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服的褲子如何收束
⑴ 07式作戰服(陸軍)裡面是配的什麼腰帶
常服制式腰帶
⑵ 作戰靴怎麼搭配衣服褲子
作戰靴搭配的衣服褲子應該是作戰服和作戰褲。這樣搭配起來也是最合適的。
⑶ 美軍ACU作戰服詳細資料
2004年6月21日,美國陸軍正式向外界宣布新式的陸軍數字迷彩通用戰斗服(ACU)。將會完全取代目前使用中的叢林戰斗服(WOODLAND CAMOUFLAGE )、沙漠戰斗服(U.S.DBDU 3-COLOR),成為未來美國陸軍唯一的戰斗服。 陸軍數字迷彩通用戰斗服(ACU)布料顏色由3種色系組成,包括:綠色、灰色及棕褐色以細小方形組成大小不一和不規則的重疊圖案,設計主要針對叢林、沙漠及城市地區和抗擾夜視器材。因研究中心於2002年10月在國家訓練中心,為期4個月的作戰測試中發覺指黑色在夜視境中的自然界模式下並不存在,而叢林戰斗服中的黑色圖案是用於分割顏色,但研究人員指該黑色不能隱藏於黑色的背景或環境中;因只要有動作便很容易發覺。以及叢林輪廓圖案配搭過於大,與數字迷彩圖案相比下,數字迷彩圖案可以有效地融合更多環境中。陸軍數字迷彩通用戰斗服(ACU)設計。整件上衣取消了衣扣設計,以拉�和魔術貼代替。上衣為4口袋式,在左邊上斜口袋及兩肩的口袋,兩肩口袋可使單兵能在作戰時方便取物品,口袋蓋採用暗藏式魔術貼,在衣袖位有可調較闊窄的魔術貼設計,衣領設計可作企領,手肘位置增加可拆式保護墊。軍階和名字等布章同樣採用魔術貼型式結合,背部肩膀位加有折位,堤高士兵動作靈活性。在褲子方面為7口袋式設計,分別為左右前後褲袋及大脾袋。大脾袋口增加松緊帶和採用風琴式及暗藏式魔術貼製法,可使單兵能罷放多一些物品,在膝蓋位增加可拆式保護墊。另在左小腿位加有一個小雜物袋,在褲頭內�設計有松緊帶設計。
相對BDU來說)
1 可拆式立圓領
2 軍銜移至上衣中央
3 採用絨鉤設置,易解脫
4 不設上衣紐扣改用拉鏈
5 衣袖內側增設可插入肘部襯墊口袋
6 褲子內側增設可插入膝部襯墊口袋
7 採用下擺松緊繩
8 胸部採用絨鉤傾斜口袋
9 袖口設有筆插處(三支)
10 袖口為絨鉤開合
11 腕部設兩個口袋
12 傾斜負重口袋
13 上衣設計追求下半身易活動
14 為能敵我辨別貼置標志,腕部口袋大型化
15 褲擺新設主存儲袋
⑷ 關於中國人褲子的歷史和發展,你了解多少
到了90年代,寬松的褲子成為潮流。進入21世紀,人們對於褲子的詮釋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特點是將時尚與健康結合到一起。偏愛裙子的女性紛紛選擇褲子(展示腿部的優美曲線,擁有美腿的女孩穿上修長、貼體的褲子會顯得高挑,長腿的女孩穿上寬松、飄逸的褲子顯得氣質高雅。褲子成為個性化的標志。)如今,褲子的設計,在時尚、漂亮的前提下,以健康為人們的首要選擇,面料也開始考慮透氣性。總之,不管褲子樣式怎麼變,健康、舒適是不變的潮流。
⑸ 什麼面料的褲子耐磨
錦綸(尼龍)。
錦綸面料的優點:
1、錦綸面料的耐磨性能居各類面料之首,比同類產品其它纖維面料高許多倍,因此,其耐用性極佳。
2、錦綸面料的吸濕性在合成纖維面料中屬較好品種,因此用錦綸製作的服裝比滌綸服裝穿著舒適些。
3、 錦綸面料屬輕型織物,在合成纖維面料中僅列於丙綸、腈綸面料之後,因此,適合製作登山服、冬季服裝等。
4、錦綸面料的彈性及彈性恢復性極好。
(5)作戰服的褲子如何收束擴展閱讀:
其它服裝面料:
1、麻布
麻布,是以大麻、亞麻、薴麻、黃麻、劍麻、蕉麻等各種麻類植物纖維製成的一種布料。一般被用來製作休閑裝、工作裝,多以其製作普通的夏裝。它的優點是強度極高、吸濕、導熱、透氣性甚佳。它的缺點則是穿著不甚舒適,外觀較為粗糙,生硬。
