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寶寶晚上尿褲子怎麼正確引導
A. 小孩尿床怎麼辦 6個小妙招為寶寶解決尿床煩惱
大多數孩子,到一周歲半,白天已經不再尿褲子了;到兩周歲半,晚上就不再尿床了。如果孩子過了五周歲,白天還要尿褲子,晚上還要尿床,稱為遺尿。 引起遺尿的原因通常有: 遺傳因素:如果父母雙方小時候均患遺尿,其子女遺尿敲發病率約為77%;如果父母中有一人小時候患遺尿,其子女途尿的發病率約為44%。 膀胱容量小:上海楊浦區中心醫院對遺尿兒童進行膀胱b型超聲波檢查發現,他們的膀胱容量均不同程度地小於正常兒童,平均要小50%。 睡眠過深:遺尿的兒童晚上都睡得很深,叫也叫不醒,即使叫醒了,往往也還是迷迷糊糊,尿了床也不知道。由於睡得太深,以至於大腦不能接受來自膀胱的尿意,因而發生遺尿。 心理因素:親人的突然死亡或受傷、父母吵架或離異、母子長期分離、黑夜恐懼受驚等原因均可導致孩子遺尿。 排尿習慣訓練不當:有的家長給孩子使用尿布的時間過長,使孩子不能養成自己控制排尿的習慣。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排尿的方法不對,把孩子喚醒以後,讓他坐在便盆上,邊玩邊撒尿,最後,也沒有看看孩子是否已經小便了,就把孩子往床上一抱。這樣,孩子就不可能把排尿與坐便盆聯系起來構成條件反射。 兒童遺尿的治療一般從兩個方面來考慮: 要求孩子定時睡覺(一般在晚上9點)。睡前應做到: 去廁所:睡前,一定要求孩子去廁所小便,不要在床邊放痰盂。因為去廁所小便可以使孩子建立「到廁所去小便」的條件反射。 開鬧鍾:臨睡前把鬧鍾定在11點,放在孩子的耳朵邊上。一般在最初的一兩個月里,鬧鍾是叫不醒孩子的,仍要媽媽去叫,大約經過3個月左右,鬧鍾就可以把孩子叫醒。為什麼鬧鍾要定在11點呢?因為絕大多數尿床孩子的首次尿床時間都是在入睡後的最初3個小時以內,所以要提前1個小時(11點)叫醒孩子。 少喝水:要求孩子睡前(一般從晚飯後開始)不要喝水、不吃水果,目的在於減少尿量。 別興奮:在孩子睡覺前,家長不要逗引孩子,不要讓孩子看驚險的電影或電視,也不要給孩子講會使他「激動」的故事。因為睡前過於興奮,孩子就會睡得很深,容易尿床。 定時叫醒孩子(一般在晚上11點)。應注意: 要醒透:不僅要叫醒孩子,而且一定要使孩子徹底醒「透」,否則就會尿不幹凈,後半夜就容易尿床。 去廁所:在孩子醒「透」以後,不管天氣有多冷,一定要讓孩子去廁所小便,決不可以尿在床邊的痰盂里。這樣做,一方面孩子從床邊走到廁所,有助干醒得更「透」一些;另一方面也有助於使孩子建立起「到廁所去小便」的條件反射。 父母陪伴:這樣做的目的在於了解孩子小便的情況:是否尿了?尿得是否干凈? 父母先尿:目的是誘導孩子小便,有利於孩子尿得更干凈些。 一般來說,經過上述「家庭心理治療」,大約3-6個月以後,大多數的孩子就不會再遺尿了。 ........希望你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
B. 孩子晚上總尿床怎麼辦呢
首先,家長的態度很重要。
家長要調整好情緒、不責怪、打罵、恐嚇,不給孩子施壓。這樣有利於保護孩子的弱小的內心。
家長可以說:嘿,沒關系! 這種事情時有發生。我們試著明天不尿床唄!
