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毛線織品 » 怎麼用毛線演奏

怎麼用毛線演奏

發布時間: 2022-09-27 15:55:56

⑴ 馬林巴怎麼演奏啊

馬林巴實際上是一種木琴,它源於非洲。
音響與一般的歐洲木琴有很大不同。它所採用的琴板比紅木的質地軟,發音寬厚,音區低,餘音較長,每塊琴板下面都有用各種果殼、葫蘆或罐頭盒、長方形木盒等做的共鳴體,這些共鳴體的大小,長短是與相應的琴板相適應的。在每個共鳴體上還開有1-2個小孔,孔上蒙以竹膜、雞蛋膜、薄紙或動物的尿泡。演奏時聲音由琴板傳到共鳴體和孔上的薄漠上,聽起來嗡嗡作響,產生出一種特殊的共鳴效果。墨西哥國家舞蹈團所用的馬林巴琴板下有用長方形椎形木管作為共鳴體,在其椎形下端有一孔,孔上貼上了葦膜,說明拉丁美洲的馬林巴木琴還保持著非洲的傳統。
馬林巴的形制是多種多樣的,在非洲有三種主要樣式,一種把琴板放置在地坑或泥罐上,另一種把琴板排列在兩根園木上,還有一種把琴板固定在框架上,下面懸掛共鳴葫蘆,演奏方式有坐在地上或掛在身上之分,一般多採用由頭上包有橡膠的棍子敲擊。
馬林巴(marimba)是世界上廣泛流行,而且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旋律型打擊樂器。關於馬林巴的起源目前世界上還沒有較明確的記載和考證,眾說不一。據古希臘文史資料介紹,馬林巴的誕生地是在瓜地馬拉,但在東南亞和非洲黑等地都有同時存在的可能性。
馬林巴最初被稱之為馬林布拉。最古老的馬林巴只有幾塊音板,當時被稱作大鼓。它是事先在地上挖個坑,把音板放在上面,演奏的人做在地面上用兩支槌子在音板上敲打。這種最初的馬林巴雖有一定的音高,但不能演奏音樂,只能用來打節奏。後來又出現了全音鍵的馬林巴,它有完整的C大調音階,由於這種馬林巴沒有半音,在調性變化時要根據樂曲的調式用蠟隨時進行調整,從而給演奏者帶來了很大的不便。隨著半音的出現,馬林巴的發音就像鋼琴一樣完整無缺了,能夠演奏各種不同調式的樂曲了。半音的出現是馬林巴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飛躍。
古老的馬林巴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葫蘆馬林巴,它比較完美體現了馬林巴的音響,盛行期比較長,廣泛為人所愛。所謂葫蘆馬林巴,就是在整體呈鍵盤狀的發音板條下面掛上一個個大小不同的葫蘆,並在葫蘆上方開口處貼一結實的膜,據說這種膜是用蜘蛛卵製成的,能產生一種特殊的音響。後來葫蘆共鳴器被科學的木箱式共鳴器所取代,從而便產生了箱式馬林巴。箱式馬林巴的共鳴器是採用木製材料製作成類似金字塔形狀,尖部在下,開口在上。上個世紀20年代,美國人對箱式馬林巴又進行了改造,用金屬管製作共鳴器,於是產生管式馬林巴。
古老的馬林巴分布比較廣,在非洲和亞洲的一些偏僻的山村、部落及城鎮都有。受地域和民族文化的影響,馬林巴在形制上行行色色、異彩紛呈,除上面談到的那幾種外,還有象腳式馬林巴、樹干馬林巴、桌子馬林巴等。
馬林巴的製作被認為是樂器製造中最難的一項,它不僅要求製作者有良好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而且非常了解選材的知識。製作馬林巴需要優質紅木,在木材的選擇上十分苛刻,目前,全世界能夠製作馬林巴的樹木很少,分布范圍也很窄。馬林巴的普及,便使馬林巴的製作也成了一些國家的一種產業,並涌現出許多馬林巴製作大師。在瓜地馬拉有一個製作馬林巴的家族,從1991年到1935年間共製作了大小馬林巴338台,平均每年製作14~15台,並出口到美、德、法等國家。在當時,瓜地馬拉製作的馬林巴很有名望,為其它國家製作馬林巴提供了樣板。
早期的馬林巴用於歌舞伴奏,在鄉村、部落及宗教儀式上演奏。在非洲用於大眾音樂、舞蹈音樂,有時也用它演奏古典音樂。1874年演出「死神的舞蹈」時首次在管弦樂中使用馬林巴。在當時它也被被馬戲和音樂廳作為獨奏樂器使用。隨著馬林巴地位的不斷上升和自身的不斷完善,它的應用場合和演奏曲目也日趨廣泛。如今的馬林巴主要用於音樂會的演奏,在管弦樂隊、軍樂隊及各種樂隊中都有馬林巴的存在,有許多作曲家為馬林巴譜曲,其中包括樂隊協奏曲。更重要的是馬林巴可以獨奏,也可以由幾個人組成重奏小組,還可以組成馬林巴合奏團。另外與其它打擊樂器的合作效果堪與大樂隊媲美。目前世界上有無數個馬林巴合奏團和打擊樂團,可以說馬林巴在打擊樂領域里屬領先地位。
馬林巴與木琴(xylophone)同屬一個家族,木琴的音域窄,音區高,音色清脆明亮,而馬林巴的音域十分寬廣,音色圓潤渾厚,延續音長。最大的馬林巴有近6組音域,有3米多長,一台馬林巴可最多可由4人同時演奏。要使馬林巴發出好聽的音色,槌非常重要,沒有好的槌也就沒有馬林巴迷人的音色。如今用於馬林巴演奏的槌有幾十種,槌的圓頭使用樹脂和橡膠製成的,並用絲線和毛線在圓頭上纏繞成球狀,其軟硬程度有很大區別。因此,演奏者要根據作品的表現內容和聲部分配來嚴格選用。