2、絲綢
絲綢,是以蠶絲為原料紡織而成的各種絲織物的統稱。與棉布一樣,它的品種很多,個性各異。它可被用來製作各種服裝,尤其適合用來製作女士服裝。它的長處是輕薄、合身、柔軟、滑爽、透氣、色彩絢麗,富有光澤,高貴典雅,穿著舒適。它的不足則是易生折皺,容易吸身、不夠結實、褪色較快。
3、皮革
皮革,是經過鞣製而成的動物毛皮面料。它多用以製作時裝、冬裝。皮革分類:皮革包括真皮、再生皮和人造革。它多用以製作時裝、冬裝。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尼龍
⑹ 請問我國海軍軍裝經過了哪幾次換裝
1:1950年7月以前,我海軍沒有統一制服,起義的民國海軍官兵大部分仍然身著舊海軍軍服,只不過將原民國海軍的各種符號標志都予以了摘除,原解放軍仍然著原陸軍服裝。
2:1950年7月,海軍領導機構正式制定出統一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制式軍服,人民共和國海軍的軍服傳統由此開始。新制定的這套軍服,習慣根據制定的年代稱為50式軍服,主要分為幹部服和戰土服兩類。
3:1955年10月1日,經國務院第18次會議批准,人民解放軍繼50式以後的一套全新的55式軍服在國慶日正式推行。55式海軍的軍官服包括禮服、常服兩類,其中禮服按照軍官的軍銜不同有所區別。
4:1965年5月22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做出決定,取消人民解放軍的軍銜制度,5月24日,國務院即公布了一套全新的軍服制度,並通知於當年的6月1日正式施行。這套軍服規范,稱為65式軍服。人民解放軍海軍65式軍服的幹部、戰土服都改成了人民軍隊傳統的中山裝、解放帽樣式(女軍人的軍服採用西裝領口上衣,無檐圓形軟軍帽)。制服整體顏色為藍灰色,軍帽統一是解放帽,帽徽改用三軍統一的紅五星徽,棉布面料,前襟釘5顆棕褐色膠木鈕扣,服裝上不再有任何軍銜符號、徽記,只是在衣領上裝飾了紅色領章,在領章的反面還印有供填寫部隊番號、姓名、血型的表格。考慮到具體識別時的需要,幹部、戰士服在細微處仍然保留了一些區別,主要是幹部制服的上衣有4個口袋,戰士制服則只有胸前的2個口袋,另外幹部配發皮鞋,戰士大部分只有俗稱為「解放鞋」的作訓膠鞋以及黑布鞋。
5:1974年5月1日,經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批准,人民解放軍的軍服樣式部分恢復到65式軍服誕生以前的狀態,這一對65式軍服的改良樣式,又可稱為74式軍服。74式重又分為了幹部服、戰士服,並重新按照春、秋、冬和夏季,在色澤搭配上有所區別。74式海軍幹部服的軍帽改作了類似55式的大檐帽,帽徽仍然還是65式的紅色五角星。其中春、秋、冬季軍帽帽頂為藏青色,綴有白色牙線,帽牆、風帶均為黑色。夏季軍帽的帽頂戴白色帽罩。幹部服的服裝裁剪和65式基本相同,領口還是裝飾紅領章,只是色澤搭配進行了變化。春、秋、冬季軍服上下均為藏青色,夏季軍服則改作上衣白色、軍褲藏青色的蘇式半白服設計。74式海軍戰土服的軍帽改回了55式的蘇式水兵帽,春、秋、冬季帽頂藏青色,綴白色牙線,夏季戴白色帽罩,均佩65式的紅五星帽徽。帽牆釘一圈黑色飄帶,飄帶上的文字仍然是簡化字「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但是改成成本較低的金粉印刷,不再使用刺綉。非常突兀的是,水兵帽上的飄帶縮短,不再飄在腦後,而只圍繞帽牆一圈。戰士服的上衣再次採用蘇式的套頭衫,V字領,帶披肩,只是在原先肩章的位置上,改佩戴2塊全紅色的肩章。74式戰士服春、秋、冬季上下均為藏青色,夏季則是上白下藍的半白式。