其次,孩子尿床還需要行為訓練。如運用如廁行為訓練方法,慢慢降低孩子尿床的頻率。
1.膀胱訓練
可在中午、周末進行,最初孩子的膀胱只有幾十毫升尿,當膀胱訓練達到300毫升時,基本上就不尿床了。
膀胱訓練的步驟:
第①步,准備階段:
父母准備一個有刻度的容器,專門為孩子每次排尿時量尿用。准備一張劃好表格的紙,以記錄孩子每次排出的尿量。
正確的喚醒訓練方法應該是:
家長要摸清孩子尿床的時間在幾點鍾,提前半小時用鬧鍾將孩子及時喚醒,在清醒的狀態下起床排尿,使喚醒孩子的鈴聲與膀胱充盈的刺激同時呈現。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條件反射建立,孩子就能夠被膀胱充盈的刺激喚醒,達到自行控制排尿的目的。
除了上面的訓練,家長還可以與孩子一同遵守固定的睡前習慣。無論幾點睡覺,堅持與孩子一起睡前上一次廁所。
孩子的訓練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長同時還要關注孩子的心理。
比如時刻告訴孩子,媽媽爸爸相信他再長大一點,就能非常獨立的上廁所了。
另外,如果家長行為訓練無效,或是遇到以下幾種情況,建議請教專業醫生。
①3歲以上還持續、頻繁尿床、尿褲子;
②晚上尿幾次,尿味重,孩子抵抗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個子矮等;
③孩子已經連續6個月沒有尿床了,突然出現持續的重新尿床情況;
④孩子白天和夜裡上廁所的頻次突然增多;
⑤孩子尿液的量突然變化(無論變多還是變少);
⑥孩子的尿床已經對他的社交產生影響,比如不敢去別人家睡,去夏令營)。
C. 6歲兒童尿床怎麼辦
兒童尿床注意事項及其解決辦法
1、養成睡前排尿的習慣:每天睡前2個小時,不要再讓小兒喝飲料或水,養成睡前把尿排凈的習慣。
2、睡前別讓小兒太興奮:每天讓小兒按時睡眠,睡前不宜過於逗弄,不宜做劇烈活動或太興奮的游戲,不宜看刺激性影視片,以免大腦過度興奮,促發夜裡尿床。
3、白天別讓小兒太疲勞:起居生活要規律,白天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最好能睡個午覺,以免過於疲勞夜裡睡得太沉,有尿時不容易醒來,也不容易被父母喚醒。
4、建立夜裡排尿的反射:治療初期,父母要查出孩子在夜裡容易發生尿床的時間,並提前半小時用鬧鍾喚醒小兒起床排尿,使喚醒的鈴聲秘膀胱的充盈刺激同時出現。經過一段時間訓練,條件反射就會建立起來,夜裡小兒能夠被膀胱的充盈刺激喚醒,自行控制排尿。需要提醒的是,喚醒小兒起來撒尿一定要讓其醒透,在清醒的情況下把尿排凈,否則在昏睡中不容易建立起排尿條件反射。
5、訓練寶寶的膀胱功能:督促小兒白天多飲水,並盡量延長兩次排尿的間隔時間,促使尿量增多,訓練小兒適當地憋尿,提高膀胱控制力。當小兒撒尿時鼓勵時斷時續,然後再把尿撒盡,提高膀胱括約肌的控制能力。
6、從飲食方面進行調整:每天下午4點後讓小兒少喝水,晚飯最好避免吃流質或喝很多湯,餐後水果也不宜吃西瓜,桔子,生梨等水份豐富的水果,臨睡前不宜喝奶,以減少膀胱的貯尿量。
7、小兒尿床,多些寬容:尿床後會使小兒害羞,畏縮,自卑。如果父母不顧及小兒的自尊心,採用打罵,威脅,懲罰的手段,會使小兒更加緊張,委屈和憂郁,經常處於誠惶誠恐中,會導致症狀加重。父母應以親切的態度對待孩子,使孩子消除緊張情緒,放鬆心理,能與醫生積極配合。專家指出,對待尿床的孩子,只能在安慰及鼓勵的情況下進行治療,這一點非常重要,是治療成敗的先決條件。
8、努力找出尿床的因素:從治療第一天起設置生活日程表,當小兒尿床時,努力找出可能導致尿床的因素,並用日歷每天記錄,如未按時睡眠,睡前過於興奮,白天過於激動或晚餐液體攝入量太多等,以控制小兒尿床的因素。
綜上所述,最後說一下,目前用的比較好的辦法是,是在肚臍敷貼中醫貼膏遺立康,正常20~30天可以解決問題。
D. 當孩子尿床了,家長應該做什麼正確的處理方法是什麼
孩子為什麼會尿床?
