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毛線織品 » 黑色鳳尾絨毛線織什麼好

黑色鳳尾絨毛線織什麼好

發布時間: 2022-10-16 07:24:01

A. 56個民族的服飾各有什麼特點

1、蒙古族

蒙古族服飾包括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等。男裝多為蘭、棕色,女裝則喜歡用紅、粉、綠、天藍色。腰帶用綢緞或棉布製成。靴子分皮靴和布靴兩種。佩掛首飾、戴帽是蒙古族習慣。

2、回族

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是禮拜帽,一般用白布製成,式樣為無檐小圓帽,現成為民族標志。回族婦女習慣戴披肩蓋頭,只把臉露在外面,姑娘用綠色,中年用青色,老年用白色。

3、苗族

苗族服飾有明顯的地域差異。婦女典型的裝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衣料在過去以麻織土布為主,使用蠟染、刺綉工藝。配飾以頭、頸、胸及手等部位的銀飾為多見。

4、傣族

傣族男子多穿圓領大襟或對襟小衫,下著長褲,白布或藍布包頭。婦女穿長筒裙和短衫,梳各種發式。傣族人民崇拜孔雀和大象,常將孔雀和大象的團編織在衣物上。

5、傈傈族

傈傈族男子上穿或長或短的麻布衫,下著及膝黑褲,頭戴黑色包頭,身背箭包和砍刀,左耳戴珊瑚耳墜,系圍裙,青布包頭,背手工縫制掛包,頭戴「噢樂」。

6、藏族

農區男子一般穿黑白氆氌或嗶嘰藏袍,外束色布或綢子的腰帶;婦女藏袍內襯各色綢衫,腰前圍「幫典」。牧區男子多穿皮袍,外束腰帶;婦女皮袍以圍裙料和紅藍綠呢鑲寬邊。

7、壯族

壯族男子多穿對襟的上衣,紐扣以布結之。扎頭巾。婦女穿藏青色或深藍色矮領、右衽上衣;下著黑色寬肥褲子。節日或趕墟歌場穿綉花鞋。服飾一般都用自織的土布製成。

8、朝鮮族

朝鮮族男子通常穿短款上衣,斜襟、左衽,寬型袖筒,下滲穿寬腿、肥腰、大檔的長褲。外出時喜歡穿斜襟長袍,無紐扣,以長布帶打結。女服則為短布長裙,叫「則、契瑪」。喜歡用黃、白、粉紅色布料。

9、高山族

高山族服飾有地區差異。台灣南部男子穿對襟長袖上衣,外套坎肩式斷骨啊,系寬腰帶,垂其兩端的作為前裙。用黑布纏頭。經常戴藤盔或木盔。女子服飾分為短衣長裙、長裙下裳和裸露式三種款式。頭戴木製八角頭盔。喜歡佩戴飾物。

10、納西族

以自織的麻布或粗布為衣料,青壯年喜穿白色,老人喜歡黑色。女子喜穿紅藍紫色、釘雙排扣字的上衣,淺藍或白色衫里的雙層擺著長裙。腰束紅、黃色綵帶,腳穿情不綉花鞋。最具特色的是「七星披肩」。

11、布朗族

現在布朗族服飾與早期服飾有了很大差異。男子上著圓領對襟長袖的青布衣,下穿寬腳長褲。頭飾因年齡有所差異。服飾的用料多為自織的土布。

12、阿昌族

阿昌族男子一般穿對襟上衣,黑色長褲,背「簡帕」和「戶撒刀」。未婚女一般穿短衣、長褲,將辮發盤於頭頂。已婚婦女一般穿短衣,及膝筒裙,束髻,並用黑布或藍布纏成高達尺許的包頭,戴各種銀飾。阿昌族喜歡把鮮花插在頭上。

13、怒族

男子服飾為交領長衫,及膝長褲,穿時前襟上提,束腰帶。蓄發,並用青布或白布包頭。裹麻布綁腿。婦女穿右開襟上衣,衣及腳踝的裙子,套黑色或紅色的坎肩。喜歡用紅藤做纏頭或腰箍。

14、鄂溫克族

服裝樣式主要有大毛上衣、短皮上衣、羔皮襖、皮褲、皮套褲、皮靴等。喜愛藍、黑色的衣服。男子夏戴布制單帽,冬戴圓錐形皮帽,頂端綴有紅纓穗。婦女普遍戴耳環、手鐲、戒指,或鑲飾珊瑚、瑪瑙。

15、鄂倫春

無論衣服鞋帽還是生活用品,都以狍皮為原料。男女冬季皆穿長袍。皮帽用狍油皮頭精製而成。女帽鑲有花邊,頂端綴著紅綠淺穗。年輕人穿用的衣服、褲子和手套,多用柞數樹煮水揉染成黃色。

16、赫哲族

魚皮衣是赫哲族的重要標志。喜歡穿大襟長袍,外套坎肩或短褂。男子的褲子多用懷頭或哲羅、狗魚皮製成,腰上端為斜口。婦女的褲子多為齊口並鑲有或綉有各種花邊。男女都穿魚皮靰鞡。

17、門巴族

門巴族服飾有地區差異,門隅地區皆穿藏式的氆氌長袍,束腰帶,戴褐色小圓帽,腳穿筒靴。墨脫地區喜穿棉麻衣服。男子留長發,佩耳環和腰刀。婦女穿花色裙子,發辮盤於頭頂,以彩色的線裝飾。

18、白族

崇尚白色。白族男子身著白色對襟上衣和黑領褂,下穿白色長褲,頭纏白活藍色手帕,肩掛手綉掛包。婦女多穿白或淺藍色右衽上衣,下著白或淺藍色寬褲,腰系綉花短圍裙,足蹬綉花鞋。

19、保安族

保安族男子穿白布衫,青布坎肩,黑藍灰色長褲,頭戴布制圓頂小帽;婦女穿大襟襖、坎肩,喜愛紅色、綠色等色彩,一般要戴蓋頭。保安腰刀是最具特色的佩飾。

20、布依族

布依族男子上穿對襟或大襟的短衣,下著長褲,也有穿長衫長褲,頭纏青色或花格頭巾,或將白色印花頭帕搭在頭上。喜歡佩戴銀質手鐲、足蹬尖鼻綉花鞋。

21、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服飾以袍式為主。男子頭戴皮帽,身穿長袍,下著皮褲,腳蹬皮靴。婦女以布衣為主。顏色多為藍色、黑、灰。婦女擅於手工刺綉。發式及裝飾品因地而異,有的用白布或白毛巾包頭,佩帶各式耳環。

22、德昂族

德昂族男子一般穿黑色的大襟上衣,寬而短的褲子,戴黑布或白布頭巾,兩端掛綵球。婦女服飾有地域和支系的區別。通常分衣褲式和衣裙式。德昂族服飾最醒目的是婦女身上的腰箍和彩色艷麗的小絨球。

23、東鄉族

東鄉族男子多穿寬大長袍,束腰帶,掛腰刀、煙荷包等。婦女多穿綉花衣服,式樣為圓領、大襟、寬袖。下穿套褲。男子戴平頂無檐白、黑軟帽。婦女在家戴綉著花紋的便帽,外出時戴絲綢蓋頭。首飾以銀耳環、銀手鐲、瑪瑙珠子為主。

