褲子上檔是多少
❶ 男士褲子的前襠 後檔 中襠分別是從哪開始量
1、前檔從十字接縫處開始往上量起。
2、後檔是從襠底到後腰中間量起。
3、中襠也叫」直檔「,是從褲子兩邊向上量起。
前襠是裝拉鏈那條縫子,也叫前浪;後檔是屁股後面那條縫子(即左右臀中間的那道拼縫),也叫後浪;直檔是褲子橫檔線以上的長度。
(1)褲子上檔是多少擴展閱讀:
男士褲子的設計
1、褲子有各種各樣的設計與機能性,穿著方法也多種多樣。僅作為旁開袋與後開袋就有很多種。褲前片的設計也根據穿著目的而不同,如活褶的有無與多少等。
2、腳口的設計通常有翻褲腳和平褲腳兩種,但是,也有像馬蹄腳那樣特殊的腳口。因褲子的設計多種多樣,所以,同上衣等的搭配非常重要。一般式單褶西褲。
3、不分年齡和職業誰都可以穿用。可使用一般毛料、棉、麻和化纖等。
4、材料使用量,表布140cm幅寬150cm,90cm幅寬,250cm袋布,90cm幅寬,80cm粘合襯,90cm幅寬50cm。
5、前片。從前片開始制圖。臀圍線取立襠的1/3,作為圍度的餘量,在H/4中加2cm—3cm。在橫檔線上,把臀圍量4等份,向左延長1/4的厚度(前窿門寬)。褲線過橫檔線的中點向下取下襠長,畫腳口線。膝線的下襠長向上5cm處。腳口寬度是以褲線對稱兩邊各取11cm。
6、一般情況下,在前中心的腰圍線上向里進0.5cm—0.7cm後,連結立襠弧線,但在特體的情況下,因為有肥胖量的計算,前立襠線還要偏離前中心再向上抬高。腰圍線取W/4+3cm~4cm,過臀圍線畫弧形側縫線,把側縫線向上延長0.5cm後,重新畫腰圍線。
5、腰上的活褶從褲線向側縫取3cm—4cm,向膝線與褲線的交點畫線。下檔部分的側縫線,是先連接腳口與橫襠線,在膝線上向里進1cm後畫弧線。把側縫這邊的膝線寬向前側取相同寬度畫下襠線。
❷ 褲子的通檔 橫檔 立檔怎麼解說
1、橫檔是大腿的最寬處;在褲腿分開的地方測量,從褲襠的底部橫著量到褲子的側邊的尺寸,叫橫檔尺寸。
2、中檔是臀圍線到腳口的二分之一往上3CM處;
3、立襠也稱直襠或者上襠,即前立檔是腰頭上口到褲腿分叉處的長度。
只有西褲才量橫檔、立檔、中檔。
❸ 褲子尺碼對照表前檔後檔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按照英寸和寸以及厘米的換算關系:34/30的褲子尺寸約為2尺6寸(86.4厘米)的腰圍,2尺3寸(76.2厘米)的內襠長;
英尺碼數和尺數之間的換算小方法:英尺碼數-7=尺數。比如34碼的褲子變換成尺數,34-7=27,也就是34碼的褲子是2尺7的尺寸。
標准腰圍計算方法:腰圍=身高的1/2減19厘米,比如:身高160厘米的標准腰圍=160cm /2-19=61厘米。
(3)褲子上檔是多少擴展閱讀:
服裝尺碼標準是在人體基本尺寸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款式,加上合適的寬松量。服裝的規格尺寸一旦確定以後,它就是服裝製造的依據。
從2009年8月1日起,中國開始全國實施統一的《GB/T1335.1-2008 服裝號型男子》、《GB/T 1335.2-2008 服裝號型女子》國家標准。
❹ 褲子的上擋、中檔、下檔怎麼區別分別又是怎麼測量
如何測量褲子的腰圍、臀圍、前檔、大腿、膝蓋、外長、內長、褲腳?
