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內衣百科 » 二十年前女性內衣都什麼樣子

二十年前女性內衣都什麼樣子

發布時間: 2022-05-05 03:53:06

『壹』 胸罩是什麼時候發明的並什麼時候流入中國

胸罩是現在女性使用最廣泛的內衣之一,又稱為文胸,它的主要功能是遮蔽並且支撐女性的胸部。

在1859年,一個叫亨利的美國人發明了一對圓球型的遮胸,這個被認為是現代胸罩的雛形,並且他為這個遮胸申請了專利。後來經過時代的變遷,到1907年法國的設計師保羅發明了現代化的胸罩,這個被認為是現在胸罩的起源。之後100多年裡,胸罩的式樣和面料都經過不少變化,一直到現在的多式多樣。期間還有發明,還有人發明了無背式胸罩、無帶胸罩等等。後來,為了收緊胸部使胸部看起來更美更大,又發明了聚攏式胸罩,此外還延伸出了情趣內衣等等,總之胸罩從發明到現在,已經是多式多樣,讓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任意選擇。

在古代,那個時候是沒有胸罩的,中國女人穿的主要內衣是肚兜,又稱為抹胸。它比現在是女性胸罩要大一些,能夠保護女性的胸部和腹部,一般也是貼身穿著,一般綉有一些圖案,主要以綉花為主,顏色大多是紅色或者粉紅色。隨著,中國和西方的交往胸罩這種東西也進入了中國女性的眼界之內,很多女人也開始穿起胸罩來取代之前的肚兜抹胸。至於西方在文藝復興前沒有胸罩的時代,貴族婦女們穿上襯裙作為內衣,普通階層的女性和農婦使用小束腰和胸前系帶等等方式來遮掩胸部。

總之胸罩從發明到現在已經100多年了,期間經過很多變遷,才成為目前這樣的樣式。

『貳』 比較好奇中國古代女子穿什麼樣的內衣

古代的女子的內衣根據朝代的更迭從樣式到叫法上都有所不同,雖然我覺得看起來都統一像肚兜就對了。

不過當然了,這種貼身衣物大多是用更為柔軟的物料所制,目的單純只是為了減少摩擦,不讓乳頭和其他皮膚在日常衣物摩擦中受傷,是萬萬沒有現在的胸罩能夠集中聚攏或是避免胸部下垂這種功能的。

到了唐朝就是「訶子」了,也是我認為最好看的肚兜,因為唐朝民風較為開放嘛,當時女子時興穿「半露胸式裙裝」,所以內衣也根據這種喜好做了一定的改變,只需要在後背紮起帶子即可,沒有那麼繁瑣,也特別好看。

『叄』 文胸是什麼樣子的

文胸就女性的內衣,通常也稱作胸罩。款式有很多種。

女性的乳房大部分是脂肪組織,有一些韌帶與皮膚提供內部支撐。但是這些支撐有時候不夠支撐乳房(特別是對年長女性來說)或是不讓乳房移動,因此造成疼痛不適。


文胸按外形設計分:

1、無肩帶胸罩

大多以鋼圈來支撐胸部,便於搭配露肩及寬領性感的服飾。

2、魔術胸罩

在罩杯內側裝入襯墊,藉以提升並托高胸部,可表現胸形及深墜的乳溝。

3、無縫胸罩

罩杯表面是無縫處理,中間縫入厚的綿墊,胸下圍之土台也是無縫處理,適合搭配緊身服飾。

4、前扣胸罩

指鉤扣安裝於前方之胸罩,一般便於穿著,也具有集中效果。

5、長束型文胸

長束型文胸是標准胸罩一種,罩杯下端之土台較長,能把腹部、背部贅肉及多餘的脂肪往胸部集中。

6、無肩帶長型胸罩

可以調整腹部、腰部之贅肉,表現出女性優美曲線,多用來搭配性感服飾,如晚禮服等。

7、休閑型胸罩

休閑型胸罩一般都是用來搭配服飾或平日居家休閑而穿著的。

『肆』 民國時期女人都穿什麼

民國時期的女人都愛穿旗袍。現在的社會,女人們都是根據自己的喜歡去穿衣服,露肩的露大腿的都有,服飾其實是一個人的表達方式之一,還體現了一個人的價值觀和精神觀。其實呢,不同時期的女性,她們的穿衣風格都是不一樣的。在民國時期,這是一個新社會與舊社會並存的年代。民國時期的思想跟女權的興起,使得民國時期的服飾與以前不一樣。所以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民國服飾。

