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股毛線編織什麼好
『壹』 四股腈綸線適合鉤什麼
四股腈綸線適合鉤鞋子。腈綸是一種人造合成纖維,腈綸是聚丙烯腈纖維在我國的商品名,國外則稱為奧綸開司米綸」。
通常是指用85%以上的丙烯腈與第二和第三單體的共聚物,經濕法紡絲或干法紡絲製得的合成纖維,腈綸面料的性能很像羊毛,但彈性要比羊毛的好得多。

簡介
腈綸面料,俗稱人造毛因此其織物具有類似羊毛織物的柔軟蓬鬆手感且色澤鮮艷,深受消費者喜愛。腈綸面料具有五大顯著特點。腈綸有合成羊毛之美稱,其彈性及蓬鬆度類似天然羊毛。因此其織物保暖性也不在羊毛織物之下,甚至比同類羊毛織物高15%左右。腈綸織物染色鮮艷,耐光性屬各種纖維織物之首。
但其耐磨性卻是各種合成纖維織物中最差的。因此,腈綸織物適合做戶外服裝泳裝及兒童服裝。腈綸織物吸濕性較差,穿著有悶氣感,但其尺寸穩定性能較好。腈綸織物有較好耐熱性,居合纖第二位,且耐酸氧化劑和有機溶劑,對鹼的作用相對較敏感。腈綸織物在合纖織物中屬較輕的織物,僅次於丙綸,因此它是好的輕便服裝衣料,如登山服冬季保暖服裝等。
『貳』 麻花四股紅繩怎麼編'
首先先四股繩末端打結四根繩並列兩邊繩拉間兩根交叉再兩邊繩拉間剛才交叉·;紅繩手鏈 希望我這里的紅繩手鏈編法圖解能幫到你的~ 1.用線:我用的是9股線。 2.用量,1米長線,共6根。 紅繩手鏈編法圖解第一步:取其中兩根,居中偏左起,做金剛結,做扣眼,我做金剛結的技巧就在於,每次繞線,就繞在手指上,而且,編好的部分平放在手指肚上,每次都保持這樣,編出來的金剛結就會很整齊。 紅繩手鏈編法第二步:金剛結大約做2公分 紅繩手鏈編法圖解第三步:取另兩根紅繩,居中套在金剛結的甩線上。 紅繩手鏈編法第四步:套好之後開始做四股辮。我做四股辮的技巧就是,單手編,左手捏住編好的部分,右手交叉對面的兩線 紅繩手鏈編法第五步:編好了,整個繩編到17cm,打個單扣暫時固定 紅繩手鏈編法第六步:同樣的方法,將最後兩根紅繩在金剛結另一邊套好,編四股辮 紅繩手鏈編法圖解第七步:對折金剛結,用小夾子夾好(,取金剛結的甩線兩頭各一根,系死扣,不宜太緊。

『叄』 四股繩編織手繩教程簡單
如下:
1、淺啡色線對折,編三個金剛結,預留0.8cm左右的扣圈,如圖所示。

『肆』 4股精梳棉和4股牛奶棉的區別
精梳棉不易起毛球,棉花的品質也就更加穩定。
在紡紗的過程中,增加了精緻梳理的程序,以精梳機移除棉纖維中較短的纖維(約1CM以下),而留下的較長而且整齊的纖維,並剔除棉花中的雜質,以製造出平滑的紗線,讓棉花更有韌性,牛奶棉是一種棉的混紡產品。牛奶棉以棉、腈綸為主要成分混紡,又叫「棉腈」。

牛奶棉就是牛奶絲線和棉線混紡的線,混合比例可以不同比例。精梳棉就是100%純棉。 精梳棉雖然是純棉但是縮水率大,容易出現褶皺,衣服不容易打理。現在做衣服特別是襯衣,用牛奶棉的比較多,因為牛奶棉挺括不容易出現褶皺比較好打理。
精梳棉比較好。精梳棉和純棉其實都是比較健康的面料,精梳棉是棉的一種。兩者都有較好的吸濕性、透氣性、保暖性、衛生性、環保性,因此被廣泛的運用於紡織品中,因其面料滑爽,穿著舒適,易洗易干。精梳棉相對於純棉的材料會比較厚實,更加的耐用。
4股毛線適合織:
寶寶的帽子,圍巾,毛衣,毛褲,襪子,手套。還有成人的披肩,帽子,開衫外套,毛衣,連衣裙,毛褲,襪子。織棉拖鞋,高幫棉鞋等等。四股毛線不粗不細,編織順手,快織上去,提高編織者的積極性,穿在身上柔軟貼身有曲線美深受編織愛好者的喜愛。
4股牛奶棉線鉤鉤毯子、帽子、杯墊、坐墊,包包、玩偶等等之類的比較好。4股牛奶棉(用量未統計),3MM和3.5MM鉤針。鉤這些需要一定的基礎,主要是手法這塊要熟練度高一些。不費手,但特別費眼睛。無論鉤玩偶、墊子什麼的都需要心靈手巧與毅力的。
『伍』 口金包四股線能鉤嗎
口金包是可以用四股線鉤的。四股的棉線適合5號鉤針,也就是3-4毫米的針。1-3股的毛線適合2-3.5毫米粗細的針,這樣搭配的織物適合蕾絲,貼身寶寶用品,襪子和手套。毛線並在一起織的時候可以採用3.5-4.5毫米的針。

