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內衣百科 » 特溫思內衣怎麼樣

特溫思內衣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3-01-23 14:27:31

⑴ 一起來看流星雨里的溫思是哪個扮演的

馬劍琴是扮演溫思的——她,以「雙生·性感·百變·流行·舞媚」的頭銜 在娛樂圈中綻放著自己的夢想;她,以一句「要用現在的付出,把未來都照亮」的概念 煥發出新時代的青春光芒…
中文名[Chinese Name]:馬劍琴 Mǎ jiàn qín
英文名[English Name]:Ashley ma
藝名[Stage name]:冰優
昵稱[Nickname]:阿Re(Are)、小優、冰優、琴琴、琴啫
生日[Birthday]:1984年3月14日
星座[Horoscope]:雙魚座
血型[Blood Type]:B 型
身高[Height]:1.63M
體重[Weight]:45KG
語言[Languages]:漢語
特長[Specialty]:跳舞,表演,唱歌,寫作書
學歷[Ecation]:新疆喀什南疆軍區文工團
嗜好[Hobby]:設計,發呆,隨心所欲
宗教信仰[Religion]:佛教
座右銘[Motto]:如果想做一件事情任何困難在你面前就永遠都是問題
什麼是美麗[What is beauty]:氣質、內涵、五官端正
家庭成員[Family]:父母和妹妹
——對自己的評價[Appraise]:堅強,執著,獨立
[最]拿手的表演項目[The most unique part of the program]:民族舞、HIP-HOP舞、拉丁舞、薩克斯
[最]想做的事[Most Eager To Do]:做自己想的、自己喜歡的事,永遠開心快樂地追逐自己的理想。
[最]欣賞自己的地方[Appreciate]:個性豪爽,講義氣,夠獨立…
[最]希望到的地方[Hope to places]:加拿大,印度,中東國家(具有神秘氣質和吸引力的)
[最]難忘的事[Most memorable event]:做軍人的時候
[最]珍惜的寶物[The most cherished treasures]:自己的軍裝
[最]開心的一刻[The happiest moment]:和所有愛自己的人在一起時
[最]佳男朋友[The best boyfriend]:菜頭類型的
[最]理想的對象[Boy|Girl-Like]:能帶我看世界的人
【阿Re-我 之「愛」】
偶像[My idol]:濱崎步、張柏芝、 Michael Jackson
食物[Food]:海鮮,新疆菜,辣的食物
水果[Fruit]:草莓,石榴
糖果[Candy]:巧克力
電影[Movies]:《魔戒三部曲》、《勇敢的心》、《沉默的羔羊》
書籍[Book]:佛教書籍,張愛玲作品,偵探推理小說
音樂[Music]:流行搖滾,Punk
歌手[Singer]:布蘭妮,艾薇兒
樂隊[Group]:槍炮玫瑰,月之海,嗆紅辣椒
男演員[Actor]:基努里維斯,張東健,吳鎮宇
女演員[Actress]:安吉麗娜茱莉,葛麗絲嘉寶,寧靜,周迅
[編輯本段]【Are's Time】
●1984年3月14日 Reborn姐妹的生日
●2006年6月23日 Reborn姐妹取得2006年「超女」杭州唱區 冠軍
●2006年9月08日 Reborn姐妹遺憾止步2006年「超女」八強
●2007年6月08日 《快樂成雙》歌曲全球首發
●2007年6月09日 《安塔利亞的瞬間》歌曲全球首發
●2007年6月20日 《快樂成雙》專輯全球首發
●2009年3月14日 Reborn組合姐姐參與電視劇《一起來看流星雨》拍攝
[編輯本段]【Are 的演藝經歷】
【o(∩_∩)o 電影作品】
2003 《密情追蹤》
2005 《 如果·愛》
【o(∩_∩)o 電視劇作品】
2001 《紅蘋果樂園》,飾演小優
2002 《七武士》
2009 《一起來看流星雨》,飾演溫思(Vincy),即慕容雲海的未婚妻。
【o(∩_∩)o 節目主持】
2002 《火龍傳奇》
2004 《亞洲小姐古朋珠寶 賞析》
【o(∩_∩)o 廣告代言】
2005 NEC 手機
2005 第二印象服飾
2006 Olay玉蘭油
2006 SPALDING(斯伯丁)籃球
【o(∩_∩)o 專輯單曲】
2006年 11月 單曲《I'll Be There》
2007年 EP《花淚》
2007年 首張專輯《快樂成雙》
2008年 12月 單曲《快樂由我》
【o(∩_∩)o 超女歌曲】
杭州賽區海選-《Lucky》
杭州賽區50進20-《我聽這種音樂的時候最愛你》
杭州賽區20進10-《姐妹們的聚會》
杭州賽區10進7-《向前沖》 《青春舞曲》
杭州賽區7進5-《可愛的早晨》 《龍族》
杭州賽區5進3-《軍中姐妹》 《熱情的沙漠》 《朋友別哭》 《那些花兒》《團圓》
總決賽10進8-《十字街頭》 《姐妹們的聚會》
總決賽8進6-《酒醉的探戈2001》 《天竺少女》
決戰之夜-《明月幾時有》
【o(∩_∩)o 其他歌曲】
2009OPPO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美麗新世界》 《北京歡迎你》
2008湖南衛視「一路上有你」文藝晚會-《刀馬旦》
2008湖南衛視八月紅歌會-《泉水叮咚響》
2007快樂男聲5進4學院小考-《今天你要嫁給我》
2006金鷹節明星演唱會-《西廂》

⑵ 為什麼海斯特不能和丁梅斯戴爾在一起

納撒尼爾?霍桑是美國19世紀傑出的浪漫主義小說家。他把嚴肅的道德問題和歷史內容與卓越的藝術表現形式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把天賦的想像力與高超的語言技巧融為一體。其代表作《紅字》最能代表其寫作的藝術風格並被譽為美國第一部象徵主義小說。
象徵主義的寫法是文學創作的一種技巧,它用一種具體的事物引起讀者的聯想。即事物、細節、人物、地點和動作被賦予超出本身的意義,從而使思想感情或抽象觀念獲得具體實在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形式。霍桑在《紅字》這部小說中給一人、一物、一花、一草都賦予了象徵寓意,其中紅字A是貫穿全書的主線,也是最典型的象徵。整個小說,以字母「A」開始,以又字母「A」結束,始終讓它在不同的地點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其豐富的象徵意義隨著作品的發展而不斷發生變化。其象徵意義具有多元性、系統性和主觀性的特點。

