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詩瑪運動內衣怎麼樣
Ⅰ 阿詩瑪的保暖內衣好不好啊
南極人就是差!什麼都做的差!就因為是品牌,買的內褲絲襪保暖衣薄款秋衣全是垃圾貨!阿詩瑪不清楚,不過剛剛下了一單,人家至少便宜...
Ⅱ 好好鍛煉心想事成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但願在見到他時是一個全新的我
努力的提升自己,讓自己更加有魅力,當你再次出現時,說不定可以讓他眼前一亮,如沐春風!
Ⅲ 石林在什麼地方為什麼叫它石林阿詩瑪是什麼人火把節是怎麼一回事
1。石林全稱是彝族自治縣,屬昆明市所轄的遠郊縣。位於雲南省東部,在昆明市的東南部。2。它被稱為石林是因為石林風景名勝區是一個以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為主體的風景名勝區,素有「天下第一奇觀」之稱。所謂岩溶地貌,也叫喀斯特地貌,是指地表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受水的溶解而發生溶蝕、沉澱、崩塌、陷落、堆積等現象,而形成各種特殊的地貌——石林、石峰、石芽、溶斗、落水洞、地下河,以及奇異的龍潭,眾多的湖泊等。3。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人們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後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節慶期間,各族男女青年或點燃松木製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穢求吉;或唱歌、跳舞、賽馬、鬥牛、摔跤;或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徹夜狂歡。現在,人們還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並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關於火把節,有個小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皇大帝怕地上的晦氣沖上來,下令把天門長閉不開。可是不久,十八層天游膩了,仙境看煩了。一天他實在憋不住了,下旨打開天門,想看看人間的景緻到底如何。天門一開,春風習習,只見人間綠水青山,百花爭奇斗艷,玉皇大帝看得心馳神往,煩惱頓消。
玉皇大帝把人間看了個夠,又轉身看看天宮,頓時氣得吹鬍子瞪眼睛:「怎麼我的天宮竟然比不上凡間了,這還得了?」邊說便下旨,叫紅面天神把人間統統燒光。
掌火的紅面天神領旨後,騰雲駕霧來到凡間。他並沒有馬上放火,先巡視一番,看到凡間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和天宮的生活沒法比。掌火天神愛上了凡間,他不忍心燒毀這美麗的人間,不忍心摧殘善良的百姓。雖然,他知道違反玉皇大帝的旨意定有殺身之禍,但他要避惡行善,寧可犧牲自己,也不能執行玉皇大帝的旨意。主意一定,他便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撒謊道:「人間已經燒成灰燼。」玉皇大帝聽了非常高興:「哈哈,現在我的天宮遠勝人間了。」
隔了好久,玉皇大帝又覺得厭煩起來,他想看看被燒毀的人間。他又在仙姬們的陪伴下來到天門前,可是一看,他幾乎要發瘋了。人間不但沒有被燒毀,反而更加繁榮昌盛,幸福美滿了。他知道紅面天神違背了旨意,一怒之下,叫左右諸神把掌火天神捆了起來,推出去處死他。
掌火天神被殺時,一滴血濺出天門,落到大地上,滴在雪山腳下村寨旁邊的一座廟里。有個和尚看見了這滴血,就小心地用紅布把它包了起來,擱在殿里。
