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水溫下泡內衣有什麼危害
Ⅰ 新買的內褲用開水燙一下沒問題吧!會不會有什麼危害,其實也算不上開水,就是有點燙。
可以。
(1)100水溫下泡內衣有什麼危害擴展閱讀:
挑選內褲技巧
布料:內褲布料的彈性要好,吸汗、透氣功能良好,前襠的剪裁立體;
購買:不需害羞,多向店員查詢;注意檢查,如重點部位的車線是否順滑;
款式:腿太粗或者太細的人都不宜穿四角褲;腿極粗的人可以選擇全高衩褲,或包邊的半高衩內褲;
顏色:內褲顏色通常應和長褲保持統一,但是一般還是選擇顏色比較淺的,一般顏色深的都是染色上去的對女性陰道有很大傷害。
Ⅱ 為什麼黑色內褲用一百度的水泡了後水變成紅色
明你的黑色內褲固色不牢呀,100度的水溫有點高了,褪色是正常的
Ⅲ 用開水燙內褲,真能消毒嗎
1、開水燙內褲有一定殺菌作用,但消毒效果不佳,不但難以殺死細菌芽孢等生命力旺盛的細菌繁殖體,還可能燙壞內褲。
2、一般情況下,內褲建議勤洗勤換,洗滌時選擇專用器皿,用涼水手洗清潔,日常晾曬消毒即可(實為紫外線消毒,不必再沖洗)。若對內褲衛生要求比較高,可以清洗干凈後用化學消毒劑消毒,再次沖洗去除消毒劑殘留,最後進行晾曬或烘乾。
3、患病或疑似患泌尿生殖系統感染時,內褲更要勤洗勤換。為避免病菌感染家人,可以直接用火燒毀內褲(物理消毒方法)。若內褲要再次使用,可以採用化學消毒方法殺菌,要先清洗清潔,然後根據衣物特點選用高水平化學消毒劑(如含氯制劑、過氧乙酸、過氧化氫等)消毒,再次沖洗,最後進行晾曬或烘乾。切勿選擇「開水燙內褲」的偏方殺毒。
Ⅳ 用開水泡內衣,多長時間可以消毒
一般情況下,浸泡15~20分鍾就差不多了,別超過30分鍾。
其實,用專門的衣物消毒液更靠譜。有些人喜歡將衣物先用熱水浸泡,認為這樣可以可以殺菌消毒,然而,這也就是多點心理安慰而已。
雖然熱水燙洗確實可以消毒,但前提是水溫保持不變。以常見的白色念珠菌為例,起碼要在100℃的沸水中浸泡20分鍾才能殺死,而在實際操作中卻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4)100水溫下泡內衣有什麼危害擴展閱讀
內衣更換時間:
內褲需半年一換,新衣先用鹽水浸泡
內褲穿久了,上面沾染的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病菌會逐漸增多,即使正確清洗、晾曬,內褲上面的細菌也不可能完全被殺死。因此,無論男女,內褲3~6個月就該換新的。一旦出現變形、材質變干硬、污漬清洗不幹凈等情況,就應及時更換。
另外,新內褲買來後,一定要先清洗後再穿,而且最好是用食鹽水浸泡一下。因為新衣服上可能殘留致癌物——甲醛,食鹽能消毒、殺菌、防棉布褪色,所以穿用食鹽水浸泡過的內衣會更安全。
Ⅳ 純棉內褲可以用開水燙嗎
可以。
內褲用熱水燙一下,那麼是具有殺菌的作用的,可以用開水浸泡15分鍾,這樣基本都能夠殺死。這種方法是有利於生理衛生的。如果是純棉的內褲,可以直接使用100℃的開水燙一下,達到消毒的目的,也可以放在太陽下暴曬兩個小時。
純棉內褲可以用開水燙嗎 要注意時間
純棉內褲用開水燙多久
每次洗內褲,可以用開水燙15分鍾,這樣可以殺死一定的致病菌,不容易感染婦科炎症。可能用水煮的話,可能會影響內褲使用的壽命,但是這樣可以很好的殺滅一些真菌,黴菌等的。不過也沒有必要這么麻煩,多用陽光曬一下即可的,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陰。最好是選用專用的內褲清潔皂,因女性的私處是相當脆弱的一個弱酸環境,所以選用清潔用品時要選擇鹼性的,但選擇的清潔用品鹼性也不能太強。建議選擇專門的內褲清潔皂,與普通衣物所用的肥皂區別開。