一、獨一無二的花片口金包,春夏手提,和花色相應,非常漂亮。包包大小適中,放書,繪本,手絹,化妝鏡,香水等隨身物品,非常實用。
二、採用雙股亞麻線,線細細的,用的時間較長。
三、先用不同顏色的線編織出每個單元花的花心,然後換線繼續單元花,邊綉邊按照順序把每個花連接起來。每個花都要斷線藏線。
四、然後就是裁布,做包襯,和包包一起先縫好。最後上口金,可先用別線固定好口金在包口的位置,再正式縫合在一起,最後把別線拆下即可。
五、一款美麗的口金包就做好了。
有興趣的大家可以動動我們美麗的小手指做起來嘍。
『陸』 4股丶8股毛線什麼意思
毛線里用好幾根的線擰在一起紡成的。
一根就是一股。
4股就是這毛線是由4根紗線擰成的。
拓展資料:
毛線通常指羊毛紡成的紗,也有不同種類化纖材質紡成的線,如:腈綸纖維、滌綸纖維、波斯綸纖維等。毛線一般用於紡織羊毛衫、毛褲、毛背心、圍巾、帽子及手套和編織各種春秋季節服飾用品,除保暖外還有裝飾作用。
股線是由兩根或兩根以上的單紗捻合而成的線。其強力、耐磨好於單紗。
同時,股線還可按一定方式進行合股並合加捻,得到復捻股線,如雙股線、三股線和多股線。主要用於縫紉線、編織線或中厚結實織物。
織毛衣
不一定需要用兩支棒針。用兩支棒針迭起來起針,好處是針眼大些,編織第一行時比較容易插入,但針眼洞洞大,可能不好看。也可用一支棒針起針,但有些朋友拉得太緊,編第一行時很難把針插入,所以要松緊適合,那麼用一支棒針起針也可。
1、事前准備 - 先決定編織用品用途及穿著對象
2、選定紙樣或編織花樣(如元寶針、上下針、羅紋針或是一些花樣等 )
3、購買適合的毛線 及編織針 - 紙樣上有列明所需的毛線數量及所需的編織針號,只要跟據紙樣上的說明去購買就好了.當然每個人編織的松緊程度不同,所需的毛線數量略有差異,但也是一個半個之差,所以還是跟據紙樣上的說明去購買就好了.
4、做一個編織松緊標准 - 根據毛線上標簽, 以所需的織針, 編出標准針數,用正面織低針,反面織高針,然後收針。如這一小方塊是10厘米x10厘米,那就可以根據紙樣開始編織了。
如製成品大於10厘米x10厘米即是較松;若小於於10厘米x10厘米即是較緊。解決方法:過松-用細;至織針編織;過緊-用大至織針編織。
『柒』 粗線圍巾的幾種編織方法
粗線圍巾的幾種編織方法
粗線圍巾的幾種編織方法,圍巾是我們冬季的保暖神器,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有人自己編織圍巾,圍巾呀怎麼編是需要學習的,很多人不知道怎麼編織圍巾,下面看看粗線圍巾的幾種編織方法。
粗線圍巾的幾種編織方法1
具體編織方法如下:
1、准備好編織圍巾的毛線和毛線針。現在我們來學習圍巾編織的菠蘿花。先起22針做個示範。
2、菠蘿花是4針為一朵花,加上每一排的第一針不織,最後一針織上針。一共22針,有5朵花。
3、現在具體來說一下起針後的織法。起針後翻過來第一排往回織上針。
4、再翻過來,織第二排,第一針挑過不織,第234針三針並一針織上針。
5、再織一針下針,但針不要退出來,然後向下繞線,繼續在下針的洞里織一針下針。這樣一個下針里就變成了3個下針。也就是說前面減了3針,現在在加3針。就這樣重復操作織完第二排。最後一針織上針。
6、第三排,織一排上針返回。
7、第四排,翻過面來,第一針挑過不織。第二針和前面的織法不一樣了,只是換了下針在前面先織,織一個下針,不退針,然後繞線在繼續在原來的洞眼裡織一針下針。然後再三針並一針,再重復織下針。就這樣反復操作把第三圈織完。
8、第五排,織一排上針返回。圍巾織菠蘿花5排一個循環,織完第5排然後再重復15排的織法,織到圍巾需要的長度即可。
粗線圍巾的幾種編織方法2
粗毛線圍巾的織法方法:
織圍巾,首先起個頭,這里是雙數,
第一針織下針,
將繞到上面,兩針並成一針下針,織出來
將線繞到上邊
還是兩針並成一針下針,織出來。
同樣方法,將一行織到頭
第二排和第一排織法相同,直到將圍巾織成。
粗毛線圍巾的織法注意要點
起針數必須是單數,比如81針,然後織兩針下兩針上。每一面都是由兩針下開始。每一面的織法一樣,你不用記第一排是什麼針法,第二排是什麼針法。然後先將線在1號簽上打個結,用右手將毛線一圈圈纏在第一根簽上。開始織圍巾。一般上下針會比較好看。平針也可以,但是不夠美觀。上下針其實就是先織一針上針(即平針),再一針下針的重復織法,所以叫做上下針。只要掌握了上針下針的織法,就差不多算會織啦!
接粗毛線時必須將所接入毛線一端約10cm長的部分修剪成較細的毛線,例如為四股毛線可剪掉長度為10cm;屬於雙股毛線的`,則可剪掉一半,剪掉的長度也是10cm。然後,用縫針帶引剪去剩下的毛線穿進另一根毛線末端的中心,把毛線稍拉直後,就成了一條平滑的毛線。
粗線圍巾的幾種編織方法3
一、准備工作
所需材料:毛線(集貿,商場都有賣)、兩根毛線簽(最好是粗的那種,織起會比較好看,同時比較省事)。還有,一份耐心。 所需時間:第一次織的話,一個星期就夠了(每天抽2~3小時即可)。
二、開始繞
1、先將線頭打個結。
注意:不要太大,普通的系一下就可以了。為的是防止毛線在開頭處散開。
2、用右手將毛線一圈圈纏在第一根簽上。過程如圖1。
注意:不要太緊。要以能插進另一根毛線簽為宜。給男生織的圍巾,30針就夠了(即右手纏30下)。
3、開始織圍巾。一般上下針會比較好看。平針也可以,但是不夠美觀。上下針其實就是先織一針上針(即平針),再一針下針的重復織法,所以叫做上下針。只要掌握了上針下針的織法,就差不多算會織啦!
4、織到想要的長度後,如果是女孩子,就可以加一些須須。如果是男生,就不用啦。
花樣織法
交叉羅紋針(4針倍數加2針)
第一行:(正面)反復織「2針上,2針下」,最後剩2針時都織上針
第二行:反復織「2針下,2針上」,最後剩2針時都織下針
第三行:「2針上,右交叉(即向下2針並1針但不從棒針上脫下,再對第1針織下針,然後才把這2針從棒針上脫下)」,重復以上針法,最後剩2針織上針
第四行:同第二行織法相同。
重復上面四行的織法就是交叉羅紋針。
方法跟前一個差不多
起針:4針倍數加2針 (圖中為26針)
第1行:反復織"2針上,2針下",最後剩2針時都織上針.
第2行:反復織"2針下,2針上",最後剩2針時都織下針.
第3行:上針(從上面的線往下戳) 向下2針並1針, 線繞上來(就象2針上2針下時,上下過度一樣,把線繞上來,下次並針的時候線是繞過右手的針的,也就是加了一針),
再下針向下(從下面的線往下戳)2針並1針.再把線繞上來,重復,最後兩針前 線繞上來,繞一針,最後兩針都是織上針
第4行:同第2行織法相同.
重復上面4行的織法.。
『捌』 四股繩的編法
下面分享四股繩的編法:
准備工具/原料:粗細相同的繩子四根。
1、繩子分成粗細同樣的四股,將頭部固定在一起。尾部從左至右散開,依次為第一根、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繩子。