六月二十四日那天傍晚,人們剛從田裡收工回來,突然從廟里跑出一個小娃娃,攔住人們哭訴道:「專橫殘暴的玉皇大帝嫉妒人間的美好,今晚要派天兵天將下來燒毀凡間。你們趕快在門前點起火把,一連點三個晚上,點得越旺越好。這樣用假火瞞過玉皇大帝,他和天兵天將們看見人間已經在燒了,就不會在下凡來搗亂了。」
這個小娃娃就是掌火天神的心血變成的。善良的人們相信了他的話,就按照他的方法,紛紛點起火把,男女老少都舞起火把,一連三天三夜,火光沖天。玉皇大帝看了三個晚上,看到人間一片火海,才放心的回天宮去了。
人們終於躲過了一場劫難。人們為了紀念這件事,表示對掌火天神的敬意,每到六月二十四日就要扎火把,點火把。久而久之,就成了現在的火把節。
彝族、納西族、基諾族在農歷六月二十四舉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舉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舉行,節期二三天。 4。阿詩瑪現在其實已經成為彝族女子的代稱。關於她的故事有很多版本,其中比較廣的一個版本是: 從前有個叫阿著底的地方,貧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下了一個美麗的姑娘,阿爹阿媽希望女兒像金子一樣發光, 因此給她起名阿詩瑪。她漸漸地長大了,像一朵艷麗的美伊花。阿詩瑪"綉花包頭頭上戴,美麗的姑娘惹人愛,綉花圍腰亮閃閃,小夥子看她看花了眼"。她能歌善舞,那清脆響亮的歌聲,經常把小夥子招進公房。她綉花、織麻樣樣能幹,在小夥子身旁像石竹花一樣清香。在這年的火把節,阿詩瑪向阿黑吐露了真情,願以終身相許,立誓不嫁他人。 阿黑是個勇敢智慧的撒尼小夥子。他的父母在他12歲時,被土司虐待,相繼死去。他被財主熱布巴拉抓去服勞役。一天,他為主人上山採摘鮮果迷了路,在密林大管申挨凍受餓,受盡了驚駭,因怕主人責罵,不敢回去。正在這時,他遇到了放羊的小姑娘阿詩瑪,她把阿黑領回家,阿黑被阿詩瑪的阿爹、阿媽收養為義子。從此,阿黑和阿詩瑪,兩小無猜,相親相愛。漸漸地,阿黑長成了大小夥子,他的性格像高山上的青松---斷得彎不得,成了周圍撤尼小夥子的榜樣阿黑十分勤勞,很會種莊稼。他在石子地上開荒種包穀,包穀比別人家的長得旺,包穀穗也比別人家的長得長。他上山砍柴,比別的小夥子砍得多。他從小愛騎光背馬。他調理的馬,騎起來矯健如飛。他挽弓射箭,百發百中。他的義父格路日明,把神箭傳給了他,使他如虎添翼。阿黑喜歡唱歌,他的歌聲特別嘹亮。他喜歡吹笛子和彈三弦,他吹的笛聲格外悠揚,他彈的弦子格外動聽,不知吸引過多少姑娘。這年火把節,阿詩瑪與阿黑互相傾吐了愛慕之情以後,這對義兄妹便雙雙訂了親。 一個街子天,阿詩瑪前去趕街,被阿著底財主熱布巴拉的兒子阿支看中了,他要娶阿詩瑪做媳婦。他回家央求父親熱布巴拉,要父親請媒人為他堤親。熱布巴拉早就聽說過阿詩瑪的美名,他馬上答應了兒子的請求,請了有權有勢的媒人海熱,立即到阿詩瑪家說親。海熱到了阿詩瑪家,用他那麻蛇般的舌頭,誇熱布巴拉家如何如何好,怎麼怎麼富,阿詩瑪嫁過去怎樣怎樣享福……阿詩瑪聽了之後說:"熱布巴拉家不是好人家,他家就是栽起鮮花引蜜蜂,蜜蜂也不理他,清水不和渾水一起蹬,綿羊不能伴豺狼。" 阿詩瑪的回答,惹惱了海熱,他威脅道:"熱布巴拉家是阿著底有錢有勢的人家,熱布巴拉的腳跺兩跺,阿著底的山都要搖三搖,阿詩瑪要是不嫁過去,當心丟了家。"阿詩瑪不管海熱怎樣威脅利誘,就是不嫁。 轉眼間,秋天到了,阿著底水冷草枯,羊兒吃不飽肚子,阿黑要趕著羊群到很遠的滇南熱地方去放牧。臨走時,阿黑向阿詩瑪告別,他們互相勉勵,互相囑咐,依依不捨。阿黑走後,熱布巴拉便起了歹心,派打手和家丁如狼似虎地搶走了阿詩瑪。想讓阿詩瑪磕了頭,吃了酒,來了客,生米做成熟飯,不嫁也得嫁。阿詩瑪忠於她與阿黑的愛情,她被搶到熱布巴拉家以後,在熱布巴拉夫婦的威逼利誘面前,始終不從,拒絕與阿支成親。