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毛線織品 » 非洲黑人為什麼愛戴毛線帽子

非洲黑人為什麼愛戴毛線帽子

發布時間: 2022-10-06 22:57:05

❶ 地理題 北京奧運會期間8月8日為什麼許多黑人選手都戴著毛線帽子和手套候場

北京奧運會期間正逢北京的夏季,氣候特點是高溫少雨。
黑人選手到這帽子和手套參加奧運會開幕式,是不是因為開幕式是晚上進行的,他們怕天黑,互相看不清,互相撞到。

❷ 非洲人但是佩戴回族的帽子請問那是什麼國人

穆斯林國家。

❸ 我兒子22歲了夏天也喜歡帶毛線帽子是怎麼回事

你應該說說你的兒子夏天戴毛線的帽子很熱,可以換夏天的單帽子涼快,他夏天也戴毛線的帽子是因為習慣了,不想換,最好還是換掉。個人觀點供參考。

❹ 非洲黑人的文化習俗是什麼

寫真黑人從「頭」開始

初到非洲,一切的感受只有兩個字:新奇。在南部非洲高大的椰子樹搖曳出的熱帶草原旖旎的風光里,穿梭著一個個頭頂雜貨、疾步而行的黑人,撲面展現出異域獨特的人文景觀和多姿的風俗民情。在很多乾旱的地區和一些貧窮的地方,人們要跋涉很遠的路程,頂著水盆或塑料桶,運輸生活用水。即使在城市,婦女們頂著盛水工具,到樓下的自來水管或固定的供水點采水,仍是街區永不褪色的一道風景線。這也是國內報刊在介紹非洲風情時經常刊登的圖片類型之一。我真正認識黑人的「頭功」是在半個月之後,那時我們從國內發出的貨櫃已抵達目的地港口,清關公司找了幾位勞工負責裝運和碼貨。貨物裝在大號硬紙箱里,有些是特大號紙箱,令人意外的是黑人們幹活不是肩扛、背背、手提等方式,一律用頭。不管紙箱有多沉,只要擱到頭上,立馬搞掂,拔腿走人。記得有一特大號紙箱,兩個勞工費盡力氣方勉強抬起,另一勞工趕緊身去頂。由於貨物特重,紙箱在黑工頭頂跳起8字舞,壓得他雙眼外凸變了臉色,頭因不堪重負而像彈簧片一樣高頻率地左右打顫顫,讓人心驚肉跳,大家本認為他不能為之而不為,可不,這位老兄依然搖晃著保持平穩。最終,包裝箱屈服了——給頂破了,他的頭也被鑲進紙箱里。靠著感覺,此人硬是將這個特大特重紙箱頂進倉庫。當時就把我們幾個初來乍到的中國人震了一把,無不肅然起敬,紛紛叫絕於黑人的頭上功夫。後來,時時看到黑工用頭頂米袋、面袋、麻包等等,依然為之驚嘆,擔心對方折了脖子。婦女們常用一布巾纏個圈,置於頭頂,以緩沖壓力保持平衡,除了頂水,她們還頂蔬菜、柴草、水果等一切可頂之物。你可以在大街上,隨意之間就會看到換煤氣的婦女,頂著或空或滿的煤氣罐,悠哉游哉地走著,令我不得不想起我們ChineseWomen的柔弱與享福。曾見過一個賣麵包的人,與玩雜技無異;頭頂著一塊木板,上面不清楚摞了多少層麵包,甩開兩手,沿街叫賣,全然不顧有個閃失時,那些麵包劈嚦啪啦地滾到大街上而引起交通阻塞。男人們頂東西注重的是硬功及氣力,而女人們頂東西講究的是技巧和耐力。頭不僅是他們的人體器官,也是他們以勞動養家糊口,籍以生存的工具。

黑人頭頂無「旋」。我們頭上個個有「旋」,沒「旋」是怪物,還有人據此推算人之性格,講一個「旋」溫(和)二個「旋」凶三個「旋」惡什麼的。就此事我專門詢問過一黑人醫生,他講黃、白兩種人的頭上有,黑人就是沒有。當一些混血兒出生後,他們的家人及近鄰常依據其頭發、膚色、五官特徵為其最終的人種定位問題而爭執不休並樂此不疲。後來,大家的意見終歸一致並約定俗成:查看混血兒的頭上有沒有「旋」,有就劃撥黃、白人種之中,沒有則回歸黑種人之列。

