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褲子腰如何做
1. 如何把牛仔褲的腰改大一點
1、解封有餘量的,可以拆開放出來,要是沒有的,可以找個顏色相近的牛仔布接進接縫里,怕不自然可以在上面縫上一個綉花遮蓋一下。
2、跟裁縫店的人說把褲子的側縫車3公分兩邊就是6公分了,在把後襠縫車個2.5-3公分,剩下還有1-1.5公分就是上腰的時候吃進去,跟他這樣說他會知道的,不過褲子是版型容易變形的,
2. 裙子腰圍大了怎麼要怎麼收腰,最好是自己弄
材料和工具:裙子、剪刀、發卡、松緊帶、針、線。
1、把裙子的裡面翻到外面,用剪刀在裙子後腰的兩側剪一個松緊帶高度的小洞,同時准備好松緊帶,並且要量好松緊帶所需要的長度。
3. 做褲子上腰如何勻稱
現在測量自己的腰圍,才能讓褲子腰均勻
正確測量的辦法有:
1、低腰:與肚臍下2英寸的位置沿量腰圍。
2、中低腰:於肚臍下1英寸位置沿量腰度即為中低腰腰圍。
3、中腰:齊肚臍位置沿量腰度即為中腰腰圍。
4、高腰:於肚臍上1英寸(即人體腰圍最細處)沿量腰度即為高腰腰圍。
4. 服裝的製作過程
1、服裝設計
服裝設計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成衣設計,根據大多數人的號型比例,制定一套有規律性的尺碼,進行大規模生產。設計時,不僅要選擇面料、輔料,還要了解服裝廠的設備和工人的技術;第二類是時裝設計,根據市場流行趨勢和時裝潮流設計各款服裝。
2、紙樣設計
當服裝的設計樣品確認後,下一步就是按照客戶的要求繪制不同尺碼的紙樣。將標准紙樣進行放大或縮小的繪圖,大型的服裝廠多採用電腦來完成紙樣的放碼工作,在不同尺碼紙樣的基礎上,還要製作生產用紙樣,並畫出排料圖。
3、生產准備
生產前的准備工作很多,例如對生產所需的面料、輔料、縫紉線等材料進行必要的檢驗與測試,材料的預縮和整理,樣品、樣衣的縫制加工等。
4、裁剪工藝
一般來說,裁剪是服裝生產的第一道工序,其內容是把面料、里料及其他材料按排料、劃樣要求剪切成衣片,還包括排料、鋪料、算料、坯布疵點的借裁、套裁、裁剪、驗片、編號、捆紮等。
5、縫制工藝
縫制是整個服裝加工過程中技術性較強,也較為重要的成衣加工工序。它是按不同的款式要求,通過合理的縫合,把各衣片組合成服裝的一個工藝處理過程。
6、熨燙工藝
成衣製成後,經過熨燙處理,達到理想的外形,使其造型美觀。熨燙一般可分為生產中的熨燙(中燙)和成衣熨燙(大燙)兩類。
(4)時裝褲子腰如何做擴展閱讀:
服裝製作前量體的方法:
1、總體高:代表服裝「號」,由頭部頂點垂直量至腳根。
2、衣長:由前身左側脖根處,通過胸部最高點,量對需長度,一般量至手的虎口。
3、胸圍:代表上衣類服裝「型」,在襯衫外,沿腋下,通過胸部最豐滿處,平衡圍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4、肩寬:由後背左肩骨外端頂點量至右肩骨外端頂點(軟尺在後背中央貼緊後脖根略成弧形)。款式需要誇張時,肩可適當放寬。燈籠袖款可適當改窄。
5、袖長:由左肩骨外端頂點量至手的虎口,按需要增減長度。
6、腰節:一般體型可按總體高算出。遇到特殊體型時,就需要量取前後的腰節尺寸(在腰部最細處,圍一條皮尺成水平),分別量取前後腰節的尺寸。
7、褲長:由腰部左側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往下量至腳跟減3厘米。
8、腰圍:代表褲子類服裝「型」。在單褲外沿腰間最細處圍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9、臀圍:沿臀部最豐滿處平衡圍量一周,按需要加放鬆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服裝
5. 西服褲子怎麼改腰
一般來說,腰小了是改不了的,最多能放大兩到三厘米,再大就沒辦法了。因為褲子在製做過程中只有左右兩個縫位,外加一個後襠線,一個縫位最多能放出來一厘米,另外,褲腰在製作過程中只有五厘米左右的縫位。
6. 女士褲腰太低,怎樣可以將褲腰加長
准備材料:松緊布條,剪刀,針,線,按扣。
1、將准備好的松緊布條剪刀適合自己腰圍的長度。
這個方法操作起來非常的簡單,也可以有效的加長褲腰。
7. 女生褲子尺碼表
1.女生褲子尺碼對照表:
2.簡介:
褲子隨著它時裝性的不斷增強,在形狀、長短等細節的設計上也發生了多種多樣的變化。在80年代的初期,是褲子發展的最高峰。一般人們都傾向於機能性較好、符合於生活方式的寬松型。無論是日常服或是晚禮服,如果能有效地運用個性進行服飾搭配的話,那麼在很大的范圍內,褲子對於表現女性的手法,就會有一個新的突破。
3.拓展資料:
《漢書·敘傳》:「數年,金華之業絕,出與王、許子弟為群,在於綺襦紈袴之間,非其好也。」唐杜估《通典》:「然貴子弟榮其觀好,至乃襁抱坐受寵位,貝帶、脂粉、綺襦,紈袴。」所以,明代張岱在《夜航船·衣裳》一節中明確地說:「紈袴,貴家子弟之服。」絰衣和衣裳,是中原人民的傳統服飾,對於北方民族來說,穿裳騎馬很不方便,所以他們的褲子比漢族完善得早。
德國東洋美術館收藏的一件中國青銅帶飾,上雕兩個力抵人物就穿著合襠長褲。與此相同的帶飾,在陝西長安匈奴墓中也有出土。這是現存文物中年代較早的長褲形象。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之後,漢族人民也開始穿著長褲,不過最初多用於軍旅,後來逐漸流傳到民間。從文獻記載來看,秦漢之際的褲子,雖然已從脛衣發展到可以遮裹大腿的長褲,但褲襠往往不加縫綴,那是為了便於私溺,因為在褲子之外,還著有裳裙,所以不會顯露下體。
後來,在宮廷中出現了一種「窮袴」,其制上達於股,下覆於腔,在兩股之間施以褲襠,襠不縫綴,以帶系縛。據說這種褲子出現在西漢宮中。
8. 褲子的制圖方法
褲子的制圖方法
褲的主要測量部位有褲長、腰圍、臀圍、上襠長單件裁剪的方法主要有 5種。
①比例法:即胸度法或臀度法,上衣以人體胸圍為基礎,下裝以人體臀圍為基礎,對其他部位尺寸根據胸圍或臀圍進行比例分配。
②原型法:又稱基型法,依測量人體的尺寸為基準,繪制模具式衣片原型,然後在原型基礎上按款式特點作局部調整,再進行裁剪。
③定寸法:用文字或圖形將各部位裁剪所需數據全部標出,然後按標出的尺寸裁剪。
④短寸法:對人體各部位盡可能進行測量,然後按取得的數據進行裁剪。
⑤立體法:在人體模型或人體上直接塑造服裝款式,並做好各種標記,是將設計造型和裁剪融為一體的方法,縫制前還需復原為平面,作必要的修正或復製成樣板,常用於裁剪某些立體感強,造型難度高,衣料柔軟,具懸垂特性的女式時裝。
(8)時裝褲子腰如何做擴展閱讀:
褲子制板的第一步是取直角畫平行的五道線,即接腰線、臀圍線、橫襠線、褲膝線和褲口線,這五條線確定了褲子各部位尺寸的位置。
第二步是半臀圍再加半臀圍的1/3,褲子的前片為1/2半臀圍減1cm,後片為1/2半臀圍加1cm,前後襠寬相加為半臀圍的1/3。畫好這幾條直線即確定了褲子前片、後片和襠寬的肥度。將襠寬分成四等份,3/4為後片襠寬,1/4為前片襠寬,經過通分,約分之後,前片襠寬為半臀圍的1/12,後片襠寬為半臀圍的1/4。
第三步是兩邊要平衡,在前、後襠寬的劃分點上,在前、後片各了1/2處畫前、後垂直中線,在垂直中線各1/2處畫褲口至膝圍線,這樣就保持了褲管左右的平衡。
第四步是注意襠部偏,襠部由於要進行歸拔,所以側縫兩邊要與膝圍線畫圓順。不能兩邊一致,若一致則沒有拔襠份了,省道是為調節腰圍與臀圍的差數而確定的,腰圍小,省道則大;腰圍大,省道則小。縫製成褲之後,一般體型前片是腰圍1/4減1cm,後片加1cm。
關於縫份和窩邊份,前後片側縫、下襠縫、小襠縫、接腰縫和腰頭為1cm,兜口處為1.5cm,後襠縫上邊放2cm,下部為1cm,褲口窩邊一般為3~4cm。
褲子制板圖,也就是褲子的結構原理圖,因為使用這種方法有好多不便之處,所以在實際制板時大都使用前、後褲片相摞的方法。
摞制的方法是先制定好褲子前片,然後在前片的基礎上制定後褲片。
9. 牛仔褲怎麼改腰
路邊的制衣店和裁縫店都可以改,如果您是在專賣店買的話,購買時間在兩周內,尺寸不合適也能拿去免費修改。收費的話是10-20元。
改腰很麻煩,需要先量好您的腰身,如果大很多比較好改,一般是褲子兩邊對應著褲縫位置的褲頭各縫起一塊,也就是兩邊各向內折進去一點褲頭,然後縫牢。如果只是稍微大一點,就在褲頭把大的尺寸縫起來。只是修改後並不能保證百分百合身。
效果的話,如果穿遮過腰帶的衣服T恤和外套,把修改部位遮住的話,從外表上看沒什麼區別,夏天穿緊身或者露臍裝會看得出明顯改過。但是對於穿著感覺來說沒有任何不適。
10. 關於褲子裁剪的簡單方法
1、首先畫一條橫的長線確定褲長,然後在這條長線上畫一段垂直線,這是褲子的腰口部分。其長度為1/4家一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