兒童夜間控制小便的能力比白天控制小便能力發展要晚1~2年,大部分孩子6歲前能夠完成,所以,白天已經可以控制小便的孩子,夜間還會尿床;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是孩子的大腦未發展完全,沒有形成控制排尿的自意識。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膀胱感覺神經成熟發達之後,就會形成反射性排尿的習慣,這樣才能有主動尿尿的意識和習慣。
其次,如果孩子白天過於疲倦,或是興奮過度的話,那麼到了夜間睡覺就不安穩,就會不自主地排尿。
最後,有些孩子對環境比較敏感,且在陌生環境過夜, 就會感到恐懼和不安,就會在夜間尿床。比如孩子在親戚家過夜的時候或是剛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比較容易尿褲子,而這些都是比較正常的現象。
E. 小孩子遺尿怎麼辦
醫學上把兒童不能自主控制的排尿稱為「遺尿症」。0-2歲的嬰兒不能自主排尿是正常現象,因為神經系統和膀胱功能尚未發育成熟。5歲時大約有15%的小兒仍有夜間遺尿。一般到15歲時,大部分小兒夜間遺尿消失。夜間遺尿的男孩明顯較女孩多,大部分女孩到了2歲時白天和夜間都不遺尿。 遺尿症的病因很多,包括發育遲緩、睡眠不正常、遺傳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疾病影響。兒童2-4歲是能控制夜間排尿的最敏感階段,如果小兒在這段期間生活環境不穩定、焦慮情緒重易導致遺尿症。 多數遺尿症的小兒無器質性疾病。就醫時第一步要做的檢查是查尿液,若無膿細胞、紅細胞等感染證據可不需要進一步檢查;反之,尿液如有異常,則還需要做B超、X光等泌尿外科專科檢查。 遺尿症的治療首選非葯物治療,包括心理疏導和習慣培養。父母切不可因孩子頻頻遺尿而大聲呵斥或露出不耐煩情緒,這樣只會加重小兒的心理負擔,甚至還會讓孩子產生了自卑心理。家長應對孩子多進行心理減壓、多鼓勵,為孩子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孩子遺尿時,父母最好做到「一笑而過」,淡然處之,就像前文述及的一樣,絕大多數小兒遺尿症是功能性的、暫時的,如各項檢查正常,家長大可不必憂心忡忡。 習慣培養可從晚上限制孩子飲水量入手,夜間睡前少飲水甚至不飲水,並且家長可在夜間每隔2小時定時喚起小兒起床排尿,如夜間10時、12時、凌晨2時等,這樣可樹立孩子的自信心,並且訓練了膀胱功能,達到逐步自行排尿。 葯物治療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緩解尿頻、增加膀胱容量的葯物,但停葯後易復發。一般來說,遺尿症的自愈率很高。治療上以非葯物治療為主,最後才考慮葯物協助治療。
F. 幼兒尿床時老師應該怎樣引導
1 不要打罵,但要讓他看到你不高興,認識到尿褲子是錯的。 2 多提醒他想不想尿尿?(要幼兒園老師配合)。 3 教會他想尿時一定提前跟大人說(這一點很重要)。 4 出門或睡前少喝水。 5 周末家長耐心讓他學習憋尿,他說想尿時讓他再堅持5分鍾,以後慢慢延長。 小孩子尿褲子也有幼兒園老師管得過嚴等問題,膽小的孩子不敢說。 總之,對待這個問題要有耐心,切不可操之過急,否則會帶來其他方面的心理問題,甚至影響到孩子以後的性格。
G. 寶寶尿褲子怎麼引導
寶寶尿褲子最好的辦法就是勤換尿布,穿尿不濕對寶寶的皮膚過敏,建議勤換尿布
H. 孩子總是尿褲子,該怎麼教孩子自己正確小便呢
最近天氣慢慢開始回暖,又有一批寶寶開始踏上了如廁訓練這條不太容易的道路,寶寶整個的成長過程中會自己上廁所無疑是一個十分重要且有意義的節點,家長一定要把握好合適的時機,選擇正確的方法給孩子做如廁訓練。
我們幾個閨蜜的媽媽群里,我有一個朋友麗麗跟我說他家的孩子已經2歲半了,由於一直是爺爺奶奶抱著他上廁所,導致現在還不願意自己上廁所,有的時候非得讓大人抱著去,有的時候玩的太認真了忍不住還會尿褲子。
麗麗說都是自己沒放在心上,當時孩子該做如廁訓練時,在老家跟著爺爺奶奶生活,錯過了最佳的學習時機,現在教育起來十分的費勁,她花了很大的功夫來訓練寶寶,但是收效甚微。
其實在培養寶寶如廁的同時,還可以和寶寶一起看看如廁類的繪本,其中繪本能夠告訴孩子尿褲子的後果,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I. 孩子6歲了還尿床尿褲子怎麼辦
可能是兒童遺尿症在作怪,可以帶孩子到醫院檢查看看
J. 我家寶寶六歲了最近老是憋不住尿,老是尿褲子該怎麼辦啊
問題分析: 你好,孩子六歲,憋不住尿,可能是由於精神狀態或膀胱擴約肌功能異常引起的。這個年齡孩子比較貪玩,有時候會玩的比較專心,到達極限才想起小便,已經控制不住,出現尿褲子的情況。也可能是寶寶膀胱擴約肌功能異常,當尿壓較低時,即出現失禁的情形。 意見建議: 建議觀察寶寶尿失禁的原因,如果是精神比較集中,則提醒寶寶勤小便。如果是膀胱的原因,建議醫院進行檢查,根據檢查結果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