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毛線做熊貓怎麼做簡單好看
『壹』 毛線鞋的花樣有哪些
毛線鞋花樣圖案有很多種,比如可以編織成格子圖案、菊花圖案、蝴蝶圖案、梅花圖案、熊貓圖案和鴨子圖樣的毛線鞋。接下來就和大家詳細講解一下。
格子圖案 01
採用兩種不同顏色的毛線編織的格子圖案,看起來很樸素大方,可以採用一種顏色作為毛線鞋的鞋底色,一種作為圖案。
菊花圖案 01
採用兩種不同顏色的毛線編織菊花圖案,款式大氣、編織簡單,很適合初學者嘗試。
蝴蝶圖案 01
採用三種不同顏色的毛線編織而成的蝴蝶,看起來栩栩如生,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穿,屬於家居類拖鞋。
梅花圖案 01
同理也可以編織梅花圖案的毛線鞋,採用黑色毛線作為梅花的枝幹,而粉色與藍色毛線編織毛線的花朵,看起來色彩鮮艷。
熊貓圖案 01
熊貓是我國的國寶級動物,可以採用黑白兩種毛線編織一個熊貓圖案的毛線鞋,很適合孩子穿。
鴨子圖樣 01
也可以編織鴨子圖樣的毛線鞋,底色採用綠色,鴨子顏色以黃色為基調。鴨子圖樣毛線鞋看起來很可愛,適合小孩子穿。
『貳』 毛線編織熊貓的圖解和方法
帽子主體用了不到2兩,7號針;米色的是70針,一歲 寶寶的(不過我家寶也能戴上,哈哈 估計是大了)球球都是不到1兩。 帽子的主體我用的是兩股線,圈織,底邊是扭針的單螺紋(也就是織下針的時候織扭針,上針正常織),然後織兩行上針,帽頂是平均分成6份減針的,每一處減針的位置都在同一個位置,每圈都要減針哦,一直減到剩6針一起收起。完工。
『叄』 怎麼用毛線打熊貓衣服
先查出熊貓大概的針數,織到貓爪的地方換線就可以了。
或者用綉的方法吧,我就是綉上去的。織圖案什麼的太難了。
『肆』 毛線嬰兒鞋的織法 熊貓頭寶寶鞋怎麼鉤
織法 1,用粗線起10針,從下往上編織,加減針是從每排的倒數第二針加減,邊緣不動。 2.挑針織鞋幫,一個辮子挑一針,共66針。 3.織一排下、一排上,共織12排,織到最後一排時,在腳跟處左右各減一針。 4.在腳尖處挑下10針,先織兩排,從第三排加針,左右各加一針加兩次(從左右兩邊針上挑下即可),共14針 5.將14針繼續往上織,織到兩側時,邊挑邊合針,從下往上共22排。 6.收針,左右各5針加鞋面14針,共24針。 7.將剩下的針織一排,第二排織完後加針,共加18針。 8.織第三排時留扣眼(最好留2個)再織兩排後收針。 9.整理多餘線頭,並縫扣子
『伍』 冰墩墩頭飾怎麼做
用白色冰絲毛線編織它的身體部分,呈現一種亮晶晶、遠看就像冰的狀態。衛振英透露,最難的環節還是還原「冰墩墩」冰雪運動頭盔上的彩色光環,「這個裝飾物我反復思考、嘗試了三四天,才最終呈現出來。」她用軟塑料剪成需要的弧形框架,再在上面貼上彩色染毛線段,視覺上達到炫光流轉的感覺。一次次的嘗試中,作廢的塑料有不少,足見對細節的考究。
另一個吉祥物「雪容融」以燈籠為原型進行設計創作,用織布剪好形狀,塗上金漆,為「雪容融」加上金色頭飾,面部的「雪塊」是打完底稿,剪成紙樣再依樣編織,凸顯了吉祥物的可愛。
距離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冬奧的氛圍也越來越濃。即便去年腰椎摔傷,膝關節出了問題正在接受治療,卻干勁十足,「這些娃娃代我歡送出征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選手們,祝他們取得好成績!
『陸』 三歲半寶寶熊貓馬甲起多少針
總說明: 為了群片花樣好看一些,我是從腰部往下織裙片,從腰部兩上兩下針開始往上織背心,這點很重要哦,我試過的。 1、前片起針: 用另外的線鉤119針辮子(最好用那種鉤拖鞋的尼龍線), 然後用毛線和11號棒針從辮子反面凸起的包包中挑出119針,起針完畢。 2、織裙片: 共9組花樣,13針1組。【先織6針下針,然後就是:加一針→3針並一針→加一針→10針下針共重復8次,最後加一針→3針並一針→加一針→6針下針】裙片花樣排完。然後每4行一排花樣,共織20排花樣。最後收針,(也可以和後片一起圈收) 3、織背心: 解開鉤辮子起針的末端,拆掉,用11號棒針穿進毛線圈共119針(最好邊拆邊挑針,以免掉針。) 織兩上兩下平針共19行(注意:為了上面3組絞辮花樣和下面的兩上兩下針的整齊對應,建議裙片最中間的兩針排下針,然後分兩邊類推,如果出現多一針或者少一針現象可自行加針或者減針,最後兩邊均為兩針上針,總之一定要對稱排針),織第20行時,上針全部並收一針,餘88針,再織6-8行下針,在織下針的同時也開始織3條絞辮花樣,(先織14針下針,然後織右邊一組絞辮花→織17針下針→織中間的絞辮花→17針下針→左邊一組絞辮花。為保持花樣和下面兩上兩下針的對稱完整性,中間一組絞辮花的中間一針平針,我是從下面一行挑起來的,左右兩組絞辮花不需要挑針),4行一排絞辮花(參照圖片絞辮花和兩上兩下針的對應排列)最後是89針。
『柒』 網上買的手工熊貓玩偶怎麼織
首先我們用白色毛線環起6針,第二圈勾6加針,總針數為12針。
『捌』 毛衣是怎麼做的
毛衣的織法如下:
1、准備好毛線和棒針,先起18針。
『玖』 幼兒園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慣用手掌拓印出仙人掌,並會畫出仙人掌的刺。
2、以情境表演的形式,讓幼兒以仙人掌的身份參與到游戲中去,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3、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像。
4、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1、知識准備:課前讓幼兒認識仙人掌的形狀、顏色等特點及生長環境,了解沙漠里有什麼。
