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衣擦肩袖怎麼減針
A. 插肩袖怎麼織
有兩種織法:
1、從上往下織,即從領口往下織,每織兩行加8針,就是每個加針處加兩針,共4個加針處,加針的地方就是插肩處。
2、從下往上織。織到腋下開始分針織出衣身,減針的時候用小燕子減針法,織好後重新起頭開始織袖子,織到腋下時也用小燕子減針法減針,然後袖子和衣身縫合。
還有一種從下往上織的方法,即:織到腋下時先暫不織衣身,重新起頭織袖子,袖子織到腋下時,與衣身合並在一起織,用小燕子減針法。
B. 雙羅紋針插肩袖如何減針
數好兩邊針數後按你需要的大小隔行減針就好,這樣再挑的時候比較好記,同時織出的的成品比較美觀。
領挑針針數方法:這里說的是行行織的情況下,針一定要細1-2個號,(1)領織單羅紋,就一針挑一針,一行挑一針,前後片平留部分不需要減針。(2)領織雙羅紋,可以在平留部分適當減掉一點,領子斜收部分一行挑一針,兩邊斜收後有幾行直織部分的,那幾行直織部分,要跳行挑的,差不多6行挑5針。這樣領子針數就OK了,不管織大人孩子衣,針數就好控制了。織後片斜肩的同時,開始後領窩減針,斜肩只有6行,減針法可用:2-1-3 或2-3-1 2-2-1 2-1-1
機織領:第一行挑針,挑好後織一行反,三行正、一行反、三行正,雙層縫合,縫合是和第一行挑針的那行反面縫合,把挑領的地方包起來
腑下收針:一般收單片10% 肩留針單片20% 平收後行隔行收針或小燕子收針法收
VS門襟挑針方法(行行織情況下):門襟如果挑織單羅紋,則每10行挑9針,如果織雙羅紋,則每6行挑5針。如果是織來回平針,則4行挑3針。帽子挑針法是4行挑3針(也可6挑5),帽高度覺得高了就4挑3。
C. 從下往上的插肩袖毛衣編織 方法
插肩毛衣從下往上織袖子的加針方法如下:
1、織到分片的時候,就說後片吧,前後片基本一樣的,先這一片兩邊各收5針,然後每個來回收2針,就是一邊一針 。
2、為了漂亮點可以這樣織:第一行,先織2針平針,第3針挑,第4針織平針,再把第3針撥到第4針,這樣就收掉了一針。織到第一行倒數第3、4針時,兩針並一針平針,再後面2針平針。回來上針不收針,第三行同第一行。(雖然都是收掉一針,但是過去的收法和最後的收法不一樣,多收幾行就有效果了)。
3、一直兩邊收上去,直到留領的寬度。毛衣一片100針,中間留40針,兩邊先各收5針,然後各收25針。
4、前片收針與後片一樣,織到離後片2寸時,收領。收領的同時仍不要忘了兩邊的收針。最後前片收完領和袖基本上一邊只留1-2針。
5、袖子的收針部分跟前後片一模一樣,只是最上面留針數不一樣。如袖子上面留20針,加60需收的針數,就是說袖子從下往上織時慢慢加針到腋下最寬處至少要加到80針。最後就是縫合。
6、在肩膀的地方跳針,往返打,針數逐漸加多,直到圈成完整的袖子,再根據手臂的長短逐漸減針數,直至完成就可以了。
D. 插肩袖怎麼收針
先收3~6針伏針,然後一般四行收兩針(從第四針開始收),收到你所要織的袖山的高度,平織幾行,然後收針即可
E. 插肩式毛衣袖子如何減針
從下往上織的,腋下也要留幾針。兩邊在減針時,要先織兩針下針,再減針,在行尾減針後織兩下針,也就是留的筋,(就是縫合後像從上往下織的兩面加針中間的那條筋一樣)。好費勁!也不知你明白么?
