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領帶用法 » 什麼時候由紅領帶變成紅領巾

什麼時候由紅領帶變成紅領巾

發布時間: 2022-06-16 05:14:14

『壹』 我想知道7月3日少兒頻道播出的飄揚的紅領巾觀後感怎麼寫

今天傍晚19:30,我們懷著起伏的心情觀看了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飄揚的紅領巾》這個節目。
節目主要由節目主持人王剛介紹了杭州一小學少先隊員們和四川汶川地震災區小朋友的不尋常的友誼。
看完後有很大的感觸,他們無論相隔千里,都互相牽掛、鼓勵對方。即使是在災情來臨後,他們也是千方百計的尋找對方的下落,並且無私的寄上一些衣服和食品。杭州的小朋友看到對方受災時,他們就愁眉苦臉;當得知他們都平安無恙時,他們又開開心心;多麼深厚的友誼啊!
同時,也讓我們知道,祖國大家庭的力量,每當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少先隊員更是要以身作則,積極的幫助別人。讓我們的紅領巾也時刻飄揚在人民的心中!

『貳』 當年北伐軍戴的紅領巾還是紅領帶

南昌起義紅絲巾系在脖子上。北伐軍系在胳膊上

『叄』 求《飄揚的紅領巾》7.17日的觀後感

七月十七日晚七點半,我和孩子又准時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播出的《飄揚的紅領巾》系列節目。本期播出的是《大山裡的呼喚》,由著名演員溫玉娟講述廣西百色田東縣作登瑤族鄉隴窮村留守兒童代表張玉玲和抗旱小分隊的故事。張玉玲的爸爸、媽媽在她8個月的時候,就到廣東打工了,常年在外,她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3歲時還叫爸爸、媽媽為叔叔、阿姨。她是個非常懂事的孩子,在七、八歲時就知道幫助爺爺奶奶做家務、種田了,但她畢竟是個孩子,奶奶生病的時候,她會感到很無助、很孤獨,特別希望爸爸媽媽能在身邊。長大後看到村裡有越來越多的孩子跟她一樣變成留守兒童,她覺得有責任和義務去關心幫助弟弟妹妹們。她還帶領他們來到山頂大聲喊出他們對父母的思念與呼喚。去年大旱時,她組織同學成立小小少年抗旱送水隊,給孤寡老人送水,並陪老人聊天、做飯......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她收獲了快樂,學會了無私和感恩。她從知心姐姐盧勤給她的500元錢中拿出300元,寄給玉樹地震災區的小朋友;把別人送她的圖書捐給班級圖書館,讓更多的人來一起分享;為了給奶奶治病,她立志長大後作一名醫生,並為此不懈努力!

我是流著眼淚看完這期節目的。既有看到張玉玲寫給小學老師的畢業留言「你要是我的媽媽就好了,我們可以天天在一起了」以及孩子們在山頂大聲呼喚對父母的思念的情景時的心酸,又有看到張玉玲的懂事、堅強、助人為樂與無私時的感動。

現在全社會有太多的留守兒童,我們要從方方面面來關心、幫助他們。也希望通過觀看類似節目,讓生活在父母關愛中的孩子,懂得珍惜親情,學會關愛與分享。

『肆』 紅領巾的故事,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一)勞動童子團1924-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中國少年先鋒隊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早在1922年——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第二年,湖南、江西邊界的安源礦區,建立了第一個吸收小礦工及工人子弟參加的少年兒童革命組織——兒童團,1924年在兒童團的基礎上,發展成勞動童子團。隨著工人運動和北伐戰爭的發展,中國共產黨又分別在上海、廣州、武漢、長沙、天津、唐山等城市和湖北、湖南、江西、廣東等省的農村先後建立勞動童子團。團員大多數是童工、工人農民的子女。

他們的標志是系紅色領帶;團禮是五指並攏,舉到額頭;

口號是:

「准備著,打倒帝國主義!」

「准備著,打倒軍閥!」

「准備著,做世界的小主人!」;

★ 來歷 ★

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個由工人階級政黨領導的少先隊組織,在蘇聯莫斯科誕生了。剛成立的少先隊,沒有特殊的標志。那時的飢餓、困難正威脅著全蘇人民,當然考慮不到少先隊的標志問題。

在一次接受新隊員的大會上,來參加會議的先進女工把自己的紅色三角頭巾解下來系在少先隊員的脖子上,勉勵他們說:「戴著它,別玷污了它!它的顏色是同革命戰旗一樣的!」紅領巾就這樣誕生了。

★ 含義 ★

紅領巾是少先隊員的標志。它代表紅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每個隊員都應該佩戴它和愛護它,為它增添新的榮譽。