24、侗族

侗族男子的上衣有對襟、左衽和右衽三種,下著長褲,裹綁腿。女子穿裙時,上身以開襟緊身衣相配,胸部圍青色刺綉的「兜領」;穿褲時,以右衽短衣相配。喜佩戴銀質飾物。衣料多為自織自染「侗布」。

25、獨龍族

獨龍族普遍穿上了布料衣裝,但仍在衣外披覆條紋線毯。獨龍族的佩飾頗具特色,均喜歡把藤條染成紅色作為手鐲和腰環飾物。男子出門比佩砍刀、弩弓和箭包;婦女頭披大話毛巾,項戴料珠。

26、俄羅斯族

俄羅斯族男子多穿長及膝蓋的套頭襯衫和細腿褲,春秋穿粗呢上衣或長袍,冬天則穿羊皮短衣或皮大衣。婦女夏季習慣於穿粗布襯衣,對襟長袍,下穿毛織長裙。男女都穿氈靴、皮靴和皮鞋。男子普遍喜歡戴呢帽和帶耳罩的毛皮帽。

27、哈尼族

哈尼族男子上穿對襟衣、下著長褲,用黑布或白布包頭。婦女服飾主要為棉布衣裙和長、短褲。喜歡穿青色衣服,有的地方甚至每洗一次衣服都要用藍靛將衣服再染一次。

28、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男子主要有皮大衣、皮褲、襯衣、長褲、坎肩、袷袢等。皮褲肥大。襯衣、長褲多用白布。婦女穿以綢緞、花布、毛紡織品縫制的連衣裙,喜歡選用紅、綠、淡藍色。婦女的帽子、頭巾頗有講究。

29、基諾族

男子穿白色圓領無扣的對襟上衣,及膝的寬筒褲,裹綁腿,長布包頭,戴竹木或銀質的耳環。婦女穿圓領無扣短上衣,內襯緊身衣或胸兜。下短裙,裹綁腿,頭戴尖頂帽。服飾原料多為棉麻混紡的土布,顏色以原色為主。

30、京族

京族服男子一般穿及膝長衣,袒胸束腰,衣袖較窄。婦女則內掛菱形遮胸布,外穿無領、對襟短上衣,衣身較緊,衣袖很窄,下著寬腿長褲。京族最有特色的裝飾是他們的斗笠。

31、景頗族

景頗族崇尚黑色。男子穿對襟短衣。褲子為短而寬的褲筒。青年人用白布包頭。外出掛長刀或扛火槍。婦女上衣為對襟或左襟的黑色短衣,綴滿銀袍和芝麻鈴。下穿筒裙,裹毛織護腿,喜佩銀質物。

32、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族男子服飾為白色綉花邊的圓領襯衫,外套無領長衫「袷袢」,袖口黑布沿邊。衣外系皮帶。下穿寬腳褲。女子服飾寬大無領,鑲嵌銀扣的對襟上衣。皮或布制的坎肩。一年四季都戴圓頂小帽。

33、拉祜族

拉祜族服飾以黑為美。男子穿對襟短衫、黑布長褲,戴黑便帽或頭巾裹頭。婦女穿開襟、開叉長衫,下著長褲,頭纏長頭布,兩端彩色長穗,裹綁腿。婦女戴銀環,掛「普巴」。男子則佩戴葫蘆、火槍。

34、黎族

黎族男子一般穿對襟無領上衣和長褲,纏頭巾插雉翎。婦女服飾有地區差異,穿黑色圓領貫頭衣,下穿緊身超短筒裙,花色艷麗。或身著黑、蘭色平領上衣,下著色彩艷麗的花筒裙,頭系黑布頭巾。

35、珞巴族

珞巴族男子穿藏式氆氌長袍,外套黑色羊毛坎肩,及腹部。背披野牛皮。頭戴熊皮圓盔和藤條圓盔。佩掛弓箭、腰刀。婦女穿無領窄袖對襟上衣。圍緊身筒裙。男女赤腳、蓄發,頭發後面披散,額前齊眉。

36、滿族

滿族過去一年四季都穿袍服,袍服中最具特色的是旗袍。初是長馬甲形,後演變成寬腰直通式。坎肩是滿族服飾的突出特點。滿族把深絳色看做福色,崇尚白色。

37、毛南族

毛南族男子以前有著唐裝的,也有穿琵琶襟上衣的。婦女則穿右襟上衣,寬腳滾褲邊。上衣襟邊及袖口有三道鑲邊。衣料多為青、藍色。」頂卡花「(花竹帽)是毛南族手工產品中的精品。

38、仫佬族

仫佬族崇尚青色,服飾樸素。婦女穿大襟上衣、長褲。姑娘梳辮,婚後結髻。老婦用青布包頭,腰扎圍裙。男子穿對襟上衣、長褲,戴碗形青布帽。多穿草鞋或布鞋。面料是自紡自織的藍靛染成的土布。

39、普米族

普米族婦女服飾有地域差異。蘭坪、維西一帶穿大襟短衣,長褲,外套黑褐色坎肩,系圍裙,梳辮子。寧蒗、永勝一帶穿右襟短衣,白色褶裙,披羊皮披肩,束彩色腰帶。發辮以粗大為美,沖上白色。

40、羌族

羌族男女皆穿麻布長衫、羊皮坎肩,包頭帕,束腰帶,裹綁腿。男子長衫過膝,梳辮包帕,穿草鞋、布鞋或牛皮靴。喜佩掛火鐮和刀。女子衫及踝。腰束綉花圍裙與飄帶。腳穿雲雲鞋。挑花刺綉久負盛名。

41、撒拉族

撒拉族男子多穿白襯衫、黑坎肩,束腰帶,著長褲、穿」洛提「或布鞋,頭戴圓頂帽。婦女穿短上衣,套黑或紫色坎肩,著長褲,綉花布鞋。少婦戴綠色蓋頭,中年婦女戴黑色蓋頭,老年婦女則戴白色蓋頭。

42、畲族

畲族男子過去一半穿著色麻布圓領、大襟短衣、長褲。婦女服飾因居住地區不同,款式各異,以象徵萬事如意的」鳳凰裝「最具特色。畲族對自然色蘭色和綠色具有特殊的愛好。紅、黃、黑也是常用的顏色。

43、水族

水族男子穿大襟長衫、長褲、青布包頭,草鞋或布鞋婦女穿圓領大襟藍色寬大半長衫、長褲,青色綉花圍裙,綰發,頭纏青布或白布帕,綉花鞋,盛裝時戴各種銀飾。水族紡織和印染技術有相當高的水平。

44、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男子平日愛穿襯衣,外著無領對襟的黑色長外套,冬天著光板羊皮大衣。婦女喜穿連衣裙。男戴黑絨布圓形高筒帽。女戴圓頂綉花棉帽。男女皆穿皮靴。塔吉克族婦女擅長手的工技藝是刺綉。

45、塔塔爾族

塔塔爾族男子多套頭、寬袖、綉花邊白襯衣,齊腰黑色坎肩或對襟、無扣上衣,下配黑色窄腿長褲。婦女穿寬大荷葉邊連衣裙,多黃、白、紫紅色外套西服上衣或深色坎肩。男戴綉花小帽或圓形平頂花帽。婦女戴嵌珠小花帽加披頭巾。

