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幼兒自主穿褲子心得
A. 幼師該如何讓孩子擁有自主穿衣的能力呢
幼師在幼兒園需要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但是一個班裡有好多小朋友,如果午休過後幫孩子一個一個的穿衣服根本來不及,所以要鍛煉孩子自己穿衣服的能力,那麼作為幼師該如何去鍛煉孩子自主穿衣服的能力呢?我們今天一起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有時候小朋友在幼兒園表現非常棒,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都能夠自己獨立完成的很好,但是家長都認為自己家的孩子不會,覺得是不可能自己獨立完成,所以回到家,把從幼兒園學來的本領一下子打回了原形,所以作為家長要和幼兒園的老師勤溝通,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如果孩子做的好,家長也要給予肯定,同時在家的時候 ,也要引導孩子繼續保持在幼兒園學來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習慣。
大家認為孩子應該學會自己穿衣吃飯嗎?都聊聊你的看法吧。
B. 怎樣教幼兒正確穿衣的方法
怎麼去教小孩子正確穿衣服的方法?這個的話我感覺家長們要以身作則。
有媽媽會問,該怎麼教孩子自己穿衣呢?有時候孩子完全不按牌理出牌,你要他伸右手,他偏伸左手,完全沒法溝通!
很多爸爸媽媽認為不用過早教孩子學穿衣服,因為等他們年齡大一點自然也就會了,但真的是這樣嗎?絕對不是的,可以說教孩子自己穿衣服是一件十分有必要、有意義的事情,特別是等到孩子上幼兒園了,獨自穿衣更是一件不可或缺的本領。
帶拉鏈或扣子的上衣
對於孩子來說,穿帶拉鏈或帶扣子的衣服比套頭的衣服要簡單一點,所以建議爸爸媽媽們先教孩子穿帶拉鏈或帶扣子的衣服。一般來說,寶寶一歲左右的時候父母就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學著自己去穿這類衣服了,當然剛開始的時候,只需要寶寶「配合」地做一些簡單的穿衣動作,比如說握上小拳頭把手插到袖子里,然後逐漸加大難度。
在教幼兒拉拉鏈或者是系扣子時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因為對於孩子來說剛開始做這些手指方面的小動作是很不容易的,所以父母開始可以先幫孩子把拉鏈兩邊合起來讓孩子自己拉上去,或者是把扣子對齊扣眼讓孩子把扣子穿過來,逐步地加大難度,直到幼兒能自己獨立完成。另外,在教孩子扣扣子時,一定要引導孩子將扣子一一對應地去扣,以防順序錯亂將上面的扣子扣在下面的扣眼裡或者是將下面的扣子扣在上面的扣眼裡。
套頭上衣
在教幼兒穿套頭衫時,首先需要教幼兒認清衣服的前、後、里、外,比如說,有口袋的部分是衣服的前面、領子上標簽在的那一部分是後面等等。只有分清了這些才能進一步教幼兒該怎麼穿套頭衫,要將穿套頭衫的方法一步步認真、耐心地講給孩子聽,而且要在孩子親自動手穿的過程中來講:
怎樣教幼兒穿褲子
教幼兒穿褲子跟教幼兒穿套頭衫有些相似,就是要先教孩子認清前、後、里、外,要告訴他們衣服各部分的顯著差別,比如說,漂亮的圖案是在褲子的前面,屁股那塊大大鬆鬆的就是後面等等。
在教具體的穿法時可以先讓孩子將褲子面朝上整齊地放在床上,然後把一隻腳伸出褲管,再把另一隻腳伸出褲管,最後站起來把褲腰往上提一提再把褲管理一理。
那麼以上就是我所說的教小孩子正確穿衣服的一些方法,希望孩子家長要多看一看。
C. 如何讓孩子學會知冷知熱自主穿衣
第一招:讓孩子感知冷
很多爸爸媽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年齡很小,和他講道理根本沒用。尤其是遇到天氣變化的情況。
媽媽:天氣冷了,穿上外套再出去。
孩子:我不想穿外套。
媽媽:不穿會著涼,會感冒的。
孩子:我不穿。
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呢?
