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內衣百科 » 內衣觀後感怎麼寫

內衣觀後感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2-09-21 04:03:21

A. 網友互送內衣,見面後在一起了,原因竟然是這樣的觀後感

覺得只有喜歡的人才會互送內衣,兩個人互送內衣說明是彼此喜歡對方,內衣屬於貼身衣物,是不可以亂送的

B. 購物狂 觀後感

影片伴隨輕快的圓舞曲音樂開始,這是一個現代都市喜劇電影。

我的觀賞:【曾經以為喜劇都是淺薄的只是逗人一笑罷了,直到接觸卓別林、周星馳等人的電影才明白喜劇只是一種電影的表現形式或者說是藝術的表現形式,它可以同那些劇情片、歷史片、戰爭片等一樣有意義,給人某種程度上的啟示。】

1980年某商場二樓女裝部的范思哲、古琪、聖羅蘭、阿瑪尼、迪奧等名牌專櫃之間發現一個三個月大的棄嬰。這個棄嬰叫方芳芳(張柏芝)。2006年,芳齡24歲的方芳芳帶領小朋友們到商場買漢堡包,自己卻因看見一個80年的LV限量版的包包而拚命搶購,大量買下各80年代名牌限量包,陷入瘋狂購物的狀態,沉醉於購物的樂趣,忘了自己的工作職責,等她發現自己忘了照顧小朋友們而著急時當場被解僱,僱主建議她去看精神科醫生。

我的觀賞:【購物狂們無法控制自己的瘋狂購物行為,他們重視購物過程遠遠超過購物結果。方芳芳一看見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想要買,尤其是自己出生那年(80年)之後的名牌限量包,非買不可。她在看見自己喜歡的東西之後就會融入一種興奮狀態而忽視周圍其他事物,她不由自主地忘卻一切只為滿足當時購物的慾望。

購物狂主要是一些精神孤獨、身心受損或是妄自菲薄的人企圖依靠瘋狂采購來填補心靈的空虛。而現代的信用卡結算方式更助長了病情的發展,因為患者已不能及時發現錢包早已掏光。在中國購物狂多為女性,瘋狂購物與大多數女性感情脆弱、富於幻想、喜愛浪漫的特點有關,更何況一些商品對於展示女性的魅力具有象徵意義。另外,設置在購物大廳中的廣告及播放的畫面音響造成強烈的感官沖擊,女性往往經不住這些誘惑。一些錯誤的誘導,如「購物是享受」、「購物有益健康」,甚至把購物說成能夠治療心理疾病,在女性潛意識里更容易接受這種說法。最主要的問題是現代女性缺乏健康的壓力宣洩渠道。女性由於參與體育活動、抽煙及喝酒的行為很少,心理補償與發泄的渠道較窄,購物往往就成了她們平衡情緒、舒緩壓力與宣洩情緒的最佳方式。

方芳芳也許就是因為內心的孤獨才成為購物狂的,因為購物時給她帶來的快樂能夠忘卻心靈的痛苦,實際成為購物狂是用一種痛苦來代替另一種更大的痛苦,也是一種自我防禦。】

茶餐廳內李簡仁(劉青雲)正在為吃什麼午餐而發愁:咖喱角上火,燒春雞麻煩,迷你干炒牛河太油膩,三明治又吃不飽......排在他後面的方芳芳幫助他做出了選擇。兩人買到午餐後巧合坐到一起,方芳芳把大部分剛才搶購的衣服帽子圍巾穿在身上開始剪上面的標牌,連剪刀上都掛著個小牌子(現買的)。方芳芳告訴李簡仁自己是一個購物狂,下午三點約了精神科醫生,因為來早了逛著逛著又傻乎乎地買了一大堆東西,因為怕拿著這么多東西會嚇著醫生,所以盡量把東西穿在身上。方芳芳上樓後發現診所剛好招護士,自己又是護士專業畢業,於是決定又看醫生又應征。她沒想到剛才樓下遇到的患有選擇恐懼症的李簡仁竟是自己的心理醫生。方芳芳為看時裝雜志而學會法文、日文和義大利文,她以前做過半年護士但因那家診所在一個大商場里,還沒發薪水就用光了所有的錢,目前三個月沒有工作,刷爆了20多張卡還欠下了很多私人貸款。因為談話中交替涉及應征和看病的事情,所以二人不停地換位置,應征問題坐辦公桌前、看病問題坐沙發。這時簡仁的護士周佳生(邵美琪)早產,方芳芳和李簡仁來不及送她到醫院,只好在商場里生孩子。方芳芳找來很多雨傘圍住周佳生,並協助李簡仁順利將孩子接生出來,有愛心又細心又會買東西的方芳芳成為了李簡仁的護士,並經常幫助李簡仁做出選擇,二人的合作很愉快。