一、字母A的象徵意義的多元性
「A」是字母表中的第一個字母,它意味著開始。按照基督教的教義,開始即墮落,是無人能倖免的原罪。在17世紀的波士頓,兒童學習字母的書上,每一個字母都附有一首說明性的小詩,第一個字母A的下面,所附的說明性小詩是這樣寫的:「隨著亞當的墮落,我們都有了罪惡。我們從開頭就跟著亞當犯了罪。」從這一點上講,紅字A是體現原罪意識的「Apple」的禁果。但是紅字「A」在小說中,卻又是清教徒受懲罰的標志。依據當時的殖民法,通姦婦女要被判處終身佩戴綉在長袍上的字母A,以示其犯了通好罪(基督教「十誡」中的一誡)。其方式便是讓她佩帶紅色的「A」字(Altery的第一個字母)。海斯特胸前的紅字A是她背著齊靈渥斯與牧師丁梅斯代爾犯通姦罪的標志。同時紅字A還隱含有「痛苦(Agony)」和「孤獨(Alone)」的意思。試想當海斯特懷抱嬰兒,站在刑台上,接受自己深愛的人――牧師丁梅斯代爾的訊問時,其內心的痛苦可想而知。海斯特從監獄被放出來後,居住在城郊的一座小茅屋裡,小茅屋「在遠離其他住宅的半島的邊緣」,並且「偏僻得不宜於移民進行那些早已成為風俗習慣的社交活動」。生活在這樣一個地方,海斯特「與人疏遠的(Aliena-tion)」孤獨生活可想而知。「她是一個被棄者,她孤獨得彷彿住在另一個星球上。」但是在作者霍桑看來,紅字A同時還隱含有自豪(Ar―rogance)之意。事實上,紅字「A,,還是海斯特深愛著的戀人ArthurDimmesdale名字的首字母,而且,法語中愛情(Amour)一詞的首字母也是字母A。可以說,紅字A還象徵著海斯特對愛的追求,也象徵著海斯特與丁梅斯代爾之間純潔而偉大的愛情。小說中霍桑是這樣描述紅字A的:「那是精美的紅布製作的。字母A周圍是用金線鉤起來的精心設計的邊飾和充滿幻想的花紋。它如此精妙絕倫,充滿如此豐富、絢麗多彩的想像,對她所穿的服飾起到了一種畫龍點睛的效果。…『這紅字彷彿美化了它的佩戴者。」換句話說,紅字A還意味著支持海斯特堅強生活下去的情感(Affection)寄託。
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紅字A深層的象徵意義也隨之發生變化:海斯特是個堅強獨立、心地善良的人。她用自己出眾的刺綉手藝維持生計,養育女兒珍珠。她把自己「全部多餘的收入都用於救濟他人」:在城裡瘟疫流行時,她忘我地工作,每逢災難,她馬上會挺身而出,盡力盡責地去幫助別人,使這個冷漠的社會多了幾分溫暖。「沒有人能夠像她那樣樂善好施,那樣喜歡接濟貧困者。」漸漸地海斯特胸前所佩戴的紅色字母A就成了「能幹(Able)」和「天使(Angel)」的象徵。「她經常會像天使一樣出現於因為災難而愁雲密布的人家並守候在受難者臨終的痛苦時刻並為他們指引往何處邁步。」善良的人們拒絕再用原來的意思解釋字母A,海斯特用自己的美德贏得了人們的敬重和愛戴(Admirable)。此時,紅字A作為受人鄙視和唾棄的恥辱符號的含義已經盪然無存。海斯特胸前的紅字A就像修女胸前的十字架一樣,她的行為已經被人們看作是聖徒的行為(Acts of the apostles)。
海斯特的綉工巧奪天工,精妙絕倫,她精心綉制的各種寄託著激情和才氣的綉品漸漸成了人們所謂的時髦物品。紅字A在霍桑筆下和一些人眼中根本不是恥辱的標志,而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Art)。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紅字是海斯特進入其他女人不敢涉足的領域的通行證。海斯特不以「罪」為恥,反而以「罪」為榮,她把恥辱的紅字綉得光艷奪目,把「罪惡」的結晶珠兒打扮得美麗無比。字里行間我們可以看出,海斯特是一個不屈服於命運和具有叛逆精神的女性。她背著沉重的十字架,在尋求解脫和自我實現的道路上自強不息,紅字A是海斯特熾熱的、誠實的心靈所表現出的外化形式,更是她前進(Advance)的動力,也是理想的信念所在――美國夢(American Dream)。
對於不同的人來講,小說中的紅字A的含義也是不盡相同的。在珠兒看來,在自己的胸前佩戴一個用海草做成的「A,,字代表純潔無暇,這一賦有生命的紅字A意味著神聖的愛情(Amour),是天使(Angel)的再現;在齊靈渥斯看來,紅字A代表著復仇的慾望,是報復(Avenge)的化身。對牧師丁梅斯代爾來講,紅字A代表著他精神和心靈真正意義上的孤獨(Alone)和痛苦(Agony),他開始折磨自己用以表明懺悔的真誠。他用血淋淋的鞭子抽打自己,他絕食直到雙膝顫抖為止。盡管如此,他依然不能得到片刻的寧靜。他的靈魂被徹底分離,身體和心靈的嚴厲懲罰導致了他極度的虛弱。

二、字母A的象徵意義的系統性
《紅字》中的字母A的象徵貫穿小說始末,就像一根細細的紅線把整部小說有機地串聯起來,小說的情節始於紅字A,貫穿著紅字A,又終於紅字A,從而編織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小說以海斯特佩戴著綉得奇妙而絢爛的紅字抱著三個月大的女兒珠兒站在刑台上示眾開始;在第六章「珠兒」中,隨著珠兒的長大,她曾一把抓住周圍綉有金光閃閃的刺綉的紅字,非常果斷,她把採摘的一捧又一捧野花扔向海斯特胸前的紅字A;在第七章「總督門廳」中,海斯特和珠兒在貝林厄姆總督家裡一起往閃亮的護胸鎧甲里看時,由於凸鏡的奇特效應,紅字A被極度誇張地放大了,成了海斯特全身一個最為突出的特徵。在十二章「牧師夜遊」中,一顆流星從空中閃過,丁梅斯代爾牧師看到的卻是一個巨大的用暗紅色光線勾勒出來的字母A;在第十五章「海斯特和珠兒」中,珠兒採集了各種各樣的海草把自己裝扮成一條美人魚,她還用大葉藻模仿她極其熟悉的母親胸口上的裝飾為自己製作了一個綠色的字母A;在第十九章「溪邊的小孩」中,海斯特和牧師談心時摘下了佩戴於胸前的紅字A,珠兒不願跨過溪水去接近他們;在第二十三章「紅字的暴露」中,牧師向眾人顯露了自己胸口上的紅字A烙印;小說最後霍桑用海斯特和丁梅斯代爾牧師合用的墓碑題銘「漆黑的土地,鮮紅的A字」結束了全文。讀完整部小說,我們會發現鮮紅的的A字已經深深刻進了讀者腦海中。

三、字母A的象徵意義的主觀性
通常,傳統的象徵有按照一定的修辭規定:象徵關系的二者必須相似,又極不相似;兩者的關系固然帶有主觀的感情色彩,又必須反映客觀事物之間固有的聯系。但是在小說《紅字》中,霍桑卻打破了該修辭規定,他象徵手法的運用是建立在個人的直覺和內心幻覺上的,把象徵完全當成了主觀性的東西。海斯特胸前所佩戴的紅字A和天上的流星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東西,但是在第十二章「牧師夜遊」中,當流星劃過夜空時,牧師雙手緊緊地按著自己的胸口,仰望天頂,竟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字母――A――用暗紅色的光線勾勒出來。當然這種情況的要歸結於牧師自己的眼睛和心靈上的疾病。而另一方面,當地的教堂司事卻認為那顆流星預兆了因為他們的好總督溫思羅普的去世,天上所出現的標記:空中巨大的紅色字母A象徵著「天使(Angel)。」
紅字「A」豐富的象徵意義和象徵手法的獨特性使得小說《紅字》成為了美國第一部贏得世界聲譽的藝術品(Art)。通過霍桑的創作,一個象徵恥辱的A字變成了德行的標志。紅字A不但象徵著海斯特和牧師升華的愛情,還象徵著人類的理想。這對現代派文學象徵主義有很大的啟迪。

參考文獻:
[1]仇俐萍,論《紅字》中的象徵手法及其意義[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00,(6):106―108。
[2]金曉琳,《紅字》中象徵手法的運用特色[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5):249―251。
[3]納撒尼爾?霍桑著,姚乃強譯,紅字[H],譯林出版社,1990,
[4]常耀信,美國文學簡史[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9,
[5]納撒尼爾?霍桑著,吳笛譯,紅字[M],遠方出版社,1998。

