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盤和卡紙毛線能製作什麼東西
① 如何製作一個簡單的燈籠
准備好紅色紙袋,剪刀,裁紙刀 ,雙面膠,紅 毛線,尺,筆 針,線,筷子 等材料。
共2圖>02
把紙袋拆開,修剪掉一些不要的部分,留下兩塊長方形的硬紙片。
共2圖>03
在紙的反面距上下各1.5CM畫一條直線,再畫上若干豎線,如圖。
用裁紙刀將它們劃開。
共3圖>04
其中的一片硬紙兩端粘上雙面膠,先粘好一邊,將上下留的1.5cm邊寬往裡折。
折好再將硬紙粘成一個圓形。
共2圖>05
把粘好的圓形放在廣告紙上,畫出一個圓。圓的周圍粘上雙面膠,和燈籠的底部粘好,做成燈籠的底。
共2圖>06
在頂端用錐子鑽幾個孔,把針穿上紅線從孔里穿過去,再筷子上打結。
共4圖>07
取適當長度的毛線繞幾圈,用針從中間縫個死結,並用剪刀把兩側剪開,做成紅色的流蘇。把針扎進燈籠的底部,再刺回來,來回兩次,流蘇固定在燈籠底部即可。
一個簡單喜慶的燈籠就完工了。
你還可以在裡面放上一小截蠟燭,關上燈以後,會很美哦。
喜歡嗎,一起來做一個吧。
② 蛋糕盤手工製作小動物圖片
蛋糕盤手工製作彩色龍:

(2)蛋糕盤和卡紙毛線能製作什麼東西擴展閱讀
變廢為寶,手工製作。即使是那些再平常不過的物品,經過手工製作高手的一系列簡單的拼接和粘貼處理等,變成了另外一個嶄新的東西:蔬菜做的小動物,雞蛋和紙片做成的卡通人偶……奇跡正不斷地發生,直到它們點亮你頭腦里那盞想像的明燈。你會在手藝網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只要准備一把剪刀、一些膠水、雙面膠條等工具,你就能夠創造出更多的奇跡。
③ 用彩色卡紙 可以做出什麼可愛的東西么教教我
我小的時候做過一個用毛線和硬紙殼做成的相框。提供給大家參考:
1。用硬紙殼做出相框雛形
2。把毛線盤成扁圓狀(記住是在平面上盤,不是滾成球),做若干個
3。把毛線沿著相框邊繞圈,用萬能膠固定(用502膠的朋友小心粘手,用502膠不要用太多,毛線被腐蝕會變得很
硬,那樣就不好看了。)
4。把扁圓的毛線圓盤裝飾在相框的毛線邊上。
完成。
④ 如何做水果的手工
來源:幼師口袋(id:qujiaohuodong)
秋天來了,在這個豐收的季節,和水果寶寶一起做游戲吧!先來看看蘋果都有哪些千變萬化。
多頁立體蘋果
發布者:向日葵
材料:卡紙、剪刀、固體膠等
1b+老師說:一張平面的卡紙,經過折一折、剪一剪、粘一粘,可以變成一個立體的水果。掛起來作為秋天的吊飾一定很美!
豐收的蘋果
發布者:雲朵不說話
材料:皺紋紙、卷紙芯、毛根、樹葉、紙盤等
1b+老師說:用皺紙包裹剪成小段的紙芯,成為果子,毛根和樹葉可以做成水果的枝葉。捲筒紙芯的這一點創意,可以做出獨一無二的,秋天的風景。
切開的蘋果
發布者:囡囡
材料:粘土等
1b+老師說:用粘土做水果我們都會想到,但用粘土這樣做水果還是第一次看到,把切開的、剝開的水果捏出來,非常適合角色游戲、美工區等活動。
不織布蘋果
發布者:唯愛
材料:不織布、剪刀、針線、棉花等
1b+老師說:飽滿的不織布水果無論是作為吊飾、立體牆飾,還是幼兒角色游戲材料,都很逼真哦!
3D立體蘋果
發布者:COCO
材料:薄頁紙、牛皮紙、固體膠、剪刀等
1b+老師說: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蘋果熟了,帶著孩子做點蘋果吧!剪剪貼貼,可愛的蘋果就做好了,簡單的手工做起來!