46、土家族

土家族男子過去穿琵琶襟上衣,纏青絲頭帕。婦女著左襟大褂,滾兩三道花邊,衣袖比較寬大,下著鑲邊筒褲或八幅羅裙,佩戴金、銀、玉質飾物。現只有喜慶節日、隆重集會或邊遠山村,才穿傳統服飾。

47、仡佬族

男女皆穿裙,男子裙短,女子群長。用一幅布圍於腰際,無褶皺,如桶狀,謂」桶裙「。

48、土族

土族男子冬穿斜襟光板皮襖和羊毛褐衫,其他季節穿小領、斜襟長袍或白色高領短褂,黑或紫色大襟坎肩,下穿長褲,系腰帶、圍肚。頭戴白氈帽,穿綉花布鞋。婦女坎肩以黑、紫或鑲邊的藍色衣料縫制,腰系花紋綵帶。緋紅色鑲白邊百褶裙,套鑲白布褲筒。足蹬彩雲綉花長筒鞋。頭飾用五色瓷珠把銀耳環串起,垂在胸前。

49、佤族

佤族服飾有地區差異,男子一般穿黑、青色無領短款上衣,黑或青色大檔寬筒褲,黑、青、白、紅色布包頭,出門挎長刀、掛包。女子多穿貫頭、V領緊身無袖短衣,條紋筒裙,披發,戴銀、竹、藤製飾物。

50、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男子穿綉花襯衣,外套斜領、無紐扣」袷袢「,,」袷袢「身長沒膝,外系腰帶。婦女喜歡穿色彩艷麗的連衣裙,外套綉花背心,男女頭戴綉花小帽,腳穿長頭皮靴。用料選用純毛、純棉、真絲、真皮。

51、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男子夏穿綢制的套頭短袖襯衣。春秀穿長過膝蓋的長」袷袢「,腰束綢緞或三角形的綉花腰帶。冬穿毛衣毛褲、羊皮襖。婦女夏穿絲綢襯衣、連衣裙等,冬穿毛衣、毛褲、呢子大衣,和狐皮、裘皮大衣。一年四季都戴」朵皮「帽子。

52、錫伯族

錫伯族男子服飾是大襟長袍或對襟短衫。喜青、藍、棕色,腰系青布帶。婦女的長袍式樣與男子相同,但領、袖、大襟等處鑲有花邊,喜歡穿多褶連衣裙,外套短坎肩。男子戴圓頂帽,婦女喜歡戴各色頭巾。男穿厚底鞋,女穿綉花鞋。

53、瑤族

瑤族男子服裝以青藍色為主,以對襟、斜襟、琵琶襟短衣為主,或交領長衫,扎頭巾、打綁腿。婦女穿大襟上衣,束腰著褲;圓領短衣,百褶裙;或長衫配褲。服飾挑花構圖,頭飾特點更為突出。

54、裕固族

裕固族男女穿高領、大襟有衽的長袍。男子束紅、藍腰帶,佩帶腰刀、火鐮、小佛等;婦女長袍下擺開衩,以綠、藍色為主,套高領坎肩,系腰帶,配手帕。冬戴狐皮風雪帽,夏秋戴圓通平頂白氈帽或禮帽。

55、彝族

彝族服飾的色彩較為豐富,款式變化多姿,並且以大量銀製品和刺綉裝飾。

56、漢族

華夏族成為」漢人「,始於漢朝。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系結,給人灑脫飄逸的形象。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體現,承載了漢族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

B. 手工編織羊絨線是多粗的呀,怎麼編織衣服啊

一般都是26/2,也就是26支兩股,支數越大越細,具體多粗沒有定性,因為這東西本來就可以拉伸的,使勁拉就細一些,平放就粗一些。編織衣服就在線下實體店學習或者去編織人生看看吧~需要純山羊絨山的話可以去掏寶看看,搜一下金蘭羊絨衫,我在那裡買過一件,在衣服不起眼的地方舊了點毛讓我同學在學校實驗室驗了下,含絨量95+%,算純絨,你可以聯系汪汪是尚雅2012的,他是總經銷,可以優惠一些,具體多少就不告訴你了~

C. 鳳尾線戳戳綉用幾號針

對於小圖,一般選擇用較細的針(9號和12號)來綉,大圖大多選擇較粗的針(16號)。
戳戳樂製作過程
第一步,選擇圖案。
一般用戳戳樂綉的東西效果是毛絨絨的,圖案中不同色彩的交界處不是十分整齊,所以不易綉較為精細的圖案,盡量選擇線條粗一些的圖案,或者將小的圖案放大一些,這樣綉出效果會很好。對於初學者,在針法掌握還不熟練時尤其需要注意,待用針純熟了後再綉一些較為精細的。
第二步,選擇針大小和線。
圖案選好了後,針對圖案大小,及圖案線條的粗細來選擇針的型號,以及線的種類。細一些的針可以綉出的線條較細,但速度相對較慢:相反,粗一些的針綉出的線條會粗一些,但速度相對較快。有些人心比較急,那麼可以在大片同色區域選擇用粗針綉,顏色變換的地方用細針來綉。我自己綉比較偏愛12號的針。
不同的針用的綉線也不同,9號的針(2股縫紉線或者1股十字綉的線),12號的針(3股縫紉線或者2股十字綉的線,1股開司米線),16號的針(3股十字綉的線,2股開司米線)。
不同的線綉出的效果也不同,偏愛哪種效果需要綉者自己選擇。
第三步,選擇綉布
根據圖案需要的背景色選擇綉布的顏色。根據針和線選擇的綉布的質地,越粗的針越要選擇厚實的布。粗針用薄布會一綉一個窟窿。根據綉的圖案的用處不同選擇的不也不同。我個人推薦用亞麻的粗布,布厚實硬挺,綉完的圖案適合裱起來。
第四步,將圖案轉移到綉布上
對於自己會畫的綉者直接用水溶筆將圖案畫在綉布的反面就可以。我沒有這個能耐,相信大多數的綉者也沒有這個能耐。自己畫圖為了把握,也可以先在紙上把圖案創作好,在網上看好圖案的直接打在紙上。然後我們再把紙上畫好的圖案轉移到綉布上。將圖案轉移到綉布上,需要鉛筆和復寫紙。我們把圖案放在最上面,中間放綉布,最下面放復寫紙,用鉛筆稍稍用力描圖,這樣用鉛筆描過的圖案就會印在綉布的背面。綉布背面的圖案是反的,我們按照反的圖案來綉,在綉布的正面呈現的就是正的圖案。
第五步,戳戳樂綉綳的選擇
戳戳樂這種綉花方式必須使用綉綳,只有綉布被綉綳綳緊了,綉針用起來才能好綉。戳戳樂的使用的綉綳不宜過大,大了的話綉布綳得不緊,即便綉綳綳得緊了,綉針紮下去拔上來的擺動幅度也很大。於是有些人喜歡用小綉綳,綳得緊,綉大的東西也可以一小塊一小塊的撐著綉。但是過小的綉綳也還是不好,因為戳戳樂的綉針針頭比較長,而且熟練地綉起來,綉針的速度較快,小綉綳面積比較小,加上手拿的地方,一不小心就可能會弄傷自己的手。而且小綉綳調節的面積不大,戳戳樂綉過的地方會特別厚,當分塊綉時有時綉綳會夾到已經綉過的地方,小綉綳就很難將綉布卡住。我個人認為選擇15cm到20cm的可調節綉綳比較適合。對於不常綉,並且不銹大幅的綉友15cm較緊的不可調節綉綳也可以。
第六步按照綉布上的圖案用不同的線綉好
我個人一般來說,有邊界線的先綉邊界線,多個顏色,先綉面積較小的顏色,同個顏色先綉交界處的地方,從外圈綉向里圈。
我做了視頻教程,在土豆網美美手工的主頁上。有興趣的可以看看視頻。
第七步,將綉布上正面綉好的圖案進行修剪
有的人喜歡修剪後的效果,有的人不喜歡,根據個人喜好而定。剪後圖案較為平整,顏色相對的較為鮮艷,不過修剪過程比較麻煩,也是個不小的功夫。在修剪前為了不讓剪下的線頭毛毛黏在沒有綉線的綉布上,我們用紙或者其它的東西擋住綉布。然後用剪刀一塊一塊的剪,盡量剪平,不平的地方可以反復的剪,達到綉者需要的效果為止。
第八步,清洗綉布
如果綉布不平或者有污漬,可以用清水清洗,然後攤平,不平的地方用熨斗燙平。如果綉的面積比較小,比較平整,綉布表面清潔保持較好,那麼就不用清洗,因為清洗後線的效果會稍稍有些改變,變得沒有剛修剪後的平整,這時又需要局部進行修剪。
第九步,最後的修補工作
也許你修剪清洗了之後,你會發現有一些地方的線綉的不是很密實,又或許本身我們綉的就比較稀,這樣的效果有時我們不能滿意,不用怕,在裱框之前我們還有個修補過程,我們用綉線在稀疏的地方再補綉幾針,然後修剪好,這樣反復直到效果你滿意了為止。
最後一步,包裝裱框
這一步可以到專業的店裡做裱框,如果你綉的東西不是很大,又喜歡做手工包裝,我在視頻里介紹一種包裝方式。包裝完後,一幅作品就出爐了。