⑶ winthrop有沒有成功建立"the city upon a hill"為什麼

我覺得你說的是John Winthrop他的the city upon a hill 很有名
「我們將成為山顛之城,全世界人民的眼光都在注視著我們;因此,如果我們在實現這一事業的過程中辜負了我們的上帝,致使上帝不再像今天這樣幫助我們,那麼,我們終將只給人們留下一個故事並成為全世界的笑柄。」
——約翰·溫思羅普(John Winthrop )
但Puritan 's delimma找不到,我就把他的網路給你吧,不過提到他的文章大部分都說
the city upon a hill是指美國早期的殖民地馬薩諸塞灣殖民地,或者是美國,所以可以說成功建立了
約翰·溫思羅普(John Winthrop 1588--1649),英屬北美時期馬薩諸塞灣殖民地的重要人物,1588年1月22日生於英國薩福克郡愛德華斯頓的格羅頓庄園。1630年春,溫思羅普率領大批英國人離開英國移居建立於1628年的馬薩諸塞灣殖民地,此舉成為該殖民地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在離開英國之前,溫思羅普是英格蘭薩福克郡格羅頓庄園的庄園主,他還曾擔任過王室監護法院的律師(Attorney of the Court of Wards and Liveries)以及管理地方事務的治安法官(Justice of the Peace)。從1630年組織移民北美到1649年去世,在長達19年的時間里,溫思羅普一直活躍在英屬北美殖民地的政治舞台上,曾先後12次擔任馬薩諸塞灣殖民地總督、3次擔任副總督、4次擔任殖民地參事會的參事。1643年,新英格蘭聯盟成立時,溫思羅普是該聯盟的首任主席。
弗朗西斯·J·布萊默在其所著《溫思羅普:被遺忘的美國奠基之父》一書中指出,溫思羅普在締造新英格蘭的活動中所作出的貢獻無人能與之比肩,其在政治上的敏銳性和不屈不撓的領導作風是早期馬薩諸塞灣殖民地能夠成功的主要原因。馬薩諸塞灣殖民地建立的頭三年,飢餓、疾病、氣候等因素幾乎將新生殖民地扼殺在搖籃中,大批移民迴流英國或者移居其他地方,為馬薩諸塞灣殖民地提供經濟贊助的英國人也對殖民地的未來喪失了信心。溫思羅普領導殖民地度過了馬薩諸塞灣殖民地艱難的初創時期,使這一在荒野中建立的殖民地擺脫了夭折的命運。除了建立初期所遇到的自然災難之外,馬薩諸塞灣殖民地內部還出現了各種矛盾和沖突,諸如殖民地自由民代表和政府官員權力問題之爭、沃特敦抗議納稅事件、欣厄姆事件、「豬案」與官員的否決權問題和羅傑·威廉斯事件、安妮·哈欽森事件、羅伯特·蔡爾德事件等,殖民地外部發生的威脅到殖民地生存的費迪南多·戈傑斯和塞繆爾·戈頓在英國控告馬薩諸塞灣殖民地的事件、與皮闊特印第安人的戰爭以及1640年的經濟蕭條,溫思羅普以其政治策略和堅強的意志使馬薩諸塞灣殖民地擺脫了危機。從馬薩諸塞灣殖民地初創時期,溫思羅普就十分注重維護殖民地特許狀賦予殖民地的各項自治權利,同英國教會和國王控制殖民地的各種企圖進行抗爭,他堅定維護馬薩諸塞灣殖民地的政治獨立。溫思羅普在馬薩諸塞灣殖民地的制度建設中同樣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政治思想理念在馬薩諸塞灣殖民地政治體制的形成中發揮了很大作用。正是溫思羅普等人在馬薩諸塞灣殖民地前期建設中的努力,才使得馬薩諸塞灣殖民地逐步走向穩定和繁榮。溫思羅普的開拓工作為馬薩諸塞灣殖民地前20年的穩定以及其後近半個世紀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應當指出,溫思羅普在美國歷史發展進程中所作出的貢獻與其在美國史學中所應擁有的地位並不是相稱的。無論在其故鄉英國,還是在其曾為之努力奮斗的美國,他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始終處於被人遺忘的境地,其業績竟然長期鮮為人知。直到20世紀末,其英國故鄉格羅頓人才對他及其家族的故事有所了解,他家族生活過的宅邸和庄園才被當地政府辟為歷史遺跡加以保護。在美國,溫思羅普的政績也長期埋沒在歷史陳跡之中,並不廣為人知。鑒於此,一些英美學者早就呼籲應當重視對他的研究。上溯至19世紀時,美國著名歷史學家約翰·菲斯克就曾指出,從未有過一本詳細捕寫溫思羅普生平和業績的著作,如果有這樣一本著作,人們就會認識到他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當代美國學者埃德蒙·S·摩根1997年在《紐約書評》發表文章也稱溫思羅普為「美利堅第一偉人」。專門研究新英格蘭史的美國學者弗朗西斯·J·布萊默在2003年發表論著,稱他為「被遺忘的美國奠基之父」。溫思羅普作為美國早期歷史人物,其在美國的聞名程度遠不及與他同時代的羅傑·威廉斯、安妮·哈欽森和約翰·史密斯。我國學術界對美國英屬北美殖民地時期歷史的研究本來就比較薄弱,對溫思羅普這一英屬北美殖民地早期重要人物的研究更是處於待開發的狀態。這一狀況與美國史研究的應有要求相比,也是極不相稱的。筆者認為,研究美國史的重要領域是美國歷史人物研究,特別是美國早期歷史人物研究。作為美國英屬北美殖民地時期重要歷史人物的溫思羅普,無疑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因此,筆者在充分佔有史料的基礎上以《美利堅文明的開拓者——約翰·溫思羅普研究》為題,對約翰·溫思羅普進行綜合性研究。
(一)人生兩個階段
一、早年的溫思羅普
1588年,英國海軍在英吉利海峽擊敗了16世紀歐洲最大的軍事強國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這場英西海戰在近代歐洲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標志著歐洲重心從傳統的地中海世界轉移到廣闊的大西洋海域,從此改變了歐洲的政治和經濟、地理面貌,從而對國際關系產生了重大影響。這場海戰的勝利昭示了英國人時代的到來,從而為英國人在新大陸的殖民事業開辟了廣闊的前景。在英國人看來,戰勝天主教國家西班牙,預告了天佑新教同家英國,上帝之愛的天平從此傾向新教和英國,這一點極大地增強了英吉利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約翰·溫思羅普就生於這一年。英國向世界霸主地位邁出的第一步和溫思羅普降臨人世發生在同一年不能不說是一個有趣的歷史巧合。1588年1月22日,約翰·溫思羅普出生於英格蘭東部薩福克郡的愛德華斯頓。薩福克郡位於東盎格魯的心臟地帶,北臨諾福克,西接劍橋,南抵埃塞克斯,東濱廣袤無垠的大海,是英國著名的歷史和文化名郡。東盎格魯以酷愛自由和獨立著稱於世,以清教文化浸染最深而卓爾不群。這里曾經涌現了英國最偉大的政治家、科學家、研究神學的學者和藝術家。在馬薩諸塞灣殖民地,東盎格魯的移民最多。
二、馬薩諸塞灣時期的溫思羅普