社會潮流一直在變,但是經典永不變,民國時期的旗袍跟高跟鞋的搭配,就是當今社會也是很時尚的,旗袍象徵著中國女性的美,她們將這種美展示給全世界。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時尚,女性們在追求美的道路上從來沒有停住過腳步,也正是因為女性們的追求,才使得時尚圈一直在前進,才會有了我們當今的時尚。

『伍』 內衣有什麼款式

一般花樣講究、設計大膽,緊身、半透明質料、蕾絲滾邊、吊襪松緊帶等特性可以大大提高夫妻之間性愛樂趣,使夫妻關系更加和偕。走俏市場的「情趣內衣」,用真絲面料製作,款式婀娜多姿、色彩絢麗豐富,做工精細別致,確也頗富一番情趣。?
就目前來說性趣內衣大致有以下類型:
附有繩帶的內褲:超高式的內褲,在腰部兩側都附有繩帶可供系綁,這種內褲外型大膽、火辣辣,適合各種體型的女人穿著。而只要解開其中一邊的繩帶,就夠刺激的了。
花邊內褲:質料以半透明為主,四周綴有蕾絲滾邊,是浪漫「內在美」的典型代表,陰毛若隱若現,對視覺來說大有挑逗,用手直接觸摸也是樂事。
開襠褲:這種內褲恰巧在兩股之間空無遮掩,如果又穿迷你裙外出,可夠令人提心吊膽的,這是叫人目瞪口呆、火辣辣的設計。
有開襠的長統襪:在兩股之間卻有很大的開口可以毫無阻礙地觸摸到內褲。
吊襪松緊帶:想像一個女人將一隻腿放於椅上,那種撩人的風姿,直可以迷倒眾生。
上下套型:用紅色真絲面料製作,顯得很有朝氣,穿在身上,肌膚更為嬌嫩。上衣簡潔,配以一個小巧蝴蝶結,腰部配上寬花邊;下身製作成迷你裙款式,輕盈靈巧。
燕尾服型:收腰自然,款式大方是其主要特徵。帶有短油,袖口上的花邊成喇叭型,裙擺具有弧度,胸脯似露非露,彷彿欲說還休,既有外衣款式,又有內衣情趣。
吊帶型:肩部有細吊帶,多為藍黑、綠黑相間,感覺清爽寬松。黑邊較長,在室內燈光下能閃光,胸前開口,用一細帶輕輕系住,給人嬌羞之態。
皺褶型:多以乳白真絲和純白花邊相配,收腰,裙擺大,垂感好,花邊以皺褶形式裝飾裙邊,高雅大方,將女孩兒扮得像個天使。

