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線織披肩用什麼針
① 大家知不知道打圍巾一般用幾號針
6號或者7號針。
圍巾一般繞在脖子上,所以也叫圍脖。圍脖和圍巾相比,圍脖更短,花樣更多一些,一般都會有暗扣之類的裝飾,在脖子上形成一個漂亮的高領子一樣的東西,既溫暖又時尚。
按製作材料的不同,可將圍脖分為:水貂絨圍脖、毛線圍脖,羊絨脖套,巴黎紗脖套,搖粒絨脖套,羽絨脖套,皮草圍脖,布圍脖等。按樣式的不同,又可將圍脖分為:兩用脖套,百變脖套,帶帽圍脖,帶衣袖圍脖,毛領式圍脖,披肩圍脖等。
歷史發展:
我們古代人類的祖先,在上古時代,那些獲勝的獸皮,是被作為獎勵品發給那些值得肯定的人的。就是說最初圍巾這個產品的出現也不單單是為了保暖的生理需要,而是一種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勵。
現代的圍巾是圍脖、披肩和包頭等禦寒防塵裝飾用的紡織品。以棉、絲、毛和化學纖維等為原料。加工方法有機織、針織和手工編結三種。按織物的形狀分為方圍巾和長圍巾兩類。方圍巾如沿對角線裁開,經過縫制便成為三角圍巾。有素色、彩格和印花等品種。為使手感柔軟,紋條清晰,堅牢耐用,機織方巾多數採用平紋、斜紋或緞紋組織。
② 這一款披肩怎麼編織
編織披肩方法一:鏤空蕾絲針法,起頭用別線鉤針鉤辮子針3針,起伏針14行,然後再從起伏針的邊緣挑7針,接著解開鉤針辮子,挑起起頭的3針,一共13針。3針下(第一針劃過不織),掛針,1下,另一半重復這個織法。編織披肩方法二:情人結,用1號棒針打,起32針。這種針法的獨特之處在於:起的針一定要是4的倍數,因為它中間的花要4針一扭。先打兩行下針,打第三行下針的時候,毛線掏出來前在棒針上多繞三次。繞完後,在新一行開打時,先把所有的針挑起來,越長越好。然後,扭一下,再打下針。編織披肩方法三:三角披肩,起3針。單數行:第一針和最後一針各加一針。雙數行:中間針兩邊各加一針。織到要的長度織鳳尾花。怎樣編織披肩方法四:兒童款,16針1個花樣,邊也是同時織上去的,大概7針。用5mm的粗針織14個花樣,收針的時候每六行每個花樣里收4針,下面鳳尾部分不收針,上面才收。一直收到差不多領子大小,再接著織就行了。
③ 細毛線織披肩織多少針,針上下針,還是元寶針好看,織多少針
1)二者相比是「元寶針」好看!「上下針」不好看,而且麥穗紋不直;
2)起針數答不上來,因為這與你所用針、線以及披肩的寬度有關,
但你可以用先織一塊樣片來試針數
1)起
12針
2)織
5cm
長的元寶針
3)撤去針。量一下10隻元寶針的寬度。
4)用定好的披肩寬度
÷
10隻元寶針的寬度
X
10
=
要起的披肩針數。
④ 披肩的披肩織法
泡魚成品
(以下說明僅供參考,如有疏漏,見諒!)
