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內衣百科 » 古人的內褲內衣什麼樣

古人的內褲內衣什麼樣

發布時間: 2022-10-21 20:48:04

A. 古代內衣長什麼樣子

古代內衣到了唐代,出現了叫做訶子的內衣,這種內衣竟然沒有帶子,可以說是顛覆性的設計。唐代女子流行穿半露胸式的裙裝,穿這種內衣可以顯示出女性苗條的身形,又不至於累贅。

宋代的時候,抹胸也叫做抹肚,平常人家常用的製作材料是土布,而富貴人家則用絲織品,並在上面綉上各色圖案,穿上這種內衣,整個胸腹都可以遮到。

古代內衣的折疊奇巧方寸

中國古代女子內衣在造型理念上,強調在內衣的方寸之間通過巧妙分割來塑形修身。在款式結構的經營中注重平面形態的不同分割與布局,在奇巧的方寸分割中體現獨到的創意理念,達古代內衣到平中出奇、平中出神、平中生韻。

中國古代女子內衣的制式既具有合乎人體裝束的自然屬性又與習俗禮儀的社會屬性相對應。它所包含的因人定製、因題定性、因俗定款等一系列制式特徵中,充分體現著中國古代女子內衣文化的深邃廣奧。

它從外形設計到具體的某一細節,均明晰地折射著當時的社會文化與表現。它在款式藝術的創造法則中既有長短寬窄的穿插,又有厚薄動靜的變化。

中國古代女子內衣的款式結構有前後覆繞式與前胸單片式兩種,分別來覆蓋胸背和覆蓋胸乳。從目前的研究來看,款式有長方形、正方形、菱形、如意形、扇形、三角形、仿動植物形態等數大類。

B. 古代女子穿內褲嗎 中國古代女的內褲竟然長這樣

在古代,女人的命運是非常悲催的,不僅體現在身份地位上,而且就連服裝也因為女子的身份地位受到了影響。
古代家庭中,一般都是男人當家做主的,如果這個男人不寵愛你的話,生活會更加的艱難,因為古代是不允許女子拋頭露面的,所以女子就沒有辦法維持生計了,只能依靠著丈夫。

我國古代女子服飾多樣化,內衣種類也十分豐富,肚兜和訶子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種類,那麼大家一定很好奇,古代女子到底穿不穿內褲呢?
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揭曉古代女子褲子里的秘密。根據史書記載,漢朝以前,女性是不穿內褲的,因為古代女子沒有穿褲子的習慣,大多都是穿著拖地長裙,所以她們根本不需要穿內褲,甚至覺得穿內褲是累贅的。

另一方面,古代男子認為,女人不穿內褲會顯得特別有魅力,總是給人以無盡的遐想。而我國古代的道德家也認為如果女子穿內褲,兩條腿成分立狀,是非常不雅觀的事情,他們認為有悖於道德倫常,所以古代女子更不敢穿內褲了。

其實,不光是在中國,當時國外的許多國家也是不穿內褲的。也正是因為不穿內褲,當時日本發生了一個駭人聽聞的故事,那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白木屋」大火事件,當時樓下是有救生網的,因為日本女子沒有穿內褲的緣故,都不敢跳下去,擔心走光,結果導致很多日本女性白白喪命,從那以後,日本人便開始研製內褲,並且養成了穿內褲的習慣。

到了漢朝的時候,漢書上曾經記載女子有穿窮褲的習慣,何為窮褲?窮褲其實就相當於現在的開襠褲,是從古代皇宮開始流行的,據說是古代皇帝為了方便臨幸妃子專門研製的一種褲子,後來,這種褲子流傳到了民間,由於沒有襠部,所以民間女子稱其為窮褲。

C. 古代女性穿內衣嗎穿的內衣是怎麼樣的款式

很多人他們都會發出這樣一種疑問,就是在古代到底有一些女性她們穿不穿內衣的這樣一個問題。就在古代的時候,女性她們也是會穿內衣的,因為內衣對於每一個女性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一件衣服。這樣不僅能夠讓她們免於羞恥,而且能夠對於一些女性來說,會讓她們感覺到自身能有一個安全的保障。這樣的一些情況我們也可以理解,畢竟對於每一個女生來說,這樣的一個事情是非常的不能夠避免的。而且在穿內衣的這件事上,每一個女性都有著自己的共通之處。那通常會有一個人有這樣的想法,就是女性在古代穿的內衣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款式呢?

