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衣外套體積是多少
『壹』 一般的衣長是怎麼量的
測量衣長的方法:
1.衣長是指從衣服的肩點到下擺處的長度,知道衣長的計算方法後,在來測量衣長也就很簡單了。如果是一件成衣,拿到衣服來測量它的長度;
從後領頸窩點(找到後領中點,兩邊是一個弧形往上翹,到最高點為頸窩點),領子與衣服接縫處垂直向下,到衣服下擺處,有些衣服下擺可能不是平行的;
取最長的下擺做水平直線,領子與衣服接縫處垂直向下,到衣服下擺平行線的距離即可。

以此類推,一般衣長一點,尺碼也大一點,大家按照這個數值去選擇自己合身的工作服或者襯衫就可以了;
如果有什麼特殊原因導致沒辦法穿著,也可以選擇定做,這樣按照自己的身材定製的尺碼是絕對合適的。
(1)毛衣外套體積是多少擴展閱讀:
量尺是日常生活工具,主要用來測量皮革產品面積大小。
皮革生產過程中或入庫前使用量革機或其他方法量出皮革在製品或皮革產品面積大小的操作。
是學術界中材料科學技術(一級學科),天然材料(二級學科),皮革(三級學科)。
在古代還沒有發明尺的時候,人們用一些簡單的工具來測量長度.比如帶一根繩子在身上,需要的時候就用它來比較長短,古埃及人就使用繩子丈量土地.有人想出,可以用身體的一部分來做測量工具,如張開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兩端的距離稱作1(柞)(zhǎ),成人兩臂左右平伸時兩手之間的距離稱為1庹( tuǒ),在我國古代丈量土地的時候,也經常用步數來計算。
量尺_網路
『貳』 請問毛衣外套合適的長度
毛衣外套長一些比較好 不過 如果個子不是很高 建議不要穿 呵呵
『叄』 衣服尺寸里所描述的碼數36、38、40、42,這些的具體尺寸是多少啊
具體尺寸分別指的是如下:
1、36碼指的是160/80Y,指的是XS碼
2、38碼指的是165/88Y,指的是S碼
3、40碼指的是175/96Y,指的是L碼
4、42碼指的是180/104Y,指的是XL碼
(3)毛衣外套體積是多少擴展閱讀:
號型是表示服裝的一些基本尺寸即服裝的大小的標識。
一、號
指人體的身高,以厘米為單位表示,是設計和選購服裝長短的依據。
二、型
指人體的胸圍或腰圍,以厘米為單位表示,是設計和選購服裝肥瘦的依據。上裝指胸圍,下裝指腰圍。
三、體型
是以人體的胸圍與腰圍的差數為依據來劃分體型,並將體型分為四類,分別為Y、A、B、C型。
1、Y:表示胸圍與腰圍的差數為19cm~24cm之間
2、A:表示胸圍與腰圍的差數為14cm~18cm之間
3、B:表示胸圍與腰圍的差數為9cm~13cm之間
4、C:表示胸圍與腰圍的差數為4cm~8cm之間
四、號型系列
以各體型中間體為中心,向兩邊依次遞增或遞減。身高以5cm分檔組成系列,胸圍以4cm分檔組成系列,腰圍以4cm、2cm、分檔組成系列。
系列如下: XS S M L XL
上衣型號 150/76A 155/80A 160/84A 165/88A 170/92A
裙/褲號型 150/58A 155/62A 160/66A 165/70A 170/74A
『肆』 M號的衣服是多大的
在國家標准GB/T1335中,女裝上衣M號(中號)為165,男士上衣M號(中號)為170。
尺寸挑選
一、我國的服裝尺碼標注方法
1、成年男女服裝號型包括弧、型、體型三部分。其中,號表示人體的身高(用cm表示,以5cm為一檔);型表示人體的凈胸圍(上裝,一般以4cm為一檔)或凈腰圍(下裝,一般以4cm為一檔);體型表示人體凈胸圍與凈腰圍的差值。
2、體型分類代號為Y、A、B、C,Y體型為寬肩細腰型,A體型為一般正常體型,B體型腹部略突出,C體型為肥胖體,具體差值為:
男:22-17cm、16-12cm、11-7cm、6-2cm
女:24-19cm、18-14cm、13-9cm、8-4cm
舉例說明:
男上裝的170/88A,表示適合身高在170cm左右(167.5~172.5cm),凈胸圍在88cm左右(86~90cm),體型為正常體型(胸腰差為12~16cm)的男士穿著。
二、判斷自己的體型是否標准
一般而言,對於成年男女而言,身高和體重有一定的對應關系。
國際上常用的針對東方人的標准體重計算方法:
男子標准體重(kg)=(身高[cm]-100)×0.9或身高[cm]-105或(身高[cm]-80)×0.7
女子標准體重(kg)=(身高[cm]-105)×0.9或身高[cm]-110或(身高[cm]-70)×0.6
正常體重:標准體重±10%;偏瘦:小於標准體重10%以上;超重:大於標准體重10%~20%;輕度肥胖:大於標准體重20%~30%;中度肥胖:大於標准體重30%~50%;重度肥胖:大於標准體重50%以上。