D. 雲南十八怪是什麼

雲南十八怪
雲南因地處低緯度、高海拔區,受緯度位置和垂直高差雙重影響,氣候類型多樣,南方是熱帶季風區形成的河谷盆地,東部是被形容成"萬紫千紅永不凋"的冬暖夏涼氣候。雲南還是中國少數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除了漢族以外還聚居著有彝、白、壯、傣、納西、藏、瑤族等其他25個民族,佔了全省總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正是由於其獨特的地理風貌,特殊的氣候狀況,多彩的民族風情,奇特的風俗習慣,產生了許多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奇異現象,隨著遠來的遊人、匆匆的過客們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短暫的足跡並離開之後,他們所耳聞目睹的那些奇聞異趣也逐漸流傳開來,並每每被冠以怪"字,也因而流傳下"雲南十八怪"、"雲南二十八怪"、"雲南八十一怪"等說法。

雲南第一怪:

雞蛋用草串著賣:老鄉們為了便於買主攜帶所購買的雞蛋,又不被碰壞,便以竹蔑或麥草貼著蛋殼編,每個都隔開,十個為一串,可以掛在牆上,想吃的時候便吃幾個拿幾個。

雲南第二怪:

摘下斗笠當鍋蓋:雲南竹林較多,因此許多用具都以竹子為原料,而鍋蓋就形似於內地的斗笠,只是頂略小一點,便於抓拿,而且用此做鍋蓋,透氣保溫,做出來的飯更加清香。

雲南第三怪:

三隻蚊子一盤菜:雲南的許多地區,天氣較為炎熱,終年蚊蠅不絕,特別是野地與牲畜圈裡的蚊子個頭都比較大大,故誇張說3個蚊子一盤菜。

雲南第四怪:

火筒能當水煙袋:當地人抽煙所用的煙袋很像內地的吹火筒,只不過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裡吸,煙氣經過水過濾,可以減低焦油的濃度,味道更加清涼香醇。

雲南第五怪:

糌粑被叫做餌塊:雲南產大稻米,特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後,揉製成長條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著吃,顏色白如雪,象內地做的白米粑,當地稱餌塊。

雲南第六怪:

背著娃娃談戀愛:少數民族期盼人丁,盛婚後數日媳婦便回門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與丈夫相聚,開始真正的談戀愛。

雲南第七怪:

四季服裝同穿戴:雲南地區氣候多變,夏天不熱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溫差較大,可以說是冷熱瞬變,在街上四季服飾隨處可見,長的、短的、厚的、薄的,顏色艷麗,絢麗多彩。

雲南第八怪:

螞蚱能做下酒菜:雲南許多地區的人都有吃蟲的愛好,變害蟲為佳餚,化昆蟲為美味,所以螞蚱、蝗蟲等,都因為油煎之後,焦脆鮮香,而成為了美味的下酒菜。

雲南第九怪:

姑娘被叫做老太:雲南有些地區口音娘娘不分,喊姑娘其實就是指姑與娘,而把姑姑與娘娘喊為老太,所以你問姑娘他說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內地人所稱的小姨。

雲南第十怪:

和尚可以談戀愛:雲南與幾個信奉佛教的國家接壤,而佛教國家的男子上寺廟當和尚就像內地上學讀書或服兵役一樣,到時還可以還俗結婚生子,受其影響,邊民也穿和尚服談戀愛。

雲南第十一怪:

老太太爬山比猴快:雲南多高山深谷,當地的婦女們從小到老都勤勞無比,爬山越嶺、種地砍柴都習以為常,因此練就了一身矯健的身板與腳勁,七八十歲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

雲南第十二怪:

新鞋後面補一塊:少數民族婦女在綉花鞋後面,用布巧做鞋曳,上面綉花精心點綴。既美觀又有擋灰擋泥的實用價值。

雲南第十三怪:

汽車還比火車快:由於有許多的高山峽谷,所以雲南境內的鐵路坡度很大、彎道較多,使得火車的速度特慢,形成了火車沒有汽車快的獨特景觀。

雲南第十四怪:

腳趾常年都在外:雲南到處崇山峻嶺,行路較不方便,爬山跑路多了會有較多的腳汗,於是就做成淺幫鞋,露出腳趾,能夠感到更加涼爽。

雲南第十五怪:

娃娃全由男人帶:雲南的婦女們歷來勤勞,所以很多外面的活都由她們來干,而男子們相對來說卻比較清閑,大多都呆在家裡帶孩子。

雲南第十六怪:

花生蠶豆數著賣:舊時滇省民風多純善,喜歡以物易物,恥言商品交易,故花生蠶豆等物品都數堆賣,人心就是秤一桿。

雲南第十七怪:

這邊下雨那邊曬:這句話是用來形容雲南特殊的地理位置與十里不同天的多變氣候的。相差十里便會有不同的天氣景象,而同一座山的兩面也是一面艷陽天,一面雨傾蓬。

雲南第十八怪:

四個竹鼠一麻袋:山區竹林很多,有繁茂的竹筍。食竹筍的鼠多肥碩,形壯與家鼠有很大差相異。用這樣的山珍待客真是賽過雞鵝

E. 各個民族的服飾特點

內容如下:

蒙古族:蒙古族服飾具有濃厚的草原風格。因為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牧區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綢緞、棉布衣面者。夏裝多布類。長袍身端肥大,袖長,多紅、黃、深藍色。男女長袍下擺均不開衩。