2、物質准備:長條沙漠背景圖一幅,綠色顏料若干盤,蠟筆人手一份,濕毛巾人手一條,仙人掌若干盤,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以情境表演的形式設置懸念,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通過電話鈴聲響的對話故事,讓幼兒產生幫助沙漠爺爺找仙人掌寶寶的願望。
1、對話的梗概:沙漠爺爺孤孤單單地一個人在沙漠里,沒人陪他玩,也沒人陪他說話。
2、引導幼兒想出各種方法使沙漠爺爺快樂。
2、引導幼兒說出仙人掌及讓幼兒回憶仙人掌的形狀、顏色及特點。
二、分角色進行游戲繪畫——拓印仙人掌
師扮演仙人掌媽媽,幼兒扮演仙人掌寶寶,開著飛機去沙漠里。
——幼兒分散在沙漠背景圖旁。
1、以兒歌形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吸引幼兒注意力。
A、拓印仙人掌一邊念兒歌一邊示範。
「小手從下往上爬,左邊爬,右邊爬,一直爬到頭頂上。」
B、拓印後的常規——擦手。
「小小毛巾拿在手,捲起兩個小袖口,我把小手伸出來,擦擦我的一雙手。擦手心,擦手背,再擦擦手指頭,顏料娃娃不見了。擦完手,先別急,拿著毛巾放放好,養成衛生好習慣。」
C、師以變魔術的形式,給幼兒帶來禮物——仙人掌,再次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以兒歌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刺、畫刺。
「仙人掌,愛唱歌,一唱唱出小小刺;仙人掌愛跳舞,一跳跳出小小刺。」
2、師交代要求,幼兒游戲繪畫,師巡迴指導。
A、提醒幼兒手掌拓印後,馬上將自己的小手擦乾凈。
B、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來畫刺,畫得多。
C、引導能力較弱的幼兒,及時鼓勵表現好的幼兒。
D、以兒歌貫穿游戲繪畫始終,鼓勵幼兒邊念兒歌,邊進行繪畫活動。
3、講評
讓仙人掌寶寶神氣地誇誇自己畫的畫,體驗集體作畫的樂趣。
三、延伸活動
沙漠爺爺出現了——
「小寶寶們,讓我們和沙漠爺爺一起來跳舞吧!」
——音樂起(歌表演《表情歌》
師總結:玩了一天,我們也累了!讓我們和沙漠爺爺說再見,和媽媽一起回家吧!——帶幼兒離開活動場地。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的主題是「會變形的仙人掌」,幼兒對仙人掌不是很熟悉,只有初淺的知識,因而活動中我也讓幼兒知道了一些仙人掌的特點並讓幼兒看了很多仙人掌的圖片,也讓幼兒知道仙人掌是橢圓形的,身上有很多的刺,幼兒在活動中觀察得很仔細,從整體到局部幼兒都觀察過,也發現局部的仙人掌像很多圖形,自己只要稍微添加幾筆就會變成很多我們熟悉的小動物等。
為了更好地提高幼兒的創造力,我讓幼兒看了很多變化後的仙人掌圖片,幼兒看到後非常激動,原來仙人掌可以變這么多東西呀,活動中幼兒的繪畫興趣也提高了不少。
當然在活動中我也出示了范畫,是仙人掌變形後的熊貓和蛋糕的圖片,幼兒對熊貓非常喜愛,我繼而說熊貓要過生日了給熊貓送上蛋糕幼兒就更加喜歡了,觀察也更仔細入微了。
這次活動我覺得幼兒在想像力方面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我在引導他們想像時也給了幼兒足夠的思考空間,讓幼兒觀察整體的仙人掌和單獨一片的仙人掌,從中引導幼兒展開想像,幼兒對活動非常感興趣,都能很好地將仙人掌變化成其他的物體,如,毛毛蟲,小兔子,太陽等,活動效果也很好。
這次活動存在的問題就是是否需要給作品添加色彩,因為幼兒是用水彩筆創作,勾畫出的線條也很豐富,但是很多作品一經上色卻將勾好的線條覆蓋了,完全失去了原先的創作效果,因而我想,在以後的活動中不要每幅畫都添加顏色,根據畫面來添加色彩,幼兒創作出的作品會更豐富多彩。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貴州地區少數民族的儺戲面具,引起幼兒對儺戲面具的興趣。
(2)鼓勵幼兒觀察了解儺戲面具的特徵,嘗試設計自己喜歡的儺戲面具。
(3)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像。
活動准備:
故事《儺戲的傳說》、儺戲面具(實物、圖片)
操作材料:
繪畫筆、紙、剪刀、松緊帶、訂書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老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苗寨里……(故事附後)
二、老師:現在,我們貴州的少數民族還保留著表演儺戲的傳統,老師帶來了一些照片,請大家欣賞。
(1)介紹表演儺戲的場景。
儺面具集神、鬼、人於一身,突出人物性格。無論是儺祭活動還是儺戲演出,面具都被賦予了神秘的宗教與民俗含義。現在儺戲已成為當地農民閑暇季節喜愛的娛樂形式,除保留祭神驅鬼逐邪外,還充滿了對平安豐收的祈禱,象徵勇敢和勝利。現已被納入旅遊娛樂活動,儺戲的演出形式簡易、隨意,通常於曬壩或村街便可以出演。
(2)介紹儺戲的各種角色。
儺戲里有象徵土地、山林的神仙,有象徵各種野獸的面具,有象徵疾病的病魔,還有表示神力無邊的山寨的保護神。
(3)重點介紹儺戲面具的特徵。
面具的眼睛是最突出的,也是最吸引人的,眼睛特別大,還有眉毛又粗又長,也有的眼睛用很多鋸齒線和花紋來裝飾,看上去很吸引人。面具的鼻子也很大,兩個鼻孔圓圓的,有點嚇人,還有的鼻子下面裝有大鬍子。面具的嘴通常是張開的,有一排排白白的牙齒,在牙齒的兩邊還有四顆又尖又利的獠牙,很兇猛的。面具的頭上的裝飾也是各種各樣的,有的用小鬼的臉來裝飾,有的是有漂亮圖案的帽子,還有一些用龍或動物的圖案來裝飾,這樣就可以達到趕跑敵人的效果。
(4)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對儺戲面具的感受。
你看到這些儺戲面具有什麼感受?
你最喜歡哪一種面具?為什麼?
