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搖橫機織毛衣怎麼算多少針
⑴ 毛衣針數的計算,多大尺寸起多少針
毛線按針數來定尺寸的,按粗細程度大致可分為三種:
一是高粗線:編織時寬以7-8針為 3.3厘米(1寸)左右,長以8-10針為3.3厘米左右;
二是中粗線,寬以9針為3.3厘米,長以10-11針為3.3厘米;
三是細線,寬以11針為3.3厘米,長以12-14針為3.3厘米。用這三種線編織花樣時,一般會有1-2針的誤差,因此要根據花型的密度適當地加針或減針。
如果花型比較復雜且交叉針多,就要適當的加一些;如果是鏤空花,織好後往外擴,就要適當的減針數,(如果全身都是鏤空花,最好織一朵花的樣片,來確定一寸的針數)。
1、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直密;
3、正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掛肩)×直密;
4、肩寬針數=肩寬×橫密縫耗(針);
5、 掛肩總行數=掛肩長×直密。
(1)手搖橫機織毛衣怎麼算多少針擴展閱讀:
在做編織工藝時,有些規律性的尺寸關系及簡便計算方法可以借鑒:
1、一般成人袖寬比掛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裝袖寬比掛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寬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寬為17厘米~21厘米。
3、編織袖片時,若加針,宜先快後慢,若減針,則先慢後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針行數接近於前、後片掛肩的收針行數。
6、為編織操作簡便,一般後領口可不予考慮。
7、後領口寬一般為肩寬的1/3。
⑵ 手搖橫機羊毛衫工藝演算法公式
舊平膊嚇數紙的計算公式
一:後幅計演算法(後膊不收花)
(1)胸活×組織支數+縫口=後幅胸活支數
(2)身長領邊度(膊度)-衫腳高×組織轉數+縫口=身長總轉數
(3)袖夾-1.5CM縫耗×組織轉數+縫口=袖夾轉數(上身位轉數)
(4)領活-1.5CM縫耗×組織支數=領活支數,(後領收花,12G,
9G,7G,一般用,1-2-3,5G,3G一般用1-2-2或1-1-2.最主要
是看後領深尺寸大小來確定怎樣收花.)
(5)膊活(肩活)×組織支數-領活總支數÷2=後幅一邊剩針.
(6)後幅胸活支數-膊活總支數÷2=後幅一邊收夾支數,(收
夾一般用5--7CM轉數收).
(7)身長總轉數-上身位轉數=下身位轉數,若有膊斜則用身長
總轉數-膊斜轉數(膊斜尺寸若沒規定,一般用3CM計算)-上身
位轉數(袖夾轉數)=下身位轉數.
(8)舊平膊前幅收花:先快後慢,夾型要直,收花盡量用1級花收完
二:前幅計算公式
(1)前幅開針比後幅多2CM支數,多出的支數由收夾時收完.
(2)前幅剩針和後幅一樣,全長轉數一樣,下身位轉數與後幅一樣.
(3)前幅收領圓領一般用收完領直位要剩多些,
最少要有2--3CM,收花個數視乎領位轉數而定,圓領要盡量收圓.
領則最好一個轉數收完要夠V.
(4)圓領用後領總支數-前領兩邊收領支數=前領落領支數.V
領則用後領總支數÷2=前領每邊收領支數.
(5)袖夾(上身位轉數,若有落膊,要加膊斜轉數)-收夾轉數(收夾轉
數與後幅一樣)-收領轉數=收完夾至收領直位轉數.
(6)前幅開針支數-膊活(肩活)總支數÷2=前幅每邊收夾支數
(7)舊平膊前幅收花:先快後慢,夾型要直,收花盡量用1級花收完
三:袖計算方法
(1)袖夾總轉數-收夾轉數(若有落膊則要減膊斜轉數)×2-2
÷組織轉數×組織支數×1.05+縫耗=袖尾剩針.
(2)袖長膊度-袖咀長×組織轉數×0.95=袖全長轉數.