1629年10月20日,溫思羅普被選為馬薩諸塞灣殖民公司的總裁,隨後,溫思羅普全身心投入到組織領導英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規模人口向海外遷徙的運動。1630年春天,他率領移民船隊從亞茅斯起航駛向新大陸,是年6月12日,在馬薩諸塞的塞勒姆登陸,不久在後來命名為波士頓的肖馬特半島定居下來。由於殖民公司的根本大法,即國王頒發的特許狀以及公司總部均隨移民遷往美洲新大陸,馬薩諸塞灣殖民地實際上就是一個擁有很大自治權力的自治殖民地,控制和管理殖民地的大權掌握在總督、副總督和參事們手裡。此外,馬薩諸塞灣殖民地的人口遠多於10年前在新英格蘭建立的普利茅斯殖民地,也多於後來其他新英格蘭殖民地的人口。人口眾多使馬薩諸塞灣殖民地成為新英格蘭最強大的殖民地,所以,馬薩諸塞灣殖民地總督的地位高於、權力大於同時代其他任何一個殖民地的總督。溫思羅普在新英格蘭共生活了19年,直到1649年去世,雖幾番沉浮起落,但一直是活躍在馬薩諸塞灣殖民地政治舞台上的核心人物,數次力挽狂瀾,確保了殖民地的獨立、穩定和完整。
從1646年至1649年,溫思羅普第三次連續擔任馬薩諸塞灣殖民地的總督。1649年3月26日,溫思羅普在波士頓去世,享年61歲。
溫思羅普在馬薩諸塞灣殖民地生活的19年是馬薩諸塞灣殖民地發展的關鍵時期,殖民地經歷了初立基業所遇到的3年困境、初步繁榮、1640年的經濟蕭條到政治經濟逐漸走向獨立等幾個發展階段,溫思羅普的思想和實踐活動深刻影響了這一時期馬薩諸塞灣殖民地的發展。
(二)時代背景
一、走向衰落的君主專制制度
約翰·溫思羅普一生歷經英國歷史上的兩個王朝——都鐸王朝(1485--1603)晚期和斯圖亞特王朝(1603--1688)早期。都鐸王朝和斯圖亞特王朝分別代表了英國歷史上兩個截然不同的時代。歷時118年的都鐸王朝是英國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發展的鼎盛時期,被譽為「英國正統社會發展的頂峰」、「英國歷史上的一個分水嶺」。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摧毀西班牙人的無敵艦隊、挫敗天主教徒的陰謀、開始進行的海外擴張、傳統文化影響的登峰造極;涌現了卓爾不群的文壇巨匠莎士比亞和馬洛、空想社會主義的奠基人莫爾和「英國唯物主義的真正始祖」培根及歷史人物亨利八世、伊麗莎白一世、瑪麗·斯圖亞特等,這些在歷史上產生巨大影響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無疑佐證了都鐸王朝是英國封建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如果說都鐸王朝代表了君主專制制度最輝煌、最成熟的時期,那麼,斯圖亞特王朝卻見證了英國君主專制制度走向沒落和衰亡的時代。斯圖亞特王朝經歷了持續長達20年的英國內戰和革命、英吉利共和政體的建立和君主制度的復辟。同都鐸王朝相比,斯圖亞特王朝統治的17世紀在英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猶如一顆隕落的星星而黯淡無光。早期斯圖亞特王朝統治者腐敗無能和專橫跋扈導致英國社會矛盾空前尖銳,動盪不安的時局、惡劣的經濟形勢和不利的宗教環境致使大批英國人到海外謀生。從17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數以萬計的英國人背井離鄉,前往英屬殖民地,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社會現象。約翰·溫思羅普就是在這個時期和大批清教徒離開英國,移居英屬北美洲的新英格蘭,壯大了馬薩諸塞灣殖民地。
二、惡劣的經濟形勢
從17世紀20年代開始,英國呢絨業發生嚴重的危機,呢絨業的蕭條波及面廣,危害面積大,影響到了全國經濟、地區經濟和生產者個人。都鐸時代的英格蘭呢絨業在當時英國國民經濟中具有支柱地位,呢絨業的興衰關繫到當時英國經濟的命脈。17世紀20年代初,著名法學家愛德華·科克對英國呢絨業的重要性作過形象的描述。科克認為,「如果把這個王國輸出的全部商品分作十份的話,那麼羊毛輸出就佔九份。只要羊毛出口一停頓,那就等於什麼都完了。……全部羊毛每托德(英國舊制重量單位,每托德等於28英鎊)降價12便士,就意味著英國損失10萬英鎊。」呢絨貿易的盛衰對英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很大,正因為呢絨業在英國經濟中處於特殊重要的位置,所以呢絨業的衰敗必然會對英國經濟和社會產生致命的打擊。
薩福克呢絨業的不景氣影響了全郡經濟的發展,也影響到了溫思羅普個人。受薩福克呢絨業蕭條的影響,主要依靠經營資本主義農業為生的他越來越感到僅憑土地收益難以養家和維持生計,不得不尋找新的賺錢門路。他一度長期離家在倫敦擔任監護人法庭的律師,這份職業大大緩解了他的經濟困境。但是好景不長,他最終失去這份職業。深切感到時世艱難的他在1629年寫道:「這塊土地已經厭膩了她的居民,身為萬物之靈的人在這塊土地上的身價比不上我們腳下踐踏的塵土,比不上牛馬……每個市鎮都在抱怨窮人太多負擔不起。」
三、對清教徒不利的宗教環境
在17世紀的英國,宗教是一個特別敏感的問題。1603年開始的新王朝似乎給英格蘭的清教徒帶來了改革的希望,從溫思羅普的父親亞當·溫思羅普對新君主表示出的特別關注可以反映出清教徒對詹姆斯一世所寄予的厚望。在1603年3月到7月的日記中,亞當詳細記錄下了詹姆斯六世登基的時間、地點、進人英格蘭的行程路線、起居飲食、沿途所發生的故事以及加冕為英王等事宜。旅途中,國王不慎從馬上摔下,他在日記中關切地寫道:「國王從馬上摔下,胳膊摔傷,非常危險。」亞當·溫思羅普等清教徒們以為成長於長老派掌權的蘇格蘭並自幼接受長老會教育的詹姆斯一世會幫助他們實現純潔宗教的理想,恢復清教徒的地位。於是,就在詹姆斯六世到英格蘭繼位的路上,清教徒們迫不及待地向他呈遞了一封由25個郡近千名牧師簽名的「千人請願書」。這張請願書的主要內容是要求改革英國國教的禮儀,達到純潔教會的目的。
17世紀20年代,王權和英國國教會聯手對清教徒的迫害影響到了約翰·溫思羅普的家鄉和溫思羅普家族。溫思羅普家鄉薩福克是清教運動最為活躍、受清教文化浸染最深的地方,那裡清教徒的宗教活動受到了沖擊,不少清教徒處境艱難。博克斯福德(Boxford)舉行的例行佈道長期以來一直影響和滋養著溫思羅普家族的信仰。1621年1月4日,溫思羅普的父親亞當·溫思羅普在日記中寫道:「在博克斯福德舉行的星期四佈道演講被取締。」短短的一句話道出了亞當對時局變化感到的不安和不滿。為了逃避迫害,當地著名的清教牧師威廉·埃姆斯被迫過著流亡國外的生活。「1629--1640年,有79位牧師移居新英格蘭,他們中至少有52位(25位被暫時或永久取締做牧師的資格)處於被迫害中,當國內形勢好轉後,他們中有28位返回英國。」