三、引導幼兒設計自己喜歡的儺戲面具。
老師:「儺戲面具又神秘又有趣,你想為自己設計一個有趣的面具嗎?快畫出來吧!」
(1)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不同的材料進行製作。
(2)指導幼兒進行繪畫。
(3)幫助幼兒掌握面具的大小和繪畫的著手點,對能力較弱的幼兒提供已經畫好臉形的作業紙。
(4)重點引導幼兒把面具的五官特徵畫出來。
(5)協助幼兒將畫好的面具剪下來,製作成儺戲面具。
四、小結活動。
(1)鼓勵幼兒用語言向同伴描述自己設計的儺戲面具,並給自己的面具起名字。
(2)引導幼兒用自己製作的面具來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我首先出示了自己的'作品,我製作了兩個不同表情的面具引出活動,激發幼兒的參與的積極性,在同時又出示了製作的材料用幼兒來製作。讓幼兒說說自己的五官長在什麼地方,來引導幼兒去觀察不同面具的不同特徵。我在材料里准備了不一樣的眼睛,不一樣的嘴巴,不一樣的耳朵和鼻子和不一樣的眉毛。去讓幼兒大膽地想像做一個能誇張的表現人的表情的面具。當幼兒戴上自己做的面具後,幼兒的那種開心之情真是不言而喻。整個活動雖然幼兒熱熱鬧鬧的講、做顯得很次序井然,但是還是有許多的問題:
1、講解於操作方法可以更童趣點、合理點。
我重點講解了五官的擺放位置,特別是眼睛和鼻子擺放正確的位置。可以讓幼兒在擺放時和自己對比等等。
2、注意幼兒已有經驗的整合。
3、對幼兒相互合作引導不夠。
活動中一些能力相對差一些的幼兒可以請求已經完成作品的幼兒的一些幫助,教師沒有安排快速的幼兒幫助他們,以至於動作快的幼兒很快,而慢的幼兒則一堂課下來,什麼也沒有貼好的情況發生。
4、幼兒操作的時間過於簡短。
在活動的第一環節,由於教師給幼兒的提問過多,導致幼兒操作的時間有限,應該減少提問的時間,多一點讓幼兒探索的機會。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熊貓的可愛,學慣用各種美術形式表現自己的慾望。
2.嘗試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熊貓的基本特徵及不同的動態。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4.培養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准備:
1、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熊貓的圖片、郵票、明信片及有關記錄熊貓生活的VCD等。
2、與家長一起到動物園參觀,觀看熊貓表演,感知熊貓的外形特徵和不同的動態特點。
3、收集各種美工材料。
指導要點:
1、幼兒互相交流自己對熊貓的認識,分享有關熊貓的已有知識經驗。
2、根據收集的各種美工材料,引導幼兒思考:你想用什麼方法來表現熊貓?會遇到什麼困難?鼓勵幼兒共同解決難點。
3、幼兒分組活動,鼓勵幼兒用各種美工材料,用繪畫、剪紙、拼帖、泥塑等不同方法,大膽表現熊貓的不同動態。
小網路: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Ailuaractos lufengensis),大熊貓的標准中文名稱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一樣的熊」。這是一種由擬熊類演變而成的以食肉為主的最早的熊貓。始熊貓的主支則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繼續演化,其中一種在距今約300萬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現,體形比熊貓小,從牙齒推斷它已進化成為兼食竹類的雜食獸,卵生熊類,此後這一主支向亞熱帶擴展,分布廣泛在華北、西北、華東、西南、華南以至越南和緬甸北部都發現了化石。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名稱: 人在萬點梅花中
活動目標:
1、欣賞畫家別具風格的梅花寫意畫,感受密集線條節奏和色彩的濃淡變化。
2、整合前面活動中有關梅花的經驗
活動准備:幼兒用書、掛圖
活動過程:
一、欣賞作品《人在萬點梅花中》
教師請幼兒靜靜的聽音樂,整體欣賞作品
1、 提問:你看到了什麼?你有什麼感覺?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在哪裡?它讓你想到了什麼?為什麼?
2、 引導幼兒觀察細節。你覺得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天氣,為什麼?
畫面上有哪些顏色?最密的地方在哪裡?這么多的花枝和花朵,畫家想和我們說什麼呢?這些密密的線條斜斜的交錯在一起,你覺得像什麼?
4、引導幼兒閉上在音樂聲中想像一下在花叢中行走的樣子,然後描述給大家聽。
5、再引導幼兒觀察背景
二、整合自己的相關經驗。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一枝梅花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一枝梅花
一、 教學目的:
1、 繼續學慣用團點的方法畫出梅花的花朵,並初步學慣用勾線的方法畫花枝。
2、 鞏固幼兒的正確握筆姿勢,讓幼兒熟悉毛筆和顏色的使用,以及常規訓練。
二、 教學准備:
(1)幼兒作彩色畫的用品; (2)不同的姿勢的紅梅數枝。
三、 教學過程:
1、 復習鞏復固團點的技法
出示數幅幼兒畫的梅花朵的作品,鞏固團點的方法,接著老師出示一幅畫好花枝的畫,請個別幼兒畫上花朵。
2、 講解示範勾線的方法畫花枝
(1)讓幼兒通過觀察知道畫花枝的方法與畫花朵的方法不一樣,是用勾線的方法畫花枝的,因為花枝有粗有細,有長有短,有的彎曲,有的直(同時出示實物,讓幼兒觀察)所以用筆的輕重,筆的轉動都要有變化。
(2)演示勾線方法。筆桿握直,由下端往上畫,用筆時先重後輕,這樣花枝才能由粗變細,同時用筆轉動使花枝曲直變化。
(3)示範畫一枝梅花。請二個幼兒可以先畫花後添枝,也可以先畫枝再畫花。
3、 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檢查握筆並指導蘸色、用筆方法。
4、 講評作品,重點講評用筆用色的優缺點以及表揚在洗筆蘸色、擱筆等常規方面表現的好的地方。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名稱:
春天的柳樹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棉簽在柳樹上添畫柳條。
2、喜歡觀察周圍的花草樹木,感知春天明顯的季節特徵。
活動准備:
PPT(春天)柳樹圖片、幼兒操作包、棉簽、水彩顏料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
1、現在是什麼季節啊?
2、你從哪裡看出來春天來了?
(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大膽表達,教師進行小結)(小樹發嫩芽了,花兒都開了,燕子朝南方飛來了,小蝌蚪也游來了)
二、出示柳樹,教師示範添畫柳條:
1、看一看,這是什麼?(柳樹)
2、柳樹媽媽的柳條象什麼呢?(小辮子等)
3、春風一吹,柳樹媽媽的頭發越長越長了,怎麼辦呢?
