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帶坐標怎麼換算
❶ 坐標系換算
首先,用戶需要明白一點,由於不同的坐標系對應不同的旋轉橢球體,所以轉換坐標系又包括兩種情況:同一基準面下的坐標轉換和不同基準面下的坐標轉換。
1.同一基準面下的坐標轉換
何為同一橢球面下的轉換?它的意思為將一個投影坐標系轉為一個地理坐標系,而這個投影坐標系又是基於該坐標系所得來的(若讀者不太明白投影坐標和地理坐標之間的聯系,可參考「投影坐標系和地理坐標系之間的關系」這篇文章),例如,將Xian_1980_GK_CM_117E投影坐標轉換為GCS_Xian_1980地理坐標。
此時,可以只使用開篇所說的【投影】工具進行坐標轉換。在【ArcToolbox】中雙擊【數據管理工具】→【投影和變換】→【投影】,打開【投影】對話框如下圖所示(以矢量數據為例,柵格數據要用【投影柵格】工具)。然後輸入數據,並設置輸出坐標及數據路徑即可。
不同坐標系之間的轉換
當然,如果數據量龐大的話,也可以使用該工具集中的【批量投影】腳本工具,以提高數據處理的效率。
2.不同基準面下的坐標轉換
對應上述概念,不同基準面下的坐標轉換怎麼做到呢?例如將Xian_1980_GK_CM_117E投影坐標轉換為Beijing_1954_GK_Zone_19N投影坐標系。不同基準面下的坐標轉換主要分為兩步:
①創建一個自定義地理(坐標)變換。
在【ArcToolbox】中雙擊【數據管理工具】→【投影和變換】→【創建自定義地理(坐標)變換】,設置如下:
不同坐標系之間的轉換
②投影變換。
參考同一基準面下坐標變換的步驟。
❷ 坐標系三度帶和六度帶怎麼區分 怎麼換算
區分:
1,尺寸不同:1:25,000和1:50,000地形圖使用6度子帶投影,即,從零度子午線開始,相距6度,從西向東
與投影帶成6度角。
世界分為60個波段,分別由1、2、3、4、5,...表示。東經為0到6度,中央子午線為東經3度。
東經6至12度是第二個區域,中央子午線經9度。
2,坐標不同:地形圖上公里的水平坐標的前2位是數字。
例如,在1:50,000地形圖上的橫坐標為18576000,其中帶號為18,坐標值為293300。
轉換:計算六度中央子午線的經度:中央子午線的局部經度=
6°×局部數-3°,例如:地形圖上的橫坐標為18576000,則中央子午線的經度為
六度區為:6°×18-3°=
105°。
用中央子午線計算第三子午線的經度:中央子午線的經度=
3°×局部數。
(2)領帶坐標怎麼換算擴展閱讀
三維轉換方法可使你確定最多7個轉換參數(3個平移參數,3個旋轉參數和1個比例因子)。用戶也可以選擇確定幾個參數。
對於三維轉換方法,可以僅用3個公共點來計算轉換參數,但使用4個以上點可得到更多的觀測值並且可以計算殘差。
用這種方法計算轉換參數的優點在於能夠保持GPS測量的精度,只要地方坐標精度足夠(包括高程),這種方法能適用任何區域。
其缺點是地方格網坐標、地方橢球和地圖投影必須已知。另外,如果地方坐標不精確,使用GPS測量的新點一旦經過轉換,將與現有的地方坐標系統不符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坐標轉換
❸ 經緯度換算成坐標怎麼換算
這是球坐標(空間極坐標),還差一個數據,就是r(或者叫ρ,球半徑。),加上這個數據,就可以換成空間直角坐標。
❹ 測量中的跨帶坐標怎樣換算
跨帶坐標計算個主要原理是把一個帶的坐標換算成另一個帶中的坐標,這樣兩套坐標就統一了。當然這在邊緣地帶才用,這樣計算的偏差離中央子午線越遠偏差越大
計算時採用7參法或者4參法計算
正在GPS導線計算在中,在軟體里設定中央子午線,固定點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