6: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84年1月,中央軍委批准了新的軍服方案,於1985年正式下發部隊,稱為85式軍服。85式海軍軍服分為軍官、士兵和岸勤服,每種都僅有常服,其外觀式樣和55式軍服基本相同,主要的變化是軍服上的各類徽記、符號。85式軍官服上衣的設計里,紅色五角星帽徽被取消,代之以55式的圓形海軍帽徽,但佩戴的位置有所區別,從原來的帽牆改做了帽瓦上,由此85式海軍軍官大檐帽的帽型和55式產生了較大的差異,帽子前部隆起非常突出,帽瓦正面的面積隨之加大。海軍軍官服的上衣設計中,裝飾在領口的紅色領章也完全更改,變成了類似55式海軍少將領章式樣的獨特「領章」,另外兩肩上增加了類似肩章的設計,平面形狀為劍形,深藍色,綴有五角星、鐵錨徽記。但和這套軍服方案里的「領章」一樣,85式軍服方案中的「肩章」並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軍銜識別功用,只能大概標識軍官身份而已,屬於為了恢復軍銜制所做的預留設計。85式海軍軍官服設計中增加了短袖襯衣,便於炎熱季節穿著,樣式為小西裝領開口,佩戴的領章、肩章和常服上的一致。85式水兵服的設計方案和軍官服類似,整體上還是沿用55式水兵服的外觀,只是帽徽等配飾做了更改。帽徽改作了和軍官帽徽一樣的55式圓形帽徽,佩戴的位置也更改到了水兵帽的帽瓦上。水兵服的「肩章」改成類似55式海軍列兵肩章的式樣。85式海軍軍服系列中,岸勤士兵服較前代的變化最大,樣式上和55式軍官服基本相同,為了區分身份,岸勤土兵服上沒有肩章和用於佩戴肩章的肩絆,而「領章」的圖案則和軍官服「肩章」上的圖案基本相同。
7:1985年85式軍服全面下發部隊時,一套全新的軍服設計誕生。1987年8月26日,名為87式軍服的新軍服被中央軍委批準定型,下發生產,至1988年國慶節,人民解放軍自1955年後再次實行軍銜制,全軍也於同日開始換裝87式軍服。自55式軍服後,人民海軍相隔數十年再度採用了佩戴軍銜的軍服,與65、74、85式等海軍軍服相比,新軍服品種大為豐富,包括了禮服、常服、作訓服3個系列。增加了禮服是87式軍服比85式的重要進步之一,和陸、空軍一樣,海軍的禮服也僅配發給軍官使用,根據季節分為夏季禮服和冬季禮服兩種,男女軍官禮服的式樣略同。夏季禮服為上下全白(除皮鞋外)的全白服,配套戴用大檐帽,禮服軍帽白色帽頂、黑色帽牆,黑色塑料帽檐(將、校官帽檐上裝飾有復雜程度不同的金色嘉禾圖樣裝飾),帽瓦邊緣鑲有一圈白色的軍種識別線。帽徽的佩戴位置仍然在帽瓦上,圖案設計較85式帽徽有了改變。85式軍服制度中圓形的帽徽在87軍服制度中仍被保留,但這種小帽徽僅用於作訓服上,其餘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的禮服、常服,都佩戴經過重新設計的大帽徽,大帽徽的外形實際就是在小帽徽基礎上在外圍增加了松柏枝裝飾,底部增加了天安門圖案,整個帽徽的外形輪廓與55式軍服的帽徽近似。帽徽之外,大檐帽的風帶也改變了85式軍帽上顏色單一的情況,根據顏色可以區分軍官的級別,金色風帶為將官,銀色的是校尉官。盡管以全白色色調軍服作為海軍夏季禮服,是世界各國海軍的通行做法,但是87式軍官夏季白禮服的裁剪式樣卻大大有異於海軍傳統的立領服裝,竟然選取了多少有些奇異的西服樣式。夏禮服上衣為西服領,前襟單排2顆鈕扣,2個帶袋蓋的下挖口袋的西服,軍褲選用西服褲。