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毛線戰是什麼意思
⑴ 什麼是貿易戰,可以通俗一點嗎
貿易戰,指一些國家通過高築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限制別國商品進入本國市場,同時又通過傾銷和外匯貶值等措施爭奪國外市場,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報復和反報復,稱為貿易戰。如果貿易戰的武器僅限於相互提高關稅稅率,對此則稱為「關稅戰」。
中美貿易爭端,又稱中美貿易戰,也叫中美貿易摩擦,是中美經濟關系中的重要問題。貿易爭端主要發生在兩個方面:一是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出口領域;二是中國沒有優勢的進口和技術知識領域。前者基本上是競爭性的,而後者是市場不完全起作用的,它們對兩國經濟福利和長期發展的影響是不同的。
(1)中美毛線戰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貿易摩擦影響如下:
1、公平貿易取代自由貿易。美國在戰後到20世紀70年代這段時間的主調是自由貿易。70年代以後因為巨額貿易赤字等問題開始轉向公平貿易政策,其基本觀點是認為美國市場開放度遠遠高於別國。而最終美國從中增強了自己的競爭力,而且常常藉此來以經濟手段來制裁其他國家,這就導致別的國家不服,從而貿易摩擦就產生了。
2、偏重雙重標准和單邊標准主義。這種雙重標准和單邊主義行動,很容易招致其他國家的報復行動,貿易摩擦就在所難免了。
3、利益集團對貿易政策有重要影響。各種利益集團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和利益積極影響美國立法和其他政策決策,對直接或間接關繫到其成員的公共關系決策施加影響。在美國的特有制度下,我們經常會看到,對於有利於美國的事情,美國政界睜隻眼閉隻眼,而對於不利於美國的事情,哪怕僅僅影響到了一小部分人的利益,也立刻會有反對的意見。
4、國會管理貿易。美國的憲法規定,國會有管理同外國貿易的商務合同,並制定和徵收關稅的權利。美國的行政部門更具國際視野卻不能制定對外貿易政策,更注重本地區利益的議員卻可以制定對外貿易政策,因此貿易保護主義經常得到體現。
5、代言制度。在美國的民主制度下,議員和政府官員往往是某種利益的代言人。在選舉的制度下,個人影響力和知名度對於前途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美國的政界人士不是本人擁有巨額的財產就是能得到他人的資助。官員當選後,資助的要求就可以得到體現,因此就很容易因為某些官員的一些利益而導致貿易摩擦!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貿易戰
網路-中美貿易爭端
⑵ 中美貿易摩擦是指
中美貿易摩擦也稱中美貿易爭端,即中美貿易戰,是中美經濟關系中的重要問題。
貿易爭端主要發生在兩個方面:一是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出口領域;二是中國沒有優勢的進口和技術知識領域。前者基本上是競爭性的,而後者是市場不完全起作用的,它們對兩國經濟福利和長期發展的影響是不同的。
中美經貿關系一直是中美兩個大國關系的「壓艙石」和「穩定器」。但是自2018年以來,美國採取單邊主義措施,挑起貿易戰,導致中美之間貿易摩擦和爭端不斷升級。
中國政府為維護正當權益,及時採取了相應的反制措施。美國單方面挑起貿易戰,不僅嚴重威脅中美雙邊經貿關系,而且對世界經濟也有負面影響。
(2)中美毛線戰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的原因:
1、利益敲詐:
通過貿易戰或發動貿易戰的威脅,迫使貿易夥伴開放市場、讓渡經濟利益,是美國的慣用伎倆,以往曾經對多個國家使用過。
美國單方面發起貿易戰,其直接動機就是企圖迫使中國在貿易投資上進一步對美擴大市場准入,增加購買美國產品,從而使美國獲取更多經濟利益,同時對外轉移美國國內矛盾。
2、戰略遏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成為西方世界的主導國。冷戰結束後,美國以遙遙領先他國的科技、經濟、軍事、金融實力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為了維護其世界霸權地位,美國一直防範任何可能的追趕國家。當年的蘇聯、日本都曾遭到美國多措並舉的遏制。
