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領帶260什麼意思
Ⅰ 打領帶的問題
不是。法式系法
1. 領帶繞在頸部,寬端長於窄端;
2. 寬端從上往下繞過窄端,從頸圈上方穿過;
3. 寬端再繞一圈,從頸圈下方往上穿出;
4. 從結節處穿過,使寬端蓋住窄端;
5. 拉緊、拉直。
這是最浪漫的系法,由寬端的三次纏繞系結而成,手法簡單明快,
通常會使領帶的寬端余長,風度瀟灑;系好的領結鬆弛有度,體貼。
此種系法非常適合氣氛輕松的場合與半休閑式服裝搭配時使用。
英式系法
1. 領帶繞在頸部,寬端長於窄端。打半個普通的結,使兩端交叉,
寬端在上;
2-3. 拉住窄端,將寬端沿窄端繞過一圈至前方。
4. 將寬端從後往前穿過頸圈;
5. 再將寬端前端穿過打結處;
6. 拉緊、拉直。
這是最嚴謹的系法,寬端與窄端的留長需特別用心掌握,手法略繁復,
但系好後的領結緊致而有彈性,使具有傳統色彩的領帶系法;
此種系法適合比較正統的社交場合與正統的禮服搭配時使用。
單結溫莎式
1. 領帶繞在頸部,寬端長於窄端。
2. 拉住窄端,將寬端沿窄端繞到另一邊;
3. 將寬端從頸圈上部向下穿過;
4. 拉緊,成結;
5. 繼續將寬端沿打結處繞到另一邊,從頸圈下方向上穿過;
6. 將寬端從正面穿過打結處;
7. 拉緊、拉直。
這是最普遍的系法,看似很多的步驟,做起來卻並不難。
手法簡單易學,系好後的領結通常位置很正,此種系法適合
與初學者或不經常打領帶的人。
雙結溫莎式
1. 領帶繞在頸部,寬端長於窄端;
2. 寬端從頸圈下部向上穿過;
3. 寬端再從窄端下方穿過至另一邊;
4. 再將寬端從頸圈上部向下穿過;
5. 拉緊成形的結;
6. 將寬端從窄端上方置於另一邊;
7. 再將寬端從頸圈下方往上穿出;
8. 寬端一端從打結處穿過;
9. 拉緊、拉直。這是最莊重的系法,先打一個反結做基礎,再打一個正結,
雙結疊加後使領帶看上去更筆挺、大氣;手法反復,但系好
的領結相當沉穩,此種系法適合肩膀寬闊、身 目 梧的男士,
適合商務會見、談判等較嚴肅的社交場合與公務西裝搭配時使用
Ⅱ 為什麼要打領帶,有什麼來歷嗎
因為領帶常能體現出佩帶者的年齡、職業、氣質、文化修養和經濟能力等等,它同其它服飾一樣是人類獨有的文化特徵。
領帶的來歷
領帶始於羅馬帝國時代。那時,士兵們脖子上戴著一種類似圍巾和領帶的東西。直到1668年,領帶在法國才開始變為今天這種樣式,並發展成男子服裝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那時候的領帶在脖子上要繞兩圈,兩端隨便地耷拉著。而領帶下面還有三或四個花結的波形絛帶。
1692年,在比利時的斯騰哥爾克的城郊,英軍偷襲了法國兵營。慌亂之中,法軍軍官無暇按照禮節系扎領帶,只是順手往脖子上一繞。最後結果,法軍擊潰了英軍。於是貴族時裝中又增加了斯騰哥爾克式領帶。
進入18世紀後,領帶交了厄運,取而代之的是白洋紗「脖套」(它折三下,兩端傳過系在後面的假發上的黑花結)。但從1750年起,這種男子服裝的裝飾就被淘汰了。這時「浪漫」式領帶出現了:這是一種方形白洋紗,它先對角折,然後再折幾下在胸前打結。領帶的系法十分講究,被譽為真正的藝術。
1795年到1799年在法國又興起了新的領帶浪潮。人們系起白色和黑色的領帶,甚至在盥洗時也系著馬德拉斯布領帶。領結比以前系得更緊了。
19世紀的領帶高高地遮掩了脖子。後來出現了「硬胸」式領帶,是用大頭針別著的。它由各種料子製成,如綢緞、天鵝絨等。黑色的和五顏六色的領帶都時興起來了。到70年代,首次推出了自結花結領帶。第二帝國時代(1852—1870年)素有領帶的發明時代之稱。本世紀20年代出現了領帶夾子,30年代出現了編結領帶;但最主要的變化是領帶的大眾化,它已成為各種年齡、各行各業的男子服裝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Ⅲ 光膀子打領帶是什麼意思
