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線蟲病怎麼治療
Ⅰ 家兔感染肝毛細線蟲病的症狀和病變怎樣防治家兔肝毛線蟲病
本病是家兔及許多其他動物常見的寄生蟲病,豬以及人也可感染,狗和貓是暫時性宿主。本病不需中間宿主,成蟲寄生於肝組織內,並就地產卵,卵一般無法離開肝組織,當動物屍體腐爛分解釋放出蟲卵;或肝臟被狗、貓等吞食,肝組織被消化,蟲卵隨其糞便排出體外,並在有空氣條件下發育為感染性蟲卵,兔或其他動物吞食了此種感染性蟲卵而感染。
病兔少量感染時常無明顯症狀,嚴重感染時,可見有消化紊亂,消瘦,黃疸等肝炎症狀。病變主要是肝臟中出現黃豆大小白色或淡黃色結節,質硬,有時成堆,內含蟲卵。有時可見成蟲移行孔道,並可找到蟲體,本病生前診斷較為困難,根據剖檢病變,取結節壓片找到蟲卵可以確診。
對本病應以預防為主,消滅鼠及野生嚙齒動物,禁止狗、豬進入兔舍內,避免鼠糞污染飼料和飲水;加強飼養管理和衛生管理,經常打掃兔舍和兔場,對飼料和水盤等定期消毒;及時將發病兔隔離,病兔的屍體要焚燒深埋;並且兔的肝臟不能生喂給狗、貓等暫時宿主。
對本病的治療可選用以下葯物
(1)丙硫咪唑,按20~25毫克/千克體重,口服。
(2)甲苯唑,按30毫克/千克體重,口服。
(3)鹽酸左咪唑,按36毫克/千克體重,口服。
Ⅱ 怎樣防治毛細線蟲病
1、毛細線蟲病是由毛細線蟲寄生在魚的腸道里引起的。主要寄生於青魚、草魚、鰱、鱅、鯪及黃鱔腸內,主要危害當年魚種。
2、毛細線蟲以其頭部鑽入寄主腸壁黏膜層,破壞組織,引起腸壁發炎。少量寄生時,無明顯病狀,大量寄生時可引起魚的死亡。
主要控制技術:
1、用生石灰徹底清塘。
2、投喂晶體敵百蟲葯餌。把90%的晶體敵百蟲,按250千克魚種用葯5~7克,拌入餌中,連續投喂6天。
3、每千克飼料添加吡喹酮0.5~1克,連投3~5天為一個療程。
4、採用中草葯治療。按50千克魚用葯總量290克(貫眾16份、土荊介5份、蘇梗3份、苦楝樹根5份混合煎汁),連喂6天,可殺死腸內毛細線蟲。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農業出版社《綠色發展 綠色植保護》
Ⅲ 毛細線蟲病的症狀及診斷要點是什麼如何防治
【症狀】毛細線蟲以其頭部鑽入寄主腸壁黏膜層,破壞組織,引起腸壁發炎。少量寄生時病魚無明顯症狀,當蟲數量較多時,病魚表現極度消瘦,生長受到一定程度影響,最終出現死亡。【診斷要點】剪開魚腸,用解剖刀刮下腸內含物和黏液,放在載玻片上,加少量清水,壓片並用解剖鏡檢查,可見蟲體,便可做出診斷。【防治】(1)先使池底曬干,再用漂白粉加生石灰徹底清塘,殺滅蟲卵。
(2)加強飼養管理,保證草魚有充足可口飼料,免其吞食水底雜屑;及時分池稀養,加快魚種生長。
(3)患病後每天用90%晶體敵百蟲0.2~0.3克/千克魚,拌料投喂,連喂6天。
(4)每天用中草葯5.8克/千克魚(貫眾∶土荊介∶蘇梗∶苦楝樹皮=16∶5∶3∶5),煎汁拌料投喂,連喂6天。
Ⅳ 毛首線蟲病是什麼病 怎麼治
豬毛首線蟲為毛首科線蟲(俗稱鞭蟲),主要寄生於豬的盲腸內,患豬以腹瀉、消瘦、貧血、脫水為主要特徵。1997年5月12日,筆者受檢數例。介紹於後。
1 發病情況 本市下沙鎮某豬場飼養肉豬420頭。創辦兩年未發生疫情。1997年4月6日從浙江衢州購進一批仔豬212頭(平均體重為19kg),未採取有效的隔離觀察措施,即放入豬場內,1周後,在2個豬圈內陸續發現3頭豬精神不振,食慾減退,日漸消瘦,被毛粗亂,且伴有腹瀉。以後其他幾個豬圈內也有數頭豬發病。發病豬與日俱增,畜主曾多次交替使用抗生素、磺胺類葯及葡萄糖、維生素C和B1等輔助葯物治療均無效。4月26日~5月12日共發病18頭,死亡7頭,致死率為38.9%。但是同場前一批購進的豬卻安然無恙。