關於少先隊的標志禮儀

1.隊旗

五角星加火炬的紅旗是我們的隊旗。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火炬象徵光明,紅旗象徵革命勝利。

『伍』 《飄揚的紅領巾》2011年的,不要2003滴,不行給個原創的讀後感!!好的加分

7月10日《飄揚的紅領巾》講述了這樣一則故事:三個孩子,都有一個共同點——不太懂事。他們的家長工作十分辛苦,回家還要做很多家務。孩子們卻都調皮、不愛做家務,甚至還對家長產生了不滿。他們覺得做學生很辛苦,家長幫他們做事是理所當然的事。一天,學校組織了「我陪父母上天班」活動,他們也參加了。此後,他們有了前所未有的改變。

第一個同學,叫張順琪,他的爸爸常年出差在外,媽媽是一名護士。這位媽媽經常工作到很晚很晚,累得疲憊不堪。回到家時,一有時間倒頭就睡。張順琪對此很不滿,認為:「媽媽坐在那裡多清閑啊,偶爾打個針,量個體溫,絕大多數時間還是空閑的。她怎麼能回家倒頭就睡呢?」

張順琪陪媽媽上班時,見到媽媽不停地給病人量體溫、測血壓……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那天,媽媽剛好上連班一直工作到晚上1點,也始終沒有歇一下。張順琪一直陪著媽媽,深深體會到了媽媽的辛苦,之前認為媽媽很清閑的念頭打消了。他決定:要多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第二個同學,叫丁俊傑,不太愛做家務,爸爸媽媽都在外地,他和爺爺參加了這次活動。他的爺爺是一名校車司機。爺爺開車時,丁俊傑發現了一個細節:爺爺胳膊上生了許多瘡,又疼又癢,連換檔都很吃力。丁俊傑心疼不已,一改以前不愛做家務的習慣。

第三個同學,叫李宛珈,是個嬌氣包,媽媽出差,可沒少讓爸爸操心。這次,他參加活動時,剛好是下雨天。雨下的非常大,可她的爸爸卻面不改色,冒雨堅持指揮交通。只見他轉身120次,揮臂244次,對工作一絲不苟。旁邊的李宛珈,悄悄落下了眼淚。從此她拋下了嬌氣包的名字。

有孩子會說,父母天天不用寫作業,多幸福啊!可是,父母在上班時,比我們辛苦得多。他們,不像我們只是學習而已;他們,沒有我們的課間十分鍾;他們,沒有我們豐富的學校生活;他們,下班後還要擔著繁重的家務。不僅如此,我們的功課,家長不也是天天輔導?別以為父母很清閑,陪他們上天班,幫他們做做家務,你會發現,父母很辛苦。所以,在平時,多為父母捶捶背,多主動承擔些家務。讓父母輕鬆些吧。

『陸』 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飄揚的紅領巾》觀後感800字左右,發郵箱[email protected]

看著胸前那鮮艷的紅領巾隨風飄舞,我們的心情無比激動。眼眶中的淚花忍不住順著臉頰慢慢滑落下來,一滴一滴,連成了絲,慢慢的流入我的嘴中。這淚花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

在5月31日的大隊會結束後,紅星電影院播放了一部舊社會主義的電影《飄揚的紅領巾》,是我們深受感動。在一個舊社會的環境中,一群無名的烈士默默的和敵人打著殘酷的持久戰,他們毫不為己,舍己為人,不僅消耗了許多體力,遇到了各種危險,而且還和敵人鬥志斗勇。他們把那腰腿滾圓、滿臉麻子的敵人、地主斗的團團轉,使敵人走投無路。這些無名的烈士們,不是劉胡蘭也不是黃繼光,而是一群和我一樣大的無家可歸的孩子們。他們的親人們都死在敵人的槍口上,死在敵人的壓迫下。親人都死了,家被霸佔摧毀了,他們只好流浪街頭,成天忍飢挨餓,衣衫單薄。也有些孩子被敵人逼迫當童工,受累受苦。當時的社會實在太殘忍、太可怕了!可這些孩子們自己建立了「少年兒童團」,並且每個團員的脖子上都佩帶者一條鮮艷的餓紅領帶,就從這時,他們和敵人悄悄地開始了斗爭。發傳單、喊口號,這些看起來簡單的任務實際非常危險,如果被敵人抓到,必死無疑。雖然任務艱巨,但這些小烈士們毫不懼怕,冒著生命的危險完成了一項又一項艱巨的任務,一個又一個的危險也慢慢臨近在他們身上,他們仍不退縮,依然監守著自己的崗位。

逐漸,那紅領帶變成了紅領巾,我也光榮的成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過著幸福的生活,那紅領巾在我胸前飄舞,我慚愧,雖然只是一條小小的紅領巾,但它內含無數人民的鮮血!因為它僅是一條小小的紅領巾,所以我從沒有重視過它,家裡至少有7、8條紅領巾,左放一個,右放一個,丟了再買。可更重要的是我們這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成天嫌這嫌那,,根本體會不到當時烈士們怎樣用鮮血換來美好的生活!

