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哈尼如何織毛衣
1. 美國退伊核協議的原因是什麼
9日凌晨,美國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朗實施「最高程度」的經濟制裁。
眾所周知,特朗普上任後多次稱伊核協議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協議」。還以伊朗堅持試射彈道導彈為借口對伊朗不斷施壓,相繼出台了延長制裁期限、限制伊朗人入境等措施。受此影響,國際油價一直在起伏。
分析認為,特朗普強硬的對伊政策立場十分明確,預示著美國與伊朗之間對抗或將加劇。然而,在特朗普宣布對伊核協議所作決定之前,政知見(微信ID:bqzhengju)注意到,美國的歐洲盟友英、法、德三國均發聲,希望特朗普不要退出伊核協議。
這番場景和半個多月前,英、法「追隨」美對敘利亞動武產生了鮮明對比,這一反差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對各方又將產生什麼影響?
目前,伊朗也是為數不多未同美國建交的國家之一。美伊惡化的關系,也被看作是伊朗核問題的根源。
英、法、德不支持
對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後果,歐洲國家深表焦慮。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此前警告美國,不要退出這一協議,否則可能引發戰爭。
伊核協議的三個歐洲簽署國——英國、法國和德國一直反對廢除該協議。5月7日,三國再次重申反對廢除伊核協議,並強調即便美方退出,三國仍將維持該協議。
德國外長馬斯和到訪的法國外長勒德里昂7日在柏林表示,不論美國政府對是否遵守伊核協議有何新決定,德法兩國都將繼續堅持遵守這一協議。
英國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6日飛往美國,試圖勸阻特朗普退出協議。在他看來,協議有漏洞,但可以彌補,「國際社會當前沒有比伊核協議更好的替代方案。對我來說,現在沒有相當成熟的B計劃。」
為何英、德、法三國紛紛勸說特朗普不要退出協議?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中東學會會長楊光告訴政知見(微信ID:bqzhengju),經濟利益是這些歐洲國家很重要的考慮。他指出,美國和伊朗的關系早在1979年就中斷了,從那以後,美國在伊朗沒有任何的經濟利益,只有政治上的相互博弈和斗爭,歐洲則不然。
楊光說,歐洲在伊朗有很多的經濟利益,特別是油氣公司,伊朗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油氣田之一——南帕斯油氣田,義大利、法國等國家的公司都參與開發,美國一制裁他們被迫都退出來,一簽伊核協議,他們馬上就返回。現在,美國又要否定伊核協議,他們又要退出來,所以從長遠角度看,會危害歐洲國家的經濟利益。
「另外,從近期的情況來看,中東地區的局勢若動盪起來,面臨的最大外部威脅就是難民問題,首先受害的是歐洲國家。敘利亞已經是個很大的教訓,事實證明難民問題不僅是單純人口流入的問題,而且還能帶來恐怖主義。所以歐洲還是希望中東地區穩定。」
這里補一個背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的孫立昕曾在2014年撰文介紹,美國1996年美國出台《伊朗制裁法》時,歐盟因經濟利益受損而強烈反對。2005年8月,伊朗拒絕歐盟三架馬車在核問題上的斡旋建議,即放棄獲取核燃料,換取與歐洲加強政治和經濟關系。在長期斡旋核問題無果的情況下,歐盟態度轉趨強硬。
對中東格局的影響
歐洲擔心的問題會不會出現呢?
