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褲子搭配 » 怎麼教小孩拎褲子

怎麼教小孩拎褲子

發布時間: 2022-06-10 07:29:39

⑴ 小孩子容易拉褲子里,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對於媽媽們來說,看到寶寶一天天進步,一天天獨立,那種成就感和喜悅感是不能用語言來表達的,但是往往還沒得意多久,寶寶就會做出一些讓你無法理解甚至不能接受的事情,比如拉褲子。


4、 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減輕心理壓力

孩子們追求安全感,因此會依賴父母,一旦進入新環境中,會恐懼不安,比如剛上幼兒園,對新環境和新朋友不熟悉,便會產生焦慮心理,父母一定要積極和老師溝通,幫助孩子盡快融入到集體當中,消除心理問題,對肛欲期的孩子有很重要的作用。

肛欲期的寶寶是脆弱的,需要家長更用心的呵護和鼓勵,因此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恆心,一步步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一尷尬階段。

⑵ 擺脫紙尿褲,寶爸寶媽如何訓練寶寶上廁所

一般來說,寶爸寶媽可以在寶寶滿兩歲以後訓練寶寶上廁所。因為孩子控制排便的能力有所增強,也就具備了擺脫紙尿褲的能力。只要寶爸寶媽循序漸進地引導寶寶上廁所,就能幫助寶寶盡快擺脫紙尿褲。

擺脫紙尿褲,寶爸寶媽如何訓練寶寶上廁所?

首先,寶爸寶媽要選擇氣候溫暖的時間訓練寶寶上廁所,最好是夏天。因為寶爸寶媽要給寶寶脫去紙尿褲,才能訓練其上廁所,而寶寶已經習慣於把大小便排在紙尿褲里,所以,在寶寶學好上廁所之前,寶寶的褲子非常容易弄濕弄臟。如果是秋冬季節出現這種情況,寶寶非常容易著涼感冒。而夏天的衣物比較薄,褲子弄濕以後立即就能被看出來,寶爸寶媽就能盡快給寶寶更換干凈的褲子。

結語

寶爸寶媽要循序漸進地引導寶寶上廁所,不僅要選擇適宜的訓練時間,還要給寶寶穿訓練褲,引導寶寶使用兒童座便器,這樣做就能讓寶寶輕松學會上廁所。

⑶ 孩子快三歲了總是拉到了褲子上才說,該怎麼教她

要訓練一下,打兩次屁股,打疼她,就記住了。捨不得的話就穿尿不濕,大了自然就會說了。

⑷ 如何培養幼兒如廁技能

幼兒如廁能力是指幼兒會獨自如廁、自理如廁的基本生活技能。如廁是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重要生活環節,它能反映一個人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衛生習慣。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對於幼兒生活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有明確的要求:「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並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等等。這對於指導幼兒園以及家長教育幼兒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作為新入園的小班幼兒進入幼兒園後,我們發現有些幼兒家裡一般使用抽水馬桶或痰盂,入廁時都是有家長幫忙的。而到了幼兒園入廁時,必須自己先登上台階,跨過便池,然後拉褲子,蹲下來,這一系列的動作,無疑給這些幼兒帶來了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從而有很多孩子尿濕褲子,或小便粘在褲子上的現象。如果老師沒有及時的關注、教育,會養成不良的習慣,也給安全帶來隱患。為了盡快改變這些現象,發揮公共區域的教育作用,培養幼兒良好的入廁、盥洗習慣,我們做了以下嘗試:

(一)注重良好環境的創設,讓環境起到隱性的教育功能。

豐富的環境既可以幫助幼兒理解養成良好如廁習慣的重要性,促使幼兒積極、主動、愉悅地參與到活動中,又可以起到隱性的教育功能,提醒幼兒如廁前、如廁時、如廁後應該怎樣做。因此可以在便池上方粘貼不同的標志,提示幼兒按男女如廁。大班粘貼男孩(小紳士)、女孩(小天使)標志,要求幼兒按相應的標准要求自己。同時,各班均將洗手的方法、提衣褲的方法照成照片在盥洗室粘貼,提醒幼兒整理好衣褲並按規定的要求清洗雙手。為使幼兒能節約用水、用紙,教師創編了洗手歌,用兒歌進行時間上的隱性提示。