每次出門的時候,我們都會安排小牛去外面感受溫度,讓他自己感覺到冷,然後再提醒他穿衣服,他能根據自己的感覺來選擇和決定是否加衣服。
孩子之所以抵觸穿衣服,是因為他對冷並沒有過切身感受。冷是一種感知,但是我們現在的很多孩子都被成人過度保護,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冷,不知道什麼是痛,甚至不知道什麼是飢餓。
第二招:及時提供支持
當孩子覺得冷以後,父母要及時給他提供支持。千萬不要說風涼話,對孩子冷嘲熱諷,比如說:「看,媽媽剛才叫你穿厚點吧,你偏不穿,現在知道冷了吧。」這種態度反而會讓孩子對穿衣服這件事更加逆反。
當冬天外面特別冷的時候,小牛隻想穿件外套,卻不想穿棉衣。我們通常也不會勉強他,而是把可能需要穿的衣服帶著。這樣當小牛感受到冷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不失時機地提供給他。
只有這樣,才能在孩子感受到冷的時候,給他自主選擇是否穿衣服、穿什麼衣服的機會。
第三招:理解生病的概念
如果天氣冷了,孩子不穿衣服,有可能會感冒。一般父母都特別擔心孩子生病,其實,讓孩子知道什麼是生病,生病了會流鼻涕,會咳嗽,會發燒,會給生活帶來不便,這些對於孩子來說容易理解,也有一定的意義。
比如小牛每次生病的時候,我們都會跟他交流,討論咳嗽是怎麼回事,流鼻涕是什麼原因。同時,只要他一生病,平時的很多選擇就沒有了,比如吃的選擇,他就只能吃面條,不能吃糖;比如玩兒的選擇,他只能乖乖躺在床上休息,不能在外面瘋跑了。久而久之,孩子就發現生病不是什麼好玩兒的事了。
有的家庭在孩子生病後,反而會給孩子很多特權,比如看電視、玩Ipad,以致孩子覺得生病還挺好玩兒。這種做法不科學,必須讓孩子對生病有深刻的體驗,這對後續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非常有幫助。
第四招:建立底線規則
我們的底線規則就是健康。孩子流鼻涕或者咳嗽時,就要按照媽媽的要求穿衣服。這就是我們多次提到的「溫柔的堅持,有限的選擇」。只有從小建立規則,長大以後才會建立好習慣。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孩子的抵抗力不同,家長應當根據孩子的抵抗力來支持他穿衣服。比如說小牛,他的抵抗力很好,天氣比較冷的時候, 5℃~10℃的溫度下,小牛依然可以穿短褲,不感冒。他的這個抵抗力也是平日里加強鍛煉,逐漸建立起來的。
第五招:了解氣溫和穿衣服之間的關系
小牛大一點了,會識數了,我們就開始帶著他關注天氣預報。孩子不會天生對天氣預報感興趣,但是孩子對手機感興趣,所以我經常會拿著手機大聲說:「今天降溫到5℃了,我要多穿一些衣服。」小牛就會對我手機上的天氣提示和我說的話感興趣。
我還做了一個溫度曲線圖。首先我會說,我在溫度高的情況下穿短褲,在溫度低的情況下要加外套。這樣說其實是一種示範,如果這時候講道理,孩子是會逆反的,沒人愛聽媽媽的嘮叨。只要媽媽做到了,孩子就會感知到,就會明白什 么時候要怎樣做。
慢慢地,小牛對溫度有了理性認識和判斷。他會預計中午熱,晚上冷,體驗過後,他自己就會說,中午可以穿少點,晚上出去要多穿點。他逐漸在探索時間、天氣、溫度和穿衣服之間的關系,並開始探索運動和穿衣服之間的關系了。
比如他中午踢足球會感受到熱,所以他自己選擇踢球的時候穿短褲,踢完球感到冷了再套一條長褲。當然有時候即使感到冷,小牛也會不記得加衣服,這是孩子自身規劃能力有限所致。作為父母,我們不會過多責備和埋怨他,而是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示他,讓他對溫度與穿衣有正確的感知和判斷。
第六招:提前做好穿衣計劃
上學的孩子,家長前一晚就要幫助他們做好明天早上的穿衣計劃。
穿衣計劃如何做?小牛現在上小學了,一般在睡覺前,我們都會提前討論明天是什麼溫度,應該穿什麼衣服,並事先准備好。因為前面那幾招我們都做了充分鋪墊,到這一步,就順理成章了。