高山族:高山族服飾沒有明顯的季節性差異,但有地區差異。台灣南部的男子穿對襟長袖上衣,外套坎肩式短褂,系寬腰帶,垂其兩端的作為前裙。衣袖、領、腰及下擺都鑲上彩色花邊,用黑布纏頭。經常戴藤盔或木盔。女子服飾分為短衣長裙、長衣下裳和裸露式三種款式。

土族:土族男子現在冬天穿斜襟光板皮襖和羊毛褐衫,其它季節穿小領、斜襟長袍或白色高領短褂,外套黑色或紫色的大襟坎肩,下穿長褲,系腰帶、圍肚。頭戴白氈帽,腳穿綉花布鞋。男服習慣綉花,鑲黑、紅邊飾。婦女服飾五彩斑斕。

回族:回族服飾的主要標志在頭部。男子們都喜愛戴用白色製作的圓帽。圓帽分兩種,一種是平頂的,一種是六棱形的。講究的人,還在圓帽上刺上精美的圖案。回族婦女常戴蓋頭。蓋頭也有講究,老年婦女戴白色的,顯得潔白大方;中年婦女戴黑色的,顯得莊重高雅;婦女戴黑色的,顯得莊重高雅。

相關內容解釋:

1、苗族:衣料過去以麻織土布為主,普遍使用獨具特色的蠟染、刺綉工藝,絢麗多彩的服飾文化充分顯示了苗族的聰明才智。

2、布依族:服飾色調以青藍色或白色為主,整體色調淡雅樸素,與自然界保持著天然的和諧。

3、侗族:右衽無領上衣,以銀珠為扣,環肩鑲邊,足蹬翹尖綉花鞋,侗族的衣料多為自織自染的「侗布」,有粗紗、細紗之分。

4、瑤族:服飾的挑花構圖風格獨特,整幅圖案均為幾何紋,色彩常用紅、綠、黃、白黑五種,服飾製作採用挑花、刺綉、織錦、蠟染等工藝。

5、白族:崇尚白色,淡雅朴實,色調和諧,審美境界高雅。

F. 織圍巾的滑滑的有絨毛,拿起來有點重量的,很親膚,是哪種毛線

滑滑的帶絨毛的 長毛鳳尾絨

G. 很想買帆布,淘寶上熱賣的外貿布料,還有針織布,北京在哪裡能買到呢,哪位大俠知道,幫忙指點指點,謝謝

大紅門

生活@棉布

說起棉布會想起什麼?柔軟、輕松,還是某年某月某日,陽光下那個穿著棉布裙子的女孩?棉布是一種情結吧,更甚於一種面料。而在這兒,你能找到非常漂亮的棉布(店主的品位超級棒),風格也很多,滿屋子的樣式,慢慢挑吧。

經典的小圓點純棉布,用途也多多,此外還有大圓點圖案的,是紅、黃、藍鮮亮的顏色。19.8元/米。

很像80年代廣受歡迎的女式襯衫布,但細看就會發現它的不同——細膩的顏色變化,非常特別。19.8元/米。

明朗的顏色,波浪狀輕柔的條紋,帶來熱帶海濱的感覺。雖然是棉布,卻又有著綢布的感覺。19.8元/米。

像一位穿紫色裙子的公主,也像一位美人魚公主,非常獨特的圖案,就看你在設計時如何發揮想像力了。19.8元/米。

超級可愛小花圖案純棉布,顏色也非常漂亮,還有藍底、白底兩款。19.8元/米。

不同的小花們拼在一起構成寬度不同的直線條紋,圖案非常細膩,還有綠底、藍底兩款。19.8元/米。

家家發紡織

大紅門路27號鑫南城二排15號,67241465。

麻布泥土長出的紋路

麻布,天生便有著大自然不羈的味道。細膩的麻布,透氣性非常好,適合於製作衣物;粗糙的麻布,則有著強烈的粗獷的感覺,適合製作背包等非貼身的物件。在這兒,各式麻布一應俱全,就看你需要選擇它做什麼了。

雨露麻布。雨露麻是亞麻收割後,放在地上晾曬,通過天然雨水淋澆,脫皮去莖而製成的麻,保存著麻的本色。21~26元/米。

薴麻布。薴麻主要產區在南方,纖維較細,織成的布料也比較輕薄柔軟,適合於製作女式上衣。16~22元/米。

印花亞麻布。青花瓷的印花布,灰底青花,傳統又清新,是店主極力推薦的一款。23~28元/米。

印花亞麻布。圖案的顏色和麻本色很是協調,既保持了麻布天然的感覺,又因為印花而顯得更為生動。23~28元/米。

色織亞麻布。把線染色後織成的亞麻布,有包括紅、藍、綠、灰在內的十多種顏色。此外還有染色亞麻布,是織成布後再整體上色。23~28元/米。

大麻布。非常粗獷的質感,適合於製作裝飾性的物件,也可以用作演出服。16~22元/米。

錦盛亞麻

大紅門路30號眾人眾輕紡城南三排15-16號,87284580。
絲綢流動的嫵媚

人們從不吝嗇對絲綢的贊美,它的美有著東方的婉約和靈動,是撩人心田的。這里的絲綢面料全是以桑蠶絲為原材料,而且出乎意料的,有非常多的品種。沉浸在絲綢的世界,感覺真的很不賴。

彈力素縐緞。是一種較新的面料,在桑蠶絲中加入了萊卡,其特點是彈性好,縮水率也相對較小。45元/米。

花緞。應用緞紋組織,綢面平滑光亮,觸感極佳,圖案也是傳統的中式花卉。45元/米。

綉片喬其紗。有薄而透的喬其,優點是飄逸輕薄;也有厚而糯的重喬,優點在於挺括、彈力強、垂性好。38元/米。

爛花綃。經爛花工藝處理,花、地分明,織物綃地透明,花紋光澤明亮,質地輕薄。30元/米。

素縐緞。織物表面一面為縐效應,另一面為光亮緞紋效應,亮麗的綢面非常高貴,手感滑爽,組織密實,抗皺性能也很好。35元/米。

電力紡。應用平紋組織,綢面較平挺,特點是織紋縝密、質地堅韌、輕薄,適合用於里料。20元/米。

杭州再源絲綢

大紅門路30號眾人眾輕紡城南六排14-15號,67257756。

織錦——中國式歡歡喜喜

織錦緞是在經面緞上起三色以上緯花的中國傳統絲織物,光亮細膩,色彩絢麗。紋樣和處理手法多變,以傳統民族紋樣如梅、蘭、竹、菊、龍鳳呈祥、福壽如意等為多,常被選為結婚禮服。在這里,除了可以找到傳統紋樣的織錦緞,也有變形花卉和波斯紋樣的。

小花織錦緞。圖案都是立體的,顏色也很大方,花朵除了紅、藍色,還有金色,隱約中浮現出來,很是別致。10元/米。

小鳥織錦緞。小鳥系列的織錦緞,還有淺黃、明黃等底色可供選擇,多被用於手工製作家飾。10元/米。

明黃五龍團。非常突出的中式風格,可被用於製作紅木傢具的椅墊或其他中式風格的家飾。10元/米。

鳳尾緞。紋樣是鳳凰和花卉,最常被用作新娘的中式婚紗。還有金鳳尾,紋樣是用金絲織成的鳳凰。10元/米。

梅花織錦緞。漂亮的藍色,細膩的梅花圖案,用它作出的旗袍一定漂亮,還有紅、黑、藍、綠、灰等多種顏色。10元/米。

七彩緞。原來錦緞也可以有少數民族的風格,顏色搭配的很好,布料的手感比較厚實。10元/米。

杭州楊鑫紡織

大紅門路30號眾人眾輕紡城北六排23號,67253860。
帆布 流行ing!