顯示出有彪悍的身軀,帶常能體現出佩帶者的年齡、職業、氣質、文化修養和經濟能力等等,它同其它服飾一樣是人類獨有的文化特徵。
領帶的起源 最早的領帶是什麼樣的?這是一個難以考證的問題。因為記載領帶的史料很少,考察領帶的直接佐證也很少,而關於領帶起 源的傳說很多,各人說法不盡相同。歸納一下,有以下幾種說法。 領帶保護說: 認為領帶最早起源於日耳曼,日耳曼人居住在深山老林里,茹毛飲血,披著獸皮取暖禦寒,為了不讓獸皮掉下來,他們用草 繩扎在脖子上,綁住獸皮。這樣一來,風也不能從頸間吹進去,既保暖又防風,後來他們脖子上的草繩被古代西方人發現, 逐步完善成了領帶。另有人認為領帶起源於海邊的漁民,漁民到海里打魚,因海上風大而冷,漁民就在脖子上繫上一根帶子 ,防風保暖,漸漸地帶子成了一種裝飾。保護人體以適應當時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是領帶產生的一個客觀因素,這種草 繩、帶子便是最原始的領帶了。 領帶功用說: 認為領帶起源是因為人們生活的需要,具有某種用途的,這里有兩種傳說。 一種認為領帶起源於英國男子衣領下的專供男子擦嘴的布。工業革命前,英國也是個落後的國家,吃肉用手抓,然後大塊大 塊地捧到嘴邊去啃,成年男子又流行絡腮鬍子,大塊肉一啃就把鬍子弄油膩了,男人們就用袖子去擦。為了對付男人這種不 愛干凈的行為,婦女們 在男人的衣領下掛了一塊布,專供他們擦嘴,久而久之,衣領下面的這塊布,就成了英國男式上衣 傳統的附屬物。工業革命後,英國發展成為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人們對衣食住行都很講究,掛在衣領下的布演化成了 領帶。 另一傳說認為領帶是羅馬帝國時代,軍隊為了防寒、防塵等實用目的而使用。軍隊去前線打仗,妻子為丈夫、朋友為朋友把 類似絲巾的方巾掛在他們的脖子上,在戰爭中用來包紮、止血。到後來,為了區分士兵、連隊,採用了不同花色和顏色的領 巾,進而演變發展到今日, 成為職業服裝的必需品。 領帶裝飾說認為領帶起源是人類美的情感的表現。17世紀中葉,法國軍隊中一支克羅埃西亞騎兵凱旋迴到巴黎。他們身著威武 的制服,脖領上系著一條圍巾,顏色各種各樣,非常好看,騎在馬上顯得十分精神、威風。巴黎一些愛趕時髦的紈絝子弟看 了,倍感興趣,競相仿效,也在自己的衣領上繫上一條圍巾。第二天,有一位大臣上朝,在脖領上系了一條白色圍巾,還在 前面打了一個漂亮的領結,路易十四國王見了大加贊賞,當眾宣布以領結為高貴的標志,並下令上流人士都要如此打扮。
Ⅳ 為什麼要打領帶打了有什麼意義
美觀大方,又給人以典雅莊重之感,象徵著文明。
19世紀末,領帶傳入美國。美國人發明了細繩領帶(或稱牛仔領帶),黑色的細繩領帶是19世紀美國西部、南部紳士的典型配飾。
後來又出現了一種以滑動金屬環固定的細繩領帶,稱保羅領帶。領帶基本沿襲19世紀末的條狀款式,45°角斜向裁剪,內夾襯布、里子綢,長寬有一定的標准,色彩圖案多種多樣。
佩戴注意事項:
一定要系著干凈平整的領帶,否則會有失體面。因此不要長期使用同一條領帶,以免領帶結部分發黑、磨損,影響美觀。領帶因其成分不同,洗滌方法也各不相同, 水洗法:混紡領帶或合成纖維領帶可用水洗法。
領帶用後不要隨意丟放,可將領帶攔腰垂掛於衣架上以保持平挺。領帶不要折疊,以免出現褶皺,影響美觀。
Ⅳ 女孩子給男孩子打領帶是什麼意思
一般女生送男生領帶,都是暗示喜歡,領帶系在脖子上,掛在胸前,高高揚她對你的愛
Ⅵ `打領帶`這句話還有什麼別的意思嗎
一個男生問一個女孩會不會打領帶的話
意思就是嫁給我!