4、我來幫柳樹媽媽梳頭發,怎麼梳呢?(教師示範添畫柳條)
三、幼兒添畫柳條,教師巡迴指導:
引導幼兒用棉簽在柳樹上添畫柳條,並粘貼春天的相關貼紙,教師巡迴進行指導。
四、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看一看,誰的柳樹最漂亮?嫩芽都出來了。
五、延伸活動:
在班級的個別化學習活動中提供幼兒操作包、棉簽、水彩顏料等,供幼兒繼續操作。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我國傳統的戲劇臉譜,感受戲劇臉譜色彩、圖案的美。
2、 體驗自己動手繪畫臉譜的樂趣,萌發喜歡戲劇臉譜的美好情感。
3、願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4、 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准備
1、視頻:京劇說唱臉譜
2、PPT一份 油畫棒 空白臉譜圖10張
活動過程
一、欣賞京劇,引出臉譜。
1、師:老師這里有一段視頻給你們看
2、幼兒欣賞京劇結束以後,教師提問:
(1)你們知道剛剛看到的這是什麼節目嗎?
(2)你們喜歡京劇嗎?
教師小結:京劇是我們中國非常有特色的一種文化,不但中國人喜歡,連外國人都在學我們的京劇呢!
3、小朋友們剛剛在看京劇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那些演員的臉?出示圖片,是不是跟老師現在電腦上放的是一樣的? 這個呀叫臉譜。
二、引導幼兒欣賞臉譜的色彩和代表的性格特點
(1)小朋友看這個是誰?
(2)關公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包公、曹操)
(3)很多人唱京劇的時候都用油畫畫臉,後來人們都把京劇里紅臉的人物形象來形容忠勇正直的人小結:京劇臉譜中紅臉代表忠勇正直的人黑臉代表公正無私的人白臉代表陰險狡詐的人
三、引導幼兒欣賞臉譜的圖案(圖案的對稱性,五官的誇張性)
(1)師:我們來找一找臉譜與我們的臉哪些地方是一樣的。
(2)師:哪些地方不一樣? (引導幼兒討論五官有些什麼變化)活動延伸今天我們一起來當藝術家,設計一張漂亮的臉譜。
提示:
1 、顏色要豐富。
2 、注意要對稱。
教學反思
傳統藝術是美術欣賞中十分重要的內容,我們可以用傳統藝術鮮明、獨特的作品風格來拓展幼兒創作思路,達到欣賞、表現美的目的。同時也能讓幼兒進一步了解中華藝術寶庫中的各種奇葩,懂得欣賞、熱愛我們的民族藝術。
臉譜是中華民族藝術中的瑰寶,它濃烈的色彩,鮮明的藝術風格很容易吸引幼兒,因為這樣的內容正符合了幼兒對色彩敏感的心理特點。同時,臉譜中優美流暢的線條,讓幼兒繪畫的筆觸變得靈活,擴大、誇張表現的五官滿足了幼兒喜歡表現新奇的思維。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利用紙袋原型和提供的材料,通過剪、畫、貼等技能表現各種動物的形象。
2.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通過先目測後製作的方式有計劃地製作紙袋玩偶。
3.體驗用紙袋玩偶進行游戲所帶來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准備:
1.紙袋若干、剪刀、蠟筆人手一份。廢舊材料,樹葉若干。
2.教師製作紙袋玩偶範例一個。
3.音樂和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森林裡要開化妝舞會啦,小動物們一個個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它們在哪兒呢?瞧!它們在這兒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哪個小動物打扮的最漂亮。
2.師:你最喜歡哪個小動物,為什麼喜歡它。它有哪些地方最特別。(我喜歡小兔,它的耳朵最特別,長長的還是用樹葉做成的呢?真是一對靈動的長耳朵。還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你喜歡什麼小動物呢?(我喜歡這只大獅子,它的腦袋大大的,它的鬃毛最特別。)猜猜鬃毛是用什麼做的呢?是用蘆花做的,摸上去感覺怎麼樣呀?很舒服、很柔軟。)
3.師:說說你喜歡的小動物吧!它有哪些特別的地方呢?(這只獅子的眼睛,還是用桔子皮做的呢?大大的眼睛一眨一眨的真神氣。還有什麼特別的嗎?瞧,它還有一個用啤酒瓶蓋做成的鼻子呢?真可愛!看看它的胡須,是用什麼做的。(毛線)
4.師:你也來說說你喜歡的小動物。(多介紹幾種)這些漂亮的小動物都是用什麼做出來的呀!(原來都是用紙袋做出來的。)
二、基本部分
1.師:你們想和小動物一起去參加化妝舞會嗎?你想把紙袋打扮成什麼小動物呢?(孩子自由暢說)師:可愛的小白兔,神氣的大老虎、威風凜凜的大獅子。
2.師:讓我來想想,我把紙袋打扮成誰呢?我喜歡小貓咪,這是打扮小貓咪准備的材料,(樹葉、彩紙、瓶蓋、扭扭棒)小貓咪有一對什麼樣的耳朵。(三角形的耳朵)這兒有片什麼樹葉呢?(梧桐葉)三角形的耳朵撕下來,我用雙面膠把它粘上去,白色的小紙片放在小簍子里。一對漂亮的小耳朵做好了,接下來我們給小貓咪打扮什麼呢?(眼睛)你來幫幫忙,給小貓咪安上一對漂亮的眼睛。耳朵眼睛有了下面是什麼呢?(鼻子)你來試試。小貓咪的嘴巴怎麼辦呢?猜我會把這個變成小貓咪的什麼呢?(胡須)一隻可愛的小貓咪打扮好了,小朋友你們好。
3.師:剛才你們都想出了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那你想怎樣來打扮它們呢?今天老師准備了許多的材料,讓你們把紙袋打扮成可愛的小動物,這兒是種子、這兒是樹葉,這是棉花,這些材料我們可以撕一撕、剪一剪、繞一繞,貼一貼就可以變出小動物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巴,可別忘了有的小動物還有胡須呢?