若袖長是後中度則要減膊活一半 = 袖長膊度
(3)袖活夾底度×2×組織支數×1.05+縫耗=袖活總支數.
如無袖活,舊平膊袖活比袖夾細2--3CM.
(4)袖活總支數-袖尾剩針÷2=袖每邊收夾支數.
(袖收夾轉數比前後幅多2轉)
(5)袖活總支數-袖咀開針支數(各種袖咀開針計算方法看附
頁)÷2=袖每邊加針支數.
(6)袖加完針至收夾直位一般 2.5cm-3.5cm.
(7)袖全長轉數-收夾轉數-直位轉數=袖加針轉數.
(8)袖加針演算法:例如: 212轉加39支
212轉÷39支=5.43589… 5.43589…-5=0.43589… 0.43589…×39支=16.99…
把個位數減去第1個加針的轉數 6+1+17 後1次加針的次數 5+1+22
(9)舊平膊前幅收花:先慢後快夾型要直,收花盡量用1級花收完
第二節:新平膊嚇數紙的計算公式
一:後幅計算公式(後膊收花)
(1)胸活夾底度×組織支數=後幅胸活支數.
(2)身長領邊度(膊度)-衫腳高×組織轉數+縫口=身長總轉數
(3)領活外度-1.5CM縫耗×組織支數=後領活總支數(領活內度要加兩邊領貼活)(後幅剩針5--7支由領針減出)
(4)膊活邊至邊度-領活(領活內度要減兩邊領貼活,外度不用)÷2×組織支數=後幅每邊膊活支數(即收膊支數)
(5)後幅一邊收膊支數÷組織支數×組織轉數×0.727+縫耗=後幅收膊轉數.
(6)後幅胸活支數-膊活總支數÷2=後幅一邊收夾支數,(收夾一般用5--7CM轉數收).
(7)袖夾斜度-1.5CM縫耗(若有落夾則不用減縫耗)×組織轉數+收膊一半轉數=後幅上半身總轉數.(即袖夾總轉數)
(8)上身位轉數-收膊轉數-收夾轉數=收完夾至收膊直位轉數
(9)身長總轉數-上身位總轉數=下身位轉數.
後幅後膊不收花計算公式
(1)胸活夾底度×組織支數=後幅開針支數.
(2)身長領邊度(膊度)-衫腳高×組織轉數+縫口=身長總轉數
(3)領活外度-1.5CM縫耗×組織支數=後領活總支數(領活內度要加兩邊領貼活)
(4)膊活邊至邊度-領活(領活內度要減兩邊領貼活,外度不用)÷2×組織支數=後幅每邊膊活支數(即落膊支數)
(5)後幅膊斜尺寸×組織轉數=後幅落膊轉數(若沒膊斜尺寸,一般用3CM左右計
(6)後幅開針支數-膊活總支數÷2=後幅一邊收夾支數,(收夾一般用5--7CM轉數收).
(7)袖夾斜度-1.5CM縫耗(若有落夾則不用減縫耗)×組織轉數+落膊轉數=後幅上半身總轉數.(即袖夾總轉數)
(8)上身位轉數-落膊轉數-收夾轉數-收完夾至套紗轉數=套完紗至落膊直位轉數(此直位轉數用來縫袖尾一般用3.5 cm-5cm)
(9)身長總轉數-上身位總轉數=下身位轉數.
(8)新平膊後幅收花:先快後慢,夾型要彎,收花最好分3級花以上收
二:前幅嚇數計算公式(後膊收花)
(1)前幅開針比後幅多2CM支數,多出的支數由收夾時收完.
(2)前幅膊針比後幅多1CM,總轉數一樣,下身位轉數與後幅一樣.收夾轉數與後幅一樣.
(3)前幅收領圓領一般收三級花,收完領直位要剩多些,最少要有2--3CM,
收花個數視乎領位轉數而定,圓領要盡量收圓. V領則最好一個轉數收完要夠V.