你到《編織人生》網站上看看哪裡有教程。
F. 毛衣紡織中,插肩袖怎麼織
織衣的順序:後——前——袖——領——最後織其它細小部件
上衣後片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橫密是指在10 cm中有多少針)
2. 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直密 ……(直密是指在10 cm中有多少行)
3. 正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掛肩)×直密
4. 肩寬針數=肩寬×橫密縫耗(針)
5. 掛肩總行數=掛肩長×直密
6. 掛肩收針針數=(1\2胸圍針數-肩寬針數)÷2
7. 掛肩收針方法:
平收3針~6針後,餘下的針一般每2行減1針,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內,將應收針數收完。
8. 後領口針數=後領口寬×橫密+縫耗(針)
9. 單肩針數=(肩寬針數-後領口寬針數)÷2
10.肩坡每行收針針數=單肩針數÷肩高行數
上衣前片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 身長行數,與後片「2」相同。
3. 正身長行數,與後片「3」相同。
4. 肩寬針數,與後片「4」相同。
5. 掛肩總行數,與後片「5」相同。
6. 掛肩收針針數,與後片「6」相同。
7. 掛肩收針方法: 可比照後片,但前片比後片多出1厘米,收針要比後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時,
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
袖片
編織袖片時,它的直密和橫密與原密度略有差別:
袖橫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願密度×95%
1. 袖口起針=袖寬×2×袖橫密+縫耗(針)
2. 袖長行數=(袖長-袖口羅紋長)×袖直密+縫耗(針)
3. 袖根針數=袖根寬×2×袖橫密+縫耗(針)
4. 袖身每邊應加針數=(袖根針數-袖口針數)÷2
5. 袖身行數=袖長行數-袖山行數
6. 袖山行數=袖長高×袖直密×+縫耗(針)
7. 袖山單側收針針數=(袖根針數-袖山寬針數)÷2
領片
1.領片針數=(領深×2+後領寬+2厘米)×羅紋橫密
2.領片行數=領高×羅紋直密
其它
在做編織工藝時,有些規律性的尺寸關系及簡便計算方法可以借鑒:
1.一般成人袖寬比掛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裝袖寬比掛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寬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寬為17厘米~21厘米。
3.編織袖片時,若加針,宜先快後慢,若減針,則先慢後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針行數接近於前、後片掛肩的收針行數。
6.為編織操作簡便,一般後領口可不予考慮。
7.後領口寬一般為肩寬的1/3
下裝各部位編織尺寸計算毛褲的編織成型較快捷、簡便,一般分為左右褲片兩部分,另加一褲襠方塊編織。
編織時,如果從褲腰處開始編織,褲腰的折雙邊就比較省力,但褲腿減針時有些費事;反之,從褲腿處開始編織,褲腰折雙邊有些費事,可褲腿的簡易加針和褲腰後翹的編織就容易些。
這就需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定。
下面介紹毛褲的三種編織法:兩片編織法
1.腰口起針針數=腰圍÷2×橫密
2.褲長行數=(褲長-腰羅紋-褲口羅紋)×直密
3.腰後翹。
後翹一般高出3厘米左右,約為4~5個回程(8~10行)。
編織時,將腰寬針數取中,分為前、後腰,再將後腰的針數除以回程數(即4~5個回程),用回形加針編織法即可織成腰後翹。
如果是從褲腳口起針,應採用回形減針法編織。
4.臀寬針數=臀圍÷2×橫密
5.上襠應加針數=臀寬針數-腰寬針數
6.上襠長行數=(直襠一腰羅紋)×直密
7.上襠加針間隔行數:前側=上襠長行數÷(上襠應加針數的1/4)後側=上襠長行數÷(上襠應加針數的3/4)