4.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師:現在請你們開始動手打扮吧。
三、結束部分
師:化妝舞會馬上開始了,打扮好的小動物你們在哪兒呢?趕緊坐到座位上來,我們要和小動物一起來表演了。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嘗試用連續不斷、流暢的線條創作帶有一定情景的圖畫,並大膽講述創作的想法。
2.能根據音樂的速度和旋律不間斷繪畫,體驗線條旅行的樂趣。
活動准備
1.彩色線條,正反兩面都貼有彩色畫紙的畫板,水彩筆。
2.富有變化的音樂(快慢速度不同)。
活動過程
1.每人一根彩繩進行線條想像,請小朋友們把長線舞起來,輕輕鬆手,看小線條落在地上變成了什麼。
2.出示一幅一筆畫,請幼兒觀察了解一筆畫的特點,掌握一筆畫的技巧。
(1)請幼兒拿畫板試一試畫一個一筆畫事物,要求:筆不離開紙,一筆畫成,這個圖案是一筆畫圖案。
(2)師幼同畫一幅畫。教師虛擬一個情景,如「線條旅行」遇到什麼,幼兒說到什麼,教師就起筆畫什麼,中間不間斷。
3.教師啟發幼兒運用線條旅行的線索,在音樂的伴奏下繪畫情景畫。
(1)請幼兒欣賞一段音樂,聽音樂旋律的快慢變化和感情色彩,講一講通過音樂聽到了什麼。
(2)請幼兒學慣用線條表現音樂的感情和情景,大膽想像,畫出富有情節的作品。提醒幼兒根據音樂旋律一筆畫成,線條中間不間斷,畫滿整張紙。
(3)聽音樂進一步創作,要求畫的圖案要與音樂的旋律,速度有關。
4.組織幼兒交流展示創作作品,講述自己的線條旅行故事。
(1)幼兒間互相講述,講述情節要與繪畫圖案一致,看誰講的豐富有趣。
(2)請個別幼兒展示自己的線條旅行故事,講給大家聽。
活動延伸:
在區域活動中繼續創作自己的線條旅行故事。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9
設計思路:
隨著二期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對於學習我們追求的是它的過程,是孩子的主動參與,對於孩子的能力我們追求的是他們的創新精神與大膽探索。中班的孩子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喜歡繪畫活動,因為畫畫具體表達出他們的想法與創造,試選擇「手」作為主題是力求打破原有紙上作畫的常規,讓幼兒在實踐中了解手不僅是作畫工具,同時也是作畫的材料與表演的對象。培養幼兒大膽地按自己的意願對手進行富有想像的創作,滿足幼兒的創作慾望和創新意識,體驗用手作畫和用手錶演的樂趣。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在手上作畫,發展幼兒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2.樂意用裝飾好的手進行表演,感受自由創作與表演的樂趣。
活動准備:
1.具有多種想像及可模仿的圖案。
2.裝飾好的手的造型所編排成的表演劇。
3.多種色彩的顏料與棉簽、抹布。
4.供幼兒表演的小舞台。
活動重難點:
大膽想像,創作各種手的變換造型,並直接在手上作畫,樂意用裝飾好的手自由表演。
活動過程:
一.想像模仿,引起幼兒對手的興趣
王老師帶來許多有趣的圖案,你們想不想看?邊看邊和小朋友講講,這些圖案象什麼?
1.幼兒自由結伴去觀看想像,師隨機了解幼兒想法並肯定。
2.引導幼兒試著用手去模仿圖案造型。
3.師小結:小朋友學的真象,原來小手能變成各種各樣的形狀。
二.欣賞表演劇,感受用手作畫的樂趣
師:聽,這是什麼聲音?(救命啊)
1.組織幼兒觀看錶演劇。
2.談論:這些小演員是什麼變成的,你會不會變?
(1)自由交流:小朋友間交流,學學手的變化造型。
(2)集體交流:掌握變化的過程,了解手可以變成許多東西的樣子。
3.告訴幼兒顏料能把手變出的東西打扮的更漂亮。
三.教師與幼兒一起進行手的造型創作,讓幼兒了解方法。
王老師現在就來用手變一樣東西,小朋友說說,讓老師變什麼?
1.按幼兒意願明確創作的主題。
2.具體示範創作步驟。
(1)先變好手的造型固定不動。
(2)再塗上美麗的顏色。
(3)完成創作進行表演。
老師:小朋友想不想變?那我們先穿上小背心,再把自己的衣袖卷的高高的,一定要想好自己要變什麼,變完以後再塗顏色。
3.幼兒自由創作,師巡迴指導。
4.能力強的幼兒鼓勵他們雙手作畫,能力弱的幼兒日則在老師的幫助下共同完成創作。
5.引導完成的幼兒結伴表演,體驗表演的樂趣。
6.小結:小朋友舉起小手給王老師看看你變了什麼?真棒,小手的本領和我們小朋友的一樣大,能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我們去表演給弟弟妹妹們看,好嗎?
『拾』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因小班孩子的觀察力比較敏感,喜歡探究一些事物。對晚上的天空比較感興趣,當看到夜空中的星星、月亮和一閃一閃會動的飛機時會情緒激動,大聲喊叫。所以我開展了本次的活動,讓孩子去欣賞晚上的星空,感受美。
活動目標:
1.觀察夜晚的星空,並大膽講述從中感受星空的美。
2.嘗試用射線表現星星的光芒。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准備:
教具:「小星星」音樂、ppt
學具:多種顏色的顏料、棉簽若干、深藍色卡紙人手一份。
座位:先半圓後小組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興趣。
1.寶寶們,讓我們一起來做一顆星星吧!
(播放「小星星」音樂,幼兒跟著邊唱歌邊做動作)
二、欣賞星空,大膽講述。
1.結合自身經驗說一說星空的美。
① 你們知道星星是什麼樣子的嗎?
② 那星星會在什麼時候出現呢?
2.觀察圖片,大膽講述。
今天王老師就帶來了一幅美麗的星空,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① 你看到的星星是怎麼樣的?
② 你覺得它看起來像什麼?
③ 你最喜歡這幅星空中的哪一顆星星呢?它會在干什麼?
④ 在這一幅星空中有這么多的星寶寶,它們會像我們一樣在一起說些什麼呢?
⑤ 寶寶們,看了這幅星空以後,你們現在的心情怎麼樣?
小結:在黑黑的夜晚里有著這樣一群可愛又明亮的小天使為我們照明,陪伴著我們寶寶入睡真是太棒了。
三、自由創作,感受星空。
1.教師介紹材料,講述繪畫要求。
想不想也來畫一畫美麗的星空呢,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瞧!王老師為你們每個人都准備了一片晚上的天空,可是天空上少了什麼呀?
下面就要請寶寶們用盒子里的棉簽蘸點顏料給這片星空上添上星星。
教師講述繪畫要求:
棉簽用完後還是把它靠在盒子的邊上,不要亂丟;
畫星星的時候要把你的星空的四周都畫滿,不要只畫一邊。
2.幼兒自由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四、作品展示,分享交流。
1.作品展現。
寶寶們,晚上的天空中除了有星星還有什麼呀?
