褲子中1寸等於多少厘米
❶ 1寸是多少厘米
1寸是3.333333厘米。
1米是3尺,1尺是10寸,1米即30寸。也就是100厘米等於30寸。那1寸就是3.333333厘米。
拓展資料:
」度「即長度,由於和生活密切相關,自人類有始就出現了,原始人布指為寸,布掌為尺,舒肘為丈,到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直至今天的現代計量技術的出現,古代度制演變反映著歷史的變遷。主要變遷如下:
夏朝
1尺 = 10寸(1尺=24.9厘米)
商朝
1尺 = 10寸,1寸 = 10分(1尺=31.1厘米)
周朝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19.9厘米)
秦朝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
漢朝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
新莽、後漢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
三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1厘米)
西晉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
東晉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
十六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
南北朝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1尺=29.6厘米)
隋朝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前期:1尺=29.6厘米;後期:1尺=23.5厘米)
唐朝、五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小尺:1尺=31.1厘米;大尺:1尺=36厘米)
宋朝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厘米)
元朝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厘米)
明朝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4厘米;量地尺:1尺=32.7厘米;營造尺:1尺=31.1厘米)
清朝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5.5厘米;量地尺:1尺=34.5厘米;營造尺:1尺=32厘米)
❷ 褲子的尺碼怎麼算
1、進行單位換算
一般我們常見的尺碼單位有:英尺、尺數、厘米。只要知道任意一個單位的腰圍長度就可以進行單位換算。1市寸=3.3厘米,1英寸=2.54厘米,比如說褲子1尺9,換算成厘米就是3.3*19=62.7厘米,褲子26碼,換算成厘米就是26*2.54=66厘米。
2、腰圍巧妙方法
英尺碼數和尺數之間的換算小方法:英尺碼數-7=尺數。比如34碼的褲子變換成尺數,34-7=27,也就是34碼的褲子是2尺7的尺寸。
3、身高換演算法
標准腰圍計算方法:腰圍=身高的1/2減19厘米,比如:身高160厘米的標准腰圍=160cm /2-19=61厘米。
男生M碼、L碼、XL碼、XXL碼分別對應身高170厘米、175厘米、180厘米、180厘米及以上,體重145斤、150斤、155斤、160斤;男下裝腰圍為29厘米、 30厘米、 31厘米、 32厘米.
女生M碼、L碼、XL碼、XXL碼分別對應身高160厘米、165厘米、170厘米、180厘米及以上,胸圍122厘米、126厘米、130厘米、130厘米及以上;女下裝25厘米、26厘米、27厘米、28厘米。
(2)褲子中1寸等於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常見服裝有兩種型號標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圍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第一種標注不規范。不管是國產服裝還是進口服裝,必須按中國的服裝型號標准GB/T1335標注型號,英文字母只能作為輔助代碼標注。
在國家標准GB/T1335中,女裝上衣S號(小號)的號型是155/80A;M號(中號)為160/84A;L號(大號)為165/88A。「號」是指服裝的長短,「型」是指服裝的肥瘦。如165/88A,斜線前後的數字表示人體高度和人的胸圍或腰圍,斜線後面的字母表示人的體形特徵。Y型指胸大腰細的體型,A型表示一般體型,B型表示微胖體型,C型表示胖體型,區別體型的方法是看胸圍減去腰圍的數值而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尺碼
❸ 褲子截一寸有多長
一寸就是1厘米=10毫米。
❹ 1寸等於多少厘米
1寸約等於3.33厘米。
「寸」是我國古代常用的長度單位,與之相對應的還有「尺」,一尺等於1/3米,一尺=10寸,1寸=0.1尺,一寸等於3.33厘米。