配合穿著,上衣內男女軍官均著白襯衣,男軍官系藏青色領帶,女軍官的領帶則是艷麗的玫瑰紅色。為區分軍種以及軍銜,夏季禮服在領邊、袖口、軍褲中縫裝飾了白色的軍種識別線,衣領上佩戴由鐵錨、八一紅星圖案組成的軍種徽記,另外在兩肩佩戴軍銜肩章。冬季禮服的服裝裁剪樣式與55式禮服相似,上衣西服樣式,前襟雙排6顆鈕扣,帶2個有袋蓋的下挖袋,軍褲也是西服褲式樣,整體的服裝色調則是人民解放軍海軍常用的藏青色,配合禮服穿著的襯衣規范與夏季禮服的著裝規范一樣。配套的大檐帽帽瓦也是藏青色,其他則和夏季禮服帽相同。冬季禮服其他裝飾的種類和夏季禮服基本相同,在領邊、袖口、軍褲中縫等處裝飾白色的軍種識別線,兩肩佩戴軍銜肩章,惟有的區別是冬季禮服上衣領口的裝飾改作了具有軍銜級別區分的圖案。將官領章的圖案是在黑色底上,用金線綉制的五角星、松柏枝;校官是五角星、嘉禾;尉官則與夏季禮服領頭的裝飾一樣。根據季節,87式海軍軍官常服也分作夏常服和冬常服2類。軍官夏季常服帽與夏季禮服帽樣式基本一致,只是無論將校官還是尉官,帽檐都沒有金色嘉禾裝飾。夏常服服裝的色澤搭配仍然是蘇/俄傳統的上白下藍半白服,上衣為白色小開領西服式樣,內穿白襯衣打領帶(男女軍官領帶色澤的規范與禮服相同),前襟單排4顆鈕扣(女軍人為3顆),胸前左右各有1個上貼袋,下擺另有2個下挖袋,衣領處佩戴五星海軍錨圖案的軍種符號,兩肩佩戴肩章,軍褲是藏青色西服褲。為了方便炎熱夏季的穿著,除了上述的夏季常服外,87式軍服中還有一套軍官的制式白色短袖襯衣,小西服領式樣,前襟單排4顆鈕扣,胸前和下擺4個帶袋蓋的貼袋,領口裝飾軍種符號,兩肩佩戴肩章。穿著這件襯衣時,男軍官下著藏青色西服褲,女軍官著藏青色西服裙,仍然是上白下藍組合。87式海軍軍官冬常服的樣式,是人民軍隊傳統的中山服,上下均為藏青色。上衣前襟單排5顆鈕扣,胸前和下擺4個帶袋蓋的貼袋,衣領裝飾軍種符號,兩肩佩肩章。女軍人的上衣是西服小開領,前襟雙排6顆鈕扣,下擺2個帶袋蓋的斜袋。冬常服配用的大檐帽樣式與夏常服帽相同,另外還配發俗稱雷鋒帽的防寒帽。為夏季、冬季2種。夏季作訓服上衣為藍色小開領夾克式,前襟暗排5顆鈕扣,以防止鈕扣外露在作訓時發生意外,上衣有4個挖袋,另有臂袋,另外兩肩配有軟肩章。作訓服的軍褲考慮到方便使用,採用了褲腳有扣絆的樣式。與作訓服配套的作訓帽採用了直帽牆、平頂、寬帽檐的藍色半軟帽,佩圓形小帽徽。冬季作訓服整體依然是藍色夾克式,衣領改為開關領,前襟暗排7顆鈕扣,有4個帶袋蓋的挖袋,另有1個臂袋,中腰下擺有抽帶。褲腳口有抽帶。除上述作訓服外,為滿足海軍陸戰隊作戰需要,87式軍服系列中後期又增加了迷彩作訓服,其樣式與夏、冬季作訓服一樣。這套定位在模仿海洋色彩的迷彩服,面料圖案由藍、白、灰、褐等色塊組成,這種迷彩面世後頗受質疑,有報道稱穿著這套迷彩在水際灘頭的發現率比一般服裝要低70%,但很明顯,海軍陸戰隊在水際灘頭行動時間是有限的。可以設想,當海軍陸戰隊官兵身著這樣的迷彩服登陸在城市或鄉野展開戰斗時,將有何等扎眼的效果。除細微的區別外,士官常服與軍官的著裝已經沒有多少不同。作為人民解放軍服裝制度中一種較為固定的設計樣式,87式海軍水兵服依舊是傳統的蘇/俄式,服裝基本式樣與85式水兵服相同,頭戴水兵帽,上衣四季均為帶V字領的套頭衫樣式,夏季為上白下藍搭配,冬季採用全藍著裝。與85式的主要區別是配飾符號,87式水兵帽上使用的是盾形的大帽徽,有別於85式軍服的圓形帽徽,另外服裝肩袢上佩戴正式的軍銜肩章。和男軍人的服裝有所不同,87服裝制度中,女士官與女水兵的常服合二為一,採用一種設計,整體上和女軍官的常服相同。