(4)圓領用後領總支數-前領兩邊收領支數=前領落領支數.V領則用後領總支數÷2=前領每邊收領支數.
(後膊收花,前膊位每邊要比後幅多1CM支數,此支數由領支數減出)後膊不收花則不用減.
(5)前幅收完夾後,織直位轉數到後幅收膊位置時,要做記號給縫盤上袖.
(6)上身位總轉數-收領轉數-收夾轉數-收完夾至做記號所拉直位轉數=做完記號至收領所拉轉數.
(此計法針對領深尺寸較淺的款式所定,若領深尺寸比較深則另計)
前幅嚇數計算公式(後膊不收花)
(1)前幅開針比後幅多2CM支數,多出的支數由收夾時收完.
(2)前幅膊針比後幅多1CM,總轉數一樣,下身位轉數與後幅一樣.收夾轉數與後幅一樣.
(3)前幅收領圓領一般用三級花收收完領直位要剩多些,最少要有2--3CM,收花個數視乎領位轉數而定,圓領要盡量收圓.V領則最好一個轉數收完要夠V.
(4)圓領用後領總支數-前領兩邊收領支數=前領落領支數.V領則用後領總支數÷2=前領每邊收領支數.
(5)前幅收完夾至套紗位轉數與後幅一樣,
(6)上身位總轉數-收領轉數-收夾轉數-收完夾至套紗所拉直位轉數=套完紗至收領所拉轉數.(此計法針對領深尺寸較淺的款式所定,若領深尺寸比較深則另計)
(7)新平膊前幅收花:先快後慢,夾型要彎,收花最好分3級花以上收
三:袖嚇數的計算公式(後膊收花)
(1)收膊位轉數-1÷組織轉數×組織支數×1.05+縫耗=袖尾 剩針.(第一種做法)
(2)收膊支數×80%+縫耗=袖尾剩針(第二種做法)
(3)袖活夾底度×2×組織支數×1.05+縫耗=袖活總支數.
(4)用後幅收夾轉數+收完夾至收膊直位轉數-1cm至1.5CM左右轉數=袖收夾轉數
(5)袖活總支數-袖咀開針支數(各種袖咀開針計算方法看附圖)
(6)袖活總支數-袖尾剩針÷2=袖每邊收夾支數.
(7)袖長膊度-袖咀長×組織轉數×0.95縫耗=袖全長轉數.(若袖長是後中度則要減膊活一半 = 袖長膊度)
(8)袖全長轉數-收夾轉數-直位轉數=袖加針轉數.
後膊不收花袖尾剩針計算公式
(1)後幅套完紗至落膊直位轉數-1÷組織轉數×2×組織支數 ×1.05+2=袖尾剩針
(3)袖活夾底度×2×組織支數×1.05+縫耗=袖活總支數.
(4)用後幅收夾轉數+收完夾至收膊直位轉數-1CM至1.5CM左右轉數=袖收夾轉數
(5)袖活總支數-袖咀開針支數(各種袖咀開針計算方法看附圖)
(6)袖活總支數-袖尾剩針÷2=袖每邊收夾支數.
(7)袖長膊度-袖咀長×組織轉數×0.95縫耗=袖全長轉數.(若袖長是後中度則要減膊活一半 = 袖長膊度)
(8)袖全長轉數-收夾轉數-直位轉數=袖加針轉數.
(9)新平膊袖收花:先慢後快,夾型要彎,收花最好分3級花以上收
新平膊袖S型收花樣式
第三節:背心嚇數計算公式
一:後幅嚇數計算公式
(1)胸活×組織支數+縫耗=後幅胸活支數
(2)身長領邊度(膊度)-衫腳高×組織轉數+縫口=身長總轉數
(3)領活-1.5CM縫耗×組織支數=領活支數,(後領收花,12G, 9G,7G,一般用,1-2-3,5G,3G一般用1-2-2或1-1-2.最主要是看後領深尺寸大小來確定怎樣收花.)