紙球變身
發布者:IAM☀
材料:報紙、丙烯、卡紙等
1b+老師說: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廢舊報紙也可以做出如此逼真的水果。將報紙團一團,塗上丙烯顏料,卡紙做葉子,一個廢物利用的蘋果就完成了!
蘋果吃完了
發布者:COCO、麻辣牛肉和維E
材料:雪糕棒、卡紙、硅膠槍、蛋糕紙、卷紙芯等
1b+老師說:吃完的水果是什麼樣子的?我們用多種材料表現完整的水果,不妨用蛋糕紙、雪糕棒試試做一個吃完的蘋果,也可以給孩子對水果有一個完整的認知。材料投放到美工區,讓幼兒盡情發揮想像吧!
獼猴桃
獼猴桃也叫奇異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不過口感不是每個孩子都愛,試著自己動手做一做獼猴桃,增加對獼猴桃的好感吧!
拼貼獼猴桃
發布者:PLNG
材料:卡紙、剪刀、固體膠等
1b+老師說:除了立體水果,用不同顏色的卡紙,還可以剪貼出多種逼真的水果,將卡紙投放到美工區,讓孩子自己動手剪一剪、貼一貼。
毛線立體獼猴桃
發布者:莎莎
材料:毛線、紙板、剪刀等
1b+老師說:萌萌的毛線球水果,除了做裝飾物,老師也可以把半成品投放到區角,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
我愛吃水果
發布者:囡囡、XINLLYUAN
材料:紙盤、卡紙、丙烯、剪刀等
1b+老師說:准備5個紙盤就可以做一盤可口的水果了!紙盤水果還可以做功能牆,准備一些小木夾,夾子上粘貼孩子小照片,孩子在用完水果後後把自己夾子夾在水果上,這樣就可以明確知道哪個孩子還未吃水果啦!
菠蘿
菠蘿手工可以有這么多的做法!新學期,把這些材料投放到美工區,孩子們會給我們怎樣的驚喜呢?
皺紋紙菠蘿
發布者:麻辣牛肉和維E
材料:皺紋紙、剪刀、硅膠等
1b+老師說:用超有質感的皺紋紙可以做出很多立體的手工,水果也不例外,經過折疊做出的新鮮大菠蘿,做吊飾再合適不過了。
塑料瓶菠蘿
發布者:區角組長
材料:塑料瓶、雙面膠、手工紙、剪刀等
1b+老師說:將塑料瓶從中間截開,與黃色、綠色手工紙一起投放到區角,看看廢舊材料到孩子們的手中會是怎樣的大變身。
菠蘿相框
發布者:米帥
材料:瓦楞紙、丙烯、美工刀、薄頁紙等
1b+老師說:把照片牆換成水果背景如何?在白紙上畫出菠蘿圖案紙,再用裁紙刀在瓦楞紙上裁剪大小一樣的菠蘿,兩個菠蘿粘在一起增加厚度,用鉛筆在上面畫上圖案,用丙烯塗色,菠蘿相框就完成啦,可以貼照片上去咯!
菠蘿吹塑版畫
發布者:南南NANCY 歐尼醬°
材料:黑色卡紙、吹塑版、透明膠帶、水粉、滾筒、海綿等
1b+老師說:吹塑版在兒童版畫中非常常見,因為材料和方法都很簡單,易於上手,同時版畫所體現的拙趣,色彩的朦朧肌理,斑斑駁駁,線條的自然變幻,都讓畫面區別於平時的平塗,增添無限趣味。趕緊讓孩子們試試吧,也可以嘗試創作其他的題材哦!
菠蘿種植創意
發布者:米帥
材料:花盆、粘土、水彩筆等
1b+老師說:種植角的菠蘿並不是在種植角種菠蘿哦,而是將花盆和植物相結合做成菠蘿的樣子,超逼真!
壯觀的紙菠蘿
發布者:唯愛
材料:手工紙、剪刀等
1b+老師說:選擇長方形的紙折三角形,底部最好用15個以上的三角形起,也就是成倍的30個以上,接著就一直往上一層層的疊就可以了。折完後可以上色,可以畫畫,還可以當花瓶哦!