夏常服為上白下藍搭配,上衣西服領,前襟單排3顆鈕扣,配西式女褲,與男士官服一樣,女土兵夏季常服最初也不配發襯衫,領帶,而是內穿海魂衫。冬常服也是全藍色,最初和男軍官、土官服樣式相同,1990年後改用單獨設計,上衣改為大開領,前襟雙排6顆鈕扣,軍褲改為女式褲。與服裝配套,女士兵的常服軍帽也與軍官的相同。除了上述服裝外,和軍官一樣,87式軍服中也配發了土兵的制式短袖襯衣,以方便夏季穿著,主要分為男、女土兵襯衣。男土兵短袖襯衣的樣式是白色,小西服領,前襟單排4顆鈕扣,帶2個上貼袋,沒有下袋,配套穿著深藍色的軍褲。女士兵的襯衫為開領,前襟單排4顆鈕扣,沒有上袋,設計有2個下挖袋,配套穿著深藍色的制式裙子。士兵作訓服87式海軍士兵作訓服是士官、水兵通用,樣式。顏色、用料大體與軍官作訓服相同,某些細節設計略有區別,主要分為夏季作訓服和春秋冬季作訓服。夏季作訓服上衣為夾克式,開領,前襟暗釘拉鏈,2個上貼袋,2個下貼袋,右臂另有用於存放急救包的臂袋,均用拉鏈口。褲子為散口褲,褲腳有扣袢。冬季作訓服上衣為翻領,前襟暗釘拉鏈,2個下挖袋,右襟1個側挖袋,左襟1個上挖袋,右臂另有臂袋,中腰有抽帶,可以束緊腰部。褲子腳口有抽帶。
87式軍服陸續換裝全軍後,人民解放軍新一代軍服的設計工作又提上議事日程,至1997年5月1日,新一代軍服正式面世,稱為97式軍服,雖然較87式軍服變化較大,但其列裝范圍僅限於人民解放軍駐香港、澳門部隊。較有特色的是,通過駐港部隊的穿著實踐,97式軍服中的部分服裝品種經過改進,於1999年發放全軍穿著,稱為99式軍服,名為99式,實際仍然屬於87式軍服系列。99式海軍軍服均為夏常服,可以看作是對87式軍服制度中原有夏服欠美觀、穿著不舒適的一種改良。具體包括短袖、長袖襯衫、夾克服,另外99式軍服中新引入的歐式貝雷帽,對於人民解放軍而言是絕對的新鮮事物。短袖、長袖襯衫均為開關領,袖口均作收束,2個上貼袋,正式場合系領帶,配套穿著藍色軍褲。屬於典型的上白下藍搭配。夾克服為短袖,開關領,袖口也如同短袖襯衫一樣收口,配2個上貼袋,前襟單排5顆鈕扣,衣服下擺設計了夾克式收邊。這套服裝,官兵樣式基本相同,著裝時正式場合戴大檐帽,其他時間可以戴貝雷帽。在對87式軍服的夏服做了調正改動後不久,2004年底,87式軍服中的士兵冬常服又做了全面改良,稱為04式,主要是從面料上加以改良,外觀未有大的變動。通過一次次改良,87式軍服不斷煥發新的生機,成為人民解放軍列裝時間最長的一套服裝制度。2007年7月,隨著07式軍服的問世,已有20年歷史的87式軍服完成歷史使命,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8:07式軍服中的海軍制服,總體設計上已經完全擺脫了以往的設計思路,採用的是英美海軍式樣。07式軍服中,海軍軍服調整為深藏青色和白色。
07式軍服分為禮服、常服、作訓服和標志服飾四大系列。
禮服系列。威武莊重,適合重大節日、慶典、集會等禮儀場合穿著。分軍官禮服和「兩團一隊」禮服兩類。軍官禮服,包括禮服大檐帽、禮服、禮服襯衣、禮服皮鞋和配套標志服飾。「兩團一隊」禮服,即儀仗隊、軍樂團禮賓服和文工團演出服,包括大檐帽、夏禮服、冬禮服、禮服大衣、禮服皮鞋(靴)和配套標志服飾。
常服系列。美觀大方,適合日常工作、學習和節假日穿著。分春秋常服、夏常服、冬常服三類。春秋常服,包括大檐帽、春秋服、襯衣、襪子、皮鞋和配套標志服飾。夏常服,包括貝雷帽、長(短)袖夏常服、夏褲(裙)和配套標志服飾。冬常服,包括冬帽、冬常服、毛衣褲、內衣褲、常服大衣、常服手套和配套標志服飾。
作訓服系列。防護功能強,結實耐穿,適合部隊作戰訓練和工作執勤穿著。包括作訓帽、夏作訓服、冬作訓服、作訓大衣、作戰靴和配套標志服飾。
