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衣掛肩比例是多少
『壹』 毛衣從下往上織掛肩煙織多長
根據穿者身材,成年人一般6寸至8寸之間。
從上往下織毛衣比起從下往上織的毛衣更好控制尺,至於掛肩要織多長,一般小碼衣服織18厘米左右,中碼織20厘米左右,大碼的話23厘米也可以了。如果是身材高大的男士毛衣可能要織到27厘米才行。這個長度決定了手臂的活動,小了的話會阻礙手臂活動。
『貳』 成人女士毛衣編織尺寸是多少
主要根據毛衣的款式和人的體態來決定。簡單分三類:
1、織小款瘦身毛衣,從上往下編織需要織6--6.5寸;
2、織長款修身毛衣,從上往下編織需要織7寸左右;
3、如果織寬松式毛衣或者體型較胖時,從上往下編織需要適當加長1--1.5寸。
上衣後片位編織尺寸計算為
1、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直密
3、正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掛肩)×直密
4、肩寬針數=肩寬×橫密縫耗(針)
5、掛肩總行數=掛肩長×直密
上衣前片位編織尺寸計算為
1、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身長行數,與後片「2」相同。
3、正身長行數,與後片「3」相同。
4、肩寬針數,與後片「4」相同。
5、掛肩總行數,與後片「5」相同。
6、掛肩收針針數,與後片「6」相同。
7、掛肩收針方法:可比照後片,但前片比後片多出1厘米,收針要比後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時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
『叄』 織毛背心打多長再分前後
大約4到5寸,因人而宜。
織毛衣技巧:
1、毛衣的衣身長度通常是在分開掛肩之前決定長度的,兒童毛衣一般28厘米,男士毛衣40--43厘米(身高180厘米),女士毛衣35-38厘米(身高165厘米)。
2、毛衣的衣身和掛肩長度,通常是按衣長的3/2和3/1規律分配,(掛肩佔三分之一,身子佔三分之二),如果是毛衣背心則身長和掛肩對半。
3、根據背寬尺寸,計算出背寬的針數,多出來的針數全部減到腋下的地方。
4、腋下的減針規律是按照三分之一平收針,三分之二斜收針,例腋下需減15針:1/3平收5針,2/3斜收10針,{2-2-1(兩行減2針減2針減一次,),2-1-7(兩行減1針減四次,減4針),4-1-1(四行減1針減一次,減1針)}5+2+7+1=15針。
5、掛肩(袖籠)的長度一般按,兒童毛衣14--15厘米,男士毛衣25--28厘米,女士毛衣22-25厘米,別看掛肩(袖籠)長,等袖子上上就不大了,掛肩(袖籠)長點,穿著舒服。
6、根據背寬的針數,肩膀和領子的留針按(肩3:領4:肩3)的比例原則留針,(例背寬70針,兩肩各留21針+21針,領子留28針)。
『肆』 手工織毛衣後片肩和領子的針數比例怎麼分合適
領窩留針占肩部的1/3,領口深度為2寸5,在打到離後肩高度差2.5寸是開始分針,中間地方留6-10針,每次打到離中間的地方就收去一針,調過頭來再織。掉過頭來的第一針不用織,挑過來即可。就這樣一直收到和後肩的1/3針數相同了,並繼續織到與後肩齊高,就可以把前後肩邊織邊縫合收針了。 補充: 如果想織的好看,可以不收針,用放針的辦法來留出領窩,但是要用一副循環針。就是在每次織到離中間(那個已留好的6-10針的地方的旁邊)就放到循環針上一針,掉過頭來繼續編織。這樣的領窩織出來沒有挑針的痕跡,比較好看。
『伍』 請教:男式毛衣從下往上織插肩,幾寸掛肩
要看身高來訂,一般男式1尺3分袖
開如收掛肩
織領肩那裡加針是前片的一半
『陸』 請求教編織兩歲寶寶毛衣織多長分掛肩