胸圍:81,86,91,97,102,107cm
用針:3.75mm,4mm
扣子:兩顆
密度:15針*28行,4mm針花樣編織
開襟衫(整片編織)
左前片
用3.75mm針起40(42,44,46,48,50)針,如下編織:
第1行(正面):(1平針,1上針)織餘12(12,12,14,14,14)針,12(12,12,14,14,14)平針。
第2行:12(12,12,14,14,14)平針(1平針,1上針)織完。
重復上述兩行至織物長度為7(7,7,8,8,8)cm,反面行結束。
換4mm針。
第1行:1上針,(繞加針,上針兩並一)織餘13(13,13,15,15,15)針,1上針,12(12,12,14,14,14)平針。
第2行:12(12,12,14,14,14)平針,1上針,(繞加針,上針兩並一)織餘1針,1上針。
前領
第3行(正面減針行):1上針,(繞加針,上針兩並一)織餘15(15,15,,17,17,17)針,上針三並一,12(12,12,14,14,14)平針。
38(40,42,44,46,48)針
編織11行。
再重復上述12行一次。36(38,40,42,44,46)針。
下一行如前在前領側減2針,然後每12行減針5次,同時編織腋下如下:
編織6(6,6,8,8,8)行,反面行結束。34(36,38,40,42,44)針。
(正面加針行):第一針中織三針(正、反、正),織完該行。
編織7行,反面行結束。34(36,38,40,42,44)針。
保持領側減針正確,下一行在袖側如上加兩針,然後8行加一次,4行加一次。
編織1行。
下一行起始處加2針,正面行結束。
下一行(反面加針行):編織1行,翻轉起14(14,14,16,16,16,16)針。
54(56,58,62,64,66)針。
下一行(正面):12(12,12,14,14,14)平針,1上針,(繞加針,上針兩並一)織餘13(13,13,15,15,15)針,1上針,12(12,12,14,14,14)平針。
首尾12(12,12,14,14,14)針保持襪帶針編織,編織至8次前領減針結束,反面行結束。48(50,52,56,58,60)針。
繼續編織19(21,23,27,29,33)行,反面行結束。
用記號圈在最後一行標識肩線。
後領(正面):織餘12(12,12,14,14,14)針翻轉,余針穿起。
36(38,40,42,44,46)針。
編織4(6,6,6,6,6)行,結束在領側。
下一行(反面):起兩針,織完。38(40,42,44,46,48)針。
編織1行。
再重復上述兩行兩次,正面行結束。42(44,46,48,50,52)針。
將這些針穿在空閑針上。
右前片
用3.75mm針起40(42,44,46,48,50)針,如下編織:
第1行(正面):12(12,12,14,14,14)平針,(1平針,1上針)織完。
第2行:(1平針,1上針)織餘12(12,12,14,14,14)針,12(12,12,14,14,14)平針。
再重復上述兩行兩次,反面行結束。
第7行(正面開扣眼):5平針,收3針,花樣織完。
第8行:花樣織完,在收針處起3針。
繼續編織至比左前片的螺紋少兩行,如上開第二個扣眼。
換4mm針。
第1行:12(12,12,14,14,14)平針,1上針,(繞加針,上針兩並一)織餘1針,1上針。
第2行: 1上針,(繞加針,上針兩並一)織餘13(13,13,15,15,15)針,1上針,12(12,12,14,14,14)平針。
前領
第3行(正面減針行):12(12,12,14,14,14)平針,上針三並一,(繞加針,上針兩並一)織餘1針,1上針。
編織11行。
再重復上述12行一次。36(38,40,42,44,46)針。
下一行如前在前領側減2針,然後每12行減針5次,同時編織腋下如下:
編織6(6,6,8,8,8)行,反面行結束。34(36,38,40,42,44)針。