葡萄
孩子們都吃過葡萄,那麼你的感受是什麼樣的?看起來是什麼樣的?看起來是紫色的,一顆一顆的,這是孩子的第一感受。我們可以尋找生活中一切跟它相似的東西來表現這個水果。
多種材料畫葡萄
發布者:南南NANCY 歐尼醬°、ΩEST . LEE
材料:皺紋紙、彩泥、紙箱、泡沫墊、瓶蓋、手工紙、衍紙等
1b+老師說:一個水果,你嘗到了什麼味道,看到了什麼顏色,你會怎麼來畫你所看到的,感受到的呢?可能不一定要動筆,可以動用身邊任何一種相似的東西來表達它,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同樣在表達自己的感知和體驗,一種新的創造。
皺紋紙——摸起來軟軟的,很有立體感。
彩泥——揉一揉搓一搓也可以做出葡萄。
瓦楞紙和紙箱——將它們裁成小條,捲成圓形,粘在紙上,擺出葡萄的樣子,塗上紫色的水粉。
泡沫墊——在泡沫墊上塗滿紫色的水粉顏料,然後將它印在一張紙上。這個方法也可以做其他水果哦!
瓶蓋——可以印出一個個的圓,它們很像葡萄哦!
手工紙——裁成小條,貼在葡萄形狀的底板上。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需要學會排列、粘貼等。最後完成的作品還可以展示在牆面上作為裝飾。
衍紙——也跟紙箱的做法一樣哦,卷一卷、排列好就成了一串串手工葡萄了。
葡萄庄園
發布者:HELLO_🐮
材料:皺紋紙、KT板、卡紙等
1b+老師說:把做好的葡萄掛起來,好像走進了一個葡萄庄園,非常適合水果主題的班級環創哦!
橘子
秋天,金燦燦的橘子成熟了,那麼跟橘子有關的活動有哪些呢?往下翻一翻,或許可以給你很多靈感哦!
橘子的妙用
發布者:JESSIE
材料:橘子皮、麻繩、餅干模具、木錘等
1b+老師說:秋天主題中,有很多關於橘子的活動,剝掉的橘子皮別扔啦!稍稍加工一下,不僅可以為教室增添一抹亮色,還可以讓孩子變觀察到果皮慢慢變乾的過程哦!
橘子吊飾
發布者:JESSIE
材料:麻繩、欽書釘、手工紙等
1b+老師說:在蘋果和橘子的主題下,這個吊飾很合適哦!可以讓孩子們折一折、做一做,老師可以將孩子們的作品疊起來,可以讓橘子更立體!
會畫畫的橘子
發布者:米羅可兒
材料:橘子皮、記號筆、彩色紙等
1b+老師說:小朋友都喜歡吃橘子,有沒有想過用桔子皮來畫畫呢?讓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吧!有趣又好玩的橘子畫很容易激發寶寶的創作慾望呢!
香蕉
甜甜的香蕉一直是孩子們的最愛,和香蕉有關的活動孩子們也一定喜歡,這里有跟香蕉有關的手工、區角和環創,快來一睹為快吧!
搓紙香蕉
發布者:晴天小豬💋
材料:皺紋紙、KT板等
1b+老師說:這個活動可以鍛煉寶貝的耐心;增加寶貝對色彩的認知和運用能力;鍛煉動手能力,增強手的靈活性。
香蕉畫
發布者:米可兒
材料:香蕉、牙簽或小木棍等
1b+老師說:想不到香蕉也可以作為美工材料之一,因為香蕉皮很容易「撞傷」,所以用牙簽或者小木棍稍微碰一下就會變黑,讓孩子們試試用香蕉作畫吧,一定很有趣!