一條小小的紅領巾,它含有許許多多人的鮮血、汗水和艱辛,我們應該珍惜我們的美好生活,學習烈士們那「毫不為己,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讓我們胸前的紅領巾更加鮮紅、更加燦爛,讓紅領巾高高的飄舞在我胸前!

『柒』 秋收起義時起義軍為什麼戴紅領巾

大家都應該只是知道其中一角吧。其實紅領巾的歷史悠久,源自俄羅斯的東正教。
當年,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領導人民在俄羅斯奪得革命勝利,時為1917年。那時候東正教會在俄羅斯勢力很大,小孩子每個星期日上「主日課」時都會帶著紅領巾當作一個識別標志。在布爾什維克革命取得勝利之後,俄共(布)為加強孩子的共產主義教育,設立了教導共產主義思想的少先隊,由於那時候俄羅斯社會以紅領巾當作一種光榮,俄共(布)就全盤接收,以紅領巾作為少先隊的一種標志,並賦予新的含義——紅旗的一角。
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個由工人階級政黨領導的少先隊組織,在蘇聯莫斯科誕生了。剛成立的少先隊,沒有特殊的標志。那時的飢餓、困難正威脅著全蘇人民,當然考慮不到少先隊的標志問題。列寧的夫人克魯普斯卡婭十分關心下一代的成長,建議共青團給少先隊員們設計一種特有的標志。在一次接受新隊員的大會上,來參加會議的先進女工把自己的紅色三角頭巾解下來系在少先隊員的脖子上,勉勵他們說:「戴著它,別玷污了它!它的顏色是同革命戰旗一樣的!」紅領巾就這樣誕生了。
20世紀20年代省港大罷工和五卅慘案時期,一群流浪街頭的苦孩子在黨組織的幫助下,成長為光榮的勞動童子團團員,在革命斗爭中艱苦奮鬥成長起來。紅領巾不僅僅代表紅旗一角、烈士的鮮血,它更是一個時代的象徵,象徵著少年先鋒隊的前身——勞動童子團在艱苦的環境中一腔熱情投入革命事業,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這就是紅領巾的由來。

『捌』 2011年6月26日播出的《飄揚的紅領巾》觀後感怎麼寫急急急!!!寫得好給80分

一部舊社會主義的電影《飄揚的紅領巾》,使我們深受感動。在一個舊社會的環境中,一群無名的烈士默默的和敵人打著殘酷的持久戰,他們毫不為己,舍己為人,不僅消耗了許多體力,遇到了各種危險,而且還和敵人鬥志斗勇。他們把那腰腿滾圓、滿臉麻子的敵人、地主斗的團團轉,使敵人走投無路。這些無名的烈士們,不是劉胡蘭也不是黃繼光,而是一群和我一樣大的無家可歸的孩子們。他們的親人們都死在敵人的槍口上,死在敵人的壓迫下。親人都死了,家被霸佔摧毀了,他們只好流浪街頭,成天忍飢挨餓,衣衫單薄。也有些孩子被敵人逼迫當童工,受累受苦。當時的社會實在太殘忍、太可怕了!可這些孩子們自己建立了「少年兒童團」,並且每個團員的脖子上都佩帶者一條鮮艷的餓紅領帶,就從這時,他們和敵人悄悄地開始了斗爭。發傳單、喊口號,這些看起來簡單的任務實際非常危險,如果被敵人抓到,必死無疑。雖然任務艱巨,但這些小烈士們毫不懼怕,冒著生命的危險完成了一項又一項艱巨的任務,一個又一個的危險也慢慢臨近在他們身上,他們仍不退縮,依然監守著自己的崗位。

逐漸,那紅領帶變成了紅領巾,我也光榮的成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過著幸福的生活,那紅領巾在我胸前飄舞,我慚愧,雖然只是一條小小的紅領巾,但它內含無數人民的鮮血!因為它僅是一條小小的紅領巾,所以我從沒有重視過它,家裡至少有7、8條紅領巾,左放一個,右放一個,丟了再買。可更重要的是我們這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成天嫌這嫌那,,根本體會不到當時烈士們怎樣用鮮血換來美好的生活!