純棉內褲可以用開水燙嗎 要注意時間
純棉內褲用開水燙有用嗎
對於患有黴菌或滴蟲性陰道炎的女性,要穿棉質內褲。洗凈後,要放在開水中燙一燙,或者直接煮一煮,這樣能徹底清除病菌。
有的女性洗內褲時往往是匆匆揉兩把,有時甚至連肥皂都不打。內褲還是要用肥皂洗的,婦科常見的兩大病菌——黴菌與滴蟲都能被皂液的鹼性環境殺滅。使用普通肥皂就能起到這個功效,沒有必要專門使用「內褲清洗液」清洗。對於搓洗的時間,最好能打好肥皂後認真地搓揉3—5分鍾,讓細菌與肥皂充分接觸。
純棉內褲可以用開水燙嗎 要注意時間
純棉內褲怎麼清洗
1.清洗純棉內褲時要用專用的洗滌用品,比如帶殺菌效果的肥皂、洗衣液等,不要和其它衣物混用,千萬不要和洗腳的盆子共用一個,避免細菌混淆。
2.純棉內褲一定要單獨洗,不要和其它衣物混在一起洗,以防止細菌交叉感染,引起疾病。有些女性比較懶,洗衣服時直接將純棉內褲、襪子、衣服直接放到洗衣機中一塊洗,這樣會加速細菌的感染。
3.洗純棉內褲要用專用的盆,不要和其她人共用此盆,要單獨使用,如果共用一個盆可能會造成細菌交叉感染。要定期的用熱水燙盆殺殺菌,以免在用的時候細菌附在純棉內褲上。
Ⅵ 100度開水消毒衣服多久
一般情況下,浸泡15到20分鍾就可以了,但注意時間不可以超過30分鍾。雖然熱水燙洗確實可以消毒,但前提是水溫保持不變。以常見的白色念珠菌為例,起碼要在100℃的沸水中浸泡20分鍾才能殺死,而在實際操作中卻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正確清洗內衣的方法
1、通常應用手洗,水溫應在40度以下。
2、洗滌可用內衣護理手洗洗滌液,去污抑菌,千萬不要用含漂白劑、消毒液或者含消毒劑的洗衣液,以免殘留在內衣的海綿里,傷害皮膚。
3、洗滌時用手輕輕揉搓,有軟圈,膠骨及壓條的部分可用小軟刷輕刷,盡量以最短的時間洗滌完成,切勿用洗衣機脫水,以免變形。
4、清洗干凈後把內衣整理成形,用衣夾夾住罩杯底部的鋼圈部位倒掛起來,腰封和束褲則夾住腰部位正掛。
5、深色衣應單獨洗滌,避免混洗染色。
6、內衣可用淡鹽水浸泡15分鍾左右,可起到消毒、殺菌、脫敏、固色的作用。
Ⅶ 內衣用開水洗可以消毒嗎
可以,但是效果不是很明顯。熱水的殺菌消毒效果,都是在理想狀態下而言,也就是說水溫是固定在60℃不變的。
假如你單獨燒一壺開水來浸泡衣物,從你把水倒進盆子里的時候起,水溫就會一直下降,直至完全變涼和室溫一致,超過60℃的時間有多長,你自己也不知道,但肯定不會有半個小時。
在生活中,我們更常接觸的致病微生物還有很多,如:引起膿皰瘡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下尿路感染的大腸桿菌,引起黴菌性陰道炎的白色念珠菌等,要殺滅這些常見致病微生物,至少要在100℃沸水中煮上20分鍾,如果還想殺死帶芽孢的特別堅韌不拔的細菌,那至少要煮1個小時
。只用開水燙那麼一下,也是達不到消毒要求的。這些都是開水燙內衣的不可靠之處。
(7)100水溫下泡內衣有什麼危害擴展閱讀:
對衣服認知的5個不良習慣:
一、新衣服沒洗就穿會致癌
其實,少量接觸問題不大,致癌風險低。新衣服上有甲醛殘留,因為衣服在加工過程中的染色、定型等工序會使用一些含有甲醛成分的化學制劑。甲醛雖然是1類致癌物,但其致癌性與接觸時間長短、接觸量和濃度高低呈正相關,作為一種揮發性氣體,少量接觸很難在人體內積聚。