楊光告訴政知見(微信ID:bqzhengju),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只能使中東地區現在的格局進一步強化和鞏固。
他分析稱,中東現在的基本格局就是兩大陣營,即地區大國沖在前面,背後有域外大國支持:一個是伊朗、土耳其為首的陣營,有俄羅斯支持;另一個是沙特為首的陣營,背後有美國支持。從伊朗目前國內的情況看,沒有條件和實力繼續搞核計劃,所以不會影響中東兩大陣營的格局;從美國方面看,美國目前推行孤立主義的外交政策,它在中東總體是退出的態勢,美國也不會跟著以色列走,去和伊朗發生戰爭,因為那是沒有勝算的一場戰爭。
「如果說有影響,將是進一步加深這兩大陣營之間的鴻溝,但中東現在的這兩大陣營格局將持續下去。」楊光說,在這種格局下,小的沖突不斷,整個中東的低烈度動亂的形式還會持續,並不會因為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發生重大的改變。
美國決定退出後,伊朗總統魯哈尼發表電視講話,「從這一刻起,伊核協議成為一項伊朗與其他五方的協議。」
特朗普宣布決定前一日,魯哈尼在伊朗宗教聖城馬什哈德表示,即便美國退出,伊朗也將繼續遵守伊核協議。據新華社報道,這是近段時間來伊朗官方首次明確表示伊朗可繼續遵守伊核協議。
「如果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我們對伊核協議的期望也能得到滿足的話,那將更好。」伊朗官方媒體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援引魯哈尼的話說。
不過,魯哈尼在最新的電視講話中同時表示,在未來的磋商中,如果協議規定的伊朗的利益不能得到維護,伊朗原子能組織獎重啟「任何水平」的鈾濃縮活動。此前伊朗曾多次表示,伊朗有能力重啟20%豐度濃縮鈾活動。
特朗普為中期選舉做准備
伊核協議實行三年,對伊朗來說,是經濟發展的好機會。
據界面新聞報道,在核協議達成之前,伊朗經濟曾陷入嚴重衰退。在簽訂協議後,據伊朗央行數據,伊朗GDP增長率在2016至2017財年達到12.5%。這主要歸功於油氣領域的大幅增長(61.6%),而非油氣領域的增長數據為3.3%。
不過,楊光分析稱,2015年協議簽署後,美國並沒有按照協議執行,特別是美國單方面的金融制裁沒有解除,伊朗並沒有從協議里受到很大的實惠,魯哈尼總統的經濟改革、開放、發展的計劃,實際上是沒有辦法落實的。
特朗普上台後,多次措辭強硬地威脅退出伊核協議,還對伊朗採取更多制裁措施,阻礙外資進入伊朗。這次更是宣布,要實施「最高程度」的經濟制裁。
對此,楊光說,伊核協議簽署是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任內外交領域做得最得意、國際影響力最大的事情,特朗普威脅退出伊核協議的一系列發聲,是因為他要靠這些發聲贏得國內和共和黨內的支持,為中期選舉做准備。
至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對中國的影響,楊光說到,伊朗是「一帶一路」沿線的節點性國家,伊朗也是中國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點。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將對一帶一路倡議在伊朗展開以及相關合作帶來不利因素。
2. 中國和伊朗的關系
中國和伊朗的關系是中伊全面戰略夥伴關系。2016年1月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德黑蘭薩德阿巴德王宮同伊朗總統魯哈尼舉行會談。
雙方回顧中伊友好關系發展歷程,就雙邊各領域合作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一致同意建立中伊全面戰略夥伴關系,推動雙邊關系邁上新台階,更好造福兩國人民。中國與伊朗在政治、經貿等領域的友好合作關系平穩發展。兩國高層保持接觸。
(2)魯哈尼如何織毛衣擴展閱讀:
中國和伊朗關系的相關介紹:
2000年6月,伊朗總統哈塔米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2012年6月,艾哈邁迪-內賈德總統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二次會議並訪問中國。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對伊朗進行正式友好訪問。
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組織比什凱克峰會期間與伊朗總統魯哈尼會晤。2014年5月伊朗總統魯哈尼訪華並出席亞信第四次峰會。2015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印尼雅加達出席亞非領導人會議期間會見伊朗總統魯哈尼。2016年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對伊朗進行國事訪問。
3. 在美國頻頻極限施壓情形下,伊朗爆發內戰的可能性有多大
伊朗爆發內戰的可能性是是存在的,但是並不大。因為現在伊朗開始遊行和起鬨完全是因為美國控制住了伊朗的經濟,導致民眾的生活成本增高,生活困難,再加上群眾起鬨可能是美國在暗地裡組織的。但是真的如果是打算爆發內戰的話可能性還是很低的。
俄羅斯曾經告誡過伊朗不要自己研製核武器,讓美國抓住了把柄。我們知道一旦美國認定伊朗已經開始在研發核武器了,那麼美國肯定會加大對伊朗制裁的力度,到時候伊朗民眾的生活壓力更加沉重,加劇市民的遊行和起義。到了那個時候伊朗內部可能會像敘利亞那樣爆發內戰。
4. 伊朗總統魯哈尼和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的區別
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國家,哈梅內伊是教派領袖,更是國家實際領導者,國家最高的元首,是伊朗實際軍權伊朗革命衛隊的掌控者,他擁有制定大政方針的權力,但總是身居幕後。總統魯哈尼是行政首腦,也具有相當的權力,更傾向於行政,有點像是總理但是要低於哈梅內伊!
