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毛線樹葉怎麼鉤
『壹』 玫瑰花的葉子怎麼勾
1.5的鉤針
小花瓣(兩個):起4針辮子針,第一行鉤4針短針。第二行加4針。第三行至第五行在第1針和最後1針上各加1針。第六行至第十五行不加不減。第十六行鉤1針辮子針,空掉1針,1針短針,3針中長針,4針長針,3針中長針,1針短針,最後1針鉤鎖針。
『貳』 玫瑰花葉子怎麼鉤圖解
玫瑰花的鉤法:
一:花心起26針
第一排:鉤25針短針
第二排:鉤25針長針
第三排:鉤長針,每針各加一針
鉤好之後,卷出花心的形狀。
二:花瓣起8針,立3針,全鉤長針
第一排:鉤7針
第二排:各加一針
第三排:先鉤6針,之後三針並一針,其餘照鉤
第四排:不加不減
四、花托的鉤法:
1,起6針辮子圍圈
2,圈內鉤10針短針
3,立8針,8針上分布:1針短針,6針長針,1針短針
4,下個辮子上鉤一針短針重復,共鉤5片花托
五、葉子的鉤法:
1,在鐵絲上鉤15針短針
2,葉尖部鉤短針,中間鉤長針,
主骨骼用粗鐵絲,葉子用細鐵絲。
最後組裝在一起,一枝玫瑰花完成。
『叄』 樹葉帽子怎麼編織
1、起4針,至一排下針,把針目從左邊滑過來,線從後面拉過來織,共10排。針目放2根針上,一變2,一針正常織,從側邊織一針,完成後共8針。

『肆』 樹葉帽子完整版編織步驟是什麼
具體織法如下:
1、准備好毛線和毛線針,起針70針。分配在3根針上面。

『伍』 毛線玫瑰花葉子怎麼鉤才能把鐵絲鉤入把葉子撐起
先把鐵絲編成葉子形狀 在用毛線變葉子不就行了
『陸』 怎麼鉤葉子
1、起14針辮子針。

『柒』 怎樣鉤花的葉子
玫瑰:
1.5的鉤針
小花瓣(兩個):起4針辮子針,第一行鉤4針短針。第二行加4針。第三行至第五行在第1針和最後1針上各加1針。第六行至第十五行不加不減。第十六行鉤1針辮子針,空掉1針,1針短針,3針中長針,4針長針,3針中長針,1針短針,最後1針鉤鎖針。
中花瓣(兩個): 起4針辮子針,第一行鉤4針短針。第二行加4針。第三行至第六行在第1針和最後1針各加1針。第七行至第十六行不加不減。第十七行鉤1針辮子針,空掉1針,1針短針,1針中長針,2針長針,2針中長針,2針鎖針,2針中長針,2針長針,1針中長針,1針短針,1針鎖針。
大花瓣(三個):起4針辮子針,第一行鉤4針短針。第二行加4針,第三行至第八行在第1針和最後1針各加1針。第九行至第十八行不加不減。第十九行鉤1針辮子針,空掉1針,1針短針,1針中長針,3針長針,2針中長針,1針短針,2針鎖針,1針短針,2針中長針,3針長針,1 針中長針,1針短針,1針鎖針。
將金屬絲沿花瓣邊緣彎好,用短針將金屬絲連同花瓣的邊緣一同鉤1圈,金屬絲的兩頭在花瓣根處扭在一起。拿一小團棉絮,用1片小花瓣緊緊裹住棉絮,第二片小花瓣從第一片小花瓣的對面裹住,使得棉絮不致於漏出。將兩個花瓣的金屬絲扭在一起,加入二片中花瓣和三片大花瓣,同時將花瓣弄成型,將所有的金屬絲扭在一起,用綠膠帶將其纏緊。
玫瑰葉
頂葉(一個):起13針辮子針,第一行沿辮子針的一側鉤14針短針(即第個辮子針內鉤1針短,最後1針鉤2針短針),沿辮子針的另一側鉤13針短針。然後返回鉤第二行。第二行1針辮子針,2針短針,2針中長針,3針長針,3針中長針,2針短針,最後1針鉤2針短針,在另一面鉤2針短針,3針中長針,3針長針,2 針中長針,1針短針,1 針鎖針,然後返回鉤第三行。第三行1 針辮子針,3針短針,2針中長針,3針長針,3針中長針,2針短針,最後1針內鉤2針短針,在另一面鉤2針短針,3針中長針,3針長針,3針中長針,1針短針,1針鎖針,然後返回鉤第四行。第四行1針辮子針,不加不減鉤短針,只在葉尖上加2針,最後1 針鉤鎖針,然後返回鉤第五行。第五行將金屬絲鉤入,鉤法如第四行,直到葉子根部,將金屬絲的兩頭扭在一起,繞金屬絲鉤大約10針短針。
二、中型葉子(兩片):起12針辮子針,鉤法參照頂葉,如頂葉加入金屬絲,鉤8針短針,將兩片中型葉子同頂葉擰在一起,再在上面鉤20針短針。
三、小葉子(兩片):起10針辮子針,鉤法參照頂葉,如頂葉加入金屬絲,鉤4針短針,將兩片小葉子同頂葉和中型葉子連成的花梗扭在一起,再在上面鉤25針短
『捌』 怎樣用毛線編織樹葉花
1、需要准備足量的毛線與織針。

注意事項:
漢代以藺草(又名馬藺、馬蘭草、燈心草)編織為席,產於三輔(今陝西中部)、河東(今山西夏縣 )等地 。唐代,草席生產已很普遍,福建、廣東的藤編、河北滄州的柳編、山西蒲州(今永濟、河津等地)的麥稈編等都是著名的手工藝品。
其中廣東藤編還有編織花卉、魚蟲、鳥禽圖案的簾幕。
宋代,浙江東陽竹編的品種已有龍燈、花燈、走馬燈、香籃、花籃等,能編織字畫、圖案,工藝精巧,在每平方寸(11平方厘米) 的面積內可編織120根篾條,有的還飾以金線。
『玖』 毛線怎樣勾樹葉
樹葉形狀基本是用短針鉤成的,從葉子中間開始鉤,下面兩種葉子鉤法樓主參考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