我的觀賞:【李簡仁既是心理醫生也是有心理問題的人,可見並不是心理醫生都沒問題,實際上所有人都是或多或少有些問題的,不存在100%完美的人。李簡仁患有選擇恐懼症,連午餐吃什麼都無法選擇。選擇恐懼症屬於強迫思維,明明沒有必要卻無法控制地反復思考如何選擇。這種人做事非常小心謹慎,自我保護意識很強。選擇恐懼症也是一種強迫症。有強迫症的人一般幼年受到的教育很嚴厲,導致做事容易緊張,在選擇時考慮的太多,生怕出錯,畏首畏尾。選擇恐懼症也稱作選擇困難症,患上這種病的人面對選擇時會異常艱難,無法正常做出自己滿意的選擇,導致對於選擇產生某程度上的恐懼。產生的原因大體有三種:1、不能確定自己內心最重要的需求,無法獲得心理平衡;2、害怕承擔自己抉擇的後果;3、對自我不滿,將對自己不滿「投射」出來變相反映,逃避自己。

在做心理治療的過程中來訪者要盡量坐得放鬆舒適一些,很多咨詢室都有沙發給來訪者坐。咨詢室的物品擺放位置都是有講究的。在換位過程中方芳芳一直拿著自己的一大堆購物袋調來調去,看來那些物品對她很重要,即使知道放在診室里不會丟她還是要把它們隨時放在身邊才安心。方芳芳是個孤兒,從小缺乏父母親的愛,她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

在一次電視台對李簡仁的采訪中,簡仁介紹道:「購物狂的英文名是shopacholic,屬於impulsive disorders,沖動性控制失調行為。」方芳芳作為購物狂患者接受采訪時說道:「從小到大,看到好東西就想買,不買就手癢,好象被螞蟻咬一樣,不舒服。不買二三十袋就不肯罷休。」並展示了她的收藏品。她的整個家裡都堆滿了各種買回來的物品,在家連走路都困難。她喜歡按牌子分批,一看見就會很高興。「購物狂患者多數都是因為腦血清素過低導致失去控制能力,治療時要用葯來提高腦血清素,增強控制力;並建議找一份兼職增加收入,負債少了壓力就會小一些,對病也有幫助;另外建議找一些免費的活動代替購物等。」方芳芳找了一份賣服裝的兼職工作,幫顧客挑選好了衣服卻不由自主地把顧客晾在試衣間門口,自己在裡面試穿起來。結果當然是又被解僱。在被解僱時她還要問老闆有沒有員工優惠,臨走又買回一大堆衣物。她每個星期都會去她長大的孤兒院,並帶很多玩具回去。玩具多到小朋友們都不要了,連那裡的修女都在求上帝拯救方芳芳,讓她免受購物的誘惑,遠離信用卡的魔掌。「都市下人人都有壓力,壓力下有點不正常也很正常,一旦發現自己花得多了、買得瘋了,就要看醫生了。」

我的觀賞:【方芳芳其實是很有愛心的,她每個星期都要回自己長大的孤兒院,並帶很多玩具給小朋友。也許她自己的童年沒有那麼多玩具,所以才會把自己的渴望看做別人的渴望。就像我們的父母經歷了物質極其貧乏的困難時期,所以在物質上盡其所能提供一切,實際上也是一種對他們自己的心理補償。

