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編織的毛線簾子是什麼
『壹』 晴綸毛線是什麼
編輯本段聚丙烯腈纖維簡介
即平時所說的 「腈綸(jīnglún)」,也叫「合成羊毛」 讀音:jù bǐng xī jīng xiān wéi 英文名:polyacrylonitrile fiber 腈綸的主要生產工藝:聚合 → 紡絲 → 預熱 → 蒸汽牽伸 → 水洗 → 烘乾 → 熱定形 → 捲曲 → 切斷 → 打包。 聚丙烯腈纖維的性能極似羊毛彈性較好,伸長20%時回彈率仍可保持65%,蓬鬆捲曲而柔軟,保暖性比羊毛高15%,有合成羊毛之稱。強度 22.1~48.5cN/dtex,比羊毛高1~2.5倍。耐曬性能優良,露天曝曬一年,強度僅下降20%,可做成窗簾、幕布、篷布、炮衣等。能耐酸、耐氧化劑和一般有機溶劑,但耐鹼性較差。纖維軟化溫度190~230℃。 腈綸纖維有人造羊毛之稱。具有柔軟、膨鬆、易染、色澤鮮艷、耐光、抗菌、不怕蟲蛀等優點,根據不同的用途的要求可純紡或與天然纖維混紡,其紡織品被廣泛地用於服裝、裝飾、產業等領域。 聚丙烯腈纖維可與羊毛混紡成毛線,或織成毛毯、地毯等,還可與棉、人造纖維、其他合成纖維混紡,織成各種衣料和室內用品。聚丙烯腈纖維加工的膨體毛條可以純紡,或與粘膠纖維、羊毛混紡,得到各種規格的中粗絨線和細絨線「開司米」 聚丙烯睛纖維主要生產工藝
。
編輯本段腈綸與粘膠纖維及其他六大纖維的區別
一、粘膠(吸濕易染)
是人造纖維素纖維,由溶液法紡絲製得,由於纖維芯層與外層的凝固速率不一致,形成皮芯結構(從橫截面切片可明顯看出)。粘膠是普通化纖中吸濕最強的,染色性很好,穿著舒適感好,粘膠彈性差,濕態下的強度,耐磨性很差,所以粘膠不耐水洗,尺寸穩定性差。比重大,織物重,耐鹼不耐酸。 粘膠纖維用途廣泛,幾乎所有類型的紡織品都會用到它,如長絲作襯里、美麗綢、旗幟、飄帶、輪胎簾子線等;短纖維作仿棉、仿毛、混紡、交織等
二、滌綸(挺括不皺)
特點:強度高、耐沖擊性好,耐熱,耐腐,耐蛀,耐酸不耐鹼,耐光性很好(僅次於腈綸),曝曬1000小時,強力保持60-70%,吸濕性很差,染色困難,織物易洗快乾,保形性好。具有「洗可穿」的特點 用途: 長絲:常作為低彈絲,製作各種紡織品; 短纖:棉、毛、麻等均可混紡,工業上:輪胎簾子線,漁網、繩索,濾布,緣絕材料等。滌綸是目前化纖中用量最大的。
三、錦綸(結實耐磨)
最大優點是結實耐磨,是最優的一種。密度小,織物輕,彈性好,耐疲勞破壞,化學穩定性也很好,耐鹼不耐酸! 最大缺點是耐日光性不好,織物久曬就會變黃,強度下降,吸濕也不好,但比腈綸,滌綸好。 用途:長絲,多用於針織和絲綢工業;短纖,大都與羊毛或毛型化纖混紡,作華達呢,凡尼丁等。工業:簾子線和漁網,也可作地毯,繩索,傳送帶,篩網等
四、腈綸(膨鬆耐曬)
腈綸纖維的性能很像羊毛,所以叫「合成羊毛」。 分子結構:腈綸在內部大分結構上很獨特,呈不規則的螺旋形構象,且沒有嚴格的結晶區,但有高序排列與低序排列之分。由於這種結構使腈綸具有很好的熱彈性(可加工膨體紗),腈綸密度小,比羊毛還小,織物保暖性好。 特點:耐日光性與耐氣候性很好(居第一位),吸濕差,染色難。 純粹的丙烯腈纖維,由於內部結構緊密,服用性能差,所以通過加入第二,第三單體,改善其性能,第二單體改善:彈性和手感,第三單體改善染色性。 用途:主要作民用,可純紡也可混紡,製成多種毛料、毛線、毛毯、運動服也可:人造毛皮、長毛絨,膨體紗,水龍帶,陽傘布等。