黑人的五官組合明顯不同於其他人種:大眼、扁鼻、闊口、翻唇。他們的睫毛很美,翹翹的,彎彎的,正是我們做美容時想要的那種。長得挺棒的還有他們的牙齒,大小厚薄,整齊劃一,不像我們許多同胞的牙齒扎得張牙舞爪,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黑人嘴大,笑起來能從左拉到右,特誇張,都瞧不見腮了,見到的是滿口白牙,因排列整齊,也就反射出更強的光,這就是我們看電視或與他們面談時,常見其牙齒和眼白部位雪白透亮,閃耀著光芒,挺招人羨慕的。反過來講,人的牙齒和眼白或許是一樣的亮,只不過一粒珍珠放在黑布上要遠比放在白布上打眼得多。

至今,非洲的黑人仍保留著許多民風民俗,有的奇特,有的荒誕,比如說「臉」吧。有一天,一黑人老婦到我們店購特,臉上繪著圖案,說的語言誰都不懂,交流全靠打手勢。事後,黑人店員告訴我,這樣的「臉」在非洲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畫臉」。一些民族在舉行宗教儀式或其他重大活動時,常在臉上塗上顏料,以驅鬼避邪,這樣的花臉洗後即可復原。而剛才進來的這張老臉則屬於第二種情況:「紋面」,圖形不是畫的,而是紋上去的,這可要終其一生了。

我如何也不會忘記那一天,我與黑人司機外出辦事,見路旁低頭走著一個黑人,嘴上居然鎖著一把小鎖,太恐怖了。我猜想可能是此人犯了忌,如偷吃東西或講錯了話而遭此懲罰,如同我國古代犯人充軍發配時在其臉上刺個「囚」字以昭示天下。司機的解釋並非如此,稱之為「其無它,風俗使然也」。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想讓司機充當翻譯,過去詢問此人來自何方,以後抽空去獵奇這個神秘的鎖嘴部落。司機卻鄭重警告我:這些「紋面」、「鎖嘴」及其他與眾不同的人,都生活在一些「老、少、邊、窮」地方,與外界很少交流。他們的民風陋習常遭外人數落,難以融合到現代文明之中,造成他們心理壓力大,極其敏感,敵意性強,容易「動刀子」。他們話不多,說到做到,說殺你無論如何也得把你幹掉,他們信奉原始宗教,天知道都是些什麼教義。所以,遇上這些人,千萬不要與之攀談,躲遠點,最好是繞道行駛。

燕瘦環肥不盡相同

黑人女孩發育較早,有些人在十五、六歲已成為孩子他娘(我們的黑人雇員埃麗絲,今年32歲,卻已榮升入「姥姥」行列)。她們喜愛打扮,知道做女人「挺」美,常穿些低口、敞口或露臍裝。有的還不戴胸罩,易顯出其乳圍的輪廓。在很多農村、山區、林區等地方,女人們同男人一樣,不著上衣,坦胸露乳,仍在沿襲祖輩們的生活習性。但城市的居民都穿戴整潔,已與世界接軌,可也有例外:一些哺乳期的婦女,她們把孩子斜系在胸前,成天敞著一隻乳房,招搖過市。孩子餓了,張口就吸,比喝自來水還方便。那乳房絕對飽滿、舒張。

一次,我們接到從國內發來的一批女式彈力衫,質量不好,賣不掉。埃麗絲見櫥窗里的兩件彈力衫臟了,拿出搓洗之後掛回原處。兩天後,一群黑姑娘逛進商店,要買掛在櫥窗里的「胸罩」。大家莫名其妙,稍後才回過味來。原來彈力衫在洗後嚴重縮水,居然縮成「胸罩」了。這給大家以啟示:與其作為彈力衫不易賣掉,倒不如洗了縮成「胸罩」賣。後來的情況證明了當時的決策是何等英明,幾百件彈力衫在價格未變的情況下,半月後以「胸罩」的形式全部售出。而我們從國內發來的真正紋胸,黑人女性普遍嫌小,賣不動,被黑人店員戲稱「為孩童定做的乳罩」。最後,若有顧客在購物時提出Bassela(地方語:免費贈送品)時,上至老頭,下至小兒,不論是壯漢,還是肥婆,統統給予紋胸以資鼓勵;甚至到了每周禮拜五的「乞討日」,不再給乞丐們一、二枚銅板,每人發一紋胸將其打發了事,也就是說這些真正的胸罩是以白送的方式處理掉的。做國際貿易時,常會出現陰差陽錯之事,令人啼笑皆非,難以防範。以前老闆在東歐做倒爺時,知道胸罩、鞋子、內衣內褲等一些女性用品,運到東歐或俄羅斯市場,必須進大號或特大號的,但在黑非洲,照樣給你上一堂課,補交一次學費。看來,黑人女性的乳房,欺負不得,從女人們顯山露水的曲線上看,燕瘦環肥,各不相同,但她們乳圍的尺寸,依我們賣文胸的情況判斷,則令ChineseWomen要甘拜下風了。