(4)肩活(膊活)邊至邊度-袖咀長(兩邊夾貼活)×組織支數-領活總支數÷2=每邊膊針
(5)袖夾口度(內度)+夾貼活(袖夾外度不用加)×組織轉數+縫耗+膊斜轉數(後膊收花+收膊一半轉數)=袖夾(上身位)總轉數.
(6)膊斜尺寸×組織轉數=膊斜轉數,(若後膊收花則用一邊膊針÷組織支數×組織轉數×0.727+2轉縫耗=後幅收膊轉數)
(7)袖咀長(即夾貼活)×組織支數=落夾支數.
(8)後幅開針支數-膊活總支數-兩邊落夾支數÷2=每邊收夾支數.
(9)袖夾總轉數-膊斜轉數-收夾轉數(背心收夾轉數一般用袖夾總轉數-膊斜或收膊轉數後的3/5作為收夾轉數)=收完夾至落(收)夾直位轉數.
(10)身長總轉數-袖夾總轉數=下身位轉數.
(1)前幅開針比後幅多2CM支數,多出的支數加入落夾支數中.
(2)身長與後幅一樣,落膊與後幅一樣,膊針與後幅一樣(若後膊收花,前幅膊針每邊要比後幅多1CM支數,由領活支數減出.)
(3)前幅收領圓領一般用收完領直位要剩多些,最少要有2--3CM,收花個數視乎領位轉數而定,圓領要盡量收圓. V領則最好一個轉數收完要夠V.
(4)圓領用後領總支數-前領兩邊收領支數=前領落領支數.V領則用後領總支數÷2=前領每邊收領支數.(後膊收花,前膊位每邊要比後幅多1CM支數,此支數由領支數減出)後膊不 收花則不用減.
(5)前幅領深尺寸(領邊度)×組織轉數+縫耗=前幅收領轉數.
(6)袖夾總轉數與後幅一樣下身位轉數與後幅一樣.
(7)前幅收夾轉數一般比後幅收夾轉數少2CM左右轉數.
(8)袖夾總轉數-收領轉數-收夾轉數=收完夾至收領直位轉數 (若前領深尺寸比較深則另當別計.)
(9)前幅收夾支數與後幅一樣.
第四節:尖膊嚇數的計算公式.
一:後幅嚇數計算公式.
(1)胸活夾下度×組織支數+縫耗=後幅開針支數.
(2)身長領邊度-衫腳高-袖尾活2cm-2.5cm×組織轉數=後幅總轉數
(3)袖夾領邊垂直度-袖尾活2cm-2.5cm縫耗×組織轉數+縫耗=袖夾總轉數.
(4)領活外度-兩邊袖尾活3.5cm-4cm(一般每邊2cm)×組織支數=領活總支數
(5)尖膊後幅一般不做後領深。
(6)用後幅總支數-領活總數÷2=後幅每邊收夾支數.
(7)收夾則用袖夾轉數收,一般收完夾花留2--4轉直位.
(8)身長總轉數-袖夾轉數=下身位轉數.
(9)尖膊後幅收花:先慢後快,例如: 2-2-☆ 3-2-☆
夾型要直,收花盡量用1級花收完
二:前幅嚇數計算公式
(1)胸活加大2CM×組織支數=前幅開針支數.
(2)後幅總轉數-2cm轉數=前幅全長轉數.
(3)前幅袖夾轉數比後幅袖夾少2cm轉數。
(4)前幅收夾支數與後幅一樣,前幅比後幅多開支數全部放在前幅領位,
(5)前幅開針總支數-收夾支數(收夾支數與後幅一樣)=前領總支數.
(6)前幅收完夾直位一般3--4轉由收夾轉數減出.
(7)前領總支數-收領支數-前幅每邊5--7支膊剩針=落領支數 前幅前幅每邊收領支數.
(8)前幅收領圓領一般用,1-2-*,2-2-*,收完領直位一般2轉。
(9)尖膊前幅收花:先慢後快,例如:2-2-☆
3-2-☆ 夾型要直,收花盡量用1級花收完
三:袖嚇數計算公式
(1)袖尾一般做7--9CM X 組織支數+縫耗=袖尾剩針.