(二)開展如廁健康教育,讓健康知識深入幼兒內心。

⑸ 幼兒園老師如何訓練孩子如廁

一、給孩子提供觀察模仿和學習的機會

孩子如廁訓練的第一步,肯定要給孩子一個學習模仿的機會。並不是說非要每次上廁所的時候帶著孩子,讓他在旁邊看,而是時不時的自然引導,讓他有一個習慣,知道這是上廁所的樣子,慢慢的他就會模仿了,到時候,父母不用教自然就回來。

二、給孩子准備了專門的小馬桶

孩子知道該怎麼上廁所是一個質的進步,接下來更重要的是知道在哪裡上廁所。孩子還比較小,不用跟大人一樣用大馬桶,說不定一不小心就栽進去了。

最好能給孩子買一個適合他的小馬桶,能夠更好地幫助孩子養成上廁所的習慣,卡通的更好一些,可以激發孩子坐便器的興趣。

三、將小馬桶固定放在衛生間的某個地方

孩子知道用小馬桶上廁所之後,就要給他一個固定思維,這個思維是讓他更加固化上廁所的這個概念:固定馬桶、固定地方,不讓孩子沒有這個概念,可能會養成隨地大小便的不良習慣。

四、掌握孩子大概的如廁時間

孩子上廁所一般也就三兩分鍾,但有些父母會比較擔心孩子會小便到自己身上,總是提醒孩子小便或者拉粑粑。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因為頻繁的訓練會讓孩子出現排斥心理,需要多觀察孩子,掌握孩子大概的如廁時間,有規律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訓練。

五、孩子弄臟褲子時候,多原諒少批評

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父母的態度。很多父母在訓練孩子如廁的時候會比較急躁,孩子一旦小便到自己身上,就會批評孩子,這就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陰影。

所以在孩子如廁的時候,一定要更加的耐心一些,告訴自己孩子還小,需要你更多的幫助與引導,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⑹ 怎樣訓練寶寶自己脫褲子大小便

學會如廁是寶寶成長中的一個里程碑,而且這一里程碑對父母來說也同樣意味深長。可很多新媽媽們以為男寶寶,女寶寶的如廁訓練都一樣,一般都可由媽媽親自代勞,可實際上這裡面還是有很大學問的。

坐便器的選擇
訓練用的坐便器,最好是選擇寶寶自己喜歡的座椅式坐便器。這有利於激發寶寶如廁的興趣。選擇坐便器時應注意,坐便器應該牢固、舒適、高低適宜,寶寶坐上去時,雙腳應正好著地。
男寶寶:男寶寶在才開始學習如廁的時候可以不著急買坐便器,可以先用塑料瓶給寶寶做排便訓練,當他稍大一些的時候,再去選擇一款合適寶寶的坐便器。
女寶寶:對於女寶寶,媽媽可以准備一個類似於玩具的、配置鮮艷色彩或聲音的便盆,讓對色彩情有獨鍾的女寶寶對這個「彩色玩具」不抗拒。

如廁訓練5信號
寶寶到底什麼時候才可以脫離尿布生活呀?這可是年輕父母開始訓練寶寶如廁時遇到的頭等問題。究竟什麼時候開始進行,要視情況而決定。下面5個信號提示你的寶寶可以開始使用便盆了:
信號1:寶寶在便後能感覺到尿布或者紙尿褲濕了,通過語言或者動作表達不舒服的感覺。
信號2:寶寶能在口頭上或行動上表達想解便的想法。
信號3:寶寶每天都在固定的時間段大便。
信號4:寶寶對成人上廁所的行為表示感興趣,甚至還會在馬桶上坐一小會兒。
信號5:寶寶可以保持尿片乾燥達兩小時以上,睡覺醒來時尿布也沒有濕。