『陸』 乳罩的歷史,作用是什麼

胸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希臘半島東南的克里特島。島上的女子為了凸顯玲瓏有致的身材,用布料將胸部下緣的身軀緊緊纏繞、束緊腰部,如此一來,被支撐住的胸部便會高高挺起。 現代的胸罩則始自18世紀。它是以緊身塔的樣式讓女人保持一定的體態,但因舒適度不足而引起之後接二連三的改革,它先被分成上下兩件(變成束衣和束褲),讓乳房不受到擠壓和下垂,到了19世紀30年代,第一件有罩杯規格的胸罩問世,可以更合適地支撐和保護女性的胸部。 胸罩是1920年代由法國人發明的,它的前名是緊身衣(Corset)在十八世紀時就已出現,當時婦女穿它以保持體態。但因Corset非常不舒服,逐漸演變成分上下兩件(束胸及束腹),再經過巴黎設計師們的巧藝,式樣愈來愈簡單,終演變成今日的胸罩和束褲。不過胸罩驚人的款式變化是近一、二十年才有的。胸罩的英文是Brassiere,口頭多簡稱為bra,此自毫無疑問來自法文。 1913年左右,雅各布買了一件極輕薄幾近透明的緊身女子夜禮服,但是她那硬翹翹的有著綉花網眼的束腹胸衣卻破壞了這件漂亮新衣的流暢線條。於是雅各布想了一個辦法,她乾脆不穿胸衣,用一對絲手帕和幾根絲帶縫制了一個簡單的乳罩。1914年,她將這一簡易發明申請了專利,雖然她一直沒能成功地將她的發明推向市場,但是後來她確實成功地使人們接受了這一點,即她是乳罩的發明者。 但是正如簡·法瑞爾貝克和柯萊恩·高在其最近由賓夕法尼亞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撐起你的胸部:乳罩在美國》一書中指出的那樣,事實並非如此。乳罩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雖然當時它有著其他幾種不同的名稱。 從此不穿胸衣的革命 1863年的時候,一個名叫魯曼·查普曼的人為他發明的胸部護托申請了專利,該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減輕當時女性所穿胸衣的摩擦力。他的胸部護托用帶子在背後交叉,然後在腹部打結。在現代人的眼裡看來,他的這一發明設計簡直就像看上去很可怕的整形外科器具,但是它和當時的緊身胸衣比起來卻是一個極大的進步,至少在理論上來說是這樣,因為它是借力於肩部而不是腰部來托護胸部的。 查普曼的發明以後似乎就無聲無息了,但是在接下來的數十年裡,醫生們和早期女權主義者提倡更加有利於衛生保健的女性內衣的樣式。用強力束縛體形的緊身胸衣在那個時代里十分流行,婦女們在能夠忍受的限度內將帶子勒得緊緊的,甚至緊到使內臟器官永久變形的程度。1876年的時候,波士頓有個名叫奧利維亞·弗利恩特的裁縫,她申請的替代緊身內衣的發明專利叫做胸部支撐衣,它可以保持女性的形體美,同時又不必用帶子或者其他方法傷害性地壓制和捆綁身體。 弗利恩特發明的女性內衣和其他一些類似的設計在相當有限的范圍內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據法瑞爾貝克所說,當時上流社會的女性對於這些新發明的東西是不屑一顧的,在當時人的觀念里,不穿緊身胸衣是與品行低下聯系在一起的。 縱觀整個20世紀,無論是從工程學的意義上來看還是從時裝設計的角度來看,乳罩的演化過程都是相當復雜的。乳罩最初取代緊身胸衣得以流行完全是出於一種實用主義的原因,但它作為一種時尚,不但具有塑造體形的功能上的優勢,還起到了美化修飾的作用。 到了20世紀20年代後期的時候,乳罩在塑造胸部體形方面起到了更為活躍的作用。少女體形乳罩的廣告語--用來護托胸部,適應了人體的自然體形,而不是像以往陳舊的觀念那樣,認為乳罩是用來使胸部變得平坦的。 少女體形這一名稱本身就是對當時流行的男孩式體形胸衣的挑戰,顧名思義其目的就是要製造出男女區分的形體形象。這種乳罩利用肩帶和托在胸部以下的有彈性的束帶來托起胸部,與它中心的隆起部分一起提供了雙重的支撐,它的隆起部分是乳罩窩(指乳罩中容納乳房的杯狀部分)的早期形式。在此之前,胸罩是沒有那種鼓起部分的,因為那時胸罩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束縛胸部的。 早期乳罩的質地 早期乳罩設計者們也往往是積極推廣採用新織物、新材料和新製造工藝的人。1931年,人們在棉布、人造纖維或者絲織物上面覆上一層膠乳橡膠絲,這種織物彈性好,支撐力強,吸汗功能好。但是用這種織物材料製成的乳罩不結實、不耐久,膠乳橡膠很容易開裂並失去彈性。整個30年代中不斷出現許多新材料,如尼龍和合成橡膠等,但是經濟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得這些新材料未得到廣泛的應用。 在乳罩的演化發展過程中,發明家兼實業家霍華德·休斯是一個有名的人物,1943年他為女演員簡·魯塞爾拍攝電影《逃犯》專門設計了一種無縫乳罩。休斯是一家電影公司的業主,他親自去到拍攝現場,以確保魯塞爾的優美體形能得到最有效的展示。在一個場景中,休斯看到魯塞爾乳罩的接縫清晰可見,這使他感到很沮喪,但他說:這只是一個簡單的設計上的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他甚至鑽研到深夜,力圖完善無縫乳罩的設計。幾年後,魯塞爾在她的自傳中回憶道,休斯的設計令她感到很不舒適,荒謬可笑。她並沒有採用休斯的設計,而是用棉紙掩住了普通乳罩的接縫處,而休斯一直沒能看出來。 戰後,製造廠家有了更多可供選擇的新材料,如尼龍、聚酯、斯潘德克斯彈性纖維(多用於腰帶,游泳衣等)、合成橡膠以及各種混紡織物。乳罩的式樣也多種多樣,有在前面裝拉鏈的、有用維可牢尼龍搭扣帶子的、有乳罩窩大小可隨意收放的以及在帶子、接縫和肩帶上變化多端的數不清的設計式樣。

