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褲子搭配 » 報喜公雞褲子多少錢

報喜公雞褲子多少錢

發布時間: 2022-05-07 20:22:44

① 生育的生育習俗

過去婦女懷孕,是男是女無法鑒別,只有根據喜食何物來判斷,民間有「酸兒辣女」之說。也有的看體形,腹尖為兒,腹圓為女。還有的玩一種「撕草」的游戲,若撕成四根交叉則為女,若中間帶有半截短莖則為兒。最有趣的是捏吹火筒,猜時先用左手捏住吹火筒的最上端,說一句「生兒」,再用右手緊挨左手的下方捏住,說一句「生女」,如此兩手輪換,從上到下,手手相接,直到最下端為止,最後一聲判陰陽。現在,撕草和捏吹火筒的習俗早已無人相信,但它仍作為姑嫂、妯娌、姊妹之間相戲逗趣的游戲,一直延續下來。
孕婦,民間稱「四眼人」、「雙身子」、「懷肚婆」,忌諱較多:不能給新婚夫婦牽床,若進了新房孩子難帶盡生女孩;辦事乾脆果斷,分娩就快;若扶柩哭喪,胎兒就會畸形悶死;抱過的嬰兒愛拉肚子;摸了或摘了果木,樹就會「小氣」,幾年不掛果;吃了羊肉、母豬肉或兔肉,生下的孩子會得羊角瘋、母豬瘋和豁嘴子;吃了公雞肉,小孩愛吵夜;坐了碓窩或門坎,要懷一對年;坐了木馬要懷十三個月;了火,小孩容易犯湯火關;踩了秤或牛韁繩,生的慢;丈夫出門抬喪,要偷根筷子別在褲腰上,不然小孩脖子軟;不能在娘家坐月子,也不能看戲,因戲中有花臉等。
孕婦在孕期做的針線活,都是嬰兒的必備之物,但不能做得齊齊全全,以免生下來養不起。預備的食品有鹽掛面、大米、雞蛋、豬蹄、母雞、紅糖和皮紙等。臨產時還要准備一條高板凳,以便發作時爬在上面。地上鋪上紙或乾草,以防嬰兒下地沾灰。如遇輕微的難產,丈夫要為其抱腰助產。發作時忌諱張揚,免得別人看了延長產期。若難產,要趕快派人到娘家去拿點食品給產婦吃。再不行,就把婆子媽的褲子蓋在產婦頭上,有的把箱櫃打開或焚燒紙傘,還有的將鏵燒紅倒上水或醋叫產婦聞。丈夫進了產房,也會延長產期。
臨產前,鄉下大都請當地人接生,城鎮除請助產士到家接生外,多為住院分娩。
孩子落地,用熱水洗後包起來,記下下地的時辰。男嬰用衣服包,女嬰用褲子包,還要用線將手腕和腳腕纏起來,免得長大後手腳不幹凈。想叫孩子長得高大,就用秤稱一下。
男嬰出世就屙尿,就是犯了「將軍箭」,要請人治。嬰兒下地不哭,稱為「悶生子」,要一邊打碗一邊喊:「回來啊!回來啊!」有的連聲呼喚嬰兒父親之名,直到有了哭聲方罷。
產房稱「血堂」,最忌揣鑰匙和穿草鞋的人靠近,說會把嬰兒的奶帶走。嬰兒下地,產婦要喝一碗用紅糖、胡椒、雞蛋做的「定心湯」。
有的將胎盤埋在床下,有的埋在漆樹或構樹底下,埋時臍帶朝上,免得嬰兒倒奶。脫落的臍帶,要塞進牆洞眼內,若封得不緊,嬰兒愛鬧肚子痛。現在也有將胎盤悄悄弄走,洗凈焙乾沖酒喝,補養身體。
雙胞胎以先出世的為大,穿戴一樣。若有一個夭折,活的那個要從床底下遞出來,找一個洗衣棒用舊布包上,作為活嬰的替身同死嬰一塊埋葬。性別一樣為最好,若一陰一陽就要送一個給人。
若頭胎嬰兒沒活,第二胎下地就用雞罩蓋住,又從罩眼裡取出來,意為是雞罩所生,與頭一胎之母毫無關系。頭胎活了,下面的又領不起來,請三個寡婦看頭胎孩子的腳板心,若有十字印,就在十字路口做雙鞋給孩子穿。若頭三胎均夭亡,請人弄些柴將嬰兒屍體火化在十字路口,骨灰隨地埋葬,任千人踏萬人踩。說是這樣一治,下一胎就會養活。
產婦困難產亡故,要請道士做「道場」、「過火炕」。有的孕婦怕產後當替死鬼,在給死者穿衣時,悄悄揣一些白火石、白狗毛和菜籽在荷包里。有的在墳頭上壓一扇石磨,用白狗血淋墳頭。
嬰兒出世之後最先遇到的人是逢生於老子,主人要在他肩上搭幾根紅線,酒肉款待。干爺乾娘,名義上的第二父母,周歲之前要帶上禮品去「認」。干爺除回贈一些穿戴之類的東西外,還有一根褲腰帶——長命帶。
第二天,女婿要提只「報喜雞」到丈人家報喜,若是公雞,就知道生了男孩,若是母雞,必是千金。時間在黎明前或黃昏後最好,將雞朝門前一放便不言自去。也有用嘴報喜的,是女就說「給人家的」,是男就說「學生」或「放牛娃兒」。
