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織毛衣嚇數一支怎麼表示
① 嚇數是什麼意思
術語嚇數又名下數、工藝,下(嚇)可以理解為計算、制定、確定、編寫。數即數字,嚇數師傅(工藝員)用具體可見、可以理解、傳遞信息的數字、文字、圖像、圖形、實物等,把自己掌握的毛衣專業知識表達出來。
② 織毛衣的書上 織法上有8-1-3 等等 三個數字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兩種含意:一是加針時,意為每8行加1針共3次。另一是減針時,每8行減1針共3次。
③ 毛衣的5針,7針,12針是什麼意思,表示毛衣的厚薄的是否用針法表示,謝謝
5針,7針,12針式表示在一英寸里有5針,7針,12針。表面看就是密度的區別。數字越小,針頭越大。
針數是在毛衣加工過程中,所選用機器在一英寸內包含針的個數,數字越大,則表示針距越小,所適合編織的毛線越細,毛線越細自然織成的毛衣越薄。
厚薄不是用針法表示的,厚薄只是因為線的粗細不同而有厚薄的區別。

(3)電機織毛衣嚇數一支怎麼表示擴展閱讀:
織坯整理
1、織坯整理過程通常包括檢驗、清刷、烘布、折疊、分等和成包等。織坯從織機上落下後,在驗布機上逐匹檢驗疵點,測定下機產量並標出疵點記號,以便整修。
(1)清刷是通過刷布機的砂輪和毛刷的磨刷作用,除去織坯上殘留的白星和籽屑雜物,使織物表面光潔。
(2)烘布是把織物的回潮率控制在一定范圍以內,以防止貯存中霉變。
(3)折疊是以一定幅度把織物在長度方向折疊起來,並測量連匹長度。折疊起來的織坯經過整修和復驗,最後按疵點情況給予評分,並根據評分多少加以分等。經過分等的織物便可成包入庫。
2、織物的品種不同,所用的紗線原料和織物結構也不相同,織前准備、織造和織坯整理也因之改變。毛織生產中經紗不需經過漿紗,而織前准備過程需要增加並紗和拈線工藝過程,織造中一般採用多臂開口機構和多梭箱機構,為了在高級毛織物的邊緣織出商標或標出原料成分,需附加小型提花開口機構。
④ 毛衣編織書上的圖解數據表示什麼意思如2-1-5
就是每兩行加或是減一針,總共加或減一行,加或減5次
對於各個數字的意義第一位表示每幾行加或減
第二位數字表示加或減了多少針
第三位數字表示加或減了幾次
大多數是表達的是收針(即減針)。如果是加針作者會在邊上寫上「加」字
舉一例子:
3-5-7
就是每3行減5針減7次
算出減掉了幾行:
3*7=21行
算出減掉了幾針:
5*7=35針。
⑤ 毛衣加針2-1-1 2-2-1 2-3-1這個是怎麼的,看不懂
這是毛衫設計師寫給織機工人的一種工藝嚇數,2-1-1織機工人每拉2轉需收1針,收一次。2-2-1織機工人每拉2轉需收2針,收一次。2-3-1機工人每拉2轉需收3針,收一次。
⑥ 求教:手搖橫機(電腦橫機/毛衣/針織)的工藝單(嚇數)怎麼看
嚴格地說這份工藝設計的不是很完美:
1)前後身寬相差 1cm比較好看,此工藝是細針只相差了2針微不足道。
2)工藝單不管生手還是熟手都應能看懂。
一 解釋示意圖:
1,圖左是「後身」示意圖。
圖右是「前身」,最好是先織「後身」。
2,後身或前身的示意圖:(你已看懂了)。
左邊標的是「各工序的總轉數」,
右邊衣框內是「工序的詳細指數」。
3,「轉數」指「一個來回的數:
即機頭「從右至左」再「從左至右」這樣的來回算1轉」。
4,從下至上術語:
1)元筒:指「二面機針 分開吃線。(應是「圓筒」織物呈空心狀)
機頭「從右至左」靠身面的針吃線,
機頭「從左至右」是對面的針吃線。
2)四平:二面機針 同時吃線。
機頭「從右至左」二面的針板都吃線,
機頭「從左至右」二面的針板都吃線。
3)平搖:指將機頭「從右至左」再「從左至右」運作。沒有其它動作。
4)「- 」減號代表「收針」 「+ 」加號代表「放針」。
5)收或放1針= 左右邊同時收或放1針,在總數上應計減或加 2針。
6)在前後身胸圍線二邊標有「10"字。 指此處要掛下 10隻針,目的使舉手抬手時舒服。
二 機頭都停在換梭子的一邊= 右邊,
三 放針的轉數要與實際操作結合起來計算:
1)8-1-7:因前道結束工序是「平搖12轉」。
所以是先收去1針,再織 8轉後收針 共收 7次」。
實際只織了 6個8轉「8x6=48轉」.