2 臨床表現 病豬表現精神沉鬱,食慾不佳,直至不食,僅飲臟水。進行性消瘦,貧血,被毛粗亂、無光澤,皮膚蒼白、粗糙、失去彈性,眼結膜蒼白。多數呈頑固性腹瀉,排出水樣稀便,味惡臭,有時夾有紅色的血絲或呈棕紅色的血便。行走無力、搖擺,喜伏卧圈角(邊),體溫為39.8℃~40.5℃。病程多為7~15天,呈慢性經過,最後因呼吸困難,脫水,體溫降至常溫以下,極度衰竭而死。
3 剖檢變化 盲腸充血、出血、腫脹,間有綠豆大小的壞死病灶。結腸病變與盲腸基本相似。盲腸內容物惡臭,腸粘膜呈暗紅色,粘膜上布滿乳白色細針樣蟲體,蟲體一端鑽入粘膜內,一端露外,數目極多,不計其數。蟲體一端粗短,另一端細長,尤如鞭子。胸、腹腔內有較多的淡黃色滲出物,腸系膜呈膠樣浸潤。心肌松軟、蒼白,肝、脾有不同程度的萎縮和變性。其餘內臟器官無明顯病變。
4 實驗室診斷 取病豬糞便少許,用漂浮法塗片加蓋片鏡檢,見有大量細小、呈棕黃色、腰鼓形、兩端各有1個栓塞、殼厚的蟲卵。然後,將呈鞭狀的新鮮蟲體置顯微鏡下觀察,鑒定為豬毛首線蟲。
5 治療 在加強飼養管理和做好圈舍衛生消毒工作的同時,對該批新進的仔豬全部進行驅蟲,按每公斤體重用敵百蟲(片劑)100mg,研末,一次拌料喂給,對不食者則逐頭灌服。隔3天再用同樣劑量敵百蟲投喂1次。另外,對病重豬日服口服補液鹽和痢特靈(10mg/kg體重)各1次,連用2天。此後,豬群普遍精神好轉,食慾增加,排糞正常,原患病豬逐漸恢復正常。2周後復檢未見新發病例,豬糞未檢出毛首線蟲卵。
6 治療
6.1 從本病例發病情況看,新進仔豬入場1周便發病,按豬毛首線蟲的發育史,排出體外的蟲卵需3~4周發育為感染性蟲卵,感染性蟲卵被豬吞食後約經45~80天發育為成蟲的情況分析,購進的仔豬在原場已被感染。
6.2 由於該批仔豬來源復雜,提供豬源區域內各養豬戶從不驅蟲,且該區域可能流行豬毛首線蟲病,部分豬已成為寄生蟲感染者。
6.3 對剛從外地購進的仔豬須隔離飼養觀察1~2周,並對豬只全部進行預防性驅蟲,確認健康後,方可合群飼養。
6.4 單用敵百蟲驅蟲效果較好,且使用簡便,用量小,廣譜,毒性較低,安全可靠,值得在獸醫臨床上推廣應用。
文章出處:全球農業網編輯部
Ⅳ 線蟲怎麼治
線蟲是盆花常見的地下蠕形動物。為白色線狀的軟體蟲子,肉眼不易見到,對盆花的嫩根、嫩莖、球根、鱗莖以及插條的愈傷組織為害甚大。被害嚴重時,盆花地上部分凋萎、枯死。可採取以下方法防治:
發現線蟲後,如可能應進行倒盆,全部去除舊土,或把花木根部洗凈,再重新上盆種植。可用溴甲烷、甲醛等溶液澆灌土壤熏蒸線蟲。盆花澆透水後,在盆土上蓋一層2厘米厚拌有農葯的細沙,線蟲因盆土已澆透,土中空氣不足,很快就從濕盆土中鑽入沙中呼吸,然後把沙子去掉。這樣做2~3次可以根治。
Ⅵ 該怎樣防治毛細線蟲病
毛細線蟲病是由毛細線蟲寄生在魚的腸道里引起的。主要寄生於青魚、草魚、鰱、鱅、鯪及黃鱔腸內,主要危害當年魚種。毛細線蟲以其頭部鑽入寄主腸壁黏膜層,破壞組織,引起腸壁發炎。少量寄生時,無明顯病狀,大量寄生時可引起魚的死亡。主要控制技術:
(1)用生石灰徹底清塘。
(2)投喂晶體敵百蟲葯餌。把90%的晶體敵百蟲,按250千克魚種用葯5~7克,拌入餌中,連續投喂6天。
(3)每千克飼料添加吡喹酮05~1克,連投3~5天為一個療程。
(4)採用中草葯治療。按50千克魚用葯總量290克(貫眾16份、土荊介5份、蘇梗3份、苦楝樹根5份混合煎汁),連喂6天,可殺死腸內毛細線蟲。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農業出版社《物種資源檢驗鑒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