似乎也有看女孩日常禮儀修為怎麼樣的嫌疑
Ⅶ 知道領帶有幾種打法嗎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1、平結
平結為最多男士選用的領結打法之一,幾乎適用於各種材質的領帶。要訣:領結下方所形成的凹洞需讓兩邊均勻且對襯。
2、交叉結
這是對於單色素雅質料且較薄領帶適合選用的領結,對於喜歡展現流行感的男士不妨多加使用「交叉結」。
3、雙環結
一條質地細致的領帶再搭配上雙環結頗能營造時尚感,適合年輕的上班族選用。該領結完成的特色就是第一圈會稍露出於第二圈之外,可別刻意給蓋住
4、 溫莎結
溫莎結適合用於寬領型的襯衫,該領結應多往橫向發展。應避免材質過厚的領帶,領結也勿打得過大。
5、雙交叉結
這樣的領結很容易讓人有種高雅且隆重的感覺,適合正式之活動場合選用。該領結應多運用在素色且絲質領帶上,若搭配大翻領的襯衫不但適合且有種尊貴感。
6、亞伯特王子結
適用於浪漫扣領及尖領系列襯衫
搭配浪漫質料柔軟的細款領帶
正確打法是在寬邊先預留較長的空間
並在繞第二圈時盡量貼合在一起
即可完成此一完美結型
7、四手結(單結)
是所有領結中最容易上手的,適用於各種款式的浪漫系列襯衫及領帶
8、浪漫結
浪漫是一種完美的結型
故適合用於各種浪漫系列的領口及襯衫
完成後將領結下方之寬邊壓以縐摺可縮小其結型
窄邊亦可將它往左右移動使其小部份出現於寬邊領帶旁
9、簡式結(馬車夫結)
適用於質料較厚的領帶
最適合打在標準式及扣式領口之襯衫
將其寬邊以180度由上往下翻轉
並將折疊處隱藏於後方
待完成後可再調整其領帶長度
是最常見的一種結形
10、十字結(半溫莎結)
此款結型十分優雅及罕見
其打法亦較復雜
使用細款領帶較容易上手
最適合搭配在浪漫的尖領及標準式領口系列襯
Ⅷ 穿西裝時的三大禁忌是什麼
第一個原則:三色原則,也就是說身上的的色彩不超過三種
第二個原則:三一定律:在港台又叫三一律。就是在休閑,睡覺,散步時不穿西裝。比如睡覺時穿西裝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挺屍」,再如:到市場買菜時不穿西裝,買菜穿西裝的唯一好處就是:菜價因此而上漲百分之十!這是國際慣例!
第三個原則:叫三大禁忌。1,穿西裝時袖子上的商標不拆。專業講法穿西裝不拆袖子上的商標被稱為「氓流的基本特徵」。2,穿白色襪子。大家都知道男士正裝西裝就是灰色,深藍色或是黑色。穿黑色西裝穿白色襪子被稱為「村夫莽漢的基本特徵」,但只有一種情況,就是穿白色西裝時穿白色襪子!另外不能穿尼龍襪子。3,領帶的打法。不打一拉得領帶,最好帶真絲的!另外,打領帶最忌諱的就是穿夾克打領帶,(這一點我們經常見的,在清華里就有啊!)在外國人眼裡,穿夾克打領帶是「具有中國特色的260度做法」(就是比250還弱智的那一種)
其它的還有,你像在正規場合不能穿皮西裝,不能穿布鞋,不能穿涼鞋等等!
不過上述情況都是在較正規的場合,比如像商務交往,商務談判,涉外交往尤為嚴重!
Ⅸ 朋克打領帶是什麼意思
他們的領帶從來沒有好好打的。個人認為是對傳統的一種蔑視與挑戰。當然可能有這么一個來源。我說說,你聽聽,但我不確定就是因為這個才帶領帶。世界上第一支有PUNK味道的樂隊叫MONKS(和尚)。他們是由幾個2戰退役的老兵組成的。他們全部身穿傳教師服裝,頭頂踢禿,另外就是脖子上掛上一條絞刑的繩索。這大概就是PUNK們胸前領帶的最早雛形。畢竟絞刑的繩索不是總能找到的,呵呵。純屬個人猜測,PUNK的原則就是隨意,可以的模仿在我眼裡是最不PUNK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