報紙紙箱大變身
發布者:ROYYEO
材料:報紙、紙箱、丙烯等
1b+老師說:用廢舊材料做一棵大大的香蕉樹,樹上的塗鴉、上色
⑤ 老師做賀卡怎麼做
⑥ 幼兒園廢舊材料的作用
幼兒時期的主要學習資源是玩具,幼兒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和重要學習方式是玩具的玩耍和操作,通過對玩具的操作從中得到生活的啟發。幼兒往往對玩具愛不釋手,一個不起眼的小盒、小罐等廢舊物品也同樣能使幼兒從中找到樂趣,激發他們心靈的窗口。通過美工教學,引導幼兒利用廢舊物品進行製作玩具是發展幼兒動手、思維、想像等多方面能力的有利途徑。
通常我們都把廢舊材料當作無用的垃圾丟掉,其實,有些廢舊材料對幼兒來說,具有我們意想不到的教育價值。利用這些廢舊材料製作玩具不僅鍛煉了幼兒動手、動腦、手眼協調能力,還能擴展他們的空間思維能力,自製玩具是自己製作、不是能在市場或超市能買到的玩具,因地制宜地使用現有的材料,要通過現有的材料和廢舊物品的特性加上個人的思維想像創造設計出你心目中想得到的玩具,製作上有更大的自由度,盡量能配合教育教學活動,滿足教育教學需求,具有適時性、針對性和創造性等特點。自已製做的玩具能有時代感,能反映時代需求,體現現代教育觀念,具有適時性;能充分體現設計者的思路和使用者的要求,具有針對性;同時能反映製作者的製作水平,具有創造性。製作者利用現有的廢舊材料,製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現代特色的玩具,既能節約資源、節省經費,還能消化廢舊物品,而且在玩具製作成功的時候還能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培養和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
一、巧用廢舊物品,美化幼兒園環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的發展是與周圍環境主動積極地、相互作用的結果,所以,我園把握利用廢舊材料讓幼兒積極參與的原則,請各位教師收集各種廢舊物品,有一次性紙杯、奶盒、碎布頭、毛線、蛋糕盤、舊光碟、等等,應有盡有,教師經過加工裝飾,都成了一副副美麗的圖畫和作品,如大五班的「巧手比一比」,是教師指導幼兒用樹葉、舊毛線、布頭和種子等粘貼的作品,形象逼真,顏色自然。廢舊光碟製作的龍身,粘貼在活動室的牆上非常的逼真;小二班的毛線粘貼畫,紙盒玩具等,有用廢舊彩筆拼成的動態人物;舊光碟製作的毛毛蟲、小花等,都引起了幼兒的關注。孩子們興奮不已,主動地把家中的一些廢舊物品帶來和老師一起製作,孩子們感受製作過程中的快樂,一件件舊物品在師生的手中變成了一副副美麗的圖畫,象這樣的環境創設既環保又經濟,還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並體驗了成功的快樂,從而使幼兒養成了節約的良好習慣。
二、改造廢舊物品,開展區域活動
我們幼兒教師要時時處處做有心人,心中要時刻有「變廢為寶」的意識,要積極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為幼兒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因為在我們身邊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資源。在區域活動中,我們將廢舊物品進行改造,做成成品或半成品玩具投放到活動區,供幼兒游戲。
在我班開展的「娃娃家」中,我們用海綿和碎布縫成包子、饅頭、扁食等;在「理發店」區域中,幼兒從家中帶來的洗發水瓶、化妝品瓶子成了他們百玩不厭的玩具;在「操作區」里,我們將果凍盒塗上不同的顏色,讓孩子按顏色和大小進行排序;在「計算區」里,我們投放塑料瓶蓋子、扣子等,讓幼兒練習數數和學習分類,搜集塑料瓶子,讓幼兒進行顏色、大小、高矮、粗細分類,訓練幼兒的感知;還有瓶蓋與瓶子進行配對;在「美工區」里,我們引導幼兒用瓜子殼、碎布、舊報紙裝飾成漂亮的畫和手工作品等;在「音樂區」我們用油漆桶做成小鼓、果凍盒做成碰鈴、方便麵桶做成鈴鼓等;使幼兒在學學、找找、玩玩中學到更多數學和環保知識,同時也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興趣,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無論哪個區,我們都或多或少地投放廢舊物品,並及時更換。這些自然物和廢舊物品品種多,操作性強,並且大部分是幼兒收集的,他們會倍加珍惜。
三、利用廢舊物品,開展體育活動
《綱要》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
