口]:從[from;since]——帶有北方方言色彩,普通話里一般用「從」,在單音方位詞前只能用「從」。如:從南到北,從早到晚,從里到外。 表示處所、時間、范圍的起點。如:打這兒往東去;打縣里回來;打明兒開始。 表示經過的路線、場所。如:打水路走,三天可以到。 【名】 武術[fight]。如:教打;練打。亦指京劇里指武打。如:唱、做、念、打。 打熬 [enre]:支撐;忍耐。 在商品買賣中打熬過來。 [suffering]:磨礪;困難境況下的磨煉。 [toughen]:鍛煉人。 打把勢。 [danceforjoy]:手舞足蹈。 [practisemartialarts]:練武功。 [dooddjob]:干零活。[2]
編輯本段自然語言
作為自然語言的「打」,對應書面語言中諸多表示行為動作的語匯,如製作、操作、批發經營等,以一當十,化繁為簡,予以融合替代。「打」替代書面語「製作」,就成了「打豆腐」; 替代「操作」,就成了「打機器」(縫紉);替代商業批發經營,就成了「打貨」。當代新方言也是如此,「打介紹」的「打」,替代說親的行為過程,「打脫離」的「打」,則是替代離婚這一法律行為程序和手續的說法。所構成的方言語匯還都帶了現代書面語言的痕跡。如此等等,簡單明白,適應了口語語境的簡潔明快要求。在方言語匯中,「搞」、「整」也都是如此,具有很高的替代性,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運用。
編輯本段方言集匯
◎ 粵語:daa1 daa2 ◎ 客家話:[梅縣腔] da3 [沙頭角腔] da3 [客英字典] da3 [東莞腔] da3 [客語拼音字匯] da1 da3 [寶安腔] da3 | da1 [陸豐腔] da3 [海陸豐腔] da3 [台灣四縣腔] da3 ◎ 潮州話:da2 pah4[1]
編輯本段相關詞語
打擊、毆打、打殺、打炮、打雷、打信號、打電報。
❻ 粵語系和系的區別求解
1、普通話中,「系」多用於書面語、仿古漢語,「是」書面、口語皆可。
比較:「此人原系一慣犯。」
「那傢伙啊,是個慣犯嘛!」
2、考慮到方言問題。粵語中,「是」的意思用發音「hi」來表達,寫出來不容易找到恰當的字表達。香港人最先用「系」來表達口語中的「是」,廣東跟風,現在大半個中國也被傳染了。不過,中央電視台起碼現在還不敢這樣用——政治問題!(地方和中央)
香港普通話:「系男人就要識打呔。」(「是男人,就要學會打領帶。」)
以上兩種區別是並存關系,請用心體會。
❼ 打領帶翻譯粵語是什麼
打Tie.這其實是英語而不是粵語原有的詞.
❽ 廣東話」穿上西裝,打條鈦。」是神馬意思
「穿上西裝 打領帶」 的意思
tie "領帶"的英文 粵語音譯「鈦」
西樣人的東西粵語很多用音譯代替
一般粵語不說「穿西裝」 說「著西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