財主捧出金銀財寶,指著谷倉和牛羊對阿詩瑪說:"你只要依了阿支,這些都是你的。"阿詩瑪瞧也不瞧,輕蔑地說:"這些我不稀罕,我就是不嫁你們家。"阿支綳著瘦猴似的臉,眨巴眨巴眼睛,惡狠狠地罵道:"你不答應嫁給我,就把你家趕出阿著底!"阿詩瑪毫不畏懼地說:"大話嚇不了人,阿著底不屬於你一家的。"熱布巴拉見阿詩瑪軟硬不吃,惱羞成怒,他命令家丁用皮鞭狠狠地抽打阿詩瑪,把她打得遍體鱗傷。熱布巴拉的老婆詛咒阿詩瑪是"生來的賤薄命,有福不會享"。阿詩瑪被關進了黑牢,但她堅信,只要阿黑知道她被關在熱布巴拉家,一定會來救她。 一天,阿黑正在牧羊,阿著底報信的人找到了他,向他報告了阿詩瑪被搶的消息。阿黑聞訊後,很為阿詩瑪的安危擔心,他立刻躍馬揚鞭,日夜兼程,跨山澗,過險崖,從遠方趕回家來搭救阿詩瑪。他來到熱布巴拉家門口,阿支緊閉鐵門不準進,提出要與阿黑對歌,唱贏了才准進門。阿支坐在門樓上,阿黑坐在果樹下,兩人對歌對了三天三夜。·阿支缺才少智,越唱越沒詞,急得臉紅脖子粗,聲音也變得像瘸蛤膜叫似的,越來越難聽了;而有才有智的阿黑,越唱越起勁,臉泛笑容,歌聲響亮。阿黑終於唱贏了,阿支只得讓他進了大門。但阿支又提出種種刁難,要和阿黑賽砍樹、接樹、撒種。這些活計阿支哪有阿黑熟練,阿黑件件都勝過了阿支。熱布巴拉眼看難不住阿黑,便想出一條毒計,皮笑肉不笑地假意說:"天已經不早了,你先好好睡一覺,明天再送你和阿詩瑪一起走吧!"阿黑答應住下,被安排睡在一間沒有門的房屋裡。半夜,熱布巴拉指使他的家丁放出3隻老虎,企圖傷害阿黑。阿黑早有準備,當老虎張開血盆大口向他撲來時,他拿出弓箭,對准老虎"哩哩嗅。連射三箭,射死了老虎。第二天,熱布巴拉父子見虎死,很驚異,再也無計可施,理屈詞窮,答應放回阿詩瑪。可當阿黑走出大門等候時,熱布巴拉又立即關閉了大門,食言抵賴,不放出阿詩瑪。 阿黑忍無可忍,立刻張弓搭箭,連連射出三箭。第一箭射在大門上,大門立即被射開;第二箭射在堂屋柱子上,房屋震得嗡嗡響;第三支箭射在供桌上,震得供桌搖搖晃晃。熱布巴拉嚇慌了,連忙命令家丁拔下供桌上的箭。可是,那箭好像生了根,沒人能夠拔得下。他只好叫人打開黑牢門,放出阿詩瑪,向她求情道:"只要你把箭拔下來,我馬上就放你回家。"阿詩瑪鄙夷地看了熱布巴拉一眼,走上前去,像摘花一樣,輕輕拔下箭,然後同阿黑一起,離開了熱布巴拉家。 熱布巴拉父子眼巴巴看著阿黑領走了阿詩瑪,心中很不服氣,但又不敢去阻攔。心腸歹毒 的熱布巴拉父子不肯罷休,又想出喪盡天良的毒計。他們知道,阿黑和阿詩瑪回家,要經過十二崖子腳,便勾結崖神,要把崖子腳下的小河變大河,淹死阿黑和阿詩瑪。熱布巴拉父子帶著家丁,趕在阿黑和阿詩瑪過河之前,趁山洪暴發把小河上游的岩石扒開放水。正當阿黑和阿詩瑪過河時,洪水滾滾而來,阿詩瑪被卷進漩渦,阿黑只聽到阿詩瑪喊了聲"阿黑哥來救我",就再也沒聽見她的聲音,沒看見她的蹤影了。 阿詩瑪不見了,阿黑掙扎著上了岸,到處尋找阿詩瑪。他找啊找,找到天放晴,找到大河又變成小河,都沒有找到阿詩瑪。他大聲地呼喊:"阿詩瑪!阿詩瑪!阿詩瑪!"可是,只聽到那十二崖子頂回答同樣的聲音:"阿詩瑪!阿詩瑪!阿詩瑪!" 原來,十二崖子上的應山歌姑娘,見阿詩瑪被洪水捲走;便跳入漩渦,排開洪水,救出阿詩瑪,一同在十二崖子住下,阿詩瑪變成了石峰,變成了抽牌神(回聲神)。從此,你怎樣喊她,她就怎樣回答。 阿黑失去了阿詩瑪,但他時時刻刻想念著她。每天吃飯時,他盛著包穀飯,端著飯碗走出門,對石崖子喊:"阿詩瑪!阿詩瑪!"那站在石崖子上的阿詩瑪便應聲:"阿詩瑪!阿詩瑪"。 阿爹、阿媽出去做活的時候,對著石崖子喊:"爹媽的好?呀!好?阿詩瑪!"那站在石崖子上的阿詩瑪,同樣地應聲:"爹媽的好?呀!好?,阿詩瑪!" 小伴們在阿詩瑪站的石崖子下,對著石崖子上的阿詩瑪彈三弦,吹笛子,唱山歌,那石崖子上的阿詩瑪也會應和著鋒鋒弦音、悠揚笛聲,唱起山歌。 阿詩瑪的聲音永遠回盪在石林;她的身影,已經化成石頭,永遠和她的鄉親相伴。從此,你怎樣叫她,她就怎樣回答你。她的聲音,她的影子永遠留在了人間。
Ⅳ 對《阿詩瑪》電影的評價!!!!!!!!!!!!!!!!!!!!!