第三天用菖蒲、艾葉、蒜辮及鷹爪楓熬水為嬰兒淋浴,叫「洗三朝」,產婦可坐在盆中凳子上蒸浴。過去洗三朝還要請人主持,來人都要「添盆」,就是將銅錢投入盆中,說些吉祥話。主持人邊洗邊念祝詞:「先洗頭,作武侯;後洗腰,一輩要比一輩高;洗臉蛋,作知縣;洗洗尻,作知州」。洗罷,用薑片或艾葉灸嬰兒的腦門和關節,嬰兒如能哭上幾聲,叫「響盆」,是大吉之兆。最後用大蔥連打兩下,念道:「一打聰明,二打伶俐」。打畢,由孩子之父將蔥扔到房頂上。
三日內,產婦吃的飯碗要擱在枕頭上,不然小孩就會長成尖尖頭。月子里吃了雞腚,小孩就會長成翹嘴巴,吃了雞胃為烏嘴唇,吃了公雞容易逗風,吃了茄子蔥產婦要吊茄(子宮脫垂)或得氣病,沾了麻得麻病。產婦頭包青絲帕,老了眼睛清亮。
嬰兒穿的衣服多為舊布改制而成,俗話說:「小時穿爛,大了穿緞」。手腳捆到固定三天,使孩子肩直腳正,防止成為「羅圈」腿。半月後剃胎頭,先用艾葉水洗,順便煮個雞蛋,邊剃邊滾,忌在頭上劃口,胎毛團成疙瘩用布包著掛在嬰兒帽子上,用來避邪。男孩多為「壽桃型」,女孩左右四叢,長大好辮辮子。滿清時期,還有剃成「馬鬃型」的。
娘家及親朋給月母子「送湯」,禮物多為雞蛋、掛面、豬蹄、母雞、黃花、紅糖、小兒衣褲鞋帽等,還有催裙、抱裙和背帶。鞋底要綉「壽」字,帽沿上綉「長命百歲」、「榮華富貴」。送湯的多為女性,俗話說:「男不送湯,女不坐夜(打喪鼓)」。
滿月那天辦酒席招待送湯的叫「做滿月」。晚年得子或愛熱鬧的,還要在這天請鼓樂師吹打一番,並請德高望重的長輩給孩子取名。取名分三種情況:一為避災病,故意取些難聽的,如黑娃、丑娃、叫化(乞丐)等;二是查八字,若五行中缺水就取水娃或海清,缺土就取土娃或地娃;三是以季節而論,冬天生的就叫冬娃,春天生的就叫春娃,四月生的或排行第四,就叫四娃子。女孩之名,多是「鳳蓮巧雲琴,玉蘭桂花香」之類的字。根據族譜取名,一般都為三字,前為姓,中為派,後為名。也有忘了譜的,就用數字代替,有俗語說:「×家亂了譜,一二三四五」。
嬰兒每晚啼哭,用五色紙扎花環,做些兵書寶劍,寫上「天黃黃,地黃黃,我家有個夜哭郎。過路君子念一遍,一覺睡到大天亮」,貼於十字路口。
嬰兒萎靡不振,就以為走了影子(魂魄),要燒胎。將雞蛋上纏些黑線,一邊畫符一邊念咒語,然後煨在紅火灰里燒。燒熟的蛋黃上有浮雕似的印痕,便說是人形或其它動物。是人形,燒一次即可,動物形就要七日一燒,連燒三次。燒罷,將雞蛋上的黑線取下纏在嬰兒的脖頸、手腕或腳頸上。
若不小心摔了孩子,且後來膽子越來越小,就要到出事的地方「喊赫」。母親抱著孩子在前面喊:「×娃子,回來沒有?」父答:「回來了!」連喊三夜。
嬰兒長到五個月,就能聞到五穀香了,父母就要為其「開葷」,地點最好在親戚或長輩家過生時辦。由姨、嬸或姑抱著,遞給一位見識廣的長輩:「崽崽已聞到五穀香了,請您老開葷帶吉祥」。長輩接過孩子,用筷子蘸上菜湯,喂到孩子口中,把熟爛的肥肉夾麥粒大一丁點喂給孩子,再喂一疙瘩米飯,邊喂邊說:「嘗點酒,一年四季天天有;吃點菜,文武雙全人人愛;吃點肉,身強體胖能長壽;吃點飯,孝敬父母心不變」。說罷掏點零錢裝在孩子衣兜里,表示吉祥如意。
一月之內,產婦不能外出竄門。說是竄門會給別人帶去霉氣,背時不走運,萬一不慎違禁,要放炮避邪。
小孩滿周歲,就在桌上擺文房四寶和算盤、碗勺、尺剪之類的東西,讓其任意抓拿。先抓到算盤,意為將來會做生意;先抓到泥巴,將來就是盤莊稼的;抓到碗則為不吉利,最忌將碗摔碎,此番舉動叫「抓周」。民間視抓過周的人長大知禮懂規矩,遇上誰好動,就說:「你怕是沒抓過周?」在鄉下現在還能看到抓周的情形,城鎮只給孩子照一張彩照。鄉下相反,最忌照像,說會把孩子的影子照走。
民間,非常看重孩子的生庚八字。若八字上犯了「關煞」,就要拜寄——找個保關煞的干老子。被拜寄的大都是木匠或屠夫,這些人火焰高,能厄住災星。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就要抱上孩子,提上酒菜到路口去「撞拜」。凡是第一個撞見的,無論是男是女是人是獸就是孩子的干老子或乾娘。孩子父母上前道:「我們把這個孩子拜寄給你了!」來人不能推辭,要很樂意地吃點酒菜,給孩子取個名字,解下褲帶賜給干兒,並說上幾句吉利話。若遇上貓狗,只給孩子取名「虎保」、「狗保」就行了。啥都沒遇上,就去拜石頭。
小孩換牙,是上牙就放在門臼里或扔在床底下,是下牙就扔到房頂上。