我們會盡量給孩子多一些選擇,比如他有四條長褲,讓他選擇喜歡穿的。選好後,我會讓他把衣服掛在衣架上,這樣早上起床上學的時候就不會手忙腳亂,也不會產生很多負面情緒。
養成做計劃的能力,對人一生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現在的小牛,不僅自己對冷暖有明確的感知,還會根據天氣預報提前准備衣服。早上冷的時候穿好衣服,中午熱的時候,他會把厚的衣服脫下來。在根據氣溫穿脫衣服這件事情上,小牛已經能夠把自己照顧得不錯了。
保持健康是孩子需要具備的最基本的能力,其次是感受幸福的能力,最後才是追求成功。我們希望未來的小牛不僅僅自己能夠知冷知熱,而且還能關心、照顧周圍的人,在我看來,這樣的教育就成功了。
(3)如何培養幼兒自主穿褲子心得擴展閱讀
隨寶寶年齡增長身體生長,其手眼協調能力不斷增強,家長可以根據寶寶年齡特點,逐步培養寶寶自主穿衣的能力。穿衣能力和自主穿衣習慣的培養有利於孩子生活衛生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的養成,最早的培養可從嬰兒期開始。
在嬰兒期給寶寶更換衣物的時候就可以有意識地教導寶寶整個更衣過程,在更衣過程中用語言描繪出整個過程,例如「寶寶的手手在哪裡,手要伸進衣袖裡」,「寶寶的腳腳呢,我們的小腳丫抬起來穿襪子」。慢慢地寶寶從被動轉向主動配合,家長在說類似話語的時候,他會主動把手伸出來並往衣袖裡套。
寶寶稍大點會走路並且會簡單詞彙,聽得懂復家長指令後,可嘗試正式教寶寶學習穿衣,原則上先學脫再學穿,從易向難。起初從脫襪子、鞋子以及戴帽脫帽開始,每當寶寶完成動作時,家長需要加以鼓勵,讓寶寶感到自行。
當寶寶學習新的動作習慣時,難免會反復重復這個動作並且樂此不彼,有時還會特意演示給大人看,比如一些寶寶剛學會戴帽子和脫帽子時,就會抑制不住興奮,不斷地重復這個動作並求大人反饋誇獎,此時家長不要覺得過分麻煩。
在成人眼中覺得簡單的動作,在小寶寶的心理那是跨時代的成就,如果家長實在覺得寶寶重復的太多,疲於應付,可用其他手段轉移寶寶注意,比如乘機較下一個動作,切記非不耐煩不搭理或者訓斥。
寶寶熟悉所有衣物脫的過程後,可開始教他穿,同樣先從簡單的開始,襪子鞋子以及褲子,然後再是上衣之類動作步驟較多的衣物。寶寶剛開始穿衣服、鞋子時分不清前後、正反以及左右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家長可耐心指導反復示範,循序漸進,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讓寶寶學會自主穿衣。
D. 幼兒園如何培養幼兒自理能力
幼兒園的環境布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起到促進作用。
例如,幼兒園的盥洗室的牆上,老師會把洗手的步驟做成圖片,貼在上面,讓孩子方便參照。
利用游戲活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它是幼兒認知、個性、情緒、社會交往能力等發展的途徑、手段,也是幼兒發展的真實寫照。
為了培養幼兒自己進餐的能力,平時我們可以在生活區開展「給小動物餵食」的游戲,將硬紙板剪成各種動物的形象,將嘴挖空,貼在鞋盒上,讓幼兒練習將「食物」送入「小動物」嘴中.
幼兒穿衣
幼兒園可以定時舉辦「我是穿衣小快手」的比賽,記得老師也要參與,因為孩子喜歡和成人做游戲,更喜歡和老師做游戲。在整個過程中,老師要動作規范、稍慢,有時也要故意輸給孩子,增強孩子自己穿衣的自信心。
E. 孩子自理能力心得怎麼寫
如今的家庭構成大多是四老二青一小,孩子成為每個家庭的核心,是家長的「掌中之寶」「小皇帝」、「小太陽」,出國留學網小編整理了以下內容「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教育心得」,供大家參考!
