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操作小男孩尿褲子了怎麼做
Ⅰ 幼兒園小孩子尿褲子應該怎麼處理
給孩子准備易穿脫的褲子
不給孩子穿得里三層外三成,讓他行動不便,又急又慌必定自控不好。杜絕好看卻難脫難解的背帶褲,松緊褲是最佳選擇。
尋求老師的幫助
讓老師在午睡前或活動前提醒並陪伴孩子上廁所,老師溫和的態度和鼓勵的神情會讓孩子慢慢放鬆心情。
讓孩子正視自己的問題
不妨與老師溝通,讓寶寶自己將尿濕的被褥、衣物放到洗衣籃或塑料袋裡帶回家,甚至可以鼓勵寶寶參與到家長洗刷衣物被子的過程中來,讓他正視自己的「問題」,並明白為何自己要管好大小便——「為了讓爸爸媽媽有更多時間陪寶寶玩」!
多備一套隔尿床單及被褥
出於減輕老師的工作量的考慮,可以和幼兒園老師商量,是否可以備一套隔尿或防水床單在幼兒園,甚至多准備一套被褥,讓清潔工作變得盡量容易些。減少老師的麻煩,老師的態度也會更柔和。
調整孩子上大號的時間
把孩子大號的時間慢慢調整到上學前或者放學後。孩子的作息規律性很強,一旦建立就會很准時,除非是有一些特殊原因。
PS:寶寶剛上幼兒園,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難免緊張,由於憋尿,尿床、尿褲子也是常見現象,媽媽不要因此指責孩子,要及時引導他,孩子的適應能力很強,只要幾個星期就會融入群體中去的。
Ⅱ 作為幼兒教師,孩子尿褲子怎麼處理
一般換上干褲子,將濕褲子用水沖一下放袋子里帶回給家長洗。如果尿比較少可以直接晾乾。
Ⅲ 假如你是小男孩的好朋友,也發現他尿褲子了,你會怎麼做
我是他的好朋友,發現他做了這樣的事情,我的做法就是說讓她好一點,然後的話盡量陪伴他,然後幫他搞干凈衛生一切。
Ⅳ 尿褲子怎麼辦
寶寶18~24個月大的時候,是接受如廁訓練的最佳時機。 爸媽要根據寶寶的年齡特點,不失時機地訓練寶寶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對剛出生的嬰兒來說,排便通常是一種下意識的條件反射,只要膀胱充盈了、有便意了,自然就會排出。 在寶寶滿月後,爸媽就可開始定時定點地把孩子大、小便了。具體做法是:先放好便盆,讓寶寶保持一個特定的姿勢,然後用「噓噓」聲誘導寶寶排小便;用「嗯、嗯」聲促使寶寶排大便。這樣,在視覺、聽覺的雙重刺激下,再加上特定的排便姿勢,一段時間後,寶寶就會逐漸形成條件反射了。 等到寶寶7、8個月大時,他已經能夠用表情來表達「想去廁所」的意思了。通常情況下,當寶寶的小臉憋得通紅、哭鬧的時候,也許是他在表達「爸爸,媽媽,我想上廁所便便」的意思。如果這時寶寶已經能夠自己支撐自己坐起來,那麼,恭喜你,「教會寶寶大小便」這場戰役的號角聲就要吹響啦。 從寶寶12個月大的時候開始,他已經能夠基本理解爸爸媽媽的語言,也可以用簡單的字句表達自己的需求了。這個時候,爸媽可以開始告訴寶寶「便盆」是用來干什麼的,排便為何要在指定的地點進行等等。 寶寶18~24個月時,大腦的神經系統已經發育成熟,對充盈的膀胱、直腸也開始有感覺了,在寶寶有便意的時候,他能主動地要求坐便盆了。這個時候,對才過實習期的爸媽來說,真正的考驗才開始呢。 訓練主次關系 訓練一定要以寶寶為主體,訓練的模式應採取以寶寶為主的漸進性訓練方式。也就是要以寶寶為主體,爸媽只是著重做好各種准備工作,在訓練過程中允許寶寶一步一步實踐,根據寶寶的接受程度和進步速度以及表現出來的興趣偏好逐步訓練,一步步「誘敵深入」。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不同的脾氣和性格,因此訓練的時間要看孩子的心情,什麼時候他最合作?是吃完飯後?還是睡飽後?千萬不要在寶寶生病或者不舒服的時候訓練,最好也不要在寶寶的生活有「重大改變」的時候訓練(例如搬家、換保姆、剛上托兒所等)。 面對一些性格比較害羞的寶寶,爸媽要給他特別的鼓勵而不是處罰。爸媽需要花更多心思讓孩子適應訓練,比如在寶寶不願意坐便盆的時候,給他講個小故事,讓孩子逐漸能夠在便盆上坐得久一點。總之,爸媽要有耐心,千萬不要給寶寶太多壓力,否則會讓他因為害怕而憋住大小便。 具體操作指導 首先,要讓寶寶認識「便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爸爸媽媽得為寶寶准備好便盆並讓寶寶接受它。爸媽要用親和的語言向寶寶介紹便盆,就像介紹一位新朋友新玩具一樣。讓寶寶用眼睛觀察、用手觸摸和熟悉便盆,鼓勵寶寶每天在便盆上坐一會兒,開始時甚至可以不脫褲子,並可把尿布上的糞便放入便盆內,指給寶寶看,使孩子逐漸理解便盆的概念和用途。 提示與強化的過程也很重要。寶寶表示有便意時,父母應立即帶他到便盆處去排便。