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弦上面的毛線有什麼用
⑴ 鋼琴內部有一個白條 是榔頭打在 琴弦上 隔離的
那個是落音用的,立式鋼琴上踩下中間的踏板,毛氈就會落下擋住榔頭和琴弦之間,使音量降低。晚上練琴可以用這個,讓鄰居聽不到聲音,建議不要拆除。。。。。。
⑵ 請問吉他琴弦上的這個東西的名字和作用
應該是吉他用的變調夾。
變調夾(英文:Capo)最初的用途是調整吉他的音調,是民謠吉他彈唱中常用的輔助工具,可在轉調時壓住所在品使曲調升高相應音程,使其與演唱者的嗓音相協調,而採用原指法彈奏,大大降低了轉調的難度。 現在,它被廣泛的用於弗拉門戈吉他、古典吉他及民謠吉他的演奏中。用於獨奏曲目時,變調夾常被置於第一到第四音品之間,其中被放置在第二品的頻率最高。高於第四品的使用基本上只見於伴奏。
⑶ 什麼是絲弦,幹啥用的
絲弦是用蠶絲擰成的弦,是給弦琴用,我是拉胡琴,我一星期用一卷絲弦,絲弦勒手必須用手帽,絲弦比鋼弦拉出的音質細膩好聽,所以高音弦琴都用絲弦。
⑷ 伊利克斯吉他琴弦外包一層線是干什麼用的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2-01-03
⑸ 馬尾巴上的毛可以做古箏的琴弦么
這是不可能的,琴弦自古就是用絲弦,還用過鋼絲弦,現代改良音聲用鋼絲尼龍弦,馬尾是可以用來做樂器,但是不是琴弦,而是拉弦樂器的琴弓。
⑹ 月琴琴弦兩頭的絨線顏色代表什麼意思是代表1弦2弦……嗎
月琴琴弦兩頭的絨線沒有什麼代表意義,不是區分一弦二弦的。比如敦煌弦就都是黃色的纏線。
⑺ 毛線有哪些用途
可以用來做毛球,織毛線襪,毛線帽子,鉤毛線拖鞋,毛線編織南瓜,毛線圍巾,毛線手套。。。
當然有的毛線也可以代替鞋帶,但做頭繩就不太好,因為毛線沒有生縮力,扎不緊!
至於做那些東西的做法實在太多,你要是要我可以找給你,也可以你自己網上去找!
那樣還可以找到相關的視頻你可以一步一步的照著學。
⑻ 毛線,中國結線、棉線、塑料線、電線、釣魚線、尼龍線、吉他弦這些線的問題
問題1和2,無法回答。這些線都是自行裁剪的,沒有規定長度,所以不能比較。只有吉他弦是規定了長度的,35-40寸。
3.應該是電線最粗。比較粗的電線是以cm來計算直徑的,而其它的線都是1mm、0.1mm甚至0.05mm的精度。
4.這些線裡面最細的應該是尼龍線,常見的最細的尼龍線是0.1mm直徑,每隔0.05mm是一個規格。
5.中國結線的顏色最多,幾乎什麼顏色都能找到,而且中國結線的材料也不止一種;毛線雖然顏色也多,但是畢竟更偏實用,沒有中國結線的裝飾性那麼強,所以也不太會在顏色上用大功夫。
6.棉線最容易斷。不是說所有棉線都不結實,但是一般來說,棉線是最容易扯斷的,縫衣服的時候經常是一扯或者一咬就斷了,打毛線或者編中國結是必須用剪刀剪斷的,其它的線更不用說。
7.毛線打毛衣,中國結線編中國結,棉線用於紡織、刺綉和縫紉,電線用於電路,釣魚線用來釣魚和製作手鏈項鏈等(又細又結實又防水而且透明),塑料線、尼龍線用途很廣一句話說不清楚,吉他弦用在樂器上。這些都是常規的用途,還有些非常規的用途,這里不做說明,反正只要這個線材的性質和性能可以完成你的設想,想怎麼用就怎麼用,沒問題。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⑼ 鋼琴底下用腳踩的那是什麼有什麼作用的
一般的鋼琴有三個踏板。
右邊的踏板叫「延音踏板」,用來延長琴弦震動的時間。鋼琴的踏板(又稱做踏瓣)是利用杠桿系統來使音響得到修飾,可以增加和減弱音的大小,使得音樂色彩更加富於變化。由於踏板是用腳來操縱的故又稱腳踏板。一般家庭的鋼琴有三個踏板。
中踏板最經常地的被稱做「延長音踏板」。在大多數高級三角鋼琴和一些品質優良的立式鋼琴上,中踏板被稱做選擇延音踏板,它的功能是,踩下踏板後只延續此前彈奏的音,不延續踏板踩著時的任何彈奏音。
左踏板是弱音踏板在一般家用立式鋼琴上,踩下左踏板,琴槌整個往前挪一些,離琴弦的距離就縮短了,聲音相應就弱了。在演奏用的三角鋼琴上,一旦踩下左踏板,則是整個鍵盤向右稍挪動。
拓展資料
鋼琴的鍵盤是由黑色鍵和白色鍵共計88個鍵所組成(少數鋼琴只有85個鍵)。其中黑鍵36個,白鍵52個。如果仔細觀察黑鍵和白鍵就會很容易發現二者的分布和排列呈現的規律性。即:黑鍵是兩個一組和三個一組。
⑽ 古代琴弦是由什麼做的怎麼有人說是馬尾巴