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教育心得
現在許多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許多爺爺奶奶為了減輕孩子的負擔,認為喂孩子吃飯、幫孩子穿脫衣褲是義不容辭的事。家長對獨生子女的過度愛護,使之成了溫室里的花朵,禁不起風吹雨打。在家長無微不至地「保護」下,孩子的自理能力越來越差,不會掃地,不會穿衣,不會系鞋帶……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包辦。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小,能力差,自我服務是孩子以後的事,這些事等到孩子長大了也就了自然會了,現在根本不需要考慮這些事情,現在最要緊的是發展孩子的智力和對孩子進行各種特長的教育、訓練;在家庭中,溺愛孩子的家長包辦代替了一切。成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剝奪了幼兒動手的機會,限制了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發展,養成了幼兒過分依賴的性格,使孩子們成人後,缺乏相應的生活能力、動手能力,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特別是小班更由於年齡小,平時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力能所及的事(如穿衣、洗臉等)都被家長們好心地包辦了,使一些本應該得到鍛煉的勞動技能,都在無形中被剝奪了,從而失去了發展的機會,這樣往往造成自理能力差、不愛勞動、懶惰等不良後果,養成了依賴性強、獨立性差、能力弱等弊病,這對他們的將來及其不利,有直接的負面影響
我們要因勢利導,開始培養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和基本習慣,讓家長了解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的教育原則。從小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增強獨立自主的信心。
培養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最佳時期就是小班階段,同時也是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習慣初步養成的關鍵期。從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看,年齡越小越單純,可塑性越強,越容易接受各種影響和教育,此時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及習慣越易成功。同時,小班幼兒的基本動作已發展得比較自如,他們已能夠掌握各種運用大肌肉的動作和某些運用小肌肉的精細動作,這為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基礎,而且他們自身也產生了獨立地進餐、盥洗、睡覺、穿脫衣服的願望。這時,成人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包辦一切,而要針對他們的發展水平,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機會,幫助他們實現生活自理能力的願望。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指出:幼兒的智力發展應當同時體現在手指的操作、語言的表達和用腦的思考上,動手、動口與動腦三者之間有著息息相關的內在聯系。從小給孩子一雙靈巧的小手,是促進孩子思維發展、豐富其語匯、增強其自信心的基礎和前提。我們不要荒廢孩子雙手上的智慧,要教給孩子一些實干、巧乾的方法和技能,這是孩子學會生存、學會自主的起點。