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綜合國力上升,美國對華認知與情緒全面轉向,重新定義了中美關系。2018年版美國國防戰略報告提出,「國家間的戰略競爭現在是美國國家安全的首要問題」,把中國定義為美國長期的「戰略競爭對手」。
貿易戰不僅是美國獲取更多經濟利益的手段,也是美國遏制中國的重要手段。美國加征關稅的500億美元中國出口產品,主要針對的是《中國製造2025》中包含的高科技領域,反映了美國遏制中國技術追趕的意圖。
3、模式打壓:
美國從維護其全球霸權的角度出發,對中國發展模式橫加指責。美國污衊中國發展模式是「國家資本主義」,無端指責中國對外商投資企業存在強制性技術轉讓要求、中國支持企業「走出去」是獲取先進技術的政府行為,肆意批評中國實行產業政策。
美國無視中國信守入世承諾、遵守多邊經貿體系規則和倡導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努力,卻稱中國是國際規則的「修正主義」,挑戰了美國主導的國際經貿體系。
為此,美國在發動貿易戰時施展出輿論戰、關稅戰、科技戰等組合拳,究其動機,就是要通過輿論戰把中國發展模式污名化,通過關稅戰、科技戰等逼迫中國改變原有發展模式。
⑶ 美國歷史上曾發動過哪些貿易戰
1、拖垮蘇聯的貿易戰
蘇聯和美國這一場貿易戰可謂曠日持久。雙方自二戰結束後開始就明爭暗鬥,1949年正式開始,80年代進入白熱化。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在暫時穩住美元霸權後,開始對蘇聯發動更加全面的貿易戰。
具體做法是,抓住每一次機會限制西方對蘇聯的技術出口,遏制並打擊蘇聯可以換取外匯的經濟領域。經過精心策劃,美國把蘇聯的石油產業作為打擊對象。
2、四招重創日本
盡管美國和日本現在是貿易上的好夥伴,兩者在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間也曾產生過貿易摩擦,而且與現今中美貿易摩擦有相似之處。日本在1955年加入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後逐步實行「走出去」戰略,伴隨著製造業的迅速崛起,在上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與美國頻繁發生貿易摩擦。
在出口導向經濟戰略引導下,日本連續10多年對美保持貿易順差,並且數額逐年增加。1970年,日本出口貿易額為189億美元,16年後增至2108億美元,基本與美國(2173億美元)持平。在此期間,日美之間貿易摩擦進一步尖銳,范圍也逐步擴大。
50年代摩擦的焦點是紡織品,60年代轉而變為鋼鐵,70年代時,彩電成為摩擦的中心。美國不斷對日本實行貿易限制的同時,日本也同樣限制來自美國的農產品進口,包括牛肉、有機食物等。
80年代,美日貿易的摩擦對象導向汽車產業,嚴重觸及美國國內的支柱產業。1978年,日本對美汽車出口超過150萬輛,在1980年達到192萬輛。美國從日本進口的汽車占汽車總進口的80%,日本汽車在美國市場的佔有率高達20%。
來自日本的競爭使得美國政府不得不為本國汽車行業提供10億美元的補助。1979年,美國政府要求日本完全開放國內汽車市場,日系汽車製造商在美國建廠以及自願接受出口規模限制。
1980年5月,日本政府統一減少對美汽車進口關稅,並在1983年同意對出口美國汽車輛數設定上限,1981年的出口上限為168萬輛,1991年為230萬輛。盡管如此,日本對美出口仍然優勢巨大,恰逢美國國內經濟出現衰退,經歷了第二次石油危機的重創,還面臨著財政赤字與貿易赤字的雙重困擾,美國對日本的經濟優勢逐步喪失。
3、因香蕉和歐盟齟齬
相比東歐和日本,美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摩擦的起源更「生活化」一些,雙方因香蕉進口配額的矛盾在食品領域展開貿易戰。
1993年,歐盟成立統一的內部市場,制定了一整套香蕉進口制度,通過許可證制度、配額制度等對香蕉進口進行限制,並給予歐盟國家原來在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國家以特殊優惠待遇。
這引起了美國的強烈反對美國認為歐盟的規定偏袒了與歐洲國家關系密切的一些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區的香蕉生產國,因此向世貿組織起訴歐盟。
(3)中美毛線戰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中美貿易戰