3家庭關系及清教背景編輯
(一)家族關系
約翰·溫思羅普的祖父亞當·溫思羅普、父親亞當·溫思羅普、母親安妮·溫思羅普和伯父威廉·溫思羅普等家族成員曾以各自獨特的人生經歷對溫思羅普產生了深刻影響。
一、祖父亞當·溫思羅普
1498年10月9日,他生於英國重要的紡織業中心薩福克郡的萊文漢姆。他少年喪父,母親改嫁。亞當·溫思羅普(Adam Winthrop)從學徒工做起,不僅在倫敦牢牢站穩了腳跟,而且成了呢絨業同業行會的領袖人物。1526年9月,亞當被接納為倫敦富勒斯公司的成員,沒過多久宣誓成了公司的自由民並獲得倫敦市民的資格。1528年,富勒斯公司同另外一家生產呢絨的公司希爾斯曼公司合並成立了一家實力更強大的公司——呢絨工人公司,這家公司迅速崛起為倫敦市實力雄厚的同業行會公司之一。1531年,亞當自己開始招收學徒;1537年,被推選為公司的董事之一;1546年,被選為公司的主要管理人;1551年,亞當坐上了這家公司的第一把交椅,成了倫敦的顯赫人物。亞當主要從事對歐貿易,對外貿易擴大了他的眼界,豐富了他的人生閱歷。16世紀的英國公眾生活和社交范圍狹小,僅局限於教堂周圍地區,最遠僅是到過附近的村鎮集市或郡政府的所在地。溫思羅普的祖父亞當已走出國門和英國以外的世界交往,不能不說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亞當除了從事對歐貿易外,還經營海上運輸業。他至少擁有一艘名叫瑪麗花的商船和另外一艘名叫約翰的商船四分之三的股份。16世紀40年代,在他所在的教區,他是排名第三的富人。
二、母親安妮·溫思羅普
約翰·溫思羅普的母親名叫安妮·布朗,其父亨利·布朗曾經擔任格羅頓教區的教區長。布朗不僅僅是一位牧師,還是一位富裕商人,在埃塞克斯和薩福克擁有大量的產業,在博科斯福德擁有一家染坊,還擁有一艘船的部分股份。布朗遺贈給女兒安妮·布朗和外孫大量的財產,溫思羅普一家在愛德華斯頓的宅邸就是布朗遺贈給女兒的。布朗除了留給子女們大量財富之外,更可貴的是使其後代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安妮顯然受過良好的教育,她的學養水平在當時是不多見的。《溫思羅普文集》第1卷收錄了她寫給丈夫亞當的一封信,正文是用英文寫成,附言是用嫻熟的法文寫成,從而證明安妮也精通法文。除了精通母語英文和法文之外,或許她還精通其他語言,這可以從有她簽名的幾本外文書籍得到旁證。留存至今的安妮與丈夫亞當的信件是她良好教育背景的見證。安妮·布朗是一個虔誠的清教徒,認真地按照清教徒的道德標准去做人做事,同時也按照這種標准要求家庭成員及其親屬。據亞當日記記載,亞當的侄子喬舒亞的妻子安妮到格羅頓做客,溫思羅普的母親因安妮穿著奢華和不去教堂做禮拜而批評她,令安妮憤然離去。這個實例可以讓人們了解到安妮·布朗對待生活的態度和作風。童年時代是一個人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母親對童年時代的溫思羅普性格和世界觀形成的影響,可以從另外一個側面加以證實。溫思羅普的父親亞當不僅是格羅頓庄園的管家,而且是律師,還曾經擔任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賬目審計員。在溫思羅普的青少年時代,亞當經常外出,家庭事務就由安妮·布朗一人打理,長期和母親相處的溫思羅普受到了母親言傳身教的直接影響,溫思羅普的宗教取向、肖像上透露出的儒雅之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母親的影子。
三、父親亞當·溫思羅普
亞當·溫思羅普生於1548年,是家中的幼子,他還有『兩位長兄威廉(William)和約翰(John)。他的第一位妻子艾麗斯·斯蒂爾滅(Alice Still)死於生產,無後嗣。他的第二位妻子安妮(Anne)為其生育四個明孩子,約翰·溫思羅普是他們夫妻唯一的兒子。亞當的兩次婚姻既為他帶來了財富又提升了他的社會地位。
在伊麗莎白時代,大學是清教運動的中心。鄉紳的子弟在大學里接受清教的熏陶,進而成為堅定的清教徒。他們又進一步影響了各自家族成員的宗教立場,這也是鄉紳中清教徒較多的一個重要原因。亞當通過在劍橋的幾年學習和生活,最終成了一個堅決信奉清教思想的清教徒。16、17世紀的劍橋大學是新思想的發源地和清教改革的主戰場,麥格達倫學院又是劍橋大學宗教改革氛圍最為濃厚的學院之一。劍橋大學這所學術殿堂培養和造就了眾多清教思想家,他們在大學講台上宣講宗教改革的思想,他們的學生將這些思想傳播到英國各地,逐漸改變著英國人的宗教信仰,這些思想家的思想也深深地影響了亞當。劍橋的生活和學習不但使亞當增長了學識,而且使他的世界觀發生了重大轉變。如果說,在此以前信奉清教是家族的影響,那麼在清教改革的搖籃——劍橋大學的數年浸染使他逐漸沉浸於清教學說,他的宗教傾向反過來又進一步影響了溫思羅普家族其他成員,兒子約翰·溫思羅普的宗教信仰與亞當的影響不無關系。
亞當世界觀的確立在很大程度上受他所接觸的師長們的影響。大學是青年人世界觀形成、樹立人生奮斗目標的重要時期,也是結識朋友的好地方。亞當在劍橋求學時認識了不少思想激進、才華橫溢的清教改革鬥士並和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些亞當未來人生的導師對亞當自己、兒子約翰·溫思羅普乃至家族的影響頗深。亞當曾在札記本中抄錄了以問答形式寫成的《基督教教義》一書,據考證,這本書是桑茲用過或是他撰寫的。桑茲和紐斯塔布二人與亞當密切來往,經常光顧格羅頓庄園,同亞當進行思想交流,亞當常去聽他們的佈道,對他們的事業給予支持和關心。目睹亞當和清教改革人士的交往,親耳傾聽他們談論清教事業的發展必然對正處於世界觀形成期的約翰·溫思羅普產生直接影響。
四、大伯父威廉·溫思羅普
溫思羅普信仰清教與家族傳統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溫思羅普家族中,祖父、父親、母親、大伯父威廉·溫思羅普(William Winthrop)均是虔誠的清教徒。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溫思羅普的伯父威廉·溫思羅普,他身體力行積極支持清教運動,他對清教改革事業的熱情不僅影響了弟弟亞當·溫思羅普(Adam Winthrop),而且影響了亞當的兒子。
新英格蘭著名的歷史學家科頓·馬瑟(Cotton Mather)是這樣描述威廉的:他是瑪麗女王時代值得人們紀念的新教護衛者,正是由於他的幫助,著名的殉道者菲爾波特(Philpott)才有幸被載人史冊。⑧威廉對清教改革事業的熱情與執著無疑影響了弟弟亞當·溫思羅普和侄子約翰·溫思羅普。清教成為他們不變的信仰,完成清教改革事業成為他們畢生追求的目標。研究溫思羅普的學者弗朗西斯·J·布萊默(Francis J.Bremer)高度評價了威廉對溫思羅普父子的影響,他認為威廉樹立的榜樣人生成為引領他們人生航向的燈塔。
五、二伯父約翰·溫思羅普
如果說溫思羅普的祖父、父親和伯父威廉·溫思羅普是他人生的楷模,那麼與他同名的另一伯父約翰·溫思羅普為他的人生則樹立了一個反面的榜樣。
溫思羅普的二伯父約翰·溫思羅普1547年出生,1613年在愛爾蘭去世。他的父親在1562年立下的遺囑中指定由他繼承格羅頓庄園,如果他去世後沒有男嗣,由他的弟弟、溫思羅普的父親亞當繼承格羅頓庄園。父親去世後,約翰·溫思羅普繼承了格羅頓庄園,成了庄園的主人。約翰·溫思羅普的品行離清教徒應該達到的道德標准相去甚遠,他違背教規和妻子離異並且不給離異的妻子生活費用,使妻子走投無路向大法官提出救濟申請。除此之外,他還掠取了教區在教堂庭院內專門為敲鍾人准備的一間小屋,教會執事將他告上法庭,在家鄉聲名狼藉的約翰,後來被迫離開英國移居愛爾。