第1步:測量腰圍,褲子扣好平放,然後量褲子兩端後面的距離,乘以2即為腰圍,(最大忌諱和錯誤的量法:褲子兩頭
拉的直直的測量,凡是拉直測量,測得腰圍數據均會有所偏大,方法不同導致的最後數據也不同,並非要求相當精確,只希望能盡量准確。平鋪以後可以看出正中位置,前面鈕扣位置和後面是有一定距離的。拉直就前後一樣高低了。)
第2步:測量臀圍,位置在檔上面的位置,建議量臀部最寬松的那個距離,同樣把量的數據X2.
第3步:測量前檔:從鈕扣上方的褲頭到筆所指的十字交叉位置,前檔用於區分褲子中低高腰,前檔越大,代表褲子越高腰,前檔數據越小,代表褲子越低腰!
第4步,測量大腿:褲子大腿,檔下一點大腿最寬的位置,測得單邊即可。
第5步,測量膝蓋:褲子長度的中間膝蓋位置,量單邊即可
第6步,測量外長:外長指的是褲子的兩邊,從褲頭到褲腳的長度,包括了檔和內長。
第7步,測量內長:內長是指從襠部到褲腳的距離長度。Levis牛仔褲常見的表示方法是
W
L
,這個W指的是腰圍,可能有25
26
27
28,直到40的數據,而L一般都是在L32的,因為這個L32,代表的就是褲子的內長,約等於80cm,也基本能滿足一個175高的人的腿的長度了,當然,五分褲,七分褲,九分褲,就不是L32,是可能L28,L30等的,更長的有L34
L36。一般LVC都有L36的長度,這點也可以看出牛仔褲的設計是要長不要短!希望大家以後看褲子能夠看到的是內長,而不是外長。
第8步,測量褲腳:褲腳的單邊距離。
❺ 服裝褲子結構圖上檔的確定以及原理
褲子總檔寬是根據人體臀部特徵來決定的,其寬窄幅度的變化決定褲子的實體性和實用性;總檔寬數值過小,會導致褲片緊貼身體,即使臀圍加放很大松度,仍然會出現臀部緊綳現象,出現堆積量,不便於活動。如果總檔寬過大,超出人體適用范圍,造成前、後橫檔分配不合理。褲板內側與外側縫無法合理對接,並且褲內側縫產生橫向褶紋。檔寬是臀圍與大腿的分叉部位,即臀部人體厚度。想要正確制定總檔寬的大小,就必須了解臀圍線以下臀部與臀根的形態。
其計算方法為:大腿根圍減去半臀圍等於總檔寬。測量實例:通過測量標准體臀圍為94CM,凈腿根圍56CM;凈總檔寬為:56減去96/2CM=8CM但在褲板結構中,為使褲板角度更與人體相符,通常會在側縫去掉前1CM,後2CM的調節量。在臀圍尺寸不的情況下,使腿根圍減少了3CM,為保證腿根圍不變,應補充3CM的量,將補充的量加到總檔寬上,即8CM+3CM=11CM,以上說講均為凈尺寸,在實際製版中,各部位都具有松度,總檔寬的松度為臀圍松度的1/3。如:94CM(H)+10CM(松量)=104CM。
總檔寬為11CM+松量/3=14CM;而總檔寬的分配為:小檔占總檔寬的1/3;大檔占總檔寬的2/3。
❻ 西褲前褲片上襠長公式
西褲小襠H/20、大襠H/10。
男西褲:10—18cm、大襠、小襠的取值決定於臀部側面厚度。
小襠的數值、因為是H/20所以值的變化范圍很小、所以可以直接取值。
男西褲5cm左右 牛仔褲4—4.5cm、女西褲4—4.5cm 牛仔褲 3.2—4cm。
褲子橫檔、小檔的測量計算方法、 褲腿分開的地方測量、就從褲襠的底部橫著量到褲子的側邊、叫橫檔尺寸。
褲子橫檔長度的量法、橫檔的位置、在褲片的小襠彎尖處。
量時把褲子平放前後拉平、在大小襠彎的結合處水平量至褲側縫。
它的長度就是橫檔的尺寸、以橫檔線向外沿長從褲子的前面腰圍上邊緣到襠底是前小襠。
❼ 請問,褲子的前襠、後襠、小腿圍,大腿圍、褲口分別是哪裡(用圖片說明)。謝謝!