⑵ 戲曲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

戲曲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

中國戲曲打擊樂器,基本上可分為中國民族打擊樂器和西洋打擊樂器。民族打擊樂器在我國民族音樂和戲曲音樂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戲曲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希望能幫到大家!

中國戲曲打擊樂器,基本上可分為中國民族打擊樂器和西洋打擊樂器。民族打擊樂器在我國民族音樂和戲曲音樂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國民族打擊樂器不僅是節奏性樂器,而且每組打擊樂群都能獨立演奏。它還運用獨特的音樂語言和多種編配技法,復雜的演奏技巧,對烘托氣氛,表現音樂內容、戲劇情節的變化和加重音樂的表現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多數打擊樂器發音響亮,聲音的空透力強,是一種色彩性的樂器。

一、戲曲樂器的性能及演奏方

戲曲打擊樂器有:鼓、板、鑼、鈸、木魚、梆子等等。

鼓又包括單皮鼓、堂鼓、缸鼓、腰鼓等。

單皮鼓:打擊樂和管弦樂的指揮樂器,鼓面蒙以豬皮,中間為空心,演奏時置於木架上,用兩根細竹(通稱鼓楗子、鼓簽),打擊鼓空心位置而發聲。聲音清脆,雙健滾奏時如珠落花流水玉盤。用底鼓指揮,有時配合手勢,各種樂器都隨著它的指揮來演奏。指揮的方法靠音響領奏。語言豐富多變,稱謂形象准確。如:單鼓健重擊謂之「打」。雙鼓楗同擊謂之「八」。雙鼓楗滾擊謂之「嘟」……將上述稱謂加以組合,便成為「簧頭」,也稱「底鼓」。它預示著內容、速度和力度。如「底鼓」強擊或快擊,即預示著剛強、急促。如「底鼓」輕擊或慢擊,即象徵著柔和、輕快。如「底鼓」突然改變節奏,即提示鼓點轉換或結束。

司鼓的指揮動作既規范又規律。兩手的舉動都起著開、領、轉、收的作用。將其動作加以歸納,可概括為指、揮、拋、領、棒、抱、按、分、放等。演奏司鼓的人稱為鼓師。

板:亦名拍板。由三塊寬約6公分,長約20公分的紅木或楊木板製成的打擊樂器。分二組,前組兩塊木板,用弦縛緊,後組一塊,二者以繩聯結,撞擊發音,主要用於歌唱和演奏樂曲時打節奏,有時也配合司鼓來領奏鼓點和指揮其它樂器,於司鼓一起合成板鼓,由司鼓者兼管。

