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衣稅價和不含稅價是什麼意思
⑴ 含稅價與不含稅價是什麼意思
含稅價是包含稅金在內的計稅價格,價格由成本、利潤和稅金組成,稅金內含於價格之中;實行價內稅時,商品交易價格即為含稅價格。如果商品價格為不含稅價格,就要按組成計稅價格計算含稅價格。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10-2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⑵ 不含稅價和含稅價怎麼理解容易懂些
簡單關系如下所示:
含稅價=不含稅價*(1+適用稅率)
銷項稅額=不含稅價*適用稅率
含稅價=不含稅價+銷項稅額
含的稅一般是增值稅和國稅.增值稅可以抵扣,國稅可以做固定資產.最簡單的說法就是要不要開發票.要開發票的,就是含稅價可通過公式將含稅價折算成不含稅價,即含稅價=不含稅價*(1+稅率),一般的稅率有16%,10%,4%,6%,25%,最常見的是16%的增值稅。
(2)內衣稅價和不含稅價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含稅價是包括稅金在內的價。
含稅價包含的是增值稅即零售價,部分徵收消費稅的貨物除了增值稅也包含了消費稅,但不包括價外費用,如包裝,裝卸費等,銷售商開具的普通發票上的金額即為含稅價而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為不含稅價。
因為增值稅額單獨列出一般情況下,零售、銷售給小規模、個體納稅人、一並收入的價外款、貨物包裝押金都是含稅價格。但是也有特殊情況,比如沒有開具發票,但是視同銷售應該計算增值稅的時候就應該是不開發票但是同樣計算到含稅銷售額中。
⑶ 不含稅價和含稅價怎麼理解容易懂些
不含稅價和含稅價的理解:
含稅價是指商品報價中包含了稅收(一台電腦含稅報價7280元,包括電腦價格7000元,加4%稅金280元)。__
不含稅價是指報價中不含稅收(一台電腦不含稅報價7000元)
1、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價格是不含增值稅的
2.普通發票上的價格是含稅的
3.一般納稅人的銷售價格如果沒有特別指明,則是不含稅的
4.零售價格,如果沒有特別指明,一般是含稅的
5.價外費用和逾期包裝物押金的價格是含稅的
6.對於一般納稅人企業而言其收取的加工費,如果題目沒有特別的提示,則是按照不含增值稅處理的
7、對於運費。如果是銷售貨物的同時收取的運費,那麼這是作為價外收入需要計算銷項稅的,價外收入都是含稅的,因此需要換算(營改增之前),營改增之後按混業經營處理;
8、委託加工中的加工費與材料費,一般是不含稅的
9、小規模納稅人的銷售價格是含稅的。
10、混合銷售中的「非增值稅應稅勞務」(如空調的安裝費)視為含稅收入。
11、組價成本中的金額是不含稅的。
12、一般納稅人採用簡易辦法征稅,銷售額視同含稅價。
⑷ 一般買東西說的「含稅」和「不含稅」及「稅點」都各是什麼意思(請具體說明一下)
不含稅價也叫無稅價,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含稅價。准確地說,含稅和不含稅是一個稅務局術語,一般是針對增值稅而講的。平時,我們所說的商品銷售價格一般都包含了增值稅(例如商場銷售標價100元,假設稅率為17%,則其不含稅價為85.47元,所含增值稅額為85.47*17%=14.53元,含稅價為85.47+14.53元=100元),但會計根據稅務局的要求核算收入時則不包含增值稅,那麼從會計的賬本上所記錄的商品進銷存價格都是不含稅價(如采購100元的商品,記入的存貨成本為100/1.17=85.47元,銷售100元商品就記收入85.47元),所有的金額也都是不含金額,所有財務報表的收入也全部按不含稅價計算的,按不含價記賬是會計核算的原則
⑸ 含稅價和不含稅價的概念是什麼
含稅價是指報價中包含了稅收,對方只需要支付報價款就可以了。不含稅價是指報價中不含稅收,對方除了支付報價款外,還需要支付稅款。例:貨價為100元,稅款為17元(稅率按17%計算),你報含稅價為117元,對方支付117元。如果你報不含稅價就是100元,而對方支付款項時為117元。⑹ 含稅價與不含稅價是什麼意思
因為增值稅是價外稅,所以有含稅價和不含稅價,現實生活中的買賣價一般都是指含稅價,在計算應納稅時需要將含稅價換算為不含稅價。
不含稅價=含稅價/(1+稅率或徵收率)
一般納稅人的稅率是17%或13%,所以不含稅價=含稅價/1.7或1.3,小規模的徵收率是3%,所以不含稅價=含稅價/1.03.