帆布本是最有陽光和大海的感覺,因為陽台椅和沙灘椅,都是用它製成。近來流行的帆布包,又讓帆布成了環保的標志。不管如何,在這兒,你能找到最全最美的帆布,好多的版型都是獨家引入的海外設計。

小鳥圖案的帆布,白底,上有圓鼓鼓的非常明快和可愛的小鳥,每隻小鳥的表情都很生動。18元/米。

淺黃的帆布底,上面是大小不一、顏色各異的花朵,構成繽紛的花朵的世界。18元/米。

條紋帆布,最有大海感覺的一種帆布布料,藍、白色的條紋,是沙灘椅的不二選擇。18元/米。

比較少見的帆布圖案,並不特別講究對稱,是歐式的田園風格,圖案所採用的深藍色也比較獨特。18元/米。

圓點帆布,淺灰的底,上有黑、白、灰三種顏色的圓點,樸素經典,適用范圍較廣。18元/米。

漂亮的藍底,上面是快樂的森林,有各種各樣的小鳥,還有很多的野花,異常繽紛。18元/米。

眾贏紡織

大紅門正天興布料市場棉布五街5030-5050號,67243830。

演出我有我個性

這里是一個充滿個性的世界,只要你敢想,就能在這里找到合適的布料實現你的想法。有絢麗無比的,有輕柔性感的,有波普范兒的,有民族風的……如果要製作舞台服或舞檯布景,這里也是不錯的選擇。

泡泡紗。非常的純潔和輕盈,常常被用於製作婚紗。除了白色,還有紅色、紫色、藍色等多種顏色。8.5元/米。

歐根紗。透明輕薄的輕紗,可用於婚紗製作,也可以用於聖誕裝飾,還有白色、綠色等多種顏色。3元/米。

燙金銀布。異常華麗感的燙金布,布面很光亮,使得金黃色像流動的金子一般在布面流淌。15元/米。

金色吊片。黃色的網紗底布,上有一片片金色的吊片,閃閃發光,很多女孩用它製成小的吊帶衫。38元/米。

裝飾皮革。是否可用於製作沙發?非常有波普風格。顏色鮮明,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有多種顏色可供選擇。10元/米。

長毛布料。藍底,上有藍色的細長毛,適合於製作禮品包裝或裝飾品。10元/米。

炫舞布行

大紅門京都輕紡城北區三排12-14號,67283448。
絨布動手做個洋娃娃

熱心的手工愛好者們在網路上發布了很多製作洋娃娃的紙樣,原來自己動手做一個可愛的娃娃並不是很復雜的事情,趕緊動手吧。在這兒,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絨布,所以不論你的娃娃是長毛的,還是短毛的,是柔順的,還是粗獷的,都可以實現。

舒面絨。是超柔軟的羊羔絨,手感非常好,白色,最適合製作可愛的小熊。15元/米。

南韓絨。不僅在經編上織造,也在緯編上織造,毛感細且柔,有直毛,也有擰花等造型。19元/米。

超柔軟印花絨。就像名字描述的一樣,手感柔軟,絨比較密實,也有純色的絨布。15元/米。

天鵝絨。天鵝絨絨毛豐滿,手感柔軟,《天鵝絨》更是讓人對它的崇拜上升到無以為加的地步。17元/米。

綿羊絨。絨布外觀相似於綿羊的皮毛,光澤度很好,毛比較長,適合於製作長毛類的玩具。18元/米。

珊瑚絨。絨布纖維密度較高,有著猶如活珊瑚般輕軟的體態,色彩斑斕,故稱之為珊瑚絨。15元/米。

群達紡織

大紅門路30號眾人眾輕紡城北一排24號,67283485。

皮毛 一抹夢想

不是整身的皮草,而是用皮草來做點綴。大衣、帽子、靴子,都可以用它來裝飾邊緣,溫暖又可愛,而毛毛的皮草絨球,可以別在衣服上、背包上,為它們帶來生氣。在這里,有各種材質、各種顏色的皮毛,隨你喜歡。

帽沿邊。貉子毛,除了深灰色,還有深紫色、藍色、棕色等多種顏色,滿足各種不同的搭配需要。10元/條。

帽沿邊。狐狸毛,黑色,光澤度非常好,手感也很柔滑、細膩,顏色不張揚,算得上是「低調的華麗」。12元/條。

衣領。灰色的兔毛衣領,顏色自然,也很容易搭配,適用范圍廣。直接套在或縫在衣服上即可。45元/個。

衣邊。貂毛衣邊,灰黑色,細條,未縫合布邊,用途可不光用於衣服邊,就看你想為什麼物件加上溫暖感了。12元/條。

衣邊。貂毛衣邊,底部為大紅色,頂部為紅黑色,有其他顏色可供選擇,也有未縫和布邊的純貂毛衣邊。10元/米。

絨球。兔毛,非常的柔軟,可以用來裝飾衣服、背包等,底部有別針,使用方便。有很多的顏色可供選擇。2元/個。

飛越皮毛

大紅門輔料綜合市場東區8029號,87252354。
印染——布里江南

藍花布、蠟染布、扎染布,無不透著素雅、溫婉的氣息。《藍花布上的崑曲》一書便曾描述「遙想一位裊裊婷婷的女子,一身藍花布的小褂和長裙,從白牆黑瓦的老房子里走出,景緻是很動人的」。在這兒,有花式特別繁多的印染布,慢慢挑選吧。

扎染布。將織物折疊捆紮或縫絞包綁,然後浸入色漿進行染色。有多種捆紮技法與染色技術。

蠟染布。蠟染布面一般呈現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圖案,此款蠟染布比較獨特的便是它的顏色。

扎染布。獨特的綠底,配上非常漂亮的白色小花,很是別致。

蠟染布。在浸染中,作為防染劑的蠟自然龜裂,使布面呈現特殊的「冰紋」,尤具魅力。

藍花布。由板藍根的汁液染制而成。別致的是它在傳統藍、白兩色的基礎上,加上了紅色。

藍花布。比較傳統的花紋,藍、白兩色,除了製作衣物,也可用於製作窗簾、桌布、頭巾等。

京津布藝

大紅門京都輕紡城北區四排5號,87283604。

手工布織出來的風情

手工布因其獨特的手感和風情,是很多人的心頭好。這里大大的空間里堆滿了布,但每一塊手工布花紋都不同,所以要想不挑花眼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能夠迷失在這樣的一個世界,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吧。