堂鼓:以木為框,兩面蒙以牛皮,形似腰鼓,演奏時置於木架上,用木槌敲擊發聲,堂鼓鼓面較大,從鼓心到鼓邊可發出不同的音高、音色。一般是鼓心的音較低沉,愈向鼓邊則聲音愈高。擊奏時,音量能從很弱到很強,力度變化較大,可敲擊復雜的花點,對情緒氣氛的渲染能起較大的作用,是現代民間器樂合奏及戲曲音樂中常用的一種樂器。戲曲中常用於戰爭、升帳、升堂、刑場,起更等場面,以及嗩吶吹打等。除了戰爭場面以外,都由司鼓兼管。

大堂鼓(又稱缸鼓):木製鼓框,面大底小,兩面蒙皮,形似花盆,所以又稱花盆鼓。演奏技巧與堂鼓基本相同,用木槌敲擊,聲音較堂鼓低沉雄壯,用於戰爭場面,能加重氣氛。常用於戲曲伴奏,器樂合奏,有時也能獨奏。

大鑼:用銅製成,圓形,直徑約30公分,中間鑼心約10公分,演奏時,左手持鑼強,使鑼面垂直,右手持槌,以槌頭(用布裹成)擊打鑼心而發聲,鑼音高亢。多用於武將及袍帶人物的上下場或戰爭戰面,也常用於歡樂的器樂合奏,演奏方法有重擊、輕擊、悶音、掩音、打邊等。

小鑼:打擊樂器。形同大鑼(直徑約20公分)演奏時左手食指和拇指挑鑼邊,右手持鑼板(長約17公分的竹片)擊打鑼心,發音清朗,多用於戲曲表演中文人、女性和丑角人物的上下場,和配合各種表演上的小動作。由於塑造人物形象及心理活動的不同。打擊方法有重擊、輕擊、悶音、打邊等。號稱打擊樂的

鈸(又名鐃鈸):銅制圓形,中部隆起如半球狀,隆起部分中間有孔,穿系綢條或布帶條,以兩片為一副,相擊發音,有大小不同的多種形制,在大鑼和小鑼中間加強節奏,音色尖噪,具有不穩定的特點和動力較強的性能,並起聯系作用,有時也單獨使用塑造人物形象。

木魚:木魚最初是佛教的法器,用於伴奏寺經(即宗教歌曲),後來逐漸用於民間器樂合奏。為木製,用小槌敲擊,木魚大小不一,音高不同,在合奏中常用兩個或採用一組,能奏出模仿馬蹄等多種歡快的節奏型。

梆子:大約公元17世紀左右,隨著梆子腔的興起而流行。木製,為兩根長短不一硬木棒,長的一根為圓型,稍粗、短的一根稍細,演奏時,左手持圓形木棒,右手持短木棒,敲擊發音,音色高亢、堅實,是梆子戲的主要伴奏樂器之一。

二、戲曲打擊樂器的組合

根據各種打擊樂器的性能和特點,進行不同形式的組合與匹配,使其發音更規范,節奏更豐富,音色更鮮明,形象更准確,意境更深遠。使其更充分地表現人物身份的高低、動作的大小、語言的輕重、感情的變化和配合舞蹈、開打、亮相,以及烘托、渲染環境氣氛。不同形式的組合,謂之「鑼鼓經」。我國的戲曲多達300餘種,唱腔各異,風格不同。就在同一種戲曲中,又有風格各異的不同唱腔流派。但惟獨「鑼鼓經」能夠混合使用。雖然所用樂器不多,但「鑼鼓經」卻很豐富,多達70多個。如[長錘]、[四擊頭]、[緊急風]、[鳳點頭]、[望家鄉]等等。組合的形式,可概括為如下幾類:

(1)按音色組合。其間還可細分為各種不同的色彩型。如:a、單一色彩型,即用一種音色的樂器演奏。b、混合色彩型,即兩件以上的不同色彩的樂器齊奏。c、對比色彩型,即兩種以上音色的樂器合奏。上列中的大鑼、手鈸、小鑼三種樂器之間都形成了鮮明的色彩對比。