快看月亮婆婆出來啦!請把你們的小星星送到月亮婆婆的身邊來吧!(把所有的小星空拼成
2.幼兒講述。
① 瞧,王老師把你們的小星空變成了一個什麼呀?
② 你最喜歡這片大星空里的哪顆星星呢?
3.教師總結。
寶寶們今天畫的星空可真漂亮啊,把我們的教室都照的更亮了,那下次也帶上你們的爸爸媽媽一起去看看星空吧!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在加上許多老師的意見我發現了自身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的,比如說在教學座位的擺放與教師的距離比較遠,不能很好的與孩子互動;教師的提問沒有針對性、目的性;在幼兒繪畫星星時教師沒有很好的引導孩子畫射線的技巧;再觀察星空圖片時沒有讓孩子詳細觀察星星的各種特徵「大小、顏色等」;作為新教師,我還有一些壞習慣就是在教學中經常出現一些「好不好」「對不對」的口頭禪,這點在今後我會自己努力改正。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會畫折線、波浪線以及螺旋波浪線等幾種曲線。
2.提高手的控制能力,進一步提高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1.日常生活中帶領幼兒觀察過螃蟹、金魚、蜜蜂等小動物的活動,特別是爬、游、飛時的動態。
2.幼兒每人一盒蠟筆、畫紙(畫有螃蟹、金魚和蜜蜂)。
3.電腦製成的動畫(螃蟹、金魚及蜜蜂的動態及留下的痕跡)配上兒歌。
活動過程:
1.用電腦、電視放 出動畫:「快樂的小動物」,引起幼兒繪畫的興趣。
提問:「有哪些小動物來和我們做朋友的?」「它們是怎麼來的?」
2.「小蜜蜂,來跳舞。圓圈舞呀真—漂—亮!」
「小螃蟹,力氣大,東爬西爬找—朋—友!」
3.出示畫有小動物的畫紙,引導幼兒畫出多種曲線,教師巡迴指導。
4.欣賞作品、評價:
請幼兒說一說:哪個小動物最快樂,是一折一折的、一彎彎的或是一個圓圈一個圓圈的在跳舞。
延伸活動:
還可以引導幼兒觀察各種動物,如兔子、蛇等的動態,學習各種曲線的畫法。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由內到外一圈一圈畫螺旋線,表現一團一團的毛線團。
2、藉助兒歌語言和動作,感知用曲線的軌跡表現毛線團。
3、敢用多種色彩來表現毛線團,養成正確取筆、放筆的好習慣。
活動准備:
1、毛線團,黑板,彩色粉筆若干。
2、油畫棒、畫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毛線團,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出示毛線團)問:這是什麼?毛線是什麼樣子的?你們知道毛線是怎麼變成一團一團的呢?
二、引導幼兒觀察毛線團的外形。
問:毛線團是什麼樣子的?有些什麼顏色?(引導幼兒從形狀、顏色方面交流)
三、感知毛線團的繞發。
細長長的毛線怎麼變成一個圓圓的毛線團的呢?教師示範繞毛線團,讓幼兒感知毛線團由小變大,由中心向外不斷擴散。
四、教師示範「繞毛線」
1、教師邊念兒歌邊示範畫毛線團。教師:繞線團、繞線團,一圈一圈往外繞,越繞越大,越繞越大,毛線團繞好了。(教師藉助兒歌幫助幼兒理解、掌握由內向外一圈圈畫螺旋線,引導幼兒和教師一起做一圈圈往外繞毛線團的動作。)
2、鼓勵幼兒邊空手練習邊念兒歌。
五、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1、復習使用繪畫工具的常規。
2、幼兒繪畫毛線團,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邊繞邊念兒歌,提醒幼兒一圈一圈往外繞。
3、引導幼兒動手操作,啟發幼兒大膽選用顏色,畫出許多彩色的毛線團。
4、要求幼兒保持畫面整潔。
六、展示、評價幼兒作品
1、展示一些幼兒作品,讓幼兒說說喜歡哪幅畫,為什麼?引導幼兒從形狀、顏色、畫面等方面進行評價。
2、收拾繪畫工具,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在橢圓形的基礎上,進行線條添畫,表現小雞的基本外形特徵。
2、願意親近小動物,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橢圓形紙片、示範畫,固體膠、PPT課間
活動過程:
一、介紹小雞的基本特徵
T:今天我們這里來了2個動物朋友,他們是誰呀?(小雞)這2隻小雞真可愛,說說看,他們長的什麼樣子?
(黃色的絨毛、尖尖的小嘴、小小的眼睛、兩條細細的腿)
二、小雞出殼
1、(多媒體演示)T:雞媽媽在草地上生了兩個蛋,它們是什麼樣的?(平平地躺著、豎起來站著)雞媽媽開始孵小雞寶寶了。過了幾天,雞蛋里發出了「篤篤」的聲音,小雞要出殼了。
T: 「啪」小雞在這兒用力啄了一下,雞蛋碎了,小雞伸出了尖尖的嘴巴「媽媽-媽媽-」
T:然後他睜開了小小的眼睛,找一找,「媽媽在那裡呢」「我要伸出小腳去找媽媽」。
T:哎呀,小腳怎麼伸不出來呢?用力伸用力伸,好了出來了(幼兒感知小雞出殼的過程)
2、游戲「小雞出殼」
師生用肢體動作表現小雞出殼的情景(伸出嘴巴——睜開眼睛——伸伸腿)嘰――,、嘰――頭兒抬起,嘰――,看看天空,嘰――,頭兒低下,嘰――,捉捉小蟲,嘰――,找個朋友,嘰――,換個朋友,嘰――,這邊找找,嘰――,那邊找找,嘰――。
T:小雞吃飽了,我們去休息一下。(幼兒回到自己的座位)
3、演示第二隻小雞出殼,區分眼睛的區別
三、操作示範
1、T:雞媽媽在草地上生了一個蛋,平平地躺在草地上。(出示背景圖)貼:雞蛋寶寶塗上膠水以後慢慢的滾出草叢了。「篤――」在蛋的一邊啄了一個洞。
嘴:慢慢的伸出了尖尖的小嘴,張開嘴巴喊「媽媽媽媽」
眼睛:睜開小小的眼睛,看見了媽媽腳:用力用力,伸出細細的小腳,終於可以站在草地上了。
T:又生了一個雞蛋―――(示範站著的雞蛋,要求粘貼時分開一點)
2、師出示範例畫,幼兒感知欣賞完整畫面(提出添畫的要求)
四、幼兒操作
1、幼兒操作,師巡迴指導。
2、請本領大的小朋友多請幾只小雞。
五、講評、展示
師及時發現有創意的作品給以肯定與分享。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海底世界,感受大海的色彩美。
2、會大膽均勻地塗色,學慣用波形海棉棒滾印海水的技能。
3、喜歡美術活動,體驗活動中的快樂。
4、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像。
5、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活動准備】
1、海底世界視頻;
2、油畫棒、已畫有魚的4開畫紙每人一張;
3、波形海綿棒人手一個;
4、藍色水粉顏料、濕毛巾每桌一個。
【活動過程】
一、(播放視頻:海底世界)引導幼兒欣賞,感受色彩美。
師:你們見過大海嗎?大海里有些什麼呢?