對於一些黑人女性來講,乳罩不但是其展示形體的尖端部位,同時還是存放鈔票的理想錢包。即使所穿的衣服有口袋,她們仍習慣於將紙幣及硬幣直接塞進乳罩,或者將錢裝進小錢袋,再把錢袋塞進乳罩。我們認為這有失雅觀,畢竟購物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結賬時不免要往這身體的「禁區」部位搓一把撈一把的。她們卻一點也不難為情,或許這樣錢更安全,因為扒手在偷東西時不易下手、容易察覺;抓到後不但要以盜竊論罪,還要派生出更加嚴重的指揮:流氓活動。

紋身,在世界民族中屬於較普遍的現象,就是在身體的某個部位先繪後紋,平展如畫,但在非洲,情況大不相同。在莫三比克(Mozambique)北部的林區,我見到幾位紋身的女孩和婦女,胸部和背部是用刀和鑿子紋出了一個個蠶豆狀的凸起,排列成形。人們崇尚自然界中某些神秘的傳說和一些兇殘的動物,紋出的圖形或似鬼怪的臉,或成鱷魚的體表狀。回到莫三比克首都馬普托市(Maputo),我與黑人司機因紋身起因有了爭執。他告訴我,紋身不是一種崇拜,也不是圖個美麗,而是與性有關:男女交時,肌膚滑如河魚,無甚愉悅,如果有了這些不平的凸起,會增強摩擦,增添性感點,使人更有激情。或許他是對的,這種紋身僅出現在女性的身上,與男人無關。

我難以忘記的還有那一天,我們在逛街,渴了,就到一黑人兄弟的手推車前買椰子喝。因天熱,這哥倆全敞著懷。我突然被眼前的情況嚇了一跳,在這哥倆肚臍眼的上沿,無一例外地倒插根「大蘿卜」,大小和其本人的拳頭差不多。我把隨行的黑人雇員叫到一帝,詢問是不是這兄弟倆身上的其他器官上移下陷,長錯了地方,「竄門」到肚臍眼上來了。黑工笑著解釋說這就是肚臍,長著這種大肚臍的人在本市大有人在。至於原因嗎,他不確定,講或許是出生時因接生不當而造成。這種解釋令人難以信服,我想這大概歸屬於遺傳或人種原因吧。

泣血歲月禍起黑色

初到非洲,許多事不知明細。一次與一黑人老闆談事,開始他很客氣,越談其態度越冷淡,直到「淡」得雙方不歡而散。

「怎麼回事?」我問隨行的黑人雇員。

「啊,米司特李,你不該叫我們黑人為BlackMan。」

「BlackMen怎麼啦?這和我叫白人是「WhiteMen一樣,你也可以稱我為YellowMen嗎。BlackMan在我們看來是個中性詞,一個稱謂而已。」

噢,不,單詞沒錯,錯的是歷史。」雇員說話,讓人難以理喻的。

談起黑人的歷史,隨行打開了話匣子,敘說起非洲這片古老的土地,先輩們雖然貧窮、落後,倒也寧靜、詳和。自打歐洲白人入侵以後,極端歧視他們的膚色,建立據點,炮轟村舍,屠戮黑人,販賣黑奴,直至殖民統治,留給記憶的全是泣血的歷史。這原本和我們的談話無關,問題在於這些白人在魚肉黑人時就稱他們為BlackMen,稱謂本身無錯,但在殖民者嘴裡,好言也成惡語了。