對寶寶良好的排便行為,父母應給予及時的鼓勵,以增強他的自信心。同時應對寶寶經常提醒、反復強化。父母還可採取讓寶寶睡前排空、夜間停止使用尿布、睡眠中喚醒寶寶等方法,幫他建立夜間控制排便的習慣。一旦寶寶習慣了,他們自己就會感到,把大小便排到尿布或內褲上是很不舒服的。 男女有別 時代雖然不同了,男女還真不能一樣,以下是男寶寶的媽媽必看。 如何教會男寶寶大小便 一開始,不論是男寶寶或是女寶寶,建議媽媽先讓寶寶坐在自己的便桶上,讓孩子自由、沒有時間限制地尿尿或者便便。由於大腸小腸的發育過程所致,寶寶還不太會將大小便分開,通常是一次完成。只要你家的小男生知道,大小便都是在這個馬桶中完成,他會有一段時間開始喜歡玩「站著尿尿,而且亂尿」或者「看自己哪次尿得遠」等等游戲。 這無可厚非。因為寶寶本來好奇心最旺盛,他也會為自己新具備的能力沾沾自喜,陶醉在游戲之中。不過,需要爸爸媽媽多一點耐心清理「殘局」。等到孩子漸漸習慣了在痰盂裡面大小便,而且已經具備足夠的耐心和注意力的時候,爸爸媽媽便可以開始引導孩子練習如何「射得更准一點」。最好能夠讓男寶寶有男性的模仿對象去指導,偶爾也可以玩些游戲,例如在馬桶中放一個他最討厭的敵人比如「巫婆」「破壞神」等,然後對准它…… 如果你的孩子是女寶寶,當然就更麻煩了一點,家有小公主的媽媽可不要錯過以下內容。 教女寶寶學會大小便的注意事項 剛才提到過,很多女寶寶看見爸爸或其他小男生是站著尿尿的時候,女寶寶一般的反應是非要自己也如此試試不可。媽媽此時也不需要講大道理,只有讓事實證明,這樣站著尿尿會很不舒服,褲子臟了濕了自己會很不漂亮…… 幾次下來,小公主對站著尿尿的興趣就會消失殆盡。此時,媽媽可以適時地告訴孩子,媽媽都是坐著的,這樣既不會弄臟自己的漂亮的衣褲和鞋子,而且坐著其實更加輕松愉快值得男生羨慕呢。 ★ 別給女寶寶穿太復雜的褲子 訓練女寶寶大小便的一個重要事項是,千萬不要給孩子穿太復雜的衣褲,讓她難脫難解。寶寶通常會憋到再也不能憋的時候才告訴媽媽,本來就比較緊張,很難控制自己,如果再加上褲子怎麼解也解不開等不必要的挫折,那麼,尿褲子肯定是經常發生的事情了。 所以,許多媽媽喜歡將小寶寶打扮得漂漂亮亮,但對正在學習脫褲子上廁所的女寶寶來說,孰輕孰重可要分清楚哦。 ★ 便完後衛生紙要從前面往後面擦 訓練女寶寶大小便確實比男寶寶容易。不過,請各位媽媽一定記住,千萬要告訴孩子,上完廁所用衛生紙擦屁屁時,一定要從前面向後擦。因為肛門有許多細菌源,往前擦容易使女寶寶敏感的陰道和尿道受到感染,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哦。 訓練寶寶自己「方便」,養成好的習慣,對寶寶而言,可以說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和學習過程。這個過程不僅可以讓寶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寶寶建立自信心和增強自尊心,對寶寶以後的心理發育和成長有很大的影響。 專家提供:
Ⅳ 幼兒園小班小朋友尿褲子了老師該怎麼做
1、一般來說應該建議爬爬班的孩子的家長給孩子多帶一條褲子,因為這樣小的孩子尿褲子是正常現象,也是家長可以預料到的; 2、如果孩子尿褲子了,請你在第一時間給孩子把濕褲子脫下來,並且一定給孩子換上新褲子,注意給孩子保暖哦; 3、只要你進你的全力為孩子服務,即使孩子受了委屈,家長也會理解你的! 請你參考!
Ⅵ 幼兒園孩子尿褲子老師怎麼正確處理
摘要 孩子都會有一套衣服,尿褲子自然是先幫孩子換好,課後父母接送便要告知尿褲子的事情
Ⅶ (4) 孩子尿褲子了。老師應該怎樣做怎樣和幼幾溝通怎樣電話和家長溝通此事
1.幼兒上課尿褲子,這是受幼兒年齡特徵和身心發展因素影響的。我會耐心對待,在保證教學正常進行的同時,維護好幼兒的自尊心。
2.我會通過眼神、手勢等肢體動作暗示保育員或者配班老師,將尿褲子的幼兒單獨帶到休息室或者衛生間,幫他換好備用的干凈衣褲後,再送回教室繼續上課。
3.在這期間,我會通過提問、集體游戲等方式,吸引其他幼兒的注意力,繼續進行課程內容的講授。
4.課後我會單獨和該幼兒談心,讓他不要過分自責,或者覺得難為情,充分保護他的自尊心。並叮囑幼兒以後想小便時,要告訴老師或是自己主動到衛生間上廁所。另外,我會告訴他我不會把這件事情告訴其他小朋友,消除幼兒的心理負擔。
Ⅷ 如果小孩子尿褲子,老師應該怎麼辦
親,一般幼兒園的小朋友尿褲子了,如果帶的有褲子,老師是會幫助更換的.如果沒有帶的話,老師一般是讓小朋友把褲子脫了,用電吹風吹乾再給小朋友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