(2)袖收夾花用後幅上身位轉數+前幅上身位轉數÷2+縫耗=袖收夾轉數.
(3)袖長後中度-袖咀長-領活一半×組織轉數+縫耗×0.95=袖全長總轉數.
★袖長領邊度-袖咀長×組織轉數+縫耗=袖長總轉數.
(4)袖活尺寸×2×組織支數×1.05+縫耗=袖活總支數.
(5)袖活總支數-袖尾剩針÷2=袖每邊收夾支數.
(6)袖活總支數-袖咀開針支數÷2=袖每邊加針支數.
(7)袖全長轉數-袖收夾轉數-收完夾直位轉數. (此直位一般2.5--3.5CM)=袖加針轉數.
(8)尖膊袖收花:先快後慢,例如: 3-2-☆
2-2-☆
夾型要直,收花盡量用1級花收完
第五節:馬鞍膊嚇數的計算公式
一:後幅嚇數計算公式
(1)胸活尺寸×組織支數+縫耗=後幅開針總支數.
(2)身長領邊度-衫腳高-馬鞍活2cm-2.5cm×組織轉數+縫耗=後幅身長總轉數.
(3)袖夾垂直度(領邊度下夾底)-馬鞍活2cm-2.5cm縫耗×組織轉數+縫耗=袖夾總轉數(上身位總轉數)
(4)領活外度-兩邊馬鞍活3.5cm-4cm(一般每邊2cm)×組織支數=領活總支數.
(5)馬鞍膊後幅一般不做後領深。
(6)膊活邊至邊度×組織支數-領活總支數÷2=每邊收膊支數.
(7)一邊收膊支數÷組織支數×組織車數×0.727=後幅收膊轉數.
(8)袖夾總轉數-收膊轉數=收夾轉數.
(9)身長總轉數-袖夾總轉數=下身位轉數.
★有袖活無袖夾,算袖夾領邊度:用袖活夾底度×0.25+袖活尺寸=袖夾領邊垂直度.
(10)馬鞍膊後幅收花:先慢後快,例如: 2-2-☆
3-2-☆
夾型要直,收花盡量用1級花收完
二:前幅嚇數計算公式
(1)胸活加大2CM×組織支數+縫耗=前幅開針支數.
(2)後幅總轉數-3cm轉數=前幅全長轉數.
(3)前幅膊活每邊剩針要比後幅每邊收膊支數多1--2CM(此1--2CM支數由領位減出.
(4)前幅收夾支數與後幅一樣,前幅比後幅多開支數全部放在領位.
(5)前幅開針總支數-收夾支數(收夾支數與後幅一樣)=前領總支數.
(6)前幅收完夾直位一般3--4轉由收夾轉數減出.
2-1-*
(3)前幅收領圓領一般用 2-2-*
1-2-*
收完領直位要剩2轉完,收花個數
視領位轉數而定,圓領要盡量收圓.V領則最好一個轉數收完要夠V.
(4)圓領用後領總支數-前領兩邊收領支數=前領落領支數.
V領則用後領總支數÷2=前領每邊收領支數.(後膊收花,前膊位每邊要比後幅多1CM支數,此支數由領支數減出)
後膊不收花則不用減.
(8)前幅身長總轉數-下身位轉數(下身位轉數與後幅一樣)=前幅收夾轉數
(9)前領深尺寸-馬鞍活2/3CM×組織轉數+縫耗=前幅收領轉數.
(10)馬鞍膊前幅收花:先慢後快,
例如: 2-2-☆
3-2-☆
夾型要直,收花盡量用1級花收完
三:袖嚇數計算公式
(1)用馬鞍活(一般7--9CM)×組織支數×1.05+縫耗=袖尾剩針。
(2)用後膊針÷組織支數×組織轉數+縫口=馬鞍轉數
(3)袖活夾底度尺寸×2×組織支數×1.05+縫口=袖活支數
(4)袖活總支數-袖尾剩針÷2=袖每邊收夾支數.
