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衣發小怎麼分
❶ 胸罩的abc是怎麼分的,哪個是大的
胸罩中ABC表示的是上下胸圍間的差,所以上下胸圍差越大胸罩罩杯越大。
胸罩中的ABC指的是罩杯的尺寸大小。A杯是10cm,B杯是12.5cm,C杯是15cm,D杯是17.5cm,E杯是20cm,F杯是22.5cm,G杯是25cm,H杯是27.5cm,I杯是30cm。所以是A杯大於B杯大於C杯,以此類推。
罩杯的尺寸則由其深度決定。乳房最高點的乳圍(三圍之一)減去乳房下圍一圈的長度就是罩杯。兩種罩杯間的尺寸則以夠長的背扣來量度。罩杯尺寸 = 胸圍-下胸圍。所以罩杯是上下胸圍之間的差。
計算方法
1、用尺子測量胸圍、下胸圍。乳房下垂應把乳房推高至正常位置後測量。
2、確定胸罩的罩杯。罩杯尺寸=胸圍-下胸圍。罩杯一般用A、B、C等大寫英文字母表示,每2.5cm為一級,,A為10CM,B是12.5cm,C是15cm,D是17.5cm,E是20cm,再往上就算是特種尺寸了。
3、下胸圍加上罩杯代碼就是胸罩型號。
❷ 內衣尺碼大小是如何分類的
分為A罩杯、B罩杯、C罩杯、D罩杯、E罩杯、F罩杯。以BP點(即乳點bustpoint)為測點,用軟皮尺水平測量胸部最豐滿處一周,即為胸圍尺寸。
1、下胸圍尺寸:用軟皮尺水平測量胸底部一周,即為下胸圍尺寸。
2、確定文胸的尺碼:罩杯的大小就是上胸圍減去下胸圍的差。根據步驟一測量的結果,用胸圍尺寸-下胸圍尺寸的差,即確定罩杯號型。一般來說,上下差在10cm左右選擇A罩杯,12.5cm左右選擇B罩杯,15cm左右選擇C罩杯,17.5cm左右選擇D罩杯,20cm左右選擇E罩杯,20cm以上選擇F罩杯。
注意事項
1、胸上圍尺寸測量方法如下:測量上胸圍尺碼
水平圍繞胸部最高點(乳頭)一周的長度,即為胸上圍尺寸,如測量尺寸時遇到小數,測量時採用進一法,例如 72.1公分,計算為73公分。
得到胸上下圍的尺寸後,開始計算罩杯的大小:胸上圍減去胸下圍得出上下圍差通過以下圍差罩杯對照表,即可以得到最適合的罩杯尺寸。
2、測量文胸尺碼時
計算出來的這個罩杯數也不一定為最終應該買的碼數,還有三種可能:
脂肪偏多:罩杯的級數應該選大一級。(例如差值為C級時通常選擇D)算出的差值比較模糊:盡量選大一號的罩杯型號,以便乳房有發展的空間。(例如差值為15介於C和D通常的情況下選擇D)。乳房的形狀扁平得象一盤散沙:量出的差值越小,所選杯級卻大。
❸ 內衣尺碼大小分類
內衣尺碼一般都用字母代替,分為A,B,C,D,E罩杯。A罩杯尺寸是最小號的,以此類推,E罩杯是最大號的,超過E的尺寸就得算是特種型號了,並不多見。
這些英文字母每2.5cm為一級,AA最小為7.5cm,以此為參照向後類推,A罩杯是10cm,B罩杯是12.5cm,C罩杯是15cm,D罩杯是17.5cm,E罩杯是20cm。
內衣屬於貼身衣物,它的主要作用是保護並固定乳房。另外,穿內衣還能起到塑形作用,可以幫助矯正胸型。挑選內衣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身材的,尺寸合適的內衣穿起來才更舒適。