2)11-1-3,因前道結束工序是「收1針」
所以要先織 11轉後 再開始收針。 共要織 3次11轉才能達到 收3次針」
實際織了 3次11轉=33轉」。
若有不明再追問
⑦ 什麼叫毛衣嚇數
第一節:舊平膊嚇數紙的計算公式 一:後幅計演算法(後膊不收花) (1)胸活×組織支數+縫口=後幅胸活支數 (2)身長領邊度(膊度)-衫腳高×組織轉數+縫口=身長總轉數 (3)袖夾-1.5CM縫耗×組織轉數+縫口=袖夾轉數(上身位轉數) (4)領活-1.5CM縫耗×組織支數=領活支數,(後領收花,12G, 9G,7G,一般用,1-2-3,5G,3G一般用1-2-2或1-1-2.最主要是看後領深尺寸大小來確定怎樣收花.} (5)膊活(肩活)×組織支數-領活總支數÷2=後幅一邊剩針. (6)後幅胸活支數-膊活總支數÷2=後幅一邊收夾支數,(收夾一般用5--7CM轉數收). (7)身長總轉數-上身位轉數=下身位轉數,若有膊斜則用身長 總轉數-膊斜轉數(膊斜尺寸若沒規定,一般用3CM計算)-上身位轉數(袖夾轉數)=下身位轉數. (8)舊平膊前幅收花:先快後慢,夾型要直,收花盡量用1級花收完 二:前幅計算公式 (1)前幅開針比後幅多2CM支數,多出的支數由收夾時收完. (2)前幅剩針和後幅一樣,全長轉數一樣,下身位轉數與後幅一樣 (3)前幅收領圓領一般用收完領直位要剩多些,最少要有2--3CM,收花個數視乎領位轉數而定,圓領要盡量收圓. V領則最好一個轉數收完要夠V. (4)圓領用後領總支數-前領兩邊收領支數=前領落領支數.V領則用後領總支數÷2=前領每邊收領支數. (5)袖夾(上身位轉數,若有落膊,要加膊斜轉數)-收夾轉數(收夾轉數與後幅一樣}-收領轉數=收完夾至收領直位轉數. (6)前幅開針支數-膊活(肩活)總支數÷2=前幅每邊收夾支數 (7)舊平膊前幅收花:先快後慢,夾型要直,收花盡量用1級花收完 三:袖計算方法 (1)袖夾總轉數-收夾轉數(若有落膊則要減膊斜轉數)×2-2÷組織轉數×組織支數×1.05+縫耗=袖尾剩針. (2)袖長膊度-袖咀長×組織轉數×0.95=袖全長轉數(若袖長是後中度則要減膊活一半 = 袖長膊度) (3)袖活夾底度×2×組織支數×1.05+縫耗=袖活總支數.(如無袖活,舊平膊袖活比袖夾細2--3CM. (4)袖活總支數-袖尾剩針÷2=袖每邊收夾支數.(袖收夾轉數比前後幅多2轉) (5)袖活總支數-袖咀開針支數(各種袖咀開針計算方法看附頁)÷2=袖每邊加針支數. (6)袖加完針至收夾直位一般2.5cm-3.5cm. (7)袖全長轉數-收夾轉數-直位轉數=袖加針轉數. (8)袖加針演算法:例如: 212轉加39支= 212轉÷39支=5.43589… 5.43589…-5=0.43589… 0.43589…×39支=16.99…把個位數減去第1個加針的轉數6+1+17後1次加針的次數 5+1+22 (9)舊平膊前幅收花:先慢後快夾型要直,收花盡量用1級花收完
第二節:新平膊嚇數紙的計算公式
/ n& U) q7 m0 I3 i' y& l0 {* s( }
1 M! e- T5 x; M0 h) Y8 |0 o一:後幅計算公式(後膊收花) o) A- T; B5 P* T0 M& C
5 J5 F* ]0 d! i9 \% V) K(1)胸活夾底度×組織支數=後幅胸活支數
) n7 Z: d+ _3 y5 _2 N4 a
/ D. y& C- M1 O5 s# [
5 X6 T7 B* b) h9 {! i% T$ v(2)身長領邊度(膊度)-衫腳高×組織轉數+縫口=身長總轉數
5 r5 B3 K4 t2 b( }/ X
M% q( V, ? w) U(3)領活外度-1.5CM縫耗×組織支數=後領活總支數(領活內度要加兩邊領貼活)(後幅剩針5--7支由領針減出)
4 L0 z/ y5 e, T; Y) }8 d% q1 v. r9 s5 t0 F' f" V
(4)膊活邊至邊度-領活(領活內度要減兩邊領貼活,外度不用)÷2×組織支數=後幅每邊膊活支數(即收膊支數) 4 q1 x k9 Y! c8 s
(5)後幅一邊收膊支數÷組織支數×組織轉數×0.727+縫耗=後幅收膊轉數.6 d) P8 p( ]2 T2 b
7 C% [; P" |( U% |6 d* ^
(6)後幅胸活支數-膊活總支數÷2=後幅一邊收夾支數,(收夾一般用5--7CM轉數收)., u$ X8 L3 F; ?# l# e7 ?