(5)袖收夾轉數用後幅收夾轉數,+前幅收夾轉數÷2=袖收夾轉數.
(6)袖長後中度-領活一半-馬鞍長-袖咀長×組織轉數×.095=袖長總轉數.
★袖長領邊度-馬鞍長-袖咀長×組織轉數×0.95=袖長轉數
(7)袖長總轉數-馬鞍轉數-收夾轉數-直位轉數(此直位一般3--4CM)=袖加針轉數.
(8)袖活總支數-袖咀開針支數÷2=袖每邊加針支數.
⑶ 織好的毛衣怎麼算多少針啊
首先毛衣起針的針數和毛線的粗細和要織的寬度都有關系,簡單通用的方法:
先用要用的毛線起10針,織7-8公分,然後測量一下拉伸開的寬度是幾公分,計算一公分是n針,
測量一下要製成品的圍度w公分乘以n就計算出你要起的針數了。
奶奶織的針數,把底邊針數,數一圈數就知道了,也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反過來測量5厘米有多少針然後計算出一厘米有幾針再乘以毛衣的圍度就可以計算出來了。
(3)手搖橫機織毛衣怎麼算多少針擴展閱讀
編織技巧
手工編織藝術,幾乎是女人世界,這就更體現出男耕女織,源遠流長,源於民間,服務天下。尤其是在新世紀,新科學、新技術、新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豐衣足食的今天,人們更追求和諧與自然之美,舒服與健康之美。
無論是新聞媒體還是現實生活中,人們都不難看到:從國家領導人到電視人和民間百姓,幾乎每人都有幾件甚至幾十件毛衣毛褲,就是說,它已在人們生活中,普遍而又普遍,數量是十分巨大的。然而,就其編織方法,全球流行的幾乎清一色是右手掛線的傳統編織法。
編織尺寸的計算
上衣各部位編織尺寸計算
上衣後片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直密。
正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掛肩)×直密。
肩寬針數=肩寬×橫密縫耗(針)。
掛肩總行數=掛肩長×直密。
掛肩收針針數=(12胸圍針數-肩寬針數)÷2。
掛肩收針方法:平收3針~6針後,佘針一般每2行減1針,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內,將應收針數收完。
後領口針數=後領口寬×橫密+縫耗(針)
單肩針數=(肩寬針數-後領口寬針數)÷2。
肩坡每行收針針數=單肩針數÷肩高行數。
上衣前片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身長行數,與後片「2」相同。
正身長行數,與後片「3」相同。
肩寬針數,與後片「4」相同。
掛肩總行數,與後片「5」相同。
掛肩收針針數,與後片「6」相同。
掛肩收針方法:可比照後片,但前片比後片多出1厘米,收針要比後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時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
袖片編織袖片時,它的直密和橫密與原密度略有差別:
袖橫密=原密度×125%袖直密=願密度×95%。
袖口起針=袖寬×2×袖橫密+縫耗(針)。
袖長行數=(袖長-袖口羅紋長)×袖直密+縫耗(針)。
袖根針數=袖根寬×2×袖橫密+縫耗(針)。
袖身每邊應加針數=(袖根針數-袖口針數)÷2。
袖身行數=袖長行數-袖山行數。
袖山行數=袖長高×袖直密×+縫耗(針)。
袖山單側收針針數=(袖根針數-袖山寬針數)÷2。
領片
領片針數=(領深×2+後領寬+2厘米)×羅紋橫密。
領片行數=領高×羅紋直密。
⑷ 怎麼算毛衣的針數
摘要 1、身子總針數200針,則袖子最大處為身子減半再減10-15針,即200/2=100,100-10=90針或者85針,一般視袖籠大小而定。