判斷自己穿什麼類型的內衣是有完整的計算方法的,胸上圍尺寸 減去胸下圍尺寸得出的結果就是罩杯的尺寸,將得出的數值與內衣尺寸對照表比對便能知道自己最適合選哪種尺寸的內衣了。
❹ 內衣。尺寸。怎麼看怎麼算
下胸圍:乳房下面,胸腔那一帶,穿內衣時後面扣扣子的那一圈。而內衣下圍尺碼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以32 34 36 等來計算,一種以70 75 80 等來計算,即70=32 75=34 80=36所以我們常見內衣標牌上32/70,34/75,36/80的字樣。
罩杯:用英文字母來區分乳房大小,順序以26英文字母順序排列,越往後證明乳房越大。
罩杯尺寸 = 胸圍 -下胸圍(胸圍與胸下圍的差距)
AA罩杯約7.5cm A罩杯約10cmB罩杯約12.5cm C罩杯約15cm D罩杯約17.5cm E罩杯約20cm,(例如:胸圍是83公分.下胸圍是70公分) 應穿=> 70 B 的,即標識(32B/70B)。
(4)內衣發小怎麼分擴展閱讀:
胸罩(Brassiere)是女性使用的內衣之一,又稱奶頭布、乳罩、乳房罩,奶罩或文胸等,功能是用以遮蔽及支撐乳房。「胸罩」一詞據說第一次出現在1907年,那年美國版的時尚雜志《VOUGE》印有這個"bra"字眼,"bra"(胸罩)這個詞並於1911年被正式載入牛津詞典。
胸罩起源說法不一,但多認為源自法國,稱之為「Brassière」(簡稱為「Bra」)。中世紀的歐洲貴族流行穿一種非常緊身的束衣,後來因束衣太麻煩,改用兩條手帕製成胸衣,成為了現代胸罩的雛型。
女性的乳房大部分是脂肪組織,有一些韌帶與皮膚提供內部支撐。但是這些支撐有時候不夠支撐乳房(特別是對年長女性來說)或是不讓乳房移動,因此造成疼痛不適。穿胸罩的主要原因,就是提供乳房外部支撐,增加舒適性與活動力。
質量鑒別:
一看:胸罩左右罩杯是否有偏差,布紋是否對稱;前後弔扣是否細滑,以免刮傷皮膚。
二摸:胸罩面料要能吸汗,不會產生靜電;里料以純棉為好,做工要精細平整。
三拉:胸罩肩帶、側翼彈性強、柔軟性好,隨身體的運動要能伸縮自如。
四試:胸罩肩帶調整的位置要落在肩窩處,這樣既舒服又可以保持文胸的彈性;文胸邊面弧度要與身體側面的弧度貼切吻合;花邊要柔軟,無刺癢感覺。
參考鏈接:
胸罩-網路
❺ 胸罩的大小是怎麼來辨別
胸罩的大小就是上胸圍減去下胸圍的差根據步驟一測量的結果,用胸圍尺寸-下胸圍尺寸的差,即確定罩杯號型。文胸罩杯的具體劃分(上下胸圍差)如下:
1、A:10CM以內(A杯)
2、B:12.5CM以內(B杯)
3、C:15CM以內(C杯)
4、D:17.5CM以內(D杯)
5、E:20CM以內(E杯)
(5)內衣發小怎麼分擴展閱讀:
一、內衣尺碼一般由數字加字母構成,如:32/70A、36/80C等。其中32/70代表下胸圍是70cm,34/75代表下胸圍是75cm,36/80代表下胸圍是80cm
二、胸罩質量辨別
1、看:胸罩左右罩杯是否有偏差,布紋是否對稱;前後弔扣是否細滑,以免刮傷皮膚。