這樣對於她們自己來說也是一個比較好的保障,也能夠讓她們自己在感覺到對於生活的熱愛當中,對於自己有著充分的選擇。因為對於每個女性來說,她們都希望自己能夠在這個方面有自己的追求,讓她們自己能夠安全和舒心。

D. 古代人的內褲是什麼樣子

古代男子的內褲嘛……其實從春秋戰國時代,已經有劃時代的發明:兜襠布!又叫作「褌」,也就是犢鼻褲。

材料十分簡單,一條長約六尺,闊約六寸的布,在男子胯下卷來捲去,包個結結實實,那就成啦!

不是愚某胡吹。在【當壚艷】的故事中,司馬相如開酒坊,便是以一個窮得連外面的下裳都沒有,得以犢鼻褲來示人的場面呢!司馬相如是漢武帝時代的人。

後來這種發明傳到日本,倒反是在他們那邊留到現在。據當地學者雲,兜襠布比起西式三角褲更加健康,應該大加推廣,取而代之,發揮「大和文化」雲雲。

E. 古人內衣都穿什麼和現代人相比有什麼區別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內衣,應該是商周時期的「澤」。

此名稱的由來根據漢人的說法是次衣物是貼身穿著,同時吸收身體的汗澤。所有在當時的漢代,它被人們稱呼為「汗衣」、「汗衫」

《詩經》有雲: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這是什麼操作?同穿一套內衣?放在現代那可是無法接受的啊。



兩當


再到後來的唐朝時期,由於唐朝民風開放而自信,崇尚豐腴之美,女子內衣都是無肩帶的「抹胸」樣式。

下圖就可以看出當時女子的穿衣風格。仕女身著低胸長裙,上衣是小衫和披肩,酥胸半露,就這身打扮放在今天也是很潮的呢!

F. 古人的內褲是什麼樣子的

古時內衣稱中衣,中國內衣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的史料見於漢朝。其中女性內衣在不同的時期又稱為抱腹、心衣、兩襠、抹胸、肚兜等,唐代女性 「慣束羅裙半露胸」的普遍裝束在歷史上只不過短短一瞬,從古到今,內衣都一直蘊藏著女性的隱密,是絕對不為外人所知的。古書中提及內衣外露的女子不是歡場女子,就是如同梁山孫二娘一般,古人對內衣的心態是隱諱的。
古代內衣小知識

