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衣身長二尺一寸胸圍是多少
『壹』 我買的毛衣上面尺碼115 ,115指的是什麼
毛衣上的「115」 指的是「115cm" ,是指這件毛衣的胸圍有「115cm"。
編織毛衣時一般是按針數來定尺寸的,按粗細程度大致可分為三種:
1、高粗線:編織時寬以7-8針為3.3厘米(1寸)左右,長以8-10針為3.3厘米左右。
2、中粗線,寬以9針為3.3厘米,長以10-11針為3.3厘米。
3、細線,寬以11針為3.3厘米,長以12-14針為3.3厘米。用這三種線編織花樣時,一般會有1-2針的誤差。
因此要根據花型的密度適當地加針或減針。有一個比較直觀、准確的計算編織毛衣尺寸方法,就是試驗法:用選擇好的針和線先起20針,按你需要的花樣編織3.3厘米後,用尺子量具體的尺寸,然後以此為標准去推算毛衣的尺寸。
(1)毛衣身長二尺一寸胸圍是多少擴展閱讀:
毛衣編織測量方法如下:
1、頭圍:從耳朵往上1~2cm處,頭部最突出的部分,水平量一圈。
2、頸圍(N):通過頸肩點(N.P)量頸部一圈。
3、腰圍(W):腰部最細的部位,水平量一圈。
4、臀圍(H):臀部最寬的部位,水平量一圈。
5、腰下長:測量腰圍W線到臀圍H線的距離。
6、肩寬:測量肩點(S.P)到另一肩點的距離。注意勿將肩部的厚度量入,以直線測量。
7、背長:從第一節脊柱到腰圍W線的距離。
8、袖長:手臂自然往下垂,測量肩點到手腕之間的長度。
9、臀根圍:手臂在下垂的狀態下,將捲尺放入腋下,由下往上量取一周的長度。
10、臀圍:手臂最粗的部分量一圈。
『貳』 男人毛衣尺寸怎麼算上下
尺寸不同時-------測量身體尺寸,計算針數
以一位7歲男孩為例,測得的尺寸為:胸圍66厘米,背肩寬28厘米,衣長40厘米,袖長38厘米.
根據測量尺寸計算各部位尺寸針數.毛衣是一件合體毛衣,除胸圍增加了6厘米餘量,其眼余均是實測數.要想達到相同的效果將胸圍增加6厘米即可(6厘米是最低限度的尺寸).各部位尺寸計算結果如下:
胸圍66厘米+6厘米=72厘米
領寬一般為胸寬的1/3(胸寬是胸圍的一半) 36厘米÷3=12厘米
肩寬(28厘米<背肩寬>-12厘米<領寬>)÷2=8厘米
袖籠收針尺寸(36厘米<胸寬>-28厘米<背肩寬>)÷2=4厘米
袖籠深一般為實測胸圍的1/4 66厘米÷4=16.5厘米(包括肩斜量2.5厘米)
袖寬前後袖籠深相加(不包括肩斜) 14厘米+14厘米=28厘米
袖山高 袖寬的1/3~1/4 28厘米÷4=7厘米
前領深一般為領寬的1/2加1~1.5厘米 12厘米÷2+1~1.5厘米=7~>√≥厘米
尺寸計算好之後計算針數,可算出1厘米針數再與相應尺寸相乘.例胸寬31厘米61針,1厘米針數為61÷31≈2針,那麼胸寬針數應為2針×36=72針,(6個花樣+1針)起針數為73針,其他部位針數可自行計算.
因為花樣的原因,算出的針數不是整數.如果起針不是編織一個花樣所需的整數倍時,可以進行調整.即將剩餘的針數補齊到能編織一個花樣的針數,或者把多餘的針數減掉.但調整針數是有限的,一般只能增減2~3針,如果超過這個限度,衣身就會變窄或變寬.