(2)按時值組合。即打擊樂的各種節奏按擊打的次數劃分。或者說,戲嶇打擊樂節奏時值組合,是若干「數式」的基礎,即:一、三、五、七。這種分類的方法與我們民族的審美特點是一致的。就是在時值長度上的等值性,即每種數式的最後一音的時值為前兩音的時值總和。也就是說,一數式的時值等於一拍,三數式的時值等於兩拍。戲曲打擊樂節奏組合的多樣性,都是在此基礎上變化發展的。如通過「加花」發展出與此對仗的二、四、六、八的四種節奏數式。同時,也可在此基礎上發展各種不同的節奏形態。

三、戲曲打擊樂器的功能

打擊樂的功能是通過節奏、力度、速度、音色、音響的細微變化和鮮明的對比,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美化演員的表演形式、強化戲劇的矛盾沖突、渲染舞台的環境氣氛、摹擬特定的音響效果的。它所以被稱為綜合戲曲諸多藝術因素的紐帶,統領全局的核心,演員藝術活動的支柱,就在於它完成了戲曲整個結構和整個舞台節奏的統一性。具體地說,不僅表演、念白、唱腔、開打、舞蹈依靠它,而且連演員內心獨白的表達也要依靠它。如豫劇《拾玉鐲》中,孫玉姣拾玉鐲時的一段表演:孫玉姣拾情人丟下的玉鐲,但又怕被人發現,於是急忙向外跑去窺視。此時打擊樂緊緊伴隨著她輕盈、敏捷的小台步,打出「○大大大大大大乙大乙台」,節奏由快到慢、力度由強到弱的效果。而小鑼的「台」音正好打在孫玉姣窺視的眼神上。當孫玉姣發現無人時,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於是手舞足蹈,左手一指玉鐲,此時打擊樂緊伴之以「乙大乙台」;右手一指玉鐲,又伴之以「乙大乙台」:孫玉姣急不可耐地跑向玉鐲時,小鑼連續擊打「台台台台……」;當孫玉姣將要拾起玉鐲時,突然發現動靜,打擊樂急忙伴之以「大大」短促有力的鼓點,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了孫玉姣此時驚慌、羞澀的復雜心情。

僅鼓和小鑼通過不同的力度、速度和色彩,就把孫玉姣拾玉鐲的純朴形象作出了生動的刻畫、准確的表現、有效的模擬、適度的誇張。同時,也使孫玉姣的優美表演更加音樂化了。

孫玉姣的表演所以能夠使人得到滿足,就在於我們充分運用了擊樂的特點,刻畫了人物的內心活動,通過聽覺節奏與內心節奏的諧調統一,獲得了傳神的藝術效果。可以這樣說,打擊樂的鑼鼓節奏,是「打」演員的,也是「打」觀眾的,把演戲和看戲「打」在一起,才能完成完整的藝術創造。

打擊樂在許多民樂中的運用,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如聶耳的《金蛇狂舞》,主旋律具有鮮明的節奏特點,這一富於彈性的節奏貫穿了全曲。樂曲中加上打擊樂的熱烈。它象徵著光明,象徵著未來的新生活,給人們以強有力的鼓舞,使民間的喜慶節日氣氛得到充分體現,使原曲歡騰的情緒得以進一步發揮。

樂曲大量運用了鑼、鼓、鈸、木魚等打擊樂器,它不僅加強了樂曲的節奏,而且在烘托熱烈的氣氛上起了重要作用。打擊樂在這首樂曲中成為整個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使樂曲的民族特色更加鮮明。

中國民族打擊樂器在長期的歷史流遷演變過程中,依託於中國古典哲學和傳統文化的深厚背景,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完整的表現體系。不僅強化了戲曲立於世界戲劇之林的地位,豐富了戲曲音樂自身的表現能力,同時,對我國民族音樂發展的許多方式,都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研究、總結中國民族打擊樂的特殊功能,不僅是戲曲音樂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民族音樂事業發展的需要。

打擊樂器種類

打擊樂之一—爵士鼓

我們知道節奏是構成音樂的基本骨骼,要了解音樂、聽懂音樂,必須從節奏入手,而且節奏比音高更容易被幼兒接受。

現在喜歡爵士鼓的孩子和家長都很多,每個孩子都喜歡敲敲打打,對聲音具有一種天生的敏感性,打擊樂就很適合幼兒這種與生俱來的本能。幾乎每個孩子都會抓住什麼就打什麼,這是一種天性。青少年喜歡爵士鼓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爵士鼓的激情四射和自由,特別是能宣洩內心的情感。