# m K) H8 q F2 C# b" D" Q5 ](7)袖夾斜度-1.5CM縫耗(若有落夾則不用減縫耗)×組織轉數+收膊一半轉數=後幅上半身總轉數.(即袖夾總轉數)
: Z ]/ b/ u- F9 p. _' }) J8 o! d$ v+ f$ a
(8)上身位轉數-收膊轉數-收夾轉數=收完夾至收膊直位轉數
4 v% U: a5 s6 V! M. ^) \$ L; Y, o& g" N
(9)身長總轉數-上身位總轉數=下身位轉數. 8 S3 ? K2 k7 F2 ]. {
+ a, J: |, b5 A; G! ]" o ? 後幅後膊不收花計算公式 ! _) _* N, ^* `/ a3 y6 {
(1)胸活夾底度×組織支數=後幅開針支數.
3 R+ N: l, O4 s* Z6 k" r: B0 Z- j2 M. O4 {# X- v8 b9 [
(2)身長領邊度(膊度)-衫腳高×組織轉數+縫口=身長總轉數
1 A% A( H' {% }1 X' s) [' p/ l7 N+ s5 w/ o
(3)領活外度-1.5CM縫耗×組織支數=後領活總支數(領活內度要加兩邊領貼活)
& _ ?+ ]( @2 @' X! |( u/ e% U5 S- `
(4)膊活邊至邊度-領活(領活內度要減兩邊領貼活,外度不用)÷2×組織支數=後幅每邊膊活支數(即落膊支數)3 b2 [# j$ F+ n3 Z
% N U( d1 x( u7 U(5)後幅膊斜尺寸×組織轉數=後幅落膊轉數(若沒膊斜尺寸,一般用3CM左右計; f9 b7 f8 _" r# F7 M- L
3 f5 X# n5 W( N(6)後幅開針支數-膊活總支數÷2=後幅一邊收夾支數,(收夾一般用5--7CM轉數收).
' ~* K* w: y) u' {
# m2 o4 }. o/ g: d$ S# c F" m(7)袖夾斜度-1.5CM縫耗(若有落夾則不用減縫耗)×組織轉數+落膊轉數=後幅上半身總轉數.(即袖夾總轉數)
2 e1 H4 j3 x& Q% q2 o% ]( Y
# h# \4 m3 n, Z5 c. _. p/ E(8)上身位轉數-落膊轉數-收夾轉數-收完夾至套紗轉數=套完紗至落膊直位轉數(此直位轉數用來縫袖尾一般用3.5 cm-5cm)
5 `6 t- \' t6 j- L: T
6 ^: q7 o8 Z4 u2 M& T# t(9)身長總轉數-上身位總轉數=下身位轉數. - C7 e9 i5 ?: d: P
(10)新平膊後幅收花:先快後慢,夾型要彎,收花最好分3級花以上收
⑧ 我是做毛衫的,想學寫毛衫嚇數 , 看了計算公式不懂 ,能不能一對一的解釋。 謝謝!
毛衫嚇數常用計算公式:
毛衫嚇數計算順序:後幅—〉 前幅 —〉袖幅 —〉 下欄。
後幅計算公式:
後幅胸闊支數=胸闊X身平方支數。
後幅衫腳開針支數=腳闊X衫腳平方支數。
後幅衫腳高=腳高X衫腳平方轉數。
後幅身長總轉數=(身長-衫腳高)X身平方轉數+縫耗。
後幅肩闊支數=(肩闊-修正值)X身平方支數。
知道款式和毛料要求,先試織出一塊布片,測它一寸或1CM長度在平直布片上所含的織針支數。

(8)電機織毛衣嚇數一支怎麼表示擴展閱讀:
毛衣有大身、後背、兩個袖子,套衫是四片,開衫是5片的,織片是指在機器上把這些衣片織出來。織片一般分為手機織片和電機織片(電腦橫機)。手機是把毛料用手針機編織成衫,任何花款都可以織成,不需要縫盤縫全,因為手機可以將整件衫織成,包括領貼,胸貼及袋等等。
把織片依照紙樣,剪成所需的形狀。大部分電機織片都需要裁,毛衣裁床大部份都是用手剪,圓筒機織成的凈色布可以用電剪裁。手機織布很少需要裁,除了特定款式。
⑨ 織毛衣從上往下織怎麼算領口起針數
起針數取決於毛線和棒針的粗細,
你可自己測算:
套進頭部的尺寸是微拉寬達55厘米,
一,用你選好的針和線起二十針,
二,織一針上一針下約3厘米後撤針
三,量一下 二十針的寬度
四,56厘米 ÷ 二十針寬度 x 20針= 領口的起針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