『玖』 四股繩的編法圖解
1.繩子分成粗細同樣的四股,將頭部固定在一起。尾部從左至右散開,依次為第一根、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繩子。
2.將第二根和第三根繩子交叉,保持第一根和第四繩子不動。
3.將第一根繩子和第二根繩子交叉,第一根繩子在上方,第二根繩子在下方。注意每次都按照新的繩子順序從左往右數一二三四。
4.將第三根繩子和第四根繩子交叉,第三根在上,第四根在下方。
5.將第三根和第二根繩子交叉,第三根在上方,第二根在下方,編到最初始的繩子形狀,重復前面的步驟,編到合適的長度即可。

繩子的出現最早可以上溯到數萬年前。在人類開始有最簡單的工具的時候,他們便會用草或細小的樹枝絞合搓捻成繩子了。人們用它捆野獸、縛牢茅草屋、做腰帶系住草裙……再後,出現了「結繩記事」,用繩子結出大小的疙瘩記錄事件。那是文字誕生前,人們的記事方法。
「繩」字的絞絲偏旁,說明了它是由草、麻或絲、絞合編成的。在古書中,它除了解作名詞的繩索之外,還常以其功用引申出「約束、捆綁、限制」等意思,作動詞用。
《爾雅》中有「繩之謂之束之」句,此處的「繩」字即捆綁之意了。現代中文中,「繩」字作動詞用的已經極其少見,「繩之以法」或「以法繩之」是尚存常見的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