一、褲子前檔/後檔:褲子正面/背面,從褲腰到襠部的距離
❽ 褲子大小襠是怎麼計算
褲子大小襠計算為:西褲小襠H/20,大襠H/10。牛仔褲小襠0.4H/10,大襠0.9H/10 。
H的放鬆量
男西褲:10—18cm牛仔褲:3—12cm
女西褲:6—10cm歐板褲:4—8cm 牛仔褲:-4—4cm
老年人:10—16cm
大襠、小襠的取值決定於臀部側面厚度。
小襠的數值,因為是H/20所以值的變化范圍很小,所以可以直接取值。
男西褲5cm左右 牛仔褲4—4.5cm
女西褲4—4.5cm 牛仔褲 3.2—4cm
材料使用量,表布140cm幅寬150cm,90cm幅寬250cm袋布90cm幅寬80cm粘合襯90cm幅寬50cm。
前片。從前片開始制圖。臀圍線取立襠的1/3,作為圍度的餘量,在H/4中加2cm—3cm。在橫檔線上,把臀圍量4等份,向左延長1/4的厚度(前窿門寬)。褲線過橫檔線的中點向下取下襠長,畫腳口線。膝線的下襠長向上5cm處。腳口寬度是以褲線對稱兩邊各取11cm。
一般情況下,在前中心的腰圍線上向里進0.5cm—0.7cm後,連結立襠弧線,但在特體的情況下,因為有肥胖量的計算,前立襠線還要偏離前中心再向上抬高。腰圍線取W/4+3cm~4cm,過臀圍線畫弧形側縫線,把側縫線向上延長0.5cm後,重新畫腰圍線。
腰上的活褶從褲線向側縫取3cm—4cm,向膝線與褲線的交點畫線。下檔部分的側縫線,是先連接腳口與橫襠線,在膝線上向里進1cm後畫弧線。把側縫這邊的膝線寬向前側取相同寬度畫下襠線。
後片以前片為基礎制圖。在橫檔線上從後中心向里進1cm,腰圍線上向里進「●」尺寸,連結這兩點,向上延長3.5cm。後片的厚度(後窿門寬)比前片追加2.5cm,畫後立檔弧線。
腰口線取W/4加2cm的省量,向上0.5cm後重新畫腰口線。膝線和腳口的寬度向兩邊各擴大1cm。側縫線經過腰口線和臀圍線上的「口」尺寸向下畫弧線。下襠線是從橫襠線下落1cm,經過膝線與腳口相連。
❾ 褲子上檔公式怎麼求
褲子上檔公式怎麼求?臀圍的1/4。前片加丨1寸3,後片加丨了寸五。
❿ 褲子尺碼對照表前檔後檔是什麼意思
褲子尺碼對照表中前襠的意思是:指兩條褲腿相連的地方的正面,褲子正面最頂端到中間部分底端的部分,通常尺碼對照表中,是指前襠的長度。
褲子尺碼對照表中前襠的意思是:指兩條褲腿相連的地方的後面,褲子後面最頂端到中間部分底端的部分,通常在尺碼對照表中,是指後襠的長度。
(10)褲子上檔是多少擴展閱讀:
褲襠屬於褲子的一部分,褲子一般由一個褲腰、一個褲襠、兩條褲腿縫紉而成,根據材質、造型和受眾的不同,有多種分類。
褲襠在男女上的差異:
男體的腰節較低,女體的腰節比男體的腰節要高,這樣他們決定了同樣的身高下女褲的褲長及其立檔大於男褲。
由於男女存在生理上的差異所以決定了男褲前檔的凹勢大於女性,也決定了門襟總設在前中心位置,而女褲前後可隨意設置決定了女褲前後可以設計門襟而男褲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