下一行(正面加針行):織完該行,在最後一針中織三針(正、反、正)。36(38,40,42,44,46)針。
編織7行,反面行結束。34(36,38,40,42,44)針。
保持領側減針正確,下一行在袖側如上加兩針,然後8行加一次,4行加一次。
編織1行。
下一行結尾處加2針,正面行結束。
編織1行。
下一行(正面加針行):編織1行,翻轉起14(14,14,16,16,16,16)針。
54(56,58,62,64,66)針。
下一行(正面):12(12,12,14,14,14)平針,1上針,(繞加針,上針兩並一)織餘13(13,13,15,15,15)針,1上針,12(12,12,14,14,14)平針。
首尾12(12,12,14,14,14)針保持襪帶針編織,編織至8次前領減針結束,反面行結束。48(50,52,56,58,60)針。
繼續編織19(21,23,27,29,33)行,反面行結束。
用記號圈在最後一行標識肩線。
後領(正面):編織12(12,12,14,14,14)針翻轉,將這些針穿起留作後領邊,織完。
36(38,40,42,44,46)針。
編織5(7,7,7,7,7)行,結束在領側。
下一行(反面):起兩針,織完。38(40,42,44,46,48)針。
編織1行。
再重復上述兩行一次。
下一行(正面):起2針,織完。42(44,46,48,50,52)針。
連接兩前片
下一行(反面):花樣編織右前片,起28(28,28,32,32,32)針,花樣編織左前片的42(44,46,48,50,52)針。共112(116,120,128,132,138)針。
繼續編織到前片腋下編織結束處。
腋下
下兩行起始處收掉14(14,14,16,16,16)針。84(88,92,96,100,106)針。
下一行(正面減針行):上針三並一,(繞加針,上針兩並一)織餘3針,上針三並一。
80(84,88,92,96,102)針。
編織1行。
下一行首尾如上減2針,然後每4行減針1次,每8行減針2次。64(68,72,76,80,86)針。
繼續編織至前片螺紋處。
換3.75mm針,編織單螺紋,收針。
縫合
熨燙,縫合身側和腋下。
後領邊(兩邊同):用4mm針穿起後領12(12,12,14,14,14)針編織襪帶針14(14,14,15,15,15)行。收針
正面連接後領邊,縫合至後領。釘扣子。
收工大吉^_^
⑤ 請問織一條羊絨披肩圍巾需要起多少針
一
起針多少有幾個限定的條件:
1)棒針的粗細,羊絨紗的粗細有關,越粗起針越少;
2)與選擇的針法有關,平針起針多。鏤空花起針要少一些。
3)披肩的寬越寬起針越多。
二
假設你用的是中粗棒針和毛線,織平針,披肩寬度為50cm:起針約
90-
100針左右。
⑥ 請問鉤披肩適合用什麼線
有一種細細的開司米線很適合做披肩,秋冬保暖性也好,不過純毛的會縮水,需要鉤大一點兒。
披肩也叫雲肩,多以絲緞織錦製作,大多數雲肩用四個雲紋組成,叫四合如意式,還有柳葉式、荷花式等等,上面都有吉祥命題,例如富貴牡丹、多福多壽、連年有魚等等。明清的時候流行很多,大多都在婚慶喜宴等社交場合使用。
披肩是舊時的服飾, 劉若愚著作《酌中志·內臣佩服紀略》有雲:披肩,貂鼠制一圓圈,高六七寸不等,大如帽,兩傍各制貂皮二長方,毛向里至耳,即用鉤帶斜掛於官帽之後山子上。
徐珂著作《清稗類鈔·服飾·披肩》亦提及:披肩為文武大小品官衣大禮服時所用,加於項,覆於肩,形如菱,上綉蟒。八旗命婦亦有之。
除了保暖和裝飾外,披肩的樣式也被用作肱骨頸骨折等固定用具。見《醫宗金鑒》卷八十七:「其具用熟牛皮一塊,長五寸,寬三寸,兩頭各鑽兩孔,夾於傷處,以棉繩穿之,緊緊縛定。用於肱骨頸部骨折,或肩部復雜骨折之整復後固定。
披肩是從隋朝(581-618)以後發展而成的一種衣飾,它圍脖子一周,佩戴在肩上。發展到後來,披肩多在歲時節令或婚嫁時佩戴。
披肩的形式多為「四合如意」形,也有條帶狀。披肩的製作一般做成兩層八片垂雲,每片雲子上或刺綉花鳥草蟲,或刺綉戲文故事。