② 生孩子送禮習俗

生孩子送禮習俗
小孩一出生,先用舊布做成的(單的或棉的)約三尺見方布塊把小孩包起來。然後再把嬰兒的**擠一擠,傳說否則女孩將來會乳頭凹陷、發癢;男孩會長成**房樣子。有的把臍血加黃酒讓產婦喝下去以便催乳;如果3—5天產婦的奶水還不能下來或很少,家人就要給產婦燉黃老母雞加蜂糖,豬蹄燉通草、穿山甲、王不留行等,目的是催奶(俗稱「投媽兒」)。用黑山楂熬黃酒喝,可以減輕產後子宮收縮時的疼痛(俗稱「二陣疙瘩疼」),為了加強產婦的營養且便於消化吸收,「麵疙瘩打雞蛋荷包」、「掛面條加炒雞蛋」是離不了的主食。以至於多數產婦一個月內體重增加十幾斤、幾十斤!
小孩出生的第三天,要向小孩的外婆家傳報小孩出生的喜訊,俗稱「報喜」。生男孩者報喜人帶一隻活公雞去報喜,對方再回贈一隻活公雞,即報喜人是帶兩只活公雞返回的;如生女孩則是帶一隻活母雞去報喜,回贈的也是一隻活母雞。如果對方確實無雞回贈時,可拿些雞蛋回贈。
小孩出生的第三天,生小孩的人家要做一些稀面條,又稱「喜面條」,讓鄰居們吃,一則向鄰居傳達生小孩的喜訊,二則讓眾人為小孩「咬災」,或稱「壓災」;同時面條寓意「長壽」,其實是希望小孩能健康地成長。
由於過去的消毒條件差,小孩在出生四天到七天之中,得臍帶瘋(俗稱四六瘋、七日瘋)的幾率高,能否存活尚不把握,所以這幾天中不舉行什麼慶賀活動。
小孩出生的第十二天,小孩的外婆家要來「送米面」。因這時嬰幼兒度過了易感染發病期,加上母乳喂養,小孩的代謝功能基本正常,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強,趨於正常發育期了。「送米面」的人員,由小孩外婆家的親友組成。所送物品為大米、白面、乾麵條(俗稱「掛面」)、雞蛋(有的把雞蛋染成紅色,有的用紅紙剪個花貼在雞蛋上,以示喜慶。據說不送鴨蛋,因怕產婦吃後落下搖頭的毛病);小孩用的衣服、帽子、小褥、尿布(小孩出生前所做的衣服要留上幾針不完全做好,等到小孩出生後再完成);還有一「抱裙」,就是用一塊方布,在一邊的兩端綴上布帶,寓意要抱一群小孩,即多子多福吧;還要給小孩的父親送一條褲子,寓意小孩有粗腿可抱;還有為小孩准備的「長命鎖」(一般為銀質)、「麒麟送子」銀牌子、銀鐲子、小孩帽子上綴的「虎頭銀錢」、銀鈴等。現在一般只可購到長命鎖和銀鐲子。生小孩的一方會設喜宴隆重招待,俗稱「待米面客」。這喜宴與結婚的婚宴(見我寫的《故鄉婚俗》)基本上一樣,俗稱「整桌」,或稱「全場兒」,,只是開席時先上稀(喜)面條(寓意同前)。當送米面的人員返回時,主人家會拿一點掛面予以回贈,俗稱「回贈禮」,寓意親戚之間往來不斷。現在是送一些必要的、象徵性的米面衣物外,大都是送的錢,同時回贈禮基本上也免了。這一天,家人也會早早把為小孩准備的用舊布做的衣服或尋別人家小孩穿過的舊衣服(當然不會是爛的)穿戴整齊,迎接外婆家人的祝賀,並抱到「當門」(客廳)讓客人誇耀一番。用舊布包裹、用舊布做衣服、尋別人家的舊衣服,說的是這樣小孩好養活、長命,其實科學道理是舊衣服軟和,不會傷到嬰兒柔嫩的皮膚。