因此,穿未洗的新衣服致癌風險是非常低的。不過,甲醛的刺激性很強,對於敏感人群來說,容易引起流淚、乾咳等問題。
建議:買回來的新衣服在穿之前,最好徹底清洗並充分晾曬,尤其是貼身衣物和嬰幼兒衣物。在通風處晾曬幾日也可有效去除甲醛。
二、衣服用熱水浸泡能消毒
其實,用專門的衣物消毒液更靠譜。有些人喜歡將衣物先用熱水浸泡,認為這樣可以可以殺菌消毒,然而,這也就是多點心理安慰而已。雖然熱水燙洗確實可以消毒,但前提是水溫保持不變。
以常見的白色念珠菌為例,起碼要在100℃的沸水中浸泡20分鍾才能殺死,而在實際操作中卻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建議:衣物清洗前不要浸泡太久,否則溶解的污物很可能會再度污染衣物,也容易引起衣物變形、縮水。一般情況下,浸泡15~20分鍾就差不多了,別超過30分鍾。
三、泡沫越多洗得越干凈
其實,去污力的強弱並不由泡沫多少決定,不少人認為泡沫越多去污力就越強,於是不自覺就倒入了「過量」的洗衣液。事實上,當水中的洗滌劑分量達到飽和時,多餘的洗滌劑並不能增加清潔力。
此外,過多的泡沫很難漂洗,有時漂洗了很多遍泡沫依然存在,費時又費水。不僅如此,這樣洗滌後的衣物還會發硬,穿著時容易刺激皮膚,引起瘙癢。
建議:清洗衣物時請根據衣物和用水量的多少合理添加洗衣液。或者也可以選用一些低泡型洗衣液,既容易漂洗,又不影響去污力。
四、手洗比機洗更干凈
實際上,如果洗衣機足夠干凈,那麼手洗和機洗並無太大區別。
不論是機洗還是手洗,其實都是通過摔打和摩擦來實現衣物的清潔,從理論上來說,機洗和手洗並無太大區別。
但是,大部分人都忽略了洗衣機的衛生情況。洗衣機的內部存在很多清潔死角,比如內槽、滾筒底部、內筒外桶之間的夾層等等,這些地方都是最容易藏污納垢、繁殖細菌的地方。用這樣的洗衣機洗衣服,只怕會越洗越臟。
建議:新買的洗衣機在使用半年後,每隔2~3個月可用洗衣機清潔劑來進行一次清洗,每隔一兩年可請專業人士進行拆機清洗。
五、洗完的衣物反面晾曬
其實,不同的衣物應該區別對待。本來,只要晾曬的環境干凈、通風,一般材質或顏色較淺的衣物,就不用太糾結了,正著反著曬都可以。
建議:
1、考慮到有些居住環境附近可能有馬路、工地等,貼身的衣物還是正面晾比較好,以免空氣中的粉塵、微生物等臟東西沾染上。
2、顏色鮮艷、容易褪色的衣物,或者是絲綢、羊毛材質的衣物,洗完後最好反過來晾,以免因紫外線照射而破壞衣物的柔軟度和色澤度。
Ⅷ 剛買回來的衣服必須要用100度的水溫泡一泡嗎
不是開水,而是鹽水。
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在購買了新衣服之後,拆開包裝拿出來就穿在身上,有關專家指出,新衣服應該用食鹽水浸泡後清洗一下再穿。因為新衣服上可能殘留防皺處理時的化學葯品——甲醛。有時會發現在新衣服上面有一股異味,這種怪味來自於化學成分——甲醛。在高壓和高溫環境下,讓甲醛分子與棉纖維分子交鏈結合,從而產生防皺效果。但是處理過程不夠嚴謹,或處理後清洗不凈,就會造成甲醛單體由布料中釋放出來。據研究表明,甲醛除了引起 急性眼症狀、咳、流淚、視力障礙及發疹等,試驗也證明甲醛具有致癌作用。因食鹽能消毒、殺菌、防棉布退色等作用,所以在穿新衣服之前,應先用食鹽水浸泡干凈。
Ⅸ 內衣洗後用開水燙嗎聽說這樣殺細菌