我明白了,我們叫BlackMen並無蔑視之意,壞就壞在這種叫法多年前就被白人中的殖民者口口聲聲給叫壞了,BlackMen相當於「黑鬼」什麼的,歷史延續至今,遂為種族歧視的載體。

「若不稱黑人,應叫什麼?」我問道。

「你直接叫這個人,那個人就行了,避免使用黑、白、黃顏色字樣。另外我得糾正你,你們黃、白人種叫我們為黑人,嚴肅地講我們不是BlackMen,因為Black是一種Colour(顏色)」。該黑人認認真真地說。

「啊,你們不是黑人,可你們的膚色……」我越發莫名其妙。

「我們的膚色不是Black,是Negro(黑人的一種膚色),故我們是Negro,而非BlackMen」。他把胳膊放到黑皮沙發上讓我辨認:「看一看,這兩種顏色不一樣吧」。

我無言以對,倘若Negro不是黑色,我不知其為何色。在美國,稱黑人為Negro,是一種蔑稱、是貶意詞,而在非洲的莫三比克,黑人認為Negro才是正常的稱謂。

聊起黑人的膚色,也挺有趣。我們剛來時,看黑人都黑得一致,長得一樣,難以明辯個體。這時若有黑人在街上熱烈地和我們打招呼後混進人群,如同一滴水溶進大海,瞬間無影無蹤,即使他折過身來繼續和我們對話,我們已把他忘得一干二凈。當然,黑人初看我們也是如此:你們中國人,朝鮮人、馬來人……都一樣啊。

現在好了,看黑人如同看自己的同胞,人的長相原本就不一樣。黑人之間的膚色,也有很大差別。我曾見到一位黑妞,那真叫黑,說她的皮膚似漆黑,倒不如講漆像她的皮膚黑,因為從她裸露的肩頭上,我清楚地看到太陽倒映在鏡子里的模樣。少數黑人的皮膚顏色幾近黃色,這些人大都屬於混血。所以,以漆黑和混血兒的淡黃為兩點,黑人的膚色滑動在中間不同的位置上。

每天,我與黑人雇員們一起,快快樂樂地做事,但我難以恭維他們的膚色,這並非說明我有歧視傾向,這種膚色確有諸多不便之處。例如,當你每天開車穿梭於城市的各個路口時,你得留心相關車輛駕駛員的反應。通過表情和打手勢,是駕駛員傳遞信息的重要方式。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尚能看清黑人司機的意圖;若是陰天,黑人反射的光線本來就暗,再經過一道檔風玻璃過濾,根本看不清對方駕駛室里的內容,看到的僅是一輛輛空車在跑空。雖然說錯位時可依據對方的車速,打燈情況判斷,但總讓人心裡沒個譜兒。最要命的是許多行人愛穿黑衣裳,這與他們的膚色相配,當你傍晚或夜間行車時,保不準他們會把車嚇一大跳。黑人的安全意識淡薄,過馬路時還樂於與車輛搶行,當你正常行駛時,猛然間發現旁邊黑黢黢地閃出一團黑影,鬼魅般地竄向另一側,趕緊剎車,鳴笛示警。黑人一旦決定穿越馬路,不管有多麼危險,視死如歸,九桿棒棰也打不回。他們總是在小車貼著屁股時及時跑過,你在這兒驚魂未定,他們已在遠處洋洋得意,夜幕中唯留下一串串拖著長長的誇張的笑聲隨時作伴於你的罵娘聲。如果說黑人滴血的歷史,起因於他們的膚色,這種講法有些牽強,而路上光線昏暗時發生的一些車禍,則是名副其實了。

❺ 老外為什麼喜歡夏天也帶頂毛線帽子

耍酷,耍帥,吸引眼球,娛樂圈都要有些特別,沒有特別,別人怎麼能記住他,他可以因此更成為焦點,更出名。
這也符合國外人開放自由個性的性格特點,跟隨心情做事。

❻ 非洲黑人的文化習俗

1.打招呼的方式

非洲流行的招招呼方式——舉起右手、手掌向著對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並沒有握石頭。」顯然,它是在表明:「沒有武器」這個習俗,自古在世界各地普遍地被採用,只不過樣式稍微不同而已。它可以說是友好的象徵。