從小孩出生到「滿月」這期間,生小孩人家的錢、糧、物件均不外借和外出。凡來看望小孩者,需先在客廳歇息後,才可到產房去看小孩母子。據說是來者行路勞累,應先歇息一下;其實主要是怕來者帶有風,因坐月子的人最怕「張風」落病,不利於小孩母子的健康。為了避免「岔媽兒」(回奶),一般情況下,不讓身有異味的人進入產房。尤其是花椒氣味極易「岔媽兒」。由於過去醫療衛生條件所限,坐月子期間產房的門窗緊閉,產婦衣著整齊,甚至褲腳還要用帶子扎緊。有的產婦甚至一個月不出產房。
待罷小孩外婆家的米面客至滿月,這是生小孩家的親戚、朋友、鄰居、同事送米面的時期。這期間,凡去送米面的,都會喝到一碗雞蛋荷包(起碼四個雞蛋)加白糖的「雞蛋茶」。等到滿月時或滿月後的某一天,主人家會設喜宴招待送禮者,喜宴規格和招待外婆家一樣。現在大都稱「做滿月酒」,主人家會向送禮者送去請柬,一般稱「滿月之喜」、「彌月之喜」;舊時寫請柬時,生男孩的寫為「弄璋之喜」,生女孩的寫為「弄瓦之喜」。現在不少人家為了省事,在小孩出生的第十二天或等小孩滿月時,把應到的親朋都請來,同小孩外婆家來的客人一起設喜宴招待。過去只待頭胎,現在有的人家二胎、三胎、買的娃,統統都要大待一番。
在小孩滿月後的某一天,媽媽會帶上小孩,由家人護送去外婆家住幾天(不多住),俗稱「挪臊泊(鋪)」。據說挪臊泊能改變小孩的不良習慣,同時還有認親的意思。外婆會為小外孫送上「衣飯碗」,即一隻小碗、一隻小勺(俗稱「調羹」)或一雙筷子。根據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經濟條件,可用瓷碗、木碗、銀碗、搪瓷碗、塑料碗、鋁碗、不銹鋼碗;小勺有瓷、銀、鋁、搪瓷、塑料和不銹鋼的;筷子有木、竹、銀的,任選其一。小碗內盛上米或面,用紅紙蓋上,再用紅線紮好,以免米面撒出,寓意小孩以後有飯吃有衣穿。還要送「線蛋」,就是用紅布包上一百個柏籽殼、一百粒柏籽,外面用白線纏繞成球形,再繫上紅線繩,可以掛在小孩脖頸上,寓意百子百年長遠不斷線。這些線只能給小孩做鞋襪衣服用。
新生兒滿月後某一天要「剃頭」(理發),過去是剃個花頭,即不規則地剃去一部分、留一部分;但一定要剃眉毛,據說把眉毛剃剃長的旺。以後再剃頭時可根據家長的意願,或留個「木梳背」,即在頭頂前部正中留一片上邊稍呈弧形的頭發,余者全剃光;或留個「鐵箍」,即把頭頂和下部都剃光,而在頭的中上部留一圈寬約兩厘米頭發不剃;或留個「鱉衣兒」,即在腦後留一片不剃,其它都剃光,好象留個尾巴;當然還有其它多種剃(理)法。而今滿月或百天時,胎發製成胎毛筆,或制腳模等;照像更是普遍的了,有的一出生就開始照,把每個階段的成長變化都仔細地記錄下來。
由於過去的小孩都是到了上學的年齡才會起個正規名字,所以,多數小孩小的時候,都是按照本家或族人的排行,叫個老王六、張大娃、李二娃;女孩就叫李大妮、張小妮;個別的用黑蛋、狗娃、小毛等昵稱;想再要男孩的就把女孩叫「煥(與換同音)」,相當於南方的女孩叫「招弟」一樣。