流行音樂的風行帶動一大批年輕人的參與原因之一,目前國內不缺鋼琴手不缺吉他手,卻很缺鼓手,因為鼓手想要達到一定高度還是比較難的,它是一種易學難精的樂器。

爵士鼓學習需要手腳都用上了,對身體的協調、平衡、和諧發展有著重大的作用與影響,這種促進與開發,還表現在平衡協調能力,也表現在靈敏的反應、開闊的思想、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

爵士鼓的學習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初學者要協調好四肢才能演奏它,練習的時候也是相當枯燥的事情。

學爵士鼓的年齡相對大一些會更好,以前會是要求9周歲開始,現在5周歲就開始學也很多。

學習爵士鼓的孩子要求節奏感要好,要有激情,

性格過於內向的孩子不容易投入學習爵士鼓的氛圍里,甚至會感覺太吵太鬧了。如果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更開朗一些,學習爵士鼓的過程能夠比較好的改變他。

爵士鼓學習還有一個場地的要求問題,隔音要好,不然你隔壁鄰居要跟你拚命了,這是爵士鼓學習的人相對會比較少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解決的方法有很多,租用場地,到培訓中心那邊去練習,當然這個會造成另外一個麻煩,接送時間問題。

最佳的辦法

一、還是在家裡做一個隔音好的房間提供給孩子練習,

二、現在還有很多種在爵士鼓上做手腳的方法來降低鼓的聲音,保證聲音傳遞出去比較小,不影響鄰居(比如在鼓面上裝置啞鼓墊,或是在鼓桶里放置海綿降低聲音等等,現在都證明是很有效果的方法)。

三、目前國內外都為了更好地解決這個練習影響鄰居的問題而研製出電子鼓,電子鼓的所有功能都跟真鼓一模一樣,然而在不開啟音箱的情況下它是不會發出聲音的,開啟聲音後的音量也是根據你自己的要求可以調節。

電子鼓優點是有很真實的音色,跟錄制好CD裡面多音色一樣,讓孩子有比較大的滿足感。還有擁有一個龐大的音色庫,裡麵包括了目前國際上各種知名鼓點音色(如康佳鼓、非洲鼓、邦戈鼓……)。但是電子鼓的缺點也很明顯,它只是模擬了音色,打擊電子鼓的手感和打擊真鼓點感覺還非常不一樣的。真鼓它是有靈性,會對你的情緒回應,對你的情感回應,對你的表達做出最正確展示。

很多人都認為學鼓會影響到孩子的耳朵。其實這個大家倒不用擔心,可以用很多方法來保護你孩子的耳朵,比如帶隔音耳機,在鼓裡放置弱音設備等。

爵士鼓的資金投入也相當不菲,普通一些的要2000左右了,好的鼓一般都需要5000—20000左右,而且鼓棒、鼓皮都是消耗品。

打擊樂之——馬林巴

馬林巴是這些打擊樂器里唯一有世界級比賽的'樂器

學習馬林巴的年齡8周歲左右,馬林巴是站著演奏的樂器,孩子太小身高夠不著是不能很好掌握。

馬林巴的學習比較難,但也是最好聽的旋律打擊樂器了。

學習馬林巴的要求孩子對節奏感要好,旋律感要強,需要一定的耐心。

馬林巴被稱為打擊樂中的鋼琴,它是一種旋律打擊樂器,音域非常的寬廣,可以獨奏,也可以由幾個人組成重奏小組,還可以組成馬林巴合奏團。另外與其它打擊樂器的合作效果堪與大樂隊媲美。目前世界上有無數個馬林巴合奏團和打擊樂團,可以說馬林巴在打擊樂領域里屬領先地位。

目前國內馬林巴還沒有被完全認識,經過一段時間的推廣以後應該也會被大家所接受而追捧。國內著名音樂院校上海音樂學院就曾經把四屆世界馬林巴比賽暨2005上海國際打擊樂周在上海音樂學院舉行,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和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同一等量級的世界馬林巴比賽,堪稱打擊樂界的「F1」或「大師杯」。(這是世界最高規格的演奏賽事首次落戶上海。上海音樂學院打擊樂專業學科帶頭人楊茹文表示,上音準備藉助這項賽事力爭在五到十年內,將上海打造成亞洲乃至世界打擊樂新的中心。)