2、摸:胸罩面料要能吸汗,不會產生靜電;里料以純棉為好,做工要精細平整。
3、拉:胸罩肩帶、側翼彈性強、柔軟性好,隨身體的運動要能伸縮自如。
4、試:胸罩肩帶調整的位置要落在肩窩處,這樣既舒服又可以保持文胸的彈性;文胸邊面弧度要與身體側面的弧度貼切吻合;花邊要柔軟,無刺癢感覺。
❻ 女人的內衣的型號是怎麼分的
按杯罩尺寸劃分內衣型號。
罩杯尺寸 = 胸圍 -下胸圍(例如:10cm=A罩杯,13cm=B罩杯,15cm=C罩杯,18cm=D罩杯,20cm=E罩杯)
比如一位女性,胸圍85cm,下胸圍70cm,那麼胸罩尺寸就是70cm 罩杯尺寸就是85cm-70cm=15cm。
罩杯一般用A、B、C等大寫英文字母表示,每2.5cm為一級。最小為7.5cm,A為10cm,B是12.5cm,C是15cm,D是17.5cm,E是20cm,再往上就算是特種尺寸了。
(6)內衣發小怎麼分擴展閱讀:
女人內衣基本結構:
罩杯
一般呈碗形,左右各1個,一般下邊緣有固定形狀的弧形鋼絲圈,可以將乳房下緣托起,其作用是支撐左右兩邊的乳房,是最主要的部分。罩杯依復蓋面積可分為全罩杯、四分之三罩杯和半罩杯。
背帶
以環繞胸部一周的形式圍著乳房以下的部分,系著2個杯罩,可以幫助固定杯罩。隱形胸罩沒有此部分。
肩帶
從罩杯部分的上端伸長,經過肩膀到背部,與背帶相連。使用時可透過肩帶上的調節器調整松緊長短,使罩杯部分貼緊胸部。無肩帶胸罩和隱形胸罩沒有此部分。
❼ 女人胸罩大小怎麼分類的
胸罩型號是由胸罩尺寸和罩杯尺寸兩部分構成的。通常所說的女性胸圍,是指沿女性乳頭繞胸一周的長度。胸罩尺寸指女性下胸圍,即沿女性乳根繞胸一周的長度。罩杯尺寸是指女性的胸圍減去下胸圍的差。
胸罩型號確定:
步驟:
1、用尺子測量胸圍、下胸圍。乳房下垂者應把乳房推高至正常位置後測量。
2、確定胸罩的罩杯。罩杯尺寸=胸圍-下胸圍。罩杯一般用A、B、C等大寫英文字母表示,每2.5cm為一級,AA最小為7.5cm,A為10cm,B是12.5cm,C是15cm,D是17.5cm,E是20cm,再往上就算是特種尺寸了。
3、下胸圍加上罩杯代碼就是胸罩型號。
(7)內衣發小怎麼分擴展閱讀:
胸圍是女士內衣的重要指標,確定內衣尺寸的步驟如下:
1、用尺子測量胸圍、下胸圍。乳房下垂者應把乳房推高至正常位置後測量。
2、確定胸罩的罩杯。罩杯尺寸=胸圍-下胸圍。罩杯一般用A、B、C等大寫英文字母表示,每2.5cm為一級,AA最小為7.5cm,A為10cm,B是12.5cm,C是15cm,D是17.5cm,E是20cm,再往上就算是特種尺寸了。
3、下胸圍加上罩杯代碼就是胸罩型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胸罩
❽ 胸罩怎麼分大小
胸罩型號是由胸罩尺寸和罩杯尺寸兩部分構成的。通常所說的女性胸圍,是指沿女性乳頭繞胸一周的長度。胸罩尺寸指女性下胸圍,即沿女性乳根繞胸一周的長度。罩杯尺寸是指女性的胸圍減去下胸圍的差。
步驟:
1、用尺子測量胸圍、下胸圍。乳房下垂者應把乳房推高至正常位置後測量。
