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線棉鞋鞋幫織大了怎麼縫合
Ⅰ 手工毛線棉鞋怎樣縫到鞋底上
主要材料:上好線的鞋底一雙,編織好的鞋面一雙,縫紉好的飛機幫海綿一雙
註:購買鞋底時注意,毛線棉鞋的大小需要比日常穿的鞋子大2-3碼,上鞋面的時候,鞋頭要居中。
手工毛線棉鞋縫到鞋底上的步驟如下:
1、先把織好的毛線鞋面翻過來,倒下口這樣圍在鞋底的底面上。如圖所示。
以上就是毛線棉鞋縫到鞋底上的全部步驟。
Ⅱ 棉拖鞋的鞋底和布料一般是怎麼縫制上去的
工具:線、針、鞋底、鞋面布料
1、拿出鞋的圓形部分起皺,使腳趾明顯呈拱形,但不要出現明顯的褶皺為好。
Ⅲ 毛線棉鞋怎麼把鞋幫同鞋底在裡面縫合起來, 鞋底是有上一圈線的那種
所需工具:線、針、毛線鞋幫、海綿幫、鞋底。
1、海綿幫用剪刀在鞋子的腰上劃一個彎曲的小缺口,這樣好的鞋子就會粘在腳上,如下圖所示。
(3)毛線棉鞋鞋幫織大了怎麼縫合擴展閱讀
編織技法
編織工藝品中豐富多彩的圖案大多是在編織過程中形成的;有的編織技法本身就形成圖案花紋。常見的編織技法有編織、包纏等。
1、編織。最基本的技法,包括編辮、平紋編織、花紋編織,絞編、編帽、勒編等工藝。編辮是草編中最普遍的技法,它沒有經緯之分,將麥秸、玉米皮等原料邊編邊搓轉,編成3 ~ 7股的草辮,通常作為草籃、草帽、地席的半成品原料。平紋編織是草編、柳編、藤編普遍運用的技法。它以經緯為基礎,按一定規律互相連續挑上(緯在經上)、壓下(緯在經下),構成花紋。
2、包纏。以某一原料為芯條,再以其他原料包、纏於芯條之上 ,編織成所需要的造型和花紋 。主要有纏扣、包纏、棒錘扣等。纏扣是玉米皮編常用的技法。它以麥秸等編織成辮子狀的芯條作為經繩,然後在外面以玉米皮纏之。每片玉米皮可在芯條上纏兩圈後而結扣,並通過結扣,將上下纏過的芯條連接成形。
Ⅳ 織棉鞋後跟如何縫合
是毛線拖鞋嗎? 一般人都是先打好面子,配上底,然後把底釘上去,這樣底容易皺起來,穿著不舒服. 還有一種方法,是選擇質量很好的塑料泡沫鞋底,把毛線的鞋面和底打成一個整體,用鞋匠上線的方法把鞋面和底反過來上上去,最後再把鞋整個翻過來,就好了,這就是要用好的鞋底的原因,否則,就會翻斷掉鞋底.