如廁訓練 男女有別
男寶寶
1. 教他先學會坐,然後再站
由於大小便經常一起排出來,所以一開始應該先讓寶寶在大小便的時候都坐下,這樣他就能明白兩者都應該在便盆里完成。用這種方式,他就不會由於小便時可以到處濺的樂趣而分散注意力了,並能學會在你需要他注意的時候集中注意力掌握基本程序。
2. 陪兒子一起玩「消防員」游戲
對於男寶寶而言,模仿很重要,所以應由爸爸來言傳身教,學習如何使用廁所。鑒於男寶寶的淘氣個性,爸爸應給予准確的示範,教他如何「瞄準」便盆,也可以在便盆中放一張有顏色的紙,讓他瞄準紙片撒尿。對於男寶寶來說,有時小便就像在玩「消防員」游戲,同時也增加了他上廁所的積極性,更快地擺脫尿布。有時男寶寶可能在大便時想要站起來撒尿,這是因為排便過程往往伴隨著撒尿,所以對這種情況而言,一開始的時候就讓寶寶使用便盆可能會更容易一些。

女寶寶
1. 女寶寶的模仿訓練
女寶寶的訓練主要由媽媽來完成,她們更喜歡使用便盆,特別是有可愛動物形狀的便盆。媽媽在訓練女寶寶小便的同時要教給她正確的擦拭方向,尤其是在大便後,一定要從前往後擦,以防尿路感染。
2. 不穿太復雜的衣服
訓練女寶寶大小便的一個重要事項是,千萬不要給她穿太復雜的衣褲,讓她難脫難解。寶寶通常會憋到再也不能憋的時候才告訴媽媽,本來就比較緊張,很難控制自己,如果再加上褲子怎麼解也解不開等不必要的挫折,那麼,尿褲子肯定是經常發生的事情了。
絕大部分寶寶是在2歲4個月左右完成的白天訓練,到3歲左右完成夜間訓練,並且男寶寶所花費的訓練時間要超過女寶寶。所以等寶寶真正到了適合如廁訓練的年齡再開始訓練,會使他的如廁自理能力培養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廁課程6步走
STEP1發「排便信號」
教寶寶如廁時,首先應教寶寶學會自己發出「排便信號」,可以是身體的,如兩腿夾緊,也可以是口頭的「噓噓」、「便便」,來告訴父母他們要上廁所了。
如廁小貼士:屬於寶寶的如廁椅最好放在衛生間內或放在寶寶自己的房間里。寶寶樂意在客廳里開辟他的「游戲場」時,如廁椅也可以放到他的近處。如廁椅放置時最好是「就近原則」。
STEP2脫褲子
帶寶寶到坐便器旁,讓寶寶學會自己把褲子脫下,退到腳部的位置,如果寶寶做的好,父母要及時的表揚和鼓勵,等他掌握脫松緊帶的褲子以後,可以練習脫復雜一些的褲子。
如廁小貼士:如果是男寶寶小便,則需要將褲子脫至大腿中部,分開兩腿,掏出小雞雞,小便時不淋濕衣褲即可。
STEP3坐在便器上
帶寶寶到坐便器旁,讓寶寶逐步熟悉自己的尿桶或如廁椅,經常帶他去坐一坐,不必拉下褲子。只要讓他適應坐在上面就可以了,等寶寶明白便盆的概念,就可以繼續以下步驟了。
如廁小貼士:對低年齡段的寶寶有時候自己不會發現有便意,這時可以讓他去坐一坐,而不必拉下褲子,讓寶寶有個使用便盆的意識。
STEP4排便
把水龍頭打開,讓寶寶聽著「嘩嘩」的水聲排便。讓寶寶保持一個特定的姿勢,然後用「噓噓」聲誘導寶寶排小便;用「嗯、嗯」聲促使寶寶排大便。
如廁小貼士:想要寶寶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一開始在他用便盆大小便時,就不要讓寶寶玩玩具、吃東西,注意避免寶寶長時間坐在便盆上,形成習慣性便秘。
STEP5清潔屁屁
訓練寶寶自己擦乾凈屁股。開始時父母可以為寶寶代勞, 讓寶寶翹起屁股,方便父母給他清潔屁屁。但稍大一點時就要讓寶寶學會自己清潔小屁屁了。
如廁小貼士:讓寶寶把內褲和外褲拉上,父母可以幫助整理一下褲子。可以教他在大人的坐便器上排便,排完便後,教寶寶蓋好馬桶蓋,再放水沖,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STEP6洗手
把寶寶帶到水池邊,打開水龍頭,讓寶寶自己洗手,然後用擦手毛巾把手擦乾。最好以後每次如廁都要養成便後洗手的衛生習慣。
如廁小貼士:對寶寶能夠自己順利完成排便過程或有進步時都應給予恰當的表揚,這些稱贊的話語,可以讓寶寶體會如廁的舒心和快捷。否則,就會適得其反了。