『叄』 女式毛衣的尺碼X.S是多大
XS是英文Extra Small的縮寫,表示加小號,特小的意思,適合身高150米的人群,為女裝裡面的服裝尺碼之一。
X是衣服尺碼的特殊代碼,例如XL、XXL、XS等,代表extra(特別的),XL:extra large(特大號),XS:extra small(超小號)。不同品牌的衣服有一定的差異,而且除了和身高相關外還和體重腰圍肩寬等數據有關,參考對應尺寸表如下:
(3)毛衣身長二尺一寸胸圍是多少擴展閱讀
成年男女的服裝尺碼都是用號型制來表示的,除此之外,通常我們所看見的諸如S、M、L(通常用在休閑服飾上),或27、28、 29(通常用在褲子上),或44A、44B、46A(通常用在西服上)等標注方法都是不規范的。不管是國產服裝還是進口服裝,必須按中國的服裝型號標准GB/T1335標注型號,英文字母只能作為輔助代碼標注。
成年男女服裝號型包括「號」、「型」、「體型」三部分。其中,「號」表示人體的身高(用cm表示,以5cm為一檔);「型」表示人體的凈胸圍(上裝,一般以4cm為一檔)或凈腰圍(下裝,一般以4cm為一檔);「體型」表示人體凈胸圍與凈腰圍的差值;
體型分為四類,分別為Y、A、B、C型,字母A表示東方人的標准體型,B表示微胖點的體型,C表示比較胖的體型。在女裝一般都只用A,在男裝就會看到有B或C型的服裝,另外還有Y型指胸大腰細的體型,區別體型的方法是看胸圍減去腰圍的數值而定。
Y表示胸圍與腰圍的差數為19cm~24cm之間,A表示胸圍與腰圍的差數為14cm~18cm之間,B表示胸圍與腰圍的差數為9cm~13cm之間,C表示胸圍與腰圍的差數為4cm~8cm之間。
舉例說明:
男上裝的170/88A,表示適合身高在170cm左右(167.5~172.5cm),凈胸圍在88cm左右(86~90cm),體型為正常體型(胸腰差為12~16cm)的男士穿著。
服裝的規格尺寸建立在人體基本尺寸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款式,加上合適的寬松量。服裝的規格尺寸一旦確定以後,它就是服裝製造的依據。在有些客戶的規格尺寸表上,在標志出規格尺寸外,還會標出主要的軀體尺寸。如果需要,可以根據軀體尺寸,判斷規格尺寸的正確與否。
但是,服裝的規格尺寸和實際的製造尺寸總是有差異的,所以在客戶的尺寸表上,給出了允差 TOL(Tolerance)。服裝的實際製造尺寸只要在規定的允差內,其尺寸就是可以接受的。在服裝的品質管理中,確保服裝的製造尺寸符合規格尺寸是很重要的。尺寸過大或過小,都會影響穿著,影響服裝的合體性。
『肆』 毛衣袖子的尺寸怎樣計算
男士毛衣袖子套衫胸圍90厘米,袖籠6寸(20厘米),袖山的垂直高度是4.5寸,而袖子的最寬處最窄5寸,最寬6寸.理想袖寬是5.5寸。
袖子是服裝覆蓋手臂的部分。是指衣服上的袖子,是長衫的組成部分,是服裝套在胳膊上的圓筒狀部分。將肩袖部分分成袖窿和袖山兩部分,然後裝接縫合而成。
正常毛衣男士尺寸如下:
(4)毛衣身長二尺一寸胸圍是多少擴展閱讀
尺寸挑選
挑選方法一、了解我國的服裝尺碼標注方法
1、根據我國的相關國家標准,成年男女的服裝尺碼都是用號型制來表示的,除此之外,通常我們所看見的諸如S、M、L(通常用在休閑服飾上),或27、28、 29(通常用在褲子上),或44A、44B、46A(通常用在西服上)等標注方法都是不規范的,只是大家都習慣了,很多品牌還是會在號型制之外再輔以大家都以習慣的標注方法。
2、成年男女服裝號型包括「號」、「型」、「體型」三部分。其中,「號」表示人體的身高(用cm表示,以5cm為一檔);「型」表示人體的凈胸圍(上裝,一般以4cm為一檔)或凈腰圍(下裝,一般以4cm為一檔);「體型」表示人體凈胸圍與凈腰圍的差值;
3、體型分類代號為Y、A、B、C,Y體型為寬肩細腰型(偏瘦或肌肉特發達型),A體型為一般正常體型,B體型腹部略突出(偏胖體型),C體型為肥胖體,具體差值為:
(1)男:22-17cm 16-12cm 11-7cm 6-2cm
(2)女:24-19cm 18-14cm 13-9cm 8-4cm
挑選方法二、如何簡易的判斷自己的體型是否標准?