電影發生在雲南撒尼族。和《阿詩瑪》敘事長詩所述情節基本相同,但在詩歌里,阿黑是阿詩瑪的哥哥,而電影里,阿黑成為阿詩瑪的心上人。
整部片子充滿神話色彩,美麗的阿詩瑪和年輕勇敢的青年阿黑的愛情故事在其次,演員的扮相、演員的歌喉、畫面的色彩已經顯出美好的韻味和品味,值得沉浸其中去反復欣賞。堪稱經典。
因為一直喜歡這個傳說,從很小的時候,那時都覺得阿詩瑪該像夢中情人或者遠方的白雪公主,充滿童趣的幻想和嚮往……
一個叫阿著底的風景如畫的地方,有個美貌如花的姑娘,她叫阿詩瑪,她的歌聲甜又美,一個堅韌追求自己真愛的美麗姑娘,純潔而堅貞。
阿爹阿媽希望女兒像金子一樣發光,因此給她起名阿詩瑪。她漸漸地長大了,像一朵艷麗的美伊花。阿詩瑪"綉花包頭頭上戴,美麗的姑娘惹人愛,綉花圍腰亮閃閃,小夥子看她看花了眼"。她能歌善舞,那清脆響亮的歌聲,經常把小夥子招進公房。她綉花、織麻樣樣能幹,在小夥子身旁像石竹花一樣清香。在這年的火把節,阿詩瑪向阿黑吐露了真情,願以終身相許,立誓不嫁他人。
我一直很喜歡的一個雲南明間傳說,一個愛歌愛舞的民族——撒尼族,他們能歌善舞,熱愛運動,摔跤,熱情奔放,勤勞勇敢。關於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他們在歌聲里相遇。裡面的民間音樂很美,民歌也很美。「姑娘的美名傳天下,千花萬花不如她,她的名叫阿詩瑪……」
對年輕人的初墜愛河的那種心跳,那種興奮,那種痴迷……表現的特別細致,全片幾乎沒有台詞,全都用唱出來……盼星星盼月亮的盼著情人回來…… 但神奇的是,當阿詩瑪問「水啊,你為什麼不往高處流?」這時,水真就往高處流去,把那朵最美的山茶花帶到阿黑歌身邊去……當阿詩瑪被大地主家搶走逼婚時……阿黑哥被困懸崖峭壁,他的神箭一射,頓時「芝麻開門」……對了三天三夜的歌曲,終於把情敵難倒,又比武,阿黑的神箭把對方給嚇壞了……救出了阿詩瑪,但戀人的幸福並未就此降臨……阿詩瑪變成了石林里的迴音石。
影片幾乎完全線性的按照傳說拍攝,簡明,但保守。
男主角長相像我高中一個好兄弟,而女主角長的則像我初中第一次心跳的女孩,哈哈哈……歌曲像我故鄉每年春天傳唱的淳樸的山歌……
另,韓雪主演了一部電視劇版的《阿詩瑪新傳》,沒看過。但韓雪來演阿詩瑪,在長相上挺有優勢的感覺,不知其歌喉如何,故事被改的亂七八糟的。
關於阿詩瑪的傳說:
在小石林內,有一泓湖水碧波粼粼,湖畔屹立著一座獨立的石峰,每天都吸引了無數的遊客前來觀賞、留影。瞧,那頎長高挑的身段,風姿綽約的動人體態,還有那包頭衫,身後的背簍,多麼像一位彝族撤尼少女啊!這就是著名的阿詩瑪石峰。
她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故事呢。從前在阿著底地方,貧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了個美麗的姑娘,爹媽希望女兒像金子一樣珍貴閃光,給她取名叫「阿詩瑪」,也就是金子的意思。
阿詩瑪漸漸長大了,漂亮得像一朵艷麗的美伊花。她能歌善舞,許多小夥子都喜歡她。她愛上了和她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相親相愛的孤兒阿黑,立誓非他不嫁。一年的火把節,她和聰明勇敢的阿黑訂了親。財主熱布巴拉的兒子阿支也看上了美麗的阿詩瑪,便請媒人去說親,但不管怎樣威脅利誘,都無濟於事。
熱布巴拉家乘阿黑到遠方放羊之機,派人搶走了阿詩瑪並強迫她與阿支成親,阿詩瑪誓死不從,被鞭打後關進了黑牢。阿黑聞訊,日夜兼程趕來救阿詩瑪,他和阿支比賽對歌、砍樹、接樹、撤種,全都贏了阿支。熱布巴拉惱羞成怒,指使家丁放出三隻猛虎撲向阿黑,被阿黑三箭射死了,並救出了阿詩瑪。狠毒的熱布巴拉父子不肯罷休,勾結崖神,乘阿詩瑪和阿黑過河時,放洪水捲走了阿詩瑪。
十二崖子的應山歌姑娘,救出並使阿詩瑪變成了石峰,變成了回聲神。從此,你怎樣喊她,她就怎樣回答你。她的聲音,她的影子永遠留在了人間。
阿詩瑪的傳說故事還被改編成了電影、大型歌舞劇,在國內外放映和演出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阿詩瑪的故事也隨之廣為流傳。
關於楊麗坤