2.negro和black是禁句

美國黑人對Black一詞並沒有抗拒心理。可是,一聽到有人呼他Negro(黑人之意,尤其指原藉非洲,被販賣到美國做奴隸的黑人及其子孫),就勃然大怒。非洲人對Negro、Black二詞不但有抗拒心理,而且不承認它的含意。強調膚色不同,在非洲是最大的禁忌。

稱呼非洲人,最好照他們的國籍來稱呼。非洲人一般說來國家意識相當強烈,直呼其國名,他們聽來就很受用。

3.African的稱呼有特定對象

稱非洲黑人為African可犯了嚴重的錯誤。在非洲,所謂的African並非泛指所有非洲人,而是指特定的一群人,那就是:南非共和國荷裔白人。因此,那些非洲土著,碰到別人稱他們為African,就露骨地表示厭惡。

4.莫拍落後鏡頭

任何國家都有骯臟透頂、窮人群集的地區,世界首富的美國,亦不例外。你若在那些臟亂地區興致淋漓的拍照,跟你同行的當地人就會提出抗議,甚至不肯當你的向導。

發展中國家的人民、最不喜歡自尊心受損,這是身為觀光客務必認清的事實。一見落後的景象就想拍照留念,這無異在找人家的渣兒,如此欠考慮的行為,還是不做為妙。

5.莫瞪眼看對方

古時候的衣索比亞,侍者是背對主人(或客人)來服務的。衣索比亞有個迷信,那就是:有人瞪你看時,被瞪看的人不是災禍必至,就是死神要找上他。在這個國家,跟當地人交談或碰面的時候,可不能目不轉睛地瞪看對方,這么做,對方一定大感不悅。

6.用力握手是善意的表示

在非洲,握手時如果握得有氣無力,被稱為是「禮貌不周」。握手有氣無力,表示虛與委蛇,毫無誠心,他們會生氣的。尤其在阿爾及利亞,握手是愈用力愈受尊敬。他們認為,用力的程度跟對方好意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最好握得他們手都感到麻木叫痛。

7.女性只限於逛店購物

在阿爾及利亞,女性獨行被列為禁例,唯有逛店購物的時候,才可以私自行動。他們認為,一個女人獨自亂走,是一種喪失「品格」的行為,身為淑女,絕不能幹這種事。當然,她們想獨自進入餐廳、戲院也是免談。

8.從事狩獵旅行時要嚴守規定

想要進行狩獵旅行(Safari),東非可說是最理想的地方。狩獵旅行的禁忌頗多:不能嘰嘰喳喳說話。因為,動物的聽覺敏銳異常;不能任意走出車外。你以為安全無慮,其實,旁邊就有猛獸在虎視耽耽,你卻看不出來;不能任意點火,有人曾經點了煙之後,把火柴隨意一丟,引起一場森林大火。

9.留下一點點

在奈及利亞的西部地方,有個特別的吃飯方式:不能吃得一物不剩,客人至少要留一片東西在碟子上。更怪的是,他們把那一片東西留到第二天,才將它丟入垃圾箱。他們相箱:聖靈會來吃那一片東西。在這個國家,旅客千萬不能為了菜的美味可口,把碟子上的肉或湯,吃得一干二凈。

10.斗篷、白衣可以避險

在阿爾及利亞和幾內亞,常常可以看到穿古時候那種白衣和斗篷的女性。這些白衣、斗篷,是貞節、純潔的象徵。對這一身打扮的異性,無不敬重有加,就是說,視她們為值得尊敬的女性。女性觀光客如果以這種打扮到處走動,保證暢行無阻,又不會遭到任何危險。

11.鏡頭如槍口

非洲人普遍認為相機對准某物,拍下鏡頭,某物的「精氣」就給吸收殆盡,此事自是非同小可。人、房屋、家畜一律不準拍攝。觀光客如想拍攝,之前最好向對方先打個招呼,獲得同意之後再行動,以免被投石、被吊或挨一頓揍。

非洲有一個食人族,在他們部落的人死後大多都會被吃掉的,特別是那些身體強壯沒有疾病的人,比如把眼睛給獵人吃,把腦子給笨孩子吃,把生殖器給性方面有病的人吃等等,他們深知吃什麼被什麼的道理.對於入侵的外人,他們也會把他抓住吃掉,不過有一點,他們只吃身體正常的,如果說是一個殘疾人,那麼他們是不會吃的,但是他們會把這個人處死.