師:是嗎?來看看大海里的魚和別的魚有什麼不同?(大海里的魚真美)仔細看看這些魚是什麼顏色的?
總結:大海里魚有紅色、黃色、紫色、藍色、綠色,五顏六色,五彩繽紛。大海真美啊!
二、引導學慣用塗色、波形海綿棒滾印畫的技能。
1、師:今天,我們也一起來布置一個美麗的大海。老師拍了很多「海底世界」照片,看看這些照片有沒有剛才我們看到的大海漂亮呢?怎樣打扮這些照片?(用蠟筆塗色)
師:這個辦法真好,用油畫棒均勻地給魚兒塗上美麗的顏色。
2、示範用波形海綿棒滾印波浪的方法。
師:(出示已塗完色的畫紙,邊講解邊示範)看老師已經給照片打扮好了,你覺得還缺少什麼?(海水波浪)。
師:是啊!(出示波浪海綿棒)今天老師教你們用海棉棒滾印海水波浪的本領。你們要認真聽、仔細看噢。
教師邊念兒歌邊示範:雙手抓住小耳朵,顏料裡面滾一滾,輕輕放在畫紙上,推一推,滾一滾,再推推,再滾滾,波浪波浪出來了。
三、幼兒動手操作,教師指導。
1、師:孩子們,現在我們一起動手吧!先給照片用蠟筆打扮,然後再用海棉棒滾印海水波浪。
2、幼兒作業,教師巡迴指導。
四、結束部分。
師:來,把你們的作品都鋪在地板上,布置成一個美麗的大海,互相欣賞吧。(評講幼兒作品)
師:大海真美啊!走,我們請好朋友過來一起欣賞吧。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多次欣賞和操作中感受彩雲的絢麗,積極用語言和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2、大膽用刷子蘸顏料在作品上塗抹,發現色彩相融後產生的變化,感受塗抹色綵帶來的快樂。
3、與小組成員共同創作時會主動找空的地方,能與同伴共享操作材料。
活動准備:
1、幼兒見過彩雲或欣賞過彩雲的圖片。
2、課件:各種彩雲的圖片。
3、水粉筆,顏料(以紅、黃、玫紅為主,少許向、藍等其他顏色放人杯子中,杯了的數量要多於幼兒人數),抹布,玻璃板,宣紙等。
活動過程:
l、播放彩雲課件,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l)觀看有關彩雲的圖片。
教師:你看到了什麼?你在什麼時候見過這樣的雲彩?看到這樣的雲彩心裡感覺怎麼樣?
(2)重點欣賞圖片中雲的色彩和造型的變化。
教師:彩雲是什麼樣子的?像什麼?彩雲是什麼顏色的?
2、教師與幼兒一起探索彩雲的畫法。
教師:彩雲是什麼樣的? (用動作表現)怎麼畫?畫彩雲的時候會用到哪些顏色?要換顏色怎麼辦?怎樣在玻璃板上畫滿彩雲?
3、幼兒創作玻璃版畫。
(1)鼓勵幼兒大膽用鮮艷的水粉顏料在玻璃板上塗畫自己心中的彩雲。
(2)引導幼兒觀察色彩的濃淡、深淺變化,體驗豐寓的視覺感受。
(3)提醒幼兒在畫完後迅速用宣紙進行印製。
要點提示:
在本次玻璃版畫的製作中,小組成員需要共享材料,因此教師除了關注幼兒對彩雲的表現外,還要關注小組成員的合作情況,運用積極的語言幫助 幼兒友好而有效地和他人共享材料,這也是幼兒全面發展的要求。
4、展示幼兒的玻璃版畫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評價。
教師:你畫的彩雲是什麼樣的?是怎麼畫的?用了哪些顏色?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欣賞與同伴合作的玻璃版畫作品,交流自己在與他人合作時的體會。
☆日常活動 觀察作品中所表現出的彩雲色彩的豐富性。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前言:
冬天的早上真是冷啊,尤其是下完雪的早晨更是冷風兮兮的,幸虧媽媽早早的就給我買了手套,才不至於小手被凍的涼涼的,到了幼兒園看到小夥伴們都戴上了各式各樣的手套,那麼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篇有關手套的主題活動吧!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印畫的形式大膽地裝扮手套,感知每一幅手套上的對稱圖案。
2、了解冬天在戶外工作的人,通過打扮並贈送手套激發對冬天不怕冷的人的關愛。
活動准備:
1. 要求幼兒觀察誰早上起得早。
2. 每人一副紙手套,每張桌子一種顏色顏料,蔬菜印章若干
3. 准備冬天人們冒著嚴寒工作的照片、圖片,布置一個:「不怕冷的人」的展覽。
活動過程:
(一) 感知經驗、激發情感
啟發談話:冬天來了,天氣好冷,可是有許多人「不怕冷」,堅持早早起,有的還在室外工
1. 冬天的早上,誰早早起。
(1) 講述家裡誰起得早。
老師可以啟發提問:①這幾天,你在家裡看到誰比你起得早?②他們起來做些什麼事?
(2) 講述生活周圍誰起得早。
說明
①可提問:早上除了爸爸媽媽之外,你還知道誰起得早。可通過幼兒早上的生活環節,啟發講述,他們起得早,為大家做事,真了不起。
②談話重在了解那麼多早起的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舒適和方便,激發幼兒對那些早起的人們的感謝尊敬之情。
2. 誰是不怕冷的人,冬天工作在寒冷之中。
(1) 講講自己在戶外的感覺。(很冷、風刮在臉上有點疼……)
(2)看看誰是冬天裡不怕冷的人?他們在幹些什麼?(如十字路口的人民警察,在指揮交通;掃地的清潔工人。) 教師展示照片
(3) 教師小節,激發幼兒感受不怕冷的人十分辛苦
(二) 製作手套
啟發談話:天氣這么冷,我們給那些「不怕冷」的人送副手套吧。
1. 觀察討論
(1)你們猜猜看一副手套有幾只?