美麗的化身----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楊麗坤,1942年出生在茶鄉普洱縣磨黑鎮。她的父親和哥姐都愛好音樂,能彈會唱,從小培養了她對音樂的濃厚興趣;加上有一位叫段師傅的鄰居經常教她唱歌跳舞,藝術的甘泉浸透了她童年的心靈。1950年,未滿8歲的楊麗坤被大姐帶到昆明,送進新村小學讀書。1954年,雲南省歌舞團看中了她朴實美麗的身姿和對藝術的靈性,選拔入團,開始了她的演藝生涯。
1959年4月1日,《五朵金花》的導演王稼乙到省歌舞團挑演員,一眼就看中了楊麗坤。楊麗坤一次主演《五朵金花》,便迷倒了億萬觀眾。《五朵金花》上映當年,先後在46個國家爭相放映,受到觀眾的高度贊譽。她主的另一部影片《阿詩瑪》又成功地塑造了雲南又一個美麗的天使形象。 1960年在埃及開羅舉行的「亞非電影節」上,楊麗坤獲得了「最佳女演員銀鷹獎」,成為世界電影界一個光彩奪目的明星。
「文化大革命」10年浩劫,楊麗坤一夜之間被打成了「黑五類」,身心受盡摧殘,奪去了她短暫而又璀璨的藝術生命,後來一直病魔纏身,1974年結婚,於2000年7月21日在上海家中平靜病逝,從此永遠的離開我們。
另:
楊麗坤只演過《阿詩瑪》和《五朵金花》兩部電影,卻在中國億萬觀眾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兩部電影獲獎無數,給她帶來莫大的榮譽,也造成她一生的悲劇。
1970年,雲南省歌舞團的舞蹈演員楊麗坤,因為精神錯亂,住進了雲南省長坡醫院,這一年她28歲。此時的楊麗坤已經擁有巨大的聲譽,但是,在以後的三十年,她沒能走出那個噩夢,也沒能再演電影。
2000年7月21日18時30分楊麗坤去世,她的墓碑,上海一座、昆明一座。她的骨灰,上海一半,昆明一半。
Ⅳ 女神阿詩瑪
一般人們提到攀岩,大概想到的會是這樣的
又或者是這樣的
但是,你見沒見過這樣的
這樣的
圖片上這位小美女叫阿詩瑪 (白石阿島 Ashima Shiraishi),美籍日裔,生於2001年6月。2015年,年僅14歲的她完成了難度為9a/+ (5.14d/15a) 的 Open Your Mind Direct(解放思想)。 這個成績讓她入選了2015年《時代周刊》最具影響力的30名青少年。
2016年,在她15歲生日前,她完成了難度為V15的抱石線路 Horizon (地平線),成為第一位完成V15難度的女性,並且也是V15俱樂部里最年輕的一員。
居住地:紐約市
身高:一米五
贊助商:Evolv;Bluewater;Petzl;Adidas
成就:連續五屆全美青少年攀岩比賽冠軍;完成V10,V11,V12,V13最年輕的運動員;完成5.14c最年輕的運動員;flash5.14a最年輕的運動員
攀爬履歷:
8 歲
Power of Silence (V10) 、Ashimandala (V11)
9 歲
Roger in the Shower (V11) 、Chablanke (V11/V12)
10 歲
Crown of Aragorn (V13)
11 歲
Fragile Steps (V13) 、Steady Plums Direct (V13)
12 歲
One Summer in Paradise (V13) 、The Automator (V13)
13 歲
Betta Move (V13) 、Golden Shadow (V14) 、Blood Meridian (V13) 、The Swarm (V14)
14 歲
Terre de Sienne(V13) 、 Nuclear War(V14) 、Phenomena(V14) 、Horizon(V15)
難度線路:
11歲
Southern Smoke (5.14c) 、Lucifer (5.14c)
12歲
24 Karats (5.14c) 、50 Words for Pump (5.14c)
13歲
Digital system (5.14b) 、La Fabela (5.14c) 、Rollito Sharmaextension(5.14b)
14歲
OpenYour Mind Direct (5.14d)完成此線路的第一位女性
Ciudad de Dios (5.14d/5.15a)完成此線路的第一位女性
看完這些,我也該活動活動筋骨了。
Ⅵ 日常問候語及關心話
問候語及關心話
1、"生活似茶,沖不走那淡淡清香;往事如煙,忘不了那點點滴滴:見不到的日子說聲照顧好自己!~
2、身體是寶,健康才好。拋卻煩惱,快樂就行!願你身體健康,快樂每一天!