中國樂器本來就是以獨奏和小組合奏為主,近代因為要將中樂交響化,故把樂器----包括樂器用弦----的構造也西樂化,即趨向發聲響亮以便於在舞台上合奏,古琴也朝著這個方向發展,所以樂器弦已經基本上都用鋼弦代替了原來的絲弦。這個做法對不對還存在很大爭議,但改變以後已經把一般中國樂器原有的風格完全放棄了,再也走不回頭了。只有古琴用絲弦還沒有被完全淘汰。
古琴的發展從來就是個人化的,樂器結構也傾向發生細小的,近代的改革可以視為嘗試發展一種新風格,但若因此就把原來傳統風格一下子完全放棄了,那就會人為地改變了古琴上千年來的自然發展趨向,對這種音樂文化是無可彌補的損失。何況西方有很多民間樂器都在盡量保持原有風格,近年來許多小提琴家意識到傳統藝術的價值,都在重新用羊腸弦呢。現在還有些西方音樂學者正懷疑古代波斯魯特琴和提琴用的是絲弦,現在也在嘗試用絲弦重張這些樂器。我不希望千年傳統從我們自己這一代人手上拋棄,以留給後代人作為一個考古題目。
古琴鋼絲弦是鋼絲外纏上尼龍線的琴弦。絲弦是純用蠶絲做的琴弦,鋼弦所以能基本上取代了絲弦,除了絲弦質量水平的下降與時常面臨斷產的原因,令許多琴人都不願意再用絲弦外,一般都認為它解決了絲弦一直不能解決的大部分問題,但這只是見仁見智,我們試將其優劣相比較:
1、鋼弦耐用,一套鋼絲弦可以用上很久,不容易斷弦,合乎經濟原則。絲弦除了七弦與四弦較容易斷,需要更替外,一付絲弦也可以用上好幾年,所以只要補充這些弦,就也可以合乎經濟原則了。而且鋼弦斷了就不可以再用,而絲弦斷了好幾次一般還可以再用。
2、鋼弦較穩定,鋼絲不容易因為溫度、濕度的變化而跑音,尤其適合現代演出。這是絲弦目前基本上還不能解決的問題,但以一個傳統琴人以彈奏古琴作為修身自娛,排除上台的因素,這就不算是一個大問題了。
3、鋼弦張力較強,容易調到需要的標准音高。絲弦的質量如果達到一定水平,這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4、鋼弦音量較大,擴大了演奏場地范圍與聽眾數目以及和其他樂器合奏的機會。無論用鋼弦或絲弦,古琴聲音再大,除了琴簫,如果與其他樂器合奏,聲音一定會被淹沒,在舞台上更非用擴音器不可,如果用上擴音器,那鋼絲弦與絲弦分別就不大了。
5、鋼弦音色明亮,較容易為一般人接受,利於古琴的普及。古琴再普及,也不可能達到古箏的普及程度,每種樂器都要有它的個性和特色,琴就應該有琴聲,如果琴有箏聲,其藝術價值就會大打折扣,鋼弦琴的金屬味道就帶有箏聲甚至吉他聲,我們應該引導愛好者去欣賞古琴的特色,而不是改變它的特色去吸引愛好者。
6、鋼弦表面光滑,可以減少走弦時的雜音。初學者左手在弦上吟猱時少受皮肉之苦。但鋼弦因為太光滑而減少了絲弦的走手音和韻味,好的絲弦表面不至於太過粗糙,初學者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後,絲弦給操弦者柔和的手感,是鋼弦無法達到的。
7、鋼弦造弦的材料基本上是工業產品,無論供應與品質都能維持穩定,形成生產也相對穩定,使供應不至出現斷層。現代絲弦的生產無論產量與質量都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在自由經濟市場上供應充裕,只要古琴弦的需求量足夠,生產技術能保持穩定,絲弦以後也能成為一種常規產品。
最重要的差別是鋼絲弦解決不了絲弦特有的音色問題。用絲弦彈琴所產生的韻味,是古琴獨一無二的風格,少了這種風格,古琴的個性就會大打折扣。正如琴家吳文光先生所說:「絲弦之美,在其柔韌而長,潤澤而寬,清麗而圓,別有一種戛玉之趣、懷古之思」(見《太古琴弦序》)。
鋼弦琴可以說是現代發展出來的一種新的舞台風格古琴,但並不表示可以取代原來傳統風格的絲弦琴。即如用原子筆替代了毛筆,雖然在使用上方便了,但在書法藝術上兩者絕對是不可相比的。
由於絲弦數十年來已經很少人用了,絲弦琴的風格與優點也漸漸被人遺忘了,但近年來又有琴友從新留意絲弦琴了,這是個好現象,目前最大的困難是用絲弦彈琴的人太少了,根本養不起一位造弦師傅,只要有好弦供應,經過推廣,讓琴友漸漸從新認識絲弦古琴的優點與風格,絲弦古琴的從新普及是指日可待的。
歷來琴人以彈琴作為興趣的多,用以謀生的少,所以很多有心人都會在能力范圍下,不計較利益得失地琴學各個范疇中,盡心盡力去貢獻自己所長,古琴這種小眾藝術文化才會細水長流,涓涓不斷,發揮出強韌的生命力而千百年不墜。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提高國人的文化素質,使這樣可貴而精緻的文化,能有更多人懂得欣賞,以追求更高層次的藝術文化,絲弦琴的生命力就會歷久不衰了