⑷ 「兩個奇跡少女,人間天堂啊」是誰說的

《人間天堂》是美國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傑拉德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處女作。
它的問世奠定了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傑拉德作為「爵士時代」的魁首和桂冠詩人的地位。在《人間天堂》中,菲茨傑拉德通過對艾莫里「幻想——追求——破滅」這一歷程細致入微的描繪,「將青年人狂熱追求『美國夢』的幻想和註定要破滅的這一主題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作品名稱
人間天堂
外文名
This Side of Paradise
作者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傑拉德
文學體裁
長篇小說
首版時間
1920年
相關圖書
我的訂單
人間天堂 9787532151059 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傑拉德 小說愛好者 書籍
限時滿減
¥33.3來自度小店
去購買
人間天堂
限時滿減
¥36.5來自度小店
去購買
相關星圖
作家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主要作品
共8個詞條
1.4萬閱讀
人間天堂
發行時間:1920年
美麗與毀滅
發行時間:1922年
爵士時代的故事
發行時間:1922年
查看更多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鑒賞作品影響作品評價作者簡介TA說
內容簡介
艾莫里出身於美國貴族世家,有著清秀的容貌和聰明的頭腦。同年輕的作者一樣,他多愁善感,充滿了年輕人的幻想,想要「爬上社會的頂峰」,做個「大人物」,娶「最漂亮的姑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以貴族階層的高傲眼光來審視人生,對現實不屑一顧,與社會格格不入,終日紙醉金迷,沉酒於戀愛的玫瑰夢中。在普林斯頓大學讀書期間,周圍的環境更加劇了他對中產階級價值的懷疑和反叛情緒。但這一系列盲目的反叛舉動非但沒給他帶來幸福,反而導致了一系列不幸事件的發生。考試不及格使他失去了追求知識的信念,幾起幾落的羅曼蒂克式戀愛使他對愛情喪失了信心。正當他終日迷惘、哪圈在墮落的邊緣之際,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他離開校園奔赴軍營受訓。戰爭期間,他母親去世,同學慘死孤場。戰爭結束後,他返回紐約做生意,但投資失敗,最後破產。此時,心愛的姑娘羅莎琳已嫁人,多年崇敬的精神導師達西神父也已病逝。艾莫里在經歷了一次次的打擊之後,思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追求享樂發展到虛無主義和頹廢主義」。他對人生厭惡到了極點,終日借酒消愁,以尋找內心的平靜。在小說的結尾,艾莫里獨自一人來到普林斯頓,站在學校門口,看著這里的一草一木,不禁心潮澎湃,思緒萬千,他此時才深感自己失去和缺乏的東西太多了,難以彌補。唯一能夠讓他聊以自慰的就是通過人生道路上的種種曲曲折折,他已對人生的價值標准有了一點自我醒悟。[1]
作品目錄
卷目
章目
章名稱
第一卷 愛空想的自負者
第一章
貝雅特麗絲的兒子艾默里
第二章
源碼頂建築和怪獸滴水嘴
第三章
自負者開始思考
展開全部
創作背景
《人間天堂》的主題無疑與「美國夢及其幻滅」有關,「美國夢」作為美國理想、美國神話和美國精神,伴隨著整個美利堅民族文學的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人們早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後,就開始了「美國夢」的追尋。早期的美國富於浪漫色彩,吸引著歐洲成千上萬的清教徒和移民,是歐洲人嚮往的聖地。他們為了理想的自由之夢和世俗的發跡之夢,遠涉重洋,來到了荒蕪人煙的美洲大陸。在這批移民中,有在國內受到教會迫害的英國清教徒,他們為了擺脫英國教會的剝削,不遠萬里來到美洲大陸,尋找生存的機會,夢想著在這貧瘠的荒原上建立起新的耶路撒冷——上帝在人間的王國。對於他們來說,在這塊無人開墾的土地上,可以享受到充分的個人自由。「以溫思羅普為代表的清教徒自認為是上帝的『特殊子民』,感到有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那就是與世界上一切不聖潔的事物抗爭」。他們的夢想就是建立一個「山巔之城」,也就是一個示範民族、一個可以讓世人景仰和效仿的民族,他們為此而勤奮工作,嚴於自律。清教徒首先把自由民主和個人主義的傳統納入「美國夢」之中,直到今天,這一傳統仍為大多數美國人所推崇。同時,他們通過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的奮斗,將美洲這一片荒野改造為世界繁華之都,創造了美國神話,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物質文明的發展。[3]
然而進入20世紀20年代後,美國經濟基本上處於高度發展的繁榮時期,但經濟的大發展並不意味著人民的安居樂業和社會的穩定發展。物質生活的巨大變化,帶來的卻是一系列難以排解的精神困惑。經濟力量沒有帶來民眾共享繁榮的福祉,反而沖垮了社會的政治、道德和價值觀念的堤壩。曾經作為一種真誠的信念激勵美國人民生生不息地奮斗的「美國夢」在這種社會現實面前,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民主、自由、平等」之類的宏大理想逐漸失去其聖潔的光輝,銳意進取的創業意識慢慢為不擇手段的巧取豪奪所取代。美國人的那種人人均可發財致富的信念開始不攻自破,「美國夢」面臨徹底幻滅的危機。[3]
夢幻破滅的主題不可避免地出現在文學作品中:海明威用他那膾炙人口的反戰小說,充分表現了美國青年的悲觀失望情緒;艾略特用他的著名詩篇《荒原》描繪了變為精神荒原的戰後文明;而菲茨傑拉德以他短暫的一生的經歷,憑著對社會細致的觀察,為人們提供了「美國夢」幻滅的實例。菲茨傑拉德著重描寫個人經歷,而這經歷本身就是美利堅民族經歷的一個縮影。從這種意義上說,菲茨傑拉德的作品,盡管總體框架上明顯是「自傳體」的,但它們還是超越了個人范疇,成為一種人類及文化現實的戲劇象徵。 《人間天堂》便是其中一個較為典型的例子。[3]
人物介紹
艾莫里·布萊恩
艾莫里·布萊恩是一個充滿幻想的人,渴望有一天能夠通過自己的奮斗而出人頭地,他優柔寡斷、多愁善感,戰後美國年輕的一代人的幾乎所有特徵都在他的身上得到了體現。然而,當他的家庭經濟破產後,身邊的「漂亮姑娘」一個個都與他分道揚鑣,他失望了,對上流社會和現行的社會制度產生了強烈的憤懣和憎恨。他開始認識到在這個世道上,「最有錢的人只要願意,就可以娶到最漂亮的姑娘,而沒有收入的藝術家卻只能把自己的才華出賣給製造紐扣的商人」。這種強烈的反差和他激進的思想意識使他盼望著來一場社會大革命,以便能把他翻到社會的最上層。艾莫里對「人間天堂」的追求是夢幻式的,夢碎之後,留下的只是更大的惆悵和哀傷。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間天堂》是一部反映了年輕的一代如何戰勝虛妄幻想、逐漸走向成熟的生動記錄。[4]
作品鑒賞
作品主題
《人間天堂》由第一部《浪漫的自我主義者》、《插曲1917年5月-1919年2月》和第二部《一個重要人物的成長》三部分組成,如實描繪了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經濟繁榮的社會景象,生動記錄了青年艾莫里·布萊恩的成長、戀愛、幻想破滅及認識自我的歷程,深刻揭示了一戰後美國年輕一代放盪不羈的生活和焦躁不安的心態。這部小說既可以看作是記錄了菲茨傑拉德本人生活體驗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又可以看作是一部忠實反映了一戰後美國青年一代理想遭到幻滅、精神一片迷惘的社會紀錄片。艾莫里「成長——戀愛——幻滅」的過程,並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青年成長故事,還是一部洞察了一戰後美國青年對人生的幻想和追求的社會編年史。在艾莫里的成長歷程,體現著美國年輕一代對「美國夢」狂放而不懈的追尋。這種追尋,集中體現為對自我的追尋以及對愛情的追尋。[5]
「菲茨傑拉德作品中的浪漫主義人物具有一個顯著特徵,那就是勤於自我反省。」《人間天堂》中的艾莫里即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浪漫主義者,但他在經歷種種挫折的同時,能夠不斷進行自我反思,並最終一步步掙脫了貴族式的、浪漫的自我主義者的幻影,認識了自我。[5]
小說一開始就交代了艾莫里的家庭出身。艾莫里的母親比阿特麗斯是一位美國富豪的女兒,而他父親斯蒂芬·布萊恩是因繼承了兩位在芝加哥做經紀人走紅的哥哥的遺產而致富的。這個新組建的家庭是一個典型的中產階級家庭,然而,比阿特麗斯卻仍在這個新家裡保持著貴族派頭。艾莫里在出發去聖雷傑斯中學時,據說被准備了「六套夏天的內衣、六套冬天的內衣,一件線衫或T恤衫,一件運動衫,一件大衣,還有冬裝等等」。也正是這種奢侈鋪張,加上不善投資和理財,才導致後來他們家庭經濟狀況的急劇下滑。[5]
比阿特麗斯在年輕時接受的是貴族精英教育,盡管這種教育已處於「精英時代的末日」,但她仍想把這種教育灌輸在自己的兒子艾莫里身上。因此,和其他的富家小男孩不同,艾莫里從他母親那裡接受了一種非常特殊的教育,比如躺在床上用早餐、在浴缸里閱讀等,而他母親卻對他的「嬌氣」沾沾自喜。受到母親耳濡目染的影響,艾莫里到了13歲時越來越像他的母親。在他母親的精心培養下,他樹立起了一種比其他人優越很多的優越感。盡管這種優越感在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兩年生活中受到沉重打擊,艾莫里還是形成了他最初的哲學,他生活的准則,即一種貴族式的自我主義:[5]
「艾莫里把自己稱為一個幸運的青年,可塑性極大,既可變好,也可變壞。他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性格堅強」的人,但是他依賴的是他的天賦(接受事物相當敏捷)和他卓越的智力(博覽群書)。他引以為豪的是除了不可能成為一個技術或科學方面的天才之外,其他的高峰他都能攀登。」[5]
然而等到了聖雷傑斯中學後,盡管艾莫里視自己為擁有天賦和卓越智力的人,他身邊的人卻認為他驕傲自大,普通厭惡他。直到在第二學年的那場橄欖球賽中大出風頭,充分享受到了英勇頑強的英雄主義之後,艾莫里才恢復了之前的躊躇滿志,並有了第一次反思,開始聰明地把他母親施加的影響隱藏起來。艾莫里似乎與原先的自己判若兩人,但他的本質並沒有發生變化。[5]