馬林巴的製作被認為是樂器製造中最難的一項,它不僅要求製作者有良好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而且非常了解選材的知識。製作馬林巴需要優質紅木,在木材的選擇上十分苛刻,目前,全世界能夠製作馬林巴的樹木很少,分布范圍也很窄。

1874年演出「死神的舞蹈」時首次在管弦樂中使用馬林巴。在當時它也被被馬戲和音樂廳作為獨奏樂器使用。隨著馬林巴地位的不斷上升和自身的不斷完善,它的應用場合和演奏曲目也日趨廣泛。如今的馬林巴主要用於音樂會的演奏,在管弦樂隊、軍樂隊及各種樂隊中都有馬林巴的存在,有許多作曲家為馬林巴譜曲,其中包括樂隊協奏曲。更重要的是馬林巴可以獨奏,也可以由幾個人組成重奏小組,還可以組成馬林巴合奏團。另外與其它打擊樂器的合作效果堪與大樂隊媲美。目前世界上有無數個馬林巴合奏團和打擊樂團,可以說馬林巴在打擊樂領域里屬領先地位。

馬林巴與木琴(xylophone)同屬一個家族,木琴的音域窄,音區高,音色清脆明亮,而馬林巴的音域十分寬廣,音色圓潤渾厚,延續音長。最大的馬林巴有近6組音域,有3米多長,一台馬林巴可最多可由4人同時演奏。要使馬林巴發出好聽的音色,槌非常重要,沒有好的槌也就沒有馬林巴迷人的音色。如今用於馬林巴演奏的槌有幾十種,槌的圓頭使用樹脂和橡膠製成的,並用絲線和毛線在圓頭上纏繞成球狀,其軟硬程度有很大區別。因此,演奏者要根據作品的表現內容和聲部分配來嚴格選用。

馬林巴的價格很高,普通的一架也需要3萬人民幣左右,好的一般都需要10--20萬左右。

民族樂器總類之繁多可不是幾句話能說完的,反正只要是在我們民族發揚光大的樂器都統稱為民族樂器~!!民族樂器主要這么分類,主要分為彈奏樂器(琵琶、古箏、柳琴、阮等)、拉奏樂器(二胡、京胡、高胡、馬頭琴、等)吹奏樂器(嗩吶、笙、笛子、葫蘆絲等)和打擊樂器(揚琴、排鼓、堂鼓、等)。

打擊樂之——非洲鼓

爵士鼓學習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相比較非洲鼓的學習就簡單的多了,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很多的快樂。

年齡的要求也沒有太大的限制,3周歲左右就開始學習了,只是相對小的孩子他們的接受能力非常弱,集中精力的時間也很短,剛開始的學習只能是說對他們有一個引導的作用,在游戲中潛移默化的學習到了節奏和旋律。最主要的功能還是培養孩子們的協作能力和協調左右手和身體。

學習的要求是有一定的節奏感會比較好一些,熱情些的孩子更好,非洲鼓對孩子協作精神的培養有非常大的優勢,如果孩子比較內向在結交朋友的過程比較拘謹的話,來學習非洲鼓會有很大的幫助。

非洲鼓是一件獨奏樂器也是一件合奏樂器,它可以一個人單獨的表現,也可以跟另外的非洲鼓一起玩對抗,還可以和康佳鼓、爵士鼓、邦戈鼓等一起組成打擊樂團,還能跟吉他一起組成小樂隊進行演出。

;

⑶ 用毛線鋼絲做a bcd怎麼做

先用鋼絲做出ABCD的形狀,然後用毛線進行規律性的纏繞即可。

毛線還可以做一些類似於二次元一樣的東西。

對於一些在人們看起來是非常普通的事情,經由二次元背後的作者將其搬到了動漫當中,並融合了作者的自己的一些經歷和大膽的想像,就能夠為觀眾創造出與眾不同的人物形象來。

⑷ 用毛線怎麼打鞋子

用毛線打鞋子的方法:


毛線:中粗混紡毛線,雙股編織,38碼用12號針、44碼用11/12號針;38碼約8兩左右;44碼用近9兩線(包括鞋底墊)


1、一次把需要添加的針數和中間起頭的針數使用套針起頭起好。

38碼:15+9+15=39針

44碼:(16+11+16=43)針


2、織上下針(平針容易卷、也薄一點)