五、維綸(水溶吸濕)
最大特點是吸濕性大,合成纖維中最好的,號稱「合成棉花」。強度比錦、滌差,化學穩定性好,不耐強酸,耐鹼。耐日光性與耐氣候性也很好,但它耐乾熱而不耐濕熱(收縮)彈性最差,織物易起皺,染色較差,色澤不鮮艷。 用途:多和棉花混紡:細布,府綢,燈芯絨,內衣,帆布,防水布,包裝材料,勞動服等。
六、丙綸(質輕保暖)
丙綸纖維是常見化學纖維中最輕的纖維。它幾乎不吸濕,但具有良好的芯吸能力,強度高,製成織物尺寸穩定,耐磨彈性也不錯,化學穩定性好。但:熱穩定性差,不耐日曬,易於老化脆損。 用途:可以織襪,蚊帳布,被絮,保暖填料、尿布濕等。工業上:地毯、漁網,帆布,水龍帶,醫學上帶代替棉紗布,做衛生用品。
七、氨綸(彈性纖維)
彈性最好,強度最差,吸濕差,有較好的耐光、耐酸、耐鹼、耐磨性。 用途:氨綸利用它的特性被廣泛地使用於內衣,女性用內衣褲,休閑服,運動服,短襪,連褲襪,綳帶等為主的紡織領域,醫療領域等。氨綸是追求動感及便利的高性能衣料所必需的高彈性纖維。氨綸比原狀可伸長5-7倍,所以穿著舒適、手感柔軟、並且不起皺,可始終保持原來的輪廓。
編輯本段腈綸生產歷程
早在100多年前人們就已製得聚丙烯腈但因沒有合適的溶劑,未能製成纖維。1942年,德國人H.萊因與美國人G.H.萊瑟姆幾乎同時發現了二甲基甲醯胺溶劑,並成功地得到了聚丙烯腈纖維。1950年,美國杜邦公司首先進行工業生產。以後,又發現了多種溶劑形成了多種生產工藝。1954年,聯邦德國法本拜耳公司用丙烯酸甲酯與丙烯腈的共聚物製得纖維,改進了纖維性能,提高了實用性,促進了聚丙烯腈纖維的發展。1984年,聚丙烯腈纖維的世界產量為2.4Mt。
編輯本段腈綸生產方法
聚丙烯腈纖維對原料丙烯腈的純度要求較高,各種雜質的總含量應低於0.005%。聚合的第二單體主要用丙烯酸甲酯,也可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目的是改善可紡性及纖維的手感、柔軟性和彈性;第三單體主要是改進纖維的染色性,一般為含有弱酸性染色基團的衣康酸,含強酸性染色基團的丙烯磺酸鈉、甲基丙烯磺酸鈉、對甲基丙烯醯胺苯磺酸鈉,含有鹼性染色基團的-甲基乙烯吡啶等。
聚合
聚合工藝分為以水為介質的懸浮聚合和以溶劑為介質的溶液聚合兩類。懸浮聚合所得聚合體以絮狀沉澱析出,需再溶解於溶劑中製成紡絲溶液。溶液聚合所用溶劑既能溶解單體又能溶解聚合體,所得聚合液直接用於紡絲。溶液聚合所用溶劑有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亞碸、硫氰酸鈉和氯化鋅等。採用前兩種有機溶劑的聚合時間一般在10h以上,但溶解力強紡絲溶液的濃度較高,可適當提高紡絲速度,溶劑回收也較簡便,所得纖維性能較好,且對設備的材質要求較低;而用後兩種無機溶劑,聚合時間僅需2h,所得纖維白度較好。
紡絲
