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紋毛衣如何編織法視頻
1. 如何織毛衣教程
工具/原料:毛線、棒針。
步驟一、首先,准備好毛線和棒針,起18針,從領子開始編織。

2. 斜紋法織圍巾怎麼起針
【起針】 注意:起針時,線端(毛線頭)要預留完成尺寸的三倍長度,例如:起針/ 腳是十寸闊,那麼線端要預留三十寸長來起針。 - 可編成」平織/平編起針法」、"彈性起針法之1目松緊起針法" 、 "彈性起針法之2目松緊編織起針法" 及 " 多行彈性起針法(袋編)之1目/2目松緊編織起針法"。 ** 一般圖片都說用兩根棒針起針,其實用一根也可,雙針起針針眼大些,方便初學者織第一行時,容易編織而已。當熟練後,起針時手勢已能調較力度,用一根起針也可。
3. 毛線編織 如何織斜紋花
2、第一針平挑下來不織。 提示:以後每一行的第一針都平挑不織。 4、最後一針織上針。 提示:以後每一行的最後一針都織上針。 5、換過一行,第一針還是平挑。此時,我們可以看到,線圈上的二三兩針是兩針上針。 6、繞線,織一針上針。把兩針上針變為一針上針。 7、把線繞回來,再開始以兩下兩上的方法一直織。織到最後我們會發現多出來一針,因為前面兩針是上針,這一針就織一針下針,最後一針還是織上針。 8、換過一行,第一針仍然是平挑。此時可以看到第二針是一針上針。 9、織兩針上針,這樣就把開始的一針上針變為了兩針上針。再織兩針下針。如此循環直至最後一針,最後一針織上針。 10、換過一行,第一針平挑之後,我們可以看到兩針下針。 11、此時,我們只織一針下針,再以兩上兩下的手法繼續織下去,這樣開頭的兩針下針就變為了一針下針。 12、由以上幾個步驟,我們可以歸結出斜紋花的編織規律:一變二,二變一。即遇到兩針上針或下針時,要把它變為一針上針或是一針下針。如果遇到一針上針或是一針下針,就要變成兩針。 13、換過一行,第一針平挑。此時我們看到了兩針下針,遵循「二變一」的原則,織一針下針,再以兩上兩下的方法織完剩下的線圈。別忘了最後一針還是織上針。 14、換過一行,第一針平挑之後我們看到了一針下針,此時遵循「一變二」的原則,織兩針下針,再以兩上兩下的方法織完餘下的線圈。 15、null您知道嗎?由於斜紋織物的經緯交織比平紋織物少,所以不及平紋織物堅實牢固,但斜紋織物的手感比較柔軟和光滑。
4. 毛衣斜紋怎麼織
毛衣斜紋很好織,五針下針,兩針上針,打下針的第一針手診,打上針的第一針加針,每圈都是同樣的過程,這樣斜紋就可以織出來了。
5. 織毛衣有哪些方法
基本組織織物織補法
基本組織織物(以毛料為主),分為平紋、斜紋、緞紋三種。下面介紹常織的四個口種:
1.凡爾丁(平紋撥絲法)
凡爾丁織物是以經緯各兩根紗構成為「一上一下」的完全組織,其織法分為四個階段:
(1)撥洞:綁圈後撥洞,必須把毛茬撥到下面去,露出洞邊組織,使每根布絲清晰可見;撥出樣板絲1-2根,撥成下方形或長方形(織後也是正方或長方形)。必須要按這些要求來做,不能就洞撥洞,也不能洞形什麼樣就撥成什麼樣,否則都影響織後的質量。具體方法,。
(2)排緯:從右向左,從下向上,順序地排,一根不拉(中間有未斷的絲不排)。其程序是:右邊起拱針,沉紗約0.5厘米,做五個「挑一壓一」針腳,浮紗過破洞;到左邊,也做五個「挑一壓一」針腳,沉紗0.5厘米,出針,掉轉圈子,拉絲,按同樣方法排第二根。
排緯生腳要根根壓住原絲,不能挑壓半根,左右垂直對稱,不能串列。單行和雙行挑壓相反,第一行是挑,第二行就壓,第三行挑,第四行壓,余類推。生腳要正確,上下左右都在一條直線上。拱針沉紗長短一致,破洞排紗要和樣板絲一樣松緊。
排緯有兩種排法:一是挨針排,即一行挨著一行的排;一行隔針排,即排兩行、隔兩行的排。一般都用隔針排,質量較好。