③ 褲衩白菜怎麼做

就你鼻子里的那種白菜形的分泌物!

④ 保 靖土家族風俗習慣

土家族地區的經濟基本屬於山地農耕經濟,傳統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種」或「火耕水耨」,俗為「砍火砂」。土家族在開荒挖土、薅苞穀草、砍楂燒糞等適宜集體性勞動的農活中都興換工互助。在集體勞動中,土家族創造了一種鳴鑼擊鼓、伴之以歌的歌唱形式,稱為「薅草鑼鼓」,也叫薅秧鑼鼓、薅草歌、打鬧等。勞動者「聞歌雀躍,勞而忘疲,其功較倍」。農耕之外,土家人亦喜歡集眾圍山打獵,稱為「趕仗」。

土家族日常主食苞谷、稻米,輔以紅薯、馬鈴薯等。菜餚以酸辣為其主要特點,尤喜將黃豆磨細,漿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葉煮熟,製成合渣。其它較有特點的食物還有粑粑、臘肉、油茶、合菜、團饊等。土家族喜歡飲酒,其中常見的是用糯米、高梁釀制的甜酒和咂酒。咂酒,一般把薛曲和雜糧置於壇中密封,少則半年,多則二、三年,久之成酒。待客人到來時,取置堂案正中,以細竹通節為竿,插壇底,堂中置案,兩旁分放雞、鴨、魚、肉等,各置筷子一雙,而不設坐,由主婦開壇,主人請客人上前依次輪流咂酒,後舉筷而食,彼此不以為嫌,邊吸邊食,邊唱邊跳,載歌載舞,甚為熱烈。

在服飾方面,土家人尚儉朴,喜寬松。傳統衣料多為自織自紡的青藍色土布或麻布,史書上稱為「溪布」、「峒布」。女裝上衣矮領右衽,領上鑲嵌三條花邊(俗稱「三股筋」),襟邊及袖口貼三條小花邊欄桿;下穿「八幅羅裙」,裙褶多而直,後改為褲腳上鑲三條彩色花邊的大筒褲;姑娘素裝是外套黑布單褂,春秋季節多穿白衣,外套黑褂,色似鴉鵲,稱之為「鴉鵲衣」。頭發挽髻,戴帽或者用布纏頭,喜戴耳、項、手、足圈等銀飾物。男式上衣為「琵琶襟」,後來逐漸穿對襟短衫和無領滿襟短衣;纏腰布帶;褲子肥大,褲腳大而短,皆為青、藍布色,多打綁腿;頭包青絲帕或五六尺長的白布,呈「人」字形;腳穿偏耳草鞋、滿耳草鞋、布鞋或釘鞋。現今,很多地方的土家族穿著與漢族差不多,只有在隆重集會和節日,或偏僻山村,才能見到土家族的傳統服飾。