褻衣 主腰 抹胸 肚兜

女子貼身穿的上衣,即肚兜中的上兜,因不能輕易示人的服用性質而得名。明清時期婦女的貼身之衣,「主」是指系扣的意思,通常為宮女所穿的款式,強調刺綉裝飾。是一種 「腰間小衣」,是「肚兜」的前身,始於南北朝,是唐宋時期內衣的稱謂,結構上以緊束前胸為特徵,以防風寒,用於約束和固定胸部。也稱兜肚,以正方或菱形衣片為常見,有素色與刺綉之分,左右兩角裝有繩帶,系於後背,還有有袋無袋之分。
中國古代內衣不像歷代外衣具備嚴謹的典章服制,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外衣是政治,而內衣則是情感。中國古代內衣都是情和藝的完美結合,它是女性私密空間中的悄悄話語。每個古代女子縫制自己的內衣時,都將萬千情愫傾注於上:求子綉石榴、求財綉牡丹,避邪綉猛獸、思念心上人就綉花草……在外衣上根本不敢體現的人生理想及個人慾念,但在內衣上可以充分描繪展現。
正如《雲縷心衣———中國古代內衣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一書所展示的:中國古代內衣文化的多元性、時段性較之其他服飾更自由、更智慧,亦更富於濃情。隋唐時期,依賴內衣來展示「乘間歡合」及充當驚艷式宮女的外在符號,已開始承載「……閨門失禮之事不以之異」的性開放思潮,憑借內衣的形制、色制來袒露身體,更顯唐代內衣服飾文化的開放氣度及人文精神中驚彩絕艷的異光;宋代後期的「理學」制約,並沒有使內衣文化暗淡失色,而是以「窄、瘦、長、奇」別具中原特色,為日後的「肚兜」文化奠定了根基;明朝內衣文化中「非綉衣大紅不服」、「非大紅裹衣不華」的「主腰」式內衣,更體現當時社會風尚中「導奢導淫」 的生活消費理念,成為對禁慾主義反叛的強有力符號;清末民國,更是華夏內衣一派艷陽天的繁紛時期,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情願還是不情願,既有對傳統內衣的繼承,又有對西方內衣文化的接納,「修形塑身」與「寄寓精神」的肚兜藝術提升了華夏內衣的全新內容,結構上的科學化、圖騰上的裝飾理想化、工藝上的精巧化,材質上的多樣化,使肚兜藝術與社會、身體、人生價值交映生輝。
該書將自春秋以來的中國古代內衣歷史文化及設計藝術鋪陳得流光溢彩,彰顯出完全不同於中國古代外衣嚴謹服制的一種浪漫隱秘圖像。

漢代以前,女人下體無衣,到了漢朝才穿上開襠褲。《漢書·上官皇後傳》說:「雖宮人使令皆為窮褲,多其帶。」所謂「窮褲」,便是開襠褲。穿開襠褲的目的是方便大小便,然則不穿內褲,也順理成章。如此情形,至少延續到了唐朝,日本人以唐裝製成和服,似乎女子著和服也不穿內褲。

也有人說和服是「吳服」的改造,來源江南八百童男女。女人不穿內褲,保留了古代中國人「衣」的基本特點。「日本人唯一的發明,就是男人的那塊兜襠布,至今還留在相撲力士碩大無比的臀縫里。」.

G. 古代女生的內衣是什麼樣的

1、抹胸

是一種「胸間小衣」是「肚兜」的前身,始於南北朝,是唐宋時期內衣的稱謂,結構上以緊束前胸為特徵,以防風寒,用於約束和固定乳部。

2、主腰

是明清時期婦女的貼身之衣,「主」是指系扣的意思,通常為宮女所穿的款式,強調刺綉裝飾。

3、褻衣

女子貼身穿的上衣,也就是肚兜中的上兜,它以不能輕易示人的服用性質而得名,造型如同今日的汗衫。

4、肚兜

也稱「兜肚」以正方或菱形的衣片,有素色和刺綉紋樣之分,貼身護在胸乳腹部位,有束帶套於後頸,左右兩角裝有繩帶,系於後背,還有有袋無袋之分,袋中通常裝有薑桂及麝香等葯物,用作治腹部冷痛虛寒。

中國古代女子內衣是一部寄情的文化史,它在「僅覆胸乳」的不同幾何形態分割中達到身體與社會表情、身體與人生價值的交相輝映,並通過這個表現的平台來傳遞女子不同時代與文化的價值理念,吐露內在情愫。

清代肚兜紅色的蓮花池肚兜,菱角分明,下方留出尖尖的角,據傳世寶物繪制。五福祥集紋刺綉肚兜

五福捧壽,寄寓「壽福雙全」的生命理想。祈望長壽是人類共同的心願。在寓意紋樣中,通常以仙鶴、青松、壽桃、壽山石、綬帶鳥或「壽」字為長壽表號。

戲曲故事刺綉肚兜

肚兜上端成凹形的淺半圓狀,於兩端釘帶掛頸脖上,下角或尖或圓,橫兩角各設帶扎於腰間,護住胸腹部,使胃腸不受風寒,兼有乳罩和裹肚的作用。兜面上大多有飾花,常見的有開口石榴、並蒂雙蓮、壽桃、鴛鴦戲水等表現美好情感與吉祥寓意的圖案。

