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線手工怎麼製作方法
⑴ 幼兒怎樣製作毛線手工
准備好材料,毛線,硬紙板,膠帶,條形卡紙,剪刀,畫筆。
硬紙板一大一小,毛線分別纏在硬紙板上。
纏好後,打結系好,取下硬紙板,毛線再打結固定住。
剪刀剪開毛團的兩邊,修剪成球。
大小毛球連接在一起,小毛球上粘好眼睛,嘴巴。
條形卡紙裝飾成圍巾,毛球娃娃就完成了,是不是很可愛呢?
⑵ 如何DIY毛線手工製作方法圖解
DIY毛線拼貼畫方法圖解
材料准備:各色毛線,硬紙板,膠水或雙面膠,鉛筆,鑷子或雪糕棍。
方法步驟:
1.我們取一張厚點的紙,硬紙板、素描紙或卡紙,我用的是素描紙,先用鉛筆在紙上畫圖稿,選的圖要簡單,像孩子的油畫棒畫那類,這樣只是為了方便粘貼,不用總換線。畫好後,在紙上塗膠水,我用的是雙面膠,那樣更方便,而且膠水不太適合小孩做,弄不好塗的亂七八糟。
2.然後就是粘貼,選好一種顏色的毛線,開始按一定的規律粘,比如走直線,圓形圖塊可繞圈粘,粘貼時可以鑷子或雪糕棍等工具輔助,用手按壓也行。我用的是最便宜的那種蓬底紗線(很早就有的了,名字也不知道對不對),就是比較細毛也較多的,毛多容易粘住。
3.最後裝裱下就行了,可以用透明塑料帶裝,貼在牆上也方便,也可以配鏡框或找專業的裝裱字畫處給裝,如此包裝下,作品就上檔次了。
⑶ 毛線可以做什麼簡單手工
毛線可以做很多掛飾類的簡單手工
第一種,規則形狀類。
需要的原料大致為毛線、常規的膠水、碗或其它容器、牙簽若干個以及固定用的泡沫板。
①在容器裡面倒入一些膠水,把毛線放在膠水裡使其充分吸收,大概放置十分鍾即可。
②定型過程。在泡沫板上用牙簽把掛飾的輪廓插出來,比如五角星則用牙簽插出一個五角星形狀即可。

⑷ 怎樣用毛桿製作小人
方法如下:
第一步,將毛桿折成簡單小人形狀。
第二步,在珠子上,把小人的面部表情用黑色筆畫上。
第三步,將剪好的的吸管穿進去,然後把小人的頭也穿進去。
利用毛根和毛線手工製作的可愛小人偶,手腳可以擺動成任意的姿勢,還會手牽手一起耍酷和跳舞。
⑸ 怎麼用毛線織手工製作大全
比如用毛線做毛線球:
1/7
做兩個這樣的紙圈,一般來說這個寬度在2.5cm左右。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衣服帽件的佩飾來自由增減。
2/7
兩個圈放在一起,把准備好的毛線緊密的纏繞,之前用一個手指壓著線頭,以防脫落。
3/7
開始順序緊密的纏繞毛線.因為這個毛線細,所以我按四股三米長來纏.如果是較粗的或者更細的,可以調節.
4/7
在任意一邊順著頂端把毛線剪開。注意按著圈內的毛線,防止脫落。
5/7
剪開後的樣子。
6/7
用同樣的毛線在兩個紙圈中間纏兩圈,系緊。
7/7
完工.看毛絨絨的真是可愛啊。
⑹ 廢舊毛線可以用來做哪些手工DIY
可以將廢舊毛線製作聖誕燈飾,准備好毛線(紅色和綠色)、剪刀、碗、水、量杯、Elmer液體膠水、氣球、塑料叉子或勺子、透明膠帶、蠟紙、卷紙巾,將1/2杯膠水與½杯水混合在一起。使用塑料叉子或勺子膠棒,直至混合物與牛奶的稠度相似,½杯膠和½杯水足以容納約15個氣球,將毛線放入膠水混合溶液中,開始在其中一個氣球以縱橫交錯/對角線進行纏繞,一旦氣球被覆蓋,將毛線剪斷並按壓在氣球頂部,重復步驟,根據需要處理好足夠數量的氣球,讓氣球靜置直至乾燥(約24小時)。
⑺ 怎麼用毛線作成毛球
把兩個硬紙環重疊在一起,用毛線密密地纏繞在上面,直到把中間的空隙都遮住,剪斷兩個紙環之間的毛線,再把剪刀伸進去剪斷中間空隙的毛線,取出紙環即可。
⑻ 毛線可以干什麼有創意的事情
可以把把一切你喜歡的東西做成毛線版呀!
比如我很喜歡《夏目友人帳》里的這只旅兔:
於是就用毛線做了一隻:

覺得要把想像的東西變實物或把2D變3D,用毛線真的是很便捷又有趣的方式呢。
⑼ 怎樣手工製作毛線貼畫
需要准備的材料:各種顏色的細毛線,不要特別細的那種,適中就好了。硬紙板、膠水或者是雙面膠、鉛筆、鑷子。手工製作方法:找一張硬一點的紙,最好可以承載一些少量的重物後不會變形的紙板,比如:卡紙、素描紙、硬紙板這一類型的紙就可以了。找好紙板後,就可以先在紙板上畫出自己想要製作的圖。最好是簡單一些的圖,因為太復雜的圖,可能毛線的顏色並沒有那麼多,不是太好找。就是圖稿太復雜了,做出來的效果可能就沒有預期的那麼好了,畢竟我們不是專業的毛線貼畫手。圖稿畫好後就可以進行貼毛線了。
而毛線的貼法有很多種,比如簡單一點的就是專走直線的貼法,這種方法適用於圖稿比較流暢一點的畫。有一些圓形的圖塊可以使用繞圈法來貼,最好是從最裡面的那圈貼起,這樣可以掌握大小,好剪裁毛線。貼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到鑷子來做輔助工具,當然了,若是用不慣鑷子的小夥伴們可以直接使用手來做,但是用手的話會比較容易粘上膠水,所以需要特別地小心,避免膠水粘上毛線,干後就不好看了。這樣就做好了一幅毛線貼畫了,若是覺得還可以的話,就可以拿去裝裱起來,這樣作品就可以提供另一個檔次了哦,掛在自己的房間里,特別的溫馨。雖然做出來的東西並沒有那麼精緻、美觀,但是卻能在另外一方面體現生活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