3、東天來,北風吹,天氣冷,記穿衣,早晚涼,要注意,為了你,為了我,把身體,保護好,願我的,心祝福,隨著風,去飄揚,讓我們,牽著手,一起向前走吧
4、"問候是一艘船能把情送遠,祝福是一把傘伴你走過風雨天.清晨有朋友一條溫馨的簡訊,所有的煩惱都化作雲煙.祝您周末開心!"
5、忙碌是個真實的理由,牽掛卻是不變的主題,常常的想起卻不是每次都能聯系,默默的祝福卻不是每次都能送去,忙碌的日子照顧好自己
6、情到濃時人自醉,愛到深處心不悔。想你忘你都不對,寧願傷心自己背。不怨蒼天不怨誰,人生不過夢一回。慣看花謝又花開,卻怕緣起又緣落。大海因浪花而美麗,人生因友誼而充實;我把快樂的音符做為禮物送給你,願愛你的人更愛你,你愛的人更懂你!
Ⅶ 關於樂活的概念~
樂活族又稱樂活生活、洛哈思主義、樂活,是一個西方傳來的新興生活型態族群, 由音譯LOHAS而來, LOHAS是英語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的縮寫,意為以健康及自給自足的型態過生活。
樂活(LOHAS),是由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句中每個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組成。也就是「健康、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健康、快樂,環保、可持續」是樂活的核心理念。由於樂活理念順應了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樂活生活方式早已流行於歐美發達國家,但在中國才剛開始流行。
在物質日益豐饒的今天,春節這樣一個圖騰儀式,漸漸地褪去了傳統的民俗內核,作為一種日益簡化的符號,留下的只是一個非常單純而明確的所指,那就是:樂活——快樂地生活。
快樂是一種信念,快樂是一種活法,快樂是一種體驗——在中國,春節就是樂活節。
從儀式、吃喝到玩樂
春節就是樂活節
過春節的形式隨時代的進步而千變萬化,但其變的只是符號形式,不變的是中國人的快樂至上的精神。
稍微有把年紀、有點閱歷的人很容易近幾十年來中國人過年方式的改變:吃肉和穿新衣的時代;回家團圓、全家一起下館子吃年夜飯的時代;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玩就玩這樣不拘一格去找樂時代。在春節的物質基礎不斷發生著變化的時候,過年的傳統禮俗意義正越來越演化為一種快樂符號,以至於「只要開心,天天過年」便成了不少人的口頭禪和生活理念。
物資短缺時代的快樂補償
過年從來都是開心又快樂的,但過年越是快樂,常常反襯出平時快樂的稀缺。
一位60後的網友在博客中回憶,小時候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幫父母排隊。在物資短缺的1970年代,祖國大地遍布人們買菜、買肉的排隊身影,過年就更意味就著「搶購」,為了搶得一頓豐盛的年夜飯,人們必須比耐性斗體力。關於春節,「吃」的新聞在報紙上總是頭條,從「糧、油、肉供應充足」到「活雞、活鴨大量上市」再到「巧克力、餅干投放市場」。百貨大樓里的確良、華達呢等服裝也都成為人們過年置裝的上品。蘇童在《女裝》里寫道,當時的姑娘只要穿上條白色的「的確良」裙子都會「引來老年婦女和男性的側目而視」。