標志服飾系列。標識鮮明,與軍服搭配使用。包括帽徽、領花、軍銜標志、胸標、姓名牌、級別資歷章、國防服役章、臂章、綬帶,以及領帶、領帶夾、外腰帶、內腰帶等。
人民解放軍海軍07式軍服中一大特色是一改俄式上白下藍的半白常服,採用了全白服設計。根據07式的軍服制度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夏季常服是短袖的全白服,春秋冬季則已經有了深藍色的常服,這套仍然稱為春秋常服的全白制服。除了全白的春秋常服外,07式海軍服裝系列中,還有一套全白服裝,即白禮服,其實質屬於隊列禮服。與軍官服相比,07式海軍軍服中的水兵服樣式上沒有太大的改變,依舊是87式以來的傳統式樣,即蘇/俄風格。其比較突出的一個變化出現在水兵帽飄帶文字的字體上。從新中國成立後,人民解放軍水兵帽的飄帶文字,都使用的楷書字體,07式則變更為魏碑字體。
⑺ 9分褲子的尺碼怎麼算
計算方法:腰圍=身高的1/2減19厘米,如身高160cm的標准腰圍=160cm /2-19=61cm。
1、測量褲側長:從腰部開始測量一直到腳裸的長度就是褲側長。
2、測量腰圍:經臍點的腰部水平圍長。
3、挑選適合的號型:例如155這個數字,是身高,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高挑選 64 是腰圍,A表示一般的編法。
(7)作戰服的褲子如何收束擴展閱讀:
九分褲的選購技巧
1、選擇褲管收束的褲子
很多人以為不管什麼褲子,只要拿來折上一折就可以跟上露腳踝時尚!搭配君請您萬萬不可這樣冒險上街!雖然九分褲給人一種隨興不羈的感覺,但這樣的隨興可是需要苦心經營出來的!想要抓住今年的流行趨勢,其實需要把握一個原則:就是選擇在小腿收束的褲子。無論是緊身褲、窄管褲或束口褲,重點就在褲管圍不要太寬松。
2、選擇短版上衣或將上衣扎進褲子里
九分褲穿搭適合將上身視覺效果縮短,因此選擇短一些的上衣可使腰線看起來提高,拉長腿部比例,讓型男們的腿看起來更加修長,增加視覺身高。除此之外,也可將衣服扎進褲子里。腰部收束可以讓肩膀看起來更寬。只要微微健身,就能打造倒三角效果。如此操弄視覺比例絕對是心機型男們必學的技巧之一。
3、選擇能露出腳踝的鞋子
九分褲穿搭是將視覺重量集中在上半身的穿搭方式,因此應該盡量選擇看起來不沉重的鞋子。型男們可以藉由露出腳踝甚至是腳背的方式,來延長腿部的視覺比例,讓腿看起來更長些!所以牛津鞋、樂福鞋、甚至涼鞋都是不錯的選擇。
⑻ 請問下列幾種作戰服那種最好
我認為 都沒有 美軍沙漠BDU作戰服你可以看看 美軍沙漠BDU作戰服美軍沙漠BDU作戰服 BDU——Battle Dress Uniform(作戰制服)。這種軍服正如其名,是用於戰地、出勤、訓練或作戰的制服。它不是適合任何場合穿著的軍服,在某些場合,如果有其它制服更合適,則不能夠穿著BDU。
在出任務時,指揮官會明確指定是否穿著BDU;在閑暇時間,除非指揮官特別要求,否則通常都不應該穿BDU。旅行或平常人員流動都不允許穿BDU,從住處到崗位的旅途除外。也不可以穿BDU乘飛機,除非是軍事目的性質的集體行動。另外,BDU也不能在銷售含酒精飲品的場合穿著。
BDU 屬於C級制服(作戰服),是比較正式的任務著裝,在出任務時,現場指揮官會明確指定穿著C級制服。C級制服都是有明確的任務定位的制服,平時不能穿著。這類制服通常設計得比較寬松,也不允許穿著者擅自把它改得合身或緊身,因為這樣會減少衣服內的空氣流量,降低衣服的通風散熱能力。
穿著C級制服的時候,規定外衣必須穿在褲子外面,而且褲子必須系腰帶。褲腳的地方必須要瘦緊,如果褲腳的地方本身沒有松緊帶的話,就要用綁腿,或者把褲腳穩妥地扎在高幫靴裡面。褲子必須寬松,而不能貼緊在腿上,令腿看起來象顆長釘子。