一條小小的紅領巾,它含有許許多多人的鮮血、汗水和艱辛,我們應該珍惜我們的美好生活,學習烈士們那「毫不為己,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讓我們胸前的紅領巾更加鮮紅、更加燦爛,讓紅領巾高高的飄舞在我胸前!

*******************************************華麗的分割線******************************************

6月26日,我看了一部叫《飄揚的紅領巾》的電影,我看後,真是受益匪淺!它告訴了我鮮艷的紅領巾來之不易--紅領巾是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是飄揚的國旗的一角,我們應該好好珍惜!
《飄揚的紅領巾》這部電影主要是講:在舊社會中,一群流浪兒成了童工或小偷,後來在黨的領導下,他們組成了一支童子軍,幾個流浪兒在血與火的考驗中成長的故事。
《飄揚的紅領巾》這部電影使我看到了舊社會的黑暗和兇殘。電影中有一個片段使我感到憤怒,那就是當我看到一個小女孩因為太小找不到工作,只好當火工,可是老闆很惡毒,安排了很多事讓小女孩做,小女孩實在累極了,想休息一會兒,正好讓惡毒的老闆看見了,就拿起鞭子抽打小女孩,狠心的老闆還把小女孩的左手按在了被燒得滾燙的火鍋上用鐵烙,頓時,小女孩發出了撕心裂肺的慘叫聲,此刻,我心裡就像有一團江水澆不滅的雄雄烈火,恨不得馬上沖到影片里,拿一根很粗的木棒打他!真是氣死我了!孩子在童年時應該得到歡樂,還要得到大人們的呵護,而不是要得到折磨和虐待!此時,我真想讓電影中那位小女孩來到我身邊,與我一起生活,和我分享童年時的幸福和快樂!
影片使我最感動的是:歐陽姐姐為了掩護上級領導與兩位少先隊員,不小心被敵人抓住後,在監獄里被敵人嚴刑拷打,她還是不說出革命戰士有哪些人。歐陽姐姐在監獄受盡折磨和虐待,可還在對阿華和阿香進行教育。兩位少先隊員在歐陽姐姐的影響和幫助下,走出監獄,在那一刻,他們戴上了鮮艷的紅領巾,走向光明!好樣的!少先隊員們!好樣的!阿華、阿香!是你們讓我看到了做少先隊員的風采!
今天,我們所戴的紅領巾是革命先輩用鮮血所換來的!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的就是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比起他們,我們是幸運的,那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呢?同學們,紅領巾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它呀!人生的道路是不平的,我們要像影片中那些意志堅強的童子團團員一樣,將來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難,我們才能克服困難,努力學習,長大後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

『玖』 少先隊建隊日的由來

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個由工人階級政黨領導的少先隊組織,在蘇聯莫斯科誕生了。剛成立的少先隊,沒有特殊的標志。因為那時飢餓、困難正威脅著蘇聯人民,當然考慮不到少先隊的標志問題。

列寧的夫人克魯普斯卡婭十分關心下一代的成長,建議共青團給少先隊員們設計一種特有的標志。

在一次接受新隊員的大會上,來參加會議的先進女工把自己的紅色三角頭巾解下來系在少先隊員的頸部上,勉勵他們說:「戴著它,別玷污了它!它的顏色是同革命烈士的鮮血的顏色是一樣的!」紅領巾就這樣誕生了。

(9)什麼時候由紅領帶變成紅領巾擴展閱讀

少先隊的發展歷史

1、兒童團和地下少先隊(1945-1949)3年解放戰爭時期,我們的組織在抗日兒童團的基礎上,又有了很大的發展。不僅在解放區建立了兒童團,戰斗在敵人心臟里的地下黨,還在上海各大城市裡建立了地下少先隊。

國民黨反動派全面崩潰的前夕,上海地下黨在貧苦兒童中建立了一支地下少先隊。開始他們打掃教室,修理桌椅,做了不少好事,團結了很多要求進步的同學。

根據斗爭的需要,他們把一張張黨的報刊和傳單悄悄地放到同學的課桌里,居民的門縫里,這樣,就把敵人的陰謀和解放戰爭的大好形勢及時地告訴了上海市民。上海解放前夕,隊員們又在黨的安排下通過散步、做游戲甚至裝做打架等方式,到大街去偵察敵情,為解放大上海做出了貢獻。

2、中國少年先鋒隊(1949-今)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誕生,團中央根據黨中央的指示,於10月13日發布了在全國建立中國少年兒童隊的決議。1953年6月,中國少年兒童隊又改為中國少年先鋒隊,至此我們光榮的少先隊組織翻開歷史新篇章。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1535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2033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1220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1718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996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906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1281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1486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792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