艾莫里認為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雖然懶散,但卻個個漂亮、頗有貴族派頭,因此一直對普林斯頓大學心有所屬。進入了普林斯頓大學後,艾莫里暗下決心要出人頭地。經過一番努力後,他進入了《普林斯頓人報》編委會,參加了三角俱樂部的音樂劇巡演,加入了「鄉村小舍」俱樂部,還被選入了二年級舞會的籌委會。此時的他不僅結識了一大幫優秀的新朋友,還與伊莎貝拉談起了戀愛。然而那種貴族式的自我主義的慵懶的本質,卻使他在登上了虛榮的高點、青年時期自我主義者的頂峰之後遭遇了一系列挫折。與伊莎貝拉的愛情失意對他而言只是一段浪漫史的適時中止,而因補考不及格被迫離開《普林斯頓人報》編委會、喪失進入高年級學生會領導班子的機會,對艾莫里的打擊更為致命。艾莫里一度陷入消極頹廢,直到惡魔那「一張蒼白和被某種沉重的邪惡所扭曲的臉」使艾莫里警醒過來。在最後兩年的大學生活中,艾莫里從同窗好友伯恩·霍利德身上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長和成熟,「他變得更加憤世嫉俗,對橫在他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冷嘲熱諷,認為人不可能完美無缺」。這第二次反思,其實也是對之前貴族式的自我主義的質疑。隨後戰爭的持續,使美少年艾莫里終於走出自己的幻影,離開校園、奔赴海外訓練營。[5]
在第二部中,艾莫里經歷了與羅莎琳德的愛情破滅、重整旗鼓的實驗、自我嘲諷及高傲的犧牲後,終於從達西神父的葬禮中誕生了一個新的自我:「他找到了 自己現在、過去和將來始終想要的東西——不是得到他原來害怕得到的贊賞,不是得到他曾經使自己相信得到過的愛,而是使自己成為人們所需要的人,不可或缺的人」。這第三次反思使艾莫里感到有一個強烈的願望,要給予人們一種安全感,於是他轉向了社會主義信仰。正如寓言故事中的朝聖者一般,艾莫里在幻滅與重生交織的情緒中動身前往普林斯頓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的塔樓、尖頂和鍾聲使他宛如新生般地意識到,「昔日的精神在孵化新的一代,來自混沌的、未經凈化的世界的精英青年。他們仍然浪漫地從已故的政治家和詩人留下的錯誤與快被遺忘的夢想中吸取養料。這里是新的一代,高喊舊時的口號,學習舊時的信條,沉溺於漫長的、日以繼夜的夢幻之中。最後必然走出來,走進那個骯臟的、灰色的漩渦中去追求愛情和驕傲」。至此,艾莫里經歷了最四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反思,終於走出了「浪漫的自我主義者」的幻影,向著晶瑩剔透、光芒四射的天空張開雙臂,喊出了「我了解我自己」這一蘇格拉底式的至理名言。[5]
因此可以說,《人間天堂》是一部世人公認的傑作,是「迷惘的一代」的真實寫照。在小說中,菲茨傑拉德以生動的筆觸向讀者展現了美國「迷惘的一代」形成初期嚴重的道德混亂和精神危機。深刻地揭示了一戰期間美國年輕人的精神空虛和道德沉淪,真實地記載了美國「迷惘的一代」青年人追求享樂、放盪不羈的生活方式,如實地反映了放縱、輕浮的「爵士時代」來臨之前美國社會出現的青春的騷動,逼真地描述了這一代人在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種種困惑與挫折。通過全新的視角和合理的布局,菲茨傑拉德以完美的藝術形式將青年人狂熱追求「美國夢」的幻想和註定要破滅的這一主題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在人們心中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震撼。菲茨傑拉德在小說中刻畫了一位高雅幻滅的主人公——艾莫里·布萊恩,一位青年藝術家,尋求自我價值為主題,以他的心理矛盾為基本內容,暗示在風雅魅力之下主人公所隱藏著一股浪漫的悲傷情緒,深刻揭示了他的困惑與惆悵,通過描述主人公個人坎坷的經歷來展示美國「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共同遭遇。[4]
在《人間天堂》中,菲茨傑拉德通過對艾莫里「幻想——追求——破滅」這一歷程細致入微的描繪,「將青年人狂熱追求『美國夢』的幻想和註定要破滅的這一主題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艾莫里的經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菲茨傑拉德青年時代生活的藝術再現,菲茨傑拉德「用一種理解甚至參與的心情,毫不掩飾地展現了青年一代對『美國夢』狂放而宣洩的追尋」。年輕的艾莫里不顧一切地想要憑借自己的天賦和智力獲得聲望和地位,後來才發現他所追求的,甚至包括愛情,都不值得贊美,這充分顯示了「美國夢」的虛無。而一如艾莫里這種關於成功的強烈慾望在菲茨傑拉德隨後的小說主人公蓋茨比、迪克·戴弗身上也有所展示。同時,菲茨傑拉德對羅莎琳德的刻畫也引導出了一系列後期作品中的主題思想,「……她還沒被完全寵壞。她生氣勃勃,她有渴求成長和學習的意願,她對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浪漫情緣有著無限的信心,還有她的勇氣和本質上的誠實——這些東西都還沒有喪失殆盡。」但是,它們註定會喪失殆盡。正是由於他筆下的人物漸漸失去了這些品質,才對他們的失敗產生了同情和憐憫之情。另外,在《人間天堂》中,菲茨傑拉德不僅「以他特有的敏銳和智慧『感受』到了時代的震顫,以生動的文筆如實記錄了那個特定時代的社會風貌和生活氣息」,還准確地捕捉到了20世紀20年代流光溢彩、喧囂迷醉的繁榮表象下的道德淪喪和墮落,以華麗的辭藻展示了艾莫里對「美國夢」的追尋與幻滅歷程。這一基於對生活和時代觀察下的如實描繪,也逐漸成為他以後的小說中持續的創作主題。[5]
藝術特色
小說描述十分生動、文筆相當清新活潑,人與事被描寫得有聲有色,在美國廣大讀者的心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在小說中,主人公艾莫里·布萊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作者本人的真實寫照。[4]
《人間天堂》小說中的人物形象語言描述凝練、精確。菲茨傑拉德運用語言的技術水平之高,每一個措辭之准確,在當時來講無人可與之匹敵。換句話說,菲茨傑拉德善於推敲措辭語言,以求達到最好的表達效果,以至於後人用任何一個相似的詞語去替換都沒有原文的效果。如《人間天堂》片段中這樣說道:「他父親原本就是個沒有用的人,不善表達,卻喜好讀拜倫的詩。」這樣一句極其簡單的話語,確極其准確地定位了這一人物形象。文中用原本強調這一人物由來已久的軟弱無用的形象特點,如若用本來等詞語區替換,就會使得這一人物特點大打折扣。通過《人間天堂》中語言的巧妙運用,充分證明了菲茨傑拉德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對創作有著很高的要求。
菲茨傑拉德非常擅長運用對比手法突出人物形象。菲茨傑拉德的對比主要有兩方面,其一是不同人物之間的差異性對比,菲茨傑拉德常常把性格迥異的兩個人物進行正面對比,以此突出表達的中心思想。如《人間天堂》片段中描述:「許多年來,他就在他那一家人生活的幕後徘徊,純然是一個缺乏自信的人的形象。可貝雅特麗絲·布萊恩不一樣!她可是個了不起的女人!」這兩個人物形象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個懦弱、一個勇敢,用懦弱來對比突出貝雅特麗絲·布萊恩人勇敢的物形象特點。《人間天堂》小說中多次應用這種對比手法,使得閱讀者思路清晰,易於理解人物特點,人物形象生動、栩栩如生。[6]
其二是人物自身的性格對比、經歷對比、情感對比等。菲茨傑拉德運用對比手法時收放自如運用巧妙,橫縱並用,在《人間天堂》中橫向和縱向對比交錯運用。不但如此,菲茨傑拉德將對比分為明比和暗比,其中暗比的手法最能突顯人物形象,鮮活生動的刻畫人物和細節。如《人間天堂》中描述「貝雅特麗絲接受了今後再也不可能有的教育」。以此將貝雅特麗絲的現在和將來進行對比,既強調了貝雅特麗絲現在得到教育的機會的重要性,可見菲茨傑拉德用詞之精、用詞之准。
《人間天堂》最具特點的寫作書法是加入了人物獨白。《人間天堂》刻畫人物時,常常畫龍點睛地引用人物獨白來突出人物特點,將人物形象進一步升級,賦予人物本身以活的靈魂和思想。獨白中通常將人物的慣性思維作為突破點,加以描繪,這一獨白既是人物的標志。如《人間天堂》中片段:「許多年來,他就在他那一家人生活的幕後徘徊,純然是一個缺乏自信的人的形象,呆板細軟的頭發遮住了他半張臉,腦子里老想著『照顧好』他的太太,心裡老是因為不理解、也沒法理解他的太太而苦惱。」文中獨白式詞語「照顧好」「不理解」等詞語已然成為這一人物的標簽,不但定位了這個人物,且賦予了人物特定的思想和思維方式,使得人物形象生動形象,耐人尋味。[6]
作品影響
《人間天堂》是菲茨傑拉德的第一部小說。該小說正是一部記錄菲茲傑拉德本人生活經歷的自傳體小說,小說故事情節十分簡單,但思想內容卻相當深邃,結構非常嚴謹,1920年首次出版就立刻受到廣大讀者和評論家的一致好評,最終成為一部劃時代的作品。[4]
美國作家約翰·奧哈拉在為《菲茨傑拉德選集》所做的序言中,頗有感慨地回憶了《人間天堂》當年在讀者中所產生的轟動效應,「25年前,很多年輕人都把《人間天堂》當成了考大學的入學指南來閱讀。在25至30歲的男女讀者中,大約有50萬人都對這部作品愛不釋手。」[4]
作品評價
美國文學評論家H·L·門肯撰文評論說:「《人間天堂》的確是一部令人拍案叫絕的開創性的小說——在結構處理上頗有獨創性,藝術表現手法極為精湛,常有神來之筆,這在美國文學中當屬少見,如同在美國的那些管理國家事務的人員當中也很少能見到誠實一樣……這是我近來所看過的最好的一部美國小說。」[4]
文學批評家伯頓·拉斯庫曾在《芝加哥論壇》上撰文說:「我認為,《人間天堂》已足以使他在當今為數不多的仍在從事文學創作的美國小說家群體中佔有一席之地。在我看來,這部小說就是一部天才之作,是一部迄今以來對美國的青年一代做出了精深研究的唯一作品。」[4]
英國作家托馬斯·哈代:《人間天堂》是一部印象極為深刻的小說。[4]
美國作家兼文學評論家馬爾科姆·考利:「《人間天堂》這部小說足以證明菲茨傑拉德已開始嶄露頭角,發揮他的文學天賦了。這部作品的特點主要表現在:敘事文體清晰流利,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喜劇意識相當濃厚,人物對話自然逼真。這部小說最令人矚目的特色是,它向世人庄嚴宣告,衡量一切事物的標准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菲茨傑拉德以飽滿的激情、真誠和坦率說出了他同代人共同的心聲,在他們當中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而他的前輩們則在側耳聆聽著他的聲音。」[4]
美國文學評論家艾德蒙·威爾遜對《人間天堂》在一篇評論中曾這樣的評價:「《人間天堂》看起來好似一場幻覺,沒有一種主導思想來賦予它連貫和力量。」[4]
作者簡介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傑拉德,是美國20世紀小說家。1896年9月24日生於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父親是傢具商。他年輕時試寫過劇本。讀完高中後考入普林斯頓大學。在校時曾自組劇團,並為校內文學刊物寫稿。後因身體欠佳,中途輟學。1917年入伍,終日忙於軍訓,未曾出國打仗。退伍後堅持業余寫作。1920年出版了長篇小說《人間天堂》,從此出了名,小說出版後他與吉姍爾達結婚。婚後攜妻寄居巴黎,結識了安德遜、海明威等多位美國作家。1925年《了不起的蓋茨比》問世,奠定了他在現代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時代」的發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7]