(4)毛衣外套體積是多少擴展閱讀
標准尺碼明細
1、女裝 (外衣、裙裝、恤衫、上裝、套裝)
中國(cm)160-165/84-86|165-170/88-90|167-172/92-96|168-173/98-102|170-176/106-110
國際XS|S|M|L|XL
美國2 | 4-6 | 8-10 | 12-14 | 16-18
歐洲34 | 34-36 | 38-40 | 42 | 44
2、男裝 (外衣、恤衫、套裝)
標准尺碼明細
中國(cm)165/88-90|170/96-98|175/108-110|180/118-122|185/126-130
國際:S|M|L|XL|XXL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服裝尺寸
『伍』 羊毛衫和羽絨服哪個保暖
羊毛衫和羽絨服兩者保暖效果各有不同,羽絨服保暖效果稍好一點。羽絨服一般鴨絨量佔一半以上,同時可以混雜一些細小的羽毛,將鴨絨清洗干凈,經高溫消毒,之後填充在衣服中就是羽絨服了。 羽絨服保暖性最好。多為寒冷地區的人們穿著,也為極地考察人員所常用。
羽絨服中的填充物,最常見的是鵝絨和鴨絨,這兩種按顏色分,又可分為白絨和灰絨。在市面上的羽絨服按照價格來看,排序為: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灰鴨絨。可能受到售價排序的影響,很多人因此就認為這些絨在質量上也是這樣排序,其實不然。通過對羽絨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際體驗,一般來說相同質量和含絨量的鵝絨比鴨絨的保暖性、蓬鬆度等好些,但顏色與羽絨服質量的好壞沒有太大的關系。

(5)毛衣外套體積是多少擴展閱讀:
羽絨服裡麵包含絨子和羽毛。
絨子是長在鵝鴨等水鳥的脖子到胸腹之間不含羽梗的毛,由於這個部位的毛經常浸在水中,所以不僅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而且它的保暖抗寒能力也是全身毛中最好的。另外,因為這部位的絨毛沒有羽梗,非常柔軟,纖維長而蓬鬆度高,摺合體積較小,是製作羽絨服最上乘的材料。
羽絨服里的羽毛,是指除了上面所說的絨毛之外全身上其他部位的毛,一般是呈片狀的,中間有羽梗。羽毛的保暖度較有限,沒有絨毛好。
參考資料:網路-羽絨服
『陸』 外套和風衣有什麼區別
風衣,顧名思義風衣 ,一種防風雨的薄型大衣,又稱風雨衣。風衣起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有軍衣演變而來,所以最開始是西方人穿的,後來風衣的款式經過演變,開始多樣化,但是西方男人穿風衣,體現的風格是:嚴謹,紳士,不似其他普通外套那麼隨意。而且春、秋、冬三季可穿。所以一般男士出席重要,但是沒那麼隆重的場合時,選擇穿風衣來體現自己的品味和態度是不錯的選擇。
『柒』 兩件衣服大概多少千克
你說的兩件衣服的話大概是什麼樣的呢?
夏裝的話不管男士女士兩件一般都不會超過1kg的;春裝秋裝的外套,襯衫也不會太重的,除非裝飾很重的掛飾,一般兩件都不會超過1.5kg的;冬天的話像羽絨服一般也不重,不過你寄快遞的話也不是光算重量,也要按包裝的體積計算。兩件封頂也就2kg。最重的衣服應該是尼龍大衣,兩件合起來4、5kg的都有。
『捌』 毛衣和外套尺碼買一樣大可以嗎
毛衣和外套尺碼買一樣大要取決於自己的風格。每件衣服的碼數有可能會不提一樣哦。如果買小了,貼身穿會比較暖,但是想外穿就太顯身材。其實吧,還是具體看這件衣服是否需要外穿了。還有,建議自己試穿一下。
主要是因為冬季大家通常會在羽絨服裡面穿很多其他的衣服。而夏季的衣服呢基本都是貼身穿著的,所以尺寸可能會因為季節的變化而變化。
另外,就是很多衣服的生產廠家不同對於衣服尺寸的分檔也會不同,所以,大家在選購不同品牌的服裝的時候也會遇到尺寸的問題。這樣的話可能同意季節的服裝,我們在不同的品牌點店就會選擇不同的尺寸。

怎麼樣才能選擇一個合適尺寸的毛衣呢?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應該參照毛衣尺碼對照表。當然,這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因素。根絕毛衣尺碼對照表上來參照肩寬、胸圍等標準是必須的。但是,搭配達人們推薦各位消費者,在注意這些問題的時候還要看一看自己平時穿衣的風格。
如果平常多以寬松的服裝為主,在選擇毛衣的時候也建議選擇寬松式的,比如說蝙蝠衫式,給人以時尚、靈動之感。
但是也要參照毛衣尺碼對照表,萬萬不可多於肥大,給人臃腫感覺。如果日常穿衣多以簡潔為主,可以選擇純色系,針法較為簡單的,注意能在搭配穿著的衣服的同時,給人以簡單之美。另外,如果選擇內搭,一定要選擇較為緊身的尺碼。同時,胸圍一定是要考慮的因素。
『玖』 衣服的尺寸。S、M、L、XL。XXL分別代表的身高是多少
衣服的尺碼男性和女性分別對應的略有不同。
女性尺碼:
女性衣服中的s碼代表身高155厘米,m碼代表身高160厘米,l碼代表身高165厘米,xl碼代表身高170厘米,xxl碼代表身高172厘米,xxxl碼代表身高175厘米。

衣服的尺寸除了通過身高來判斷,還需要根據人身材的胸圍,腰圍,肩寬等綜合信息進行判斷。
(9)毛衣外套體積是多少擴展閱讀:
測量部位
領大:領子平攤橫量,立領量上口,其他領量下口。
衣長:由前左側肩縫最高點垂直量至底邊。
胸圍:扣好紐扣,前後身攤平,沿袖窿底縫橫量。
袖長:由左袖最高點量至袖口邊中間。
連肩袖長:由後領窩中點量至袖口中間。
總肩寬:由肩袖縫交叉處橫量。
袖口:袖口平攤衡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