『柒』 古代人穿內衣嗎,內衣都是什麼樣的

在今天內衣對於女性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為它不僅僅是讓自己感覺到舒服,更是讓自己的身體感到適應。因此內衣對女性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從古代開始,女性就已經開始穿的內衣。

好的東西會被繼續沿用,而不好的東西才會被慢慢的拋棄,在古代,人們的思想受到壓迫,因此很難讓身心得到釋放。但是新時代的女性是勇敢的,所以內衣的樣式改變是必然的。

『捌』 古代的內衣是什麼樣子的

內衣是女性朋友的貼身好夥伴。現代的內衣樣式繁多,好看到不行。可是,古代的內衣你們知道都是什麼樣子的嗎?提起古代的內衣,大概在很多人腦海里第一個彈出來的詞應該就是「肚兜」吧。的確,在小說、電視劇里都這么叫,嗯,的確時沒毛病。

『玖』 歷史上,各朝代女子穿的緊身內衣內褲究竟什麼樣

古代人是不穿內褲的。現代意義上內褲,從上個世界40年代才從美國開始流行,逐漸影響了中國男人。有人評價男人內褲的發明,意義不亞於女性的胸衣。
那麼在此之前,中國的男人們下半身穿的什麼呢?
古代男人下面只穿裙子
商周時代的男人沒有內褲,也不穿褲子,只穿裙子,即裳。現在的衣裳只指的是上衣。所謂的裳,就是裙,在古代衣裳分別指的是上身的衣服和下身的裙子。
古代一直有上衣下裳的傳統。上衣下裳從商朝就已經成熟,在西周和春秋時代成為主流,後來把上衣和下裳相連在一起就是深衣,深衣一般而言就是最典型的漢服。《帝王世紀》:「黃帝始去皮服,為上衣以象天,為下裳以象地。
古代的衣比較寬大,一般會蓋住裳的大部分。但動作太大或者動作不守禮節就很容易露出來。於是就形成了一整套以跪坐坐姿為基礎的禮儀制度。所以《禮記》中就提出「勞毋袒,暑毋褰裳」,說的就是做活時不能袒露身體,夏天也不要把下裳提起來。
跪坐的正確姿勢是雙膝蓋並攏,雙手平壓在前。臀部坐著,雙膝在身前屈起,古代時叫「箕踞」,是極其不禮貌的。鍾會見嵇康時,嵇康鄙視他就「箕踞而坐」後被鍾會誣告而死。
男女都穿開襠褲
漢時代,很多漢人開始穿褲子,叫絝,男女都是如此。但這時候穿的褲子都是開襠褲。漢劉熙《釋名·釋衣服》,跨也,兩股各跨別也。
這種絝有長有短,但不論長短,這種褲子都是穿在裡面。腿上有沒有褲襠,沒有褲腰,就只有兩只褲管,套在小腿上,用帶子系於腰間,但要害地方仍然保持真空,其目的是便於撒尿。
這個時候的絝和現代的褲子最大的不同在於,是貼身穿著,露在外面是不禮貌的。在絝之外,人們會穿脛衣(像後代的套褲)保護小腿和膝蓋。在脛衣之外,人們還穿有裳裙,所以不容易暴露下體。
由於褲都被穿在裡面,所以常用質地較次的布製成,富貴之家也有用絲織品為之者,被成為「紈絝」,「紈褲子弟」就由此而來。「紈褲」,即細絹製成的褲。明代張岱在《夜航船·衣裳》一節中明確地說:「紈袴,貴家子弟之服。」
除了開襠褲之外,漢代人也有穿合襠褲的名曰褌。唐顏師古註:「合襠謂之褌,最親身者也」。褌有長度及膝,後有長至到腳的,也是貼身穿的。
下層的勞動人民會把一種短的褌,單獨穿在外面,這樣幹活方便。這種有襠的褲子很像現代的內褲,名叫——犢鼻褌,因形似牛鼻而得名。犢鼻褌是下層勞動者的常服,多是農夫、漁夫、船夫、泥瓦匠等。

『拾』 古代女人穿內衣嗎

中國內衣的歷史源遠流長。

漢:抱腹、心衣

「心衣」的基礎是「袍腹」,「抱腹」上端不用細帶子而用" 鉤肩」及」襠」就成為「心衣」。兩者的共同點是背部袒露無後片,平織絹是漢朝常用的內衣面料。