⑸ 《一起來看流星雨》的溫思是誰演的

中文名[Chinese Name]:馬劍琴 Mǎ jiàn qín
英文名[English Name]:Ashley ma
藝名[Stage name]:冰優
昵稱[Nickname]:阿Re(Are)、小優、冰優、琴琴、琴姐
生日[Birthday]:1984年3月14日
星座[Horoscope]:雙魚座
血型[Blood Type]:B 型
身高[Height]:1.63M
體重[Weight]:45KG
語言[Languages]:漢語
特長[Specialty]:跳舞,表演,唱歌,寫作
學歷[Ecation]:新疆喀什南疆軍區文工團
嗜好[Hobby]:設計,發呆,隨心所欲
宗教信仰[Religion]:佛教
座右銘[Motto]:如果想做一件事情任何困難在你面前就永遠不是問題
什麼是美麗[What is beauty]:有氣質、有內涵、五官端正
家庭成員[Family]:父母和妹妹
——對自己的評價[Appraise]:堅強,執著,獨立
【阿Re-我 之「最」】
[最]拿手的表演項目[The most unique part of the program]:民族舞、HIP-HOP舞、拉丁舞、薩克斯
[最]想做的事[Most Eager To Do]:做自己想的、自己喜歡的事,永遠開心快樂地追逐自己的夢想。
[最]欣賞自己的地方[Appreciate]:個性豪爽,講義氣,夠獨立…
[最]希望到的地方[Hope to places]:加拿大,印度,中東國家(具有神秘氣質和吸引力的)
[最]難忘的事[Most memorable event]:做軍人的時候
[最]珍惜的寶物[The most cherished treasures]:自己的軍裝
[最]開心的一刻[The happiest moment]:和所有愛自己的人在一起時
[最]佳男朋友[The best boyfriend]:吳建豪類型的
[最]理想的對象[Boy|Girl-Like]:能帶我看世界的人
【阿Re-我 之「愛」】
偶像[My idol]:濱崎步、張柏芝、 Michael Jackson
食物[Food]:海鮮,新疆菜,辣的食物
水果[Fruit]:草莓,石榴
糖果[Candy]:巧克力
電影[Movies]:《魔戒三部曲》、《勇敢的心》、《沉默的羔羊》
書籍[Book]:佛教書籍,張愛玲作品,偵探推理小說
音樂[Music]:流行搖滾,Punk
歌手[Singer]:布蘭妮,艾薇兒
樂隊[Group]:槍炮玫瑰,月之海,嗆紅辣椒
男演員[Actor]:基努里維斯,張東健,吳鎮宇
女演員[Actress]:安吉麗娜茱莉,葛麗絲嘉寶,寧靜,周迅 [編輯本段]【Are's Time】 ●1984年3月14日 Reborn姐妹的生日
●2006年6月23日 Reborn姐妹取得2006年「超女」杭州唱區 冠軍
●2006年9月08日 Reborn姐妹遺憾止步2006年「超女」八強
●2007年6月08日 《快樂成雙》歌曲全球首發
●2007年6月09日 《安塔利亞的瞬間》歌曲全球首發
●2007年6月20日 《快樂成雙》專輯全球首發
●2009年3月14日 Reborn組合姐姐參與電視劇《一起來看流星雨》拍攝 [編輯本段]【Are 的演藝經歷】 【o(∩_∩)o 電影作品】
2003 《密情追蹤》
2005 《 如果·愛》
【o(∩_∩)o 電視劇作品】
2001 《紅蘋果樂園》,飾演小優
2002 《七武士》
2009 《一起來看流星雨》,飾演安怡(Vincy) ,即慕容雲海的未婚妻。
【o(∩_∩)o 節目主持】
2002 《火龍傳奇》
2004 《亞洲小姐古朋珠寶 賞析》
【o(∩_∩)o 廣告代言】
2005 NEC 手機
2005 第二印象服飾
2006 Olay玉蘭油
2006 SPALDING(斯伯丁)籃球
【o(∩_∩)o 專輯單曲】
2006年 11月 單曲《I'll Be There》
2007年 EP《花淚》
2007年 首張專輯《快樂成雙》
2008年 12月 單曲《快樂由我》
【o(∩_∩)o 超女歌曲】
杭州賽區海選-《Lucky》
杭州賽區50進20-《我聽這種音樂的時候最愛你》
杭州賽區20進10-《姐妹們的聚會》
杭州賽區10進7-《向前沖》 《青春舞曲》
杭州賽區7進5-《可愛的早晨》 《龍族》
杭州賽區5進3-《軍中姐妹》 《熱情的沙漠》 《朋友別哭》 《那些花兒》《團圓》
總決賽10進8-《十字街頭》 《姐妹們的聚會》
總決賽8進6-《酒醉的探戈2001》 《天竺少女》
決戰之夜-《明月幾時有》
【o(∩_∩)o 其他歌曲】
2009OPPO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美麗新世界》 《北京歡迎你》
2008湖南衛視「一路上有你」文藝晚會-《刀馬旦》
2008湖南衛視八月紅歌會-《泉水叮咚響》
2007快樂男聲5進4學院小考-《今天你要嫁給我》
2006金鷹節明星演唱會-《西廂》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3879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4928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3561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4029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3256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3255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4172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3826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3138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