請個別有手套的幼兒拿出手套集體觀察(教師強調左右圖案一樣)
(2 )幼兒探索材料用法
教師出示範例手套
王老師這里有一副打扮好的手套,你們看看漂亮么?上面有哪些圖案?這些圖案是用什麼材料寶寶變的?兩邊圖案一樣么?你們知道我是怎麼樣把兩邊圖案變得一樣的?
2.教師示範
印章親親顏料寶寶,在手套上按一下,再印一印,輕輕按,翻開來
說明:教師在示範中穿插對顏料的選擇,提醒幼兒每張桌子只有一種顏色,鼓勵幼兒自主選擇多種顏色印畫。
3.幼兒操作
(1)教師觀察幼兒印畫情況,鼓勵幼兒走動選擇顏色
(2)教師根據情況提醒幼兒印畫的輕重和顏料的使用,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操作
4. 談話:鼓勵幼兒將自製的手套贈送給自己覺得最了不起的人。
我們先把手套涼涼干,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送給早上早起的.了不起的人好么?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喜歡畫畫,體驗活動的快樂。
2、初步學慣用油畫棒、紙團、棉簽來畫太陽,使手腕動作靈活。
3、知道太陽會給大家帶來溫暖。
活動准備
1、油畫棒、棉簽、紙團若干,水粉顏料四盒(紅、黃、藍、綠)
2、自製太陽寶寶四個,幼兒人手一張畫紙。
3、活動前和小朋友去曬太陽、找找陽光。
活動過程
1、回憶經驗,引出課題。
a.師:早上,我們一起去曬太陽,太陽公公曬在身上覺得怎麼樣?孫老師可喜歡太陽了,你們呢?你們說還有誰也喜歡太陽?
b.師:可是太陽公公今天不開心,不想出來了,到底為什麼呢?(引導幼兒討論)
c.噢,原來沒有漂亮的衣服怎麼辦呢?我們幫它穿衣服吧!
2、引導討論,畫太陽:
a.穿新衣――太陽公公出來了,穿一件什麼顏色的衣服呢?學習團紙
b.太陽公公的光芒――還缺什麼呢?太陽公公的頭發可多了、可長了,有的彎來彎去。用什麼來畫呢?
c.太陽公公的寶寶也來了(出示太陽寶寶)我們小朋友那裡也有太陽寶寶,幫太陽寶寶穿件新衣服吧!
3、激發創造,幼兒作畫:
a.引導幼兒初步學習按意願選擇油畫棒、紙團、棉簽來畫太陽,大膽選色。
b.注意個別引導,能力強的幼兒添畫,能力弱的幼兒教師個別指導。
c.提醒幼兒注意作畫的常規和衛生習慣。
4、展示評價,引導欣賞:
a.教師和幼兒一起欣賞太陽。
b.師:小朋友們的小手真能幹,給太陽寶寶穿上了漂亮的衣服,你喜歡哪個太陽寶寶,為什麼呢?
c.游戲:與太陽寶寶捉迷藏。(師幼同樂)
d.師:太陽寶寶穿上了新衣服很開心,想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呢!
5、教師小結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9
活動背景:
今天的紙版畫活動是《熊貓》,熊貓雖然小朋友們都沒有親眼看過,但在電視里或者書上看過,所以比較熟悉,繪畫的熊貓小朋友都剛畫過,這次要來進行紙版畫的熊貓,小朋友們都特別感興趣。
活動目標:
1、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2、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過程:
一、動物猜謎,導入活動主題
教師:腦袋圓圓的,眼睛黑黑的,身穿黑白衣,愛吃嫩竹子。(熊貓)
二、引導幼兒觀察熊貓圖片,進一步了解熊貓的外形特徵。
提問:
1、它的頭是什麼樣子、什麼顏色的?
2、眼睛是什麼樣子、什麼顏色的?
3、它的耳朵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
4、它的四肢是什麼樣子、什麼顏色的?
教師總結:熊貓的頭是圓圓的,耳朵像半個圓,熊貓的身體胖胖的,像個氣球,四肢短短的,有點像橢圓形,它的身體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毛。
(趙凌越說:我在書上看見的熊貓身體都是圓圓的,胖乎乎的很可愛的;周琦說:我知道熊貓喜歡吃竹子的;華夏飛說:熊貓我在電視里也看見過的,它不咬人的——)
幼兒由於平時在圖書、電視里經常能夠接觸到熊貓,所以對熊貓比較熟悉,對熊貓的一些基本特徵和生活習性也比較了解,能夠把熊貓的樣子比較清晰描述出來。
三、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完整示範操作過程
1、用一張完整的硬紙板用剪刀依次剪出熊貓的頭、耳朵、身體、四肢。
2、把熊貓的各部分進行組合,用膠水貼在紙上。
3、用黑色和白色兩種顏色給熊貓塗色,進行拓印到底版上。
四、幼兒操作
1、在幼兒操作時,教師幫助個別幼兒,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剪出熊貓的不同形態。
2、提醒幼兒塗色時,要均勻塗色,保持畫面和衣物的整潔。
(沈奕棋拿著紙板說:「老師熊貓的圓圓的頭怎麼剪呀?」徐振宇說:老師我也不會剪,我剪不圓。)
雖然小朋友們在小班時經常進行剪紙類的手工游戲,已經有了初步的經驗,但是我發現我班小朋友的剪紙能力還很弱,連一些簡單的圓形都剪起來很吃力,有些新小朋友連剪刀也不會拿)
五、結束活動
1、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說說自己畫的熊貓在干什麼?
2、鼓勵幼兒要愛護大熊貓。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興趣雖然很濃,但是由於是第一次嘗試紙版畫,對幼兒們有些困難,特別是在進行製版時,小朋友們都不能用剪刀剪出完整的圖形,連最簡單的圓圈都很吃力,有些幼兒剪好後,再用膠水貼起來時,自己剛剪的東西(像頭、眼睛、嘴巴等)就找不到了,不是混到其他下小朋友那裡去了,就是掉哪裡地上了。我想可能跟我剛才不合理的示範有關吧,如果讓小朋友先用剪刀剪出熊貓的一部分,如頭,然後馬上用膠水貼住,這樣操作起來會方便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