為此我們對幼兒進行正面教育,增強幼兒的生活自我服務意識。如通過談話「我是乖寶寶」、「我長大了」、「我學會了……」等活動,利用提問、討論、行為練習等形式,讓幼兒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為自己會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興。再如在語言活動(詩歌、故事、看圖講述等)中,幫助幼兒充分理解作品內涵,通過作品中角色的行為,使幼兒受到感染、教育。例如:我們班的高越小朋友不會穿脫、整理衣服,剛開始,老師幫助他完成,但是要求越越:「要仔細的看,爭取學會,會了方法,下次要讓越越自己來做,好嗎?老師知道越越最棒了」。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增強越越的自信心,以提高她的動手能力。
我們利用各種機會幫助幼兒獲得他們可能掌握的能力。這就要求家長對幼兒要有一個恰當的期望值。我們提出的要求必須是幼兒經過努力便能達到的。另外,應盡量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設計一些能促使孩子成功的情境,成人一定要耐心地讓幼兒完成其力所能及的活動,鼓勵幼兒,讓幼兒主動去做,喜歡去做,讓幼兒享受成功的喜悅。
小編精心推薦
心得體會範文 | 心得體會怎麼寫 | 心得體會格式
F. 孩子五歲了,還是不會自己穿衣服,該如何教
在幼兒園期間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基本的自理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事兒。我兒子從三歲上幼兒園開始,我們就開始讓他自己刷牙洗臉吃飯,慢慢的再到自己穿衣服,自己獨立睡覺,自己整理屋子,很多他可以自己做的事情都是讓他自己去做,剛開始因為不熟練經常出現很搞笑的場景,但我們總是給他鼓勵,慢慢的孩子就會自己掌握方法,做的越來越好。在5歲的時候已經比較獨立了。分享幾點心得:
及時給孩子鼓勵
鼓勵很重要,特別是在生活習慣培養方面。當孩子取得進步時或者開始自己去做時,這都是進步,要及時給予肯定。當然是肯定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為,具體的行為。當某種行為得到認同,孩子就會更樂意堅持下去。我們也可以在網上買一張記錄表,用貼小紅花的方式,給孩子鼓勵。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吃飯穿衣這些小事,小時候不做也沒事,長大了自己就會了。殊不知在培養生活習慣的過程中,我們教會孩子的是獨立自主,是自我管理,是通過練習掌握技能後的喜悅和自信。這些很重要。
G. 怎樣培養幼兒穿脫衣服的習慣
培養孩子穿戴整齊和愛整潔的好習慣。教寶寶穿戴衣物時,衣褲要扯平,外衣要扣好,系好鞋帶,戴正帽子;脫下的衣褲鞋襪要按順序整齊地放在固定的地方。
要根據寶寶的年齡特點,逐步培養寶寶穿戴衣物的能力。1歲後要鼓勵寶寶自己穿戴衣物。可先學戴帽、脫帽、脫鞋、脫襪子、脫去簡單的內衣、內褲和上衣,再學穿鞋、穿襪子、自己穿上松緊褲子,逐漸培養起自我服務的能力。
要給寶寶仔細講解每一個動作。如脫衣,要先把著孩子的手放在背後,使孩子一隻手拉住另一隻袖子往下拉,另一隻手往上抽;解扣子,右手手指按住扣子,從扣眼裡往下按,左手往外拉衣服。
要循序漸進。如12~14個月孩子能抓起帽子戴在頭上,但過1~2個月才能戴正。寶寶在學穿鞋時開始分不清左右,穿襪時不會扯後跟。因此,要仔細、耐心、循序漸進。如讓寶寶脫掉已脫去一隻袖子的上衣或已拉到膝蓋的短褲,穿鞋前將鞋先擺好,系鞋帶的鞋可改成結扣子的鞋:用松緊帶穿進結帶的洞里,在末端釘上扣子,以便穿、脫;同時應先做示範動作,然後讓寶寶自己練習。並給孩子講解衣物的名稱、顏色及各種穿衣的動作,以提高寶寶獨立穿衣的興趣,及早掌握與穿衣有關的語言和技能。
H.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心得體會,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步驟/方法:
1。學會正確引導孩子。小孩子是一張白紙,要畫上美麗的圖畫需要家長去引導。從不會走到會走路,那時走路的樣子可能很可愛,但這也是人生跨出了一大步。我們不要怕孩子會不會摔跌,會不會摔疼,因為那是必須經過的一個過程。可能我們家長怕這怕那,把許多事情給包辦了,那恰恰失去了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機會。早上起來,我們會讓孩子自己穿衣服,先不要計較他穿得舒服不舒服,等他穿好後再幫他整理整理;吃飯讓他自己吃,哪怕飯粒掉了一地,不要責怪他,那是成長過程中必須經過的一個過程。
2.要從興趣入手,不要強求。孩子看著我們拖地總覺得好玩,也拿來拖把幫我們拖,可結果把地拖得像在畫花,我們還是表揚了他,結果一次比一次起勁,一次比一次幹得好。孩子的刷牙也是從興趣開始,那時他看我們刷牙很有趣,也吵著要拿牙刷來刷牙,也這樣,養成了他每天刷牙的習慣。如果我們強求他拖地或刷牙,可能到現在他還不想做。
3.少指責,多肯定,多幫助。孩子洗臉洗腳把水弄得滿地都是,我們不會大聲去責怪他,而要教導他如何洗臉洗腳;飯吃完了,他把碗自己拿到廚房去,不小心打碎了,我們只是讓他下次小心。孩子是聰明的,他會自己琢磨如何一次比一次好。只要我們家長多指導,少插手,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盡自己的努力去干,相信他會越干越好。
I. 怎麼教寶寶穿衣服呢
如何教寶寶穿脫衣服呢?寶寶到了一定的年齡就可以學習自己穿脫衣服了,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做家長的不要操之過急,需要循序漸進的來教導寶寶如何穿脫衣服才好,請看下面的文章吧!自己能脫、穿簡便的衣服
脫衣服的訓練是2歲左右開始的,如果寶寶暫時還不會,你也不要著急,依照他的個性、成長來教導吧。
2歲起,寶寶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會向大人要求自己穿、脫衣服。不要忽視他這種意願,媽媽要邊鼓勵邊有耐心地協助他。
教導脫衣
在寶寶還沒有意願自己動手脫衣服時,會黏著大人,你不要很快就滿足他的要求,試著鼓勵他:「讓我們一起來試著自己脫脫看。」如果寶寶拒絕你的幫助,自己想脫衣服卻脫不下來時。你在一旁要為他打氣:「還差一點兒噢,做得真不錯!」在他困難的時候,稍微幫他一點兒忙,讓他產生「我能自己脫下來」的自信。
脫套頭衫
相比較開衫,脫套頭衫的難度比較高,事前,幫寶寶解開可能鉤住他脖子或手腕的紐扣,教導他的手臂先從袖子里抽出來,再用雙手從衣服裡面撐開領子後,將衣服脫下。寶寶的衣服構造不要太復雜,脫不下來,這會使他感覺很沮喪。 Tips:
在教導寶寶學會自己脫衣服的同時,也應該培養他折疊、整理衣服的習慣,不要讓他將衣服隨意丟棄。
教導穿衣
穿衣前,媽媽先教導寶寶分辨衣服前後。領子部分有標簽的是後面,有縫衣線的是反面。
學穿套頭衫
先將衣服套在頸部,寶寶尋找袖管時,會發生前後顛倒的情形。你要幫他將雙臂伸到衣服外面,旋轉衣服半圈再穿。你也可以幫忙拿著一隻衣袖,這樣他就很容易將手伸進去。
學習扣前襟紐扣
學會了穿套頭衫衣服後,接下來就要教他穿有紐扣的開前襟的衣服――
1.爸媽和寶寶面對面;
2.將扣子的一半塞進扣孔,讓寶寶從扣孔里拉出來;
3.先把最上面的扣子扣上,再從上往下一個個扣好。
Tips:
在寶寶學會扣前襟紐扣之前,可以讓他玩幫娃娃扣紐扣的游戲。指尖的小肌肉運動,會使寶寶的指尖變得更為靈巧。
1歲以後的小兒已可以開始學習穿、脫衣服了。1歲以後的小兒可以自由的獨立活動,雖已會獨走但走不穩,跌跌撞撞地容易跌跤,因為他們還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身體以保持平衡,為了便於他們活動,衣褲的製作更要適合小兒身體的大小,而且衣褲要簡捷,不要有太多的裝飾品、帶子、鑰襻和扣子等,以妨礙活動。上衣要長一些,以免活動時露出肚子而受涼,也不美觀。衣服過大過肥或過小過瘦,均會影響小兒的活動。背帶褲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束腰的褲子不能扎得太緊,活動時褲子會掉下來,影響活動,如用松緊帶的褲子對胸腹部的發育有一定的影響。