可以用開水燙,也可以選擇讓貼身衣物曬曬太陽,紫外線是最好的天然消毒系統,或者用熨斗燙、烘乾機烘、吹風機吹一吹等方式。選擇消毒方式要根據內衣材質進行,避免因為高溫造成內衣材質損壞或變形,具體可以看內衣的洗滌說明。
內衣不適合晾在室內,以防受潮。同時,內衣不宜長時間高溫直射,最好晾在通風處,一樣能享受到紫外線的殺菌服務。
最正確的內衣晾曬方法就是:晾前將罩杯水壓干,然後再輕拉杯麵。晾曬時將內衣倒掛著晾曬,要避免暴曬。不要反著曬,要扣上後排口,微微拉平然後兩邊夾上架子對稱,肩帶不可褶皺。
內衣要放於內衣專櫃,空間不能過分擠迫而與其它衣物發生摩擦。折疊方法也影響內衣的形狀,折疊的原則是根據內衣的形狀順力而為,使內衣不至於過度扭曲。
(9)100水溫下泡內衣有什麼危害擴展閱讀
新內衣要過水洗
新內衣一定要用清水多漂洗幾遍再穿。作為衣物,不可避免要使用甲醛。甲醛俗稱福爾馬林,是一種消毒、防腐、收斂劑。在紡織品和衣料中添加了微量的甲醛,由於含量很少,一般不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危害,但是極少數過敏體質的人容易引起過敏性皮炎。
另外,衣物在製作過程中會沾染許多灰塵和病菌,衣料和顏色中含有各種化學成分,這些都是致病、致敏原。
因此,新買回來的內衣,一定要先用清水漂洗後在通風的地方晾乾。這一方面可以清除衣物在製作過程中產生的灰塵,另一方面可以使衣料裡面所含的甲醛等盡可能揮發,避免發生過敏。
Ⅹ 一般什麼衣服不能用開水燙
化纖的衣服不可以,絲綢的衣服不可以,毛衣也最好也不要燙,一般貼身的衣服都是純棉的, 所以基本上是都可以燙的。 而且內衣褲最好用水煮。
家用的蒸汽熨斗,上面都會有刻度標識,根據服裝的面料不同選擇對應的刻度溫度進行熨燙噴氣。
滌綸、尼龍等合成纖維,一般你用熱水燙了,也不見得有用,100度是不足以讓衣服變小的,這個溫度遠小於它們的定型溫度,所以作用不大;衣服變壞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
一些人造纖維的如粘膠,用熱水燙,面料有可能就直接爛掉了;但衣服里如果有蕾絲,有氨綸的話,會燙壞掉的。
如果是真絲的,用很高的熱水燙,有可能就直接褪色,衣服不成樣子了。
最後一點,如果衣服有拼色的,不是單色的,用高溫熱水燙,可能會相互染色的,衣服也會報廢的。
(10)100水溫下泡內衣有什麼危害擴展閱讀:
不同面料的衣服可耐受的溫度:
羊毛類直接熨燙溫度在160~180攝氏度可較快定型,最好是墊布熨燙,溫度可調高至180~200攝氏度,棉類可直接熨燙,溫度設在175~195攝氏度,麻類直接熨燙溫度設在185~205攝氏度,絲類亦可直接熨燙。
溫度設在165~185攝氏度,也可墊布熨燙,溫度設在195~200攝氏度。要注意的是若有金線的部位不宜直接熨燙一定要墊布。
滌綸直接熨燙溫度為150~170攝氏度,墊布熨燙溫度為185~190攝氏度。腈綸直接熨燙溫度為115~135攝氏度,墊布熨燙溫度為150~160攝氏度。丙綸直接熨燙溫度為85~105攝氏度,墊布熨燙溫度為140~150攝氏度。
以上是日常生活中在家熨燙衣物時根據不同面料的衣物調整的不同溫度,這樣可以更快更好的完成定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際織物洗滌標志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衣服用熱水浸泡能消毒?用衣物消毒液更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