麻格手工布,非常的粗獷,適合用於製作提包等物件,也可以用於家飾。24元/米。

灰色細條紋手工純棉布,條紋非常的細,紋理是立體的,帶給人厚重的感覺。18元/米。

很有民族風味的一款手工布,大大的紫色,傳統的紋案,有著濃郁的風情。25元/米。

藍色細條紋手工純棉布,質地較為輕薄,布料柔軟,適合於製作衣物。18元/米。

寬條的手工純棉布,圖案是立體的,手感厚實,風格也較為粗獷。30元/米。

用較粗的棉線編織成的一款手工布,帶來溫暖、厚重的感覺,顏色也非常漂亮。18元/米。

梓豪紡織

大紅門京都輕紡城北區五排3-9號,87270590。
格子——天生格子控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格子控,包括這家店的店主。空間不是很大,但從地板到天花板,滿滿的全是格子,雖說同為格子,但這些格子真可謂是「大小不一,形態各異」。我們要買格子,做帽子、做發卡、做衣服、做裙子、做褲子、做鞋子……

1.小沈陽格。顧名思義,就是小沈陽穿的那條蘇格蘭裙的布料,可是店主特別推薦的。6.5元/米。

2.中長格。比較經典的一款格子布,常被用於製作裙子、圍巾等。此款金色的中長格除了紅、黑兩色外,還有金色的條紋。10元/米。

3.朝陽格。永不過時的格子布款,有非常多的顏色,格子的大小也有很多種,還有不同的面料。6.5~8.5元/米。

4.起皺格。對面料進行了起皺處理,更加的柔軟和貼身,在洗滌後也不易變形。12元/米。

5.起絨格。很受歡迎的一款格子布,顏色和款式都非常的大氣,摸上去也很柔軟舒適。12元/米。

6.羊毛格。比較溫暖,適合於冬天。此款羊毛格比較厚,也有較薄的羊毛面料,滿足格子控在不同季節的需要。45元/米。

江南布業

大紅門路30號眾人眾輕紡城南區二排18號,67280378。

純色——在純色的世界

很多人都喜歡純色,雖然顏色只有一種,卻可以用不同的搭配帶來截然不同的感覺,純色也可以滿足那些鍾情於某種顏色的人。在這里,會掉進一個純色的世界,各式面料搭配各種織法,當然,還有豐富的顏色。

滌棉。採用滌綸和棉花混紗線織成的紡織品,也就是曾經風頭無兩的的確良。有平紋、斜紋、帆布、牛津紡等多個品種。9元/米。

純棉府綢。平紋棉織物,布面勻凈,結構緊密,織紋清晰,滑爽柔軟,有絲綢感。織物表面有由經紗凸起部分構成的菱形顆粒。12元/米。

純棉紗卡。急斜紋組織織制的織物,手感厚實,挺括耐穿。二戰時被廣泛用做軍服的面料。 13元/米。

純棉帆布。多股線織制的粗厚織物,緊密厚實,手感硬挺,耐磨,很適合用於戶外。15元/米。

純棉窄平紋。交織點多,質地堅牢,表面平整,正反面效果相同,因為密度不高,因而較為輕薄,透氣性好。7元/米。

滌綸。滌綸有極優良的保形性,在定形後生成平挺、蓬鬆、褶襇等多種狀態,也有較好的透氣性和排濕性。12元/米。
緞帶來自彩虹的顏色

這兒的緞帶很是精緻,而且版型特別多,有民族風情濃厚的,有傳統喜慶的,有高貴典雅的,有樸素清新的,用途當然也多多,衣服邊,背包邊,錢包邊……小小的一個緞帶的應用,就能讓你的物件變得獨一無二起來。

1~4,窄花邊,4~8元/捆。 5~9,寬花邊,10~18元/捆。 10,精品花邊,28~30元/捆。 (18~20米/捆)

花邊店

大紅門天海市場A7-27號,87816092。

蕾絲Oh My 蕾絲!

蕾絲是很多女性無法抵抗的東西,當然也就有了一個群體叫「蕾絲控」,不分年齡的,她們分布在世界各地。而這兒,無疑是蕾絲的天堂,數百種不同的花樣,也有不同的材質,不同的顏色,你有可能為任何一件物品,選出合適的蕾絲。

1~5,9,水溶蕾絲:1~4元/米。 6,棉線蕾絲,0.3~2元/米。

7~8,棉布蕾絲,1~3元/米。10,彈力氨綸蕾絲,2元/米。
繩子細繩也能當主角

它們也許隱藏在布料中,也許只露出小小的一角,但正是它們讓物件變得不一樣起來,有了更多的變化,更多的可能性。在這里,有非常多種類的繩子,就連松緊帶,也有非常多的顏色和類型,趕緊把它們應用起來吧,把你的手工作品變得獨一無二。

1.扁松緊帶,有多種寬度、松緊度可供選擇,15元/捆(120米/捆)。 2.金色粗繩,35元/捆(90米/捆)。3.藍色鞋帶,有多種顏色可供選擇,5分/對。4.熒光綠緞帶,有多種顏色可供選擇,10元/斤。

5.圓松緊帶,有多種顏色可供選擇,12元/捆(200米/捆)。6.金色細繩,有多種顏色可供選擇,10元/捆(700米/捆)。7.雙線粗繩,30元/捆(90米/捆)。8.棕色粗繩,有多種顏色可供選擇,25元/捆(90米/捆)。

燕燕輔料

大紅門正天興輔料市場東區五街5088-5080號,87262371。

紐扣

小紐扣有大魔力

別看紐扣小,卻是讓一件物品變得閃亮起來的重要工具。這兒的紐扣只能用琳琅滿目來形容,有bling bling的現代感紐扣,有精緻異常的手工扣,有以貝殼為原材料的白色光澤或黑色光澤的貝殼扣,有粗獷的皮扣,有傳統的花扣……就看你的喜好了。

珍珠紐扣:1~2元/個。手工扣:5元/個。貝殼扣:0.5~1元/個。銅扣:0.5~1元/個。水晶扣:1元/個。

富華紐扣

大紅門京都輕紡城南區一排36號,67224490。
大新紡織

一站式布匹專賣

大新紡織是北京老牌的一站式布店。兩層樓,面積約1300平方米,有近千種面料。

其中一樓有近300平方米的真絲面料區;有不同材質、各種顏色和花式的麻布面料區;純毛面料區;專門的男式襯衫布專區……二樓有很多民族風情的布料,包括藍花布、蠟染布、扎染布、手工布等;有各種棉布、色織布;羊絨面料;毛線;也有個性比較強的演出布料。

地址:東城區朝內大街265號,84023919

裁縫店

大新里有14家裁縫店,都是值得信賴的裁縫師傅,在購買面料後,便可以量體裁衣,一站式解決所有問題。

棉被製作店

大新二樓有手工製作棉被的服務,可以在這兒購買棉花、被面,在現場加工成棉被。

H. 鳳尾絨毛線適合織什麼花樣的圍巾

孔雀絨毛線熱賣_珊瑚絨毛線_孔雀絨毛線介紹_電力建設

正品孔雀翎 炫彩鳳尾絨 裘皮絨 海馬毛線 圍巾線 ¥5.50商戶甜甜毛線店 3人... 毛線很漂亮,手感特別好,質量也很好,很漂亮,適合織毛衣,帽子,圍巾等等各種花樣..