1、一般而言,對於成年男女而言,身高和體重有一定的對應關系。
2、國際上常用的針對東方人的標准體重計算方法:
(1)男子標准體重(kg)=(身高[cm]-100)×0.9或身高[cm]-105或(身高[cm]-80)×0.7
(2)女子標准體重(kg)=(身高[cm]-105)×0.9或身高[cm]-110或(身高[cm]-70)×0.6
『伍』 180/100(XL)的衣服的衣長,胸圍,肩寬是多少
正常厚度、正規生產的衣服尺寸180/100(XL)一般對應的衣長是68厘米,胸圍是100厘米,肩寬是43厘米。
以上是服裝製版的基本尺寸,但是有以下幾點會導致數據的的細微變化:
1、款式
衣服的款式不同也會影響。
2、季節
各季節的不同衣服也會影響,冬天的各數據會較大一下,夏天的各數據會小一點。
3、類型
類型不一樣也會影響,比如內衣,毛衣,外套,等各有不同。
4、面料
還要面料的問題,也會影響。
(5)毛衣身長二尺一寸胸圍是多少擴展閱讀
了解我國的服裝尺碼標注方法
根據我國的相關國家標准,成年男女的服裝尺碼都是用號型制來表示的,除此之外,通常我們所看見的諸如S、M、L(通常用在休閑服飾上),或27、28、 29(通常用在褲子上),或44A、44B、46A(通常用在西服上)等標注方法都是不規范的,只是大家都習慣了,很多品牌還是會在號型制之外再輔以大家都以習慣的標注方法。
1、成年男女服裝號型包括「號」、「型」、「體型」三部分。其中,「號」表示人體的身高(用cm表示,以5cm為一檔);「型」表示人體的凈胸圍(上裝,一般以4cm為一檔)或凈腰圍(下裝,一般以4cm為一檔);「體型」表示人體凈胸圍與凈腰圍的差值;
2、體型分類代號為Y、A、B、C,Y體型為寬肩細腰型(偏瘦或肌肉特發達型),A體型為一般正常體型,B體型腹部略突出(偏胖體型),C體型為肥胖體。
『陸』 如何測量衣服尺寸
[A]肩寬: 從左肩點到右肩點的直線長度
[B]背中+袖長: 從後背中縫與領子的接縫處,經過肩點到袖口的長度。
[C]袖長: 從肩點到袖口的長度
[D]上衣總長: 上衣類及襯衣等上裝外套、連衣裙等,從肩線與領子的接縫處到衣邊的長度(包括連衣裙的)
[E]裙長: 後身中央的腰帶上部到裙邊的長度
[F]褲長: 沿外側縫線,從腰帶上部到褲腳的長度
[G]檔長: 從腰帶上部,沿前中心線到立檔的長度
[H]褲腿長: 從立檔開始沿內側縫線到褲腳的長度
[I]身圍: 前身、左右腋下袖攏縫線之間的寬度
[J]底檔寬: 底檔線位置的褲腿寬度
(6)毛衣身長二尺一寸胸圍是多少擴展閱讀:
"服裝尺寸"通常也叫服裝尺碼,但包涵的意義更廣泛,是用來衡量人體著裝標準的一系列規格單位
主要部位
1、胸圍 (B0):沿胸部最豐滿處圍量一周。測量時要注意皮尺保持水平,緊度要保證人體正常的呼吸量。
2、腰圍(w0):沿腰部最細處圍量一周。
3、臀圍(H0):沿臀部最豐滿處圍量一周。
4、肩圍(S0):分別從人體前、後水平測量左右肩端點之間的距離(稱為前後肩寬),取二者之和。(一般可視為前肩寬的2倍)
5、頸圍(N0):在頸根處圍量一周。
6、身高(h0):頭頂至腳底的普通距離。
7、上體長:頭頂至恥骨聯合處的高度。值得指出的是,上體長不一定等於身高的一半。
除此之外,還有頭圍、胸下圍、臂根圍、上臂圍、前臂圍、腕圍、下腰圍、臀上圍、大腿圍、小腿圍、踝圍等等,但是不常用。
『柒』 2尺2的胸圍是多少厘米
74
『捌』 我買的毛衣上面尺碼115 ,115指的是什麼,具體是多少身高的
毛衣上的「115」
指的是「115cm"
,是指此件毛衣的胸圍有「115cm"。
製作毛衣時計算尺寸:
毛線一般是按針數來定尺寸的,按粗細程度大致可分為三種:
一是高粗線,編織時寬以7-8針為3.3厘米(1寸)左右,長以8-10針為3.3厘米左右。
二是中粗線,寬以9針為3.3厘米,長以10-11針為3.3厘米。
三是細線,寬以11針為3.3厘米,長以12-14針為3.3厘米。
用這三種線編織花樣時,一般會有1-2針的誤差,因此要根據花型的密度適當地加針或減針。
(8)毛衣身長二尺一寸胸圍是多少擴展閱讀:
一、毛衣挑選常識:
1、毛衣款不少是以化纖為原料的,因此在購買的時候最好先用鼻子聞一下,如果沒有異味才可以購買,否則會對皮膚有傷害。
2、毛衣的彈性好不好是非常重要的,
購買時拉抻一下毛衣的表面,檢查一下看看彈性如何,彈性差的毛衣經過水洗後很容易變形。
3、一定要翻開毛衣的里側看看水洗說明,問清導購人員是不是需要乾洗,能不能在陽光下面曝曬等問題,以便於以後打理。
4、檢查毛衣表面的所有紗線接頭看看是否平順,針織的紋路是不是一致,紗線的色澤是不是勻稱,仔細看好挑選後才會買得放心。
二、毛衣挑選技巧:
1、產品上應有商標和中文廠名廠址。
2、產品上應有服裝號型及相應的規格標志。
3、產品上應有採用原料的成分和含量,主要是指服裝的面料、里料等的纖維名稱及含量標志。纖維名稱及含量標志應當縫制在服裝的適當部位,屬耐久性的標簽。
4、產品上應有洗滌標志的圖形符號及說明,並了解洗滌和保養的方法要求。首先要考慮服裝能否水洗,如洗滌標志表示只能乾洗,消費者應慎重考慮是否購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_毛衣
『玖』 怎麼計算毛衣的公式
上衣各部位編織尺寸計算:
1、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直密
3、正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掛肩)×直密
4、肩寬針數=肩寬×橫密縫耗(針)
5、掛肩總行數=掛肩長×直密
6、掛肩收針針數=(12胸圍針數-肩寬針數)÷2
7、掛肩收針方法:
平收3針~6針後,佘針一般每2行減1針,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內,將應收針數收完。
8、後領口針數=後領口寬×橫密+縫耗(針)
9、單肩針數=(肩寬針數-後領口寬針數)÷2
10、肩坡每行收針針數=單肩針數÷肩高行數
一、上衣前片
1、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身長行數,與後片「2」相同。
3、正身長行數,與後片「3」相同。
4、肩寬針數,與後片「4」相同。
5、掛肩總行數,與後片「5」相同。
6、掛肩收針針數,與後片「6」相同。
7、掛肩收針方法: 可比照後片,但前片比後片多出1厘米,收針要比後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時,
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
二、袖片
編織袖片時,它的直密和橫密與原密度略有差別:
袖橫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願密度×95%
1、袖口起針=袖寬×2×袖橫密+縫耗(針)
2、袖長行數=(袖長-袖口羅紋長)×袖直密+縫耗(針)
3、袖根針數=袖根寬×2×袖橫密+縫耗(針)
4、袖身每邊應加針數=(袖根針數-袖口針數)÷2
5、袖身行數=袖長行數-袖山行數
6、袖山行數=袖長高×袖直密×+縫耗(針)
7、袖山單側收針針數=(袖根針數- 袖山寬針數)÷2
三、領片