3、中間9針里(11針),均勻的加針,加出8針(10針),共17針(21針),正中間的1針為下針,的上下針排列。


4、中間織2行以後,開始從左邊、再右邊,添加針數,2行一次,一次各2針。直至添加完畢。


5、連中間加的針共39+8=47針(43+10=53針);都是上下針。要把棒針兩邊的上下針,慢慢的變換成搓衣板(來回下針);a、2行變換1針,直至中間剩下13針(17針)至。


6、變換完成後,成為:17+13+17、(18+17+18)針,其中的17針(18針)就是鞋面的兩側,有點矮,需要再加針,加針方法:在中間的兩邊:2行加1次,1次各加1針。這里,男、女鞋各加了8針;25針(女),26針(男);加多少可以按個人需要決定。這個針數就是腳後跟兩側的高度。


7、織兩側的鞋幫:連里子一起織,在25針(26針)上加出同樣多的針數,一般織的長度:幫的長+鞋口中間的上下針的寬度=10~11厘米就可以了。


8、縫合:使用無縫縫合方法。a. 左邊的針數織側幫時,要少1行(若應該織64行,就只織63行),在反面與右邊的縫合。b. 右邊的針數織側幫時,織需要的行數。在正面縫合。


9、挑織里層,與織外層的順序相反。只是里層使用小1號的針好一些。另外也可以在收8針時多收1針。其他沒有差別。

⑸ 如何用毛線織出漂亮的東西

1、尺寸:對於毛衣來說尺寸是最為重要的,毛衣的鉤編尺寸直接影響著它的衣型,尺寸如果掌握和控制的不好,就算你花型織的在漂亮織的在平整,衣服也不會好看,我想很多朋友都會有這樣的感受,那麼怎麼控制尺寸呢,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把你的花型先少織一點,量出它的尺寸,在把你量尺寸范圍內的針數和行數數一下,再根據你所要編織的尺寸計算出你大致要織的針數,不過這個方法只對彈力不大的花型適用,有彈性的花型就不大適用這種方法,這時,你可以參考你平時同樣編織同樣粗細的線編織正常毛衣所用的尺寸。
2、針的選擇:針有沒有選對對你織出的效果一樣影響很大,過粗的針會讓你的毛衣越穿越垮,過細的針織出毛衣雖然看著很平整但是穿在身上很硬,手感不好,並且很容易縮水,通常我會選比線條略粗一點的針。這樣織出的毛衣彈性很好也不容易變形。
3、花型的搭配:花型的搭配也是很有技巧的,這就要求我們熟悉各種花型,了解各種花型的特點,有的花型是越織尺寸越大,有的花型是越織尺寸越小,所以在設計毛衣時我們一定要考慮到花型對毛衣的影響,根據自己的需要來搭配好花型。
4、色彩的搭配:顏色對於毛衣的影響也很大,在選擇顏色時不光要考慮到穿著者的膚色,也要考慮你設計的款式,比如長毛衣外套一般選擇比較厚重的顏色,穿在裡面的毛衣一般選擇中性色,當然這也不是固定的,最主要還是要和你的創作風格相和諧,要和你的衣型相和諧。

⑹ 毛線用鉤針可以勾出什麼東西

衣服,鞋子都可以的
勾鞋子
准備材料:需要的主要工具有:毛線、鞋底、鉤針、黑色夾子兩個。
1. 毛線顏色可以根據自己喜好來配。用毛線打鞋底最好用三根線來織,這樣織出的鞋底比較厚,穿起更舒服!毛線可以選廢棄的毛線來織,這樣可以節約新毛線。

2 織鞋底最好邊織邊對比,按鞋底的形狀來織,該減針就減針,該加針就加針。
3 把鞋底織好後就可以用鉤針固定在鞋底面上。鞋的前面可以用夾子把中心固定好!