2、確定胸罩的罩杯。罩杯尺寸=胸圍-下胸圍。罩杯一般用A、B、C等大寫英文字母表示,每2.5cm為一級,AA最小為7.5cm,A為10cm,B是12.5cm,C是15cm,D是17.5cm,E是20cm,再往上就算是特種尺寸了。
3、下胸圍加上罩杯代碼就是胸罩型號。
(8)內衣發小怎麼分擴展閱讀:
女人穿胸罩易犯的錯誤
1、太緊的內衣:要根據乳房大小選擇合適的內衣,經常穿太緊的內衣會影響乳房健康,會損傷乳房組織,會增加乳腺疾病的發病幾率,盡量選擇透氣性好的舒適內衣,可以起到保護乳房的作用,能有效避免乳房損傷。
2、蕾絲內衣:經常穿蕾絲內衣會影響乳房皮膚的健康,並且會對乳房皮膚造成刺激,容易導致乳房皮膚過敏,甚至會誘發嚴重的乳腺疾病,女性盡量選擇棉質舒適的內接,減少內衣對乳房皮膚的刺激,做好乳房的保護工作非常重要。
3、鋼圈內衣:鋼圈內衣對女性乳房的傷害非常大,會壓迫乳房組織,容易導致乳腺疾病的發生,正確穿內衣非常重要,盡量選擇透氣的內衣,並且要選擇吸水性好的內衣,經常換洗內衣有利於乳房的健康,可以有效保護女性的乳房。
女人保護乳房健康的方法
1、正確的睡姿:女性最好採取仰卧睡姿不能長時間趴著睡覺,否則很容易擠壓女性的乳房,容易造成乳房發育不良,經常趴著睡覺會嚴重損傷到女性乳房的健康,甚至會誘發嚴重的乳腺疾病,女性睡覺最好採取正確的睡姿。
2、避免用力擠壓乳房:夫妻同房時盡量避免用力擠壓乳房,否則會造成內部疾患,盡量佩戴合適的胸罩,能夠起到保護乳房的作用,可以減少外力對乳房的損傷,能降低女性患乳腺增生的風險,正確穿內衣可促進胸部組織的發育。
3、注意乳頭和乳暈的清潔:女人要經常用溫開水清洗乳頭和乳暈,避免致病菌感染,並且要選擇合適的內衣,女性需要經常換洗內衣,最好使用手清洗內衣褲,可以將內衣褲放在熱水裡燙洗,能夠起到殺菌的作用。
胸罩該換的六個跡象
1、兩側布料變松。美國內衣專家琳恩·劉易斯表示,胸罩兩側布料變得鬆鬆垮垮,說明胸罩該扔了。她建議,剛買的新內衣,應使用最外側鉤子。隨著時間的推移,布料會變松,可逐步使用較內側鉤子。鉤子扣緊時,胸罩與肌膚之間空隙應為兩三根手指大小。
2、肩帶總是下滑。即便胸罩扣得比較緊,仍然出現肩帶下滑。美國紐約內衣專家艾瑞斯·克拉克表示,這有兩大原因,一是胸罩過小過松,罩杯上移導致肩帶滑落;二是肩帶款式不對,肩帶最好避免扣環拉到肩膀頂端,還應根據肩型(寬、窄、平、削等等)選擇合適的肩帶款式。
3、罩杯經常走位。克拉克表示,胸罩穿好扣好,但舉手投足時卻經常走位,的確令人尷尬。罩杯往上跑說明尺寸不對或者底邊變松,與身體之間出現空隙,表明該換了。
4、罩杯輪廓凸顯。劉易斯表示,透過T恤可清楚地看到罩杯的輪廓,說明胸罩已經變松或者變得太大了。穿著既不合身又不舒服,還得時時提防走光。
5、襯墊明顯皺褶。專家認為,胸罩墊也會出現磨損,如果出現褶皺,說明該買新的了。就包裹布料而言,棉質更耐用些,其他一些材質的使用壽命可能偏短。
6、胸背出現壓痕。胸罩穿在身上感覺壓胸,或者脫掉之後,胸部或背部出現壓痕,都說明罩杯太小了。胸部壓痕可能是罩杯鋼圈等支撐材料所致,而背部壓痕則說明底邊太緊或太窄,應該更換稍大尺寸或背帶稍寬的胸罩。
❾ 胸罩ABCD是怎麼分的啊!