Ⅳ 怎樣打毛線棉鞋和棉拖鞋
一:鞋底比實際穿的號碼大2碼
二:毛線買質量好的中粗線2兩
三:起針,小孩的起6或8針;大人女的起10針,男的起12 針。起好後打一行平針,再從對面的線挑同樣的起針數即 可
四:第二行打反針回去(打兩根簽子)小號針
五:第三行打平針,打到中間的兩針兩邊加針,右邊加針 線在下頭,左邊加針線在上頭。打平針兩邊加針,打反針不加依次類推,打到相應的針數(一般情況下總針數是鞋碼 的兩倍)就可以縮掉中間的起針數。
打回來再縮掉中間的 一 針即可一直打下去打到還差一兩公分時後跟上方要少打 兩行(為了跟腳一點)兩邊打好後疊合就成鞋面。 裡布用廢舊的有絨毛的棉襖。把鞋面拉直用針縫在絨毛 上,按樣本各方位都要比鞋面放大一點。
兩塊用手工針縫 起來就可 鞋底也用絨布按鞋底裁剪 先上鞋面,(反面)前後先用針線牢固好就可以用手工針縫了。縫好後鞋面千萬不要急於翻過來 再縫底面,最後縫鞋裡布。再把鞋面翻過來就做成了 90%鞋頭還要上絨毛(美觀一點)毛線棉鞋就做成功了。
(5)毛線棉鞋鞋幫織大了怎麼縫合擴展閱讀:
棉拖鞋是拖鞋的一種,因在製作材料中含有「棉」的成份而得名。其特點是質地綿軟護腳,穿著舒適,且造型柔和溫馨可愛,近年來深得越來越多人們的喜愛。
Ⅵ 拖鞋織好了怎麼縫上
拖鞋縫合教程
一步驟如下
先把毛線鞋幫加一層里子,如棉服、絨布等,越暖和的材料越好,使毛線鞋幫成型,在上底子時不易走形;然後把鞋幫的底邊用斜裁的布條縫起來,包住邊緣,既美觀又結實。
把鞋尖和鞋後跟分別固定在鞋底的兩頭,對准中心位置,先粗縫兩針固定即可;再沿著四周把鞋幫和鞋底縫起來,隨時糾正一下松緊誤差;縫合完畢,拖鞋面就上到底子上。
二鉤花
先在上好的一圈線上用鉤針鉤一圈短針,然後先將鞋底與短針縫上,再把鞋面與底邊縫上。為了鞋面不高不低,不要每個辮子都鉤,要適當的隔辮子鉤,每個辮子都鉤的話,鞋面就會高起來,鉤花要選和鞋底大小適合的花樣。
要盡量鉤在中間,一般大小的花樣是三個大針以後開始。注意前後要對稱,前後應該都是三個大針。鉤完是20多行配色換線的時候是在兩個中長針並為一針時換。
Ⅶ 布棉鞋幫和鞋底縫合方法是什麼
工具:線、針、毛線鞋幫、海綿幫、鞋底
1、海綿幫用剪刀在鞋子的腰上劃一個彎曲的小缺口,這樣好的鞋子就會粘在腳上。如下圖所示:
Ⅷ 毛線棉鞋怎麼把鞋幫同鞋底在裡面縫合起來, 鞋底是有上一圈線的那種
在鞋底中部用刀切一個小口,深度在0.5厘米,然後用針線縫合起來,將線埋到鞋底中部用小口中即可。
Ⅸ 高幫海棉棉鞋的內襯怎麼縫合
內襯是反著縫在裡面的。
毛線棉鞋的織法:
1、一次把需要添加的針數和中間起頭的針數使用套針起頭起好。
38碼:15+9+15=39針
44碼:(16+11+16=43)針
2、織上下針(平針容易卷、也薄一點)
3、中間9針里(11針),均勻的加針,加出8針(10針),共17針(21針),正中間的1針為下針,的上下針排列。
4、中間織2行以後,開始從左邊、再右邊,添加針數,2行一次,一次各2針。直至添加完畢。
5、連中間加的針共39+8=47針(43+10=53針);都是上下針。要把棒針兩邊的上下針,慢慢的變換成搓衣板(來回下針);a、2行變換1針,直至中間剩下13針(17針)至。
6、變換完成後,成為:17+13+17、(18+17+18)針,其中的17針(18針)就是鞋面的兩側,有點矮,需要再加針,加針方法:在中間的兩邊:2行加1次,1次各加1針。這里,男、女鞋各加了8針;25針(女),26針(男);加多少可以按個人需要決定。這個針數就是腳後跟兩側的高度。
7、織兩側的鞋幫:連里子一起織,在25針(26針)上加出同樣多的針數,一般織的長度:幫的長+鞋口中間的上下針的寬度=10~11厘米就可以了。
8、縫合:使用無縫縫合方法。a. 左邊的針數織側幫時,要少1行(若應該織64行,就只織63行),在反面與右邊的縫合。b. 右邊的針數織側幫時,織需要的行數。在正面縫合。
9、挑織里層,與織外層的順序相反。只是里層使用小1號的針好一些。另外也可以在收8針時多收1針。其他沒有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