❼ 在非洲當地的黑人愛戴棉帽子,天兒本來就炎熱,捂大蛆啊

等你去了非洲就知道了,那是隔溫的最好方式。本人在煉鋼廠工作過,即使最熱的夏天,也要穿長袖厚衣服去工作,不然能烤死。

❽ 非洲黑人都喜歡臟臟辮,到底有什麼好處

非洲黑人喜歡臟臟辮,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防止頭發蓬鬆,並且可以讓自己在夏天更涼快;第二個原因是可以長時間不洗頭,防止蟲子增生;第三個原因是編上臟辮非常好看。



再加上非洲這個地區是非常缺乏水資源的,那裡的人經常會長時間不洗頭,非洲的環境又不怎麼樣,所以他們的頭發上經常會有一些蟲子,編上臟辮可以防止蟲子觸碰到頭皮。長時間不洗頭,頭上會出很多油,但是這種臟辮就是越出油越好看,是不是很神奇!

每一個女孩都有一顆愛美之心,非洲女孩當然也不例外,非洲這個地區因為窮,很多人都買不起放在頭發上面的飾品,就把頭發給編成臟辮,這樣看起來就像頭上戴了飾品一樣。

❾ 請大家介紹下黑人的那種穿著(衣服上有帽子,沒有口子,拉鏈的)叫什麼是那種類型

那種叫帽衫哦。黑人一般都走hiphop風格的打扮路線。
雖說HIP HOP本身就是一種相當隨性的街頭族,HIP HOP的裝扮可也是有分成好幾級的呢!大致分為3大類
大學校園風
如果你想要來點大學風的話,那麼一件棒球夾克及一件連有帽子的休閑運動衫可是必備的行頭呢!在顏色選擇上可以考慮明朗的淺灰色調、或藍色調上衣夾克,而褲子就買那種卡其色或特殊防水的帆布料,上面有粉多粉多搞不清楚用途的口袋設計,這樣就隨性來個雙色彩強烈一點的黃呀!紅呀!深紫之類飽和色調的球鞋或 真皮鞋面的運動鞋,這一種隨性稍不遵守傳統的裝扮,應該就可以是大學版的HIP HOP裝束。
滑版運動風
不玩滑板的人當然也可以穿得很滑板族,其中必要的裝扮是帽子一頂,不論是棒球帽反戴或是毛線帽都能讓你的一頭亂發就續,而上衣自然也是那種連有帽子的休閑運動衫,只是在顏色上可以挑選鮮橘、亮黃或螢光綠,重點就是讓人在500公尺外就能輕易鎖定你,而褲子呢!也是以寬大,並且有粉多口袋及莫名其妙的魔鬼氈或拉鏈為主款,已經這么炫了之後,不妨來雙素凈的球鞋,以此讓人把眼光多停留<BR>在你的膝蓋以上。
黑人Hip Hop打扮
黑人Hip Hop打扮是很耀眼的,因為他們鍾意穿金戴銀,凸顯其種族地位,老一輩還會襯得全身白雪雪,頭戴黑鏡和蟒蛇那麼粗的頸鏈。黑人Hip Hop打扮嚴選三大主要元素:頭巾、頸鏈、戒指,玩Hip Hop的你一定要有。
Hip Hop界大熱鑲石長項鏈,加大碼T-shirt及超低浪闊褲同是Hip-Hop界的指定服飾。除此以外,長長的「銀」項鏈也是必備的配件:美國頂級人馬Mos Deep、P.Puffy、EVE、LLCooLJ、日本的Dragon Ash,也經常佩戴長得落在心口位置的銀項頸鏈現身。提到Hip Hop衣著文化,很多人都會認為是穿Over Size Tee、功能Roll褲、包裹頭巾、兼且手戴毛巾護腕等,但其實除上述配件外,美、日Hip Hop友頸項上還掛著大大的吊嘴牌的長長頸鏈,當中有漢字、英文字及符號等……細數黑人Hip Hop打扮必備品,頸鏈主要看吊墜的圖案,黑人一向喜歡中文字,部分NBA球員還有中文字tatoo,這類中文字頸鏈在美國較罕有,但本地就有很多,而金、銀手鏈以粗為主……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3990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5047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3673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4141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3363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3363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4291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3934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3249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