⑺ 什麼是含稅價,不含稅價
含稅價是包括稅金在內的價,不含稅價則是除去稅金的價。我們平時在外買東西所說的都是含稅價。可通過公式將含稅價折算成不含稅價,即不含稅價=含稅價/稅率,你做業務時自己都可以折算的
⑻ 含稅金額和不含稅金額是什麼意思
含稅金額和不含稅金額是什麼意思?
1、比如說一個東西一個地方含稅價100元,還有一個地方不含稅價100元,哪家便宜?(稅率17%)怎麼算的?
肯定是含稅價100元便宜啦.
若公司為一般納稅人的話,收到一般納稅人所開的增值稅發票稅額是可以抵扣的,也就相當於實際你買的東西只需要100/(1+17%)=85.47元,因為你的稅額14.53是可以抵扣的。
不含稅價換算成含稅價的話,金額就是117元的。
2、比如某物的價格100元是不含稅再降9個點又是什麼意思?怎麼算的?
100是不含稅,那麼含稅價就是117元,再降9個點的話,那麼金額是:106.47
公式:含稅金額/(1+稅率)=不含稅價
發票上的金額和稅額是什麼意思?
1、金額:不含稅的貨物價款總額
2、稅額:增值稅的金額
由於增值稅屬於價外稅,所以在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時,採取的是價稅分離的方式:
1、貨物的銷售金額:作為購貨憑證,記賬使用
2、增值稅額:作為進項抵扣使用
3、價稅合計(發票總金額,你總共支付給賣方的金額)=金額+稅款
⑼ 含稅價和不含稅價的區別是什麼
發票開具時,都是含稅的,沒有不含稅的。無論是增值稅專用發票還是增值稅普通發票。不含稅是指不含稅銷售收入,不是指不含稅發票。含稅一般是指價款和稅款合計的銷貨金額,而不含稅是指不含增值稅稅款的銷貨金額,與發票無關。
含稅價和不含稅價的區別
按稅法規定將增值稅納稅人,劃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其劃分的基本標準是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的大小。二者在開具發票、計算稅金的主要區別:
1、一般納稅人企業在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時,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按照價稅分離的原則,企業在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時,在發票上分別列示銷售貨物的價款、稅金和價稅合計。
在計算應納增值稅時,按抵扣制計算稅金,即當期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進項稅。
如:企業銷售貨物一批,含稅銷售額1130萬元,其中銷售款1000萬元,銷項稅130萬元。因此企業在開具發票時,就需要在發票上分別列示銷售數量、單價、銷售金額、稅率、稅額和價稅合計。
2、小規模納稅人企業銷售貨物和提供應稅勞務時,只能使用增值稅普通發票,不能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而且在購進貨物時,即便是取得了增值稅專用發票,也不可以在計算應交增值稅時進行抵扣。
在計算應交增值稅時,將含稅銷售額換算成不含稅銷售額再乘上稅率。即應繳增值稅=銷售額/(1+適用稅率)*稅率。
如:企業銷售貨物一批,含稅銷售額51.5萬元,將含稅價格換算為不含稅價格,則不含稅銷售額為51.5萬元/(1+3%)=50萬元,應交增值稅=50萬元*3%=1.5萬元
企業在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時,也需要在增值稅普通發票上分別列示銷售數量、單價、銷售金額、稅率、稅額和價稅合計。
總之,發票沒有含稅和不含稅之分,銷售額有含稅和不含稅之分。且企業在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時,無論開具的是增值稅專用發票還是增值稅普通發票均是含稅的,都需要在增值稅發票上分別列示銷售貨物的價款、稅金和價稅合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