在壓力日益增大的社會中,人們因壓力而出現一些問題也是正常的。一旦發現自己有問題就要盡快咨詢醫生,以盡早改善自己的狀況。國內很多人都迴避看心理醫生,生怕別人認為自己有心理問題,怕被人嘲笑。實際上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有心理問題,沒有問題的人是不存在的。能夠主動找心理醫生的人比那些迴避自己問題的人勇敢,至少他們有勇氣面對自己的問題。也許一些人不來主動看心理醫生是因為他們還能承受那種痛苦,一旦感到無法承受他也會來看的。有時候人要被逼急了才會做出以前做不到的舉動。

實際上很多心理醫生經歷的痛苦比常人還多,正因為他們曾經體驗過所以才會對來訪者很好地共情,能夠設身處地地體會到對方內心的痛苦,並且把戰勝心理困境的經驗和來訪者分享,幫助他們更好地自助。】

方芳芳在買蛋撻的路上看中一個櫃子,卻遇到人爭我爭的何窮富(陳小春)。何窮富把櫃子爭到手以後又十分後悔買下櫃子。他明明不是買蛋撻也不是買櫃子,但是看見人買他就要買,買了又後悔。方芳芳建議何窮富去看心理醫生,但何窮富嫌貴不肯去,於是方芳芳將自己知道的治療購物狂的方法教給何窮富選擇恐懼症:「當你想買一件東西,就想想有沒有需要、買了之後放在哪裡,當你真的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候就找個鑼在耳邊敲一下。」這種方法對窮富很有用。

李簡仁和方芳芳一起看電影,在電影院門口會面時二人都發現自己病情更嚴重:方芳芳在來電影院的路上買了一堆東西,而李簡仁無法選擇在哪裡看電影:A院怕冷氣涼,B院怕著火踩死人,C院怕天花板倒塌。簡仁決定用暴露療法來治療,即選擇一樣怕得最無聊的場景去面對,面對完就會知道怕得最無聊。方芳芳說天花板倒塌最無聊,兩人一起到C院看鬼片。簡仁說怕得想叫,芳芳也是,他們大叫之後發現會好一點,於是緊緊地握著對方的手繼續大叫。

我的觀賞:【暴露療法是指讓病人暴露在各種不同的刺激性情境之中,使之逐漸耐受並能適應的一類治療方法,是治療恐怖症和強迫症等神經症最常用的行為療法。其治療方式是使用與應激有關的誘發刺激,通過有步驟地反復暴露取得適應來消除病人的應激反應。簡單地說就是你怕什麼就把你放到最害怕的場景中,直到你逐漸適應,以後就不會那麼害怕了。簡仁和芳芳看恐怖片時都嚇得想叫,叫出來就感覺好多了。適當的發泄是有益於身心的,如果找不到發泄情緒的方式也許會出更大的問題。】

方芳芳有很多東西買了很久沒拆過,拆了很久沒用過,用過又不會再用。她在教何窮富時說可以把這些東西拿出來賣,賣了的錢拿來付信用卡賬。何窮富用方芳芳的方法來做地產生意,結果成功完成公司私有化。窮富的省錢老爸認為方芳芳很旺他們家,叫窮富去追她。窮富說芳芳沒人和他爭,有些猶豫。正當方芳芳為一大堆賬單發愁之際,突然發現何窮富和李簡仁分別名列香港年輕富豪榜38、39位,又同時接到二人打來電話說一起吃飯見長輩,方芳芳恍惚中同時答應二人。在為晚上的約會挑選衣物時芳芳遇到殿堂級購物狂陸醫生。陸醫生看見方芳芳手裡拿著兩雙漂亮的鞋,說請方芳芳挑一雙,自己要另一雙。方芳芳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陸醫生說自己是心理醫生叫芳芳畫一幅房樹人的圖給她看。芳芳畫了一大一小的房子,一大一小的人,一大一小的樹,且房、樹、人在紙上各佔1/3。陸醫生看了圖之後說芳芳比較喜歡藍色那雙,伸手去拿卻被芳芳使勁拉回;陸醫生去拿咖啡色那雙,芳芳也死命拉住。陸醫生說兩雙都喜歡就都買吧,芳芳說其實都要買只是不知道今晚約會穿哪雙好。陸醫生說穿藍色的吧,因為那隻手拉得更有力。