土家族的傳統民居主要有茅草屋、土磚瓦屋、木架板壁屋、吊腳樓四種類型,除此之外還有石板屋和岩洞。民居結構分為正屋、廂房和司檐:正屋大多為三間,中間一間為堂屋,前面有「吞口」;在正屋兩頭前面並與正屋垂直的兩間為廂房;正屋後面的為司檐,也稱拖檐。家庭富裕的建成四合屋,四合屋的前面稱門樓子,中間為天井。土家族多聚族而居,民居自成群落。土家族的住所一般為一正兩廂,也有一正一廂的,其中廂房為吊腳樓。吊腳樓的地基低於正屋的地基,在其地基上豎立十幾根木柱,木柱上鋪木板(樓板),以木板為壁,一般二至三層。吊腳樓的前面有陽台,兩邊有走廊。陽台和走廊排柱懸空,懸柱的末端有圓錐形雕飾,名為吊進瓜。陽台和走廊的欄桿多由木條組成,富裕之家在欄桿上雕龍畫鳳,在窗子和門上精雕細刻。陽台的屋檐為飛檐翅角,其遮檐用長條木板釘封檐口。鄂西土家族的吊腳樓因前有陽台、兩邊有走廊,互成轉角之勢,故名轉角吊腳樓。吊腳樓集建築、繪畫、雕刻藝術於一體,是土家族建築雕刻藝術的傑出代表。

土家族人十分注重禮儀。過去婦女懷孕後,要請土老師行法事「安胎」、驅邪。分娩,一般要請「接生婆」,要敬祭生育女神巴山婆婆。嬰兒降生後,父親懷抱「報喜雞」去岳母家報喜,男孩用公雞,女孩用母雞。三天後,岳母家以及親友們挑著禮品前來賀喜,即「打三朝」。滿月那天,岳母家要送來衣物,給嬰兒「放腳」,正式穿上衣褲,稱作「滿月酒」或「祝米酒」。在當代,實際上很多地方的土家族都把「打三朝」與「滿月酒」(祝米酒)合二為一,統稱「打三朝」。

土家族歷史上的婚姻比較自由,男女雙方經過自由戀愛,徵得雙方父母同意,經土老師(巫師)作證,即可結為夫妻。在恩施石窯、大山頂等地,有「女兒會」的習俗,即每年農歷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過「女兒會」,唱歌跳舞,彼此愛慕,結為終身伴侶。改土歸流後,土家族被迫實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土家族實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有姑舅表婚和填房婚之俗。姑舅表婚,即姑家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又稱「還骨種」;兄亡弟收嫂,弟亡兄收弟婦,稱為「坐床」。但這些習俗到近代就已不存在了。解放以後,人民政府頒布了新的婚姻法,從此土家族人民真正享受到了婚姻自主的幸福。土家族的婚姻儀禮大致包括「打樣」、「求婚」、「討紅庚」、「定親」(俗稱「插茅香」)、「看期」、「親迎」等程序,與漢族古代「六禮」類似。較有特點的婚姻儀式是陪十姊妹、陪十兄弟與哭嫁。結婚前一天,男女雙方舉行盛大的成年禮。清《長陽縣志》卷三記載:「古冠婚為二事,長邑則合而為一。於嫁娶前一二日,女家束發合笄,曰『上頭』。設席醮女,請幼女九人,合女而十,曰『陪十姊妹』;男家命字,親友合錢為金匾,鼓樂導送,登堂稱賀,曰『賀號』,不謂字也。是日設二(宴)席,其一,子弟九人,合新郎而十,曰『陪十兄弟』,又曰『坐十友』。」「陪十姊妹」、「陪十兄弟」的

⑤ 什麼是金雞報喜啊

金雞報喜常用作對聯,金雞指生肖那年是雞年。現在比較流行金鼠,金豬、金牛、金雞等來贊美生肖的。金雞報喜指人們在雞年對生活的美好祝願,希望好的運氣和喜事能早點來到。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1538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2047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1221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1720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999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908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1294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1489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794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