8.橫襠針數=臀寬針數+(前襠寬+後襠寬)×橫密或:橫襠針數=橫襠寬×橫密
9.褲腿行數=(褲長-直襠-褲口羅紋)×直密
10.褲腿應減針數=橫襠針數-褲口針數
11.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2-後襠減針行數)÷(褲腿應減針數-後襠應減針數)
12.後襠應減針數=後襠寬×橫密
13.後襠減針行數=後襠應減針數×2如果從褲腳開始編織,第「10」「11」「12」、「13」、項中的「減針」須改為「加針」,第「5」、「7」項中的「加針」須改為「減針」。
三片編織法(加方法)
1.腰口起針針數,與兩片編織法「1」相同。
2.褲長行數,與兩片編織法「2」相同。
3.腰後翹,與兩片編織法「3」相同。
4.臀寬針數,與兩片編織法「4」相同。
5.上襠應加針數,與兩片編織法「5」相同。
6.上襠長行數,與兩片編織法「6」相同。
7.上襠加針間隔行數=(上襠長行數÷上襠應加針數)÷28.褲腿行數=(褲長-直襠-褲口羅紋)×直密9.褲腿應減針數(單側)=臀寬針數-褲口針數10.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褲腿應減針數11.方塊針數=方塊寬×橫密12.方塊行數=方塊長×直密四片編織法四片編織法與其他編織法不同的是:褲腿減針時,每一片褲腿的外側也要參與減針。
平針編織褲前片1.腰口起針針數=(腰圍÷4-1)×橫密2.褲長行數=(褲長-腰羅紋-褲口羅紋)×直密3.臀寬針數=(臀圍÷4-1)×橫密4.上襠長行數=(直襠-腰羅紋)×直密5.前橫襠針數=前襠寬×橫密+臀寬針數+(本褲片第3項)6.褲腿行數=(褲長-直襠-褲口羅紋)×直密7.褲腿應減針數=前橫襠針數-前褲口針數8.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褲腿應減針數÷2)9.前褲口針數=(褲口寬÷2-1)×橫密平針編織褲後片。
1.腰口起針針數=(腰圍÷4+1)×橫密
2.褲長行數,與褲前片「2」相同。
3.腰後翹,與兩片編織法「3」相同。
4.臀寬針數=(臀圍÷4+1)×橫密5.上襠長行數,與褲前片「4」相同。
6.後橫襠針數=後襠寬×橫密+臀寬針數(本褲片第4項)
7.褲腿行數,與褲前片「6」相同。
8.後襠應減針數=後襠寬×橫密9.後襠減針行數=後橫襠針數-後襠應減針數-褲口針數10.褲腿應減針數=後橫襠針數-後襠應減針數-褲口針數11.褲口針數=(褲口寬÷2+1)×橫密羅紋編織褲前片在整件毛褲全部為羅紋組織編織的情況下,成品易下垂,因此做小樣的密度計算時,要適當增加橫密的針數,減少直密的行數。
另外,腰羅紋和褲口羅紋要比其他部位小一個密度值。
1.腰口起針針數=(腰圍÷4-1)×橫密2.褲長行數=褲長×直密(不包括腰部的內折邊)3.臀寬針數=(臀圍÷4-1)×橫密4.直襠行數=直襠×直密5.前橫襠針數=前襠寬×橫密+臀寬針數(本褲片第3項)6.褲腿行數=褲長行數-直襠行數7.褲腿應減針數=前橫襠針數-前褲口針數8.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褲腿應減針數÷2)9.前褲口針數=(褲口寬÷2-1)×橫密羅紋編織褲後片
1.腰口起針針數=(腰圍÷4+1)×橫密
2.褲長行數,與褲前片「2」相同。
3.腰後翹,與兩片編織法「3」相同。
4.臀寬針數=(臀圍÷4+1)×橫密
5.直襠行數=直襠×直密
6.後橫襠針數=後襠寬×橫密+臀寬針數(本褲片第4項)
7.褲腿行數,與褲前片「6」相同。
8.後襠應減針數=後襠寬×橫密9.後襠減針行數=後襠針數×210.褲腿應減針數=後橫襠針數-後襠應減針數-褲口針數11.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2-後襠減針行數)÷褲腿應減針數男褲門襟:1.門襟針數=門襟寬×橫密2.門襟行數=門襟長×直密*門襟的編織一般是在右褲片上完成,當編織到右褲片門襟上邊(或下邊)位置時,要把門襟寬所需針數一次加齊,並隨褲片編織,當織夠門襟長所需行數後,再將門襟針數一次減完。
在編織左褲片時,如果怕褲門襟的平針編織捲曲,可以在編織到門襟位置時,改成羅紋組織,針數與右褲片相同
G. 插肩毛衣從下往上怎麼織
工具:9團1股織線團、11號長、短直針各1根、9號環形針
1、身體部分擊中開口夾,頭部小。除兩袖外,開夾處留下40厘米的線頭,腋下留下的6針縫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