5. 伊朗離中國有多遠
伊朗最東部的呼羅珊邊境離中國最西部的新疆塔什庫爾干縣的達坂約1230公里;伊朗首都德黑蘭距離中國首都北京約 5600公里。
伊朗位於西亞,屬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國土面積約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七。
伊朗是文明古國。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領土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波斯帝國。公元前247年建立安息帝國,7世紀後遭不同異族先後入侵。
18世紀前期,納迪爾沙推翻外族統治建立阿夫沙爾王朝。19世紀後期起,英國和俄羅斯勢力不斷侵入。1925年建立巴列維王朝。1979年成立共和國。實行政教合一制度。
(5)魯哈尼如何織毛衣擴展閱讀:
中伊交往可追溯至公元前2世紀。班超的副使甘英曾到過伊朗,並打通了中國經伊通往羅馬的交通線,即古絲綢之路。此後,兩國間往來連綿不斷。1971年8月16日中伊建交,2016年1月兩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系。
近年來,中國與伊朗在政治、經貿等領域的友好合作關系平穩發展。兩國高層保持密切接觸。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組織比什凱克峰會期間與伊朗總統魯哈尼會晤。
2015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印尼雅加達出席亞非領導人會議期間會見伊朗總統魯哈尼。9月,習近平主席在紐約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期間會見伊朗總統魯哈尼。
2016年1月,習近平主席對伊朗進行國事訪問。2019年6月,習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組織比什凱克峰會期間會見伊朗總統魯哈尼。
6. 伊朗奧運奪牌女運動員離開伊朗到歐洲,應該如何看待呢
阿里扎德是2016年裡約奧運會女子跆拳道57kg級別銅牌得主,同時也是伊朗唯一獲得奧運獎牌的女運動員,她在這篇長文向外界描述了自己的生活:「他們讓我穿什麼就穿什麼,並且按照他們要求去做任何事,我說的每句話都是他們安排好的。」
阿里扎德自稱是「伊朗數百萬被壓迫女性的一員」,因為不管自己取得怎樣的成就、政府如何在宣傳報道中贊揚她的事跡,那些官員在私底下還是會認為「女人伸腿是不道德的」。因此,她不想繼續活在充滿虛偽、謊言和不公正的社會之中,唯一期望的就是跆拳道、安全、開心、健康的生活。
不過就在三年前,這位叛逃的傳奇女性還曾為自己「伊朗女性」的身份感到自豪。阿里扎德出生於一個伊朗亞塞拜然族(伊朗國內最高級什葉派教士大多來自亞塞拜然族,現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和前國家阿里代伊都是亞塞拜然族)家庭,7歲就跟隨教練練習跆拳道,並在2014年南京青年動運會上奪得了63公斤級別的冠軍,一年後她又在世界錦標賽中奪得銅牌,開始在跆拳道圈嶄露頭角。在成為伊朗首位奪得奧運會獎牌的女運動員後,阿里扎德的聲望到達頂峰,甚至連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都親自給她送去祝賀。
如果說大量高端人才的外流則是伊朗的社會潛流,那麼精英運動員的陸續離開是一場「海嘯」,揭開了這個充滿謊言和欺騙的國家的真實面目。面對愈發嚴重的人才流失現象,伊朗國內坐不住了,國會議員阿卜杜拉赫曼-侯賽尼扎德(Abdolkarim Hosseinzadeh)譴責伊朗官員「無能」,無法阻止伊朗「人才資源流失」。
如果可以選擇,這些精英人才或許都不願意做「叛逃者」,阿里扎德在長文中表示,自己做出離開的決定比贏得奧運冠軍還要難,並在最後強調:「無論我在哪兒,我都是伊朗的女兒。」
但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將有更多的「伊朗叛逃者」會在世界的其他角落出現。
7. 美國總統下令刺殺卡西姆.蘇萊曼尼,這個人在伊朗究竟是什麼地位
蘇萊曼尼是伊朗的實權派,是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高級軍事顧問和政策顧問,被視為伊朗二號人物,是伊朗國內僅有的3名少將之一,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在伊朗人心中,蘇萊曼尼是“中東”諜王,被視為最有可能接替現任伊朗總統魯哈尼成為下一任伊朗總統的人。蘇萊曼尼出生於一個貧困家庭,他的父親欠下巨額債務無力償還,當時僅有13歲的蘇萊曼尼就出來工作幫家裡還債,在工作之餘,他努力鍛煉身體,並積極參與霍梅尼門徒的佈道,後來霍梅尼成為伊朗第一任最高領袖後,蘇萊曼尼作為一名宗教積極分子就成為了"500人團”的早期成員,專門負現保衛霍梅尼的安全。掌握著伊朗的最高軍事指揮權、手中又有遍布整個中東的間諜網路,更是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心腹愛將,雖然表面上看蘇萊曼尼的地位不如伊朗現任總統魯哈尼,但是他手中的實權可比魯哈尼大的多,所以蘇萊曼尼是伊朗的二號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