我的觀賞:【房樹人測驗是心理學上的一種投射測驗,用來研究一個人的潛意識,從畫中的房子、人物、窗戶等安排可以看出當事人潛在的心理沖突以及自己也沒有感覺到的情緒。類似的投射測驗還有羅夏墨跡測驗,通過一張形象不完整的圖,讓當事人描述自己的想像來分析出其內心的潛意識,以及沙盤游戲,其方法和房樹人測驗差不多,主要元素也包括房子、人物、動物等。一般人喜歡這類游戲是覺得它好玩,可以探索內心世界,發現自己也不了解的另一面。但如果要體現測驗的科學性,幫助當事人正確解讀自己潛意識的話,則測驗的解釋人必須受過專業的培訓,可以通過標准圖像的對比,來了解一張圖大概反饋出來的情緒信息,例如人物之間的距離、窗戶的關合反映內心的安全感、家庭內部人際關系等。我沒有接觸過房樹人測驗,但我想芳芳之所以房樹人都畫一大一小說明她內心十分渴望愛,自己是那個小的,而大的那個就是母親,那個可以保護她關愛她的人。

很多時候非言語信息比言語信息更能體現人的內心活動。人都會說謊話,但很難掩飾身體語言。人的言行舉止穿著打扮都能多少看出一些他的性格特徵或當時的情緒。陸醫生說方芳芳更喜歡藍色那雙鞋是因為那隻手拉得更緊,這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覺得她拉藍色鞋更有力是因為她是左手拿的,她是左撇子當然左手更有力。一個動作背後的原因不止一個,要根據實際狀況來看。其實芳芳恐怕連她自己的潛意識都不知道自己更喜歡哪雙,看到後面你就知道她最後選擇的是咖啡色。】