1-2歲的寶寶毛衣身子織一尺到一尺二寸差不多了,我家寶寶現在一周歲十個月了,我給他織毛衣一般是這樣的,從下往上織,織到5.5寸開掛,然後掛肩織4.5寸長,兩個加起來就是衣身的長度了,寶寶穿起來剛剛好的。
『柒』 怎麼計算毛衣的公式
上衣各部位編織尺寸計算:
1、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直密
3、正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掛肩)×直密
4、肩寬針數=肩寬×橫密縫耗(針)
5、掛肩總行數=掛肩長×直密
6、掛肩收針針數=(12胸圍針數-肩寬針數)÷2
7、掛肩收針方法:
平收3針~6針後,佘針一般每2行減1針,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內,將應收針數收完。
8、後領口針數=後領口寬×橫密+縫耗(針)
9、單肩針數=(肩寬針數-後領口寬針數)÷2
10、肩坡每行收針針數=單肩針數÷肩高行數
一、上衣前片
1、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身長行數,與後片「2」相同。
3、正身長行數,與後片「3」相同。
4、肩寬針數,與後片「4」相同。
5、掛肩總行數,與後片「5」相同。
6、掛肩收針針數,與後片「6」相同。
7、掛肩收針方法: 可比照後片,但前片比後片多出1厘米,收針要比後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時,
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
二、袖片
編織袖片時,它的直密和橫密與原密度略有差別:
袖橫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願密度×95%
1、袖口起針=袖寬×2×袖橫密+縫耗(針)
2、袖長行數=(袖長-袖口羅紋長)×袖直密+縫耗(針)
3、袖根針數=袖根寬×2×袖橫密+縫耗(針)
4、袖身每邊應加針數=(袖根針數-袖口針數)÷2
5、袖身行數=袖長行數-袖山行數
6、袖山行數=袖長高×袖直密×+縫耗(針)
7、袖山單側收針針數=(袖根針數- 袖山寬針數)÷2
三、領片
1、領片針數=(領深×2+後領寬+2厘米)×羅紋橫密
2、領片行數=領高×羅紋直密
四、其它
在做編織工藝時,有些規律性的尺寸關系及簡便計算方法可以借鑒:
1、一般成人袖寬比掛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裝袖寬比掛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寬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寬為17厘米~21厘米。
3、編織袖片時,若加針,宜先快後慢,若減針,則先慢後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針行數接近於前、後片掛肩的收針行數。
6、為編織操作簡便,一般後領口可不予考慮。
7、後領口寬一般為肩寬的1/3。
測量身體尺寸和計算針數,以一位7歲男孩為例,測得的尺寸為:胸圍66厘米,背肩寬28厘米,衣長40厘米,袖長38厘米。
根據測量尺寸計算各部位尺寸針數。毛衣是一件合體毛衣,除胸圍增加了6厘米餘量,其眼余均是實測數。
要想達到相同的效果將胸圍增加6厘米即可(6厘米是最低限度的尺寸)。
各部位尺寸計算結果如下:
1、胸圍66厘米+6厘米=72厘米
2、領寬一般為胸寬的1/3(胸寬是胸圍的一半) 36厘米÷3=12厘米
3、肩寬(28厘米<背肩寬>-12厘米<領寬>)÷2=8厘米