開展以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戶外的、大自然的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並提高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正常的幼兒戶外活動時間一天在1~2小時,其中包括早操(課間操)、戶外游戲、 戶外散步 、體育活動等等。我園非常注重幼兒的戶外活動時間,經過幾年的實踐探索,我園克服了室內活動空間小的問題,充分利用戶外豐富的教育資源開展教育活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廢舊的瓶子、易拉罐、掛歷紙、紙筒、奶盒等這些平時看起來並不起眼的東西卻能變成孩子好玩的玩具。為了豐富幼兒的戶外活動,使戶外活動器械及材料得到優化,我們具體的做法是有效利用廢舊材料製作小型體育玩具;充分挖掘體育器械的潛力,以物代物,一物多玩。我們充分發動幼兒收集多種材料,為了形成幼兒有條理的收拾和整理的習慣,我們引導幼兒一一給這些材料做記號,分門別類放好。如:酸奶瓶用松緊帶連接成拉力器,增強幼兒的臂力;易拉罐做成了梅花樁,讓幼兒練習平衡;舊布和棉花做成飛鏢,讓幼兒進行投擲活動;奶粉桶做成推小車,鍛煉幼兒走、跑能力;薯片做成跨欄,鍛煉幼兒的跨、跳能力等等,多樣化的活動器械,多樣化的玩法,激發了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滿足了幼兒探索和發展的需要。
四、再用廢舊物品,改變家長觀念
現在的家長重視買來的玩具,忽視自製的玩具,重視孩子的學習,忽視孩子的動手能力培養。幼兒園就要求孩子寫字、算題、背古詩、參加各種學習班,他們認為這樣才是教育,才是學習,才能開發智力,事實上這樣做違背了幼兒的成長規律。有一篇文章《孩子的權利》裡面講述了孩子的權利就是玩,學會玩,在玩中學,10歲前的孩子要學會玩32種游戲,有玩泥團;捏泥人;用硬紙板做面具;用沙子堆城堡;用手腳作畫,用舊物改做玩具;這就是國際兒童游戲協會推薦的部分兒童游戲活動,也都是我們小時候愛玩的,更是幼兒園《綱要》中所倡導的游戲教學法。我將這一觀點介紹給孩子的家長,轉變家長的教育觀。
我們請家長和孩子共同利用廢舊物品製作玩具,如用牙膏盒做機器人;用一次性紙杯做獅子、老虎;用紅茶瓶做小汽車等,總之,家長在一次次利用廢舊物品製作玩具時,發現了廢舊物品對孩子的教育價值,它既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又培養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家長看到了孩子的進步,改變了以往的買現成玩具的觀念,真正的把一件件廢舊物品變成了寶貝,倍加珍惜。
總之,我們堅持「變廢為寶」「貼近生活」的原則,多渠道的收集各種廢舊物品,自製成玩教具充分運用到幼兒園活動中,給孩子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不但增強了幼兒的環保意識,而且能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還能促進幼兒不斷探索、玩出新的花樣,保證了各種活動材料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同時,大大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為幼兒園節省資金,真正體現低投入、高效益的教育理念。
⑦ 春節禮物怎麼做
新年禮物可以用紙盤和卡紙製作鯉魚掛飾,用卡紙製作燈籠,用卡紙製作梅花,還可以畫關於新年的畫。其中比較簡單又好看的就是掛飾鯉魚,還有卡紙燈籠。
製作掛飾鯉魚需要准備的材料有一個黑豆,白色橡皮泥,雙面膠或者固體膠,白色和紅色卡紙,剪刀,鉛筆,蛋糕紙盤,彩筆還有紅繩。先在白色卡紙上畫出魚的翅膀和尾巴,剪出形狀然後粘在蛋糕紙盤是做出鯉魚的身體。在紅色卡紙上畫出小圓圈用於製作魚鱗,圓圈大概是兩厘米左右的直徑,不用太小,根據自己准備的紙盤大小來決定。
把圓圈剪下來之後對折,在直線的那一邊再折一下折出來一個小條條,把折好的魚鱗按照順序有規律地粘在蛋糕紙盤上。用一小塊白色橡皮泥粘在紙盤鯉魚的頭部,在上邊粘一顆黑豆作為鯉魚的眼睛。
在魚身上可以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或者花紋作為裝飾,在紙盤下方也就是魚身體下方打一個小孔。見一個大一點的長方形紅色卡紙,一個小一點的白色卡紙,寫上新年賀詞,掛在小孔里,新年裝飾鯉魚就完成
⑧ 小製作,小發明。簡單些的
1.我們知道通常我們的抽屜里會發現一些舊電池,但是我們也不知道還有沒有電,如果放進用電器來檢驗很麻煩而且無法知道它電剩餘量。所以,你可以做一個小驗電器。
方法簡單如下:使用一個小燈泡,很小的那種(像掛墜或玩具燈上的,五金店都有賣)。然後用兩根細漆包線分別連接燈上。兩根線的另一端分別用於接你要檢驗的電池的正負極。根據小燈泡的亮度,就可以判斷電池的電量了。
2.拿把破雨傘,把布拆掉,拿一條電線,一頭接電視或收音機,一頭接到傘上面,就是一個好好的信號接受器。你想專業一點就在傘上面多繞幾圈鐵絲就行了。這是最省錢,快捷的方法,只是有點搞笑。
3將一根火柴和一根縫被的大針並在一起,用包香煙的鋁箔將它們緊緊地包裹起來,再將有火柴頭的一端的鋁箔彎折過來密封捻緊。然後在靠近尾部的地方裝上定向尾翼,把針拔出,就成了一個很簡單的反沖火箭。
實驗時,把小火箭放在鐵絲架上,點燃一根火柴,對准鋁箔筒包有火柴頭的部位加熱。當溫度升高到火柴頭的燃點時,箔里的火柴匣被點燃,使周圍的空氣急劇膨脹,氣體從尾口高速噴出。由於反沖作用,火箭筒便從架上向前飛了出去。
如果在鋁箔中包兩根頭對頭放置的火柴,兩端都不封閉。將它放在上,從中部加熱。當筒內火柴點燃後,氣體從兩頭噴出,鋁箔筒仍停留在架上,從而說明了系統的動量守恆.