C. 2010維多利亞的秘密時尚內衣秀觀後感

03,05,06年最經典,多看看會覺得是現在沒法比的

D. 網友互送內衣,見面後在一起了,原因 竟然是這樣…讀後感

摘要 讀後感

E. 網友互送內衣,見面後在一起了,原因 竟然是這樣…讀後感

見面後在一起原因竟然是這樣,我覺得這堵後的感覺就是按照我們心裡所想的去說一說就可以了。

F. 電影《救我》的觀後感 老師作業,,2000字 謝謝 30分

今天和淥兒去看了《救我》 ,沒看前其吸引我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宋佳黑色蕾絲內衣激 情演繹 ,而是其所稱的不涉及鬼魂的懸疑 .電影看了 3/5 時我已經估摸到了真相,那時 已經開始覺得這電影沒什麼評頭. 因為幾乎所有的矛盾沖突都是宋佳所飾之角色的幻覺. 既 然是幻覺, 也就等於說在看這電影時觀眾所有的自行推理都是毫無價值和意義的. 看懸疑劇, 自然打定了主意是要讓導演和編劇好好的擺一道的,可眼下這擺一道 ,實在讓人感覺不 那麼服氣.而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淥兒忽然問起.她是見過臆症(但願我沒打錯字...)病人 的, 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她也提過一點從醫生角度出發的看法. 我就也說說我的一點與電影本 身沒多大關聯的想法,這些想法私人覺得都能引申到很多問題,我語言組織能力有限,姑且 說一半不說一半,提一些題點.看官們自己推敲罷. 關於電視, 電影里的蒙太奇, 最常見的便是在動物片里. 一組鏡頭拍攝正在奔跑的羚羊, 另一組鏡頭拍攝正在奔跑的獅子.本來這兩組鏡頭毫無關系,但當這兩組鏡頭合並的時候, 觀眾自然而然的會聯想到是飢餓的獅子在捕捉羚羊. 《救我》在述說真相的時候,借的 是最後指導老師給眾人做學術報告時的一些鏡頭閃回, 這其實就是一種蒙太奇. 我們在看電 影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會覺得他所說的那些就是真相 ,之前發生的那些事情全都是女主人 公的想像 ,但那位導師所說的真相是無法考證的.他完全可以和女主人公發生了關 系,而最後推脫到是她自己的幻想 .同理,或許除了她的男朋友沒有死,其他矛盾沖突 都是真相而不是幻想 ,導師只是借著權威之名在自圓其說,推脫自己的責任. 畢竟,絕大部分人都不會相信一個瘋子說的話,而瘋子也真會因為真理掌握在多 數人手中的慣性思維而覺得那些真相只是自己的幻想 . 電影里, 當那位導師在向聽眾解釋他與某外國教授商量後採取的治療手段時, 淥兒和我 說他們的方法是違法的.我並非主修法律,對心理咨詢和治療行業幾乎一無所知,就不好評 論了. 不過出電影院後我向淥兒撒嬌, 說她可能是我的 幻想產物 時順便向她咨詢了一下. 她說在心理疾病上, 一個人對自己病情的認知能力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那個人病情的嚴重 程度和可治療程度. 用很俗很俗的話說, 要是大家都認為一個人有病而那個人偏偏怎麼都不 認為自己是有病的時候,他的病情就相當嚴重甚至無法治療了.這個判斷標准,我總是覺得 很別扭. 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每一個人對周遭的認知,其實很大部分都是根據著這個社會的公 共認知 (詞窮...大家該明白我意思吧...) ,如果公共認知出現了偏差,或者說一個正
常人所處的那個環境忽然出現了認知偏差(比方說一群人合夥要忽悠他或者算計他) ,那 這個正常人最後會怎樣?(我是以新聞輿論為線索思考,引申到的不僅僅是心理問題, 是意識形態問題. ) 我忘了去咨詢淥兒關於臆症是怎樣形成的, 不過電影里的女主人公發病似乎是因為她對 自己期望過高,或者說是慾望過強.於是當淥兒同情女主人公的時候我完全沒有感覺.甚至 看見女主人公和同學競爭去美國給某高校教授做助手時有點想笑.好罷,我是站著說話 不腰疼.不過電影的最後,到底女主人公覺悟了她到底想要過怎樣的生活.關於搞清楚自 己到底想要什麼的話題經常被拿出來說,但不管是輕描淡寫還是濃筆重墨,能真正有所悟 的人其實少得可憐.甚至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卻因為某種奇怪的心理,不是 走捷徑, 也不是走大道, 而是故意繞上很多無謂的彎路去尋覓. 尋覓又不代表著最終會獲得, 他們似乎享受的不是獲得的過程, 而是從失敗而來的快感, 那種快感的表達方式多數都是向 自己身邊的人哀怨.簡單的說,他們把追逐當作游戲,而玩游戲享受的就是被游戲玩.主觀
的說,我有點厭這些人,因為他們的苦是自找的,或者來源於自己的幻想 .提到這 個,我也就是抱怨一下.畢竟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活得很清楚,但其實很多很多人都不清 楚自己有多迷糊.我也不清楚自己有多迷糊. 某次吃飯的時候我和淥兒討論過,我提的觀點是心理咨詢師的工作是非常輕松的 . 因為聽她說了些病例和針對那些病例的葯物治療後, 我察覺到那些葯物其實根本沒有治癒作 用,都是帶著大小不等的副作用在緩解病徵.既然不存在治癒病人的前提,那麼心理醫 生自然不會有什麼壓力.淥兒說,她著實覺得心理醫生是相當有欺騙性的一個行業.用很誇 張很誇張的話說(或許一點都不誇張) ,善良的人實在很難做心理醫生這一行當,畢竟明知 一個病人難以治癒, 又得面帶微笑的 忽悠他, 不是什麼人都能長期做得到的.做到的人, 要不極善,要不不善.而根據淥兒所說,心理咨詢師有時候像只是在幫助病人整理邏輯,告 訴他們可以這樣可以那樣,但並不能主觀(或者客觀)的告訴病人他們應該怎樣,這無異又 是一種悲哀.還有一種悲哀是,其實心理方面的疾病是否能治癒(似乎)完全取決於病人自 己而不是醫生有多高明.然而很明顯,我們對醫生都是盲目崇拜的,一旦發現醫生不是神, 那麼他們便是最醜陋的惡魔. 這就不僅僅是心理疾病病人與心理醫生的問題, 而是全部病人 和全部醫生的問題了.