紡絲液一般為聚丙烯腈聚合體,數均分子量為53000~106000,其纖維白度較好,熱分解溫度200~250℃,熔點達320℃。因此,聚丙烯腈纖維用高聚物溶液的濕法紡絲和干法紡絲製得。干法紡絲的紡絲液濃度為25%~30%,紡絲速度快但因噴絲頭噴出的細流固化慢,固化前易粘結,不能採用孔數較多的噴絲頭,紡絲溶劑僅二甲基甲醯胺一種,所得纖維結構均勻緻密適於織制模擬絲織物。濕法紡絲適於製作短纖維,纖維蓬鬆柔軟,宜織制仿毛織物,所用的紡絲溶劑除溶液聚合用的溶劑外,還有二甲基乙醯胺、碳酸乙烯酯、硝酸等,大部分溶劑的沸點較高,在紡絲過程中不易蒸出。80年代,研究了用熔體紡絲法制聚丙烯腈纖維,以水為聚合體的增塑劑,無需制備聚合體原液,省去溶劑的回收和循環系統,纖維的物理性能與干法或濕法紡絲製得的纖維基本相同,現已進入中間試驗階段。
改性品種
突出的有丙烯腈與氯乙烯共聚纖維,是將丙烯腈和氯乙烯共聚所得的共聚物溶於丙酮,再經干法紡絲或濕法紡絲製得。1949年,由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首先生產,由於氯乙烯含量佔50%~60%,因此阻燃性能良好,且具有自熄性,但染色性稍差。 主要功能: 1. 提高瀝青混凝土合料的分散作用: 2. 在瀝青混凝土中起到加穩定性: 3. 增強瀝青砼的韌性和抗低溫能力: 4. 提高瀝青砼的韌性和抗低溫能力: 5. 減少承久變形,提高防滑,耐磨能力: 6. 減少溫度對瀝青路面的影響,提高瀝青砼的水穩定: 7. 提高不泥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8. 提高水泥混凝土,砂漿的抗凍性、耐久性,抗滲性等: 9. 降低水泥混凝土的脆性,使已開裂的混凝土強度得到保證; 10. 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抗拉強度和韌性; 11. 提高抗沖擊力,抗震和抗裂性能。 性能參數: 材質 聚丙烯腈纖維 抗拉強度 ≥1000Mpa
外觀 淡黃色單絲 耐化學性 很強
比重 0.91-1.18kg/m³ 吸水性 無
規格 3-19mm 耐酸鹼性 保持率≮99%
纖維直徑 15(±5)um 分散性 均勻分散 無並絲 無結團
熔點 260℃ 斷裂伸長率 ≥15%
『貳』 手工編織
這種的可信度不高的,你編的東西是怎麼都會有問題的,等東西沒問題了,估計對方也不見了。
『叄』 小男孩毛線衣手工編織方法簡單大方詳細圖案
第一行:排花11針下2針上,這個花就是13針
第二行:前面的8針還是針下針、9 10針平收織成下針、線從針下繞上織下第11針這樣就加了一針,織下第11針又用同樣方法加一針在織那兩針上針
第三行:織7針下針,這次把第8 9針平收織成下針、前面的3針都織下針
第四行:織6針下針,把第7 8針平收織成下針、在織下一針在加一針在織一針在加一針,最的還有一針平針一樣織,在是織兩針上。
注意這里加針都是以第一行的第11針為中心兩邊加針,隔行加針。收針每行都以前一行收成一針那裡為準的後一針同一起收成一針。這樣織上去加針加了一邊4針,收針也收了8針 最後只有一原來第一排的第一針:又開始織第二個花
以第一針為中心兩邊各加一針,把2 3收成一針。這里的收針是把2針挑過織第3針在把第2針挑到織的第三針上,第二個花同樣的方法織。兩邊各加了4針,收了8針,織完第二個又織第三個,第二個同第一個是完全一樣的織法,這個花一下左一下右邊很適合給兒童織背心,
我見意你織這款花的時間下面:用兩針下兩針上,這樣織出來好看一些
我的文字有點多,希望你慢慢看,也希望你能看懂。 我也給我兒子織了一件很漂亮哦
『肆』 如何用毛線編織小玩偶
需要准備的工具有:毛線、針、剪刀棉花。