(3)織經:起針、拱針(沉紗),生腳與排緯相同,只是要和破洞上排好的緯絲「挑一壓一」交織,相鄰兩針,挑壓相反,一根不拉,全部織完。在織經中,撥下毛茬,毛絲上翻,要邊織邊往下撥或把毛絲向織好方向撥去。否則,毛絲鑽出,布面發毛,紋路不清,挑壓因難;同時,毛絲還向四同擴散,留有較明顯的痕跡。
織經一般用隔加針法,先是隔針織,順著原布絲「挑一壓一」往前進針,織兩行,空兩行,全部織上,兩側垂直對稱,不能串列;後是加針織,即將所有空下兩行,也按照原紋布絲,逐一加上,補上所有經絲;全部經絲和排絲交織後,破洞消失,和原織物一樣。。
2.嗶嘰(斜紋撥絲法)
一般為「二上二下」組織,撥洞與凡爾丁同,只是撥出的樣板絲要多一些,一般為2-4根。嗶嘰組織較多,但多數是以經緯各四根紗構成「二上二下」完全組織的右斜紋(50°)其織法如下:
(1)排緯:從右向左,從下向上,起針、拱針、生腳,但拱針沉紗兩側均為0.5厘米,生腳做五個「挑二壓二」。要順著原紋布絲走針,不能串列。嗶嘰排緯,一般採取隔針加兩針排法:第一次是隔針排,排法是「一隔一」,即排一行,空一行,排成「挑二壓二」的平紋;第二次是加針排,即將空隔的一行,加上補齊,但要注意每次加針,都要前進一針,只有這樣,才能成為斜織組織。
(2)織經:其做法與排緯基本相同,只是一排緯絲,一排經絲。先隔針織,「挑二壓二」成為平紋;後加針織,「挑二壓二」,前進一針,成為斜紋。織時還要邊織邊撥,防止毛茬上鑽,。
(
嗶嘰中「二上一下」、「三上三下」等組織,均可參考這種織法,只是改變一下「挑幾壓幾」的針法。如「二上一下」,即可「挑一壓二」等。
3.華達呢(密斜紋蓋洞法)
華達呢又叫軋別丁,組織很多,如「三上二下」、「三上一下」、「二上一下」等,但多數是以經緯紗各四根為一組的「二上二下」右斜紋(63°)。
華達呢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經密大於緯密一倍左右。因此紗線之間擠得很緊,人工按原紋織補(四根一組「挑二壓二」),非常費事,尤其是初學者對不上斜紋或造成明顯缺紋,效果不好。織補工人在實踐中,採取了排緯減少根數(由每組四根減為三根),織經減少挑壓(由「挑二壓二」改為「挑一壓二」)的做法,既減少了挑壓的阻力(緯紗減少,阻力變小),又可以達到與原紋同樣的緊密。織補以後,不但斜紋可以全部對上,而且傾斜度也和原織物一樣。所有華達呢的織補,一般都採用這種織法。
(1)排緯:不用撥洞,直接排緯,要排滿整個破洞(稍大一些,即多排一組),還要按照不同洞形,排成正方或長方形。
華達呢排緯是一組一組地排,每組排三根,原織物為四根一組,所以要空一根(每組的最後一根不排),然後搓一個斜紋;兩側生腳五個斜紋和拱針沉紗0.5厘米,要按原紋「挑二壓二」做,挑得要深,壓得要正,不留痕跡;同時,還要排得垂直,不能串列,松緊度合適。
(2)織經:抽取原織物經絲織,五根一組「挑一壓四」,一組一組的挨著織,每織下一針,均向前進二針,挑上一行的「壓四」,第二針為「挑一」。
我找的,希望有用
6. 毛衣斜紋怎麼織
只能給你一些織法。
織法介紹:
1、元仝
元仝是指前後針床都參與編者按織的情況下,斜角刀仔打起的織法,為方便過梳,通常最後半轉元仝將字碼放鬆少少。
2、過梳
過梳是指利用彎針板將紗線從一張針床中的織針上轉移到另一張針床上的織針上的過程。
織完元仝之後,首先將前針床上含有紗線的織針頂起,使之針舌全部打開,利用彎針板先紗線轉移到彎針板上,然後轉移到另一針床的空針上。
3、單邊
單邊是指只有一張床密針,將機頭後面的兩個刀仔打起,只讓前針床參與編織的織法,織片時字碼上提,織出來的衫片字碼結些,衫片較短,反之衫片較長。
4、坑條
坑條又稱羅紋,是雙面編織物的基本組織,它是由正面線縱行和反面線縱行以一定的組合相間配置而成,通常坑條可分為規則性坑條及不規則性坑條。規則坑條是指底面的坑數一致,例如:1×1,2×2,4×4坑條,不規則坑條是指底面的坑數數目不一,例如:4×2,3×6,12×3坑條。