夏天小女孩最好也穿短褲,要穿裙子最好不要穿長裙子,以免影響活動。
有了合適的衣服,可以開始訓練小兒穿脫衣服的能力。
開始訓練時,可先讓小兒脫帽子、襪子、鞋子,這些比較簡單的動作訓練幾次就很容易學會,然後才能訓練小兒戴帽子、將鞋或襪子套在腳上,但還不能真正穿上,這個年齡的小兒能做到著一點就可以了。
這些能力的訓練可在護理小兒穿衣戴帽時邊做邊訓練,使小兒對穿衣發生興趣,他會反復地練習。在此基礎上,在訓練小兒脫褲頭和前面開口的短衫,這是比較復雜的動作,堅持下去他也就慢慢學會了,真正地回穿脫衣服還要過一段時間。
大人在由過去的配合逐漸到讓幼兒學會自己穿衣穿鞋的一些簡單的基本動作時,一定要有耐心,給幼兒講述每一細節,並幫助幼兒一起做,要讓幼兒多嘗試多練習,每當幼兒有一點進步時要及時誇獎鼓勵,要循序漸進把要急噪,對幼兒要有耐心和信心。
教幼兒穿戴衣物時,外衣要扣好,衣褲要扯平,系好鞋帶,戴好帽子。脫下的衣褲鞋襪要按順序整齊地放在固定的地方。
要逐漸培養幼兒穿戴衣帽的能力1歲後要鼓勵幼兒自己穿戴衣帽。可先學戴帽、脫帽、脫鞋、脫襪子、脫去簡單的內衣、內褲和上衣,再學穿鞋、穿襪子、自己穿上松緊帶的褲子,逐漸培養自我動手的能力。
要循序漸進
12~14個月的幼兒能抓起帽子戴在頭上,再需要1~2個月才能戴正。幼兒在學穿鞋時開始分不清左右;穿襪時不會扯後跟。因此要教時耐心、自信、循序漸進。如讓幼兒脫掉已脫去一隻袖子的上衣或已拉到膝蓋的短褲;穿鞋前將鞋先擺好;系鞋帶的鞋可改成扣子的鞋;用松緊帶穿進結帶的洞里。在末端釘上扣子,以便穿、脫。應先做示範動作,然後讓幼兒自己練習,並給幼兒講解衣物的名稱、顏色及各種穿衣的動作,以激發幼兒獨立穿衣的興趣,提高與穿衣有關的語言和技能。
要給幼兒講解每一個動作
如脫衣,要先把著幼兒的手放在背後,使幼兒一隻手拉住另一隻袖子往下拉,另一隻手往上抽;解扣子,右手手指按住扣子,從扣眼裡往下按,左手往下拉衣服。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平常我們所見到的幼兒總是穿著許多衣服,尤其是冬季,看上去很笨拙,就像一隻企鵝那樣,因為父母總怕幼兒著涼,其實穿得太多是不好的。科學試驗表明,幼兒體重達4千克左右時,身體會生長出一些脂肪層,保護並調節體溫。所以有些小胖子的耐寒性甚至比一般的成人好。
實際上,幼兒只要比成人稍多穿一點就可以了。穿得太多,不僅不利於幼兒活動,而且可能會讓幼兒更容易著涼。因為幼兒的活動量大,新陳代謝也快,穿得太多了,活動後出的汗就不容易干,常把內衣浸濕,不及時換便容易感冒,一般幼兒穿著在外界氣溫變化下,以能保持體溫為適合。正常時幼兒的手是清涼的,臉色也正常。穿得過多,幼兒的手就會發熱,小臉也會漲得通紅,不利於活動。幼兒在適應不穿太多的衣服後,能夠增強抵抗力,減少患病幾率。
J. 如何培養幼兒自己穿衣服心得體會
先穿上衣:
寶寶的上衣各類有幾種,有的系扣,有的套頭,套頭的穿起來相對比較麻煩,家長可從簡單的系扣的開始,一般寶寶1歲左右,就可以讓他配合家長穿衣服了。一開始,家長可以在游戲是教寶寶試著穿衣服,激發寶寶配合的熱情。例如,讓寶寶學習把胳膊伸進袖子里,可以這么說 寶寶的小手是不是要鑽洞洞了或者是寶寶的小手是不是要玩捉迷世藏啊 ,慢慢的,形成習慣,寶寶就會自覺地把胳膊伸進去。家長只要在旁動動嘴指導一下就可以了。
教寶寶學扣扣子時媽媽們要多些耐心來指導寶寶。首先,要從扣扣子的步驟開始:先把扣子的一半塞到扣眼裡,再把另一半扣子拉過來,並且要做出動作示範,多做幾次,然後讓寶寶實操一下,並及時指出寶寶錯誤的動作。其次,也可以讓寶寶當媽媽給玩具娃娃穿衣服來練習。系扣子時盡量讓寶寶從下面的扣子扣起,可以防止扣錯扣子。穿完衣服後媽媽最好能把寶寶抱在懷里親一親,再誇獎一下寶寶做得真好。讓寶寶覺得穿衣也是件很愉快的事。
穿套頭衣服時,先指出領子上的標簽告訴他這是衣服的後面,有兜有圖案的那面是衣服的前面,有縫線的那一面是裡面,沒線的是衣服的外面,然後,再教寶寶穿套衣服的方法:先把頭伸到洞里,然後再把胳膊分別伸到兩邊的小洞里,把衣服拉下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