⑺ 孩子在學校拉褲子應該怎麼教育

孩子在學校拉褲子的話,應該對孩子進行一個正確的指導的呀,告訴他,如果肚子不舒服的話,要及時的上廁所的

⑻ 小孩子(4歲)拉褲子了怎麼教育比較好

孩子太小,引導性教育或啟發性教育吧。
慢慢地給孩子講,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習慣。讓孩子理解拉褲子也是件不光彩的事情。

⑼ 怎麼教寶寶學拉臭臭

18個月以下的寶寶幾乎不可能學會使用便盆。父母應該知道,隨著寶寶膀胱能夠容納的尿液增多,以及大便次數的減少,寶寶對排便的控制能力會逐漸增強。寶寶控制大小便的次序大致上是這樣的:夜間控制大便,白天控制小便一一最後是夜間控制小便。

一般來說,女孩學會控制大小便要比男孩早,但也有例外。多數孩子是在2~3歲之間學會控制大小便的。你究竟該在什麼時候開始訓練寶寶使用便盆?

要視實際情況而定,不要盲目。訓練前的准備工作一一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增強排便意識,克服畏懼心理。

應該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比如,把孩子身體的各部分,包括人體的排泄部位教給孩子,並告訴他它們各自的名稱和功能,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大小便是從哪裡排出來的。

讓寶寶看你(最好是同性的父親或母親)是怎樣大小便的,你可以做得盡量自然一些;隨後,讓孩子學會用語言或手勢告訴父母他們要大小便(說話晚的孩子可多用手勢)。

同時,教給孩子比較多的表達方式和詞彙:上廁所、大便、小便、解手、拉屎、尿尿等等。許多寶寶不到1歲時,就能發出他要排便的信號了。此時,你應盡量早些發現寶寶正在排泄的跡象。比如他忽然安靜下來,或者小臉憋得通紅等等。

這時,你應及時把這件事說給孩子聽,例如「小明就要拉屎了」「小芳就要尿尿了」「好,讓媽媽來幫你換一塊尿布」。

⑽ 小孩子要怎麼教她拉屎不要拉在褲子里呀拉完了很高興

我教你啊, 你可以適當的 誘因孩子蹲下, 然後一直誇他 你好厲害 你好乖,真乖,等等諸如此類的話語 現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要聰明的多,更喜歡有人誇他 如果蹲下大小便,之後 誇完在給一塊糖。 時間長了 孩子為了那一塊糖 他也會主動的蹲下,或者告訴你. 孩子么,多誇誇,多誘導,對孩子本身成長也是有好處的。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4049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5113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3731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4200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3419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3420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4357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3993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3309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3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