不單要搶購東西,連觀看樣板戲、革命歌舞、革命電影這些春節僅有的文娛活動也必須通過組織分配售票或者「限購」。1977年後,春節氣氛開始活躍,有了廟會、舞會、文藝晚會,《阿詩瑪》、《桃花扇》等國產電影重新露面,《三笑》、《追捕》等香港和國外影片也紛紛登場,能看場電影就是一種精神奢侈。《喬家大院》的導演胡玫曾回憶說,當時年輕人都有過因為追看「內部電影」而在城裡奔跑大半夜的經歷,自己也是因目睹一男孩因爬上窗口爭看外國電影被摔死的慘劇而萌生「一定要拍自己的電影」的念頭。
長期的搶購排隊和難得的精神奢侈沒有影響人們過節的熱情。小孩子愛玩的燈籠、鞭炮、臉譜都得買,年輕人喜歡的喇叭褲、流行歌磁帶不能缺,大人們包餃子、發壓歲錢、互相拜年的程序少不了,豐衣足食的物質保障,直接影響到團聚的溫馨感和安定的幸福感。
從吃喝到玩樂的轉變
「1984年,2月16日,農歷除夕。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上,港台歌手初見,《我的中國心》唱出了港台人民熱愛祖國的心聲,我為之鼓掌。」遼寧省一位老人將其度過的66個春節以日記的形式記了下來,其中這樣寫道。
1983年,第一屆現場直播的春節晚會一炮而紅,彩電隨即就成了搶手貨。陳佩斯「吃面條」的憨態造就了延續至今的小品熱,一曲《難忘今宵》幾乎成了後來每屆晚會的結束曲,春晚變成了約定俗成的春節符號。同樣是一頓年夜飯,但「吃」的意義已經有所不同了。
而作為中國人過年傳統方式的吃,其方式也在悄然變化。1990年代中,餐館門口 「春節休息」 大紅紙條突然集體消失,去餐館吃年夜飯成了時尚。粵菜、川菜、湘菜、涮火鍋……商家紛紛打出特色招牌吸引顧客。
飯桌日漸豐富,花樣日見翻新,酒足飯飽的人們開始在吃之外去尋找更多的樂趣。脫去黑灰藍的外套,在春節換上靚麗的夾克、牛仔、皮大衣,在照相館租借西服進行拍照也成了潮流,1980年4月14日的英國《衛報》還對此作出過報道。1985年春節前夕開始,個人可以限購一台進口相機,自己拍張過年全家福也成了樂事。冰箱、洗衣機進入家庭,解決了主婦們為過年大浣洗和食物儲存備受困擾的難題。
當賀年卡、掛歷這些更有文化味的禮品代替了以前作為禮物的暖瓶、臉盆時,原本貼在農家小院的春聯也貼進了城市裡的單元樓。比起舊時春聯上只求平安如意的語句,「新長征起步春光明媚,現代化開端金鼓歡騰」等充滿時代氣息的措辭更受歡迎。剛過上好日子同時對未來無限憧憬的人們滿眼都是春節的喜悅符號。趙忠祥在一次采訪中被問到用一個形容詞描述1980年代人們的表情,他用郭蘭英的歌《社員夢里也笑聲甜》來做比喻, 「我覺得那個時期的人們的表情就是,夢里也笑聲甜。」
玩的升級與樂的進化
1994年一項調查統計顯示,吃喝不再是過年的主題,人們用在食品上的花費不到春節花費的1/5,而用在交往和娛樂方面則佔了1/3。5個在春節結伴前往哈爾濱的年輕人在1992年時還是新聞人物,而1996年春節改為7天長假後,過年出遊的人數直線上升,國內線路條條爆滿,春節從旅遊淡季搖身變成「黃金周」, 春節機票優惠50%的做法載入歷史。
旅行過年這種方式對春節團圓習俗的象徵意義的消解這一革命性意義,其實是後來才真正意識到的。而一開始人們就注意到的,則是「身體健康」成了1990年代人通過尋呼、電話、明信片、聲訊點歌等方式拜年中用得最多的祝福語。「春晚」依然准時開場,但1997年大陸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賀歲片的誕生讓人們有了新的興奮點。馮小剛的《甲方乙方》讓群眾大呼過癮,也掀起了後來每年對賀歲片的期待。
簡訊拜年這一2000年以後「新民俗」的出現,再一次刷新了傳統的人際關系網路。據統計,2006年超過85%的人採用簡訊的方式來拜年,全國拜年簡訊量達120億條。而與此相呼應的是,忙著加班或者遠在國外的子女,電腦前一坐就可以與家人視頻聊天;可以回家卻又愁著沒有伴的單身一族,打開網頁就可以租個「愛人」見父母;天寒地凍不想動手大掃除,一個電話找來鍾點工全部解決;宜家風格的房間不好貼年畫、春聯,買個Q版的生肖公仔同樣能增添喜氣;有車的自駕出遊,沒車的到郊外體驗農家樂;飯局趕場太辛苦了,那乾脆手機一關玩失蹤。