只有在一些特殊的場合,比如閱兵、上級視察、慶典等儀式,要求著裝顯示清爽干練的風貌的時候,現場指揮官可以要求士兵把制服扎緊。 一般來說,C級制服只能跟黑色高幫皮靴配穿。其他裝備,象裝備帶、水壺、掛鉤帶等等,需要現場指揮官命令,全體人員統一載入或是脫卸。
在BDU上載入的重型作戰裝備(憲兵裝備),只能在執行作戰任務時集體穿著,並且需要經過現場指揮官授權。如果需要挽起袖子時,應該把袖子挽到手肘上面,但是不能高過手肘3英寸(7.5cm),而且必須保持迷彩紋面在外面。夏季制服和其他季節制服不能搭配著穿。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比如高強度訓練、體力勞動或氣候原因,指揮官可以下命令暫時不必穿著外衣。
美陸軍BDU 陸軍款式的BDU巡邏帽是BDU的基本配帽。叢林迷彩紋海軍陸戰隊款式的「尖」帽任何時候都不允許和BDU一起穿著。戴BDU巡邏帽一定要戴正,環繞頭部的一圈帽檐線和地面應該是平行的,而且前額不能露出頭發。不是列隊儀式的場合,如果天氣寒冷,指揮官可以准許士兵將耳罩戴在帽子下面。戴BDU巡邏帽不能墊東西在裡面,也不能翻轉來戴。關於可否將組織標志的貝雷帽與BDU配合穿著的授權認可還有待高層確認。正式軍官的帽子上別有明亮的級別徽章;而應募人員的級別徽章光澤柔和。
在沒有特別指定的情況下,士兵可以穿夏季布料制服或平常布料。天氣寒冷時,如果沒有禦寒的大衣,士兵可以在穿制服的時候戴黑色皮面手套,但袖子必須放下來,蓋在手套外面(並沒有規定限定士兵什麼時候必須戴手套,只在需要保護雙手抵禦寒冷時戴上)。
叢林迷彩花紋的冬衣外套可以和所有BDU配合穿著。全黑的冬衣外套可以用來當雨衣,但是最好還是選擇有叢林迷彩花紋的軍用雨衣,它的偽裝效果要好得多。寒冷的時候,如果沒有冬衣外套或指定的冬衣外著的情況下,可以戴橄欖綠的軍用圍巾和黑色皮面手套,但是如果有冬衣,就不能戴圍巾和手套。 穿外套必須拉緊拉鏈,扣好鈕扣。襯衣領子要穿在外套裡面,不能翻出來。穿著者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戴迷彩冬衣外套帶的兜帽;但是不戴的時候一定要折好收進外套的領子裡面,並拉緊拉鏈。只有在非作戰任務並在營地里時,女性才可以在穿制服時帶手袋或提包。 陸軍的「綠棉緞」制服曾經是陸軍的全能制服,它被設計和製造得能夠在各種任務中穿著。
1968年越南戰爭中,陸軍綠色府綢叢林制服取代了「綠棉緞」制服。此後不久,參加越戰的士兵穿上更適合叢林環境的迷彩花紋綠色府綢制服。這個狀態持續到1978年新兵招募,到1982年,所有陸軍都換上現行的叢林迷彩BDU了。
現在BDU的迷彩花紋幾乎包括了所有環境選擇:標準的3色綠迷彩BDU(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3色沙漠迷彩BDU;6色沙漠迷彩BDU(也叫做「巧克力屑」)。常規的迷彩花紋——象美軍綠色迷彩BDU——是為了盡量在各種環境狀態下提供隱蔽效果,減少被敵方發現的機率。 而一些特別的花紋,象樹皮紋,就是為一些特定的環境設計,可能並不適合其它地方。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虎紋」迷彩,就是在越戰時期(大約1965年)為美軍特種部隊叢林作戰而設計,它的藍本來源於更早期(50'年代)英軍在馬來西亞沖突時期的BDU設計。