I. 緙絲綉的歷史沿革

北宋的緙絲多用作書畫包首或經卷封面,從宋晚期開始,由於皇帝的喜愛和受宮廷院畫的影響,加速了緙絲從裝飾、實用領域脫窠而出並向欣賞性藝術品轉化的過程。如宋徽宗曾派宦官到江南去搜刮緙絲佳品,還親筆在一幅「碧桃蝶雀圖」上題詩:「雀踏花枝出素紈,曾聞人說刻(緙)絲難。更知應是宣和物,莫作尋常黹綉看。」
到南宋,緙絲超越實用工藝品的范疇,轉向了純粹欣賞性的藝術化的創作,並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達到了中國古代緙絲藝術發展史上,即令後世千年間也難博以逾越的一個高峰。緙品已能靈活運用損、構、結、搭棱、子母經、長短戧、包心戧和參和戧等多種技法,能「隨所欲作花草禽獸」。緙品大都摹緙唐宋名畫家的書畫,表現山水、樓閣、花卉、禽獸和人物,以及正、草、隸、篆等書法。緙絲作品的風格日趨寫實,細致入微,形象生動;緯絲色彩不斷增加,絲絲人扣,紋理勻細。明張應文《清秘藏》評價說:「宋人刻絲不論山水、人物、花鳥每痕剜斷,所以生意渾成,不為機經掣制。」緙絲界出現了一批摹緙名人書畫的大家,朱克柔、沈子蕃便是其中的翹楚。他們的作品,題材悉取院體繪畫,根據不同的物象,選用適宜的絲線,靈活處理緯絲的松緊,表現畫面形狀的轉側起伏,緙技極為精巧,把原作摹緙得維妙維肖,宛若天成,其肌理質感之美,有時更勝於原作。他們所取得的緙絲藝術水平和成就之高,堪稱中國古代緙絲藝術的巔峰之作,縱觀後世緙絲作品,也難見出其右者。 明代緙絲的技術水平在繼承宋元緙絲的優秀傳統的基礎上有進一步的發展。緙絲工藝除繼續沿用宋元的損緙、構緙、搭棱、結、刻鱗、長短戧、包心戧、木梳戧和參和戧等之外,創造了裝飾味很濃的鳳尾戧,即由兩種色線交替緙織長短、粗細不同的線條,線條的戧頭一排粗鈍一排尖細,粗者短,細者長,粗細相間排列,因形如鳳尾狀而得名。還創造了雙子母經緙絲法,即用一根緯線在兩根經線上纏繞,其特點是在織造時可以隨作者的意圖安排畫面的粗細疏密,也可以隨題材內容的不同而變換織法,採用這種技法,能使緙絲製品更加層次分明,疏密均勻而富於裝飾性。明代緙絲色綵線的配製尤為別具匠心,常用加織金線、孔雀羽線和雙股強捻絲線等技法,其中緙孔雀羽線的工藝是將孔雀翎毛上的羽絨—根一根地與絲絨拈合而成,如此織出來的花紋金翠耀眼,幾不褪色。定陵出土的明萬曆皇帝的緙絲龍袍即採用了孔雀羽來緙織龍紋,使龍袍更顯華貴。
明代緙絲的藝術風格頗具精麗艷逸之風,與宋代緙絲的典雅莊重之韻,可謂各有千秋,相異其趣。但到嘉靖以後,緙品上過多地使用補色,用絲不細,織造也較粗糙,大有每況愈下之勢。 清代緙絲生產的數量之多前所未有,除有大量袍褂、官服、補子、屏風、掛屏、圍幔、桌圍、椅披、坐褥、靠墊、迎手、荷包、扇套和包首等實用品外,還有大量以書畫、詩文和佛像等為表現對象的欣賞性緙絲製品。
這些欣賞性緙絲藝術品按題材內容可分為以下幾類:花鳥草蟲、山水風景、人物故事、吉祥圖案、詩文法書、佛像梵經等。其中以乾隆時期的緙絲最為豐富和精美,緙織用絲細勻,精巧牢固,緊密整齊,題材豐富,畫面精美,多為中精品之作,是緙絲藝術的無價之寶。 清代緙絲的表現領域更為擴大和多樣,在緙絲技術上創造了雙面緙(又稱透緙),正反兩面紋飾均清楚平整,精細一致,可較多地用於製作雙面屏風和扇面等。
在色線運用上,多採用兩種不同色相或不同明度的色絲合捻而成的合色線,用以增強物象色彩肌理及明暗變化的表現力。例如用純綠色的合股絲緙織花葉的陽面,用深綠與黃綠的合色線緙織陰面,使葉子看起來一半深一半淺,呈現出明暗變化,頗具立體感。清代緙絲的配色上較多使用同一種色由深到淺推移的「三藍緙法」、「水墨緙法」和「三色金緙法」等技法。「三藍緙法」是在淺色地上,用深藍、晶華藍、月白三色退暈,搶緙成各種花紋圖案;「水墨緙法」是在淺色地上用黑色、深灰、淺灰三暈色搶緙法織制花紋;「三色金緙法」是在深色地上用赤圓金、淡圓金和銀色三種捻金銀線,使緙絲作品有花紋閃亮奪目的效果。「三藍緙法」和「水墨緙法」也有的加金線勾邊。 清代中期,宮廷的掛屏和插屏等常有用絲線緙織地紋,用毛線緙織花紋的織品,可稱為「緙毛」,花紋具有凸起毛絨的裝飾效果。清代還新創「緙綉混色法」,即把緙絲工藝、刺綉和彩繪三者結合,在畫面上的主體花紋上用五彩絲線刺綉而成,而背景和陪襯的花紋則用緙絲方法緙織,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織物的裝飾效果,豐富和提高了緙絲藝術的表現力。但另一方面,隨著緙品畫面著筆的增多以至濫用,也成了緙絲織制中偷工取巧者常用的方法,這種狀況在乾隆以後尤為突出,甚至僅僅在物象的花紋輪廓處加以緙織,余皆以筆繪染。這無疑大大削弱和摧殘了緙絲藝術本身獨具的特色,斷送了它的藝術生命。
到晚清,隨著國勢的日薄西山,緙絲粗劣之作充斥於市,即便宮廷用度之物也罕有精品,緙絲藝術步入了江河日下的衰敗之境。

J. 漢服的形制有多少(最好有配圖)

漢服的形制主要有「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上衣下裳」制(上衣和下裳分開)、「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朝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

漢服的款式雖然繁多復雜,且有禮服、常服、特種服飾之分,根據其整體結構主要分為三大種類。第一種是「上衣下裳」相連在一起的「深衣」制。上下連裳制最典型的就是深衣。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裰、褙子、長衫等,這類屬於長衣類。

深衣男女均可穿,即被用作禮服,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服飾。也是君主百官及士人燕居時服裝,燕居指非正式場合,屬於休閑類服飾。深衣普及率很高,流傳的時間有三千多年,從先秦到明代末年,並逐漸形成了深衣制。

(10)黑色鳳尾絨毛線織什麼好擴展閱讀:

漢服從「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衣裳發展而來。古老的天子六服、王後六服、儒服、劍服位於漢服體系的中心,沿襲四千多年。冕服是漢服的根源,也最能體現「絕地天通」的華夏信仰,更是漢人千年來祭神祀祖,天地交通的吉服。

天子六服和王後六服相加不僅象徵天之大數十二,分別代表乾坤天地、三辰五行之天道,以分別代表了漢服的兩種基礎服制——衣裳制和深衣制。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3978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5033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3660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4127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3351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3351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4278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3921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3237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