春節不再有傳統的形式和固定的儀式感和民俗內核,它作為一種日益簡化的符號,留下的只是一個非常單純而明確的所指,那就是:快樂地生活。也難怪一些專家們近年大聲呼籲要保衛春節,雖各執己見者不乏其人,但其「樂活」的內涵卻是大家的基本共識。對民俗有獨到見解的作家馮驥才則說,年味淡論者,只是談一些傳統年俗的式微,錯把年俗當年味,過年的樣子當過年的內核,混同了春節符號的詮釋形式與春節符號的人文內涵。雖然現在1000個人可以有1000種過年的方法,但其實每個人要的都是快樂。
中國樂活宣言
1. 要有DIY精神。自己裝傢具(宜家買的),自己磨咖啡(星巴克出品),聽自己唱的歌(到KTV大開歌喉),自己家中開餐廳(屬於自己和親人間的私房菜)。
2. 要適當少寫博客、簡訊,遠離網路和聊天工具。記住,聊天記錄、手機信箱和博客搜索引擎都會帶來隱藏危險。
3. 要掌握更多低效率的交友方式。和家人、朋友一起看電視、打拖拉機、傾談雖然老土,但長途電話、咖啡廳和飯桌都比簡訊更能增進感情。
4. 要過有機的生活。注意自己身體的環保,拒絕垃圾食品;注意地球的環保,拒絕亂扔垃圾。任何時候,挑選一個精緻的自帶購物袋上街都可能帶來好心情。
5. 要學會在別人身上尋找快樂。在度過2個小時的沉悶時光之後,可以嘲笑並討論大片;同理,時刻關注宋祖德、王朔和吳宗憲這些製造娛樂的人。
6. 要學會關懷別人。購買八卦雜志,成為粉絲或反粉絲。有一個偶像,或者打擊對象。
7. 要對每個人微笑。包括來抄車牌的交警、稅務局官員、辦公室的政治對手、企圖謀奪你女/男朋友的陰謀家。
8. 要在沒有錢的時候租小房子,過小生活,和小胸的女人或大肚腩的男人在一起,做小男人或小女人。在沒有成為成功人士前,用企鵝QQ交朋友,用奇瑞QQ上環市路,是實用主義而不是阿Q精神。
9. 要學會享受單身的生活。在春節拋開問你結婚沒有的親戚獨自旅行,用微波爐創作出單身食譜,偷偷在大廈養101斑點狗或者加菲貓。
10. 要享受平凡。穿感覺良好的衣服,而不是穿Prada的中國人。不做Logo的奴隸,不做名利場中的虛榮庶民。
11. 要注重創造。想將夢想照進現實,先忘記高考、學歷、薪水和世俗眼光,網路、拍照手機、選秀節目都是你的舞台。
12. 要學會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特別是你的私家車不得不因為停車費、油價和塞車問題放在車庫的時候。
13. 要學會從繁重的生活中消失,獨自去步行街刷卡,去雲南,去東南亞,或者做個自己購買小島的白日夢。
14. 要學會重復使用資源。一張好看的碟,自己看第一次,和最喜歡的人一起看第二次,和好朋友一起看第三次。
15. 要掌握快樂的境界。快樂的低級境界,是欺騙自己原來很快樂;快樂的中級境界,是明明很快樂,卻嚷著有人比你更快樂;快樂的高級境界,是在不快樂中尋找快樂——樂活不是賴活,樂活是樂天知命,也是活出生命。
Ⅷ 去雲南旅遊需要帶點什麼東西
去雲南旅遊的必備物品,除了錢以外,還需要帶銀行卡、身份證(身份證應與銀行卡分開放,以免丟失時被人凍結銀行卡)、手機並且保障電量充足、相機及其充電器、雨傘或雨衣、太陽傘(當地紫外線強)、防曬霜、沖鋒衣(去香格里拉或玉龍雪山需要帶厚衣服)、運動褲、運動鞋、背包、地圖、常用葯如紅花油、驅蚊止癢類葯水、創可貼、感冒葯等、抗高原反應的葯(紅景天、高原安)等。
Ⅸ 南極人和阿詩瑪內衣哪個好
南極人,依據是聽說過,同時還有網路銷售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