⑸ 如何計算毛衣針數
從上往下織的毛衣,其領口針數就是要起的針數。用你准備織毛衣用的針和線,先織一塊樣布:樣布第一步:起20針。織10行,撤下針。 第二步:將20
⑹ 毛線編織怎麼算起多少針
1、一次把需要添加的針數和中間起頭的針數使用套針起頭起好。
38碼:15+9+15=39針
44碼:(16+11+16=43)針
2、織上下針(平針容易卷、也薄一點)
3、中間9針里(11針),均勻的加針,加出8針(10針),共17針(21針),正中間的1針為下針,的上下針排列。
4、中間織2行以後,開始從左邊、再右邊,添加針數,2行一次,一次各2針。直至添加完畢。
5、連中間加的針共39+8=47針(43+10=53針);都是上下針。要把棒針兩邊的上下針,慢慢的變換成搓衣板(來回下針);a、2行變換1針,直至中間剩下13針(17針)至。
6、變換完成後,成為:17+13+17、(18+17+18)針,其中的17針(18針)就是毛線的兩側,有點矮,需要再加針,加針方法:在中間的兩邊:2行加1次,1次各加1針。這里,男、女鞋各加了8針;25針(女),26針(男);加多少可以按個人需要決定。這個針數就是腳後跟兩側的高度。
7、織兩側的毛線:連里子一起織,在25針(26針)上加出同樣多的針數,一般織的長度:幫的長+鞋口中間的上下針的寬度=10~11厘米就可以了。
8、縫合:使用無縫縫合方法。a. 左邊的針數織側幫時,要少1行(若應該織64行,就只織63行),在反面與右邊的縫合。b. 右邊的針數織側幫時,織需要的行數。在正面縫合。
9、挑織里層,與織外層的順序相反。只是里層使用小1號的針好一些。另外也可以在收8針時多收1針。其他沒有差別。
⑺ 如何正確計算織毛衣要起多少針
摘要 親 這道題目我來為您解答呢
⑻ 怎樣知道毛衣應該起多少針
織毛衣開頭得起多少針應該因人而異,根據人的體型決定,和織毛衣用的線和毛衣針號,還有織毛衣選擇花色圖案有關,還有織毛衣人的手鬆緊程度有關。
一個簡單的方法:
拿準備織毛衣的針和線,先起個10針(粗毛線)或20針(細毛線),織上一段,約一寸就行了,用尺量出它的寬度A,假設成衣的尺寸是B,那麼只要用(B/A)*10或者(B/A)*20,計算結果就是起針數。
特別提醒:
1,這里用的針和線一定是後面正式織毛衣時用的,不能換,否則大小就拿不準了。
2,這里說的先試織一段一般是織的平針,這方法比較適合織平針的毛衣,如果要織花,最好要作相應的調整。
⑼ 織毛衣怎樣計算起頭針數
根據我多年織毛衣的經驗,我總結出下面幾個要點:
1.確定款式;
2.挑選毛線和織針;
買線時店家會告訴你用幾號針。如果你的手緊,就選粗一號的,手鬆就選細一號的
3.
了解線的特性;
純毛類彈性好,織好後衣服基本不變形。棉線類沒有彈性,衣服一下水就會變得鬆鬆垮垮。冰絲類織時皺在一起,也是一下水變得又
肥又長。掌握這些特性,算針時就要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
4.
挑選花型;
5.
織樣片;
先起30針平針,織一個2寸左右的樣片,然後量一下1寸多少針,多少行(減針時可以保證花型的完整)
6.計算全身的針數;
按毛衣尺寸,來計算全身需要的針數。如果花型比較復雜且交叉針多,就要適當的加一些(一般6針麻花針按4針平針計算),如果
是鏤空花,織好後往外擴,就要適當的減針數,(如果全身都是鏤空花,最好織一朵花的樣片,來確定一寸的針數)
7.
計算出領子、肩所需要的針數,這樣排花時就可以保證前領口、兩肩的花型完整。
經過這些步驟,保證你織出來的毛衣既合身又美觀,如果手工好,那就跟買的不相上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