4把兩個同樣的量角器在圓心處鉚合並能靈活轉動,把上面的量角器沿右端挫一個長l厘米的缺口,量角時,讓它的張開與待測角的兩條邊重合,缺口所指示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畫角時,先將缺口對准規定刻度,再沿張開處畫兩條射線就完成了。這種量角器還能測立體物(如螺帽)的角度。
因這種量角器使用時形似剪刀,我們把它叫「剪刀式量角器」。
5
我把我同學當年的小製作推薦給你吧。
他做的是個電子小天平模型,注意,這是個模型,只能稱量很輕的物體,比如說兩個小紙屑。製作需要的材料是:一塊木板(最好薄一點,不要太大),一個墊圈,曲別針,錐子,電烙鐵,幾根導線,兩個發光二極體,一節電池。這些材料都很好找,發光二極體如果沒有的話可以去電子市場買到,很便宜的。
製作過程是這樣的:在木板中間用錐子轉一個小孔,將一個曲別針彎成勾形,與木板垂直的通過小孔固定在木板上,勾上能掛住墊圈就可以。然後取兩枚曲別針,將其一半拉直,只保留一個拐彎,實際上拉直的部分就是天平的臂,剩下彎曲的部分就是托盤。另一個曲別針也做同樣的操作。然後將兩枚曲別針和墊圈焊在一起,墊圈在中間,曲別針要成一條直線。然後將墊圈掛到勾上,調整勾與木板的距離,大約3mm即可。然後在兩個托盤下固定兩枚曲別針,曲別針旁邊准備用發光二極體作指示燈。在木板下面設立電路,天平就相當於單刀雙擲開關。這個電路就相當於兩個迴路,共用一個電源,兩個發光二極體。只要左邊沉,左邊的托盤就會和他下面的別針連通,從而電路接通,二極體發光;若兩邊重量相等,電路不通,兩個二極體均不亮。
補充了一些 希望你能滿意!
最後祝你製作成功,心情愉快!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38869004.html?fr=qrl3
一,小天平
溫馨提示:必須在家長的幫助下進行啊!
1.先將三合板切成A、B、C、D。
2.在B的底端開口。C、D的中間開口。
3.將三根細條如圖中插好。
4.將A釘在B的中上段,但注意不要釘死,要能活動自如。
5.用三合板裁出月牙形的標板,並標上刻度。
6. 再裁一小條用萬能膠水固定在A上,如圖。
7.裁兩個圓片,大小相等。
8.在上邊各扎四個小孔。
9.在A的兩邊各切一個小槽。
10.用細線栓住圓片,天平就做成了。
接下來就可以發揮你自己的想像,把小天平裝飾一下,做完實驗還可以拿來當小擺設,真是一舉兩得啊!