G. 讀後感400字急急急急急!!

格林童話:作者:(德)格林兄弟。類型:童話。本文作者:願咸與恆。
記憶中幾乎很難找到流傳那麼廣的一本文學著作了,同樣它幾乎也是我們接觸到的文學故事了吧。可能你沒有看過書籍,但是你肯定看過改編的動畫片。
其實格林童話並不是格林兄弟原創的作品,而是德國民間流傳下來的古老故事。所以它更符合人民大眾的期望,結局一般是「公主和王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之類的。
其實它會讓人看得很過癮,因為裡面惡人總是死得很慘,受到無盡欺凌的好人最終得到了好報。比如說《灰姑娘》的故事也幾乎成為了我們的一種典故了。
其他像《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睡美人》等等也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也許你覺得它不夠真實,但是有一點它說的很對:幸福是要歷經波折坎坷甚至苦難的,不管發生什麼,都要堅持下去。
因為有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所以我們一直相信格林童話。因為裡面有真善美,它一直經久不息地被搬上各種舞台。

H. 這件事與我無關一則寓言故事的觀後感

這個故事真的很沉悶,沒有跌宕起伏一切都像是我們生活中隨時會碰見的一段假期。當我看完之後,完全不懂片子到底想講一個什麼故事,就是一部長達兩個小時的流水賬嗎?只是在說一個中年危機的婦女忽然傾慕了一個小年輕嗎?然後被小年輕直白的拒絕了並不委婉的約炮?其實故事的暗涌遠比表面的故事精彩得多。

安娜中年危機,與丈夫因為長期無子自己又已經陷入圍絕經期而感到絕望和慌張。她像是與朋友一家一起度假,實際上是關於逃避自己正在老的現實的一場逃亡。年輕時候的anna很可能也風光過,美麗過。在大嬸風華正茂的年紀,也許擺平Oakely這樣的男孩子也只是回眸一笑的功夫。就像是亦舒筆下的《阿修羅》帶有著年輕固有的殺傷力。然而歲月並不會永遠眷顧一張容顏,安娜早已是個圍絕經期的女人,而歐克利卻是粉雕玉砌的絕美少年。安娜想要討好歐克利,除了因為他身體里散發的青春魅力外,更因為她迫不及待的想要證明自己並沒有年老色衰。於是在這樣一個夏天,她丟掉了矜持和年輕人丟泥巴,抽煙,裸泳,穿鮮艷的裙子,買蕾絲薄杯內衣。如果安娜只有二十幾歲,也許這一切會顯得從容不迫游刃有餘。但放在五十歲的安娜身上,只換到歐克利玩伴泳池中那一句「她真是故作風情不是嗎」。聽到這句話的一瞬間,我感到脊背都涼了。

雖然我並沒有五十歲,雖然大多數混的也就十幾歲到二十幾歲,但是你們有沒有試過想要努力討好一個人的經歷?也許是上中學的時候幫他寫完一本筆記,幫他翻到老師提問的部分。也許是上大學時為了討男女朋友開心而刻意為不好笑的笑話發笑。但最後卻落得一句「你笑點怎麼這么低」。那是因為強求總顯得笨拙。那個拚命想要融入的小團體其實你深深地明白並不屬於你你也不屬於他們。但是你又是那麼想表現得合群一些,因為你在意。這就是最讓人惶恐的東西,最在意的東西在觸手可及卻咫尺天涯的另一個世界裡,你看得見卻永遠夠不著,並且因為笨拙的言行讓對方生厭。這多像當初少不經事的我們啊。但最可悲的是,安娜不是少不經事,她只是太無助了。