一件精美的披肩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綉成,其工藝之精巧,令人贊嘆。披肩的綉制有各種各樣的針法,如挽針、接針、滾針、松針、釘線、打子、圈金、搶針、齊針,樣式也較為繁多。
⑦ 怎樣編織披肩
編織披肩方法一:鏤空蕾絲針法,起頭用別線鉤針鉤辮子針3針,起伏針14行,然後再從起伏針的邊緣挑7針,接著解開鉤針辮子,挑起起頭的3針,一共13針。3針下(第一針劃過不織),掛針,1下,另一半重復這個織法。
編織披肩方法二:情人結,用1號棒針打,起32針。這種針法的獨特之處在於:起的針一定要是4的倍數,因為它中間的花要4針一扭。先打兩行下針,打第三行下針的時候,毛線掏出來前在棒針上多繞三次。繞完後,在新一行開打時,先把所有的針挑起來,越長越好。然後,扭一下,再打下針。
編織披肩方法三:三角披肩,起3針。單數行:第一針和最後一針各加一針。雙數行:中間針兩邊各加一針。織到要的長度織鳳尾花。
怎樣編織披肩方法四:兒童款,16針1個花樣,邊也是同時織上去的,大概7針。用5mm的粗針織14個花樣,收針的時候每六行每個花樣里收4針,下面鳳尾部分不收針,上面才收。一直收到差不多領子大小,再接著織就行了。
⑧ 織圍巾的針叫什麼
織圍巾的針叫做木棒針、棒針。
木棒針有兩種,一種是一端有一圓球形物體的棒針,通常用作編織平面織物,另一種是兩端尖形的棒針,用途較廣,可以編織平面織物,也可以編織圓形織物。
圍巾歷史發展
現代的圍巾是圍脖、披肩和包頭等禦寒防塵裝飾用的紡織品。以棉、絲、毛和化學纖維等為原料。加工方法有機織、針織和手工編結三種。按織物的形狀分為方圍巾和長圍巾兩類。方圍巾如沿對角線裁開,經過縫制便成為三角圍巾。
有素色、彩格和印花等品種。為使手感柔軟,紋條清晰,堅牢耐用,機織方巾多數採用平紋、斜紋或緞紋組織。絲綢方巾的經、緯常用20-22旦桑蠶絲或化纖絲,以白織為主,綢坯經精練,染色或印花加工。
質地輕薄透明,手感柔軟滑爽,重量在10-70克/米2之間。適用於春秋季節的方巾有緞格綃、雙縐綃、斜紋綢等品種。長圍巾兩端帶穗,穗須有織穗、裝穗和拈穗。織物組織有平紋、匷斜紋、蜂巢和重經組織等。
⑨ 毛衣披肩怎麼織
棒針編織簡單時尚的大披肩毛衣,附編織說明和結構圖,很不錯!
用線:兩種藍色加一種深灰色,一共3個色合了6股,針-身子用5.0mm, 邊用4.5mm,密度19x22針。
織法簡單說一下:在此提供小號尺寸。
小號針起機器邊234針,兩邊分66針為前片,後片98針,片織單螺紋6.5cm, 接著換大號針,兩邊邊針各留2針織搓板針,開始織引反:
行1-正面:織完右前片+後片後,再織2針左前片,引反下一針,接下來把織物翻到反面行;
行2-反面: 同樣織到左前片的第2針, 引反第3針,再反過來織正面;
就這樣每次每邊各引反3針, 直到最後。
身子繼續織5厘米平針,開始留口袋,口袋留法是在前片和後片的交接處在前片留22針不織放到別線上,然後重起22針,補上缺口,繼續織到總長為40.5cm, 分成3片,2個前片繼續織44.5cm, 完成後留在針上備用,後片織16.5cm, 用大號針套收結束。 接下來並針縫合,方法是留在針上的兩個前片反面相對並針,並針線顯示在正面,然後再與後片無縫縫合,如果看不懂請參考結構圖!
袖子挑58針,圈織5cm, 7-2-10次,織到40cm,換小號針織單螺紋10cm, 套收結束。 最後是口袋,把別線上的22針移到大號針上,織單螺紋2.5cm, 套收。 接下來在缺口部位挑22針,針平針14cm結束, 口袋在對應反面縫合,邊在正面縫合,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候了,哈哈,下水,平鋪晾乾。
按小號織就是原版的效果,分袖後織的再長一點,就是我織的大披效果。
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