圖片:http://www.student.gov.cn/image/6982.jpg
二,演員走鋼絲
演員在走鋼絲表演時總拿一根長長的棍棒。也許人們會想,這不是增加演員的負擔嗎?等你做完下面的實驗,就會改變這種看法了。
一、材料
白色硬紙板一塊,10厘米長鐵絲一根,圖釘一枚,橡皮泥一團,長30厘米寬2厘米薄鐵皮一條,膠帶、膠水、剪刀、尺等。
二、製作
1.用硬紙剪一個小人形狀,畫上五官,塗上色彩,背後貼一張支撐條,小人腳部向前折,支撐條向後折,用膠水粘一枚圖釘,剪去多餘部分,圖釘尖向後折。
2.把鐵絲抹直,用橡皮泥捏兩個相同大小的小球,固定在鐵絲的兩端,再用膠帶將鐵絲中間處粘在小人「雙手」上,小人就能站立了。
3.用尺垂直抵在鐵皮中心紙上,將鐵皮折成直角,角朝下斜放在桌上,再用膠帶固定住,放正小人,釘鉤對准槽溝,小人就能從上端徐徐滑下而保持平滑。
三、揭秘
物體受到地球的引力,一個物體的平衡取決於它重心的位置,重心越低物體越平穩,長而下垂的棍棒起到降低重心的作用,重量的增加也有利於平衡,因此,演員走鋼絲時要拿根棍棒。
圖片:http://www.student.gov.cn/image/6261.jpg
三,熱氣球(孔明燈)的製作
我們一起來製作一個熱氣球通過電吹風的熱風,可以使它徐徐上升,和真的熱氣球效果一樣。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你可以做會掃地的烏龜嘛,鞋刷有吧,把鞋刷的把柄磨掉,在上面按上斯驅車上的馬達,再在上面粘上蛋糕盤,做一點裝飾,啟動馬達,小烏龜就走啦!
准備好做沙盤的材料和工具:底盤,軌道,顏料,草粉,草皮,硅膠槍,廢報紙,白膠,石膏等。
按需要,可以自己設計軌道的形狀和高度,用熱硅膠拈合起來。(注意:一定要粘的牢,不能有松動或者傾斜)
在軌道上粘上美紋紙,以防在製作過程中有雜物進入,不宜清除。用廢報紙塑造事先設計好的造型,可以用美紋紙固定,然後蓋上石膏綳帶,噴上清水。
基本形狀固定好之後,再澆上石膏,這樣會使整個造型更堅固,也便於上色。(注意:在澆石膏時小心避開軌道)
在已製作好的造型上粘上建築物。
上色,上色是注意要先畫深色的再畫中間色,最後畫高光,被風化效果,再種上植被。
種上植被,撒上草粉後,基本上完成了簡單沙盤的製作,最後別忘了用砂皮打一下軌道,這樣就完成了
做個孔明燈吧!
它自己可以飛起來!
2.1取材和製作
①取一隻大號極薄的塑料手提袋,手提處剪平。
②取一根長約60cm的細銅絲(可用多股軟銅線中的一股銅絲),兩端分別系在方便袋口子兩邊。
③在細銅絲中間包上適量棉花,簡易孔明燈便製成了。如圖。
2.2放飛
選擇沒有風的地方(室內也可),一人兩手分別捏住方便袋底部兩角,使之開口朝下,並使包有棉花的細銅絲自然下垂。再在棉花上倒上適量酒精,點燃酒精,幾十秒鍾後,孔明燈便會騰空而起。
2.3注意
①酒精棉花不宜太重,一般可使總質量(方便袋、細銅絲、酒精棉花的總質量)在5g以下較易起飛。
②細銅絲長度要適當,以使酒精燃燒後不致溶化塑料袋為好,並注意防止失火。
③如果想把它拉下來,事先可在細銅絲中間再系一根細銅絲讓它下垂
演員在走鋼絲表演時總拿一根長長的棍棒。也許人們會想,這不是增加演員的負擔嗎?等你做完下面的實驗,就會改變這種看法了。
一、材料
白色硬紙板一塊,10厘米長鐵絲一根,圖釘一枚,橡皮泥一團,長30厘米寬2厘米薄鐵皮一條,膠帶、膠水、剪刀、尺等。
二、製作
1.用硬紙剪一個小人形狀,畫上五官,塗上色彩,背後貼一張支撐條,小人腳部向前折,支撐條向後折,用膠水粘一枚圖釘,剪去多餘部分,圖釘尖向後折。
2.把鐵絲抹直,用橡皮泥捏兩個相同大小的小球,固定在鐵絲的兩端,再用膠帶將鐵絲中間處粘在小人「雙手」上,小人就能站立了。