沙漠 BDU 沙漠作戰制服(Desert BDU/DBDU)是一款全年穿著的BDU制服。沙漠 的顏色有很多種,例如淺棕黃色、粉紅色、藍色等等,因為不同的沙漠環境差別較大,顏色也會因沙土所含礦物不同而不同,還會隨季節、天氣,一天的不同時間而變化。沒有哪種顏色或是哪幾種顏色組合就能適合所有的沙漠情況。而且,沙漠環境的背景圖案通常比叢林背景圖案要大10倍左右。
根據這些具體狀況而研發的3色迷彩沙漠BDU,在「沙漠風暴」戰役中取代了6色沙漠迷彩BDU,成為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作戰制服。
6色「巧克力屑」沙漠迷彩BDU已經停止生產,士兵們仍然可以穿著和領用,直到軍需庫將所有存貨發用光之後,就將不再是現行制服。 沙漠BDU外衣採用單翻領設計,四個翻蓋式前衣袋。這種外衣是直裁式下擺(新版本下擺兩邊可以調整寬度),袖子手肘部位縫有加固層。叢林迷彩褲子有四個標准型口袋,褲腿兩邊還各有一個箱式口袋。冬季沙漠外衣加有禦寒的厚襯里,長度較長,下擺後背有開衩方便活動;衣領可以豎起來收緊保護頸項和下巴,衣領裡面還裝有折疊的兜帽;衣襟用長拉鏈關閉;兩層翻領,較低位置還有兩個比較大的衣袋。沙漠BDU的帽子是寬沿的圓沿帽,有帶子可以系在下巴上。 沙漠迷彩夜用大衣帶有兜帽,前襟用紐扣;領口、兜帽帽沿、腰部和下擺都有繩子可以收緊;衣服里層有扣子來安裝厚襯里。夜用褲子有兩個翻蓋式外貼口袋。
⑼ 褲子的發展歷史
褲子起源於游牧民族,只有褲腿,用於保暖,因為他們要騎馬,穿裙子不方便。
早期西方的褲子
西方人的褲子就是從游牧民族那裡借鑒而來。13世紀時,在古希臘和古羅馬,一種寬松的襯褲就被發明出來,它有褲襠,從腰部向下及至膝蓋。文藝復興時期,這種寬松的褲子變成了緊身的外褲。為了方便男性上廁所,通常會在襠部做一個用扣子固定的開口。英國的亨利八世,在這片開口上加墊子,後來變成一股風潮,男性們把這墊子越加越厚,有意突出「那裡」的尺寸,這股熱潮一直到16世紀才退去。
相對於西方人,古代中國人對褲子接受的較早。在與游牧民族的戰爭、交往過程中,中原人開始嘗試穿褲子,不過當時的褲子只有兩條褲腿,沒有褲襠,從腳踝到膝蓋。就是「脛衣」,在冬天苦役起到保暖的作用。秦漢之際,脛衣長至大腿,但仍沒有褲襠,為了便於便溺。褲子最出只在部隊中流行,到了漢代,有褲襠的長褲才為漢族百姓接受。唐朝時盛行「胡服」,褲腿有了收束。到了宋代,褲子變成可貼身的「膝褲」,便於行動,又保暖。
東西方褲子的共同處:
無論東西方,古代褲子的演變都說明,服飾發展是以簡潔、實用、健康為最終價值取向的,並在此基礎上,再向美觀的角度發展。
多元化的現代褲子:
功能多元化,健康舒適占首位。
在褲子家族中,牛仔褲不能不提。美國舊金山淘金熱時,用帆布做的低腰、直筒、臀圍緊小的褲子,因為結實、耐磨而大受歡迎。從此,牛仔褲成為美國工業化進程的最佳注腳,風行,美國、歐洲。上世紀70年代,褲子文化已成為全球性的集體潮流。在款式上也有突破的演變,由傳統的直腳款式,變化出闊腳褲、喇叭褲等形態,由喇叭褲演變至80年代的蘿卜褲。
到了90年代,寬松的褲子成為潮流。進入21世紀,人們對於褲子的詮釋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特點是將時尚與健康結合到一起。偏愛裙子的女性紛紛選擇褲子(展示腿部的優美曲線,擁有美腿的女孩穿上修長、貼體的褲子會顯得高挑,長腿的女孩穿上寬松、飄逸的褲子顯得氣質高雅。褲子成為個性化的標志。)
如今,褲子的設計,在時尚、漂亮的前提下,以健康為人們的首要選擇,面料也開始考慮透氣性。總之,不管褲子樣式怎麼變,健康、舒適是不變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