因此我們看見年逾半百的安娜和男孩子們裸泳,卻沒呆幾分鍾就冷得不行回到房間又在鏡子前反復打量自己的落體。
因此我們看見皮膚曬得發黑的安娜還是穿上了與她格格不入的紅裙子戴著誇張的耳環與姐妹們逛街心不在焉只想和歐克利待在一起。
因此我們看見身材早已走形的安娜偷偷內衣店挑選性感內衣想要用身體征服歐克利。
因此我們看見就連吃個早餐也不住回頭期待歐克利的出現。
因此我們看見安娜心裡深深的彷徨和無助。

再回頭說說歐克利。雖然這是一部文藝片,但他依然算是個大反派。和讓抖森紅起來的洛基一樣,歐克利也是個有DAD ISUE的孩子。表面上成熟陽光自信是個孩子王,其實骨子裡自卑幼稚是個缺愛的叛逆青年。我們看見歐克利領導者一群孩子每天好似沒心沒肺的跑來跑,但實際上他有意無意都在對安娜下著迷葯。

他會在玩泥巴的時候用手撫摸安娜的臉,然後自發的與安娜結盟攻擊小夥伴。會在吃早餐的時候故意坐在她身邊隨意聊幾句。會在廣場上試探性的問幾個敏感問題以勾起安娜的遐想。他對她笑,有意無意的肌膚接觸,雖未言明確的確讓人感到在他眼中她並不是普通的存在。當然她也感覺到了,終於安娜在歐克利的暗示下鼓足勇氣問他要不要一起住,但就在那一瞬間,歐克利已經得到了他真正想要的東西,於是安娜再也沒有利用價值了,順理成章地丟棄。歐克利想要什麼呢?我想是「認同」。

父親的認同,別人的認同。歐克利活在從別人的眼中找自己的怪圈中。他太在意別人怎樣看他,他太需要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有價值。所以他要做孩子王,要不斷引誘各式各樣的「安娜」,用他們的認同來尋找自身的價值。從這個角度來說,歐克利其實也是個悲劇。但幸好安娜最終找回了自己,宣洩了情感,但不幸的事我們自己仍然沒有救贖。我們一會是歐克利引誘別人認同自己,說到底就是自卑。一會是安娜,想方設法的討好對方讓自己融入,說到底也是內心的卑微。於是這100分鍾的電影就變成了短小精悍得不能再縮寫的關於我們自己內心的真實寫照。就好像抖森的《蔚藍深海》一樣,看似平淡無奇,其實波濤洶涌。看似與我無關其實讓我惶恐。

I. 薄紗的秘密招數讀後感

又開始流行薄紗啦?編輯打電話約稿,讓我心裡大為開心,因為我去年夏天就穿薄紗,那時還有很多女友說我太大膽呢。
我只想跟大家談一個經驗,那就是假如穿薄紗裝,千萬千萬要注意「內秀」。內衣內褲的品質、式樣、色澤都十分要緊,一定要保證「無痕」。
假如你在薄紗內襯件已經半舊的松垮的內衣,那就難看死了。內衣內褲千萬不能太花或反差太大,不論樣式還是色彩,否則就太過火了。現在有很薄的彈力無褲頭肉色內褲,也有很簡潔的平紋布抹胸式胸衣,是最最合適的。不論穿透視裝、網眼裝,都應選擇這類內衣裙為好。
另外,薄紗絲巾可以大派用場了,它可以折成各種上裝或裙子,很隨興又很漂亮,但這需要拿條大方巾或長巾反復在身上試驗,才會熟而生巧。那就不必去買薄紗裝了,自己有了件「七十二變」的最個性的薄紗裝,多好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4155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5216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3836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4304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3520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3525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4461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4097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3414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3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