3.用尺垂直抵在鐵皮中心紙上,將鐵皮折成直角,角朝下斜放在桌上,再用膠帶固定住,放正小人,釘鉤對准槽溝,小人就能從上端徐徐滑下而保持平滑。
三、揭秘
物體受到地球的引力,一個物體的平衡取決於它重心的位置,重心越低物體越平穩,長而下垂的棍棒起到降低重心的作用,重量的增加也有利於平衡,因此,演員走鋼絲時要拿根棍棒
做針孔照相機
方法:
針孔照相機
根據小孔成像的原理可以製成小孔成像儀,在其屏幕上可以看到清晰的圖像,若在屏幕的位置裝上感光底片,還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來,這就成了針孔照相機;不過這得要做一個「快門」和一個裝底片的槽。另外,在密封上也比製作一般的小孔成像儀要求更嚴格些。
針孔照相機的構造如圖10.6-l所示,機身全部用馬糞紙粘合而成,分前蓋和後罩兩部分。
【製作方法】
按圖10.6-2、10.6-3、10.6-4的尺寸(δ為馬糞紙的厚度)畫在馬糞紙上,並沿各圖的實線剪開,再用小刀沿各虛線輕輕刻過,切勿刻透,以便在折彎時折出一個直棱來。然後將各片的兩面均塗上黑色。
將剪下的前蓋外層展開圖(圖10.6-2)沿諸虛線折彎90°,圍成一個五面紙盒,(小舌粘在盒的外側)用膠帶紙條粘好。再把一片120膠卷黑色襯紙貼在開有圓孔的一面上,用針在圓孔中心襯紙上刺一個小孔,直徑約0.4毫米(12號縫衣針直徑約0.4毫米)。再按圖10.6-1所示,在小孔的側邊張貼一紙槽,紙槽內插一硬紙條,既可充當快門,又可保持小孔清潔。
將剪下的前蓋內層展開圖(圖10.6-3)沿諸虛線折彎90°,使之成一個方筒,並將介面處粘好(小舌粘在方筒內側)。再將有缺口的一端諸梯形小舌折倒成一紙框,並把加固框(圖10.6-4)拿來對准缺口粘在一起。按加固框的尺寸再用硬紙片剪一個紙框,對齊缺口附在加固框上,並用膠帶條在外部把這個紙框與方筒粘牢,加固框與硬紙框之間就形成一個紙槽,底片即可從有缺口的一邊裝進或取出,缺口是為裝卸底片方便而設的。內層做好後,應與外層粘在一起,即將方筒另一端的各梯形小舌沿虛線折彎90°,塗好膠水,對齊缺口,邊套進外層,邊在各面的內外層之間插一馬糞紙片,以保證各面內外層的間隙相同,待內層前端與外層有圓孔的一面粘牢後,再抽出插進的馬糞紙片,前蓋就做好了。
關於後罩的製作,除側邊寬度為80+26毫米和底面無小孔外,其他都與前蓋外層製作相同,參照前蓋外層展開圖和相應的尺寸下料製作即可。
【使用方法】
1.針孔照相機的像距約64毫米和透光孔徑0.4毫米都是固定的,因此光圈也是固定的,實驗得知光圈數約為160。當被攝景物亮度不同時,只能用曝光時間來調整。由於一般照相機的光圈數為22左右,查不出光圈160的曝光時間來,因此可根據曝光時間之比等於光圈比的平方(即t1:t2=(F1:F2)2)來確定。例如,攝某景物時,用光圈16曝光時間為1/30秒,則用針孔照相機光圈160時曝光時間就應為3.3秒。最佳曝光時間還應該通過實驗來確定。
2.用針孔照相機拍照片時取景方法如圖10.6-5所示。用一隻眼睛貼緊一邊中點,向對邊兩端點「瞄準」看出去,那麼,夾在這個角內的部分就是被攝取的范圍。移動相機與所攝景物間的距離,可改變像的大小。
3.曝光:取好被攝景物,計算好曝光時間,把遮蓋小孔的硬紙片拉開,到預定曝光時間關閉即可。
4.裝片和卸片:單張60×60毫米2的底片常不易買到,需用大的底片加以裁剪。裝片,卸片,裁剪底片都要在不透光的暗室中進行。
【注意事項】
1.製作時要仔細,不能有漏光現象。
2.針孔要圓而且邊緣要光滑。
3.由於曝光時間較長,故以拍靜物為宜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43385531.html?fr=qr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