4 然後再用毛線從鞋的右方這個位置開始織。

5先打個結

6然後用鉤針開始織

7是普通的平針

8從鞋的那邊織到鞋的這一邊
9一直織到起步這個位子,把針合攏一針

10用夾子穿起固定好

再把線從那邊繞到鞋的這邊,正好對准對面的一針織出一針來。

最後用普通的平針來鉤,從那邊鉤到鞋子的這邊。

一直鉤到起步的這一針,然後合攏一針。

鉤完一路後,又把線從起步這繞到鞋子的那邊。

繞到這邊又開始鉤第二路針

大人的要鉤四路平針,小孩的三路就行了。

把鞋邊鉤好後就可以鉤鞋面,把線從起點繞到鞋子的中央位子,先用眼睛看好中心位子後鞋的兩邊各三針,加起來就是六針(大人的七針就行)還有鞋的兩邊固定的兩針,加一起就是八針。每一針的中間要空一針不鉤,不鉤的這一針是鉤第二路才鉤的。

大家可以看到雯媽幫雯雯鉤的是六針,一針鉤出來有兩針。

然後配其它線來鉤,這樣就有花紋了。淡粉色的線的一針是往第一針的空針鉤出來的,一針拉得很長一針,鉤鞋面的針就不是平針的,是繞兩針合並一針的。有鉤針基礎的朋友就知道。鉤完最後(就是左面)和夾子的那一針合並一針後用夾子固定好!

鉤的時候針一定要均勻,松緊靠自己把握。也不能鉤的太松或太緊!太松,鞋子就會變大,穿不穩!太緊又會卡腳。
就這樣按同樣的方法來回鉤,鉤到最後就用一種粉色來鉤鞋的邊緣,這樣,又要改普通的平針來鉤。
完成。一般鉤這樣的鞋子一定要有基本功的!要有幾年鉤鞋的經驗才能鉤出大小一樣的鞋子的。
勾衣服:
1、首先在毛衣針上面打個活結;
2、然後將毛線較長的一條邊搭在毛衣針上面;
3、再把鉤針通過剛才打的活結中間,沿箭頭的方向鉤出毛線的一條邊;
4、這樣,毛衣的起針的第一針就起好了;
5、之後,將毛線邊搭在毛衣針上面;
6、最後用鉤針把這條毛線邊鉤過來即可,根據上面的步驟連續用鉤針鉤出毛線,一個簡單的辮子針就起好了。

⑺ 織毛衣教程

織毛衣教程。

材料/工具:毛線和毛線針。


二、第二種方法:

  1. 首先把毛線繞一個圈,然後從圈裡面取出那個頭,拉成一個結,就是一個活結。

  2. 把這個結套在毛衣針上,這就是第1針。用另外一個毛衣針從這個鎮裡面穿過去拿底線繞一圈拉出來這就是第2針。

  3. 把第2針套在原來的那一根針上。然後再用右手的毛衣針從兩針之間穿過去,掏一針出來,這就是第3針。

  4. 每次都是從第1針的旁邊用針穿過去,也可以把針從對面穿進來然後織一針,是上下針的不同。

  5. 如果你要織毛衣,可以把三根針環繞起來,這樣就可以織出個圓筒狀。

  6. 用上下針的起針方法,可以起出有彈性的底邊。這樣在穿著時非常的舒適,既保暖又方便活動。編制露指手套,就是用這種起針的方法。

⑻ 用毛線怎麼織出蝴蝶結

毛線蝴蝶結工具/原料:鉤針、毛線
方法/步驟:
1、毛線繞兩圈線圈。
2、在線圈上鉤6針短針。
3、在前一行的每個辮孔中鉤兩針,共鉤12針短針。蝴蝶結中心的圓片織好了。
4、鉤8個辮子針,引拔。
5、在8個辮子針組成的環中鉤15針長針。空一針引拔。
6、鉤8針辮子針。
7、在倒數第3個辮孔中開始鉤4個長針,一個中長針,一個短針,引撥。
8、按前面的方法鉤完蝴蝶結對稱的另一邊。

⑼ 怎麼用毛線做手工藝品

比如用毛線做毛線球:


1/7

做兩個這樣的紙圈,一般來說這個寬度在2.5cm左右。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衣服帽件的佩飾來自由增減。

2/7

兩個圈放在一起,把准備好的毛線緊密的纏繞,之前用一個手指壓著線頭,以防脫落。

3/7

開始順序緊密的纏繞毛線.因為這個毛線細,所以我按四股三米長來纏.如果是較粗的或者更細的,可以調節.

4/7

在任意一邊順著頂端把毛線剪開。注意按著圈內的毛線,防止脫落。

5/7

剪開後的樣子。

6/7

用同樣的毛線在兩個紙圈中間纏兩圈,系緊。

7/7

完工.看毛絨絨的真是可愛啊。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4013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5069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3697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4164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3385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3385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4313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3958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3273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