(4)褲子中1寸等於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一、換算關系
1米=1公尺=3市尺=3.2808英尺
1分米=1公寸=0.1米=3市寸
1厘米=1公分=0.3937英寸
即1毫米=0.1公分=0.01公寸=0.001公尺。
二、遠古時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19.91cm ;
秦時,一尺約23.1cm ;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約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時,一尺合今27.68cm ;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
❺ 褲子1.5寸是多少厘米
1.5寸=5厘米(cm) 1寸=3.33厘米(cm);1厘米(cm)=0.3寸 「寸」是中國傳統長度單位,與「尺」、「丈」為十進制,十寸為尺,十尺為丈。 厘米是一個長度計量單位,等於一米的百分之一,厘米不是國際單位。
1英寸=2.54厘米
1英寸=25.4毫米
1英寸=0.0254米
1英寸=0.762寸
英寸(inch,縮寫為in.)在荷蘭語中的本意是大拇指,一英寸就是一節大拇指的長度。當然人的大拇指的長度也是長短不一的。14世紀時,英皇愛德華二世頒布了「標准合法英寸」。其規定為:從大麥穗中間選擇三粒最大的麥粒並依次排成一行的長度就是一英寸。
英寸至今仍然在使用,一般為1in=2.54cm,槍械子彈一般用英寸做單位,如p228的·357 SIG(9.0678MM),M1911A1和USP的·45ACP(11.43mm),沙漠之鷹的·50AE和S&W的M500(12.7mm),還有Pfeifer Zeliska的0.60英寸轉輪手槍(此槍為目前威力最大的手槍)。
❻ 一寸是多少厘米
1寸=3.33333333333 厘米。
1、在中國傳統的長度單位有里,1寸≈3.33厘米。因為1丈≈3.33米,1尺≈3.33分米,所以1寸≈3.33厘米。
2、在英制單位里,1英寸=2.54厘米。因為1英尺=12英寸=30.48厘米,所以1英寸=2.54厘米。
3、「寸」是中國傳統長度單位,與「尺」、「丈」為十進制(10寸=1尺,10尺=1丈),韓國用來表示親屬之間關系的多少,如1寸表示直系2代人之間的關系。
(6)褲子中1寸等於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1 英寸 (吋) = 2.54 厘米
1 英寸 (吋) = 0.0254 米
1 英寸(吋) = 0.762 市寸
1 厘米 =0.39370078740157477 英寸(吋)
1 市寸 = 1.312336英寸(吋)
1 米 = 39.370078740157 英寸 (吋)
中國傳統的長度單位有里、丈、尺、寸、尋、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幾、軌、雉、毫、厘、分,等。以英國和美國為主的少數歐美國家使用英制單位,因此他們使用的長度單位也就與眾不同,主要有英里、碼、英尺、英寸。
❼ 大家幫幫忙,請問下褲子1寸是多少公分
1寸=3.333公分(厘米)。1公分=1厘米
❽ 1寸等於幾厘米
1寸=3.3333333厘米(cm)。
厘米,一個長度計量單位,等於一米的百分之一。長度單位,英語符號即縮寫為:cm,1厘米=1/100米。1cm(厘米)=10mm(毫米)=0.1dm(分米)=0.01m(米)。
國際單位制選擇了彼此獨立的七個量作為基本量,第一個就是長度。它的基木單位名稱是米,符號是m,而厘米不是國際單位。
(8)褲子中1寸等於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國際單位制的長度單位「米」(meter,metre)起源於法國。1790年5月由法國科學家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建議以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全長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單位 — 米,1791年獲法國國會批准。
為了製造出表徵米的量值的基準器,在法國天文學家捷梁布爾和密伸的領導下,於1792~1799年,對法國敦克爾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進行了測量。
1799年根據測量結果製成一根3.5毫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鉑桿(platinum metre bar),以此桿兩端之間的距離定為1米,並交法國檔案局保管,所以也稱為「檔案米」。這就是最早的米定義。
❾ 一寸等於多少厘米
1寸=3.3333333厘米(cm)。
「寸」是中國傳統長度單位,與「尺」、「丈」為十進制(10寸=1尺,10尺=1丈),韓國用來表示親屬之間關系的多少,如1寸表示直系2代人之間的關系。
香港法例沿用古制(1寸=3.33厘米),但此單位香港已幾乎無人使用,而只會用「英寸」(1英寸=2.54厘米)和「厘米」。「寸」通常代指「英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