魏晉(十六國):兩當

「兩當」與「抱腹」、「心衣」的區別在於它有後片,「既可當胸又可當背」。材質多為手感厚實、色彩豐富的織錦,雙層,內有襯棉。「兩當」最初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飾,後傳人中原,屬異族文化。

唐朝:訶子

唐朝以前的內衣肩部都綴有帶子,到了唐代,出現了一種無帶的內衣,稱為「訶子」。這也是其外衣的形制特點所決定的: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裝」,她們將裙子高束在胸際然後在胸下部系一闊帶,兩肩。上胸及後背袒露,外披透明羅紗,內衣若隱若現,因而內衣面料考究,色彩繽紛,與今天所倡異的「內衣外穿」頗為相似。為配合這樣的穿著習慣,內衣需為無帶的。

宋代:抹胸

「抹胸」穿著後「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個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稱「抹肚」。用紐扣或帶子系結。平常人家多用棉製品,俗稱土布,貴族人家用絲質品並在其上綉以花卉。單的夾的,形式不一。

元朝:合歡襟

「合歡襟」 由後向前系束是其主要特點。穿時由後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繩帶等系束。合歡襟的面料用織錦的居多,圖案為四方連續。

明朝:主腰

「主腰」外形與背心相似。開襟,兩襟各綴有三條襟帶,肩部有襠,襠上有帶,腰側還各有系帶將所有襟帶系緊後形成明顯的收腰。

清代:肚兜

清代「抹胸」又稱「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帶,穿時套在頸間,腰部另有兩條帶子束在背後,下面呈倒三角形,遮過肚臍,達到小腹。材質以棉、絲綢居多。系束用的帶子並不局限於繩,富貴之家多用金鏈,中等之家多用銀鏈、銅鏈,小家碧玉則用紅色絲絹。「肚兜」上有各類精美的刺綉。紅色為「肚兜」常見的顏色。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1538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2046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1221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1720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999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908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1294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1489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794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