4、袖籠收針尺寸(36厘米<胸寬>-28厘米<背肩寬>)÷2=4厘米,袖籠深一般為實測胸圍的1/4,66厘米÷4=16.5厘米(包括肩斜量2.5厘米),袖寬前後袖籠深相加(不包括肩斜) 14厘米+14厘米=28厘米,袖山高,袖寬的1/3~1/4 ,28厘米÷4=7厘米,前領深一般為領寬的1/2加1~1.5厘米,12厘米÷2+1~1.5厘米=7~>√≥厘米,尺寸計算好之後計算針數,可算出1厘米針數再與相應尺寸相乘。
例胸寬31厘米61針,1厘米針數為61÷31≈2針,那麼胸寬針數應為2針×36=72針,(6個花樣+1針)起針數為73針,其他部位針數可自行計算。因為花樣的原因,算出的針數不是整數.如果起針不是編織一個花樣所需的整數倍時,可以進行調整.即將剩餘的針數補齊到能編織一個花樣的針數,或者把多餘的針數減掉。但調整針數是有限的,一般只能增減2~3針,如果超過這個限度,衣身就會變窄或變寬。
(7)毛衣掛肩比例是多少擴展閱讀:
基礎毛衫計算公式
一、前片公式:
1、胸寬=(胸寬尺寸+後折寬)x橫密/10
2、衣長=(衣長尺寸-下擺羅紋)x縱密/10
3、肩寬=(肩寬尺寸-肩寬修正值)x密/10
4、前掛肩轉數=後掛肩轉數=修正轉數
5、前掛收針數=(前胸寬針數-前肩寬針數)/2
6、領寬=後領寬尺寸+修正針數
7、領深=(領深規格+領深修正)x縱密/10
8、羅紋排針=胸寬針數-快放針數,轉數=長度x縱密/10
二、後片公式:
1、胸寬=(胸寬尺寸-後折寬)x橫密/10衣長同前
2、掛肩轉數=(掛肩尺寸+修正值)x縱密/10
3、後肩收針數=(後肩寬針數-後領口針數)/2
三、袖子公式:
1、袖長=(袖長尺寸-袖口羅紋長度)x縱密/10
2、插肩袖闊=(袖闊尺寸x2+修正值)x橫密/10
3、袖山頭=袖山頭尺寸x橫密/10
4、袖膊收針數=(袖闊針數-袖山頭針數)/2
5、袖口針數=2x袖口尺寸x橫密/1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文庫-毛衣的公式
『捌』 手工毛衣編織計算方法(掛肩 袖子 領子 要怎麼計算)
1、准備材料:棒針兩根、直尺一把、毛線一團
『玖』 馬海毛毛衣掛肩收法
摘要 斜肩收法:1、先將左、右肩針數÷3針/次=各肩收針的次數,然後再將收針次數×2行=收肩完成的總行數(收1次,來回共2行。每次收針都在正面,反面不收針,)。2、再按照直密,將行數計算出收斜肩所需的長度。3、掛肩的總長—斜肩長=開斜肩長度。例如:掛肩總長:20cm,斜肩為39針,需收次數:(39-6)÷3=11次,斜肩長度為:11×2=22行÷9×2(直密)=4.8CM。所以我在15cm的地方開始收斜肩(20cm-4.8cm),不知道有沒有說明白。39-6裡面的6針為:邊3針+預留將並收的3針。羊毛衫斜肩的收法:http://bbs.bianrensheng.com/viewthread.php?tid=149643&highlight=%D0%B1%BC%E7A.邊上的6針是要比其他針多織2行的。6並3完成後,要馬上翻面織這收掉的3針和邊上的3針,然後翻過來再織這6針,再正常往下繼續織。正因為行數多出來了,邊就會高出來一點,所以邊也就不會緊了。(即收完右面邊的第三針小燕子後,直接反過來單獨織這三針小燕子和邊上留的三針邊,然後照原來的織法正面(注意此行不用再收小燕子),也就是邊上的三針和三針小燕子比其他針數每次多織兩行,左邊的小燕子也是一樣,這樣收出來的斜肩不會緊,也不會沒彈力)B前肩膀應該是39-6針,後肩膀因為收針織了22行,也就是22個辮子。前肩膀3針對應後肩膀的2個辮子一起縫合,即(39-6)÷3=22÷2。斜肩收完後,剩下邊3針+預留將並收的3針,這六針是連著後領窩一起挑的
『拾』 插肩毛衣從上往下編織的針數分配比例數
領子210針,從上往下編織針數分配比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