中國古代女子內衣,它是女性私密空間的悄悄話,欲遮還休,一經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充滿文化寓意的圖騰紋飾、獨具東方魅力之美,在眾多古典服飾中獨樹一幟。

H. 古代人穿內褲嗎

古代人穿內褲。

古代人的內褲為褻褲,或稱底褲,指古人裡面穿的小褲,那時候可沒有現在這樣的內褲。

古代人穿的內褲,其褲腿比較長,因此不便於運動,而之所以稱之為褻褲,是因為內褲是一種在古人看來比較猥瑣和輕慢的衣服,不可輕視與他人。


(8)古人的內褲內衣什麼樣擴展閱讀:

古代衣服小知識:

古時內衣稱中衣,中國內衣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的史料見於漢朝。

其中女性內衣在不同的時期又稱抱腹、心衣、兩襠、抹胸、肚兜等,唐代女性 「慣束羅裙半露胸」的普遍裝束在歷史上只不過短短一瞬,從古到今,內衣都一直蘊藏著女性的隱秘,是絕對不為外人所知的。

古書中提及內衣外露的女子不是歡場女子,就是如同梁山孫二娘一般,古人對內衣的心態是隱諱的。

女子貼身穿的上衣,即肚兜中的上兜,因不能輕易示人的服用性質而得名。

明清時期婦女的貼身之衣,「主」是指系扣的意思,通常為宮女所穿的款式,強調刺綉裝飾。

是一種 「腰間小衣」,是「肚兜」的前身,始於南北朝,是唐宋時期內衣的稱謂,結構上以緊束前胸為特徵,以防風寒,用於約束和固定胸部。也稱兜肚,以正方或菱形衣片為常見,有素色與刺綉之分,左右兩角裝有繩帶,系於後背,還有有袋無袋之分。

中國古代內衣不像歷代外衣具備嚴謹的典章服制,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外衣是政治,而內衣則是情感。

中國古代內衣都是情和藝的完美結合,它是女性私密空間中的悄悄話語。

每個古代女子縫制自己的內衣時,都將萬千情愫傾注於上:求子綉石榴、求財綉牡丹,避邪綉猛獸、思念心上人就綉花草……在外衣上根本不敢體現的人生理想及個人慾念,但在內衣上可以充分描繪展現。

I. 古代女人穿內褲嗎,她們的內褲是什麼樣子的呢

古代的女子是沒有內褲的,現在我們的日本他們女子在穿和服的時候也是沒有內褲的,這是因為在當時的話日本他對唐朝進行學習的時候,也對他們唐朝的衣服也進行了學習,因為當時唐朝他們的衣服是這樣的,所以日本也就保留了當時唐朝的習慣,所以日本女人她在穿和服的時候是沒有內褲而言的。

所以說在古代的時候女子是沒有內褲,他們當時穿的褻褲和我們現在的內褲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當時以前穿的衣服特別的多,所以當時的人們他們穿的褻褲都是開襠的,為了方便上廁所,所以也在當時只有貼身的開襠褲,而並沒有我們現在穿的內褲。

J. 中國古時的內衣是什麼樣的

中國古代內衣,是中國女子的貼身之物,主要是一塊四角布,類似肚兜,上方下圓,有兩條帶子,一條系在脖子後面,一條系在腰間,以固定住內衣,以下為其具體樣子。

中國古代女子內衣以其「近身衣」的浪漫情懷在服飾藝術中獨樹一幟。是女性私密空間中的悄悄話,含羞而內斂、充當著美和情的抒發載體,一經揭開它神秘的面紗,那塑身修形的造型理念、大俗大雅的配色處理、無限寄寓的圖騰紋飾、獨具創造性的技藝手段,無一不吐露出女性對生活價值理念、審美情趣、情感寄託、情愛感測等訴求的心聲。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5032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6069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4692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5139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4346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4363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5328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4933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4267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