胸罩ABCD是指罩杯的大小,它是根據乳房的大小來確定的,即罩杯=上胸圍-下胸圍。
罩杯表示了文胸的深度。罩杯最初是由法國人確定的,用罩杯的大小來測量乳房的大小,這樣既簡便又方便易懂。
罩杯是文胸的主體,它的作用有:護胸、塑胸、隆胸、美胸。
罩杯尺寸對照表
舉例說明:下胸圍是85cm,上胸圍是97.5cm,即:罩杯=97.5-85=12.5cm,即是 B 罩杯。相應的內衣的尺寸表示為:85B。
(9)內衣發小怎麼分擴展閱讀:
A杯,B杯,C杯...指的是罩杯的大小,對應的是乳房大小。而1/2罩杯,3/4罩杯,全罩杯等指的就是罩杯的外形設計。選擇不同的杯型設計,對胸型的塑造和保持有著深遠的影響,同時對搭配不同的服裝也有著不一樣的效果。
罩杯式樣分類:
1、全罩可以將全部的乳房包容於罩杯內,具有支撐、提升集中的效果,是最具功能形的罩杯。任何體型皆適合,適合乳房豐滿及肉質柔軟的人。
2、3/4罩杯是四款胸罩中,集中效果最好的款式,如果你想讓乳溝明顯的顯現出來,那您一定要選擇3/4罩杯來凸顯乳房的曲線,任何體形皆適合。
3、1/2罩杯,利於搭配服裝,此種胸罩通常可將肩帶取下,成為無肩帶內衣,適合露肩的衣服。
4、5/8罩、與3/4罩杯非常相似,適合胸部小巧玲瓏的女孩,更顯豐滿。
參考資料:網路-罩杯
❿ 胸圍怎麼區分32,34,36,38
女性的內衣型號一般由胸罩尺寸和罩杯尺寸組成,胸罩尺寸用數字表示,指下胸圍的尺寸,單位有厘米和英制的英寸尺寸,下胸圍尺寸換算為:70CM=32;75CM=34;80CM=36;85CM=38;90CM=40;95CM=42。購買胸罩時的碼可能顯示34/75,也可能只顯示34或只顯示75。
字母ABCD則為罩杯尺寸,是由乳房的深度決定,是乳房最高點的乳圍減去乳房下圍一圈的長度,相減後的結果。也就是上胸圍減去下胸圍。每個罩杯之間相差2.5厘米,從AA杯7.5厘米開始,A杯為10厘米,B杯為12.5厘米,依次類推,C罩杯15cm,D罩杯17.5cm,E罩杯20cm。
參照表:
(10)內衣發小怎麼分擴展閱讀:
測量時,被測者身體直立,兩臂自然下垂,測量成年女性時,測量者將皮尺水平放在兩肩胛骨下角,前方放在第四根肋骨與胸骨的連接處,測胸廓一周的圍度,先測安靜時胸圍度,再測深吸氣時胸圍度,最後測深呼氣時胸圍度。深吸氣時與深呼氣時的胸圍之差稱為呼吸差,可反映呼吸器官的功能,一般成人呼吸差為6-8厘米,經常鍛煉者的呼吸差可達10厘米以上,在測量時,應注意讓被測者不聳肩,呼氣時不彎腰。
出生時胸圍平均為32cm左右,比頭圍小1~2cm;1歲左右胸圍等於頭圍;1歲以後胸圍應逐漸超過頭圍,頭圍與胸圍的增長曲線形成了交叉。說的就是這個交叉,其時間與兒童的營養和胸廓的發育有關,發育差的交叉延後。我國1985年調查顯示男童頭、胸交叉平均時間是15個月齡,提示我國兒童的胸廓發育落後,除營養因素外,很可能是不重視上肢與胸廓的鍛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