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塊花毛衣怎麼織
Ⅰ 毛衣中的菱形格子花樣怎麼織
用具:13號環形針和13號棒針。 圖案:A.大菱形(20針上針為一個菱形,十個大菱形為一組,長約3寸)B:小菱形 成衣規格及各部位編織方法 圓領:起160針從上往下織,織6排上下針。 圓肩:長約6.5寸,由兩組A花樣和半個B花樣組成。先織A花樣,10個大菱形針數保持不變,在大菱形旁的下針中加針,針數加至392針後分為28個B花樣,織半個小菱形後開始分片,前後片各126針,兩袖各70針,前面各組間用6排上下針間隔。 衣身:先織後片,1個半小菱形後,在兩腋下各加14針,與前片合在一起圈織,共有280針,20個B花樣,直到前片長有8個小菱形,後片為9個小菱形即可,衣長1.65尺。 衣袖:原有的70針加上腋下14針再加挑針14針,合計98針,織兩個小菱形即可。
Ⅱ 毛衣花樣怎麼編織
1.右上交叉:把第一針和第二針交叉編織,把第一針取下先織第二針再織第一針,第一針在上面,第二針在下面。
.2左上交叉:織法同上面一樣,只是這個是第二針在上面,第一針在下面。
3.開始編織花樣,8針一個花。
4.第一行全織下針,
5.第二行開始:右上交叉針,左上交叉針,四針下針,接著右上交叉針,左上交叉針,就這樣循環織法。
6.第三行全下針。
7.第四行,左上交叉針,右上交叉針,四針下針,接著還是一樣的左上交叉針,右上交叉針,再下針。
8.第五行全下針。
9.第六行:四針下針然後右上交叉,左上交叉。接著四針下針。
10.第七行全下針。
11.第八行:四針下針,左上交叉,右上交叉,再四針下針。
12第九行全下針,以此類推就完成了。
Ⅲ 毛衣上方塊花上的虛線怎麼織上去
毛衣上方塊花上的虛線,你可以用鉤針鉤進去啊,用鉤針專門勾毛衣的鉤針鉤進去就可以了。
Ⅳ 方塊毛衣怎麼織
如果正身織下針,格邊織上針,格子就出來了,如果正身織上針,格邊織下針,也同樣出來。用這種方法織菱形很漂亮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24針毛衣方塊花怎樣織
應該是從袖口處減針的時候開始減領口的,織反面的時候不減,織正面的時候兩邊各減一針,一直減到肩寬的長度,就不用減了。
Ⅵ 小孩子毛衣花樣的編織怎麼編
小孩子毛衣花樣的編織方法:
五根針葉子花毛衣:
1、起針用活結起針法:打個活結,在活結中用鉤針起20針。如果用毛線針織,先織上針後織下針再織上針,以此類推到20針。
2、2---3歲的孩子,三組葉子的排序為:9—11---11針就可以了。大點的孩子排序可以為:11—11---13針的葉子;5歲的孩子排序可以為:13—13---13針的葉子。
3、13針的葉子織13行,如果11針的葉子織到11行,葉子應是單針。
4、13針的葉子從14行開始減針。(編織的第28行開始)。
5、從28行開始{ }這個括弧里的內容每根針織一次,次四根就4次。
6、第二組葉子收針只剩3並1時,開始收領窩 從現在開始不用轉圈織,往返織。一邊織,一邊留領窩。領窩留兩個葉子中間的針數,先留中間17針不織,反過來從左邊(中間往左邊第九開始織)開始。
7、留領口時,斷線從左邊開始織。中間留好的針是不織的,織到右邊中間的針數也是不織的。開始每兩行減2針,減2次後,就每2行減1針,這樣才會現領窩。
8、襯身部分可以挑53針來織4遍高針,然後縫合(這樣比較腋窩處較寬松點,也可以不織)。
9、前片和後片織好後,一部分縫合起來成腰身,另一部分留下,前後縫合在一起成袖子。
Ⅶ 棒針交錯方塊花怎麼編織
材料:紅色30支羊絨2股。
工具:12號(2.75),13號(2.50)。
密度:12號針密度:41針*60行=10cm*10cm。
花紋編織是在平紋編織的基礎上再予以變化,編織出鏈子扣、十字扣、梅花扣等花紋。絞編類似平紋編織,但結構緊密,不顯露經。
編帽是以呈放射狀的原料互相掩壓、旋轉而編成圓形的帽子。勒編是柳編的常見技法。它以麻線為經,以柳條為緯,編織時將麻線和柳條勒緊,所以結構堅固,質地緊密。
編織。最基本的技法,包括編辮、平紋編織、花紋編織,絞編、編帽、勒編等工藝。編辮是草編中最普遍的技法,它沒有經緯之分,將麥秸、玉米皮等原料邊編邊搓轉,編成3 ~ 7股的草辮,通常作為草籃、草帽、地席的半成品原料。
平紋編織是草編、柳編、藤編普遍運用的技法。它以經緯為基礎,按一定規律互相連續挑上(緯在經上)、壓下(緯在經下),構成花紋。
Ⅷ 手工織毛衣小方塊的花樣怎麼織
比如5針正,5針反,這樣織4行.然後5反,5正地織,也就是和上面錯開地織4行.如此重復就有格子紋
Ⅸ 編織毛衣帶方格的圖案是怎麼做的
我是自己買數學本子對著圖案一針一格畫的,其實不難,就是花時間。上周六我剛畫了一米妮圖案,蠻好看得
Ⅹ 編織毛衣菱形花樣怎麼織的
菱形花以「4針下針/ 3針上針」7針為一組,
每組只在「4針下針」間互扭,簡單三步:
第一步扭中間:先扭「中間2針下針」,換行織第二行後;
第二步扭二邊:先扭「右邊2針下針」,後扭「左邊2針下針」;換行織二行後;
第三步扭中間:仍扭「中間2針下針」,
具體是:在准備扭花的「7隻針」中
第一行:1)第1 2針 織下 上針、
2)第3 針從前面與 第4針 互扭後將「第4針上針」不織挑到右針上,
3)第3 針下針再與第5針下針互扭,使第5針處在左針第一針位,
4)第5針再與右針上的「第4針上針」互扭,
5)織互扭後的3針,排序是先織第5針下針/ 再織第4針上針/ 最後織第3針下針。
6)第6 7針 織上 下針。
第二行:上下針,
第三行:1)第1 針從前面與 第2針 互扭後將「第2針上針」不織挑到右針上,
2)第1針下針再與第3針下針互扭,使第3針處在左針第一針位,
3)第3針再與右針上的「第2針上針」互扭,
4)織互扭後的3針,排序是先織第3針下針/ 再織第2針上針/ 最後織第1針下針。
5)第4針 織上針、
6)第5、6、7針按1、3、4針間的排序扭
第四行:上下針
第五行:同第一行
至此一個「菱形」扭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