中美貿易爭端,又稱中美貿易戰,中美貿易摩擦,是中美經濟關系中的重要問題。貿易爭端主要發生在兩個方面:一是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出口領域;二是中國沒有優勢的進口和技術知識領域。前者基本上是競爭性的,而後者是市場不完全起作用的,它們對兩國經濟福利和長期發展的影響是不同的。
中美貿易關系自從兩國建立貿易關系以來就在摩擦和曲折中發展。一年一度的最惠國待遇審議,與貿易有關或者無關的人權問題,正是中國「入世」前中美貿易關系特點的真實寫照。
中國「入世」隨著兩國經貿關系的發展,貿易摩擦出現的頻率反倒有所增加,美國成為了與中國發生貿易摩擦最多、最激烈的國家。美國公司對海外競爭對手提出的傾銷指控中,有20%以上涉及中國。
盡管龐大的美國市場和迅速崛起的中國市場,以及日益密切的經貿往來,使得這兩個國家相互之間存在巨大的經濟利益,但是如此激烈的貿易摩擦,不禁讓人擔心中美經貿關系的前景。美國貿易不是單純的經濟決策,而是經濟利益和政治現實的平衡。
⑷ 請問一下中美貿易戰什麼意思
中美貿易戰是中美經濟關系中的重要問題。貿易爭端主要發生在兩個方面:一是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出口領域;二是中國沒有優勢的進口和技術知識領域。前者基本上是競爭性的,而後者是市場不完全起作用的,它們對兩國經濟福利和長期發展的影響是不同的。
更多關於中美貿易戰什麼意思,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51ee851615822360.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⑸ 請問中美貿易戰什麼意思
中美貿易戰是中美經濟關系中的重要問題。貿易爭端主要發生在兩個方面:一是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出口領域;二是中國沒有優勢的進口和技術知識領域。前者基本上是競爭性的,而後者是市場不完全起作用的,它們對兩國經濟福利和長期發展的影響是不同的。
更多關於中美貿易戰什麼意思,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51ee851615822360.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⑹ 最近的中美貿易戰是什麼情況,能否簡單解釋一下
起因:中美之間存在比較大的貿易順差,就是中國對美國出口多進口少。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就是有的產品用了或者美方認為中方用了美方的技術,又沒有按規定付費。
事件:美方依據其自身法律,啟動301條款調查,以知識產權問題作為理由,對中方部分產品實施懲罰性關稅,主要是電子產品。中方提出反制名單,主要是農產品。
發展:雙方仍在溝通中。從報道看,中方已經採取了一些緩和性動作,比如開展知識產權問題檢查,商務部研究制定擴大進口的文件等等。
⑺ 中美貿易戰是啥東西,什麼意思是要像美蘇那樣互拖經濟
在當今世界格局下的中美關系與幾十年前的美蘇關系已不能 同日而語相提並論了,沒多大的對比性。
所謂的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摩擦有時就象我們百姓間做買賣一樣,沒有一種買賣是永衡不變的,總是在不斷的變化中尋找到對大家互利的平衡點。
美國做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與不少的國家都發生過貿易摩擦,包括日本、英國等盟國。當下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了,老大老二之間發生貿易摩擦的機率會越來越高。
最後講一點美方開出的提高關稅清單沒一項是立刻執行的,中方也是。感覺雙方均是在為不公開的貿易談判活動製造對自己有利的籌碼。
⑻ 中美貿易戰是怎麼回事,能簡單的說一下嗎
美國的大統領認為中國在過去的貿易裡面佔了美國太多的便宜了,現在要求不能一直佔便宜了。要平等交易。
也可以認為這是必然發生的。美國首先是必須保證自己的超級大國的地位,誰是第二我的目標就是誰。比如說當年的日本、歐盟。也有分析師認為要不是911,美國把精力放在反恐的話,中美貿易早就開戰了。
現在美國要求中國按照當年加入wto來做,要求零關稅,不然我們就給你們加稅。但是如果這樣的話,對於國內的很多經濟實體打擊太大了,不能貿然答應。同時我們也要正視這件事情,不然在國際貿易之中很難避開美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