在坑條的排針方法中有兩種不同的前提,一種是指針對針,另一種是針對齒,同是一種坑條織法在不同的前提下其排針方法不同,以簡單的2×2坑為例:
A.在針對針的前提下其排針方法為底面排兩針空兩針。
B.在針對齒的前提下其排針方法為底面排兩針空一針。
在通常的情況下多以針對齒的情況為主。
5、修花
修花是指毛衣織造過程中的加減方式,由於毛衣織造過程中,直接織成衫片而不用裁剪,因而必須靠邊加減針來實現,減針是指將兩邊紗線往內移進幾針,之後將移織後空出織針壓下退出,加針是指在織造過程中在兩邊分別頂起多少針的方法,通過減針可使布片幅寬逐漸變小,反之通過加針可使布片幅寬逐漸變大,例如:2-1-5是表示每織兩專每邊減一支針,如此重復五次,加減針可分為修無邊花與修有邊花,修無邊花是指減幾支針用幾支扒,修花後可見修花位在布片的邊緣,而修有邊花是指減針時規定夾幾支針,所用支扒數目為減針數目加上夾邊針數。例如:要求夾三支邊,減一針則用五支扒,修花後可見修花位在布片的邊緣往裡第四針位。
6、搬針
搬針是指減針過程不能一次完成,例如需在布片中間減一針則需將其外面相鄰織針上的紗線往裡移一針並重復此過程,直至布片的邊緣後將空針退出,此過程稱之為搬針。
7、三平及四平
在前後針床都密針的情況下,將左後刀仔打起其它三個刀仔都打落的織法稱之為三平,四個刀仔都打落的織法叫四平。
8、令士
令士是指前後針床密針間隔單邊的織法,即是先在前針床織幾專單邊後將紗線全部過梳到後針床織單邊的間隔織法。
9、搬攬
搬攬是指通過搬針織法形成一個攬角的織法,例如後針床密,針前針釘頂起四支針平一專後將面上四支針從中間為界,向兩邊搬兩針後將原來的針壓下,如此搬花數次達到規定寬度,再依次往裡搬針直至重新合成四支針的織法如此開成一個攬角。
10、挑吼與抽針
挑吼是指在織造過程中,將某針的紗線移到旁邊織針而形成一個吼的織法。
抽針是指在織造過程中,讓某些織針退出針織過程的織法,通常用於記號之用。
11、柳條,扭繩,谷波,打雞,珠地
柳條是指機頭對角字碼刀仔其中一對放低,另一對頂上,兩面針床均有織針參與(排針方式可為1×1,密針,2×2等,視客要求而定)的織法。
扭繩是指在編織過程中每隔一定的轉數相鄰幾支織針上的紗線互換的織法。
谷波是指幾專四平相隔幾專面元仝或底元仝的織法。
打雞是指兩針床密針,元仝一專平半專(織元仝進不參與編織的兩個刀仔輪流放下)的織法。
珠地是指密針或1×1的情況下三隻字碼放下而另一隻字碼升起七成的織法。
12、二三級打花
通常採用三種針(高腳長舌,高腳,低腳),但視乎需要採用其中一種或幾種當機頭上中山提起,織一專或半專打花再織四平,如此間隔的織法為二級打花;當機頭上下中山一齊提起,織一專或半專打花再平織,如此間隔的織法叫三級打花。
13、冚毛
冚毛是指利用特殊的紗嘴引導兩種不同的毛料從紗嘴的不同位置進入編織過程而使織出衫片的效果是一種毛料蓋在另一種毛料上,底面各呈現不同毛料的織法。
14、猛花
猛花又稱曼波是指在編織過程中利用手制控制後針床移動而使織出的衫片出現規律性的斜紋的織法。
7. 斜條紋毛衣的編織的圖案和方法的示意圖
1、從毛衣的側縫(腋下)起針,
2、換自己需要的顏色腋下開始加針
3、織完肩膀減豎領
4、織橫領
5、加豎領
6、織肩
7、減袖籠
8、收針
8. 毛衣從上往下編織方法
1、准備好毛線和毛線針,首先起針就起22針來做個編織示範。

注意:開始用兩根棒針編織衣領加針後再改用4根棒針來編織。同時確定好中心針以,不可以混織。
9. 怎麼從上往下織成人毛衣
編織方法:
1、領:用16號起256針,圈織到你喜歡的長度。領織好後,分前78片,後片78針,左邊50針,右邊50針(左右各50針在織前片時要收掉),共:256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