1、領片針數=(領深×2+後領寬+2厘米)×羅紋橫密
2、領片行數=領高×羅紋直密
四、其它
在做編織工藝時,有些規律性的尺寸關系及簡便計算方法可以借鑒:
1、一般成人袖寬比掛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裝袖寬比掛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寬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寬為17厘米~21厘米。
3、編織袖片時,若加針,宜先快後慢,若減針,則先慢後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針行數接近於前、後片掛肩的收針行數。
6、為編織操作簡便,一般後領口可不予考慮。
7、後領口寬一般為肩寬的1/3。
測量身體尺寸和計算針數,以一位7歲男孩為例,測得的尺寸為:胸圍66厘米,背肩寬28厘米,衣長40厘米,袖長38厘米。
根據測量尺寸計算各部位尺寸針數。毛衣是一件合體毛衣,除胸圍增加了6厘米餘量,其眼余均是實測數。
要想達到相同的效果將胸圍增加6厘米即可(6厘米是最低限度的尺寸)。
各部位尺寸計算結果如下:
1、胸圍66厘米+6厘米=72厘米
2、領寬一般為胸寬的1/3(胸寬是胸圍的一半) 36厘米÷3=12厘米
3、肩寬(28厘米<背肩寬>-12厘米<領寬>)÷2=8厘米
4、袖籠收針尺寸(36厘米<胸寬>-28厘米<背肩寬>)÷2=4厘米,袖籠深一般為實測胸圍的1/4,66厘米÷4=16.5厘米(包括肩斜量2.5厘米),袖寬前後袖籠深相加(不包括肩斜) 14厘米+14厘米=28厘米,袖山高,袖寬的1/3~1/4 ,28厘米÷4=7厘米,前領深一般為領寬的1/2加1~1.5厘米,12厘米÷2+1~1.5厘米=7~>√≥厘米,尺寸計算好之後計算針數,可算出1厘米針數再與相應尺寸相乘。
例胸寬31厘米61針,1厘米針數為61÷31≈2針,那麼胸寬針數應為2針×36=72針,(6個花樣+1針)起針數為73針,其他部位針數可自行計算。因為花樣的原因,算出的針數不是整數.如果起針不是編織一個花樣所需的整數倍時,可以進行調整.即將剩餘的針數補齊到能編織一個花樣的針數,或者把多餘的針數減掉。但調整針數是有限的,一般只能增減2~3針,如果超過這個限度,衣身就會變窄或變寬。
(9)毛衣身長二尺一寸胸圍是多少擴展閱讀:
基礎毛衫計算公式
一、前片公式:
1、胸寬=(胸寬尺寸+後折寬)x橫密/10
2、衣長=(衣長尺寸-下擺羅紋)x縱密/10
3、肩寬=(肩寬尺寸-肩寬修正值)x密/10
4、前掛肩轉數=後掛肩轉數=修正轉數
5、前掛收針數=(前胸寬針數-前肩寬針數)/2
6、領寬=後領寬尺寸+修正針數
7、領深=(領深規格+領深修正)x縱密/10
8、羅紋排針=胸寬針數-快放針數,轉數=長度x縱密/10
二、後片公式:
1、胸寬=(胸寬尺寸-後折寬)x橫密/10衣長同前
2、掛肩轉數=(掛肩尺寸+修正值)x縱密/10
3、後肩收針數=(後肩寬針數-後領口針數)/2
三、袖子公式:
1、袖長=(袖長尺寸-袖口羅紋長度)x縱密/10
2、插肩袖闊=(袖闊尺寸x2+修正值)x橫密/10
3、袖山頭=袖山頭尺寸x橫密/10
4、袖膊收針數=(袖闊針數-袖山頭針數)/2
5、袖口針數=2x袖口尺寸x橫密/1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文庫-毛衣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