(4)手工編織的毛線簾子是什麼擴展閱讀:
編織工藝品中豐富多彩的圖案大多是在編織過程中形成的;有的編織技法本身就形成圖案花紋。常見的編織技法有編織、包纏、釘串、盤結等。
一、編織。最基本的技法,包括編辮、平紋編織、花紋編織,絞編、編帽、勒編等工藝。編辮是草編中最普遍的技法,它沒有經緯之分,將麥秸、玉米皮等原料邊編邊搓轉,編成3 ~ 7股的草辮,通常作為草籃、草帽、地席的半成品原料。
平紋編織是草編、柳編、藤編普遍運用的技法。它以經緯為基礎,按一定規律互相連續挑上(緯在經上)、壓下(緯在經下),構成花紋。花紋編織是在平紋編織的基礎上再予以變化,編織出鏈子扣、十字扣、梅花扣等花紋。
絞編類似平紋編織,但結構緊密,不顯露經。編帽是以呈放射狀的原料互相掩壓、旋轉而編成圓形的帽子。勒編是柳編的常見技法。它以麻線為經,以柳條為緯,編織時將麻線和柳條勒緊,所以結構堅固,質地緊密。
二、包纏。以某一原料為芯條,再以其他原料包、纏於芯條之上 ,編織成所需要的造型和花紋 。主要有纏扣、包纏、棒錘扣等。纏扣是玉米皮編常用的技法。它以麥秸等編織成辮子狀的芯條作為經繩,然後在外面以玉米皮纏之。
每片玉米皮可在芯條上纏兩圈後而結扣,並通過結扣,將上下纏過的芯條連接成形。包纏是將包纏原料沿芯條向一個方向均勻地包纏 ,如以藤條包纏藤編傢具 、柳編器皿的邊沿、把子,不僅使其光滑,便於扶把,而且堅固耐用。
棒錘扣是以玉米皮包纏的經線往返成約 4厘米長的芯條,再纏幾圈,形成相互連環成套的棒錘鏈扣。
三、釘串。釘,是以針線或其他原料將兩部分編織原料或半成品釘合成一體,構成器物;串,是將兩者攏合,並不連成一體。常用的技法有手釘、機釘、砌釘等。手釘是將麥秸辮、玉米皮辮等用手工縫紉釘連成片,製成茶墊、壁掛、地席等。機釘是以縫紉機將麥秸辮、玉米皮辮釘連成草帽、提籃等。
四、盤結。是經緯形式和包纏、結扣相結合的編織技法。常見的有馬蓮朵、套扣等。馬蓮朵又名打結,是以玉米皮包纏的芯條作為經緯,然後互相掩壓、盤結,組成有立體感的蓮花狀四方連續花紋。套扣也是打結,但形狀扁平,沒有立體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編織技巧
『伍』 怎麼看毛線編織花樣圖解,求圖片詳解
先取要的領的針數,織上下針約3~4cm後將其分為3等分,前後佔2分,左右佔1分,以後到等分處加針織到20cm處再分
『陸』 古代的簾子是什麼做的
古代的簾子多是竹子,也有用蘭草編的.以竹子編制的為主.皇家的都是很昂貴的絹紗做簾子的.
『柒』 毛線耳套的編織方法
材料:
鉤針、毛線、剪刀
步驟:
1、使用鉤針,先鉤14針辮子針。

注意:在編制過程中,由於需要用到剪刀、鉤針等尖銳物品,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另外,如果對圖中毛線顏色不滿意,你也可以更換其他合適的顏色,織法和上述操作步驟一模一樣。
『捌』 毛線有哪幾種類型 分別是什麼樣的 圖
毛線主要分為:棉線、麻線、毛絨線、絲線。
1、棉線。是用棉花纖維搓紡而成的線。棉纖維大概是最廣泛應用於服裝行業的一種纖維。棉織物透氣、吸汗,但是彈性較差。用於編織的棉線除了多股的棉線外還有棉繩、空心扁帶棉等種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